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偶然看了这片子
今天心情实在很不好,于是从家里步行朝市中心走,走到影城的时候忽然想要看场电影,刚好今天上午场放的是喜剧片,徐峥和宝宝强主演的公路喜剧《人在囧途》,于是买了票进去看。非休息日的上午场人一般都比较少,今天算多的,凑足了有六七个人。和我坐一排的是年轻妈妈带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我们仨就边看边一起说笑。
徐峥的喜剧色彩一向是很喜欢的,跟宝宝强碰一块儿,不用演已经有笑果了。看起来是小成本电影,但是很好看,逗乐并且积极,于是一场电影看下来,坏心情总算走掉了一些。结束之后就打算把这个片子推荐给其他人。起点和终点完全相同的同样一段旅程,遭遇也很相似,两个基础完全不同的人面对一切的心境却相映成趣,徐峥的狼狈和宝宝强的坦然,可能很容易让看的人联想到自己的人生。
出影院的时候我想,或许过去二十年,我的狼狈,我的憋屈和无奈,乃至我心里的孤单,在一个牛奶(宝宝强同志这次的角色的外号)那样咧开嘴露出上下十六颗大白牙的笑容面前,其实都是可以坦然面对的。上天不会永远捉弄笑着的人。所以从今天开始,就算难受得想流泪,我也要努力地笑出来。人生这条路,可能有时候我们看起来是那么囧囧有神,它时常让你感到狼狈和窝火,当你孤独时,一个人的力量又是那么渺小;悲观一些来看,活着本身就是一条囧途,你的每时每刻每分每秒,四面八方砸向你的似乎都是为了让你哭让你烦恼让你暴躁和郁闷,而你却无力反抗,应对之道惟有踏实地笑,踏实地睡眠,然后踏实地向前走,同时,试着去相信身边的其他人。
2 ) 一些拙见
情节还是很不错的,基于现实,很有象征意义,只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也可能是先入为主吧,我还是更加喜欢泰囧,里面的情节更加搞笑,更加深入我心,而这个里面确实是更多感动存在,那个女人,那一群生活艰难的孩子,总感觉这些感动为电影加了一些分,然后还想吐槽一句,我觉得徐峥没有头发更帅,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可能是因为习惯了吧…
3 ) 老板、民工,一路顺疯
暑期电影就像一个非天然的金矿,等待着观影者前去淘金,也可以说是“掏金”,众多大制作大卡司的电影纷纷亮出底牌,在市场上引发了一股不小的“淘金热”,但也那么几部小成本制作,也叫“黑马”悄悄的等待着被慧眼发掘,《人在囧途》就属于后者。也许是被国内多如牛毛的山寨喜剧的质量低劣吓怕了(包括本片山寨味道十足的海报),原本对这部《人在囧途》并没有抱任何幻想,没想到这却是一部令人惊喜的喜剧片,全片令人捧腹,两位主演一张一弛,结尾令人动容。
这部描写春运题材的电影放在炎炎的暑期很不搭调,好比片中西装革履的徐峥身旁安插一个土得掉渣的王宝强。但不搭调的效果造成的就是惊喜。这是一部典型的公路喜剧,而且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剧本,两个素未谋面而且身份差异极大的人通过沿途中所遇到的人和事而产生的一系列搞笑和动情的故事,也就是这个幼儿园小孩都能背下来的老套故事,套在了春运题材的大环境下,电影里没有正义与邪恶的对峙,只有一路上囧味十足的经历,可以说是老瓶装上了不错的新酒。
本片的故事或多或少的让人想起了史蒂夫·马丁的温情喜剧《一路顺疯》,而且本片的剧本与后者大同小异。关于是否模仿外国电影暂且不提,《人在囧途》与《一路顺疯》相比,更多的从人物和生活的细节出发,所以更加贴近生活。本片从头至尾都保持着一种收放自如的基调,片子节奏不是很快,但是观影者始终能随着片子的脚步进行,流畅的故事外加多有冲突的剧情加深了情节的张力,使你觉得一半小时转瞬即逝,这是片子的成功之处。而且将一个公路题材的的老套故事加以平民化,也能使你更加进入到角色当中。
