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马建新接受李卫华的那一刻开始,原本平淡的生活开始有了新篇章。他不再沉默不语,转而是用仅有的笑话来打消两个人之间的默不作声。最终,李卫华的生活也被改变了,先天性心脏病折磨了她好多年,但看到马建新的时候,这种折磨便成了一种甜蜜,这甜蜜只有在看到马建新的时候才存在。李卫华决定跟马建新结婚了,但两个人的考验还没有结束。
如果《一个勺子》没有获得成功,大概谁也不会料到陈建斌居然曾是一个不错的编剧,影片《菊花茶》是陈建斌的编剧作品,这部作品非常不错的展现了陈建斌扎实的编剧能力。对于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情往往倾注最大的热情,创作者就会发现其中美好的一面,陈建斌这一点上是负责任的。
《菊花茶》讲述了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这段美好的爱情故事就如同我们所期待的那样,有情人终成眷属,且稍微有些琼瑶式的回环玩转但却不乏味。马建新是一个铁路工人,因为组织上安排学习,因此他邂逅了美丽的讲课老师李卫华。李卫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能太激动,不能结婚生育等等。马建新在第一堂课上就从学生中脱颖而出,且获得了李卫华的青睐。之后的故事水到渠成。
在经过了并不怎么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马建新与李卫华喜结连理。新婚的夫妇本该有的快乐却没法延续。日子平淡,李卫华却在一次晕倒中住进了医院,心情就更加郁闷了。马建新与同事巧妙配合后,开着火车头带着李卫华浪漫了一次,换来的却是被发配到偏远地区反省自己。报纸上,新闻中传来了噩耗,马建新所在的地区发生了车祸,李卫华心急如焚的赶了过去,她终将面对什么?
《菊花茶》用着最简单的故事,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最不简单的情感过程。马建新与李卫华之间的感情很淳朴,同时也是当今时代之下,很多人所向往的。或许这段感情在二十多年前并没有让人觉得眼前一亮,但是时过境迁,这样普通平凡的故事换一个时代背景,似乎击中了很多人内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是啊,谁不向往这样简单的感情。
马建新的身份设定是一个铁路工人,如果在二十年前,这样的工作可能是让人羡慕,但如今的话,我国的技术工人基本上没法在影视剧中以一个主角的形式大放异彩。影视剧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精英,对于普通的民众再也没有像之前那样有好过。当然,如果这个角色放在二十年前,当新兴产业并没有获得很好的发展前景的时候,这样的角色同样属于“社会精英”。不过在崇尚劳动获得价值的时代,这样的社会精英也比很多当代这种纸醉金迷的精英阶层更能获得大众的认同。
角色的设定往往决定了一部作品的整体基调,想要获得观众认同,首先得有一个观众认可的角色,马建新这个角色与李卫华这个角色相互成就,一个普通的铁路工人,一个兼职的代课老师,两个人的职业并不光鲜亮丽,但却能收获更多人的共鸣。因为这样的角色就在你我之间,感触起来并不困难。
角色设定后让普通人感觉到认同的另一点来源于角色的性格确立。马建新是一个简单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木讷的人,他的性格很是内向,且不具备油嘴滑舌的腔调,同时也不具备任何可以集中所有优势性格的基础,这样就更加深化了普通人对于这个角色的认同。
