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无主之作 剧照 NO.1 无主之作 剧照 NO.2 无主之作 剧照 NO.3 无主之作 剧照 NO.4 无主之作 剧照 NO.5 无主之作 剧照 NO.6 无主之作 剧照 NO.13 无主之作 剧照 NO.14 无主之作 剧照 NO.15 无主之作 剧照 NO.16 无主之作 剧照 NO.17 无主之作 剧照 NO.18 无主之作 剧照 NO.19 无主之作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8-27 18:38

详细剧情

  库尔特(汤姆·希林 Tom Schilling 饰)的姨母曾经被关进过集中营,最终在纳粹医生卡尔(塞巴斯蒂安·科赫 Sebastian Koch 饰)的折磨下不幸死去。虽然库尔特幸运的在柏林墙建成之前逃往了西德,但他的整个童年时代都生活在纳粹的阴影之下,这给他的人格带来了极大的创伤。  之后,库尔特进入了杜塞道夫美术学院就读,无法走出过去阴影的他将内心的绝望和伤痛都挥洒在了画布之上。一次偶然中,库尔特邂逅了名为艾利(葆拉·贝尔 Paula Beer 饰)的女孩,美丽活泼的艾利渐渐的治愈了库尔特内心的伤痕,当两人鼓起勇气想要将关系再推进一步时,却遭到了艾利父亲的强烈反对。

长篇影评

1 ) 从《无主之作》里的“我”到现代美术史

1


十年前,一部叫做《巴德尔与迈因霍夫集团》的电影获得了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这部影片讲述了70年代西德的恐怖组织“红军支队”的兴衰史。影片中,激进的年轻人通过暴力手段向社会“发声”,通过抢劫银行、爆炸、暗杀等手段对“堕落的资本主义”展开报复。“红色支队”以人民的名义大肆杀戮。如果查阅“现代恐怖主义”这个词条,会发现,这股势力是恐怖主义的源头之一。

今天,恐怖主义已经被全世界所熟知,在人们的认知中,他们除了残暴、激进外,同时带有一定“理想主义的色彩”。尤其是70年代,类似于“红军支队”的恐怖组织还曾引发一部分人的同情,在同情的声音中,将“红色支队行动”等同于革命是最常见的看法。电影里,极端分子听摇滚乐崇拜切格瓦拉,被赋予浪漫色彩。

过了五十年后,在不断的演变之后,恐怖主义终于由最初带有浪漫复仇性质的行动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如同癌细胞一样,通过不断地复制侵占社会的肌体。成为全世界有待解决的难题。

1989年,在莱茵河下游的克莱菲尔德的豪斯埃斯特博物馆,十五幅朴素的灰色绘画作品再次唤起了人们心中的回忆。这组画作叫做《1977年10月18日》,正是以巴德尔和迈因霍夫恐怖集团为主题。

《 1977年10月18日》系列组图

在博物馆的墙壁上,这些作品被默默的展出。作者出于对恐怖分子的人格尊重,对媒体报道作品提出了要求:不得复制,不举行新作品面世的庆祝活动。

这组惊世骇俗的作品的作者是德国绘画艺术大师格哈德·里希特,这组绘画之所以叫做《1977年10月18日》是因为这一天是红色支队骨干巴德尔、古伦德、迈因霍夫的死亡日。

正如所料,这次展出随后引发轩然大波,批评家认为里希特将“恐怖分子”描绘成了“殉道者”。但在里希特看来,他并非同情他们的“理想”,而是悼念某种无谓理想的失败。

在一次访谈中,他说“一种意识形态为什么会对人们产生这样的影响;为什么根本要有意识形态,是否这不可避免。”而他也看到“信仰意识形态或宗教狂热或疯狂的普遍危险,是每一个国家面临的现实问题。”这是里希特在30年前的反思。

格哈德.里希特

在《巴德尔与迈因霍夫》放映的十年后的2018年,以里希特的原型改编的传记电影《无主之作》上映,很快这部电影被许多电影爱好者评为今年最值的佳作。正如里希特本人对意识形态的怀疑,整部电影,贯穿全片都在讨论,在意识形态包围和塑造之下,那个真实的“我”是谁,又在哪里?

《无主之作》电影海报

电影开始于纳粹统治时期的“堕落艺术展”。电影里,里希特以库尔特的名字出现,由姑姑带着参观这次展出。“堕落艺术展”顾名思义,是纳粹向人们灌输“对与错”的概念。电影里,现代艺术被纳粹描述成某种“视觉疾病”。

对不懂、不理解、反对的事物进行讨伐,一直是独裁的统治套路。

正如电影里展示的,现代绘画艺术家正是在1937年被戴枷示众的。他们一旦被纳粹规划为颓废艺术派,相关的作品就会被查抄,艺术家也会被禁止自由展出作品、不得担任教职、甚至终身禁止作画。

这场反颓废艺术运动是纳粹文化官员戈培尔等人发起的。在运动中,几百名艺术家被划分为颓废艺术家,16000件艺术品被禁止传播。德国著名的先锋教育中心包豪斯学校也被关闭,尤其是有着犹太和俄国血统的教师和学生被认为对纳粹政权构成了威胁。

1934年,希特勒发表了针对颓废艺术的讲话,他说艺术的使命不是“为了肮脏而肮脏,描绘人们的堕落状态,以画低能儿来表现母性,或是以描绘畸形白痴的方式来表现男子气概”。这段话后来挂在慕尼黑“颓废艺术展”入口处的墙壁上。

这场政治色彩浓烈的文化艺术运动,让很多艺术家不得不离开德国流亡他乡,甚至有艺术家因此自杀(基尔希纳1938年在瑞士自杀),而留在德国的艺术家,要么常常遭受盖世太保的迫害,或者后来被关进了集中营。

饮弹自杀的艺术家基尔希纳

电影里,二战结束后,库尔特留在了东德,苏联的意识形态,对现代艺术也是不能容忍的。课堂上,教授告诉库尔特:表现工人阶级大团结的现实主义作品是好的,现代绘画中那些颓废的元素是不知廉耻的。

在格哈德里希特1964---1965年的笔记中,他写道:带有一定阐释性的包含一定意义的绘画不是一副好画,绘画看起来难以理解、没有逻辑,毫无意义,它揭示了许许多多的方面,它消解了标准,以及事物的意义和称谓,它向我们展示了多重意义和无限变化,从而否定了单一意义和观点的出现

那段时间,是里希特刚刚找到自己绘画的道路。通过模糊物品,使每样东西同样重要也同样不重要。那个场景,是里希特或库尔特心中的“我”在发挥作用。

库尔特剧中画模糊照片

实际上,《无主之作》只是借鉴了格哈德·里希特的部分生平,在现实世界里,这位画家被誉为“抽象世界”的国王,也是在世的“最贵艺术家”。

2016年有两本书被引进国内,分别叫做《十二月》《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两本书都是里希特与德国导演、作家克鲁格合著。以没有逻辑,没有连贯的方式记录生活的一些瞬间。看起来没有意义,又像是在提供一些生活中的谜语。

