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魅影危机”,是指“这场贸易危机的背后隐藏着西斯尊主的魅影”……在我心目中,这一部《星战前传一之魅影危机》几乎是最好看的。
为什么呢?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个:1.饰演阿纳金天行者的小演员长得可爱,胖乎乎的脸蛋,天真的表情,和像狮子一样的蓬松金发;2.两个绝地武士,奎刚与欧比旺,都很有特点。演奎刚的连姆·尼森以前演过经典电影《辛德勒名单》的男主角辛德勒,而欧比旺则是个身高170左右的矮个子苏格兰帅哥;3.光剑打斗精彩,包括开场两个绝地武士追杀贸易联盟三巨头、奎刚和阿纳金在上飞船前遭到达斯摩尔拦截、最后大决战时两个绝地武士对阵达斯摩尔;4.饰演帕梅拉女王的娜塔丽·波特曼是个东欧美女,毕业于哈佛大学。
被我反复看过很多遍的电影大概有三部,分别是《星战前传1》、《枪火》(粤语版)和《国产凌凌漆》(粤语版)。没什么特殊的原因,就是因为感觉它们好看。
古语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为喜欢,所以自然而然地把一部电影反复地看很多遍,确实给人一种特别的感受。比较起泛泛地看一遍的那种电影,理解也会不太一样。
“绝地武士”、“光剑打斗”、“原力”这些都是导演&编剧乔治·卢卡斯原创出来的理念,也是“星球大战”系列能够广受欢迎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没有光剑,星战九部曲将失去灵魂。虽然电影里的打斗技巧较之香港武侠电影仍然是略逊一筹,但是炫目的光剑、挥动光剑时发出的“呜呜”声,以及“原力”世界观的设定,还是有效地弥补了打斗技巧不足的缺陷。根据我的观影体验,星战系列的光剑打斗场面,与香港武侠电影里的经典打斗场面,其艺术魅力是不相上下的。
这一部的光剑打斗尤为精彩,我最喜欢的是奎刚与安纳金在安全到达飞船前被大反派达斯摩尔拦截下来那一两分钟的戏,而安纳金因为身上原力潜质的保护而“无意地”避开了达斯摩尔飞行器撞击的情节亦属神来之笔。
按照乔治·卢卡斯的设定,安纳金就是传说中的“天选之子”(the Chosen One),他将会给“原力”以及银河系带来新的平衡。安纳金身上的原力潜质,使他拥有几乎接近未卜先知的第六感,与生俱来的飞船驾驶技巧和感觉。不仅如此,这种原力潜质还会“有意无意”地促成某些事情的发生,例如让奎刚和阿米达拉女王他们的飞船出现故障不得已降落在安纳金所在的星球,或让安纳金在感觉疲劳时想告诉奎刚一声结果意外地躲开了达斯摩尔的飞行器冲撞……《星球大战》系列的这种设定感觉跟周星驰《大话西游》系列的设定很像。没办法,很多电影观众和小说读者就是喜欢YY这个,他们需要代入感。
在第一部里,安纳金是天真可爱的小男孩,讨人喜欢。到了第二部和第三部,安纳金就没那么讨喜了,可能是情节所致,也可能是演员本身不行。反正到了第二部和第三部我更加喜欢看欧比旺或者尤达大师的戏份,包括欧比旺与赏金猎人父子的雨夜搏斗、尤达大师与反派第一高手杜库伯爵对战、欧比旺与外形猥琐但却很有喜感的八只手机器人格里弗斯将军光剑大战、尤达大师试图强奸西斯尊主帕尔帕庭未遂、欧比旺与安纳金师徒之间的终场大战等。
因为这部电影开场的背景介绍有点模糊不清和难以快速理解,所以在这里顺便帮各位梳理下情节: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银河共和国内部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最高权力机关——银河议会也面临着腐败和及最高议长缺乏威信的问题。为了抗议银河共和国议会加税的规定,银河系外围的“贸易联盟”派出机器人军队包围了同样处于银河系外围的无辜第三方——纳布星球,试图以此来施加压力给权力中枢,以换取减税的待遇。
在这种情况下,银河议会及最高议长大概面临以下两个选择:
1.合法与正规的做法——在议会进行讨论和表决,然后派遣使团去纳布星球调停,或甚至派遣共和国军队镇压。这个方案的缺点是需要很多的时间和冗长的议会程序才能决策成功。就算是决策做好了,派遣使团去可能根本没用。用军队镇压吧,战争会死很多人的;
2.不那么合法与正规的做法——绕过议会程序和法律程序,秘密地派遣两个绝地武士作为最高议长的特使去跟贸易联盟的领导人三巨头谈判。名为谈判磋商,实则是要用绝地武士会的威名和光剑“间接地”胁迫贸易联盟领导人屈服。
结果,第二个方案,也就是非法的那个,被采纳了。在议会和公众不知情的状况下,一艘飞船载着两个绝地武士,师傅奎刚与徒弟欧比旺,直奔纳布星球而去。
根据奎刚的理解,“这些贸易联盟的领导人都是懦夫,看到绝地武士的出现就会屈服的,这一次的贸易危机将很快就能得到解决”。……不过他还是判断失误了。贸易联盟三巨头围困纳布星球的行动,是得到一直隐姓埋名潜伏在议会内部的邪恶势力代表——西斯尊主帕尔帕庭的暗中支持和煽动的。这位未来的银河帝国皇帝一边大骂贸易联盟三巨头“懦夫”,一边下命令把两个绝地武士和机组人员“通通杀掉”,反正他们这么做是非法的……整个故事就是这么开始的。
