《国歌》 吴子牛 1999年 这部电影本来要7月1号看的,那几天有点忙,在加上这部电影的资源只有1905才有,所以也就推到今天了,豆瓣也只有2000人看过,像这样优秀的、热血的爱国电影不该被我们遗忘的。 电影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里,文艺青年以他们的方式在爱国,他们演话剧,游行,拍电影,渴望唤起所有中国人心中的斗志。后来,他们发现这样的传播面太小,于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写出了《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迅速唱响全国,唤醒了全国人民的危机意识,激起了他们心中的斗志,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抗日。 东北是我见过最拥军的地方,沈阳更是各种部队,多种多样,不管什么军,老百姓都拥,因为他们深深的知道军人的重要性。 在我当兵的时候去过一次沈阳918纪念馆,进行了入军宣誓,纪念馆建在北大营上。我已经忘了馆里面有什么,我只记得18岁的我泪流满面,心中有一股对日的愤怒。我还记得在纪念馆外面有个大钟,上面写着勿忘国耻,在每年都9月18号,都会有无数东北人来敲响这个警钟,而且全城响防空警报,我想,对日本人的恨,他们10年,100年都不会忘记的。
今天是十一国庆节长假的第一天,一眨眼的工夫,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成立七十三周年了,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我重温了一部二十三年前的国产老电影《国歌》,这部电影上映于1999年,是二十三年前的国庆五十周年献礼大片,由国内著名导演吴子牛亲自执导,由当时的演技派小生何政军和初出茅庐,尚显青涩的陈坤主演,以当时的眼光来看,是绝对的大制作电影。
《国歌》,顾名思义,讲述的是新中国的国歌诞生的故事,这是一段鲜为人知却又非常悲壮的历史,如果拥有足够的近代历史知识储备的话,观看这部影片会相当有感触,我当年有幸在电影院观看过这部电影,当时是小学四年级,学校组织我们去看的,那个年代的学校还是非常重视爱国主义主旋律教育的,遗憾的是,当时的我处于冠弱之龄,对于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知之甚少,只有一个简单的,非黑即白的概念——这是打日本鬼子的电影,尽管当年看完电影也受到感染,在电影结束的时候不由自主跟着全场观众一起高唱国歌,但是对于整部电影还是处于一个朦胧,囫囵吞枣的认知。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对历史的认知早就提高了无数倍,今天重新翻出这部老电影观看时才发现,原来这是一部极其优秀的精品,绝不是大多数人认知里那种充斥着“假大空”,生硬说教式,填鸭式的主旋律作品,无论是画面精美程度,服化道的细节,对那个年代的还原度,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所普及的历史知识,都称得上是相当高水准,哪怕对于现在这个年代也相当有启示意义。
电影一开场,出现在镜头里的是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的山海关,沉沉的夜色之中,一列从东北驶向关内的火车缓缓地行驶在铁路上,此时的故事背景是1931年,9.18事变爆发,东北三省沦陷,日本关东军侵略的铁蹄踏上了辽阔富饶的东北大地,不计其数的东北人民遭到日寇的残杀和驱逐,为了躲避战乱,大量的东北人民或乘坐火车或徒步逃往关内,沦为了战争难民。
此时,如狼似虎的日本关东军早已在山海关边境线上严阵以待,等到最后一节车厢驶离了山海关的边境线,日军指挥官立即下令,封锁边境,刹那间,灯火通明,日军拉起了铁丝网,全军进入战备状态,日军在边境处竖起了一块对于中国人来说象征着耻辱的“界碑”,上面写着“满洲”两个字,赤裸裸地表现出了日本试图吞噬中国领土的狼子野心。
与此同时,“边境线”的另一边,近在咫尺的东北军战士也提高了警惕,严阵以待,从他们的眼神当中可以明显看得出他们对于国土沦丧的悲伤和失去家乡的不甘心,更是透露出了对日寇无耻行径的愤怒,还有对于高层下达“绝对不抵抗”命令的憋屈,眼看着大好家园被侵略者肆意践踏,自己却不能挺身而出,这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奇耻大辱。
影片就以这样一段极其压抑的开场白定下了全片的基调,片名开始缓缓出现在镜头前,故事的发生地切换到了上海,画风一转,与刚才黑暗压抑的山海关相比,此时的上海显得那么地明亮,平和,与前者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反差,似乎上海是一个歌舞升平的地方,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此时出现在镜头里的是上海火车站,站台上的人群熙熙攘攘,拥挤不堪,有各种社会团体的成员,也有在大声叫卖的小商小贩,还有无业游民,甚至还有洋人修女等等,三教九流无所不包。
