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珠峰下融雪对南亚次大陆很重要
恒河三角洲,入海水污染很大
切斯皮克湾区污染后重新清洁
海平面上升到一定程度新奥尔良被淹没
太空喝个浓缩太不容易了
太空容易影响视力
太空Pink光下种菜吃,“光头一年”来了
日本补给htv,这就跟a year in space对上了
吃之前要晒一下
大不列颠
对岸阴云下是阿姆斯特丹和布鲁塞尔
莫斯科
大阪,名古屋,东京
罗马,那波利
尼罗河 开罗,以色列特拉维夫
宅内佛劳润丝的声音太性感了。多图杀猫,
俄国飞船,一个俄国人,一个美国人,一个意大利女人
16个国家共建
靠太阳能
cupella
直布罗陀海峡
地中海
风暴角
好望角
澳大利亚
纽西兰
安第斯南美
安第斯山脉冰原
五大湖
魁北克撞击坑
火山
夜晚看雷暴
中非和东南亚最厉害
中心直径25miles
空间站通过空调回收水
spaceX龙飞船从弗罗里达提供补给
空间站太大东西太多建立数据库
EVA准备,太阳下300F,阴影下-275F,太空服里能感受到
太阳下手指有火中燃烧的感觉,需要放到阴影下凉快一下
后背包和头盔都容易撞
容易失去空间感,容易被线绊到
容易割出口子,所以要小心,考虑每个动作。
脱出仓服是最难的。
太空过节
要学俄语
太空日出
太空中容易长高,骨骼肌肉容易萎缩
其实我的疑问是女性生理期的经血怎么排出
马达加斯加森林开荒
水土流失,狐猴减少
南美雨林被烧荒
LA湾区地表下沉,因为地下水使用过多
科罗拉多水盆地缺少雪山融水
吃了几个图,great lakes和科罗拉多, everest ,再次传也失败,算了。
泰国渔船
美国平原
美国东部和多伦多等
能看见月亮倒影,印巴分界线
亮的是韩国,北边的黑暗是
墨西哥湾
看到了极光就是看到了辐射
global warming和新能源部分比较俗,没劲
这里又提到了金发姑娘地带goldilocks zone
如果是原声更好,但不是的话也不耽误欣赏星球呀,在太空看不到任何纷争,真好
起初看到放的是胶片就决定路过一下 进了影厅才发现居然是4:3满屏70mm的IMAX胶片 科技馆体验好评!通过宇航员在空间站的上帝视角看美丽星球 可惜此处播放的是普通话配音 没能领教大表姐的旁白
20170421 BJIFF 中国科技馆 巨幕厅。世界地球日前一天看的,非常让人震撼,提醒人时刻保持敬畏自然的心。奈何是国语配音,听不到JLaw的配音有点遗憾。
让沁人心脾的蓝色冲洗你的眼球吧
地球美过大表姐!
短短四十分钟,也做的杂乱,一会是劳伦斯的画外音介绍马达加斯加和巴西的森林被毁,印度水源也堪忧;一会又放几段欧美亚洲的灯光夜景;最后又讲寻觅地球的替代行星,抱歉我是没看出这些内容之间有什么逻辑顺序。大部分画面是培训宇航员在空间站实拍回来的,也加了些地球变干涸如同火星的CG,宇航员拍来的素材有两种,一是太空俯瞰地球,这部分里面有不少和网络图片差不多的部分,但是极光和闪电的动态画面还算新鲜,生活上则有太空健身,太空工作、补给船到达什么的片断,虽零碎但也有新意,太空还是美俄的领域,日本也偶尔也插一脚,中国则极少拍摄。那些人类活动(焚烧森林的浓烟)还是挺触目惊心的,不知为什么这个主题没有坚持到底
IMAX球幕太震撼了
有幸在传说中世界第二大屏幕的Melbourne Cenima IMAX看到此片,有种陷入冥想恐惧的感觉,大表姐酥酥的声音还是蛮加分的,否则就变成IMAX版的苹果系统屏保了。
感谢NASA提供这些美轮美奂的影像,以上帝视角来看地球还是相当有趣的,夜晚的地球实在太美。看到最后就想起了黑衣人的结尾,说不定猫咪的项圈里也有一个和我们的认知完全不同的宇宙,说不定我们的宇宙也在一只猫咪的项圈里呢。
这片也是太适合看Imax了。只是上影节满场情况下迟到的多到不能忍,来来回回遮挡字幕,如果有迟到者看到这里,请自我检讨,没错说的就是你。等迟到的全都进场坐下了,好么字幕又崩了,总之感觉50%的时间没字幕看也是绝了。
4月份看的了。IMAX带来的了很多震撼的画面,喜欢大表姐的配音,美丽的星球,脆弱又坚强的星球
Pacific science center的3D IMAX,很多镜头爽爆了,3D高清无码地球好美丽。唯一不喜欢的是关于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教条扯得有点多。
在英国科技博物馆里看的imax,太震撼了。特别是夜空。面对这样一颗星球,我们要保护好她啊。
our beautiful mother earth
被开头震撼到了,从银河系外一步步返回到太阳系中的地球上,比前几年看到的旅行者一号拍下的“蓝色暗点”照片效果更立体直观,更易感知与理解。
当然是很美的,但是A Beautiful Planet中的Planet应该说得更加具体一些,而不是停留在空间站,或者又眺望到别处去了,应该更紧密一些,就围绕地球来说,NASA不是没材料的啊。
日益遭受摧残逐渐并不美丽的美丽星球,却又是全银河系最美丽、最适合人类居住,简直为我们量身设计打造的星球。用上帝视角俯瞰地球,和《哈勃望远镜》连连看,开场第一幕就是《哈勃》结尾的一幕。俯瞰地球的夜空,国与国之间没有边界,除了因意识形态形成的边界线——三八线和克什米尔线。三八线南面是灯火通明的韩国,北面是一片漆黑的朝鲜,真真难以置信,颇为讽刺。严肃的太空科教片出现Becky G的流行音乐骤然泡腾气氛,用曲超棒,片尾曲铿锵振奋。我始终相信遥远的宇宙彼端有与我们相似的星球和外星人。感觉放个屁和稍微进行高碳出行都有罪恶感,我们一定一定要要好好珍爱我们的地球!!!!!
Passengers(太空乘客)后记。。。
科技馆IMAX2D球幕,开篇飞跃群星进入地球的片段,立体效果秒杀大部分所谓的伪3D,画面太美。
BJIFF2021#7@影博 用影博的这块北京效果最好的IMAX屏幕看地球简直太爽了。这片子的问题就是没啥逻辑,而且太短了。在它的浅尝辄止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从太空中看地球上的雷暴、亚马逊地区烧毁森林的黑烟、海上渔船的光点。另外看到有人反感里面的宣传,我倒觉得很有必要:呼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种事情,放在这样的片子里简直太自然合理了,而且十分必要给小朋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