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 剧照 NO.1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 剧照 NO.2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 剧照 NO.3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 剧照 NO.4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 剧照 NO.5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 剧照 NO.6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 剧照 NO.13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 剧照 NO.14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 剧照 NO.15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 剧照 NO.16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 剧照 NO.17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 剧照 NO.18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 剧照 NO.19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3 05:02

详细剧情

休·杰克曼和劳拉·邓恩将主演新片《儿子》(The Son),是热门冲奥片《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导演佛罗莱恩·泽勒执导,依旧改编自他创作的同名戏剧,并同克里斯托弗·汉普顿一起写剧本。泽勒的“家庭三部曲”目前已经有两部影视化。  《父亲》探索老年痴呆症对情感的毁灭性影响,《儿子》则聚焦青少年抑郁症,讲述彼得(杰克曼)和新的伴侣及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过着忙碌的生活,当前妻凯特(邓恩)带着他们处于青春期、充满困扰和愤怒的儿子尼古拉斯出现后,一切变得混乱不堪。  彼得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父亲,用亲密的家庭幸福时刻来帮助儿子,但尼古拉斯的状态让这个家庭走上了一条危险的道路,他们必须尽一切努力来维系团结一致的纽带。

长篇影评

1 )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爱之深,子之痛

两个家庭三代人之间的心结难愈,如父如子的爱痛循环

2020年,佛罗莱恩·泽勒执导的“家庭三部曲”第一部《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上映后,获得如潮好评,安东尼·霍普金斯更是凭借这部电影再次擒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两年后,佛罗莱恩·泽勒推出“家庭三部曲”第二部《困在心绪里的儿子》,再次对家庭情感困境进行观察与省思。电影于近期登陆内地大银幕,值得一看。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海报

安东尼·霍普金斯也在《困在心绪里的儿子》中惊喜出演,虽然篇幅不长,但令人印象深刻。这一次挑大梁的是“狼叔”休·杰克曼,他在电影中饰演一位父亲、也是一位儿子,愤怒、不解、难堪、溃堤等情感层次相当丰富。电影去年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时,就有不少影评人表示:休·杰克曼在此片中贡献了他从影以来最精彩的演出之一。

回到电影,困在心绪里的儿子,首先指涉的是彼得(休·杰克曼 饰)的儿子尼古拉斯(泽恩·麦格拉思 饰)。

彼得是事业有成的律师顾问,他与前妻凯特(劳拉·邓恩 饰)离异后,儿子尼古拉斯与前妻一起生活,时下17岁的尼古拉斯正在一所高中就读。彼得有了新伴侣贝丝(凡妮莎·柯比 饰),并有了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小儿子。

彼得(休·杰克曼 饰)

有一天,前妻急匆匆地来到彼得的家,恳求彼得与尼古拉斯谈谈,因为尼古拉斯瞒着她旷课一个月,并拒绝与她深入沟通。

彼得深爱着尼古拉斯。当尼古拉斯想要跟他一起生活时,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哪怕这可能会给他的新家庭带来些许“不便”。彼得为尼古拉斯办了转学,尼古拉斯看起来也逐渐“正常”,彼得以为一切正走在正轨上。

尼古拉斯(泽恩·麦格拉思 饰)

彼得没料到的是,尼古拉斯在新学校只待了一天,之后就继续旷课,尼古拉斯的“正常”都是伪装给他看的,而他此前还发现尼古拉斯有自我伤害的倾向……

这一切令彼得不解、无力,更是一度让他情绪崩溃和失控。为什么他已经给了儿子那么多爱,也给了儿子重新站起来的机会,尼古拉斯就是没能“好”起来呢?

事实上,尼古拉斯罹患的是情绪病,是急性抑郁症,它并非当事人单纯凭借理性就能控制得了的,也不是有了父母的关心就能“药到病除”。电影通过镜头语言的精心调度和隐喻,很形象地为观众呈现了情绪的漩涡是如何让尼古拉斯不自觉地深陷其中的——比如刚坐在教室里,尼古拉斯莫名地感到心慌焦躁,老师讲课的声音渐渐在耳朵模糊,取而代之的是陡然急促的管弦调子;比如尼古拉斯方才还与父亲欢快地在音乐声中舞蹈,可很快他就游离出热烈的氛围,灵魂出窍般呆立在原处……

尼古拉斯的心境就像电影中一再出现的正在工作中的滚筒洗衣机,一遍遍激烈地重复、回转,却没有出口。

尼古拉斯为何困在心绪里?细究起来,这与父亲彼得的强势施压有关系。

比如彼得非常理性,他目的性很强,强硬要求尼古拉斯清楚地说出他不想上学的原因,他认为尼古拉斯一定是前一所学校里遇到了什么事情,他需要尼古拉斯给他一个解释。为了搪塞过去,尼古拉斯甚至得给彼得编一个说法,谎称自己和一个女孩分手了。

换句话说,彼得一直没有意识到尼古拉斯罹患的是情绪上的疾病——它是无法简单粗暴地用理性进行归纳、分析,好像找到问题的源头,就能轻而易举把问题解决掉。他的这种理性至上,反而给尼古拉斯带来更加深重的压力,让尼古拉斯愈发觉得自己“糟糕”,情绪更加沮丧。

彼得的理性至上,实际上是他对尼古拉斯的“望子成龙”。虽然彼得没有明说,但事业有成的他对尼古拉斯一直有很高的期待,比如他总是问尼古拉斯的成绩,会因为尼古拉斯取得的一个A而喜形于色。所以当他得知尼古拉斯逃课,并且他命令尼古拉斯无论如何都要重新回到学校、而尼古拉斯却拒绝时,这个平日里理性、优雅、风度翩翩的父亲情绪失控了。

他说自己像尼古拉斯这么大时,母亲生病了,他见不到父亲,他有经济上的困难,但他坚持下来了,这才有了今天的生活。他不解尼古拉斯为什么“身在福中不知福”,他逼问尼古拉斯:你真的以为你可以这样生活吗,只做你想做的事、离开学校、从不承担责任、拒绝成长?你想过你这辈子要做什么吗?为什么其他人都能正常地上学,你就不能?