现实生活中没有几个人是具备完美的恋爱技巧以及能言善辩的,马建新刚好满足了这一点,在性格习惯上太过于普通且具有着我们现在所被鄙视的真诚和坚定,最重要的一点,他曾经因为爱情受过伤但依旧对爱情充满信心。这一点弥足珍贵,且能获得更多人的认同,现实当中的每个人不就是向往这样的爱情吗。
人物的设定完成之后,影片《菊花茶》用一个简单的故事,充分展示了细节之后,便紧紧的抓住了观众们的心。两个人的恋爱生涯并没有像我们现在看到的那样轰轰烈烈,也没有更多的别的情感的介入,一切都是以两个人为中心,用两个人爱情中间的经历来填补整个大框架下的小细节。比如木讷的马建新用路上学会的笑话来逗李卫华开心,凭借着自身的优势的马建新的同事,偷偷开车带着两人外出游玩以及刮胡子的细节和李卫华送给马建新的剃须刀等等。
这些细节并不起眼,但却足以填满这个简单爱情故事的所有面。复杂从来不是一个电影的根本,只要是用一种最为简单的方式来细节满满的讲述完成一个故事,我们同样能获得一部不错的作品。陈建斌做到了。在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期待的或许并不是一个架空了的内核,而这些非常接地气的普通人的生活则会让人更多的共情。2000年的电影中的爱情,似乎准确的抓住了现代人的心。
……
你好,再见
很少喝菊花茶, 可能是因为菊花被玩坏了吧。
但是周日晚上的菊花茶震撼了我, 感叹吴越与陈建斌的美好爱情故事只是遗憾现实中他们没走到一起。
立冬。
开始的背景是我喜欢的西北或西部的荒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但是季节不对,一个沉寂 的汉子扛着行李包孤独的走在公路上,一直等老汉司机鸣喇叭他方爬上拉羊的后车厢,等进入驾驶室老汉一句:这么冷的天,羊都冻死,你咋会想到跟它们在一起?没有回应,老汉自顾的说着,最后都讲起了笑话,依然没能让汉子开口,最后下车的时候,老汉司机劝他要主动说话。
被选来参加培训的他,在宿舍泡起一杯菊花茶,菊花茶白白黄黄的,在水中翻滚,热气在透明的玻璃杯口稀疏飘摇,窗外的双杠上结满了冰凌子。
因为一个插曲,吴越临时代班,临开课前所有学员被威胁,绝对不能让吴生气,否则后果很严重。所以第一堂课所有的爷们都低着头不敢回答吴的问题,只有陈直白的讲了,聊胜于无。
等到陈打饭到教室,一边大口吃饭,一边哧溜一口菊花茶。坐在讲台上的吴看着也好奇。
抱柱信的故事让他们两个人又加深了印象。吃饭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陈也越来越主动和人交流了。
在下个节气前,吴用手画了一只脚在窗户上。
小雪。
临别的日子到了 ,《七子之歌》是时代的背景。是因为嗓子不好吗? 陈拒绝合唱,也许他不舍分别。吴也是一包东西拿起又放回。陈问起吴的身体。等到毕业典礼,吴当场晕倒,年轻的陈啊, 背起吴就狂奔。在医院椅子上睡着的陈,被推醒。吴已被接回家,有一包东西给他。里面是一个电动剃须刀。只是因为陈听吴说了刮胡子是对别人的尊重和自己的自爱而刮破脸。情愫也许在那时便已加深。
大雪。
吴的哥哥来接陈去家吃顿饭,以表谢意。热情的一家人把陈的碗都填满了。也许对吴最暖心的是陈也用手画了一只脚丫,就在吴画的旁边。一对脚丫,一大一小,一男一女。挑破的不是窗户纸。
吴要体验别人家情侣似的散步。初恋的感觉就在第一次牵手中,滑冰场上,在陈滔滔不绝的说着胡杨甚至主动提起送陈一块鱼化石中肆意成长。可怜的戈壁沙滩,多少年前出过鱼?
