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时间顺序总结下里面的事件,没有看过的朋友可以先不点。
因为片子人物名字复杂,我也记不大住,所以将会以男主和男主接触的人的身份来代称。以下是事件归纳。在部分事件中,会有个人的脑补和解读的影片没明说的内容,大家审慎阅读,理性观看即可。
-------------------------------------------- 分割线 ------------------------------------
事件一:议员被刺杀,女记者和议员的一位朋友为见证人。一共有两个杀手,一个是小杀手倒霉蛋,被扔下去了,一个是资历老的杀手,后文简称老杀手。他的面容被拍下来了。调查结果是,小杀手负全责,无阴谋无幕后黑手。
事件二:男主作为记者,被上司嫌弃,正在家中调养,目击议员被杀的女记者作为男主的朋友请求男主帮助一同前往议员朋友所在的小镇中,并告知男主有多位议员法官被杀害,可能是连环杀人案。男主起初不信,打发走了女记者。但女记者开车“意外身故”,体内有哪怕是睡觉都会死的化学药物剂量,且男主之前了解到女记者是不会自杀的。男主感到事有蹊跷,决意调查。
事件三:男主找一位非fbi的前fbi探员在警察局中备案了假身份,做好了经历(这也就是他两为什么讨论变态,暴露狂经历的目的,一是为了让这个假身份显得更像一个罪犯,才能有被警局备案的必要。另一个是为了万一被查,则要耗费他们精力去调查这个男主假身份。而假身份中暴露狂,不合群的经历,则会让男主做的一些“坏”事情显得更为可信合理,强化假身份的效力,也就根本不会想到主角会有一个真身份),前往女记者想去拜访的议员朋友的小镇当中。
事件四:议员朋友的小镇附近,恰好有着连环杀人案中一位法官溺死时的大坝。男主通过询问小镇警长,并亲自实地考察得知,大坝放水时有着足够吵醒只要不是聋子的所有人的警报声。法官是不可能像书面报告所说在大坝开闸听不到水声而溺死的。
警长起初给男主提供了一个大坝守卫的名字,让男主以为这个守卫有问题,实际上正是警长将法官溺死。提供守卫的消息是作为烟雾弹,转移主角视线。并哄骗主角去实地考察,趁机溺死主角。可惜警长命不好,被淹死了。主角幸存。
事件五:主角乘坐警长的车前往警长家中,查看警长的文件,发现了视差公司的人格调查问卷,结果被开车回来的副警长碰上。主角经过一番操作,成功逃离小镇。
事件六:主角约见了议员朋友,打算得到更多的信息。议员朋友带主角上船,加上开船的和保镖就四个人。议员朋友仅仅来得及给主角看当时议员被刺杀时拍下的服务生照片。就被炸死了,仅仅主角生还。
(船上加上主角就四个,结果除了主角全被炸死,幕后黑手,也就是视差公司不仅能知道议员朋友上的哪条船,还知道他们什么时间上,还能埋藏炸弹没被发现。
这也暗示了视差公司有着强大的情报获取能力,想杀一个人,只要势力所及。被杀的人无论怎么变换身份都对公司来说毫无作用,因为议员朋友躲过两次暗杀,不可能不知道造假身份的。要不然一个平平凡凡度假的老头,怎么可能就被知道是那个议员朋友呢
不仅如此,被盯上的人行踪轨迹和时间安排也能被视差公司揭露的一览无余。否则议员朋友那么谨慎也有钱的主,包下一艘船肯定事先安检都做过,怎么可能还会被爆炸,而且怎么被算到他会上这艘船,还能恰好在船行走的海中央爆炸呢?如果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上,且不知道上的哪艘船,都不可能能精确炸到的。)
事件七:主角找到一家心理机构,找了个杀人犯帮助自己做视差公司的问卷,并用自己胡编的假身份,而不是找fbi朋友编的那个假身份投递给视差公司。
事件八:因为主角曾经对上司(后文会称报社老板)说过自己会去和他见面,而恰好报社老板也在报纸上看到议员朋友被炸死的消息了。所以报社老板对其给予充分信任,并且帮助主角登发主角已死的讣告,瞒过视差公司的人。为了保密起见,主角还要求和报社老板单线联系,在主角未打探到视差公司更多情况前不要透露任何消息。(从结尾来看。。主角这步是走错了。。。)
事件九:由于主角的问卷太过优秀,主角被视差公司的一位高管(后文简称视差高管)亲自拜访,并邀请其去做进一步的测试(洗脑),于是主角和观众就一同看到了那段心理学短片。