电影另一个出彩的地方就是人物,不可否认徐峥和王宝强是本片最大的功臣,两位演员亲和力很强,容易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因此两位在片中的一唱一和也带动了观众的情绪,时而开怀时而动情。徐峥可塑性很强,在任何类型电影里都能收放自如;王宝强一直以来土气淳朴扮相,此片也不例外。片中的两位角色有点像日本相声里的捧哏和逗哏(发呆役和吐槽役),一位冷淡刻薄,一位热情憨厚,二人的具体角色较量相当于《大话西游》中的唐僧和孙悟空或者《灌篮高手》中樱木与流川枫的角色搭档。王宝强与周遭环境的格格不入和大量的“古装版”台词造成了笑点,而直接影响到徐峥这个平时飞扬跋扈的大老板,从一开始二人在飞机场上相遇开始,徐峥的面部表情充分扣题,就是那个“囧”,木讷和无奈的表情让人忍俊不禁。二个人性格互为补充,戏份得当,在搞笑段落和煽情部分中两位不同的神态充分体现了这个“囧途”的含义。两个人的戏份得当,很难说谁给谁当绿叶,就像《第八天》一样,两位主角在一起时才有戏。
公路电影中沿途所遇到的不同人物的配角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本片在配角(不是跑龙套的,是有戏份的配角)方面其实很弱,一路上就是二位在不停地制造戏剧冲突和笑点,而忽略了一般公路片中沿途的形象各异的人物所创造的戏份。当然这不是死规定,电影在这方面的不足不算一个败笔,只是其中除了那位善良的女骗子造成了电影中最大的煽情之处后,其余部分基本两个人的搞笑戏份。喜剧部分中硬生生的插入一个煽情感觉有点脱节,这就是片中对公路题材中配角处理不当造成的,过于也许会成为这部精彩电影中的小黑点。
一直不明白张超饰演的那个画家帅哥跟女老师口中所说的那个后来车祸丧生的画家男友有什么联系,如果没有的话,不明白这个打酱油的角色为何而来,还有惊鸿一瞥的李小璐,也不解安排在此有何用意,难道真是为了给片子增加点星光阵容?
喜剧片中台词和情节可以达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本片的台词很精彩,毫无做作之言,包袱也很多,搞笑的地方使你捧腹,诉衷的时候也让你沉思。编剧刘仪伟和香港导演叶伟民所创造出来的台词与细节很亲切,观众可以乐着欣赏完电影,也能乐在其中。
《人在囧途》是一部看得很爽的喜剧电影,故事不算跌宕起伏但很精彩,而且笑料出色,也更加贴近生活,同时也若隐若现的讽刺社会阴暗的一面,是近期国产小成本喜剧电影中惊喜的一部。比起那些鱼肉市场的国产大制作强过数倍。这样的国产诚意之作既是观众的津津乐道的作品,也给盲目追求大制作的国产电影当头一小棒。
4 ) 羊对狼的性幻想——评《人在囧途》
这是一部美好的让人不寒而栗的电影,编导们一如既往的给我们营造那令人发指的温情,用一碗多年陈酿的愚众孟婆汤,灌输给羊,让他们对狼不再有敌意,甚至产生出适当的性幻想。作为一个石家庄人,若不是屏幕上打出的“石家庄机场”、“石家庄火车站”的字样,我会觉得这是科幻题材。当然,我并不否认《人在囧途》里的情况会发生,比如在潘多拉星,阿凡达投靠的纳美人们,他们的情商和情操或许可以实现,但在阿凡达的地球老乡阿凡提生活的中国,这样的事情,只存在于宣传材料中。
老板,外表冷酷但性格温顺如羊,在路上,被一个打工仔敲打、刺激、点化下,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挖自己错误思想的根源,最终幡然醒悟,走上了积德行善、普度众生的群众路线,生意之外获得了亲情、友情的双丰收,几近完人。
打工仔,气吞N加仑牛奶,为节约型社会舍生忘死;在路上,若不是换了N种交通工具,肯定会好事做了一火车,尤其是对素不相识的老板一帮一、一对红,最终好人有好报,于一年后转正也成为老板,脱胎换骨,功成名就。
女骗子,忍辱负重,为了伤残儿童默默奉献一生,无怨无悔,虽从事特种行业但出淤泥而不染,所幸被打工仔慧眼识珠,令其光辉事迹昭然于天下。
老板老婆,虽然戏份不多,但难掩女菩萨本色,揣着明白装糊涂,将一山不容二虎的仇恨放下,用三从四德的优良作风感化偷情的老板及偷窥的小三,其做法宛如《鹿鼎记》里的海大富海公公用的那招“化骨绵掌”,面对一切皆有可能的婚姻,一切尽在掌握。