鱼化石没找到,但是找到一对更神奇的宝贝。抱着它,陈又搭上了老汉司机的拉羊车,在驾驶室里陈笑意满满,那便是幸福的感觉吧。
吴的妈妈偷偷的见陈,讲了很多,希望陈周日能到家里坐坐。
爽约的陈站在铁道边被吴追着主动道歉,她不想失去他,能保持朋友她也很开心。
陈, 站了一天一夜, 寒风凛凛,雪花积满头顶。
一个人,一辆自行车,半夜敲吴家的门。他说了很多,被甩,固执的倔强,朴实的诚信,吴无言。
分别的时候,他们确定在一起了。
立春。
泰坦尼克没吓着吴但陈却哭的稀里哗啦;正常的夫妻生活也在压抑着。
吴又一次晕倒。
陈尽心、委屈的照顾着吴,但是看到空出的临床,吴绝决的一次次扔掉大衣,走到黄河边,不甘的说着:没有活过。
偷偷开出火车的陈,让吴体验了一把刺激,但是却被罚下放偏远的小站。于是,每晚,陈只能站在房顶用手机与吴电话一解相思。
因找自己刻的鱼化石,陈的工友出意外。
听到新闻里的报道,吴急匆匆的出门,巧合的也碰到了老汉司机。老汉司机的笑话也没打动吴。吴讲起了陈说的笑话—也是老汉司机讲给陈的。大家都没笑起来,老汉也觉得这是个怪人。
看到陈在刨地,吴在其他工友的目光中抱住了陈。
就在简陋的宿舍里,炉子上烧着水,他们聊着天。
抱着,在床上。
吴成了女人,一对鱼在融化的冰水中游动,翻滚的菊花茶充满着生机。
有我呢,你的手会暖和。
2019.10.25
西蒙
《菊花茶》是她主演的第三部电影,是他写的第一个剧本。28岁,他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中央戏剧学院的宿舍在刷墙,他借住在班长曹卫宇的半地下室里,写完了这个故事。
彼时她已经年少成名,眼前一片坦途;而他还只在学校的剧场上展露着才华,一坛好酒,隐于深巷无人知晓。
她坐在台下看过他的话剧《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他在电视里看过让她大红大紫的那部《和平年代》。话剧里的他,投入真诚;电视剧里的她,像极了《东京爱情故事》里的赤名莉香,是一代人的梦中情人。
很多年以后,还有人在微博上回忆起在台下看他演的话剧,前排坐着她,恍若隔世。
他写《菊花茶》剧本的时候,脑子里的女主角一开始是吴倩莲,后来就慢慢变成了她。她的档期演不了李卫华,他对制片方说,不是她的话就不要拍我这个剧本了。而马建新这个角色一度曾经属于王学兵,但命中注定,他要一次又一次地演那些姓马的男人。
千禧年到来之前,她和他没有在北兵马司的胡同里相遇,而是在冰天雪地的西北相遇了。
1999年的夏天
他们在那个冬季相遇,而相遇之前1999年的夏天,他们在《恋爱的犀牛》有一次错过。他随口说出了《恋爱的犀牛》里第一句台词:“黄昏是我一天中视力最差的时候,一眼望去满街都是美女,高楼和街道也变幻了通常的形状,像在电影里。”这个电影般的画面是《恋爱的犀牛》的灵感之源,从这句话启程,编剧廖一梅为他度身定制了执着的马路这个角色。然而,他说排话剧没有钱、没法出名,一定要去演《我亲爱的祖国》。
在中戏的小饭馆,他和孟京辉、廖一梅分道扬镳,不欢而散。
在郭涛朋友的酒吧里,她和孟京辉、廖一梅剥着她从浙江带来的小核桃,聊起了《恋爱的犀牛》。
她本来准备回上海,偶遇了师弟廖凡,意外在北京过完了整个夏天。《恋爱的犀牛》演了四十场,一票难求。从此,她成为了二十年常演不衰的《恋爱的犀牛》里第一个明明。
《恋爱的犀牛》他想起来是无尽的遗憾,她却觉得那个夏天格外明媚和快乐,与犀牛里的红红成为了死亡也可以托付的朋友。二十年以后,她回忆那个夏天,说:“那时候我还没有男朋友,一切都很阳光明媚。我不懂什么是爱情,但我懂得什么是执着。”
从此明明这个角色像被立下了诅咒,演她的女主角总是要发生一些事情。她笑言:“如果是这样,那么我就是‘开国元帅’ ”。
这个故事里的故事仿佛暗喻了两个人的命运,终将相遇,也注定分离。
1999年的冬天
拍完菊花茶,她照例接受采访,她说她喜欢这个角色,喜欢这个剧本,喜欢这个剧组,喜欢这部电影。这个角色好像为她而写,这个剧本不像有些本子写得像说明文,剧组的导演、演员、摄影都是同龄人,没有经费导演就自己掏钱印海报,她沉浸在这样的创作氛围里,拍得开心惬意。
她说,这是她唯一留下做纪念的剧本。
后来