格哈德.里希特 《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和《十二月》

2


有了“我”的意识,就会有来自“我”的怀疑。

电影中,库尔特从东德逃到了西德;现实中,里希特也是在1961年离开德累斯顿逃往西德。

逃往西德后,里希特在杜塞尔多夫学院继续进修,那一年里希特甚至对杜尚和达达都一无所知,他茫然的走进了一个摆脱了意识形态控制的激进环境,为了吸收大量的信息,他不得不重新从速写开始绘画。到了美术学院,他认识了另一位艺术大师波伊斯,在《无主之作》里,这位大师的角色叫做维顿,就是那位在课堂上烧掉政治海报的教授。

随后的波普艺术思潮爆发,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波伊斯艺术思想的影响。正如电影里这位极富魅力的教授,美术史上的波伊斯被认为是一位神一样的传道者。

里希特在1986年波伊斯去世写下如下信息:

“1962年的一天,我在杜塞尔多夫学院看见一位戴着帽子穿着马甲和牛仔裤的年轻人,我以为他是一名学生,后来发现他是一名新来的教授.....在波伊斯身上,一切总是那么不同:他没有打扰我,因为他没有依规则行事。他遵循不同的标准使用不同的策略;他当时正在为了一个“被扩展的艺术概念”而努力工作,这一概念是一种挑战。”

挑战与驯服,历来是艺术史上的两大主题。

一战时期,德国诗人利骚针对敌对国英国创作了一首爱国主义诗歌《憎恨英国》,一时间成为德国最炙手可热的文人,紧接着,随着战争的结束,他与他的《憎恨英国》成了笑柄,钉上了御用文人的标签。

在艺术的语境中,御用艺术家被人所不耻,几乎是千古惯例。

历史上,“意识形态”压迫“现代绘画”的时期在20世纪30--70年代集中体现,这四十多年间,除了电影里的纳粹德国和冷战时期的苏联、东欧、当然还有中国的文革时代。

如果记忆允许,人们对“文革美术”还并不陌生,在中国艺术史上,最奇怪的一幕发生在1979年9月27日的“星星美展”。那年中国美术馆馆内正在展出《建国三十周年全国美展》,而馆外的铁栅栏上,挂满了“奇怪”的画。

这些绘画很快吸引了很多本打算进馆的观众,让这些看惯了文革绘画的人大吃一惊的是:“那些作品的表现手段是自由的,是从未见过的,展览像原子弹炸到中国艺术界一样。”这是新中国画家第一次发出挑战。

1979年中国 星星美展

这次事件被认为是中国前卫艺术的开端,开创了中国美术的一个新时代,终于有了“让大众看不懂的艺术”,虽然星星美展只展出了两天就被撤销,但随后,9月29日晚上,“星星”的发起人决定在当年的10月1日举行一次抗议,并正式控告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当年,这次抗议引起了国际新闻界的轰动。

1979年那一年,中国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为地主和富农摘掉了帽子...是社会环境从斗争走向宽容的时代。星星美展,是中国美术与20世纪风起云涌的现代运动接轨的一年。1980年,“星星画会”正式成立,并在北京市美协正式注册。

在第一届“星星美展”的前言中,艺术家们说:世界给探索者提供无限的可能。

现代艺术仅仅是“看不懂”的怪东西吗?

如果回顾20世纪,就会发现,现代艺术不仅与“我”密切相关,也是与时代大背景勾兑的结果。

所以很多人会问,现代绘画在20世纪到底是变得越来越“晦涩”还是越来越“直接”?其中产生出的无数种流派与时代怎样关联呢?

3


***用一张图来解读20世纪现代绘画历程***

信息主要来源:英国史学家赫伯特·里德爵士的《现代绘画简史》

至此之后各类新生艺术形式层出不出

...

4


里希特早在1972年他在接受采访时就说:艺术具有社会性,这是一种误解。只有当艺术没有直接被利用于做实际工作时,它才真正与社会相关。假如艺术只是艺术,它对社会有用,假如艺术宣传某物,它就对社会无益。

艺术家是没有主人的,就像灵魂应该是自由的。

在画“恐怖分子”之前的1986年,里希特在笔记中曾阐释他对纳粹和苏共意识形态灌输的厌恶:新的事实引起新的解释,并因此产生意识形态,追求意识形态的行为最多造成没有生气的东西,并容易成为罪犯。

就像《无主之作》中那段精彩的关于乐透彩的隐喻:数字没有意义,只有中了奖,它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里希特或库尔特看来:真正的意义是被外表覆盖着的(摘自1977年里希特访谈)。

就像恐怖主义,在里希特看来,“红军旅”不仅是恐怖分子,同时也是意识形态的牺牲品,如果现在人们回头看十年前的那部《巴德尔与麦因霍夫集团》,就会发现,这群恐怖分子是一群年轻、热血、积极投身社会运动、甚至充满正义感的一群人。但同时,里希特也看到了被这种强大的“理想主义”蛊惑后,思想让人产生的令人恐怖的力量。

而《无主之作》中最感人的画面,也许就是库尔特展开双臂,感受汽车鸣笛的那一幕:一种绝对自由的自我和一个纯洁的灵魂。

参考:朱其《形象的模糊--里希特艺术笔记与访谈》

赫伯特·里德《现代绘画简史》


在“知其贰”微信公众号

回复关键词“无主”送 格哈德里希特 高清画册

2 ) 《无主之作》,把现代艺术讲清楚了,难得

《无主之作》争议很大。比如,电影原型——里希特(德国仍在世的最富盛名的现代艺术家,中国一半现代艺术家的模仿对象)对电影不满,原话是:“这部电影侮辱并歪曲了我的经历。”

改编传记被原型吐槽这样的事情司空见惯,但矛盾不止这些。此片在德国也被一部分公民强烈抵制,德国的柏林电影节也明确拒绝了《无主之作》参加。

原因?影片的讲述背景是二战前后,但导演多纳斯马既没有像传统德国历史影片那样鞭笞极权与乌托邦的恶,也没有像当年轰动业内的处女作《窃听风暴》一样,审视民主德国对社会结构毁灭性的破坏。

但导演有他的理由:我只是换个角度呈现事实。

确实,并非每一寸罪恶都会得到惩罚,真相被历史掩埋是不可避免的现实。影片主角之一,纳粹的卫生局医疗协调人西班德医生,并没有因残酷执行“优生”计划而遭到审判,他滔天的罪行最终淹没在人群中,不仅在东德新社会摇身一变成为医生的楷模,最终还成功的逃出东德并混入西方世界继续逍遥。能继续逍遥的理由,暂驻东德的克格勃将军已经给出:没有我们布尔什维克党的西方世界并不会对真相深究。

