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尊严的活着,抑或有尊严的死去或苟活着!到底生活和尊严孰轻孰重可能是电影最想表达的。一具故意置放在井里的尸首,一根可以承载希望的绳索,一个孤苦无依的当地男孩,构成了这部电影最基本的脉络,看似简单的情节,其实内容容量却非常大,不同种族之间的相互猜忌、仇视,热情帮扶和漠然无视的矛盾纠葛,正义与否的评判和思索,这些元素时时充斥,让人感觉到考量的空间和厚度,但又并不单调、无趣。最后绳子找到了,却还是吊不起本应该能吊起的尸首,因为战争结束造成了地域管辖权的改变,打捞尸首很可能成为国际争端,只可以无奈地、悻悻地放弃。孩子也送回了爷爷家,可是依然要为了生存艰难的生活。民族间的仇视依然存在。一场大雨让所有人都在思索和改变,满溢的井水冲出了尸首,看似难比登天的问题就这样轻易地解决。看来很多的问题都需要自己去治愈和默默疗伤,看似全力以赴的帮助可能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让人没有尊严的苟活可能真没有有尊严的慷慨死去来的快意吧![鄙视][鄙视]
大无畏乐观主义精神——《美好的一天》
今天聊聊西班牙电影《美好的一天》。
片名A Perfect Day (2015),别名极渴救援(台)。
故事发生在巴尔干半岛,一群联合国国际义工为了处置一起水源清理消毒,做出种种努力,遇到重重困难,一件看似并不复杂的小事,在动乱地区变得错综复杂麻烦不断。
巴尔干半岛是欧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西临亚得里亚海,东濒黑海,南滨伊奥尼亚海和爱琴海。小小的半岛上包含了阿尔巴尼亚、波黑、保加利亚、希腊等多个国家和民族。
复杂的人文环境和重要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半岛现状。大大小小的国家和民族挤在一起,民族矛盾、宗教冲突、文化差异、边界纠纷、政治分歧等诸多棘手问题随之而来。
很多我们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事情,在这个复杂的战乱地区都是重要敏感问题。
《美好的一天》就讲了一件看起来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
巴尔干半岛原本曾经也是一个统一国家,也曾经辉煌繁荣过,但终归缺乏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权。优越的地理位置导致周边列强对这块地方虎视眈眈,战乱纷争无休无止,最终这片并不大的土地分裂成诸多小国。
战争带来的混乱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深受其害,但仅凭他们松散的组织无法改变固有命运,只能成为强权方的牟利工具。
《美好的一天》聚焦一个小村落的一口水井。
水井里突然出现了一具尸体,如果不及时处理,这口水井将遭受污染,附近的村民将无水可用,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一群联合国国际义工发现这个情况后,立即着手处置。屋漏偏逢连夜雨,他们打捞尸体时,必要的工具坏了,用于拖曳尸体的绳子断裂,他们不得不寻找新的绳子。
影片就此开始,就为了找到一根合适的绳子,这群国际义工围着周边地区找了整整一天。从天蒙蒙亮找到太阳落山,荒郊野外风餐露宿之后,继续寻找。
战争就是摧毁一切文明社会存在过的痕迹,任何文明社会的规则在这里都被颠覆,不再好用。
我们没有生活在和平年代,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国度。在那些饱受战乱痛苦的地方,有着很多我们匪夷所思的事情。就像《美好的一天》中的这件小事一样,不就是为一根绳子吗?随便走两步,出门到超市拿一捆就是了。如果这样想就犯了何不食肉糜的错误,我们身处和平环境,往往会忽略了和平的宝贵,忽略了和平带来的种种便利。
生活在诸如巴尔干地区的人民,常年饱受各种问题侵扰。我们讨论北方有暖气、南方蟑螂个头大的时候,他们考虑的是下顿饭吃什么、出门会不会被地雷炸死。
这群国际义工中主要有四位外国人和一名当地翻译。
著名的个性帅哥本尼西奥·德尔·托罗 Benicio del Toro扮演玛姆布鲁,是这只小队的头儿。他经验丰富,遇事沉着冷静,负责整体工作推进,以及对外协调。
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能够在乱世之中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不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放弃原则,也不会放弃责任半途而废。
从肖申克监狱跑出来的蒂姆·罗宾斯 Tim Robbins扮演大B,他长得五大三粗,看起来挺凶的,其实是个十分喜庆的人,满嘴跑火车,调节团队气氛。
梅兰尼·蒂埃里 Mélanie Thierry扮演索菲,她是刚加入团队的新成员,秉着初出茅庐的精神,想着做一些实事。她的成长过程是影片中最为明显的一条成长线索。