彼得逼问尼古拉斯

直到彼得将尼古拉斯推倒在地,直到他看到尼古拉斯惊恐的眼神,彼得才从失控的情绪中回过神来。在冷静之后,他痛苦地意识到:原来他与父亲安东尼(安东尼·霍普金斯 饰)是那么相像,这些年来他那么努力地想要挣脱父亲的影响,没想到最终他走上父亲的“老路”,他也是困在心绪中的儿子。

安东尼(安东尼·霍普金斯 饰)

昔日把精力都放在事业上的安东尼,不是一个好父亲,他施加给彼得的从来都只是压力。当彼得成为父亲之后,他立志不成为像安东尼那样功利又冷漠的父亲,所以他给了尼古拉斯更多的关心,也不惜放缓自己事业的步伐。

但他与父亲如出一辙甚至变本加厉的是,他对尼古拉斯的期许——他希望尼古拉斯成长为有成就的人。就像他是以自己的成功,实现对父亲的“报复”,那么尼古拉斯也得以他的“成功”,来验证彼得父爱的崇高、论证彼得与安东尼的不同。如果尼古拉斯只想“无所事事”,不就证明彼得的付出无效了吗,不就证明彼得的父爱失败了吗?

彼得一直想要努力地证明自己与父亲安东尼不一样

作为儿子,彼得也一直困在心绪里,困在狭隘的、充满功利性的精英主义逻辑里:以成功为勋章证明自己,以成功为武器与父亲抗衡,以成功为标准要求儿子。由此,父亲给过彼得的伤害,反而继续在儿子尼古拉斯身上延伸。明明是爱之深,却成为子之痛,实在令人惋惜。

这是《困在心绪里的儿子》的细腻之处,也是它的深刻之处。它以手术刀般的大胆犀利,剖析两个家庭三代人之间的心结难愈,诠释如父如子的爱痛循环。家人之间正因为有爱的纽带牵系,父母的举动潜移默化影响着子女,当子女成长为父母,这样的影响不知不觉也在下一代身上循环。

让爱得以延续,疼痛的循环却应该终止。《困在心绪里的儿子》虽然没有明晃晃地给出直截了当的答案,却也留下很重要的启示。

要让尼古拉斯走出心绪,首先当然是爱,只是这份爱不应该变成望子成龙的期许和负担,而应是记忆中幼时的尼古拉斯与彼得幸福相处中的那份父爱:纯粹、温柔、给予理解、充满耐心……

当然,面对情绪性的疾病仅仅有爱也是不够的,有时也需要心理医生等专业力量的介入。

彼得与幼时的尼古拉斯享受快乐的亲子时光

走出疼痛的循环很难,但爱是永恒的动力。当一个父亲有过淋雨的体验,那么他就会想为雨中行走的孩子撑起一把伞,终有一天,孩子会有独立面对风雨的能力与勇气。但我们也要对每一个淋过雨的孩子说,淋雨的感受或许让你觉得艰难,也请坚定地走下去,人生的前方会有更多美好的晴天。

2 ) 把儿子推向死亡的是他妈妈吧

杀死他的是他的妈妈吧。自己的儿子已经难过的要死了,他的妈妈还想着挽回前夫。他是意识到他只是他妈妈用来挽回他爸爸的工具而已,所以才自杀的。所以呀,离开了就不要纠缠任何一个人。不仅害己,还害了别人。他之所以抑郁,不可否认的,他妈妈也是帮凶。他妈妈在离婚之后,一直在摧毁他父亲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导致他在想象和现实之间脱离。婚姻继续不下去是俩个大人之间的事。而她却把儿子当作垃圾桶,当作她婚姻失败发泄的对象。才导致了他儿子的死。整个电影的都在讲父亲和儿子的细节,但是真正杀死他的是他的妈妈呀。他的父亲虽然逼他上学,但是他父亲却是一直在拯救他。对于死亡。推他一把的一直都是她妈妈。

3 ) “杀害”儿子的第一元凶是母亲

不幸患上急性抑郁症的主人公儿子尼古拉斯,后来在医院与父母见面时通过卖惨,骗过父母被接回了家,然后在卫生间再次自杀,他厌倦了这个世界,但他的死也毁了所有人的生活。

在泪水不禁要问,悲剧是怎么慢慢形成的?谁该为此负责?

现在人们对抑郁症都有了不少认知,除了遗传因素外,后天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从剧中几个情节看出,悲剧的最先“祸首”正是他的母亲。

尼古拉斯与继母艾玛的对话

上图是尼古拉斯住到父亲家后,有次出门前与续母艾玛的对话,他质问艾玛认识父亲时是不是已经知道父亲有家庭。有些埋怨艾玛破坏了他们幸福家庭。作为青春期的孩子,是谁影响了他有这样的想法?是他的妈妈凯特。

现实中,多离婚的妻子像凯特一样,管理不了自己的情绪,常在孩子面前说前夫的坏话。这对孩子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孩子一方面感觉父亲是爱自己的,如果父亲像狼叔一样不崇拜都不行;另一方面,母亲总和自己说父亲如何的坏,负心郎、自私鬼、没责任,抛弃了我们不要了……,孩子理解不了成人的世界,这样两面的影响,严重的如尼古拉斯一样精神抑郁,轻的会变得谁也不相信,或者为迎合母亲而疏远和憎恨父亲。

影片在一开头也暗示了母亲存在这样的问题,她来找前夫谈儿子没去上学的事时,当着前夫现任妻子说了一句话:他需要你,彼得,你不能抛弃他。

彼得回道:我没有要抛弃他,你不要总这么说行不行?

她对前夫的怨恨从离婚开始一直没走出来,难怪儿子感觉住在她那边很痛苦,他对父亲说:我在这儿,就有各种胡思乱想。

凯特也算是事业有成的人,从事着设计方面的工作,照理,这样的有文化的西方女性,思想应该较为独立。最牛的比如马斯克的母亲,那强大的气场,对老公不满意后,把三个孩子带回加拿大自己抚养,最后一不小心养出个世界首富,重点是她本人的事业比以前更有起色。

我有些理解导演为何选劳拉·邓恩来饰演这个角色,邓恩长着就是一副怨妇的脸(或许她本人有意这么表演),患得患失,走出不过去,拧不清轻重,看似有文化,实则败给情绪。

导演对这一点用意也是很明显,甚至在影片最后都没提及母亲情况。不用说,肯定比彼得更内疚和更自责,甚至可能后半生都毁了。她不但毁了儿子,毁了前夫,也毁了自己。

我并不想说父亲彼得没有半点责任,离婚娶新欢这事不说了,儿子已经抑郁得那么明显都没察觉,没能在早期找个好医生,他并也不缺这钱。这部电影中译名《困在情绪里的儿子》,彼得自己也一样是个被困在情绪里的儿子。

有段儿子看心理医生的戏,心理医生根本不关心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影响,只问了一些学校里无关紧要问题,甚至看不出抑郁孩子表面上的故意假装。可见美国在一般的心理干预方面也没多少责任心。