欧洲感觉被打脸,你这不是讽刺欧洲稀里糊涂善于遗忘吗?更不用提,影片中画家库尔特虽然始终对“姨妈死于齐班德医生”的真相毫不知情,但在经历了姨妈被“净化”、父亲上吊、妻子被岳父绝育这些伤痛人生后,还能开开心心的过自己的小日子,这简直是德国青年的耻辱。其实,库尔特这样生于纳粹、又长于东德的年轻人,是德国最惨的一代,时代在他们身上的烙印应该最重,但这些在男主角库尔特身上几乎看不到,库尔特变成了历史的局外人,看起来那么麻木。

也难怪柏林电影节翻脸,政治太不正确了,碰了二战德国题材,你还想不谈政治,没门儿。

但这正是导演要的。去主观性,去作者性,没有审判,没有对浩劫的反思,也没有任何价值观的宣扬。无论这部电影本身还是电影中的画作,都是名副其实的“无主之作”。

何谓“无主之作”?如同主人公库尔特对自己画作的解释:“我不发表看法,我只是呈现。”隐藏作者性,解构立场,自然的呈现某种世界本质,这是现代艺术的终极目的。

正如影片结尾,成名的库尔特在向媒体解释作品中那些与时代伤痛息息相关的人物画像时,否认自己与那些人的关系,淡淡的说自己并不认识他们。很多等着审判“恶”并期待情感高潮的观众看到这里一定一头雾水——这片到底想说啥?身为前纳粹头目的岳父逃逸,主人公不明真相,这姑且都忍了,但男主画作中的至亲明明惨遭纳粹的暴行,怎么竟然说自己不认识呢。不要说德国人,所有习惯主流二战题材影片的人都难免想骂娘。你拍的明明是历史题材,没有立场,算是怎么回事。

这是对历史与现实的逃避吗?也许是。

影片中,年幼的库尔特就已经习惯让纳粹时代的恐怖景象在眼前虚焦用来逃避伤痛,如成年后的他所发明的“模糊绘画”一样,画作中,无论是他的妻子,还是纳粹军官,全都变得变成了没有明确含义的模糊形象,甚至是当年惨死的小姨妈,在他的画作中也依然没有被特殊对待,和纳粹军官的形象水乳交融的融合到了一起。无论是片中库尔特的作品还是电影本身,伤痛、审判、愤怒、牺牲、道德,全都是缺席的。

这样真的好吗?也许,问题应该换成,导演为什么要这样?

影片已经点明,战后的欧洲,艺术家们对意识形态的恐惧到达了顶点,特别是在德国,经历了民族社会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两大意识形态的席卷,艺术家们已苦闷不堪。逼迫你画阳刚的纳粹精英,和逼迫你画工农疾苦,才出狼窝,又入虎口,本质上并无区别,自由的艺术已无容身之所,库尔特决定逃离这一切,但艺术能在柏林墙外的民主世界获得真正的自由吗?导演用《无主之作》告诉我们,不能。

片中结尾那个耐人寻味的桥段,西德的媒体记者们在画作前做介绍报导时,接连躲开了一幅裸体女人和一幅德国军官,选了一幅在意识形态上绝不会引起争议的画作《母与子》,站在画旁,摄影师才安心录影。导演说的很明白,无论是东德还是西德,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我们都会被意识形态摆弄,甚至下意识的自我审查。

哪怕是如今,哪怕自由如美国,艺术也无法逃脱意识形态的审查,画了乳房,怕被女权主义者抗议下架;涂块黑色,又担心被说种族歧视。有时,加于你的罪名会超出你的想象。

所以片中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的教授在课堂上告诉学生:两个政党你选谁?

都别选,选艺术。他很好的解释了现代艺术,不要有政治主张,哪怕是批判纳粹,哪怕是颂扬良知。

这也正是导演多纳斯马的心声,纯粹的艺术不负责普世价值,只负责构建纯粹的形式,寻找真实。

听起来故弄玄虚,特别是“寻找真实”这句话,让多少人对现代艺术敬而远之。

而这部电影的精彩和价值就在于,用故事把现代艺术给说清楚了。

故事中,库尔特在一次课堂发言时,无意识地说出了现代艺术的本质:如果我现在随意说6个数字,你会觉得愚蠢无意义,但如果这6个数字正好是乐透中奖的号码,那就变的有意义了,它具有了统一性和价值,甚至是美感。

什么意思呢?影片在高潮处揭晓,库尔特碰巧看到报纸上东德抓获帝国工作小组首领的消息,这个官员正是库尔特的岳父“齐班德医生”的上司,小姨妈的死与此二人有直接关系。但一直不了解真相的库尔特,遵从内心直觉,无意识的将这些他熟悉的人物放到了黑白画作中。

一次偶然,库尔特的岳父齐班德医生走进画室,在画中看到了自己和纳粹时期上司、库尔特姨妈、库尔特本人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中,罪犯和受害者被连接在了一起,无人知晓的真相浑然天成的立在那里,一向阴冷强硬的他大惊失色,仓皇而逃。画室中看似随机无意义的肖像画,让世间万物无形的联系变得可见了,被掩埋的真相随着一系列随机的画作浮出水面。尽管这个真相是艺术家无意识的创作,但其力量已足够震慑到“恶”,让它恐惧。

虽然影片最后,库尔特仍然不明真相,从未复仇,齐班德医生也没有得到实质的审判,但在“绝对真实”的艺术面前,所有的罪恶都会颤抖,这未尝不是另一种更高级的审判。

《无主之作》并不是没有态度,说白了,导演就是不想借由某个意识形态或政府势力来枪毙掉哪个坏人,而是想借上帝之手用艺术来审判罪恶,这样无意识的纯粹艺术,便是电影开篇库尔特姨妈口中的“绝对的真实”和“纯粹的美”,它能够照亮黑暗。

用中国话简单讲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这是导演的“道”。

到此,电影对现代艺术的巡礼结束了。导演压根就没想对国际普世价值观的建设添砖加瓦,也对挖掘人性幽暗、宣扬意识形态或探讨某种价值观这样的事儿毫无兴趣。此片的主题是艺术,导演讲述的是时代如何影响艺术,只不过他的讲述背景正好是敏感的德国近代史,给观众造成了一种错位的期待。

我们容易期待在宏大历史背景中对人类的暴行作严肃的批判,但这些观影期待在这部电影中通通落空了。人们想看到成名作《窃听风暴》那样在恶与善之间舞蹈的旋律,哪怕那是对人性一厢情愿的美好想象(你很难相信一个史塔西的情报老手会被艺术家感染由恶转善)。

其实从当年的《窃听风暴》开始,多纳斯马只是借东德史塔西的背景当壳子,表面是个善与恶的故事,而真正的主题还是艺术。导演当时就对套路情节剧并不感兴趣,从《窃听风暴》结尾反高潮的处理就初见端倪:剧作家故意不和救过自己的秘密警察相认,没有拥抱和催泪,而是把感激写成了书,等待秘密警察自己在书店拿到,警察拿到书后并没有感动的流泪,而是说了句:这是给我的。最后的定格镜头,秘密警察脸上的笑与《无主之作》结尾画家的笑,有异曲同工的深意。艺术都是通过他们和历史发生交集,前者是艺术影响历史,后者是历史影响艺术。