事件十:主角在视差公司意外发现了之前照片里见的老杀手,老杀手想利用行李托运存放炸弹,炸死议员,被主角以巧妙的手段化解,飞机迫降,未能炸死议员。
事件十一:主角回到家,发现之前见过的视差高管“意外”进到自己家中(视差公司人均杀手),并告诉主角之前提供的身份是假的,和他们查到的信息对不上。(再次验证了他们的情报能力)。主角用了fbi朋友做的假身份,编造了理由,视差高管表示会去验证,
事件十二:主角其实偷偷在家里装了窃听器,和视差高管的对话都被被录下来做成录音带发给了老板。可是老板和主角联系的事情被视差公司知道,视差公司派老杀手下药杀死报社老板并且表面上看是心肌梗死(和前面作者问fbi相呼应,之前的议员突然死亡确实是用的药物伪造了意外)。老杀手拿走了录音带,主角的信息当然也被暴露了。
视差公司是如何知道的报社老板和主角暗中沟通并录音呢?这点影片没说但真的很关键。所以个人脑补了下,应该是视差公司通过各种手段接触了警察局并查访,知道了主角提供的身份其实是伪造的。主角自然就暴露了。又因为这个报社老板登了讣告,所以视差公司知道这个老板和主角是有联系的。剩下的就简单了,分派两批人马监督主角和老板,最后发现了主角寄送录像带,等寄送完后顺便灭口拿走。就死无对证了。
事件十三:主角被视差高管召见,让他找一个杀手一起做任务,主角用计策把那个杀手支开到夏威夷,破坏了任务,此时主角又一次发现了老杀手,并继续去跟踪他。
事件十四:其实是老杀手故意让主角被跟踪,这是视差高管和老杀手一同做局,视差高管负责装扮成安保人员负责收尾和灭口(仔细看最后校园安保为首的那个人,就是之前总找主角的那个视差的人,也就是视差高管)。而老杀手则是故意引诱主角上舞台上方的平台,在平台边缘放了一把狙击枪,等待主角跟踪来的时候,立刻走出去关上门,封锁住了主角。此时老杀手在趁机去别的地方刺杀。这次舞台上被刺杀的人实际上是开头被刺杀议员的敌对政见的议员。
事件十五:枪响后,议员被刺杀,主角去平台边查看情况时,意外发现狙击枪,在他惊魂未定的时候,被下面学生发现,被“安保”(视差的灭口人员)追击,主角无奈藏在平台下。视差的杀手没有找到,所以就故意把门打开(其实有心的朋友应该已经察觉出不对了,为何上次关门这次不管呢),在门外埋伏着准备杀主角。主角藏在平台下,本打算等警车走了后跑脱。结果又被下面的人发现,主角被迫跑到门外,被视差公司的人打死。
事件十六:在没有任何其它信息的来源结果显而易见了。主角沉迷于调查,幻想是敌对议员杀的,动机充足,生前附近有狙击枪,就看到主角一人,所以必然是主角杀的,人证物证动机俱在,证据链完善,也找不出其它可能。安保人员出于自卫打死主角。毫无责任,视差公司也不会被查到。整个故事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当然肯定会有人发现其中的疑点,比如为什么不抓住主角审问看看有没有幕后黑手,狙击枪也没指纹之类的。开头的案件甚至都拍到凶手脸,他却压根没有被询问。除了得益于视差杀手做事缜密外,可能更主要的是,视差公司也是大人物们的工具而已吧。宠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去抓呢?另外,视差公司也不蠢,杀的人越多,委托视差的种种订单记录和交易证据视差存的也越多,蛊已经养起来了,也不是能轻易能动的对象了。)
ps:不得不感慨面对黑幕时,能不被黑幕后的种种势力所盯上已经是很困难了,想查出来并曝光则是难上加难。所以现实中能被暴露的时候无外乎要么这种黑幕还在,只是洗了洗牌,要么就是知道个大概就大肆渲染,用舆论和群众来保护自己,让更多人知道不忘却,借此不断掀开吧。像主角那么单打独斗越少人知道的,只会死的越快而已吧。
(完)
b站同内容的也是我写的,此篇为同文搬运。
“Trust no one and nobody is safe” is the tenet of THE PARALLAX VIEW, the second installment of Pakula’s Political Paranoia trilogy, sandwiched between KLUTE (1971) and ALL THE PRESIDENT’S MAN (1976).