后来,他和她都因为《菊花茶》这部低成本的电影拿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演员奖。在他们准备结婚的房子里,两座一模一样、颀长女性样子的奖杯靠在一起,旁边就是他获得的话剧金狮奖奖杯。
小时候有人给她算命,说她长大了会去北京。这一年,她从上海话剧中心辞职,正式常驻这个干燥的北方城市,甚至上海口音也在渐渐消失。冥冥之中,她好像找到了留在北京的答案,除了在北京的运气,还因为他。
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段佳话,一段命中注定。
她不在意他没有名气,不在意他没有钱,尽管他已经30岁却还没有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和她的差距更是很大。她欣赏他的才华和真诚,和这些相比,其他的都不重要。
逐渐的,他的作品列表里多了滕文骥、滕华涛导演的名字,这都是她的世交。是不是她推荐,她没有说过,但她老是去客串。
她的师姐、也是好朋友许波写了一个剧本《结婚十年》。本来是找他们一起演,但后来高希希导演定了徐帆做女主角。他嫌弃剧本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她却给他分析说,这个剧本最好,极力撺掇他去演,成为了他事业的起点。2002年10月开机,2003年5月播出。因为这部剧他接连拿了飞天奖、金鹰奖,他的才华被看到,她说他值得。
她很少透露自己的私人生活,偶尔被追问,只是说稳定,他是努力的专业的好演员。她说自己从小吃食堂长大,在北京却学会了做饭,会给男朋友下厨,像一个沉浸在幸福里的傻姑娘。
也是从他的只言片语里知道,她说不要为身外之物打扰两个人平静的生活。他还说,她善良、独立、宽容,是他的天使。
在《超级访问》里他的出镜好友是她的闺蜜,他的学妹。好友说了三亚趣事、一起吃饭、玩杀人游戏,没有提到她,但她一定也在场。朋友讲述里的他是个会在街边假装打电话的怪人,她大概也是爱上了他这一点吧。
二十年后,她依然可以把家里的钥匙和生死托付给这个闺蜜,但这个闺蜜不再是他的好友了。
那个年代没有综艺,没有访问,没有秀恩爱,他们只是频繁去对方的作品里客串。在她的剧里,他演过杀人犯、去结婚登记的情侣,他在《菊花茶》里写过的笑话也成了她另一部剧里的台词;在他的作品里,她是电视广告上遥不可及的女神,是背叛他的初恋女友。一场酒吧昏暗的对手戏,他看似随意吟出一句诗“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脸上却有藏不住的狡黠,得意得已经要出戏。诗里有她的名字,这大概就是最隐秘的情信。
2005年春天
她在演《中国式结婚》的时候突然磕磕绊绊,说不了台词,她请导演换演员,导演不肯;他去客串了,留下了两个人唯一一张公开的非剧照合影。那部剧里,她和辛柏青主演一对怎么都结不了婚的情侣,他和朱媛媛客串另一对。戏里,他们在结婚登记处擦肩而过,戏外,他说明年结婚。
年轻时候的她可真漂亮啊,脸上全是利落和明媚。
他在采访里说,明年结婚,他说什么时候都可以结婚。周围的朋友都知道他们买了房,理所应当地把他们看成一对,一切似乎风平浪静、顺理成章。一些只言片语里,窥见一些生活的难题。他讨厌生活琐事,她搞完了房子的装修,她也有考虑婚姻里那些琐琐碎碎的事情,做好了迎接它们的勇气。
客串完《中国式结婚》,他启程去了《乔家大院》剧组。拍了6个月。从麦子抽芽一直演到麦子收获。
她拍完《中国式结婚》,又去了《大阿哥傅竣》。一转眼,就来到了盛夏。她在大连,拍《背后有人》,这电视剧的名字真是一语成谶。
2006年
他确实在“明年”2月结婚了,只是新娘不是她。他拖着另一个人和肚子里的孩子在圈子的典礼上出现,痛哭流涕地领奖半小时。
猝不及防的分手,无法提及的往事,被注视被讨论的痛苦和敏感。甚至几年以后陌生人善意的关切都会让她受伤。
她说,生活是自己的,和其他人无关,更不需要拉上两个无关的人。她说,是个人就会禁不住诱惑,是条狗也会因戏生情。她说,她觉得两个人关系变化了,分手再正常不过。只是不应该不诚实。
她明白这些道理,她没有对外诉苦,没有抱怨。她只是身形瘦削,眼睛里蒙了一层灰,再生了一整年病。
她说自己善于辗转腾挪,但是她的择偶要求里多了一条,不要圈里人。她甚至再也没有公开过任何一段感情。
