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陌生而又亲切的年代
距离今天半个多世纪的老电影,因为影片是彩色的,所以拉近了我对那陌生的时代的距离。
虽然陌生,可光影中的人,演绎的故事,抛开政治意味,一切又倍感亲切,温暖。那份淳朴,不是因为故事背景在山西农村,而是感叹那个年代的整个社会与环境的人文风貌。甚至到怀疑当今是否还能有机会在现实中体会这份淳朴。
随时间的流逝,影片的影响力趋之湮灭。当年受其鼓舞的年轻人,已近古稀,或不在人世。但是影片中经典的插曲还在我们口中传唱着,因为这些旋律,让后辈再体味那陌生又亲切的年代。
2 ) 正能量在这里
真的是好评五星!这个是我最喜欢的一部老电影了,影片中处处洋溢着年轻人的蓬勃朝气,明媚有活力的青春,阳光向上的青春感染了我。
大家评分不高可能是因为在现在人看来有点荒谬的革命啊学习毛主席啊等,但是那是当时的时代特色。大家看古代片也没喷过电影里女人裹脚,那不也是时代特色?其实,正是这样的风格,才更让人怀念,更让人感慨。伤痕电影很多,道清了那个时期的荒谬,人们受到的伤害。但是这部电影从另一个方面,给我们展示了那个时期独有的风貌,展示了那个激情似火的年代独有的正能量。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畏缩,勇敢的面对生活工作中的一切困难。那时候国家刚刚成立,文革还没到来,百废待兴,条件极其艰苦。没有点这种精神怎么建设国家。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理解,但从这部电影可以略知一二。而从那时候过来的父辈们,可以藉此缅怀逝去的青春。加之,这部电影从演员啊服装啊音乐啊等等都很出色。很值得一看。
没写过影评,这就是我对这个电影的一点看法。分享给大家。文笔不好请多担待。
3 ) 另眼相看大跃进
大跃进时代的影片,政治目的明确.
却没想到,那么有趣!
真的是全场都给笑翻了,这在资料馆算得上是很难得了.情节是生动活泼的,台词是鲜明的时代烙印."党教育了我,群众教育了我,你的先进行为也教育了我.""我明天也和你一块去建设共产主义!"标语还有"人民公社架桥梁,共产主义是天堂"现在的人看,极具效果.最好玩的是恋爱这条线,算是当时的大胆之举吧,真是少见,在那个年代,这部电影采用的情节是多角恋爱.三个年轻人同时爱上了完美的好姑娘孔淑贞(简直跟俺大姨妈长得一模一样!),她勤劳,能干,聪明,勇敢,还有着一副好嗓子,性格又开朗活泼,讨人喜欢,是全村出了名漂亮姑娘.以修水渠做承载,周围的男同志不少都爱慕着她,引发不少趣事.其实以我们这个时代的眼光看来,孔淑贞远远算不上美女,大脸,单眼,魁梧的身材.这反倒更是时代特色吧,那样的年代,劳动人民的形象就是最美的,骨感?人家以为你来自旧社会.真是吃不了饭.从世纪初的<<神女>>到<<我们村>>,这个跨度够大的,光说审美,反差就太强烈了.一个修长,一个粗壮,一个如水,一个似火,片子也是,一个悲情,一个热火朝天.照这样推来,什么都是时代,时代.
<<我们村>>虽然政治意图很强烈,但现在看来也一点不令人反感,片子流畅通俗.恋爱的戏轻快又不失真诚.人物是质朴的,可以说那真是一个纯真年代,人们最大的热情真是在生产建设上,那是一个最理想主义的年代,人们简单地相信未来,并对以抱有极大的希望,更竭力地去实现它.单一,却从一而终.这兴许正是影片想宣扬的,但没有引起反感.想想,要说到动荡,倒退,大跃进比文革十年还是好很多的,至少还有人民公社,至少人们一开始还都有饭吃.不似那十年,批斗,武斗,大字报,搞革命...全国上下都是一样,混乱不堪.所以说它是真诚质朴的,感觉得出,每个人都心有所愿,而这些愿,大家都是一致的.其中有一幕,小青年为了调情,起了个头:"今晚的月亮多好哇,月光真亮!"女主角却很杀风景的叫到:"月光这么亮,真应该连夜打炮眼!走!"还有一幕,一个小青年说另一个小男青年的优点时:"人长得漂亮,又是中学生,还有恋爱的经验..."笑死了.多可爱.