主人公田汉(何政军)和聂耳(陈坤)先后登场,他们的身份是话剧社团的成员,田汉是负责人,其他成员包括了擅长谱曲的聂耳,擅长导演的袁牧之等人,他们都是一群拥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理想主义情怀的文艺青年,经常用文艺作品为底层百姓发声,因此,他们在上海,乃至在全国的文艺界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此时,9.18事变的消息早已传遍了全国,那首象征着全东北人民耻辱的歌曲《松花江上》早已唱遍了大江南北,全中国的老百姓都知道了东北沦陷的消息,东北沦陷,华北告急,日寇的野心是肉眼可见,可就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之下,ZF不断对日寇妥协退让,却对自己的老百姓百般压制和残害,田汉由于长期宣扬抗日救国的主张,早就被GMD的特务机构列入了监视的范围,这不,两个GMD特务跟踪了他十几天,已经跟到火车站来了。
愤怒的田汉对他们进行了一番教科书式的怒斥,随即转身离开,因为他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此时他们的话剧社打算排练一部和9.18事变有关的话剧,所以特地来火车站打算找一批从东北逃难过来的大学生,从他们身上寻找素材。
火车缓缓地驶入了站台,大量的东北老百姓带着满身的疲惫和憋屈以及对战争的恐惧跳下了火车(这场面像不像如今的中东难民逃亡欧洲?这样混乱的场景咱们国家当年同样经历过,比比皆是)。
正是在这样混乱的情形之下,田汉一行人偶然结识了从东北逃难来到上海的青年学生齐白山和林雪丽,这是一对经历过生死考验的恋人,他们从日寇的刺刀下捡回了一条命,怀着对日寇的仇恨和对ZF的强烈不满来到了上海,在逃难的过程中走失了,在田汉,聂耳等人的帮助下,俩人在站台上重逢,因为这样的机缘巧合,他们很快和田汉等人成为了朋友,经历过巨大生死考验的人很容易因为一件小事对别人感恩戴德。
田汉一行人热情地邀请齐白山和林雪丽来到了剧团,让他们作为观众和评委观看剧团的演员表演,殊不知,文艺作品和现实是有着较大差距的,剧团的演员都是南方人,对于9.18事变并没有切身的体验,只是道听途说,所以表演起来难免有着太重的表演痕迹,很快让坐在台下的齐白山不高兴了,他忍不住走上舞台现身说法,直言不讳地说出了内心的看法,只见齐白山缓缓地摘下了帽子,解开了衣扣,露出了头上和身上的累累伤痕,怀着满腔的怒火义愤填膺地说道:“我们东北人对日本鬼子的恨是浸透到骨子里的,你们看,我这头上的伤,身上的疤,那都是日本鬼子用刀劈的,用马蹄踩的,用皮鞭抽的,每一次的You Xing Kang Yi,我和我的同学们都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直面日本鬼子的大炮和刺刀,可我们的ZF和军队却一枪不放,把东三省的土地拱手送给了日本人!”
说到这里,台下的林雪丽已经泣不成声,旁边的演员们也早已泪流满面,田汉和聂耳也陷入了愤怒和悲伤的情绪之中,田汉诚恳地向齐白山道歉,向他保证,一定将剧本好好修改。
齐白山等东北学生是为了躲避战乱才从东北千里迢迢来到上海的,可上海就是绝对安全的吗?不,恰恰相反,与炮火连天,生灵涂炭的东北相比,表面看似歌舞升平的上海此时已经是危机四伏,处处暗藏着杀气。上海是全亚洲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国的窗口,经济发达,国际影响力很大,华界和洋人租界泾渭分明,各种势力错综复杂,日本人早就染指了这里,暗中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到处制造恐慌。
此时,为了声援东北人民的斗争,为了抗议日本侵略东三省的暴行,上海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在进行抵制日货的活动,不少有识之士在街头宣传演讲,号召民众觉醒,团结起来和日寇作斗争。
这种场面,日本人当然要出来搞破坏,很快,几个身穿便装的日本特务开着车耀武扬威地朝群众们冲了过来,刹那间枪声四起,受到惊吓的群众们惊慌失措地四散逃离,现场顿时一片大乱,就连从这路过的田汉妻子和儿子也受到了波及,田汉的儿子在一片混乱中摔倒在地上,毫无人性的日本特务不管不顾,开着车直接朝摔倒在地上的孩子碾压过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事情突然出现了转机,听到枪声,附近几个巡逻的中国军人骑着马赶了过来,一名军官模样的汉子顺手一把将地上的孩子抱上了马,躲过了日本人汽车的碾压,有惊无险,日本特务再嚣张跋扈,看到荷枪实弹的中国军人,不免投鼠忌器,只得扬长而去。
愤怒的群众捡起地上的杂物一边扔一边叫骂一边追赶,却被租界大门口和日本人蛇鼠一窝的洋人巡捕无情阻拦。从这一幕可以看得出来,当时的上海局势是多么混乱不堪,连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更别说普通的老百姓了。