Constructing as a David and Goliath story about a conscientious journalist Joe Frady (Beatty) bird-dogging Parallax Corporate, a secret organization which is behind many a flagrant political assassination, the film is so driven by the stark revelation of an omniscient entity which can snuff out any living beings on planet earth in a trice, that our David is on a hiding to nothing, Goliath, which we are only permitted to see a tiny tip of its iceberg, perversely wins.
Narratively, only by the death of his old flame Lee Carter (a distraught Prentiss), a television journalist who has tearfully solicited his help after she finds her life in danger, but to no avail (a self-important man can never trust a woman’s sixth sense?), could Joe be jolted into action to burrow into the myth. After brushing with death multiple times (car chase is a tired visual stimulus, but for a ‘70s thriller, it is a prerequisite, and Joe’s survival of a boat exposition is simply because he has that “protagonist’s halo”), he finally attains the paper trail that leads him to the furtive organization and tenders his application as a potential psychopath under an alias.
After that, the film enters into the spirit of the all-powering myth of an opaque, immaterial behemoth (those hallucinatory brainwashing montages chalk up the ethos of that particularly turbulent era to a fare-thee-well), every progress made by our heroic Joe (he niftily thwarts the attempt of an explosion inside an aloft aircraft) can only imperil him further in the trap awaits him.
The climax takes place inside a cavernous auditorium, and Joe is framed not by his action but inaction, a fly on the wall hidden in the shadows, he watches attentively but hasn’t a clue of what is on the horizon, until another assassination takes place and he becomes the fall guy who cannot extricate himself from his sorry fate.
Beatty’s aloofness (and awful hairdo) does sugar the bitter pills we must swallow for the movie’s bleakness, but the technique of Pakula and cinematographer Gordon Willis is so remarkable that THE PARALLAX VIEW can survive simply for its visual brilliance: those gorgeous split focus shots will continue to shine in ALL THE PRESIDENT’S MAN two years later; its mise en scène often reflects an abstracted, architectonic vein of beauty, yet more often than not, it breathes like a menacing, almost primordial beast (the dam with onrushing water, the empty, three-colored festooned auditorium with ambulating squad cars, or the lofty Space Needle it self, looks like a somber harbinger of perilousness).
The effect often diminishes its characters into a flyspeck, not unlike what the film tries to scare us: every and each one, whether important or ordinary, is expendable and unlamented. It leaves a bad taste in one’s mouth, but that doesn’t make it less true, Pakula’s picture dares to go against the grain, for that matter alone, it deserves a loud pat on its shoulder!.
referential entries: Pakula’s ALL THE PRESIDENT’S MAN (1976, 8.3/10); John Schlesinger’s MARATHON MAN (1976, 7.3/10); John Frankenheimer’s THE MANCHURIAN CANDIDATE (1962, 7.8/10).