采访里,他的妻子嗔怪他,没有给自己写过剧本。他神采飞扬、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大段,他那美则美矣,毫无灵魂的妻子却似乎什么也没有听懂。
后来,他在节目里cue她,说《结婚十年》因为她的劝说才会去演,字里行间好像有一点感谢;他还说,自己从她那里学到很多,言谈间好像有一点敬畏。
她自嘲自己因为陌生的同情得到了工作机会,万千嘱咐记者不要把自己写成怨妇;唯一一次的视频采访被问到《结婚十年》的往事,她连一个“你”字都要吞下去,犹豫了一下说是制片方找的他,又克制着说,互相抱着不放对彼此都是一种打扰。
有人问她:是否还相信爱情,她说,不相信爱情没有办法演戏。
========================================================================
他们对表演都有着一样的热爱,他们在表演上都才华横溢,他们都爱着书籍,爱着艺术,爱着音乐,爱着电影,爱着戏剧。他喜欢写诗,生活中也有着这样那样的顿悟;她的文字是言之有物的灵动、优美,他们都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他们都说艺术要有个性,评价表演的标准都是那么统一。她不工作就不爱化妆,不爱戴首饰。他也觉得那些都是身外之物。他们也都和廖一梅、孟京辉一起创作了那么好的作品。
他们注定相遇、相爱。她说她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她无私地帮助过很多人,她应该没有后悔帮过他。
然而,他们也注定分离。
生活总是很可笑,回看过去的岁月,他为了名利拒绝了《恋爱的犀牛》,没想到《恋爱的犀牛》却成为了传奇和名利,成为了要写在中国戏剧史上的作品,他遗憾、后悔的是没有获得这份名利。
她也曾经为了《上海沧桑》里的沈鲠萍,拒绝了《将爱情进行到底》里徐静蕾的角色,后者大火,但回顾往昔,她很坚定地说,自己没有什么后悔的。
从一开始在《恋爱的犀牛》错过,就注定,那些表面的契合无法弥合这底层的巨大的裂痕。
他看不上《结婚十年》,觉得鸡毛蒜皮,家长里短;她却能一眼挑中,审美和判断,云泥之别。
他以为她会无法放下,所以连面对她都不敢,连新闻报道也怕刺激她;事实上她洒脱自在,问心无愧,毫无留恋。
原来在一起五年了,他并不懂她。
他其实也并不在意拍广告,秀恩爱,上综艺,演烂剧,做通稿,买热搜。在和她分手前他都没有做过,和她分手以后,他都做了,并且甘之如饴。他要更多,更多。
她,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热爱,无论何种处境,即便运气很差,从来不曾为了一个“红”字,做违背自己内心的选择。她风轻云淡也轰轰烈烈过自己的日子,自省地审视自己,学习不要,不要。
其实,在一起五年了,她也没有明白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们,从来是不同的,根本就是不同的。
她在《夜明》里隐姓埋名的陈粹芬身上学到了宽容,在《美丽人生》里命途多舛的赵萍萍身上获得了治愈,她又演过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女主角,她从热爱表演本身就获得了价值感、满足感,在艺术里获得了心之所向的精神家园。她希望得到关注,渴望得到认可,但如果需要因为非职业行为获得关注,她志不在此。
无论如何,她从没有放弃过艺术和戏剧,所以艺术和戏剧也从来没有抛弃过她。
当她意识到不能再去演小姑娘,但也没有太多剧本可以选择的时候,她放下了许多人都没有办法放下的包袱,选择去演配角,然后获得了另外一片天空。
他的妻子不敢演林兆华的话剧,但她是舞台上光芒万丈的顾香兰、安娜、企鹅姑娘和明明。
所以,在婚姻里的他,是不是如他所表现的那般,幸福和满足呢?如果感情建立在被崇拜、被照料之上,得到的幸福是真正的幸福吗?他后悔过吗?
他牵手妻子在台上昭告天下的时候,有没有顾及过她的感受?他有没有想过,倔强如她,好强如她,低调如她,要如何面对众人的目光?拍《夜明》的时候她瘦到可以被风吹走,她撑撑撑撑到2008年,终于撑不下去,生了一整年病的时候,他可曾有过愧疚?
她说她没有后悔过,那么他有吗?