事后得知,这位仗义出手相助的军官名字叫白定川,是驻上海的十九路军三十二团的团长,他是一位有着爱国主义情怀的铁血军人(PS: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十九路军是蔡廷锴,蒋光鼐的部队,这是两位著名的爱国将领),他对田汉早就仰慕已久,正是这个突发事件让两人有缘成为了好友。
来到田汉家里的齐白山和林雪丽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和美好时光,这对恋人紧紧相拥,感慨劫后余生,可这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就被窗外一阵嘈杂的军乐声打断了,齐白山和林雪丽循声来到了阳台上,向不远处望去,只见江面上停泊着一艘军舰,上面挂着让无数中国老百姓胆战心惊的日本旭日旗,甲板上一群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正在进行操练,军舰的大喇叭里放着日本海军的军歌《江田岛健儿之歌》,这完全是赤裸裸的挑衅和武力恫吓。
看到这一幕,齐白山和林雪丽浑身颤抖,在东北被日本鬼子追杀的那种恐惧感再一次涌上心头,齐白山恐惧地说道:“上海也有鬼子兵?”此时,田汉也在一旁愤怒地盯着这一切,他咬牙切齿地说道:“在中国的土地上,光天化日之下,他们竟然耀武扬威,横行霸道!”局势已经很明显了,上海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战事一触即发。
形势已经越来越危险,各方势力已经把田汉列为了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眼看着田汉一手策划的话剧《名优之死》就要在上海最大的剧院进行公演,剧团的最高负责人,同时也是田汉好友的著名剧作家夏衍赶来劝阻田汉,为了他的人身安全,还是不要出席这次演出,一向正直且倔强的田汉对此坚决反对,他说了一句铿锵有力且掷地有声的话:“我就是要让那些日本人看看,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是自由的!”
演出如期举行,当天夜里,剧院真是高朋满座,蓬荜生辉,前来捧场的观众数不胜数,甚至还包括了胡蝶,阮玲玉,梅兰芳,赵丹这样的电影明星大腕,然而,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鱼龙混杂的观众席里也暗藏了一些坏人。
此时,两个身穿黑衣,表情冷酷的年轻人已经将目光锁定在二楼某个包间雅座里,那里面坐着一个肥头大耳,一脸奸诈相的中年男人和一个风骚的Ji 女,俩人在里面正打得火热,此时台上的话剧正演得精彩,突然,台下观众席里“砰砰”传来一阵刺耳的枪声,剧院里顿时炸开了锅,观众们吓得四散逃去,以为又是日本人来搞破坏了。
此时,台上的演员们也都惊慌失措,乱了阵脚,那两个年轻人已经被赶来的警察逮捕了,只见他们的脸上丝毫没有害怕的表情,只有愤怒,他们义愤填膺地高喊道:“凭什么抓我们?我们杀的是Han Jian!”原来,那个肥头大耳的中年人是上海滩一个有名的商人,专门替日本人倾销日货,打压民族资本,这种赤裸裸的奸商行为很快引起了民众的不满,他本人更是被某些激进的团体列为了暗杀目标。
这种状况早就在田汉的意料之中,只见他一脸镇定地对演员们说道:“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演出继续!”说完,他拉开大幕面对观众席大声说道:“大家不要慌,不要乱,都听我说,刚才只是一个小插曲,只要不做Han Jian,人人都是安全的!请大家继续观看演出吧!”田汉的这番话犹如一颗定心丸,全场观众们的情绪很快安定下来,同时不由自主地为田汉鼓起了掌,有了刚才那一幕的刺激,观众们的兴致似乎更高了,演出进行得非常成功,广受观众们的好评,甚至在演出结束后,走出大剧院的田汉依然被不少观众围着,这部话剧只是一道开胃小菜,观众们更加期待的是田汉的下一部作品《乱钟》,这是一部跟东北9.18事变有关的话剧,紧紧契合当下的时局,如果能够在上海顺利公演,一定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中国的抗日斗争是极其有利的,田汉对此信心满满,他兴致勃勃地向围着他的观众们介绍着这部即将出炉的新作品。
然而,斗争注定是残酷的,田汉如此大张旗鼓地搞抗日爱国宣传,早就被潜伏的日本特高课列为了目标,街头某个阴暗的角落里,一群穿着黑色风衣的日本特务冷冷地盯着他,悄悄地包抄过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狠狠撞开了围在田汉身边的观众们,田汉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他们一把挟持住,他们紧紧捂住田汉的嘴,押着他快速向停在街角的汽车走去,看这架势是要秘密逮捕田汉,情况十分危险,好在被田汉的朋友们及时发现,而且他们如此嚣张跋扈的行为也惊动了街上的巡捕,很快再次引发了一片混乱,这群日本特务眼见行动败露,怕招来麻烦,只得气急败坏丢下田汉,逃之夭夭。
这场逮捕未遂事件让田汉的内心大受刺激,他痛恨日本人的无耻残暴,他更愤怒于ZF面对日本人在中国领土上如此嚣张跋扈的行为时却一次又一次妥协退让,一次又一次不了了之,不但让国土沦丧,更是让爱国人士心寒,连自身安全都无法保障,何谈爱国?
