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飞毛腿 剧照 NO.1 飞毛腿 剧照 NO.2 飞毛腿 剧照 NO.3 飞毛腿 剧照 NO.4 飞毛腿 剧照 NO.5 飞毛腿 剧照 NO.6 飞毛腿 剧照 NO.13 飞毛腿 剧照 NO.14 飞毛腿 剧照 NO.15 飞毛腿 剧照 NO.16 飞毛腿 剧照 NO.17 飞毛腿 剧照 NO.18 飞毛腿 剧照 NO.19 飞毛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1

详细剧情

  史提迪是一个热爱棒球的人,他甚至疯狂到没有一个正当的工作,唯独能和棒球相提并论的只有他的女友,珍。与珍相处过后他非常想要娶她为妻,但必须先要有份正当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因为铁路公司想私下低价收购祖父的包柏马车公司,她希望能确定她祖父的马车事业能被保住。史提迪想尽办法组织邻居、老朋友甚至流浪狗,用尽所有方式阻挠他们的计划。

长篇影评

1 ) 默片晚期的江郎才尽

影片诞生于1928年,有声片已经出现,默片进入了最后的时期,这也是劳埃德最后一部无声长片(巴斯特•基顿比他多挺了一年,而卓别林直到1936年还在拍默片,但那已经不是纯粹的默片了,有音效也有少量对白),显然是一个很不完美的句号,全片的水准比他巅峰时期大打折扣:

首先是剧情的断裂。劳埃德的长片代表作《最后安全》和《水手》等,虽然也因为默片的形式,分成几个各自相对独立的段落来展示不同环境下的笑料,但各个部分是有机的因剧情而融合为一个整体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少了任何一段都会影响逻辑。但本片中,剧情是生生断为几截的,主线是保护城市里最后一辆马车,副线是主角的爱情和事业上的挫折,这几个部分几乎完全没有线索上的关联,简直就像是拿了他的几个短片互相穿插拼贴而成。无论是游乐场的笑闹白出,还是当的士司机的灰头土脸,完全可以删除而不影响影片故事——加入它们的唯一目的,好像就是为了票房的原因,而硬把本片拉成一部长片的篇幅。

然后是笑料的稀少。看劳埃德的电影,除了他一贯营造的浪漫爱情之外,最大的看点就是笑料,而笑料要引人发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独特性和首创性。但本片的笑料一来数量稀少,二来更是完全照抄他自己早年作品。比如游乐场中的螃蟹笑料,几乎是全封不动的来自他自己的《Hot Water》,因被误会掀了或偷了别人衣物饰品而被暴打的情节,在《大学新生》中有过详细表现,出租车连遇意外和结尾的追车戏,不仅创意几乎来自《真情难诉》那场疯狂的交通工具大追逐,而且场面的精彩性和匪夷所思的巧合意外全部大幅度下降,初看默片的朋友可能觉得不错,但看过了劳埃德早期电影之后,会觉得整部电影味同嚼蜡。

另外,劳埃德本人也不那么卖命了,最大的动作就是在马车上来回蹦跶了几回,惊险刺激完全谈不上,他巅峰时期拍过的逃避一群警察时乌龙鬼马的敏捷躲避和全套交通工具上阵的街头竞速,都是令人看的眼睛发直的精彩画面,在本片中,没有一处动作及得上那些经典。

我个人给美国这种都市题材的搞笑默片定义的分水岭是1925年,在那之前,佳作迭出,在那之后,几乎乏善可陈。劳埃德那些笑料密集的叫人喘不过的作品都在1925年之前,《最后安全》《真情难诉》和《水手》,以及好几部以闹鬼,带小孩,骗人,逃避警察为题材的30分钟左右的短片,都充满了惊喜,叫人时时生出“亏他想得出来”和“亏他演的出来”的赞叹。而1925年的分水岭《大学新生》(这部片居然打败了卓别林《淘金记》的票房,当然《淘金记》也不是多好的作品),就立刻水准下降,除了舞会一段还能保持叫人目不暇给的逗乐之外,其余只是一个平庸的励志故事,甚至结尾都没有按照惯例来一段浪漫。之后的《小兄弟》算是一次回光返照,充满想象力的追逐场面似乎回到了巅峰,但随后的本片,立刻就把希望降到了谷底,而且标示着劳埃德默片生涯的结束。