Jedi有没有恐惧不知道,但一定有自傲和私欲(但他们就能从私欲里分离出纯粹的恐惧?那不是更可怕,掌握强大力量的人没有恐惧,没有规则,只有为着所谓正义而出手的行为指引…这踏马被利用好不就亡命徒吗),bring balance to the force更像是高维度能量大清洗,自傲的Jedi以为自己掌握了原力就能掌握随便谁的命运,但放长远点眼光实际上是Jedi被清洗干净了。
掌握着force的人嘴上说着要摈去六欲,实际自己为了各种各样私欲去参与了世间争锋,给各个世界平添许多苦难,正剧前传看完,有点像绝地内部、世界和平的双线叙事,而最终一切交汇、冲突并消亡;结合种种,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听上去更像诅咒而非祝愿,因为不过是那些自诩绝地武士的人之间默认的对其所拥有的非人力量的沾沾自喜罢了(顺便精神控制学徒)…真正的痛苦因不应拥有的能力而被注入,最终消解消散…放在星际战争背景下,矛盾被放大,能力的破坏性增强,这种设定倒是蛮有意思。
苦于佛教道教总是死守旧故事,不然搞点新故事讨论一番万物归一,阴阳归一,不是更适合钟国宝宝的原力故事吗。
99年很多场景还采用的模型布景,但是效果出乎意料的赞,赛艇那段儿尤其赞
当年我连做梦都在跑的赛艇大赛隔了13年还是震撼到我了啊~太带感了貌似后来有做成游戏。99年的CG无论在当时多TOP现在也还是杯具了,但无损它在我心中的星际科幻启蒙片的地位。剧情不弱,但文戏确实太弱了导致人物之间的情感和关系缺乏层次。再赞一个当年青葱粉嫩的Ewan啊~
小学六年级珠市口电影院,第一次一个人去看电影,被震撼了,绝地武士,一直记着这个名字,在心底
安纳金当时就是一萌小正太啊!关键时刻总是R2用小机械手扭转局面啊哈哈哈哈哈
其实挺差的。不过,毕竟拍摄的时候还不算是编剧的经典时代。太多的巧合,太笼统的概述。不过,从电影,也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么:人的主观是多么能够欺骗理智的双眼.
比起三部正传 前传的特效有了质的飞跃 动作不再那么僵硬 场面也更加宏大 之前因为科技的束缚 所以在一些小的细节方面无法做到精致 现在可以在前传里派上了用场 而且卢卡斯这次又做回了导演 整体感觉全面提升
Ewan McGregor,wonderful
世界上最伟大的电影系列,没有之一。难以想象三十年前的人们坐在电影院内观看新希望是怎样的震撼。有人说它情节弱智,任务设置简单,可是卢卡斯创造了另一个世界,再此面前任何弱点都不值一提.同年龄层的星际迷航相比只有以泪洗面。卢卡斯万岁!人类无限的想象力万岁!
星战系列因前传而不朽。恐惧,愤怒,仇恨,痛苦。
小阿纳金,又残一个...
我去。。。看错了。。。应该先看1977年的A New Hope。。。重新看。。。凯拉奈特莉和娜塔莉波特曼在这里可真是傻傻分不清楚啊!
现在可以肯定这就是若干年前学校包场时看的那部“星战”,是我看的第一部有Ewan参演的电影。特效在现在看来依然精彩。
好电影哪怕过去十几年依然是好电影。重温才发现好多熟悉的演员,连姆尼森,伊万,娜塔丽波特曼,小阿纳金真可爱。99年的电影,特效不能与十几年后的今天比,但秒杀现在国产片特效还是足够。Ewan的口音辨识度真高,小辫子可爱
依稀记得小时候看过这部电影,可以想象在那个物质及精神都还贫乏的年代带给我的震撼:光剑、娜塔丽的华丽造型、飞船、外星人、机器人、、、星战系列是个永恒的情结
虽然这一部是乔治·卢卡斯亲自拍的,但还是拍得很一般,情怀大于内容。交代了R2-D2和C-3PO是怎么认识的,还出现了欧比旺、尤达、帕尔帕廷、贾巴等熟面孔。欧比旺“人品王”的特点已经有所体现,两次掉下去都活了下来。没办法,毕竟《星战4》有他,也就意味着在前传三部曲中一定不会死。反过来说,奎刚·金没有出现在正传三部曲中,就一定会死,只是时间问题。娜塔莉·波特曼和凯拉·奈特莉的真假女王很有迷惑性,如果是第一次看的话很难发现在中途掉了包。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引出了安纳金·天行者,未来的达斯·维达。
现在知道为什么《侠盗一号》好评如潮了,剧情结构和这部是一模一样。作为最早的起源第一部,非常惊艳,17岁的娜塔莉波特曼真的好青涩,连姆尼森大叔最早的营救任务,伊万的卢比旺真的很帅。……看着男主和女主,又感觉好悲伤,这个家族非常神奇,带着诅咒一般,好像世世代代都不会好了。
wow第一次看星战系列就去看了3D重映版。我入戏有点慢不过看到伊万萌神带辫子的样子迅速找到了自我。中间追车(船?)一段挺不错来,回家路上才听导演说犹达是木偶人??我说怎么一直坐着不动明明那么可爱。。。分不清真假波曼。。
你們都來看一哈 再告訴我 為啥子我看咯第一部就不想再看下一部?
小学组织看的 完全震撼了当时幼小的我 也从此爱上了科幻片
缘起:初,天下共和。贸易联盟以强势围而攻纳布星球。议会不作为之下,女王只得求救与土著及绝地议会。幸得绝地师徒二人,勇闯恶地,救星球于危急中。在行中发现一潜力非凡之子--安纳金.天行者。 ---一切之后都有西斯之阴影笼罩。#娜塔莉那年才18岁,凯拉奈特莉也才14岁# 。。真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