小三,是这部片子里最为惊天地泣鬼神的角色,她将时下被人所不齿的狐狸精演绎成贤淑的刘慧芳,看到老板家里和睦美满,便转身而去,留下祝福,此情深埋于心底,相忘于江湖,当初以身相许是急老板所急,如今全身而退是想老板所想,展现出新时期都市女性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情操。
按理说看这样的片子我因该笑、应该哭,但我只觉得堵。如此和美协调的世界不能说不好,好,实在是好,好的不得了,但问题是不现实。就好比我们健身,可以定位于史泰龙、施瓦辛格,甚至是王志文都没关系,可你非要选个哪吒当目标,非要练出三头六臂来,这不是扯淡么。
扯淡不怕,别有用心且良苦就可怕了,这样的片给谁看?老板么?他们对电影的热情在投资搏票房,而不是看片搏傻;骗子么?创业者举大事不拘小节,无暇对这种小规模的美化工程留意;老板老婆和小三么?不共戴天的双方,在实战中提高远比加强自身修养来的实际。
所以,看片的而且是看得很过瘾的,只有本片中最出彩的打工仔们,这也是影片的最终目的。这里的打工仔是泛指一切为别人卖命的人,而不是最最底层的民工,这是很多主旋律电影中惯用的手法,让很多本质已很不堪的人看到比自己更不堪的,进而产生优胜感。《人在囧途》其实是在如是宣传:打工仔们啊,老板其实是善良的、多情的、脆弱的,需要你们的理解和支持;羊们啊,其实狼和你们没啥区别,长了牙你们也就成了狼,可以与狼共舞、跟它们调情甚至发生关系,多好的世界啊,放松点、再放松点……
不过,在生物界最古老的律例——丛林法则中,被捕食者对于捕食者的对策,似乎没有性幻想这个选项。
5 ) 娱乐足矣
当你还在琢磨“人在囧途”这么一部电影会演些什么,电影情节已经慢慢展开:大老板李成功为了春节回家见女儿,面临一系列飞机返航取消航班、火车停运、汽车撞人熄火、掉钱包等等春运时可能发生的倒霉事件,好像每一件都是碰上那个乌鸦嘴的牛耿才发生的,但因为牛耿蹭到牛车、看到他单纯相信别人把身上所有钱给一个骗子,大老板也开始被触动。然后本来包小三的一个土豪老板,也改邪归正了…… 电影结束了,徐峥和王宝强的形象,也就这么深刻在我们脑海中。之后再来更多的囧途,都超越不了这一次影像的记忆。
第一次看是大学时期,和室友坐成一排,对着一台电脑笑得前俯后仰。王宝强一如既往的憨傻,喝牛奶那里看得人瞠目结舌。开车睡着最后翻车,那“砰”配音伴着跳跃假爆炸简直要笑死宝宝。全程笑点无数,之后好几个春节放出来全家一起看,明明已经看了好几次的,那些活宝们还笑不停也是醉了。看电影本来也是为娱乐,五星好评给人囧的娱乐效果。
6 ) 搞笑有余,情感不足
电影全程设计上确实有一些搞笑的情节,最深刻的应该是王宝强喝牛奶,2b,两人一身鸡毛的买衣服等等。王宝强和徐峥演绎的尺度都很好。春运也是让人印象深刻,对于一个没有亲身体会的人,希望自己尽量不要体会到……
公路电影通过路上的种种麻烦制造笑点,也在传递温情,传达这个世界还是充满爱的。但这部分刚好显示了电影的缺陷。作为一个搞笑电影笑点有,但强行温暖功力不够。一个找了一宿只为归还失主钱包的售票员,一个为救学生上街乞讨欺骗的教师,一个看见原配和孩子就自觉退出的小三,一个完全不介意老公出轨依然温柔的老婆……
毕竟主题还是好的,还是希望看过电影的人能像老板一样有一些触动和改变。
7 ) 《人在囧途》:其实我说的是别的事儿,和这个电影已经关系不大了
我在评价一部国产电影的时候,标准肯定是和外国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不同的。这是一个暂时没有任何办法的现实:如果将国产电影和好莱坞电影放在一个平台上进行比较的话,绝大多数的国产电影根本就没法看。
所以我对国产电影的标准明显是更宽松的。对于那些能表现出某种技巧上的、技术上的甚至只是态度上的进步的国产电影,我一般都会给予鼓励。(但即使这样,我仍然暴虐地批评了许多国产电影,我只能说它们实在是太过分了。)
在这样一个明显的双重标准下,对于《人在囧途》这部电影,虽然它有很多明显的问题,但我仍然觉得应该是鼓励大于批评的。