尽管GMD Fan Dong派的监视,迫害以及日本人暗杀,搜捕的危险时时刻刻存在,田汉却依然没有动摇内心坚定的爱国信念,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乱钟》这部充满爱国意义的话剧顺利公演,用它来唤起民众的抗日热情,这天,他带着聂耳,袁牧之等话剧社的一行人来到了东北学生会馆给齐白山和林雪丽送剧本,并且在一位慕名而来的南洋华侨姑娘梅香的帮助下,为会馆的学生们送来了大量的生活用品等物资,此时,大量的东北学生聚集在这间陈设简陋的会馆里,他们谁都没有闲着,有的在墙上贴横幅写标语,有的在印刷宣传品,有的在激烈地讨论着国内的危机形势,气氛显得非常热烈,看着这些激情澎湃,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们,看着这热血沸腾的场面,田汉打心里感到由衷地高兴,因为他从这些背井离乡的热血青年们身上看到了救国的希望,他向齐白山提出,让他邀请一些东北同学参加话剧《乱钟》的公演,大伙都非常激动,纷纷响应,积极报名。
这天夜里,话剧《乱钟》终于开始公演了,为了让观众能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为了让观众能够深刻体会到局势的残酷,田汉特地将公演的地点设在靠近苏州河畔的一个大型露天广场上,慕名而来的观众人山人海,将现场围得是水泄不通,舞台上,化了妆的东北学生们充当这部剧的演员,他们完全是本色出演,因为表演的内容就是他们的亲身经历,他们对于失去的家园有着切肤之痛,对于日本鬼子的暴行有着无尽的仇恨,尤其是齐白山,只见他面向台下的观众们义愤填膺地说道:“同学们,同胞们,该是觉醒的时候了,ZF已经把我们的国土双手献给了日本帝国主义,把我们交给了鬼子,今天,是九一八,大家看这些照片!”说着,他向台下观众们展示出了九一八事变的照片,语气开始变得哽咽起来,“鬼子的装甲车冲垮了我们百姓的房屋,用刺刀砍杀我们手无寸铁的学生,泼洒汽油焚烧被他们奸(和谐)杀的中国妇女,同学们,警钟敲响啦!”
齐白山这番气壮山河的呐喊感染了台下无数的观众,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情绪,随着钟声的响起,不少观众都流下了热泪,此时的齐白山已经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仿佛再一次置身于炮火连天的东北大地,“我们赶快集合,全校的同学,全沈阳的同学,全东北的同学,全中国的青年们,让我们......!”齐白山正慷慨激昂地呐喊着,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刺耳的枪声,所有人心头一震,脸色骤然一变,不约而同地循声望去,下一秒,只听见防空警报的声音响起,紧接着,隆隆的炮声响了起来,此时的时间是1932年1月28日,震惊中外的一.二八淞沪会战爆发了,九.一八事变的炮火还余音未消,一.二八事变以排山倒海之势再度袭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划破了夜空的宁静,也中断了话剧的演出,更是打碎了当时懦弱的中国ZF和麻木不仁的中国老百姓对于日本侵略者的和平幻想,以血淋林的方式宣告了一场战争浩劫即将降临上海。
话剧里的剧情很快演变成了残酷的现实,冲天的炮火刹那间照亮了整个上海的夜空,中日双方的军队沿着苏州河岸摆开阵势,已经展开了激烈的厮杀,上海已经成为了炼狱战场,全上海的老百姓瞬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经过一夜的厮杀,双方军队都伤亡惨重,此处已经被炸成了一片废墟,可战斗依然还在继续。
畏战,恐惧等消极情绪是存在的,但是上海人民并没有完全被吓倒,全市各个阶层的老百姓都自发动员起来了,以齐白山,林雪丽为代表的东北学生全体都参加了运送伤员和弹药的行动,大量的上海底层人民,寺院的僧侣也都积极投身于这场保卫家园的战斗之中,力所能及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田汉,夏衍,聂耳等文艺工作者们也来到了这里,看着这激动人心的壮烈场面,夏衍由衷地感慨道:“这样的场面,戏剧和舞台是没法表现的,我们应当用电影来记录这英勇悲壮的抗战!”夏衍的话犹如醍醐灌顶,瞬间让田汉和聂耳找到了新的方向。
田汉做事一向雷厉风行,颇有湖南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性格特点,他立即通过朋友的关系借来了一部摄影机,又通过梅香的哥哥,在ZY日报社当大记者的梅宁的关系上了前线,充当了一名临时的战地记者,为了搞出最好的文艺创作,田汉简直是豁出命来了,此时,全片最高潮的部分到来了。