Title: The Parallax View
Year: 1974
Country: USA
Language: English
Genre: Drama, Thriller
Director: Alan J. Pakula
Screenwriters: David Giler, Lorenzo Semple Jr.
based on the novel by Loren Singer
Music: Michael Small
Cinematography: Gordon Willis
Editing: John W. Wheeler
Cast:
Warren Beatty
Hume Cronyn
Walter McGinn
Paula Prentiss
William Daniels
Kelly Thordsen
Earl Hindman
Bill McKinney
Jim Davis
William Jordan
Edward Winter
Anthony Zerbe
Kenneth Mars
Rating: 7.5/10
这是一部30年前的电影了,围绕总统候选人被杀,小报记者暗中调查所引发出的一系列阴谋、暗杀以及政治谎言。
不可否认,我一直青睐技术类的影片:我对电影的叙事技巧的关注远远胜过对内容本身。故事人人都可以讲,但一个大师可以把一个平庸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而一个庸才只能将一个伟大的故事讲得平淡无奇。
电影一开始,是总统候选人贾洛准备在一个高塔旋转餐厅发表演说,就在他的演讲刚一开头,他就被突如其来的子弹射中,当场毙命。影片没有正面描写暗杀现场,而是把镜头放在旋转餐厅外,让贾洛隔着玻璃墙背对观众。枪响了,血溅在玻璃墙上,贾洛顺着玻璃倒下,此时,镜头才切换到现场。导演此举有意不让观众走得太近,但人的心理都是,你越不让我靠近,我偏要靠近。观众无须热身即进入状态。
接下来的一幕是参议院调查委员会的发布会。几个委员端坐在讲台后,镜头由远及近地推过来,“这是一起独立事件,没有有力的证据表明凶手背后有其他阴谋……”一宗针对国家“大员”被刺的调查就在看似庄严的参议院委员会大厅终结。
三年后。
小报记者祖•范迪极不情愿地接待了三年前贾洛被谋杀时在场的记者利达,后者告诉他,在这三年中,当年现场的某些人离奇的死亡了,她怀疑有人要杀她。而范迪认定是利达多疑:这些看似离奇的死亡只是某种巧合而已。利达的反复申述并没有说服范迪,他只是在利达委屈的痛哭时以轻轻的拥抱表示了安慰。影片在此时给了一个薄纱窗帘后两人的影子,而下一个镜头,却是躺在冰冷的停尸房里的利达。这种跳接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因为你还在为上一个镜头的利达担心的时候,下一个镜头里,你的担心立刻成为现实,中间甚至连过渡都没有。同样的跳接还出现在范迪的老板被害的夜晚:熬夜工作的主编正在付外卖的钱,他发现送餐者不是往常的人,说了句:“你们换人啦?”,然后慢慢地喝下咖啡,若有所思地想着事情;镜头缓缓地移到墙上,是一些照片,闪回某些人生的段落,再回来的时候,主编已经在书桌边死去,收尸的人正嘀咕着他可能的死因。
范迪相信了利达的推测,于是展开调查。
后面又是一连串的谋杀。电影的名字叫The parallax view,“视差”:摄影术语,即镜像与真实物体之间的差异,不难理解这是一部讲述表象与阴谋的故事,而意译成《暗杀13招》有招徕观众的噱头之嫌,但其中招招致命的暗杀,确实每一个都有不同凡响的讲述。
其中一招是,范迪找到了当年的一个保安,此人也察觉到有人在威胁他的生命,还专门请了保镖。范迪找到他的时候,还被仔细地搜身及盘问。在确认范迪没有威胁后,前保安邀请范迪一起乘船出海,在无人的大海上,向其讲述他的发现及推测。当一切和盘托出后,范迪到船舷边沉思,而保安和他的保镖则在船尾轻声交谈,仿佛携落包袱后的轻松。一个远景将观众推到一边,我们看到的是大海上正静谧航行的小船,突然,一阵爆炸声,接着又是一声,范迪落入水中,而其他两位事主则当场毙命。