(对比同期国内公映影片,例如好莱坞进口批片《特工的特别任务》,同样是家庭温情喜剧电影,《特工的特别任务》一片无论是技术水准还是故事创意、叙事技巧,都比这部《人在囧途》明显要好不少。但我还是宁可推荐这部《人在囧途》,因为这是一部立足本土讲述中国人情感的电影,它能容易触碰到中国观众的内心世界。)
对于这部电影,我的评价很简单:“一部超过了我预期的喜剧片,它让观众笑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一些温暖。作为一部低成本喜剧,这种温情喜剧路线可能会又开创一种新的类型片市场。此片编剧不错,对内地语境的把握非常精准。另,徐峥再次证明,他是一个目前内地市场奇缺的类型片演员。可惜了《无人区》,不然他会正式跨入一线。”
随后,有不止一个朋友提醒我,《人在囧途》在剧情和剧作结构上“非常类似”一部1987年的美国电影《Planes, Train and Automobiles》(《飞机、火车和汽车》,又译《一路顺疯》)(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1775/),这部美国电影我没有看过,所以我也不好说这种“非常类似”具体到了什么地步。
不过考虑到《人在囧途》的“原创故事”是刘仪伟,而他的上一部电影《火星没事》则和一部2007年的美国电影《Martian Child》(《火星的孩子》)(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892525/)也是“在剧情和剧作结构上非常类似”,所以我想很多事情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因为我没有看过《一路顺疯》,所以我没办法具体比较《人在囧途》和《一路顺疯》。但就算《人在囧途》严丝合缝地把《一路顺疯》的剧本照原样扒过来,《人在囧途》的编剧也做到了不错的本土化处理,没有搞成那种不伦不类的生吞活剥,而是和中国现实社会做到了一个相对比较好的结合。所以就这一点我还是想要给一些鼓励。
下面讨论的关于抄袭和模仿的话题,和《人在囧途》以及《一路顺疯》都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咱们就事论事,所以有心人也不必借题发挥了。要说我是《人在囧途》片方的枪手,我不做辩解……
抄袭当然是我们要明确反对的,但合理地模仿和借鉴则是我们应该理性看待的。中国电影的创作现状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一片狼藉都是一种客气的修辞手法。泥沙俱下的淘金时代里,要想脱离我们生活的这个现实,忽然旱地拔葱凭空出来一个绝世天才之作,无论艺术性还是商业性都是世界一流水平……咱们不会这么要求中国足球吧?
小众的艺术电影咱们单论,或许还有某种可能性出来一部世界水准的作品。但要说在商业类型片方面,咱们过去欠的帐实在太多了,在什么都缺的情况下,我觉得基本没可能忽然冒出来这么一部惊天神作。即使是宁浩,即使是《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再加上绝大多数人都没看过的《无人区》,把它放在世界电影的范围里来看,它们的水准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我想大家应该是有一个基本共识的。
但我同时又对中国电影在类型化创作的未来持一种审慎的乐观态度。还是那句老话,咱们在过去的十年甚至十五年时间里,通过盗版这种特殊的普及形式,培养了一大批无论是品味还是视野都非常牛屄的影迷。即使这些影迷中的一小部分能够进入到中国电影的生产体系,他们都有机会改变中国电影的未来。
在刚刚开始起步的阶段,模仿和借鉴可能是我们现在只能面对的一个现象。抄袭是一种丑陋的偷懒,因为抄袭的动机在于急功近利,只想多快好省地赶紧搂钱回家。而模仿和借鉴则是蹒跚起步阶段的必经之路,好莱坞研究了近百年的商业类型片的电影叙事技巧,我们难道还要再重新把轮子发明一遍吗?