她说她接受自己的名字和过去放在一起,那么他可以问心无愧地回想过去的一切吗?
========================================================================
后来,她对一切都三缄其口。
2017年的夏天
后来,她在《我的前半生》小三凌玲的暴风骤雨里又来到人前,因为陌生人的理解而流泪。做电台节目,她听着音乐哭着说,人生很多时候不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是她屈指可数的当众落泪,17年的夏天却有两次。这一段往事在风波里被残忍提及被剖开,甚至提到她那封锥心泣血的信。他的妻子要把信公之于众,他不同意。
有人借着剧名问她,如何看待你的前半生,都放下了吗?她言笑晏晏,不放下又能怎样,逝者如斯。在金星秀上,金星问她,有没有过刻骨铭心的爱情,是因为受伤而刻骨铭心吗?那个人的名字呼之欲出,她淡然地笑着说,当然有刻骨铭心的爱情,谈恋爱是美好的,如果没有走到最后也没什么所谓。谈笑间,往事如烟。
四年以后她仍然说,我的前半生是一段危难的时光。当时张开宙导演看似平常的体谅,也让她一直铭记于心,下次再邀约她演《清平乐》时,她不看剧本不谈价格便欣然应允。
即使是一个素昧平生的导演,也不忍心在那么糟糕的时刻为难她。然而一个曾经相爱,曾经得到她帮助,曾经伤害过她的人,用一封冷冰冰的律师信把那些伤口残忍划开,暴露人前,尽管深入一点就知道那封律师信和那个官司不过是个笑话。她的经纪人在微博里讲了一个小和尚、老和尚背美女过河的故事,故事的最后,老和尚感慨,我都放下了,你怎么还放不下。
她还是什么也没说。
在《北京女子图鉴》里,她演戚薇的人生女导师,她劝慰被分手的北漂女孩:“他不是不想结婚,他只是不想和你结婚。我们都想活得轻松一点,获得多一点,请你允许他也是。如果你还爱他,那么就成全他,如果你不爱他,一定要放过自己。”
风波以后,她继续安安静静也轰轰烈烈地演着戏。没有合意的主角,精彩的配角她也开开心心。《少年的你》、《大明风华》、《清平乐》、《在劫难逃》、《精英律师》、《流金岁月》、《小舍得》,一部是一部,一步是一步,在那些小小的角色里,她也有无比精彩的世界,也被许许多多人看到。
2020年的冬天
她遇到了贺芸。依旧是一个“反派”,她担心过被骂,但角色这么精彩,她还是由衷向往。这一次,她在长沙的冬天再次遭遇了台词失灵。她闯了过来。
2021年的夏天
贺芸成为了那个夏天最令人难忘的角色之一。好评、采访纷至沓来。她说她自己也很感慨。
岁末,她又去了曾经落泪的电台,听着四年前她哽咽的片段,感慨道,原来时间真的可以治愈一切。她回顾四年前,爸爸生病、第一次不再演女主角、被网暴,她笑着讲出一切,四年前的所有所有大概是真的已经过去了吧。
从2005年开始的这个坎,一定一定就过去了。
就这样,她想要的一切,最好的角色,最好的作品,最好的导演,就这样来到了她的眼前,很快就要得偿所愿。
鲜花掌声不在她的意料之中,但所有人都说她值得。她为重新被看到而感慨,在毫无关系却又那么懂她的作者微博下谢了又谢。
又有人问她爱情,她的眼睛依然澄澈,她说,现在的她想要轻松愉快的爱情,30岁曾经想要有家庭有孩子,但现在这样也很完整很美好了。
于是,她唯一的给所有人呈现过的私事,就只剩下了《菊花茶》背后的影影绰绰。
其实很多年不看,她已经快要忘却。
喜欢她的小朋友说,《菊花茶》永远没有男主角。那些可爱的小朋友还把李卫华剪成视频,视频里的李卫华像一只灵动雀跃的林间小鹿,左顾右盼间已经二十年。
她看到了,说,谢谢亲爱的你告诉我青春这只小鸟来过,好久不见。
2022年4月11日
补记,她将作为女一号出演该年度最受关注的剧集之一《县委大院》。