更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是结尾处的对另一位总统候选人贺文的暗杀,这段必然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段落是这样的:贺文的竞选班子在某个学校组织了一场演讲,为了达到出彩的效果,他们安排了一批学生配合演讲做表演,即通过手中不断变化历任总统的图像来烘托贺文势在必得的气氛,同时,乐队也在密锣紧鼓的彩排。贺文亲自来打气,彩排导演介绍说,“我们现在放事先录好的演讲,然后大家跟着录音做动作。”贺文一番表演后,开着一辆小车离开,会场上,他的录音正在回荡,突然,一阵枪响,贺文中弹,小车失去方向,在会场胡乱地游荡,惊慌的现场中,他的录音却一直没停,人已死,音犹在,寒气逼人。此时,导演又推了个远景,把观众再次拉远,而越是这样,观众的脖子就越伸得长。
除了营造突如其来的暗杀场面,导演对悬念的掌握也相当到火候。导演的悬念观应该是这样的:“悬念”与“后怕”紧密相接,从这个意义上讲,导演突破了希区柯克的悬念观。比如,当范迪在调查中,要尾随一个参议院上飞机,而范迪已经觉察到有人会将炸弹带上飞机,但此时人已经在飞机上了,范迪只有硬着头皮踏上死亡之旅。正如希区柯克常用的招数一样,观众的心悬了起来。几番周折后,范迪终于在没暴露身份的情况下,让空姐发现了他写的“机上有炸弹”的餐巾纸,飞机迅速返航。随着机场上“各位乘客,我们对飞机因技术原因返航给你们导致的不便表示歉意……”,范迪心事重重地、抑或是如释重负地走下飞机。当我们正在为这次不成功的暗杀而庆幸的时候,一阵巨大的爆炸声传来,旋动的画面前,我们可以想像,如果晚那么一点点的话……后怕的怕,比怕更可怕,而且每当你回想时,就又会被吓一次。
范迪最终没能逃脱那些幕后的黑手,我们始终也不知道是谁在后面导演这一切,与片头相对应的又是参议院的一个调查委员会在做结论,“由于范迪相信是贺文指使暗杀了贾洛,于是策划暗杀了贺文,这是一起独立的事件,没有证据表明后面有其他阴谋……”有趣的是,结尾处的镜头是朝相反的方向拉的,在徐徐后退的镜头中,恍恍糊糊的委员们变成了“视差”,而发言者有如催眠师的声音,在我们耳边充满了暗示的飘逸,让人有寒夜听鬼话的战栗。
此片的导演艾伦·J.·帕库拉是政治惊悚片的大师,其代表作《塘鹅暗杀令》、《大阴谋》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遗憾的是,98年时,他死于意外的车祸,或许他拍了那么多的政治惊悚,是不是他的“意外”也是某种策划的结果?但他留下的这些名作,构成了政治类型片的顶峰,迄今为止我也没有看到有人征服过。
如果你是个阴谋论爱好者,
这是一部,证据电影。
它提供了阴谋论的一个调查样本,以谋杀开始,以谋杀结束。
如果你是个阴谋论厌恶者,
这是一部,打脸电影。
它展示了一个阴谋论的制造过程,以悬疑开始,以悬疑结束。
如果你准备策划一个阴谋,
这是一部,实战教程。
跟它齐名的是,另一部刺客电影教程,《豺狼的日子》 The Day of the Jackal (1973)
如果你准备以阴谋论的名义,撰写一篇十万+,
这是一部,理论指导。
它把阴谋论的核心武器,精神分析与精神影响,做了最通俗的讲解。
整部电影,都是阴谋的节奏。
慢慢发酵,
悄悄发生,
突然结束。
根据这部电影的理论指导,
本文标题应该是:
《一部电影看清美国404真相》
《007吹哨的下场》
《十八线记者与惊天阴谋对抗的1984天》
《102-94,谁删的8分钟?》
备注:
阴谋论,经典电影《视差》 The Parallax View (1974) 导演: 艾伦·J·帕库拉
阴谋论,学术经典《视差之见》The Parallax View 作者: [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第25届法罗岛电影节第8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无人知晓单元的《视差》,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们的评价了!