结尾时,父母把儿子从医院接回来,儿子看上去开心,与在医院判若两人。还给父母煮了咖啡,去洗澡前转身给父母说一些心窝话,父母正商量着晚上三人一起看电影,卫生间里传来一声枪响,儿子用爷爷给父亲的枪结束了生命。

我觉得影片如果把再次自杀情节去掉,观众看到儿子的情绪反映怪怪的但又说不出来。病就这么好了,还是没好?医生说病情很严重是诊断失误吗?内心都希望有个圆满结局,此时留下悬念。然后转场来到三年多后,小儿子四岁了,尼古拉斯带着女友从多伦多来与父亲一家过节,还带来了他准备出版的第一部小说,父亲为儿子骄傲……一切都是皮得的幻想。这样的反转带来的震撼力更强烈,我会多加一颗星。

说到反转,印象最深的还数《第六感》,鲁斯·威利斯后来从地上捡掉落的钱币,捡不起来,原来他自己才是鬼魂,早就死了,他调查小孩能与异灵交流一事,小孩就是在与他这个异灵交流,看到这儿,恍然大悟,你对影片前面所有的一切回味无穷。

4 ) 结尾的幻想是悲剧中的悲剧

直至儿子自杀四年后的一天,父亲还在幻想“儿子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第一本小说即将出版,还在书中致敬自己的父亲”,而面对这个惊喜的消息,父亲的反应是“为你感到骄傲”,而不是“而你感到开心”,可见真正的理解和倾听在剧中从未来到。儿子对此的反应,是正如自杀之前的,意味深长的微笑

5 ) 困在前作里的「儿子」

(byMr. Infamous,原载于虹膜公众号

年后难得密集的定档喜讯中,入围威尼斯主竞赛单元的《困在心绪中的儿子》(以下简称《儿子》)在全国艺联专线上映,一如令导演佛罗莱恩·泽勒声名鹊起的前作《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以下简称《父亲》)。

泽勒在以导演身份征伐影坛之前,是法国一位颇为耀眼的小说家、剧作家。他从书页、舞台转写到银幕的「家庭三部曲」,目前完成两部,都很明确地聚焦当代社会大众熟悉的疾病。

于是,电影作为艺术之余,对于疾病的直面、引导与深思,构成它面向社会价值的奋力冲击。

有了这样的前提,《儿子》的优质,是「理应」的。但它却意外落败,国内外口碑的双崩,对比《父亲》在奥斯卡实至名归的辉煌,显得格外寒碜。

《父亲》

平心而论,《儿子》如果被单独打量,甚或忽略导演本身的成就,它定然不会是一部烂片,最多被说是平淡保守,新鲜欠奉,阵容浪费。

但显然,「辈分」落差成了放大缺点的惨白基础。

《父亲》最精妙的地方,在于本就超越寻常建构的强烈悬念。父亲(安东尼·霍普金斯饰)终日如在云里雾里,周遭人等,哪怕是曾经亲厚的女儿(奥利维娅·科尔曼饰),也不断变幻面相。

《父亲》

寻常经验变成现下认知的最大阻碍,故事就在不断复写之间,跌向时而惊悚时而科幻的巨大悬疑。最终谜题揭晓,所有超出常理的感知,非但不是虚构,反而是阿兹海默症患者的真实视角。

奥斯卡帝后级别的表演尘埃落定,那一刻恍然大悟且不由分说的信服,极速由理入情,直接冲垮情感防线,把人打个措手不及。

很难想象,对阿兹海默症患者的关怀,能通过如此诡奇的方式呼啸落地。毕竟我们已经见过太多类似电影,包括让朱丽安·摩尔封后的《依然爱丽丝》,都是从一种略带俯视的平视角度去观照,去共情,然后升华,在尊严的废墟上,竖起掺杂爱或关切的自重残碑。

《依然爱丽丝》

反其道而行之的《父亲》,其时间囚牢精巧搭建的魅力与哺育深度,要大于霍普金斯对影片的巨大功用。

那到了《儿子》,又反了《父亲》之道而行。不是不该跳出旧有路数,而是当观众对又一座叙述迷宫翘首以盼时,得来的非但不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巧思,反倒是更显寡淡的平铺直叙,就很「不该」是泽勒的出手。

病症不再是,也确实不应再是终极悬念,但对于很多观众来说,明明已经看出儿子尼古拉斯患上忧郁症,但偏偏是更该有经验的西方中产家庭,毫无辨识能力乃至应变能力。

这一方面,打薄了电影事理与情感的双重基础,另一方面,使得电影更像是介绍病例应对的科普视频,而这也显得漫长的艺术铺垫,沦为冗杂摆设。

再者,承担病患尼古拉斯表演的,是个相对青嫩的年轻演员,即便表现不差,但在呈现跟阿兹海默症某种共通的隐痛与迷茫时,很容易被《父亲》霍普金斯压倒性的诠释所贬损。甚至戏份最足的父亲彼得(休·杰克曼饰),也会在《儿子》里,叫霍普金斯客串的爷爷迅速遮蔽光芒。

戏剧重心的轻重对调,有太过凶残的降级抗衡,而一切现实主义手法愈发在不够真实的裂缝里,显得轻浮,显得想当然。

彼得作为一个典型的白人精英中年男性,附加的职场背景,是不断对接光溜、模糊得有些滑稽的宏大事业,桀骜剪影对应的,是巨大落地窗外象征地位与资产的摩天大楼群。

当这样一个人物说自己小时候何等落魄,何等懂事,观众其实很难从那些标准化的云端视野里,及时找到一些苦难生根发芽的有温度的落脚点。

过去移除得过于干净,他甚至比尼古拉斯所背负的「无病呻吟」骂名,显得更名副其实。当然,预期说跟演员表现关联,不如说更关乎电影呈现方式,在跳出「家庭」范畴后,没有及时修复与人、与真实的羁绊,相当于把人物半路放飞。

要把他固定到家庭链条上,这个人物才在相对充足的细节描摹里,获得稍微确切的实际表现,或者说功能。

而这又要提到影响《儿子》口碑的第二个「辈分」落差。

不少观众有一个误区,认为电影绝对的表现重点,是明显困在心绪里的病患尼古拉斯,电影的浅淡,一定程度上跟角色的浅淡相关。

但其实,泽勒略显创新的地方,是在代际关系里玩了小小的一个套娃结构。即哪怕尼古拉斯与最需要强调的病情紧扣,但是同样困在心绪里的儿子,不能排除彼得。

甚至可以说,比之患者得到的焦点,同时是父亲与儿子的彼得,更该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即便他的病症没有外化与强化,但是这个角色,既是致儿子患病的父亲,也是被父亲致病的儿子。