相比之下,巴斯特•基顿的作品表更能说明这个问题。想想基顿在1925年之前的那些作品吧,《航海家》,《福尔摩斯二世》,《七次机会》,《待客之道》,都是毋庸置疑的喜剧性和戏剧性并重的经典,而诸如《警察》,《稻草人》,《鬼屋》,《暗号》这样的短片,虽然情节性上不如,但在动作编排和喜剧桥段上更胜一筹,绝对令没有看过基顿电影的观众大开眼界,即使是像《三个时代》这样比较沉闷的作品,也有其特质——从结构上恶搞了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充分显示出基顿作为电影人的艺术想象力。而1925年之后基顿也有不少作品,但成为经典的只有《将军号》和《船长二世》,而且这两片也是因为基顿本人有大量机关道具设计的经验而创造性的加以利用才得以效果斐然,其余作品《巴特勒战争》,《大学》,《摄影师》,《困扰婚姻》再也见不到基顿招牌式的敏捷动作和巧合层出不穷的谐趣效果。《巴特勒战争》中拳击比赛的训练和实战过程都令人失望,《大学》只在结尾秀了一段体育全能,其余部分都在叙事,《困扰婚姻》舞台表演的不断乌龙实在老套之极,后半段又是基顿常拍的船戏,自我抄袭意味浓重,至于被很多人奉为佳作的《摄影师》,我只能承认故事的确不错,甚至可以作为有声片来拍,但我对于一部基顿默片的期待绝不是如此。

造成默片时代后期当代背景的喜剧(只讨论这个类型,因为诸如范朋克之类明星常演的非喜剧的神话古装题材就没有这些毛病)水准滑坡的原因,我认为不外乎以下三点:

一是喜剧桥段的创作成本太高,而默片的表现形式、演员能达到的动作极限和各种因大小道具而造成的机关巧合则是有限的,因而形成了一对矛盾。编导们一方面,绞尽脑汁再也想不出新的把戏来让观众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另一方面,又有太多的东西光靠默片设备和默片演员是无法表现出来的,结果就只能沦为向纯叙事靠拢的缺乏笑果,或者不断自复制早年的桥段。其实默片本身对于动作表演的贡献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成就,今天的武侠片或科幻片中那些飞天遁地的画面,如果没有了钢丝特技和电脑加工的辅助,可能效果还不如默片明星的表演来的刺激,那个年代有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敢打敢拼的演员,但终究限于时代而最终停住了脚步。

二是演员年龄的增大,使他们不适合再表演大量笑闹的动作戏。默片因为技术局限,基本上靠画面的激烈来形成效果,虽然叙事有时候也有出人意表,但基本仍是动作的点缀。所以默片明星在跳跃,攀爬,打人和挨打各方面都要有过硬的本事,即使是后来以笑中带泪的煽人情节、社会政治时局讽刺而达到一个新艺术高峰的卓别林,早年也是靠敏捷的身手摸爬滚打起家的。这样的明星到了30多岁,体力下降,又带着一身伤痛,自然无法在银幕上继续贡献出令人捧腹的剧烈动作,影片的娱乐性也自然降低。另外,这些都市喜剧大部分都是当代的王子与公主的故事,都有浪漫的爱情戏陪衬主要情节,当“王子”渐渐老去,不再适合扮演这类角色时,也影响了剧本的创作,当传统套路要被抛弃时,很多可以很自然的夹杂的传统套路中的笑料,也被一并舍弃了。

三是有声片的冲击,造成了默片的不景气。众所周知,有声片初始的20年代末,30年代初,虽然录音效果很原始,剧本的娱乐性也因为编剧没有经验而有了一定程度的倒退,但观众宁可忍受这些,也要看到演员在银幕上说话(顺便发个牢骚,那些早期的有声片,除了演员说话,其他还真的什么声音都没有),可见这是一种历史进步的潮流,人民的意愿无法阻挡嘛。1927年有声片诞生之后,观众深深为这种新的电影形式着迷,此时作为代表落后技术的默片创作者们,怎么还会有平和的心态去继续创作精彩的剧本呢?要是换了我啊,肯定是赶紧趁着默片还没有消亡,明星还没有过气,赶紧写几个过得去的剧本,赶快拍了捞最后一笔算了。