但这次导演扔掉了曾经的荣耀,无所顾忌的拍他感兴趣的东西,而且文本层面完成的相对完整,很喜欢这种表达。

最后的最后,还是不得不泼盆冷水,虽然《无主之作》把现代艺术的逻辑基本阐述清楚,但依然牵强。有几个现代艺术能够根据直觉误打误撞的找到世界的真相?或者是那“绝对的真实和美”?这更像是在说:现代艺术就是蒙,运气好,就能蒙出来真相与美好,运气不好,只能创作出垃圾。这样碰运气的艺术创作让我们很难认可。

难怪影片原型艺术家里希特那么愤怒,他说自己的艺术是有严格的理论基础的。以此来看,《无主之作》讲清楚了现代艺术,却可能也贬低了现代艺术。

但如果真正用电影把现代艺术拍明白,也许就没人看了,就像如今的现代艺术作品们,需要几千字才能阐释清楚作品的表达,那要作品何用呢?重形式不重内容的现代艺术在远离观众的同时,也失去了现实意义。

现代艺术与理论探究的确有其学术价值,影响是慢慢渗透并深远的。但这么多年过去,真正留下来的文学、画作和电影,依然离不开故事与人物,这些才是真正影响我们精神与生活的艺术。这个角度上说,所谓“无主之作”更像是一场自娱自乐。

THE END

3 ) 有自由才有艺术

论德国电影《无主之作》: 什么是艺术,能自由才能有艺术,什么又是自由,不受束缚,胁迫的就是自由,这就是电影《无主之作》。主人公童年经历了德国希特勒的法西斯时代,当德国战败后,苏联又控制了东德,思想被束缚,想象被阉割,否决。法西斯走了,苏联又来继承了。所有人都重新被苏联的意识形态毒害,大家活着没有真相,生活麻木,连思考命运都不能,没有真实的艺术,又怎么有真实的自己,一切和过去一样,还是歌颂,口号。男主人公年轻有为,他本可以画的更好,可想象总被扼杀,因为他不能做自己,只能做工具,听从上级,别人让他画什么他就画什么,还不能推辞,这不是自由的艺术,和服务于权贵没什么区别。很多文艺青年都选择投奔西德,他们不觉得是背叛,因为自己没有国,国被苏联霸占了,属于自己的传统,历史都因为苏联而变得一文不值,体无完肤。 主人公和妻子毅然的选择去了西德,到哪之后,他看到多姿多彩的艺术,看到了生机勃勃般的艺术,活灵活现,又惟妙惟肖,看到了自由和狂热,看到了激情和无畏,文艺青年可以尽情表演,创造,表达,没有人会剥夺他们的想象,或者批斗他们的文艺。所以西德的艺术是活着的,东德的已经死了,像腐臭的死水,根本养不活一条鱼,所谓的艺术不过是专制色彩底下的傀儡。艺术,他不仅仅是启蒙自己,也是启蒙人类,不仅仅解放自己,也解放了人类。艺术是灵魂在这个世间的救赎,让生命远离了魔鬼的诅咒,可以感受万物,可以让自己完美。当一个人对艺术陌生,那是他的无知,当一群人对艺术冷嘲热讽,那是他们已经堕落,当一座城市对文艺驱逐,那是它已经彻底被腐化,已经糜烂,当天下都疯狂摧残文艺,那是一个血腥的时代就要来临。 什么都是艺术,什么都可以拿作品来表达,所有的眼睛都是艺术的观众和时间的证据,比如柏林墙的建成,它就是艺术,因为它是自由与非自由的界限,人们都见证了这一切。西边不要担忧自己爱好什么,说什么话被人举报,肃反,审问,可东边总被人监控,跟踪,怀疑,总有人被抓去劳改,被思想改造,甚至剥夺生命,因为苏联不允许有第二种东西来瓜分对它的崇拜。文艺本来就是人类的传统,孔子六艺就有音乐和写作,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把它毁灭,这样只能显得自己是多么的愚昧和残暴,文艺是服务人类,不是听命于人,文艺应该有批判精神,而非粉饰太平。 (2019年4月)

4 ) 全场鼓掌三分钟,“德国李安”又出大尺度新片

2006年,一部名叫《窃听风暴》的电影横空出世。

它几乎横扫当年的欧洲电影节,并摘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荣誉。

在豆瓣上,超过30万人评出9.1的高分,在TOP250榜单里排名第44。

在IMDb的TOP250榜单里,也以8.4的分数排名第57

众多外媒不吝盛赞:《窃听风暴》是本世纪最好的德国电影。

更出人意料的是,这部电影其实是导演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处女作

时隔12年,有着“德国李安”之称的弗洛里安,又带着一部相同题材的电影回归——

此片是弗洛里安的第三部电影作品,入围了去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结束后,全场观众自发鼓掌长达三分钟。

《无主之作》主创亮相威尼斯电影节

这部片长3个多小时,历时4年拍摄完成的电影,叙事上横跨了德国从1937年到1966年这近三十年的时间。

因此,相较于之前的《窃听风暴》,《无主之作》的故事背景更加复杂——

从纳粹统治,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再到东西德分裂的冷战时期。

通过这三个阶段,几位主要角色的不同遭遇,反映出德国不同时期的历史。

片中的男主角叫库尔特,出身于纳粹时期的德国。

彼时的德国政府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意志,对现代派艺术深恶痛绝。

他们将现代艺术定义为疯狂、破坏原则的,并为此发明了一个词汇——颓废艺术。

一系列反对和批判“颓废艺术”的展览,在全国范围如火如荼地开展。

大家熟知的梵高、毕加索、蒙德里安等艺术家,都在被批斗的名单之列。

但是,库尔特的姨妈伊丽莎白,却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存在。

她崇尚艺术,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当身边的所有人都在批判“颓废艺术展”上的画作时,她却偷偷地告诉库尔特:

“别告诉别人,我喜欢这幅画。”

在伊丽莎白心中,小字二组的a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符。

为了聆听这个音符,她请几位大巴司机同时鸣笛,感受其蕴藏的无限能量。

为了创造这个音符,她在钢琴上一遍一遍地敲击对应的琴键。

甚至,用烟灰缸敲桌子、敲脑门,砸出那个音符。

为了追求心中的艺术,伊丽莎白可以说是“不疯魔不成活”。

但在那个年代的德国,伊丽莎白却成为了“异类”,被送往精神病院治疗。

当时的纳粹政府提出了“种族优生”论(Racial hygiene)

一切患有遗传疾病的人,都会被强制实行外科绝育手术

所有被判定为“没有存在价值”的种族和人群,都会被实行“人道毁灭”

伊丽莎白也难逃这样的厄运,最终死于集中营里的毒气室。

二战结束后,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个阵营。

库尔特的家乡被划分为民主德国(东德)阵营,受苏联统治。

已经成年的他,如愿成为了一所艺术学院的美术生。

在这里,她认识了一名就读于服装系的女孩艾莉

两人一见钟情,迅速坠入爱河。

艾莉是出身优越家庭的富家女,库尔特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小子。

但,这并未影响两人的自由恋爱。

他们瞒着家长私下约会,甚至还孕育出了爱的结晶。

艾莉的父亲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

他嫌弃库尔特的出身,认为这会影响后代的优良基因。

于是,她以艾莉患有特殊疾病,怀孕会危害身体健康为借口,强制带艾莉实行了流产手术。

这不仅让库尔特和艾莉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更导致艾莉可能永远无法再次怀孕。

肯定会有人发出疑问:

面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以及未来的亲外孙,这个男人怎么下得去手?