「诅咒」的核心,被《父亲》既有的病患与主角这一关系所掩盖,突出得不够细腻,不够强烈,不难理解很多观众在速食后看轻的心态,毕竟《儿子》的清淡疏散,构不成《父亲》的强烈抓力,白白错过了扳回一城的机会。

但即便彼得能够成为不二中心,他也没办法在电影对抑郁症的对焦中,以本身的人格魅力,或者说悲剧色彩,赢得足够多的观影兴奋。

某种程度上,他是一个反讽的核心。不仅跟无数家庭一样,被上一辈折磨出心理阴影,却依然盲目自信地觉得,自己一定会是父母的反面,谁知打骂儿子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悲哀,流淌在太多家庭里,于是电影把对人物的疼惜,生生转化为窒息。

而这样一个角色的存在,无意中也成为父亲或男性群体的集体讽刺。当养家糊口叠加上追逐理想的理由,男主外的传统家庭观念渐渐裂变为缺席家庭看护的借口,甚至更显得男性在面对关爱、陪伴等问题上,过于理直气壮的怠惰与怯懦。

从自视甚高的姿态,到更快凸显出来却也「合情合理」的暴力反应,显出心理素质实际上的相对脆弱,以及对所谓女性职责的过分轻忽。于是前妻与现任更容易体察并表现出来的体恤,强调了男性更情绪化的实质,以及女性对男性这种实质的习惯性偏袒。

可惜这些还能深挖的点,在主创无力招架轻重的处理中,只剩东一榔头的响动,而且在观众对前作的印象以及宣传摘取的焦点里,给模糊掉了。

他们对彼得的不够了解乃至无从了解,就像是彼得他们对尼古拉斯那样。悲剧不可遏制地出现了,可戏外观众,在拉锯中早就失去了对圆满的希冀。集体等待枪响的阵势,何尝不是再次先于彼得们,对角色命运,对电影,提前有了几乎能算不耐烦的判断。

这样看来,两部电影的关系,也像极了《儿子》里的父子关系,即《父亲》在上,《儿子》难免困在心绪里。

泽勒想要通过关注度愈发走高的病例,连接「家庭三部曲」的表达,如今看来,下一部更有步履维艰的可能了。

但回到开篇所说,《儿子》能在国内这个时候上映,哪怕欠缺口碑回馈的票房表现,起码能进一步提高大众对抑郁症的认知和理解,这也是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

尼古拉斯自残,觉得不是伤害自己,而是释放自己,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得了抑郁症,需要专业援助。彼得他们觉得只要有家人陪伴,只要有肯定和爱,甚至只要提醒是个男子汉,就能把这些负面情绪连根拔起。

没有任何一个人认清事态,即便把一切归咎于父母离婚,也没有带来直面问题根源的机会。最终悲剧的出现,就在于他们依然盲目信奉那些变质的、无效的所谓爱。

春节档的《深海》,可以视为国内观众理解《儿子》的先导。它跟《父亲》一样,通过最后揭晓病情,给超现实寻找根基,引导情感燃放,而更重要的是,它跟《儿子》一块展现了抑郁症的早发——无爱的孩子过早被自己无法明了的病症折磨,但即便有爱,一旦错了,也未必不会引发迷茫低落。

有人说这是消费抑郁症,但这部跟春节档「文不对题」的电影,还是愿意借一场绮梦,寄望一份明光的。不像胡编乱造的《如果声音不记得》,丝毫没有对病患的尊重,那才叫明目张胆的消费。

《深海》

这些年,我们也有一些不那么热门的电影,试图严肃呈现抑郁症的伤害,但成片的不够完备,错过市场,也错过观众。比如明显的真人电影《六欲天》,和隐晦的动画电影《山海经之再见怪兽》。

由此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就有两部态度鲜明的电影,来共同表达抑郁症患者的不被理解,不被重视,多少也是文明的讯号。

也许有一天,这类电影的社会意义不值一提了,这些话题也不再被人投机取巧了,那么到时,总该是要比今天好的。

6 )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是佛罗莱恩·泽勒导演的“家庭三部曲”的第二部,与他上一部作品《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一样,将故事视角聚焦于家庭这个方寸空间之中,用最简单平实的家庭人际关系,折射出当代人内心世界最幽深复杂的一面。

电影的英文原名《The Son》,似乎故事的重点应该讲述由泽恩·麦格拉思所扮演的儿子尼古拉斯。但电影里观众所跟随的视点,其实是放在由休·杰克曼所扮演的父亲彼得身上。事实上,无论是电影中剧本的设计,还是泽恩·麦格拉思的表演,都有意让观众无法彻底走进儿子尼古拉斯的内心,尼古拉斯的表情和言语,都与他真实的心绪相去甚远,无论是故事中尼古拉斯的父母至亲,还是电影外的观众,都被隔离在外面,需要不断猜测他内心里真实的情绪和想法,预测下一步剧情的走向。有一些观众会质疑这样的设计,认为导演给儿子尼古拉斯的戏份太少,导致观众无法与儿子共情,但我却恰恰喜欢这样的设定。

在导演佛罗莱恩·泽勒的上一部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中,导演已经向观众充分证明了,他能够用复杂炫目的影像和剪辑技巧,让观众走入角色的内心世界之中,角色因为病痛而在感官和记忆中产生的反应,观众同样能通过电影切身感知到。而在《困在心绪里的儿子》这部电影中,导演没有选择重复自己,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故意用一种间离的手段,就是不让观众去读懂儿子尼古拉斯的内心世界。这种难以沟通、无法言表的焦虑感,才是导演通过这部电影想要追求的心理效果。

正如南宋诗人方岳在他所写的诗《别子才司令》中所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自己内心里的痛苦和烦恼,常常难以化作理性而具体的语言,清晰地向他人倾诉。很多时候,当我们试图向别人讲述自己的烦恼时,反而可能得到的是别人的不理解甚至是不认同:你也太矫情了、这算什么事呀、比你惨的人多了去了。

在电影里,父亲彼得也对儿子尼古拉斯说了一模一样的话:“我不明白你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当我像你这样大的时候,我所承受的痛苦比你大得多。我的父亲四处出差从不管我,我的母亲病倒了需要我的照顾,但我依然坚持了下来,获得了今天的成功,你为什么就不能像我这样?”