文/方聿南

短评

太牛逼了

6分钟前
  • 大寸
  • 力荐

精彩至极的劳伊德默片喜剧,出租车司机段妙趣横生的纽约万象和开车恶搞,科尼岛的浪漫和小人物的无奈,以及收尾马车大战段落的20年代大片感细节都充满创意和灵感,推荐

7分钟前
  • 马可new仔
  • 推荐

(7.0)23帧86分钟版,Carl Davis配乐。很难不做对比,就最著名的瞬间而言,卓别林的效果来自身体,基顿来自工具,劳埃德来自过程。前两者的独创性要更鲜明,所以劳埃德的喜剧形象作为品牌来说还是差一些的。出租司机与马车混战相当精彩,居然请到了真的Babe Ruth。

10分钟前
  • cliosong
  • 推荐

3.5

12分钟前
  • 朱朱朱朱
  • 还行

Lloyd的纽约情书,高潮戏一贯的牛B,打的戏快镜头的跳剪犀利!;游乐场那段精简点就完美了;Home sweet home,纯浪漫而言,Lloyd或许要盖过Chaplin、Keaton二人

16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推荐

这次是群殴和汽车(半马车)追逐,Harold片子动作场面总是少不了。更惊奇的是Babe Ruth居然客串了几分钟自己,应该是最早的大牌体育明星客串娱乐电影的例子了吧。

20分钟前
  • Cinema is dead
  • 力荐

3.5星,故事连贯性一般,游乐场那段很脱节。这里对华人的表现其实还算挺正面的,怎么第二年就辱了= =

24分钟前
  • 黑特-007
  • 还行

三星半,和《安全至下》一样,仍然是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一项任务,里面机缘巧合和耍小聪明的桥段结合的太微妙。

27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飞毛腿赢了,可这并没有阻止旧事物被取代。默片 这辆”纽约最后的马车”挣扎着最终也会妥协,尼亚加拉瀑布不过是个幻象。#CC字幕组#

28分钟前
  • 卢布廖夫
  • 推荐

劳埃德去约会,口袋里揣只蟹,搬家车里过家家,老婆家具和狗都有了,大萧条前的纽约夜,一路霓虹一路抖,街坊邻居大混战,还是华人武器强~

29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末路狂奔

33分钟前
  • 爱影
  • 推荐

Harold Lloyd最后一部默片!!!!!!Waiter的动作帅,游乐场搞笑,飚马车只剩下了惊险。

36分钟前
  • 刘建明
  • 推荐

刺激。感人。影史可考的第一个 (https://criterioncollection.tumblr.com/post/134805670096/harold-lloyd-addresses-himself-at-coney-islands)

38分钟前
  • Anubis
  • 力荐

复原纽约场景,怀旧旧式交通工具。里面的追车戏原创性太高。

40分钟前
  • 三次方根
  • 力荐

餐吧的白色工作服好脏啊,,,,袖口和腹部那块,原来这么早就开始有汉堡和过山车游乐园并且使用国际通用骂人手势了阿~~~~~真发达

43分钟前
  • zing
  • 还行

默片喜剧的夸张气质的又一完美体现,几场飙车戏告诉你什么叫眼花缭乱,群戏也是相当精彩,同时本片又抛出了新老交替的命题,旧事物不可避免的退出人们的视野,即使拼命坚持下来也不免被时代洗刷 。一年以后有声片崛起,这似乎也是献给一首默片的赞歌。

46分钟前
  • TWY
  • 推荐

A-

48分钟前
  • 弓长忄享
  • 力荐

CC字幕组004

52分钟前
  • kulilin
  • 推荐

游园会 出租车 守护铁路 结构层层递进 全程高能

56分钟前
  • 刹那。
  • 推荐

为了结婚安家而努力的小市民喜剧片,这电影里劳埃德塑造的人物性格更明显了,一方面是古老的马车,一方面是speedy的纽约,这对比挺有时代特色,看20年代的纽约大街,感觉挺特别。

1小时前
  • 合纥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