实际上,艾莉的父亲卡尔·席邦德正是当年亲手给库尔特的姨妈做绝育手术的产科医生。

他是纳粹政府“种族优生”论的绝对拥护者。

也正是这个男人,间接导致了库尔特姨妈的死亡。

在苏联攻陷德国期间,卡尔偶然拯救了一名苏联军官的妻儿。

有了这位军官的庇护,身为纳粹分子的卡尔才得以安稳度日,并凭借自己的产科经验混得顺风顺水。

战争结束后,卡尔更是摇身一变,成为了人人敬仰的“人道主义医生”

不仅如此,在东德政府加强对前纳粹人员的搜查后,这个苏联军官又一次帮了卡尔。

他设法将卡尔和妻子送出东德,从此过上了世界各地旅行的美好生活。

没有了父母在身边的束缚,艾莉和库尔特过上了更加自由的生活。

库尔特也凭借自己卓越的绘画天赋,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画师。

但是,此时的东德政府的极权统治却越来越严重。

一心向往艺术的库尔特,不满足于总是画一些歌功颂德、没有灵魂的宣传壁画。

为了追求真正的艺术,库尔特带着妻子艾莉逃往西德。

在这里,他进入了著名的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深造学习。

让库尔特意料之外的是,杜塞尔多夫是一所相当前卫的艺术学院。

学生们都不再研究绘画,转而探索各种前所未有的艺术形式。

颇具艺术天赋的库尔特也不落于人后,很快就创造出了一件件先锋艺术作品。

但是,他不但没有得到教授的褒奖,反而被评价为:

“这些(作品)不是你。”

库尔特决定重拾自己的画笔。

她以绘画的形式,复刻了一张儿时的自己与姨妈的合照,用以纪念这个带他进入艺术殿堂的人。

另外,他还画了艾莉的父亲卡尔,以及报纸上的某位佚名军官。

一天,在画室窗户的开合之间,光影随之发生变化,照片的投影和画作重叠在了一起。

这给予了库尔特创作灵感——

库尔特将几幅画合在一起,创作了一副影像重叠的全新作品。

凭借这种全新的绘画形式,以及一系列的绘画作品,库尔特很快成为了一名蜚声全国的画师。

但是,当艾莉的父亲卡尔看到这幅画时,却被惊得说不出话。

因为画中的另外三人,都和他的一生有紧密的关系——

伊丽莎白曾经遭到他的迫害;库尔特成为了他一直瞧不起的女婿。

还有那个新闻照片中的纳粹军官,是当年给他灌输“种族优生”论的顶头上司。

身为此画的作者,库尔特对这些被尘封的历史完全不知情。

但是,艺术却在冥冥之中将一切都联系了起来。

画卷上的每一笔,都像是在述说着卡尔当年的罪行,以及德国这段不光彩的历史……

此片摄影师凯莱布·德夏奈尔,此前曾五次提名奥斯卡“最佳摄影奖”。

凭借《无主之作》,他再次提名这项殊荣。

在他的镜头下,片中无处不洋溢着让人赏心悦目的美感。

比如,男主演汤姆·希林和女主演葆拉·贝尔的高颜值特写。

俩人陷入爱河期间,色而不淫的美好肉体。

还有不少充满写意的空镜头等等。

这些极具美感的摄影镜头,使得《无主之作》比传统的传记历史片更引人入胜,也契合了影片本身的艺术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无主之作》还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

库尔特的原型,是德国著名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

格哈德·里希特

2012年,里希特的作品《Abstraktes Bild》以3400万美元拍出,创下在世艺术家拍卖的最高价纪录。

在随后的2013和2015年,他的作品又先后以3710万美元和3038万英镑的价格,刷新了这一记录。

因为其卓越的艺术成就,里希特又被人们成为“尚健在的最受敬重的艺术家”。

里希特自画像

片中,库尔特自创的绘画方式,在现实中也有迹可循。

那就是其原型里希特独创的照片绘画(Photo-basedpainting)

这种绘画方法以照片为基础,但是却不完全重现照片,而是对照片进行模糊处理。

因为他认为照片是没有风格的,并极少掺入艺术家的主观情绪。

而这一绘画方式,也正是片名《无主之作》(原德语片名《Werk ohne Autor》)的由来。

当然,《无主之作》的英文译名《Never Look Away》也值得一说 。

这是片中伊丽莎白对库尔特的一句教导:

“别把目光移开。”

因为,“所有真实的东西,都是美好的。”

年幼时的库尔特,不懂得这句话的含义。

所以当伊丽莎白被活生生地抓走时,他用手挡住了这一画面。

因为,他想用用移开的目光、模糊的视线,来逃避残酷的真实。

当他进入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后,教授的一席话又一次点醒了他。

只有做自己,直面内心的真实,才能创造出动人的作品。

于是,库尔特才跳脱出天马行空的先锋艺术创作,转向从身边的真实人物取材。

哪怕这些人于他而言,承载了生命中某部分悲惨的回忆——

草菅人命的纳粹军官、被害死的姨妈、一直嫌弃自己的岳父、以及炮火纷飞的战争等等。

唯有将目光聚焦于这些真实,最终库尔特才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艺术家,并且开办了记录这段近三十年历史变迁的艺术展。

此前,关于艺术影响战争的电影,相信大家都看过不少。

《钢琴家》里,落魄的钢琴师史标曼以一支《G小调第一叙事曲》,感动了纳粹军官,并得到了救助。

《窃听风暴》里,剧作家德莱曼沉迷艺术创作的精神,感动了监听他的特工,并在其掩护下保全了自己的生命。

这些温暖的故事,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艺术的巨大魅力。

但《无主之作》却反其道而行之,它让我们看到,战争也能反过来影响艺术。

毫无疑问,战争是残酷的,战争中的人是冷血无情的。

但是,它却让一部分艺术家看到了另一种层面的真实,并通过其艺术反映出了这样的真实。

这样的真实,或许充斥着斑斑血迹。

但是,对一个艺术家来说——

能以无畏的精神直面真实,以自由的意志追求和反映真实,这就是一件无比美好的事情。

*本文作者:张不才

< END >

5 ) 首艺联×欢喜首映的德国电影展上的播放版本被减了30分钟

没人说我就来说一下吧

在开票时选座页面标的时长是189分钟,实际放映时间是18:00-20:41,不知这算不算欺骗消费者?