面对父亲的指责,尼古拉斯只能近乎歇斯底里地抱怨:因为父亲离婚、因为父亲伤害了母亲、因为自己对父亲的崇拜坍塌了。但这些抱怨都是真实的吗?自己如此痛苦的原因,真的只是因为这些事情吗?总有人喜欢说:“这些事我也经历过,我就没你那么痛苦,归根到底还是你自己太脆弱了。”因为他们不明白,人们可以借助理性,去为痛苦的情绪寻找一个理由,但很有可能,它们也只是一个理由罢了。

人们不愿意承认,很多时候痛苦是没有具体的原因的,是“不可与人言”的。电影里,儿子尼古拉斯会指责自己的母亲不理解自己、指责自己的父亲背叛了自己、指责父亲后来的妻子拆散了他的家庭。但这些指责,在我看来,只是当他无法真实地向这些亲人传达自己内心情绪时,所不得不采取的自卫行为。因为太害怕被自己的亲人指责“你为什么要这样”,所以他只能选择先去指责亲人。所有这些尼古拉斯的表达,都既是真实的,但又不是真实的,正如溺水者会把手里抓住的每一根稻草,都当成是浮木,但稻草终究不是浮木。

所以,我非常认同导演在这部电影中的设计,那就是故意不去阐释儿子尼古拉斯的内心。因为对一个真实的抑郁症患者而言,所有的阐释都是不真实、不准确的,永远无法通过语言,完整地将自己的情绪让他人感知到。

在这部电影里,休·杰克曼高超的演技让我折服,充分传达出了一个父亲的痛苦和无力。但我其实更喜欢泽恩·麦格拉思的表演,他好就好在,当他面无表情地看向父亲或者看向镜头时,他的眼神如同一潭水,清澈又幽深,让人既好奇、又恐惧。真的,某些时候,泽恩·麦格拉思的眼神,甚至让这部电影有一种惊悚片的气质。也难怪电影中,凡妮莎·柯比所扮演的彼得现任妻子贝丝,说什么也不愿意让自己刚出生的孩子与尼古拉斯单独共处一室。从他的眼神里,你永远看不清喜怒哀乐,在这口深不见底的潭水里,隐藏着无可名状的情绪怪兽,令人战战兢兢,无法预测他下一步可能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我个人很喜欢电影中的一场戏,是劳拉·邓恩扮演的母亲凯特,在送儿子尼古拉斯离开前往父亲家时,两人之间的对话戏,导演设计的台词让我拍案叫绝。母亲从头到尾,没有说出一句完整的句子,总是结结巴巴、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往外蹦,儿子则始终冷漠以对。当儿子彻底离开后,母亲靠在门背上,既有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又有对自己作为一个失败母亲的懊恼和失望。在这场戏里,导演以一种完全写实的拍摄手法,却让观众看到了语言沟通的难以为继,以及母子双方无法向对方准确传达自己内心情绪的苦恼和无助。

虽然导演没有阐释儿子尼古拉斯的内心,但他却为尼古拉斯的内心找到了一个影像上的象征之物,那就是在影片后半段不断出现的滚筒洗衣机。我个人很喜欢这个象征,因为它很准确。里面的衣物随着滚筒洗衣机的转动,层层叠叠纠缠在一起,越缠越多、越缠越乱,恰如内心里的各种情绪,纠缠在一起,让人找不到由头。而滚筒洗衣机越来越吵闹的机械转动声,也正如同内心里痛苦、焦躁的情绪,即将到了爆发的边缘。

我对《困在心绪里的儿子》这部电影的喜爱,就是在于导演对于抑郁症患者内心痛苦的表现,不自以为是、也不故作理解。这部电影需要的,不是观众去共情、理解那个患有抑郁症的儿子。很多时候,可能儿子自己都无法理解、自己都说不清楚,自己究竟为什么会这样。真正需要的,其实是包容,是即使不理解,依然愿意去包容。而这,就是我推荐这部电影的理由。

7 ) 人与人永远无法感同身受。

作为一个破碎家庭的孩子,其实真的能明白尼古拉斯心中的痛苦,有些时候电影中是真实生活的写照,逃课,孤立,觉得与所有格格不入,很努力的在适应,但是所有的事都做不好,做不下去,其实我们这些人会比相对其他人更想证明自己,证明我们不是应该被抛弃的那个。但是也正如狼叔所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生活的权利,无论我们是谁都不能阻拦一个人奔向更好的生活更好的人。我的父亲也如电影中的父亲一样,西装革履,高高在上,每次只会问我需不需要钱,钱能买来一切,但是却没办法弥补缺憾。不同的是,12岁前的我对自己的父亲基本没有印象,唯一印象的是有一年跨越千万里坐绿皮火车去找父亲,激动的夜不能寐,却不丝毫记得父亲的样貌。说来可悲,12岁后才开始接受亲生父亲的存在。我庆幸,我活过来了,现实比电影更需要勇气和努力,可惜的是,或许可能丧失了爱的能力,我真希望尼古拉斯能活下来,看看以后的日子,哪怕不如电影中美好,却也值得活下去,人最终都是要和自己和解的,最终都是要和一切和解的。

人与人之间终究无法感同身受,我们只能努力的靠自己活下去。

8 ) 家是给人温暖的港湾,还是以爱之名的囚笼?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像一篇冷峻的小说。

缓慢,克制,沉浸;不露声色地将你带入渐渐冰冷的情绪中,如温柔却隐藏危险的溪流。它在山的罅隙中汇聚自己的能量,细小,透明,不易被察觉。但在某刻,它从高处坠落,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冲碎现实的巨岩,也冲垮人的心防。

法国作家、导演佛罗莱恩·泽勒时隔两年推出的新作,与《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相映照。一部讲述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年迈父亲与破碎的时间和记忆对抗,一部讲述年幼的孩子陷入青春期抑郁,为整个家庭带来不可弥合的伤痛。

家庭,多么温馨的词语,在泽勒的电影里,变得冷酷而锋利。并非家庭成员之间怀着仇恨生活——就像那些俗不可耐的肥皂剧,每天有一地鸡毛的琐事值得争吵——在泽勒的电影里,你甚至连“一地鸡毛”都看不见,干净的空间,精致的生活,每个人都保持体面,每个人却都像被囚禁在隐形的牢笼中,无法表达发自内心的爱。情感,被无形的东西阻隔。