火红的青春,真正的爱情。
劈山引水不忘搞三角恋爱
早期电影中很不错的一部
高占武自我批评乱发脾气的同时,用自己朝鲜战场未放一枪却立功受奖的工兵履历教育了孔淑珍: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却无轻重之分,做好后勤保障同样光荣……这段说理倒是颇具力道。可问题影片并没表现出高在“爆破工兵”专业上有多么精深——许多好主意都是别人出的。攀山钻眼开炸等工序展示也更像应景走过场缺乏感染力。太多叙事篇幅被放在写“情”,不仅“四凤求凰”之多,苏里的含蓄意会手法,卷尺与小本,颇有几分桑弧附体?“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婚姻大事等不来。”……三星半。
哈哈 小时候的经典 喜欢
社会主义建设与青年爱情狂欢双线并行,在反右敏感氛围下孔家庄就是乌托邦。大胆批评权威秩序的代表“顽固保守”,对封建神明也予以轻松嘲讽;生动描绘出青年人贪玩冲动的本性、复杂的情感纠葛以及劳逸结合时欢快的另一面,真正有力诠释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命题。考虑到拍摄年代,满分亦不为过。4↑
社会主义好 还有那么前卫的三角恋 赞噢……
革命版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半年来,卡酷卡通频道已经播了不下六次《咱们村里的年轻人》这部片子了,虽然不是每次都看,但剧情早在90年代初就很熟了。实话说,现在很难拍出这种综合了女权主义、多角恋爱、普遍民主(在党委领导下)、扎根乡村等等政治正确因素却又不觉生硬的片子了。这个片子可以写好几篇论文的。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
这么著名的片子竟然只有这么几百个人看过的评论!评的言辞还夹枪带棒讽刺的~以为这样自己就很幽默么?这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啊,当然会具有很浓烈的时代特色。平心而论,虽然艺术的表达和表现形式有些过于戏剧化和急速化、脸谱化,但比当代很多国产电影用心、实在多了。而且,只有经历过那个时代那些“改革”的人才真的有资格评论到底是不是真夸张吧。但最要命的是,豆瓣的简介、演员表错误百出!男主角给扔在演员表后面不说,女主角金迪竟然不配拥有姓名吗??!只在续集里放在了演员表的“其他”。优酷爱奇艺哔哩里的视频资源都是未修复的版本人脸除了特写外都看不清,太模糊了!有的还给裁成长比例,损失画面。字幕是阿拉伯语和法语(特意找密姐和肖老师确认了一下),占了半个屏!为纪念奶奶生日特意想看山西片子(家慈严异口同声这部)。投屏TV。
【补標】真的少有的农村长电影(上下集)
名曲《樱桃好吃树难栽》出处。爱情故事和集体奋斗相结合的大团圆故事。过去的红色电影有个特点,它不在乎现实是怎样的,人是怎样的,它只讲应然的故事和人物。所以许多此类电影于其说是故事片,不如说是宣教片。想呼吁高学历的人建设家乡,呼吁村干部支持年轻人的想法,呼吁妇女能顶半边天等等当然是好的,但如果是造出一堆假人来照本宣科,那可能对当时的人有用,但也只是当时而已。(爸妈同看)
大家都是奋发有为的青年人,思想正直,情感也坦荡。
简直是我们村里的偶像剧。革命版流星雨啊
产生于大跃进年代的歌颂式喜剧,写的是劈山引水改变家乡旧貌换新颜的故事,不过编剧显然志不在此,而是将之作为大背景,转而写人及人们的生活气息。然而剧本却不知不觉走向了“农村玛丽苏”的主题中去。
新朝新气象,彼时的电影,充满着朝气
真实记录了建国初期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向上精神,激动和教育了最起码两代国人,我是其中一代中的之一。现在再也拍不出这样的影片了。
人民公社好!
这才是社会主义新青年,新农村,处处显露着蓬勃的生机。60年后,可以说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