开场时厅里基本坐满了,但这播放质量实在太差,所有有火出现、树叶晃动的镜头都有马赛克,所有文字和片尾字幕都能看到明显像素点,这码率是不是太低了?

看完出来后上豆瓣看影评,感觉我看的删减后版本跟影评的就是两部片子,片尾那个耐人寻味的桥段被删光,严重影响了导演的意图。

写这篇不算影评的观后希望能给大家排雷,看到首艺联×欢喜首映的片子要慎重考虑!

6 ) 无主之作 无主之作!

1️⃣不需要任何的刻意,整部电影就是陈述事实,与名称是完完全全的高度契合啊!!无主之作:后现代艺术家对照片的临摹,对“外行的”构图、生活的抓拍的临摹,直接地反映真实,解构绘画的叙事性、解构意义,和整部电影平铺直叙的手法没有区别啊?!没有起承转合深刻挖掘没有这些形式表象的东西,真实本身就具有震撼,就是无主之作啊!2️⃣从艺术家的角度自然出发,记述二战到战后的德国、东德西德艺术发展的极端不同,后现代艺术家对自我的找寻。片中明显影射的:灯塔式的博伊斯,波洛克、伊夫克莱因、卢西奥丰塔那、马列维奇一批现代主义画家,还有亚瑟丹托的艺术终结论。总之是后现代艺术家在政治和艺术史的双重压力下的自我找寻......最后结果不管是波普(政治波普)还是德国新表现主义对绘画的回归,都还是身处社会但期望解构社会回归艺术本真的尝试。是不是格哈德利希特真的不重要了。3️⃣首先构图色彩光线真的爱了!而且男主画画的笔触和步骤也确实是一个有很深绘画功底的人画出来的,而不是“表演”,单这一点我就非常感动。还有各种隐藏的影射,比如最后画的岳父肖像完全就是培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像》啊,一样的表情、眼神与背景氛围处理,人物一样的刻薄伪装虚弱。真的是一部非常非常精美的记流水账。最后再强调:无主之作!对一切炫技的解构!对真实永远不要移开目光。

7 ) 年度十佳,必有它一个名额

去年12月18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九强短名单公布。

不乏一整年最受欢迎的电影,比如《小偷家族》《罗马》《冷战》《燃烧》。

其他如《迦百农》 《小家伙》《候鸟》《罪人》,时有耳闻。

这些电影入围最佳外语片,在意料之中。

唯有一部作品,片名没能唤起任何印象,导演名字也是陌生的。

它就是德国电影《无主之作》,导演名叫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

无主之作

这个如同从俄国小说中跑出来的奇长名字,如果不去搜索一番的话,会被误认为哪位名不见经传的新导演。

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可大有来头。

如果我说他是《窃听风暴》的导演,你很可能“哦哦哦……”地醒悟过来。

《窃听风暴》作为当年的黑马,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已被公认为新千年以来最佳电影之一。

不仅受到专业人士的推崇,也广受普通影迷的热爱。

豆瓣评分9.1,稳居TOP250前50。

任何想了解德国电影的影迷,都会在推荐名单中看到它。

1.

时隔12年,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带来了新作《无主之作》。

此前参加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在《罗马》、《宠儿》和《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等热门电影夹击下,风光暗淡。

直至年末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终选名单释出,大家才恍然发现,《窃听风暴》的导演拍了一部新片,而且口碑相当不错。

《无主之作》继续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擅长的政治和历史题材。

讲述二战时期一位年轻艺术家因为自己的作品被纳粹用来进行政治宣传,在几十年后创作出一系列极端艺术作品的故事。

电影时间跨度从1937年到1966年,横跨纳粹时期、二战和冷战(东西德分裂)三个时期,通过不同人物的遭遇反映出德国不同时期的历史。

无主之作

影片男主角叫库尔特·巴纳特,小时候经常跟着姨妈伊丽莎白参观艺术展览。

伊丽莎白因为对希特勒的狂热渐渐患上精神病,在当时纯净血统的政策下,伊丽莎白需要被绝育。

她被转交到纳粹医生卡尔·西班德教授手上,被关进集中营,最后被毒气毒死。

库尔特长大后成为一名画家,爱上了跟姨妈长得很像的同学艾莉,然而艾莉的父亲就是当年迫害他姨妈的纳粹医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训练,库尔特携艾莉偷偷跑到西德,如愿以偿被当地的艺术学院录取。

几个人的命运因为多年前那起可怕的罪行联系在一起。

电影最后一反常态,没有揭示开头铺垫的姨妈毒死的事件,让事件隐没在事件洪流中。

《无主之作》德语片名Werk ohne Autor 直译是“没有作者的作品”,指的是库尔特最后通过模糊临摹业余照片的手法创作作品,即一种“没有作者的作品”。

2.

电影改编自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人生经历。

格哈德·里希特

对德国现当代艺术有所了解的人,都清楚格哈德·里希特在当今艺术界的地位。

里希特1932年出生于德国的德累斯顿(Dresden),曾在画厅当学徒,1951年开始在德累斯顿美术学院学习美术。

顺利完成基础课程后,转入壁画班。他毕业作品是陈列在德累斯顿德意志卫生博物馆楼梯层间的大幅壁画。

1961年,里希特从东德逃到西德,进入杜塞尔多夫国立美术学院学习,遇到了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之后成长为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约瑟夫·博伊斯

约瑟夫·博伊斯,大名鼎鼎,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

他的实践横跨行为艺术、偶发艺术、装置艺术和观念艺术等领域,彻底打破了艺术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藩篱。

他曾有一句名言:人人都是艺术家。

在电影中,他多次露脸,有一次正在创作《油脂与毛毡》(grease and felt),油脂与毛毡正是约瑟夫·博伊斯最热衷于表现的材料。

可以发现,里希特当年的经历被如实搬演到电影中。

库尔特同样出生于德累斯顿,在学徒期后同样逃到西德,接触当时各种前卫艺术,进而发展出自己的风格。

电影中的库尔特在德累斯顿的历史博物馆画壁画,里希特曾在德累斯顿德意志卫生博物馆画壁画,导演对此进行了还原。

更重要的是库尔特最后发现的照片绘画法,正是里希特扬名艺坛的手法之一。

为了反对当时盛嚣尘上的“绘画已死”流言,里希特从照片中找到灵感,发明了“照片绘画”(Photo-based Painting)。

“我也不是说,我想模仿一张照片,而是我想制造一张照片。我对照片就是一张曝光纸的那种看法不予理睬,这就是以其他方式制造照片,而不是制造像照片的绘画。”

里希特作品

里希特觉得最重要不是通过绘画模仿摄影的黑白及不清晰,这只是表面上的相似,他的目的是将摄影的特征,比如客观性、距离感、真实性及其放弃艺术性的构图转到自己的画中。

他从杂志及家庭相册选出用于再绘画的照片,并不遵循特定的主题。而且在创作过程中倾向于掩盖相片的起源,试图将它们的原意与他正在表现的图像分开。

“当时公开提到这种背景会使我很为难,因为我害怕我的艺术会被视为是一种对当代史的刻画或作为社会公益工作。这样我得到了安宁,同时保持这种背景的匿名。”

忽略照片的细节,同时在忽略照片细节的基础上对照片进行模糊化处理,这是里希特60年代最常用的绘画手法。

电影中的库尔特最后找到的正是这条绘画之路,因为绘画建立在是业余照片上,因此是名符其实的“无主之作”。

3.