画面的色调构成了最主要的视觉语言。在泽勒的电影中,颜色就能够让人从眼睛里感到皮肤才能够感受的温度。蓝,绿,灰,白,黑——这些颜色组成了《困在心绪里的儿子》的主色调。与《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不同的是,它冷得更彻底、暗得更决绝;温暖的红色、黄色只在一瞬间拂过我们的眼帘,母亲穿的橙色毛衣,母亲穿的红色外套,其余所有时刻画面都是冷的。像把城市和人浸入冰冷的海里,透明的蓝和绿延伸至无底黑暗的深渊。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幕冷色,是父亲、母亲回忆中一家三口去海岛的画面。闪回的蒙太奇,阳光照耀在晶莹的海浪上,银色与蓝色的波浪连绵。在这样美丽、洁净也本应温暖的场景中,我们却无法感受到夏日午后阳光的炽烈,有一股凉意从画面溢出,像抽取海水中涌动的能量,让人始终感到裸露的肌肤是凉的,风是冷的,即使是温情的团聚假日,也暗藏未来不可阻挡的分崩离析。

与冷色相衬,空间中简洁的线条也是泽勒善用的“利刃”。在《困在心绪里的儿子》中,无论人物处在何种社会场景中,他或她一定是被各种线条阻隔和束缚的。典型如主角休·杰克曼饰演的父亲,这样一位生活富足、工作体面、家庭看似美满的精英男性,每天在灰绿色的玻璃格子间行走。他的座椅后面是一面巨大的玻璃框,可见拥挤而冷漠的城市森林;他在逼仄的电梯、走廊中穿行,纵深的线条将他挤压,人如同在缝隙中生活。

回到家中,精致的线条也构成了父亲彼得的一切。白色的门,灰色的窗帘,暗绿色的茶几,尤其是那装置了严格对称镜面的洗浴室。冰冷的水从龙头里涌出,细密的白色线条不断冲刷头脑,日复一日将人驯服为生活的奴隶。

我们情不自禁被这冷峻的画面引向情绪深处,一方面它复制了现实中有序的文明社会——理想的职场空间,理想的家庭空间,无不透露出优雅的品位和这个阶层本应享有的美好生活;一方面它又抽取了现实中如影随形的冷漠,像为了洁净而无处不在的消毒水气味,将人与人隔开,面无表情地在电梯中,面无表情地在家中,表达爱已成为格格不入的软弱行为。

一幕母亲与儿子分别的戏码,诠释了家庭空间里的“真空”。母亲真正问候的话还没说出口,儿子已经接了无需问候的话,如此反复,无意义的词语在空气中形成尴尬、凝滞的氛围。一道门关上,两个人被分开。我们感到了现实中经常都会发生的场景,作为子女和自己父母的无效交谈;或作为父母和自己子女的无效交谈,在电影里如此凝练地被形容出来,犹如隐形伤痛被赤裸展现。

身为作家的导演,似乎比常人更懂得语言的无效。关系亲密的人们在冷色和线条不断阻隔的空间中说,“让我们谈谈吧(Let‘s talk)”,“我们需要谈谈(We need a talk)”,“谈谈好吗?(Shall we talk)”,可是没有一场谈话(talk)起到真正作用。尤其在电影的两个主角,父亲和儿子之间,每一场谈话都引致更大的坠落。儿子已经竭尽全力向父亲表明自己的痛苦,父亲却认为他什么都没有说,他应该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什么不去学校?为什么要撒谎?为什么在公园里?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

儿子不断说明,他只是感到疲倦,在痛苦中疲倦。他不明白为什么父亲和母亲会分开,不明白为什么父亲现在的妻子会介入他们的生活,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去学校为什么不能在外面走走,不明白为什么没有人理解他的孤独和痛苦,明明已经如此声嘶力竭,却没有一个人能听到而只是在责怪……

饰演儿子的这位年轻演员泽恩·麦格拉思(Zen McGrath),他无辜而阴郁的沉默让人心疼。在与父母的对话中,他用尽声量告诉他们,他需要被爱,需要被关注,需要一点放松和休息的时间,但没有人能够真正听到。他不断被要求“给出一个解释”,但这解释只是从成人功利有序的社会场景中分离出来,用权力制服孩子,要求孩子给出一个应对失败的方案。可孩子根本没有什么方案,他只是单纯地告诉你,我做不到,我很痛苦。

一场又一场失败的交谈,将本应亲密的父子关系拉扯到越来越远。当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的爷爷出场时,电影的文学性在这里如一道灵光,告诉我们一对父子关系问题的背后,隐藏着另一对父子关系的问题。代际问题正在循环,将孤独和痛苦如基因般复制。有的孩子幸运地在对抗痛苦中长大了,看似变得坚强了;而有的孩子,没那么幸运。

表现在休·杰克曼脸上的阳光、精气神,也如基因一般复刻了他片中父亲安东尼·霍普金斯的成功和傲慢。他们可以优雅地坐在家中等候佣仆的服侍,也可以每天自律而保持朝气地晨跑,宛如每一天都会有惊喜和成功等待他们。在这样不断被确定的人生信条下生活,他们理所当然地以为,一切失败和懦弱和逃避都是不可原谅的。正如老父亲指责中年父亲还是个懦夫,中年父亲也不可避免地把愤怒发泄到年幼的孩子身上,不能原谅他逾矩的任何一次逃课。他们严格按照社会的丛林法则适者生存,柔软而流泪的孩子,被视为提前失败的征兆。

尽管没有明显的戏剧冲突,但两个小时的故事里,作者已经细致地展现了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无一例外被要求成功做出的伪装,伪装胜任工作,伪装考试总能得A,伪装家庭幸福美满,休·杰克曼习惯地汇报善意的谎言告诉前妻儿子一切都好,儿子也习惯汇报善意的谎言告诉父母他正变得越来越棒。——结果,裂缝忽然有一天自己裂开,你不知道它是哪天开始裂的,但裂开的时候显然已经不能合上。人们猝不及防地应对这些越来越荒谬和无法应对的裂缝,就像看着故事的我们在生活中应对一场又一场微小的灾难。生活的灾难,隐藏的危险,无处不在。

娓娓道来的文学性叙事,看似平静简洁的日常,慢慢引我们致黑暗深处。作为观者我们能明显感到阴影的范围正在扩大,无序正在扩张,但无法判断是哪里出了问题;父亲也好,儿子也好,两位妻子也好,都在各自画地为牢的空间里,独自面对孤独。

我喜欢饰演年轻妻子的演员凡妮莎·柯比(Vanessa Kirby)的表演。她紧致的面庞,柔韧的身躯,本该有多么丰沛的能量,却在这一天天黯淡下去的家中被感受不到的爱和孤绝包围,她和片中的儿子一样,慢慢失去了自己青春的色彩,也在灰色、绿色那些冷冷的颜色中不断重复对抗时间。每一天,他们都在思考如何面对失败。