邦女郎欧嘉·柯瑞兰寇 Olga Kurylenko扮演卡佳,担任冲突评估分析员。她的主要工作就是评估这只小队是否还有必要存在,卡佳的出现给小队带来了一丝危机感,同时也代表着体制内的希望。
另外还有一名当地翻译,和路上遇到的小男孩。这些人构成了影片的全部。
《美好的一天》带领观众们领略了战乱地区的一天。
玛姆布鲁等人苦中作乐,在困难面前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勇敢地迎难而上。勇敢也绝不是鲁莽,遇到问题首先要想办法解决问题,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矛盾尖锐的混乱区域,任何一件小事都显得很负责,做事期间状况不断,这是身处和平地区的人无法想象的。
开展国际救援原本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如果没有点乐观精神,一般人还真待不下去。也正是玛姆布鲁等人展现出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影片才能够往轻松的方向发展。
战争阴霾危机重重,
美好一天苦中作乐。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跟这个导演之前的《公主和妓女》一个毛病,节奏太散漫,闲笔太多并且效果不好,而且这回他的音乐品味好奇怪啊,很多场次硬靠曼森什么的来给观众提神。这个故事其实还挺有意思,尤其和《天空之眼》对比着看,补充了前者缺失的当地政府立场。中间插入的那些笑话水平也可以。最后结局是加分项
腐烂的危险横卧在路上,臃肿的人心漂浮在井下,骄傲的信仰飘扬在空中,麻木的童真消逝在风里。冷笑话在看不见的残酷中垂死挣扎,摇滚乐在听不懂的荒诞中咬紧牙关。直到温暖的阳光从破碎的屋顶洒落,直到冰冷的谎言在惊慌的瞳孔蔓延,以救援的名义来到这里,才发现战火虽然渐渐熄灭,和平依旧遥遥无期。有点克制,有点讽刺,有点零碎,有点苍白。众人在寻找绳子的过程中,也渐渐拧成了一股绳。放在车后座上面带血的绳子,大概就是全篇中最有力道的镜头,除此之外就乏善可陈了,一会儿一段配乐,一会儿一个段子,塞的看似满满,实际上都是贴片形态,或许是由于义工身份的尴尬视角,体现战争惨烈的部分全部采用克制的反向凝视,这美好的一天中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一种束手无策的茫然与失落。如果没有蒂姆罗宾斯的幽默穿插其中,这将是一部沉闷而乏力的作品。
荒诞和喜剧都从悲惨与沉重中滋生,我们无能为力,便只好继续过这美好的一天
摇滚乐不错,配乐不错,找原声去了。看到最后感到治愈。
一场战争一条绳子,然而不仅仅是如此.
像整篇作文只写了一件小事那样,整部电影也只拍了一次义工举动,让人感觉在刻意拉长。然而结尾那里的黑色幽默真是邪极了,瞬间让这篇散漫的作文被点上一双闪闪放光的眼睛。
hah i love these lovely vicious people and the ridiculous world
有些电影,属于感官刺激(当然也很好),有些电影能带你看另一半世界,本片就是后者。我个人很喜欢这个故事
1.蒂姆·罗宾斯的幽默真让人开怀一笑,跟影片的基调也挺符合,连同片名和结尾,无一不在幽默的讽刺那天、那天的水源危机和当时迂腐的国际机构;2.剧情一般配乐乱入,男主和欧嘉的感情线更是生硬,批判也好揭露也好,不痛不痒;3.破败的地方,还有一群人在无私奉献着;4.赶着牛群的妇人总会找到草地。
一根绳子难过天,讽刺
Tim Robbins在《神秘河》之后,似乎离商业电影的道路上愈行愈远,接二连三拍了各种独立电影以及公路电影,而恰恰是这样,每次看完他的新作品的时候,似乎都有一种回到初高中时期看电影的那种感觉,带有一种温暖气息的新鲜感
侧面反映了欧洲难民从哪儿来的
小幽默小讽刺太带劲
糟了,我是完全看不出是喜剧。
开车带着圣母婊、绿茶婊和熊孩子的故事
直男产品。去解救另一个直男领导而陷入战争的区域,享受一下救世主的荣誉。当然战地条件那么差,就用漂亮姑娘来补偿我们吧,梦想中的姑娘都来了,乌克兰熟女,金发法国女郎,都扑面而来。而我们释放了爱心,给一个小男孩最贴心的保护,英雄成就达成。
各种无奈中的人性幽微闪光,一层层递进的情感,一点点解决的问题,无穷尽的困境和突然而至的解决方案,就像最后那场雨让尸体浮出了井口。战争的另一种写法,很赞。
超喜欢呐。提起巴尔干半岛,离不开战乱和苦难,但这片地区,每隔几年总能出部表面幽默到极致,内里无奈到心酸的片子。
从一口水井中的尸体开始,到尸体因为雨水被打捞出来结束,呵呵,多么美好的一天。没有战争的冲突场面,但整片却无处不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中,路旁的腐烂的牛,找来找去的绳子,各种黑色的幽默与讽刺。
是一个很好的现实主义思路,但就是被主旋律思维和逗逼调侃破坏了。波斯尼亚人、救援队、维和部队,互相角力,被一场雨暂时磨平的矛盾,不知何时才能结束。战争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