我希望我们的创作者能够尽快摆脱这个阶段,从掌握最基本的叙事技巧开始,然后逐步结合中国本土的文化特点和市场特点,最后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本土观众的类型化叙事模式。
重新学习和掌握类型片的叙事技巧,是因为我们自己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没有机会发展出属于自己的完整的电影叙事技巧。中国电影就像一个可怜的孩子,不停地在大人的殴打下渡过了悲惨的童年,等他长大后才发现,当他需要独自谋生的时候,他竟然没有学会什么可以养家糊口的一技之长。
当下中国电影市场所表现出来的高速增长,并不是靠中国电影人自己的本事挣来的,而是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面对这笔天降横财,是该贪婪地吃了这顿没下顿,还是抓住机会赶紧学点养家糊口的本事,那不是我能操心的事情。但对于那些长久以来一直在喜爱电影的人们来说,当然应该抓紧时机长点本事,同时也别被这个淘金时代迷惑了双眼。蹒跚起步阶段,行走的姿势不够优美,我们可以谅解;但如果以为人傻钱多的时代永远都不会结束,那就是记吃不记打了。
8 ) 三妻四妾 男人心底永远的梦
春运回乡,一个讨要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一个衣锦回乡的小老板,两人偶遇,事故频发,可以拍出不少笑料,本可打发打发时间,笑笑而过。
可越看越生气,甚至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不知导演和编剧到底想表达什么,讨谁的好,向谁献媚?对艺术真诚是不切实际的要求,至少对观众的钱包可以真诚点吧?找遍全城旅馆送回钱包的乘务员;收养孤儿的骗子老师;把世上还是好人多挂在嘴上的王宝强;被其感动代为支付拖欠货款的徐峥,你们在拍《感动中国》记录片吗?这些也算了,结尾简直让人愤怒,翩然离去的情人,知晓一切然而隐忍不发一言将出轨丈夫拥入怀中的妻子,这个丈夫可能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了,妻子像弥勒佛一样包容一切,情人善解人意的留下一封谢谢你让我成长,我仍然爱你的信决然离去,不提出一分钱的要求,世界还能比这更完美吗?在表现中国妇女的中国妇女的温良贤德还是和谐社会的可贵?恐怕只是躲在帐子里对三妻四妾的意淫罢了。
最后很疑惑一点,这片子是如何通过变态的审查的,从石家庄到长沙居然飞机返航,铁路塌方,公路堵塞,明显在影射四万亿的基础建设投资是豆腐渣工程啊!
一部超过了我预期的喜剧片,它让观众笑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一些温暖。作为一部低成本喜剧,这种温情喜剧路线可能会又开创一种新的类型片市场。此片编剧不错,对内地语境的把握非常精准。另,徐峥再次证明,他是一个目前内地市场奇缺的类型片演员。可惜了《无人区》,不然他会正式跨入一线。
今年到目前为止看过的最好的大陆电影。前大半段笑语不断,但又蕴含着不少道理,结尾并不刻意的煽情,让人笑过以后也能饱含泪水。唯一奇怪的就是,影片从头至尾一直都说去长沙,在长沙的故事,但却不是在长沙实拍。★★★★
老婆深明大义,小三激流勇退,男人这一辈子,值了。
把我笑死,从此开启了囧系列。王宝强简直天生的喜剧演员,又萌又好笑。
很有营养的小成本喜剧快餐片,人生的困窘也就不过如此了吧,到头来都敌不过一句“回家就好”,诙谐幽默却发人深省的小人物小电影!
每个女骗子背后都有一群嗷嗷待哺的孤儿。刨去那些尝试主旋律的东西,这部温情喜剧还是有些意思的。关于春运这个切身的老话题,一白领一农民工的两类特色人物。颇有意思。期望放低些,反而会有些小惊喜。
喝奶 我的天 炸到我了当年
永远都会记得王宝强上飞机时喝牛奶那一段,这提醒我上飞机千万别带液体哈哈哈哈好吧
可以了 中国电影市场缺的不是大片 缺的就是这种有诚意的中小成本的电影
唯一探过班的电影,看起来好有感觉。。扑倒那里我笑出眼泪了~
头一次首映当天看的电影,一点不后悔,,又轻松幽默亦富含生活温情
挺搞笑的,好多桥段现在有时还会想起,春运是场大戏。
叶伟民执导+武汉拍摄=感觉奇特 小打小闹小调剂 有诚意与笑料 徐峥挺有意思 至于王宝强 就一如既往的想扇他两巴掌....
全程在武汉拍摄。好笑,不做作。《天下无贼》+《落叶归根》
“老板,黄河的水真黄啊。”“大哥,这是长江”
春节将至,剧中王宝强饰演的牛奶厂职工,拿着老板给的欠条去长沙要帐,遇到了徐峥演的大老板回家,整个一路上是囧事不断,啼笑皆非,很不错的影片
连小三都这么有道德,社会和谐了
一路搞笑,一路坎坷的回家之旅,将两个原本不相干的人牵连在一起,如果说泰囧多了很多笑点,那么这一部就是多了几分真诚。
怎么跟美国大片不一样?今天爆笑登场,是目前为止我心目中的2010年度最佳喜剧片。夸张但不浮夸,笑的够呛,笑中带泪,虽然煽情部分略有刻意,但不算十分过火,不影响它成为一部好的喜剧片。
春运版《落叶归根》。苦中有乐、笑中带泪,2010内地电影第一惊喜。ps:王宝强的乌鸦嘴真是句句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