在年轻的妻子和丈夫对话时,她终于吐露心声,我在这家里,是多么孤独。即使坐在对面、每天见到她的爱人也不能体会她的孤独——他给前妻带来的伤痛,一如既往复刻在新一任妻子身上,不存在完美的丈夫,能够提供完满的婚姻和家庭。

年轻妻子眼中饱含倔强的泪水,却拒绝恸哭和倾泻。前妻尚能温柔地说,“我感到自己是一个失败的母亲”,年轻的妻子却强撑起来面对。她试着去做拥抱和敞开的人,但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电影中每一种亲密关系,夫妻之间,母子之间,父子之间,不断上演被阻隔的真空交流。尽管几个人生活在优渥的社会环境中,但我们没有一个观众想要成为他们——我们甚至充满同情和怜悯,他们如此可悲。

正是这种对比深邃得像一种磁力,它从画面和文本深处发来遥远的质问:这样优雅文明的生活,真的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吗?我们所看到的亲密关系,都已经像裂开的瓷器无法融合,更不用谈那些匆匆而过的同僚、路人、社会人士……每一天,每个人都在那么多无效关系中度过,生命仿佛被尖利而冷漠的关系之刃切割,没有完整的时间去回应爱、表达爱,却只是不断切割自己的灵魂和时间,去适应新的冷漠的关系和空间——徒劳的空虚。

罹患抑郁症的儿子是一根火线,点燃了周围所有的人。他燃烧自己痛苦的光芒,照映到父亲、母亲、继母的脸上,他们的脸上也流露出了痛苦和寂寞。

当父亲看着孩子自残的伤疤时,他说,“你伤害自己的时候,就好像伤害我一样。”孩子柔软得让人心痛:“你伤害妈妈的时候,也是在伤害我。”

爱和伤痛,循环往复。人们爱着彼此,夫妻之爱,父子之爱,母子之爱,却没有一个人能表达那铭藏深处的情感,只能任由光辉的记忆在脑中闪回,成为心底留存的温暖。当现代人生活时,“生活”已成了一种被动的姿态。爱被隐藏,冷漠无所顾忌地放射。犹如那无处不在的玻璃镜面和金属门框,在真空中人们嘶吼也无法被对面所爱之人听到心底的呐喊。

《困在心绪中的儿子》无疑是悲伤的。它娓娓道来,像幽怨低沉的大提琴,发出克制却让人心碎的声音。克制至此,竟还有弦外之音,必须要有足够耐心才能够听到。——那是空气中微小却存在的振动,是另一种声音,它发出了力所能及的抵抗。

短评

才6分?傻逼吧

8分钟前
  • 棺材栳
  • 力荐

误把猎枪当礼物,那只是凶器。错把谶语当呼救,那却是遗言。以为教他游泳就可以剪断脐带,生命里溺水就只能割断亲缘。生活还要继续,我却无法继续。旧照无法缅怀,只会悲痛欲绝。五十岁的男人对往事念念不忘,重塑生活的同时怎会把宝贝当成垃圾抛弃。我用离开将你推倒,你用离开在我心中划上最狠一刀。

11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哭得停不下来对于痛苦会过于共情,虽然从来不至于像儿子一样真的生病但我知道抑郁症患者真的会痛苦到失去活着的意义。片名叫the son但这个son应该是狼叔,我们对待别人的方式总会无形中带着曾经这样被对待的影子,曾经的创伤也不一定就可以靠自己疗愈好,他希望给儿子更好的但最后也还是逐渐活成了自己的父亲。Theo会一样吗?他会看着父母感情破裂逐渐失去活着的愿望吗?有了一个更加痛苦但也更加小心翼翼的父亲,对他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叙事对创伤缺少挖掘,只是力在着重表现痛苦,从一个人的痛苦辐射到他带给每个人的痛苦,好在大家演技都在线,痛苦倒是渲染得很到位。最后一段幻想有点牵强,为了结尾而结尾,强行再渲染一遍父亲的痛苦。剪辑确实不如《父亲》惊艳,一些镜头语言的插入也显得莫名其妙,但感觉还是高于平均水平的。

14分钟前
  • 球球球
  • 推荐

《The Son》是挑觀眾的電影,比起導演前作《The Father》,或許稍顯「平鋪直敘」與「無病呻吟」,但前者適是去藝術化、生活流的表現,而後者也本是憂鬱症病人常受到的誤解。於我而言,本片有着東方家庭電影的細膩,以及一個令人心碎(但不意外)的結局,是足夠動人也有足夠說服力的。

16分钟前
  • 推荐

当父亲质问儿子自己爱上一个人是否错误时,整个情绪就将走向不可挽回的地步,对孩子的期待不代表对孩子理解或关心,很多大人不明白这点,尽管自己也曾遭受到这样的经历,结尾还跟前作一样有个小设计,但故事本身实在太平淡无聊,霍普金斯老爷子客串还是挺惊喜。父子回忆只有那场海边游玩也太可怜了

21分钟前
  • 理易封
  • 还行

不一定有原因,没有海鸥的特里波列夫一样会使枪。最后还是流泪了,但看哭了无法成为一条好标准,观感甚至可以说是震惊到失望。但绝不是跟前作相比的落差,因为前作的主要功劳在剧本里建立了,剧作家转换导演身份后只是如实地视觉化了,而这次,他也堪称偷懒地还原了剧本(除了视觉化了霍普金斯),真的就只是停留在了青少年抑郁症。如果没有布图索夫《秋之梦》“前传”般的戏剧版在前,落差或许也不会这么大。舞台上看到的是一个高龄的儿子和年轻的家长们,没有囿于不幸婚姻给下一代的伤害,更多是to be or not to be,他一定深入思考过,才能对巨婴家长们发出冷笑,才能果决地选择结束。而银幕上,当然,家庭伦理框架内也是一出合格的小戏,但就只是纯良少年的泪水凿穿了父母的心。

22分钟前
  • Mumu
  • 还行

与其叫困在心绪里的儿子不如改名叫困在思维定势里的大人。台词倒是挺真实的因为好多对话都在我和我妈之间发生过,这么说剧情也挺真实的因为从他人的视角来讲很多情绪就是莫名其妙完全无法感同身受的,可能这种隔阂感也是导演想表现的一点(并没有)有时候一想大人也挺可怜的,因为他们小时候也没有被好好对待过,一代一代代际相传,永远有人在当这个“儿子”。顺便一说如果真想有自己的人生还是不要随便生娃了吧好像随地大小便一样

23分钟前
  • 二二
  • 还行

我已不想再看任何探讨家庭关系的英语片,尤其是父亲出场永远西装革履每天在80层高360度全钢化玻璃背景是纽约CBD的摩天大楼里开会的那种,太无聊了...还有,2022了,不要再倡导为了家庭放弃事业了好吗,真想回以霍普金斯那句 “So, what?”