战地记者被称为世界上十大危险职业之首,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无一不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基本上每天都在和死神打交道,基本上每天都行走在死亡线的边缘,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斥着死亡,子弹和炮弹是不长眼睛的,打着谁就是谁,可以说,战地记者的生命危险程度绝不在军人之下,只要上了战场,就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为了抢拍珍贵镜头,为了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多少战地记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记得有一位著名的西方战地记者说过一句名言:“如果你的镜头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目标的距离还不够近!”这句话是对战地记者这个危险职业最好的诠释。
和田汉一起上了前线的,除了摄影师,还有聂耳和梅香,他们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艺工作者,都是第一次近距离体验真实而又残酷的战场环境,正当他们聚精会神拍摄的时候,不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剧烈的爆炸,把几个人全都吓得一哆嗦,不要笑,这是一个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里的普通人面临危险情况时的正常反应。
战场这样的残酷环境足以把任何一个普通人都逼成恶人,因为时时刻刻都充满危险,所以人的情绪会高度紧张,一丁点小的状况都会引发剧烈的震荡,此时,田汉一行人为了躲避爆炸,冒冒失失地闯入了一座大楼里,谁知,这里是一个临时的指挥部,田汉在这里竟然意外地遇到了老朋友白定川团长,白定川正拿着望远镜紧张地观察着前方的敌情,发现田汉一行人突然闯进来,对于这些“不速之客”的意外造访,他除了惊讶,更多的是愤怒,完全没有老友重逢时的惊喜,只见他此时的表情极其狰狞可怕,指着田汉一行人厉声怒骂,让他们马上滚出去,跟先前对田汉友善和蔼的模样完全判若两人。
面对这样尴尬的情况,田汉等人除了不知所措,什么也做不了。几秒钟过后,冷静下来的白定川语气稍稍缓和了一些,命令两个卫兵保护田汉一行人,随后,他拿起枪带领剩下的士兵们走出了指挥部冲向了战场的最前沿,军情紧急,他对田汉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战斗还在继续,而且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双方的阵地反复易手,此时此刻,这里俨然成了一个巨大的绞肉机。战地记者这个职业的特殊之处在于,要想拍出珍贵的镜头,就别想着安全第一,就得拿出亡命徒的劲头来,哪里危险就向哪里冲,此时的田汉一行人显然就是这个想法,他们不满足于待在相对安全的战壕里拍摄,他们要拍摄战地最前沿,趁着卫兵不注意,一行四人偷偷跑出了战壕。
隆隆的炮火,呛鼻的硝烟,呼啸而过的子弹,突如其来的爆炸,这些震撼人心的元素构成了一个真实而残酷的战场,绝不像某些电影里拍摄的那么浪漫,那么唯美,在这里,鲜血,死亡和杀戮才是主旋律,在战场上走过一遭还能活着回来的人,基本上都可以说是死过一次了,能够活下来的人简直就是九死一生,田汉一行四人也不例外,不一会,摄影师受了伤,已经拿不动摄影机了,田汉自告奋勇充当起了临时摄影师,四人当中唯一的女孩子梅香甚至一度被炸飞的残肢断臂吓得昏厥了过去,只剩下了田汉和聂耳两人,尽管他们内心深处也很害怕,对死亡也充满了恐惧,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向前冲,去战斗。
幸运之神不会随便降临在平凡人身上,尤其是战场这种死亡之地,一阵剧烈的爆炸过后,田汉也被震得晕厥过去,倒在了地上,侥幸躲过爆炸的聂耳艰难地爬到了他的身边,一边用力摇撼着他的身体,一边用带着哭腔的嘶吼声不停地喊道:“老哥,老哥你醒醒啊!”这一幕并没有刻意煽情,但依然让观众潸然泪下,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词藻,已经足够调动观众的情绪了,此时,他们手中的摄影机也掉在了不远处的地上,还在继续拍摄着,这撕心裂肺的沉重一幕全都被一一记录了下来。