一桶猫
很惊喜的政治惊悚+阴谋论 教科书级别的摄影构图 对中间那段接受测试的短片印象最深
法式曌影
太好看了。高效简洁的同时始终蕴藏巨大的能量与危机意识,终于迎来蓄谋已久、且注定的黑色落幕。
阿斯巴-甜
恐怖的政治氛围塑造得不错,并且结尾也没有落入俗套的圆满结局。
爱丽丝梦魇
可以当做摄制教科书的电影,整部电影的摄影严谨不出错,剪辑也相当完美,可惜的是故事有些简单。
欧.尹
本以为是从小众影片中挖到了惊喜之作,没想到无非是一部我更加更加不喜欢的唐人街罢了。1. 首先是政治惊悚与阴谋论,我看无非是前后两个回环一样的zoom in/zoom out镜头,是还不错但这技巧要我去拍我也会拍;其余地,实实在在没给出任何有价值的点啊,无非是阴谋,然后呢?没了,就这俩字而已。2. 其次是很多人说节奏好,可我觉得差极了,从信息交待上很多关键信息和环节没有交待,却将一些单场戏的处理得极为冗余,比如飞机上的纸巾,拍的就非常old—fashion,两下对比观感就非常割裂,节奏也就乱了套。能看出这种“跳跃”或说“简化”是导演有意为之的,但您以为是谁都能做戈达尔或布列松吗?
子夜有人
并不输给同一年出自大导演之手的《唐人街》和《窃听大阴谋》,同为70年代美国政坛动荡的直接产物,包括三部片子的男主角也有相同设计,都有情报或安全人员的背景,与体制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而从政治电影的角度它甚至是其中更冷感、更纯粹的。最伟大的地方当然是男主角接受测验时看到的那些画面卡片,那是绝对意义上的“政治奇观”。能从电影媒介的角度来还原社会情绪、感受时代空气原本应该是电影的基本职能,而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只能是一种伤今悼古的发愿了。
苍山古井空对月
视觉风格突出,高反差的打光+全景景别+人物边缘化的构图共同营造阴郁不安与渺小无力的气氛。刺杀者总隐藏在暗处,不展示暗杀的过程以及暗杀者面貌,只展示出暗杀的结果,上一秒在相拥安慰,下一秒便躺在停尸房,简洁省略的叙事方式更加强化了不寒而栗的心理感受。叙事方面导演对节奏和气氛的掌控很到位,虽然没有过于强烈的戏剧性,但是依靠影像风格制造出了张力:水坝一场戏弱化落水两人的缠斗戏剧性,而以全景镜头突显人物的渺小,水坝的水流如同时代的洪流,水中两人皆是洪流中的蝼蚁;参议员彩排部分参议员沿着对称画面的中线离场,工整对称的构图传递出权力的强大威慑感;开头与结尾的委员会报告的推镜与拉镜的呼应,同样是对称构图,暗示着真正的幕后主使。
#FIFF25#第8日的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从《放大》开始,到这部,再到同年代的《对话》,往后再推到《凶线》,政治惊悚片都有股哲学气味,总营造出强烈的疏离感和孤独感。现在的电影胆子反而小了,形式其实更保守,甚至连不圆满结局都不敢写了。最后一场戏应该启发了《碟中谍5》。
想想Gordon Willis只拿过两次奥斯卡提名,Roger Deakins同学应该也能心理平衡了吧。洗脑宣传片和结尾暗杀两场值得看一百遍吧……
相比于导演后来的《总统班底》,本部片是非常的反类型了,在类型元素上是侦探与犯罪的混合,套用的是黑色电影模式,但在结尾和发展脉络中,却有自己的作者特色,片中冲突不断,在每个段落中,主角都是处于道德制高点却在人物对峙中处于劣势,这种挫败感调动了观众的情绪,代入了主角的自身状况,也令最后的挫败力度十足,在看似发展态势中,真相却并未逐渐清晰,而是一直处于云山雾罩之中,主角的调查虽然发现了新的线索,但线索却不能揭秘,这样的剧作模式,令政治惊悚和阴谋论不仅成为内在主题,还展现了它们的威慑恐惧感,结尾更是出乎意料,也呼应了自身的主题,在逐渐后来的镜头中,与前一次政治刺杀的逐渐前进形成了对照,构建了一个用官话塑造的真实且不容质疑的现实。场面调度出色极了,几次动作场景都无比精彩,中段的招募视频更是点睛之笔。