24分钟前
  • lll
  • 还行

Nothing’s wrong but nothing’s exciting. Industrial product 看的時候忍不住想 兒該是Paul Dano呀 可惜這戲遲了20年

29分钟前
  • igrɛkonze
  • 还行

看到这片的口碑还以为是什么大烂片,结果比预想好很多。本质上和前作父亲类似,是透过家人的视角表现对特殊生病人群的关注,亲情关系更像是关注的随附赠品。普通观众也许会为儿子在爆发病症时的一系列行为感到矫情,但以我个人有限的认知,这其实是抑郁症的真实写照。相比前作,导演这次对病症的表达更加直接--放弃了上一部的视觉语言而把病症完全寄情于表演与台词,既写实也似乎有些冒险。不过对于体验过类似经验的观众来说这种表达是准确的。虽说故事总体略平,但是主要演员的表演还算精湛。凡妮莎的演技还是一贯浑然天成,其他几位主演也差强人意。休杰克曼的表演更多是让观众看到努力,但好像总差一口气,也不知道还有什么方式可以做得更好。而安东尼霍普金斯仅仅出场一场戏,就能将所有感觉演对,只能让人感叹可能这就是肉眼可见的天赋差异。

33分钟前
  • 竹和
  • 推荐

“The Father”有多优秀,“The Son”就有多平庸;前者是借着时间和空间的调度让故事变得有多精彩,那后者的平铺直叙就有多让人大跌眼镜。这个电影最致命的问题就是文不对题,明明是困在心绪里的儿子,儿子的戏份少的可怜不说,关键人物也立不住,硬生生被拍成了困在心绪里的爹娘…

38分钟前
  • 饮歌
  • 较差

经历过的才知道它的真实,目前的6.6分也像很多人不理解抑郁症一样给出的分数

43分钟前
  • @00
  • 力荐

第一次哭是在他当着医生面反复恳求父母带他回家然后被父亲回绝,不是难过他无法回家,而是深知只有把他留在医院才是最好的选择,真正需要承受日复一日难捱的痛苦的,只有儿子本人,真的心疼他。但第一次崩溃却是在他们改变主意决定接他回家…完蛋了…你们都被他骗了,在他的思维模式里,不能再伤害自己是痛苦的(留在医院),想要回家并不是因为父亲能理解他,而是,只有这样他才能自由地伤害自己啊…直到他要去洗澡,我简直捂眼不敢看了,那种“快乐”“释怀”“轻松”,恰恰是他已经决定要“解脱”才会发生的反应啊!这部没有《the father》好,主要是因为没讲清楚这个,少有人能理解抑郁症的世界、面对世界的体感和逻辑,所以关于父母总是活在自以为自我感动和救赎和痛苦的延续中这件事也无法更好共情,但总的来说,搬上台面值得多一星。

48分钟前
  • 小年左
  • 推荐

电影名是儿子但大部分特写反而给的是那个有钱精英白人爹,你不能指望着一颗心崩溃了再用所谓的爱去弥补吧。当爹实在是太容易了,一点点陪伴和牺牲都仿佛是珍贵的付出。而这些耐心都是有条件的,相互理解是如此困难。但不管怎样,还会有另一个女人抱着安慰他,“你做的已经够多了。”

53分钟前
  • DeadVolcano
  • 较差

其实就是就是一个儿子长大了,清醒的看到自己在父母心里是没有位子的。依赖性人格的母亲眼里只有父亲,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生命的幸福。离婚后的愤怒和不安全感不敢发泄给父亲,而全部发泄给了儿子。儿子似乎只是她追求恢复夫妻关系的筹码和工具。父亲的眼里只有事业,只有事业成长才能对抗他自己的父亲。继母的心在追求幸福婚姻,而并不会考虑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原配妻子和孩子。甚至并不会内疚。看似幸福的一家人。每个人都在孩子不碍事的时候爱着孩子。在碰到对自己真正重要的问题的时候,儿子是并不在自己参考考虑因素里。每个人都真心的想去爱,每个人又其实无法给与孩子真实的爱,他们口口声声都是爱,其实他们最爱的是自己,他们的爱在孩子听起来更是撒谎和背叛。所以那个孩子终于自杀了。孩子最后死之前是带着笑容的,因为他知道了父

54分钟前
  • 卢瑟拌饭
  • 推荐

无法理解它整体偏低分,所以还是回来更改为满分了。后劲太足了,还是像上一部一样,从头到尾都让人感到无助与沮丧。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缺乏理解和沟通的爱会让人更加痛苦和孤独,始终走不出心绪,就算是最亲近的人,只有爱也会显得苍白无力。结尾很残酷,但现实就是如此。

55分钟前
  • 也biu
  • 力荐

可能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看电影的时候从头哭到尾,尽管很努力在压制自己的哭声,但是不知道有没有打扰到前后排的其他观众。小时候父母离婚时候的梦魇,得了抑郁症之后的困扰,无法释怀无法挽回无力的游荡,好像把我所有的伤口一帧帧的铺开,一片片的回放,痛不欲生。最后儿子微笑着看着小声平静交谈的父母,和他们说要去洗澡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是我,一定要马上死去,因为我害怕这一刻的美好也最终失去了。那一声枪响犹如意料之中想起,海边的幸福感、信任和快乐,就都成为了永远不能失去的东西。

59分钟前
  • 坠落一地的花火
  • 力荐

逛到影院随便挑了这部来看,结果又惊喜又心碎。休杰克曼的演技真让我挺意外的,可能我对狼叔刻板定势太深了。片名容易让人觉得说儿子就是“儿子”,但看完觉得其实狼叔的角色才是“戏眼”,层次感非常丰富,让人又怜又恨又流口水(我本人哈哈 他好帅不要轻视抑郁问题,更不要试图用肤浅的以爱之名去解决,否则教训是任何家庭所无法承受的。

1小时前
  • 罗罗车仔面
  • 推荐

这世界只是不适合我,和像我这样的人,不过没关系,我会去别的地方试试运气,祝我好运。

1小时前
  • Xyzzy
  • 推荐

打一星的確定有看懂嗎? 這是一部看完會很惆悵的電影,也許每個需要投射感情和期待或被投射的人,都應該要進戲院認真地看一遍。

1小时前
  • Peter Kan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