导演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大学霸”。

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

1973年出生于西德科隆的一个贵族罗马天主教家庭,父亲是汉莎航空(Luft hansa germany Air lines)的一名高管,母亲是奥尔登堡学术出版社(Oldenbourg Academic Publishers)的一名文学评审员。

冯·多纳斯马尔克在纽约、布鲁塞尔、法兰克福和西柏林长大,精通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和意大利语。

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从布鲁塞尔第一欧洲学院德语系毕业后,他跑到圣彼得堡学习了两年俄罗斯文学,并通过国家俄语教师考试。

他先在牛津大学获得哲学、政治和经济学硕士学位,后在慕尼黑电视与电影大学获得电影导演文凭。

2011年,冯·多纳斯马尔克被他的母校牛津大学授予荣誉称号,成为该校10个世纪以来100位最杰出的成员之一。

说起冯·多纳斯马尔克与电影的缘分,主要有两点。

一是小时候,在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看了第一部电影。

本想去看《怪医杜立德》(Doctor Dolittle),却阴差阳错看了德国情景剧《杂耍班》( Varieté )中。

冯·多纳斯马尔克把这段经历看作他对电影感兴趣的开始。

二是他在牛津大学的最后一年,赢得一场征文比赛,成为导演理查德·阿滕伯勒(Richard Attenborough)(代表作《影子大地》《甘地传》)的学徒。学徒的经历使他将自己对文学、音乐和奇观的热爱运用到电影中。

冯·多纳斯马尔克在慕尼黑影视大学读书期间,拍摄不少短片,其中短片《杜伯曼》(Dobermann)打破学校学生作品获奖奖项的记录。

让冯·多纳斯马尔克一举成名的是2006年的《窃听风暴》,当时已经32岁。

窃听风暴

影片讲述一名东德国安局情报员由忠于职守转而对自己的工作失去热情,继而改变立场,开始保护上级要求他侦察的东德作家吉欧德瑞曼。

很难想象,《窃听风暴》是一部处女作,最后还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这让默默无闻的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瞬间驰名国际影坛。

也为冯·多纳斯马尔克带来了下一部作品《致命伴旅》的执导机会。

《致命伴旅》改编自2005年的法国电影《逃之夭夭》,讲述的是一个神秘莫测的女特工和前往意大利散心的男游客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影片由约翰尼德普和安吉丽娜朱莉主演。

为何会选一位德国新导演来执导一部大制作、全明星的商业片,制作人罗杰·伯恩鲍姆有自己的考虑:

“故事应该至始至终保持一种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杀机四伏的紧张感,否则就丧失掉了原作的那种韵味。而且本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描述德普和朱莉之间的关系,所以一个好的导演将决定这部电影的成败,经过了很长时间的选择,最后才敲定了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

冯·多纳斯马尔克也有他的想法:

“我其实是一个间谍动作片的影迷,我很喜欢007,但我自己不会拍摄007这样的电影……这个故事完全符合我对特工电影,对惊悚电影的那种要求……在改编的过程里,我和编剧对故事下了许多功夫,力图让大家看到一个不太一样的翻拍电影。”

当然,《致命伴旅》作为一部毁誉参半的作品,冯·多纳斯马尔克对此非常清楚。

4.

冯·多纳斯马尔克的第三部作品《无主之作》为他扳回一局,证明自己还是更擅长历史和政治题材的故事。

《无主之作》长达三个小时,事件跨度几十年,但看下来一点不觉得冗长。

除了精致的摄影外,松弛有度的叙事节奏也是其一大特色。

虽然观众最后都在期待真相揭开后,库尔特与医生卡尔·西班德如何展开一场撕逼大战,然后引发对纳粹历史的反思。

无主之作

但冯·多纳斯马尔克特意在结尾来了“反高潮”,将影片定格在库尔特找到艺术风格上,而搁置了开头铺垫的纳粹屠杀妇女的累累恶行。

据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有10万多名德国妇女被纳粹党卫军杀害;还有数十万人被消毒。

因为《无主之作》并未按照惯常的框架来讲述二战历史,电影引起了部分德国公民的不满,甚至连政治色彩强烈的柏林国际电影节都曾明确表示不想要这样的德国电影。

而在去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新闻发布会上,甚至有来自德国的女记者直言自己对导演冯·多纳斯马尔克感到不满。

那么电影的原型人物、大艺术家里希特怎么说呢?

即便与冯·多纳斯马尔克多次合作,里希特还是对这部电影感到愤怒,直言不讳地说,这部电影“侮辱并严重歪曲了我的经历”。

属实还是歪曲?恐怕只有看过才知道。

8 ) 关于乐透彩号码的隐喻

关于乐透彩号码,我理解这是导演关于艺术品意义所设置的一个隐喻,一组随机的数字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当它成为中奖号码的时候,随机的数字就因为中奖这件事,以及奖金数目对应的大笔金钱而变得意义非凡。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有什么意义?在作品不被社会认可,作品不能与欣赏者之间产生互动,引起私密的情感交流和共鸣的时候,作品只对艺术家本人有意义,对大众而言就像一组随机的数字,不能引起关注。

用乐透彩号码这个隐喻,我理解还有一层更深的用意,乐透彩中奖号码的组合虽然随机,但是这6个随机的数字组合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数字,都不可能中大奖。回到影片的三段故事,画家库尔特找到真正自我的过程包括,童年姨妈的影响,挣脱东德艺术学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学教育的影响,在西德杜塞尔多夫来自同学和教授关于创作观念的影响,岳父齐邦德教授对他个人生活的影响,以及妻子的影响,多个影响因素中,导演并没有特别强调哪一个因素的作用更重要,而是用乐透彩号码的隐喻,留给观众去品味。就片子而言,库尔德最终找到自我、找到最佳的形式表达自我的过程,有必然因素如童年生活经历的影响,也有偶然因素的触发,比如岳父请他吃饭、委托他帮忙拿新护照,席间有报童卖报,他从报纸新闻照片中获取灵感,找到通向自我的正确途径。

这些因素,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都是宇宙中的随机事件,谁也不知道哪件事会发生,什么时候发生,以及该不该发生?这样处理故事的主题,确实会给一部分观众带来观看解读的困惑。片子用很大篇幅讲岳父齐邦德教授,作为著名的妇科医生,在纳粹统治期间,曾经参与希德勒的净化种族血统、消灭无价值人口和基因的行动,战后,岳父也因为画家库尔德的父亲自杀、在库尔德身上看到他的忧郁气质,岳父认为这些表现不符合他自己关于优秀人种的看法,而亲自动手拿掉了女儿艾丽和库尔德的孩子,并导致艾丽习惯性流产无法再怀孕。用了这么多篇幅,结果并没有如观众预期的那样将纳粹罪行控诉一番,而只是作为画家的生活背景,衬托他在明确地找到自我之前,不断被社会、被某种权威(岳父)否定的事实。

在挣脱了他人强加给我的意识,识破重重幻象的迷雾之后,我是谁?我是什么?是导演尝试引导观众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一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那么,我有勇气,寻找和面对那个真正的“我”吗?