4.5; top-notch conspiracy thriller with powerfully lavish details and mesmerizing cinematography
看到影片正中央的实验影片段落后我直接被催眠了导致后半部边睡边观,然后改天才稍微清醒地看完。奇妙。摄影师可是Gordon Willis,同年,他另一部作品是《教父II》,本片除了两段动作戏(酒馆打架,水库)分镜与摄影缺了点之外,其他都足够精良,制造颠三倒四的观感的技巧层出不穷,相比之下,本片声音设计的思维不算成熟。导演Pakula先生先制片后导演,事业初期就当上了《杀死一只知更鸟》的制片,我最早认识的他的作品并不是《惊天大阴谋》,而是小时候就看过的《塘鹅暗杀令》,只谈这里提及的几部作品的话,Pakula先生基本上只在讲一个话题。
顺着阴谋论的凶险一路流淌到纯黑的底,游刃有余的镜头语言如刀锋过耳,构图庞大恍若迷城,想象视野的扩展力惊人,操控舆论导向背后的利益集团让本片更像森冷的当代政治寓言。
男主死了让我被1970年代的破电影折磨的心灵受到了些许抚慰
(Alan J. Pakula + Gordon Willis。)攝影構圖強迫症,一趟迷惘沉淪而不自知的洗腦之旅,荒謬的結尾!(恐怖的現今聯想--例如行刺阿扁鮪魚肚的凶手,其遭遇和由來......) 比較起來,類似題材的1997年《Conspiracy Theory》就俗氣了啊! http://goo.gl/A17jCk
帕库拉九八年在纽约长岛因交通意外去世。当时他驾驶的九五款沃尔沃失控撞上了高速路旁的护栏,一根金属棒撞碎挡风玻璃后击中了他的头部,受伤严重被送附近医院急救未果宣布死亡。警方说这支七英尺长的金属棒当时躺在路上,显然是被他前面的汽车撞击后飞到了空中……离奇到好像本片女目击者死亡的情景。
本以为是从小众影片中挖到了惊喜之作,没想到无非是一部我更加更加不喜欢的唐人街罢了。1. 首先是政治惊悚与阴谋论,我看无非是前后两个回环一样的zoom in/zoom out镜头,是还不错但这技巧要我去拍我也会拍;其余地,实实在在没给出任何有价值的点啊,无非是阴谋,然后呢?没了,就这俩字而已。2. 其次是很多人说节奏好,可我觉得差极了,从信息交待上很多关键信息和环节没有交待,却将一些单场戏的处理得极为冗余,比如飞机上的纸巾,拍的就非常old—fashion,两下对比观感就非常割裂,节奏也就乱了套。能看出这种“跳跃”或说“简化”是导演有意为之的,但您以为是谁都能做戈达尔或布列松吗?
同为黑色电影,古典好莱坞和新好莱坞很不一样,台词数量少之又少,不再依赖高密度语言艺术,淡化对白炼字,省略机智妙语,编剧被稀释降低,只保留结构框架,表达点到为止,摄影灯光声音剪辑大放异彩,为形式服务,向激进大胆效忠。
明显深受70年代美国政治的影射,极其强大的镜头语言,暗杀与新闻记者的调查,政客的虚伪,暗杀集团的阴谋论,几场追捕戏都是实打实地拍摄,最后高潮实在是太棒了,将精彩的大场面调度和矩形的构图发挥到极致,更别提还有精彩的音效剪辑,主人公去招聘时放映的测试片段又是一大天才创作呀
一部挺棒的反英雄类型片.让现在的政治黑幕电影看起来很白痴.尽管是小说改编,可是淡化戏剧情节和人性舒展,突现导演手段的指意性镜语,使阴谋与悬疑都成了笑话,个体(再英雄也无用)在集体面前不可避免的荒谬悲剧被清楚的勾勒出来.最后一场帅呆了!感觉科恩兄弟的FARGO大概从此片中偷师不少.