看到这些生动而震撼人心的片段,谁还会说国产主旋律电影只会“假大空”,不会关注个人视角?这难道不是以小见大吗?个人的视角和大的历史背景结合得恰到好处。
这场大规模会战持续了数日,终于告一段落,中国方面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仍然打出了歼灭一万多日军的辉煌战绩,给日军方面也造成了沉重的打击,然而,当时的ZF高层派系分化严重,相互掣肘,主张对日妥协的势力占了上风,才刚刚打完这场仗,上海市ZF高层就开始斗起来了,一个主张继续同日本人打下去,一个主张对日妥协退让,当着学生代表,新闻界人士等各个社会团体的面上演了一出荒唐的闹剧。此时,在一所伤兵医院里,一群从战场上下来的十九路军官兵正在休养生息,为首的一名大汉为了解闷,唱起了家乡的东北二人转,从东北逃难到上海来的,除了学生群体,还有很多底层贫民,这位东北大汉是和家乡的三个结拜兄弟一起逃出来的,家里的房子被日本人烧了,妻儿老小都被日本人杀光了,四兄弟全都背负着一身的血海深仇,来到上海参加了十九路军,在刚刚结束不久的淞沪会战里表现得极为勇猛,四兄弟全都受了伤,为首的这名东北大汉在战场上被打瞎了一只眼睛,炸断了一条胳膊,可在他的脸上看不到丝毫的悲伤,反而显得非常乐观,一旁的田汉见状,饶有兴趣地走上前和他攀谈起来,这四兄弟都是没读过书的底层贫民出身,大字都不识几个,举手投足间市井气息十足,但是身上都有着中国人特有的淳朴憨厚和耿直,再加上田汉一直以来平易近人的性格,双方一时之间相谈甚欢,大汉表示,这一仗打得不过瘾,他还要继续再打,多杀几个鬼子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报仇,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打回东北老家去,他的乐观精神和无畏的性格感染了医院里所有的伤兵,大伙都憋着一股劲,希望同日本人再干一仗。
就在这时,只见聂耳手里紧紧捏着一叠传单,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了过来,他的脸色非常难看,非常愤怒,他跑到人群中宣布了一个坏消息:“不打了,中国ZF和日本签订停战协定了,耻辱啊,投降的协定!”话音一落,顿时群情激愤,战争还没有最后见分晓,战士们斗志昂扬,嗷嗷叫着想要继续战斗,没想到懦弱无能的高层竟然和日本人签订了象征着屈辱的《淞沪停战协定》,根据协定,日军留驻上海,中国军队不得在昆山,苏州一带驻军,前线牺牲的将士们尸骨未寒,高层们就这样将他们用数不清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仅有的一点点战果拱手送给了日本人,让他们白白牺牲,更让活着的将士们彻底心寒,中国人民好不容易被鼓舞起来的斗志再一次被高层一盆凉水浇灭。
此时,医院的大喇叭里响起了一段广播讲话,上海驻军的总指挥亲自宣布了停战命令,命令全体官兵整装待发,撤离上海。
听到这个消息,刚才还斗志昂扬,嚷嚷着要报仇的东北四兄弟顿时像被秋霜打过的茄子,心灰意冷,眼神里透露着失望,透露着绝望,透露着悲伤,在东北失去家乡的那种切肤之痛再一次涌上心头。
田汉的内心也充满了深深的失望和痛苦,创作剧本的灵感和激情此刻已经荡然无存,愤怒的他亲手将写好的剧本撕了个粉碎,就在这时,院子里突然传来一阵尖叫声,众人急忙向院子里跑去,却看到了令人揪心的一幕,原来,那四个东北汉子接受不了停战撤军这个屈辱的后果,内心觉得报国无门,愧对家乡的父老,于是集体上吊自杀了,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解脱了自己。
刚才还生龙活虎的四个大活人,瞬间和众人阴阳两隔,此情此景,令人心酸,令人心碎。
轰轰烈烈的上海保卫战就这样黯然落幕了,田汉和聂耳再次来到了硝烟还未散尽的战场,看着那一片片的废墟,看着那一具具被抬走的尸体,两人的情绪都非常低落,一腔热血就这样被人为冷却,演了那么多的话剧,作了那么多的宣传,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努力奋斗了无数次,甚至差点连命都丢了,却迟迟等不来一个好的结果,一次次让他们失望透顶,这对他们内心的打击太沉重了,年轻的聂耳甚至一度产生了放弃的想法。