短评

「你如此美丽,这甚至不那么浪漫,因为爱上你是件太容易的事。」很喜欢。

9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推荐

生日的时候看的 想起过去两年 从决定来德国的那一瞬间 到开始厌倦这里的街道像厌倦所有生活过的地方 只有重新坐在电影院里 才能想起两年前对德意志的向往 才觉得 艺术 生活 自己 还是很schön的

10分钟前
  • 佳期
  • 力荐

只有我知道为什么我爱这部电影。只有我知道为什么我看完之后会长久地哭泣。我用我精神世界的全部沉默去颂赞它。

13分钟前
  • 树骨头
  • 力荐

Werk ohne Autor,没有作者的作品,没有主角的历史。

16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导演障眼法玩的太好了,一个故事转另一个故事,一个中心跳另一个中心,当你以为讲纳粹迫害少女时一下子就变成男孩成长,当你以为在讲爱情时,又画风突变讲艺术,你以为会看到震惊的艺术作品时又成了平庸之作不知所云,最后我已经不知道这个无主之作和主题有什么关系了。。。。。。。。博伊斯有点好玩

21分钟前
  • 囍弗斯
  • 还行

电影创造出一种回音壁的效果,历史语境下不计其数的偶然,如千军万马般顺着墙壁反射前进,汇聚成为艺术源头的必然。在如此的传导过程中,充满着过度设计的巧合、悬念与戏剧,而这一切之所以并未失重坠落,是因为始终有一团真挚而浓烈的情感将其稳稳托住。

26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绝对不要把目光移开,你看到的所有真实的都是美好的。” 不及上一部《窃听风暴》惊艳动人,总感觉少一个爆发的出口,但也不失为一部流畅的佳作。“只有在艺术中,自由才不是幻想”

2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跟“窃听风暴”相比少了政治批判力度,但多了一份温柔的人性。男女主之间的宿命纠缠足以让旁观者揪心,但爱情让他们灵魂与肉体丝丝贴合,让他们可以不用了解真相的拥抱在一起,无视纳粹、无视父权、无视XX主义。没有大声撕喊,却仿佛听到历史的喇叭轰鸣......

3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政党的展牌会被烧掉,历史的壁画总被抹去。艺术会点燃保守,禁锢总粉刷自由。万物的力量响在头顶,宇宙的声音来自车鸣,世界的公式写在风中,真实的图像藏在画里。调转胎位可以拯救世界,交叉记号能够毁掉生命,关于恨是画中的模糊,关于爱是额头的油脂。合二为一可以孕育结晶,创造作品,让艺术重生。

36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嗯...我以为会是一个东窗事发然后撕成家庭伦理的故事,结果是我的境界太低了...

38分钟前
  • cities
  • 推荐

3.5 精致漂亮,但不够惊艳。如果变成bbc三集片比较合适,第一部分五星,中段比较拖沓且闷,第三部分和想象中大不一样,并没有去制造drama,而是冷静讲完故事。但情感冲击弱了,比[窃听风暴]差了一部[黑皮书]吧。

39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看汤姆·希林和葆拉·贝尔谈恋爱是种视觉享受。它拥有浪漫的爱情、美丽的视听、触动灵魂的纯粹,传达出一种栖息的诗意,所匹配的视听语言是传统而浪漫的,看起来缺少先锋技巧,很影戏,很老派。它是“艺术本质为诗”的拥趸,有一种将光照进历史的裂缝中的力量。188分钟,一点也不长。4.5

40分钟前
  • 南悠一
  • 力荐

先有自由,才有艺术

43分钟前
  • 橱窗外的大怪兽
  • 推荐

A,姨妈在不正常的年代因展现“我”而被毁灭,父亲迷失了“我”而自尽,岳父压抑了“我”而恐惧,妻子被父亲控制了“我”而想挣脱,老师的“我”因机缘巧合而有所感触,特殊的时代让一个个人的“我”窒息,“我”最终明白了“我”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只是需要拥有直视的勇气,否则都是被模糊化的存在,且“我”会孕育出一个又一个“我”,而导演,清楚地认知到自己的作品里从来没有过“我”。

44分钟前
  • 我们敏熙
  • 力荐

如果你问我:艺术是什么?我会暂时模棱两可。但我知道,我看《自由引导人民的》的时候脑海中会回荡《viva la vida》和《春之祭》,我听《中国孩子》的时候眼前会浮现《饥饿的苏丹》和《奥马伊拉的痛苦》,本片我看到听到:精神病知道二加二等于五,神经病知道等于四的时候,我想到了《1984》。艺术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Art can be a party,but not Party,it's about liberty。

46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汽车喇叭长鸣,最后“无主之作”片名出来时,想起立鼓掌,电影能展现的人生中的所有美,这片一次性全都给我了,太享受太完美了。这是一部让人“顿悟”的伟大作品,我好像懂得了该如何走今后的路了。所有真实的事物都是美丽的,我能做的就是,永远不要把目光移开。想不到今年最后一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的电影,带来如此排山倒海的震撼,它演的已经不仅仅是电影了。那些生命中的不协调音,随着关窗投影的剎那,定格在你我命运的画布上了。

49分钟前
  • 四夕中心
  • 力荐

用艺术表达真实,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创作了揭露真相的画作。没人喜欢自己的照片,但人人都喜欢自己的画像,照片明明更加真实。那么,就把照片绘成画吧。这样更能看清楚什么是真实,不要把目光移开,只要是真实的就是美好的。

53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真实的就是美丽的,就是艺术的。普通人的人生也是诗意的,一部充满了哲学的传记片。三个小时竟然一点也不沉闷,结束之后全场掌声雷动持续了得有三分钟。

57分钟前
  • 蓝色波丽露
  • 推荐

在这个装装新潮耍耍先锋就能被当作一流影像创作者崇拜的浮躁当下,最通俗的往往是最诚恳的,最情节的往往是最动情的,朴实真挚的杰作,即使的确可能是二流的。

1小时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我 我 我

1小时前
  • 康报虹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