8.1/10 肯尼迪遇刺案影响下的冷峻政治惊悚片,十分流畅,构图剪辑都是我的菜,水库谋杀,宣传视频,红白蓝三色桌,首尾呼应的调查公告,原来真有暗杀的十三招。
一部精致又愚蠢的阴谋论电影。精致来源于顺畅的情节编制和类型元素,更不用提相当牛逼的摄影了。我最烦这种为了阴谋论而阴谋论的电影了,《谍影重重》也拍阴谋论,但结局是光明的,个体战胜了黑暗的体制;《刺杀肯尼迪》也拍阴谋论,但是那部电影是基于一个真实事件,有大量信息材料作为阴谋论的依据,这两类阴谋论电影拍的不仅是真相,而是追求真相的勇气,但这部《视差》除了输出焦虑以外,没有任何价值,我还不如去看Twitter上的fake news呢!
海報設計。被殺政客隱隱點出的虛偽面(錄音演講、打高爾夫球動作等),學生們舉著parallax view巨幅圖像。拼貼。個人/集體。conspiracy thriller。film noir。主角的反社會性格。記者。疏離景框,偏離中心構圖,全貌不可見,曖昧的鏡頭語言,充滿懷疑的敘事語氣及(反)英雄旅程。
“城堡”的冰山一角,《视差》可以被视为新好莱坞版的《放大》,安东尼奥尼的几何现代空间作为构图下人物的偏离中心。在影片中,听觉元素往往以一种权力或者预兆的方式闯入视像,作为危机预兆的水坝报警声,以及弥漫着最终,舞台上方结构的大片黑暗。《视差》以对于影像的质疑摧毁了事件及其呈现的悬疑影像类型,最终意义上的大他者无法被遭遇,只能通过替身进行言说。在影片的中间部分,“测试”的影像缺失,被一系列静帧蒙太奇所替代,在那个被黑暗吞没,令人物变得狭小的dolls cabin,观看者没有生成为Joe的视觉聚焦,而是从第三人称的观看中退出来,被蒙太奇的频闪暂时失明。
扎根于70年代政治惊悚类型 有人两个刺杀事件-两次委员会裁定作为首尾 男主的视角透视出了开始一案判定的阴谋 任何寻找答案的人都会沦为阴谋的替罪羊 这基本上可以看作是70年代美国政治的总体观感。在还没有新自由主义白左对阵新保守主义红脖的年代 对建制的不信任早已到达极点 但权力迷雾和冷战气氛持续打压着这种时代精神 直至新自由主义全面到来。记忆最深的除了有名的视差公司蒙太奇测试外 还有Salmontail酒吧到大坝湍流和警长家 和最后体育馆竞选活动彩排一场 前者在影棚与外景中完成可控的搏斗 后者则借助了现代主义建筑与光影完成实体空间的政治隐喻,来救援死者转来转去的运动路线和男主在画框之上的致命位移和红白蓝的布景共同构成这个逃脱不出却也永远无法向民众曝光的政治装置。
电影是一个谜团和阴谋的模拟,哪怕不是明确的结论和指控,也是一种含糊而有力的暗示——电影之外的事件。Gordon Willis的自然主义和阴影摄影与充满阴谋论的70年代美国新电影太合适,加上缓慢抬升的谋杀悬疑/惊悚感,“看到”和“看不到”等量的内容,所有人都在一种画面提供的恐惧中对决和冒险。帕库拉设计的各类宽银幕构图,其中的所有元素被平衡地设计安排,对人物而言更像是一种剧场舞台式的调度,有时甚至像古典主义画作,巧妙地平衡着美感与叙事。而有些小段的长镜头,不仅提供了对现实的模拟,放在这部犯罪情节剧当中更像是实验式的拼贴。Joe是一开始是小人物,也是驰骋在密不透风阴谋大网的牛仔和神话式英雄,有单打独斗警长的武力,也有大难不死的运气。我们并不在乎他的想法和情绪,于是他的陨落更像神话人物的悲剧下场。
精彩!整体像是冰山一角,投射整个70年代的政局。不过帕库拉的政治悬疑片中,这部大约属于一惊一乍比较夸张的吧,难得里面有个挺有意思的洗脑设定(宣传视频多棒!),拍那么多追车枪战什么的难道只是为了配合沃伦比蒂耍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