看着这茫茫的夜色,彷徨和苦闷之中的田汉说了一句话:“光有戏剧是不够的。”突然,这句话仿佛灵光乍现,两人不约而同,异口同声地说道:“要有歌曲!”这个想法犹如一颗启明星,同时照亮了两人内心前进的方向,话音一落,消极颓废的情绪迅速在两人脸上一扫而光,田汉感慨道:“歌曲随时随地都能唱,它能够迅速地普及,它能把激昂的情绪像海潮一样汇聚起来!”聂耳的情绪也开始兴奋起来,刹那间大脑中灵感汹涌,他激动地对田汉说道:“我们要创作战斗的歌曲,鼓舞中国人的斗志,音乐是我的专长,您作词,我作曲!”这一幕在全片中可谓起到了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非常精彩地烘托了片名,从这一刻开始,一首伟大的歌曲即将诞生,它的横空出世将给中国注入强大且无穷的力量。
找到了新方向的田汉和聂耳一行人再次来到了东北学生会馆,只见这里的东北学生们如同往昔一样忙碌着,只不过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激情,看样子,这场上海保卫战的失败对他们的影响也挺大,此时此刻,他们全部打算离开上海回东北,看着朝夕相处了这么久的朋友要走,田汉一行人都非常难过,非常不舍,共同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大家早就成了生死相依,肝胆相照的好兄弟了,现在突然说要走,内心真有些接受不了,原来,齐白山等人也找到了新的方向,只见他表情坚定地说道:“报纸上刊登了中 Gong 对日宣战的消息,让咱们振奋,我们大家集体决定,回东北参加义勇军!”听到他的话,田汉激动地点了点头,随后满含热泪地紧紧拥抱齐白山,兵荒马乱的岁月里,这一走,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面,这一走,很有可能就是永别。
就在大伙都依依不舍互相告别的时候,田汉突然想到齐白山和林雪丽这对苦情恋人还没有成婚,于是提议道:“白山,雪丽,我们今天给你们举行一个盛大的婚礼!”这个提议得到了大伙的一致赞同,马上就要上前线出征了,齐白山和林雪丽既是恋人更是战友,天注定他们这辈子要在一起,对于田汉的这个提议,齐白山和林雪丽也很欣喜。
激动的田汉站在台上向全体东北学生宣布道:“同学们,我们今天为齐白山和林雪丽举行盛大的婚礼,婚礼之后,我们送你们打回老家去,好不好?”
台下的东北学生们齐声高呼:“好!”
然而,田汉这个激动人心的提议却遭到了齐白山的婉言谢绝,只见他走上高台,面对全体同学慷慨激昂地说道:“等到我们把日本鬼子全部赶出东北,再回到这里举行我们的婚礼,否则,我永远不成家!”齐白山坚毅的目光和话语打动了所有人,随后,在他和田汉的带领下,全体东北学生集体上街,高举起写满了热血标语的横幅进行了一场规模庞大的爱国主义大You Xing,再一次引发了全上海的轰动,也算是东北学生们告别上海前的最后一次爱国运动。
齐白山,林雪丽等等这些东北学生们都走了,集体回东北参加抗日战争去了,聂耳以及剧团里的所有年轻人都按捺不住内心沸腾的热血,也在谋划着去东北一起打鬼子。
这个时候,剧团总负责人夏衍来到了会馆,他希望众人能够留下来,夏衍的话顿时让大伙泄了气,在此国家危亡之际,人人都在争先恐后参加抗日,难道他们这些搞文艺的人就能心安理得地坐着看戏吗?
此时内心处于极度亢奋状态的聂耳说道:“东北沦陷,华北告急,日本人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到处烧杀抢掠为所欲为,我们待在上海有什么用?”
夏衍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的抗日热情是可贵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但是,在上海进行抗战宣传也非常重要!”说着,夏衍带领众人来到了一间放映室里。 原来,田汉和聂耳等人用生命拍摄出来的“一.二八淞沪会战”纪录片已经制作好了,这立刻引起了众人的兴趣,大伙兴高采烈地打算先睹为快。
电影开始放映起来了,大伙都显得非常高兴,尤其是田汉和聂耳,这是他们亲自拍摄的第一部纪录片性质的电影作品,看到优秀的成果展现,那种兴奋感是不言而喻的。幕布上的黑白影像在不断地闪现,放映室的气氛却变得越来越沉重,越来越肃穆,众人仿佛再一次回到了那炮火连天的惨烈场面,尽管放映的是无声电影,但此时无声胜有声。
电影里出现的画面越来越惨烈,大伙不但看到了无数同胞死在战场上的惨状,还看到了很多熟悉的身影,看到了齐白山和林雪丽冒着被子弹击中的危险,穿过硝烟,冒着炮火奋力抢救伤员,运送弹药,看到了骑着战马率领着士兵们冲锋陷阵却不幸中弹牺牲的白定川团长,看到了不顾一切,扛起炸药包冲向敌军的东北四兄弟,看到了太多英勇无畏的身影,几乎所有的观众都落泪了,这不是电影,这是活生生的悲壮场面啊!
电影放映完毕,所有人都沉默了,只有田汉站了起来语气坚定对夏衍说道:“我们要拍电影!” 做事情一向雷厉风行的田汉立刻投入了电影拍摄的工作,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田汉是一位作词家,实际上,田汉的成就很多,他不但是一位伟大的作词家,还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电影导演,编剧,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电影《风云儿女》的剧本就是出自田汉之手。PS:这一段顺带还小小地普及了一下电影拍摄的知识,包括外景拍摄和棚内拍摄。
电影拍摄的过程中,聂耳也被激发出了灵感,田汉作词交给他,聂耳没几天就将曲子谱写了出来,这就是那首曲风轻快,充满活力并且慷慨激昂的《前进歌》,按捺不住激动心情的聂耳在片场指挥演员们唱了起来。
这部抗战题材的电影拍摄完毕之后很快在全上海公映,广受大众的好评,票房和口碑双赢,刚刚经历了一.二八淞沪会战的失败,中国人民急需能够鼓舞人心的文艺作品,田汉毫无疑问紧紧抓住了民众的心理需求,这部电影拍摄的时间点恰到好处。田汉并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果,他很快又在谋划着拍摄下一部电影《风云儿女》,他打算,去长城上实地取景拍摄,长城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性格的象征,正好契合电影的主题,通过这一系列的经历,田汉才真正意识到,过去自己拍戏剧,局限性太大,而且传播的力度,广度,速度也都有限,而电影和歌曲的传播速度以及影响力比之戏剧可谓是呈几何倍速增长,尤其是当下这个局势,中国人民更加需要优秀的电影和歌曲作品,想到这些,田汉是信心满满。
一行人马不停蹄,立刻乘坐火车北上,去往华北抗日前线,在火车上,他们也不忘宣传抗日,在车厢里引领乘客们一起高唱鼓舞人心的战歌。
正当众人沉浸在斗志昂扬,激情澎湃的情绪之中的时候,作为影片负责人的田汉却在苦思冥想,为电影创作出一首什么样的主题歌,它要紧紧契合抗战的主题,既要悲壮,更要起到鼓舞民心的作用。
一行人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登上了心中梦寐以求的长城,大伙的心情都非常激动。
当然,此时还是战争年代,长城正处于抗战的最前线,中日双方的军队近在咫尺,随时随地都会爆发冲突,田汉一行人为了影片的真实性,为了能让演员更快地入戏,直接将整个拍摄团队拉到了战争前线实地拍摄,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是极其可贵的。
这天,剧组正按计划拍摄一场外景戏,在这场戏中,女演员由于?
豆瓣说这片是2003年的,我怎么记得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学校组织看的?
学校组织去看的。
这是小学组织看的电影,原来是陈坤哥哥演的!
突然想起来上中学的时候看过!
今天上午学校组织看了《国歌》这部电影,一点意思也没有。19990926
得瑟一下,我竟然在这部学校组织看的电影,一眼就看上了陈坤。
惊鸿一面,最明亮的少年
高中组织看的 自己还去音像店买了VCD收藏
蛮有激情,但是拍摄手法略显滞涩,陈坤刚出道不久,表演还是比较青涩。
国庆节全家在电影院看的,看完很激动
本片為建國五十周年的獻禮片,描述在30年代的抗戰背景中,由田漢作詞,聶耳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如何在此等內憂外患的場景誕生過程。此片製作規模大,場面和景物都非常認真,甚至出現當年不少著名文人,影人,豐富多彩之余也具備一定的歷史意義。只是整體水平脫離不了官場宣傳片的生硬做作,田漢被描述成“偉人”,其他角色更是缺乏具體的生活氣息,甚至在對白,情感上也是相當樣板化的做法。
当年就觉得陈坤一定能红
这竟然是吴子牛导演、陈坤参演的电影(原来粗略查看相关信息时误以为是2010年文章主演的《国歌》,结果那是部电视剧)。比预期来得好一些。影像风格平实,镜头语言实在,表演形式自然,就是故事剧情的编排有些乏善可陈,勾不起我足够的兴趣,引不起我更多的共鸣。好吧~!整体三星半~!-中国电影博物馆
这还是在电影院看的呢
爱国主义题材教育电影,一颗星给田汉,一颗星给聂耳~事实是,聂耳因为患病早逝,而田汉后来在建国后的各项运动中并没有幸存下来~一个国歌的作者说他反党反革命我觉得这真的是非常讽刺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不是换了新天地了之前的一切被推翻了,所以我们接受的这是神马题材的爱国主义教育呢?
主旋律电影,陈坤毕竟是科班出身,虽然1999年还是小鲜肉一枚,但颜值还是演技都是杠杠的
为什么三四十年代的抗战电影都不用的烂桥段,这部电影里面却都用了?
学校强制组织的,减一分
时不时出来一个长的要命的镜头,大大的减弱了影片的感染力。真是浪费了这一大好题材。
1999年出品,应该是五十周年献礼影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