时隔六年,再次拿到女主剧本,微博的转发里大家说,久违了,女一号。
从结婚睡一个炕头开篇,转接从正片故事,慢慢的叙述,到感情逐步萌动靠近。导演采用的倒叙方式,也在这里埋下一个伏笔,跟随镜头细品故事进展。
老式胶片摄像机抖动的画面,以及不均匀弹跳的噪点,秉承了西影厂从建厂时候一直延续的胶片时代,从现在看那个年代满满的质感便能够有很强的带入感。带入到那个年代,与之而来的则是离我们远去的时光,骤然跃入眼前银幕。
美术、摄影、剪辑、台词,十分的讲究。
转场的时候剧情节奏控制得很到位,感情带入恰到好处。【除了男主结业回家,路遇拉羊大爷那段明月几时有,音乐戛然而止之外(但是,也不觉得有什么违和的地方,反而觉得那种美好的情愫随着结业,各奔东西,此生江湖再见的感觉)】
实景拍摄,也应验了吴天明厂长的真理。深入记忆的生活场景,不仅能把观者带入情境,也从视觉和色彩上面一点一点激发着生理上面的认同感。
而台词方面,着实可以看出来片中那个年代的每一位演员,都有着十分出色的台词功底和表扬技艺。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但是每一句台词都能反应出每一个角色相符身份和气质。
男主的腼腆和过分内敛、女主的涵养和家境优越以及病痛带来心理障碍、拉羊大爷的西北粗狂和豪放、狗狗的市井小霸王、其他扫盲同学的朴实、李妈妈的气质等等
遗憾的是,在故事结尾的时候,狗狗的死出乎意外。在美好的憧憬之下,突如其来的车祸,让我有一点懵,前后戏份有一点接不上。有一些蒙太奇的镜头处理,但是这里有一点捉摸不透。
片中有很多经典不错的桥段,特别是拉羊大爷的戏份和李卫华的对话,以及李卫华去大戈壁找马建新,啥也没说,相拥在一起。此时无声胜有声。
纵观整部片子,字里行间的话语都深深地带着那个时代的烙印,平淡而不平凡。还有二十四节气贯穿的每一段故事,用艺术谱写小人物的真性情与情感流露。结尾惊蛰的片段,蒙太奇镜头含蓄、艺术。男女主的结合,加上鱼化石融化复苏,两条鱼儿游弋。一个美好欢喜+开放式的结尾,让人沉浸。结尾的音乐也延续了片中男女主的情感。
【有剧透】 意料之外,是一部很浪漫和甜蜜的爱情片(因为剧情简介写得“朴实无华”,所以感觉意外)。 比起现今时代的爱情片多喜欢用“强烈的矛盾冲突和戏剧性灾难”(往往都是编剧“人为制造”的巧合,看多了这种套路就觉得可笑和只想吐槽,而不会产生共鸣)来吸引观众集中注意力看下去, 此片“润物细无声”、“娓娓道来”式的“中式纯爱片”让我“旁观”到了爱情的美好,就像喝凉开水一样,味道不浓烈刺激,但甘甜回味。 不过有个很不满意的地方是,剧情收尾阶段出现了一个“突然性悲剧”,和本片整体上的“温和(馨)有趣”风格形成强烈反差。虽然是为了成为促进之后剧情发展(转折)的契机,但是这种“牺牲别人(配角)成全主角”的编剧方式我个人很不喜欢和赞成。 PS:片中吴越的声音很“特别”,很好奇是本人的原音还是配音(如果是配音,是否故意选择这种风格)。 ———————————————————————— 【观影时间和人数: 2022年8月9日,星期二(源点西部电影展), 傍晚(1人)】
吴越不适合演电影,气质过于清淡了,没有故事感。这个电影倒是很配她,不是清淡而是寡淡。想着陈建斌肯定演得提不起劲,再一看编剧就是他本人。
我们祖国真大 3.5/5
陈建斌自编自演,他身上有种木讷而超然的气质,呈现一些概念化的角色时不显得突兀,就比如像本片这种——笨笨的找不到女朋友的男人,愿意基于承诺坚守与心脏病姑娘的无性婚姻。在2000年前后,大陆电影出现过一股不鲜明的风潮,拍了一批有诗情、纯情的文艺片,本片也属于其中,并且在形式上把若干种元素协调的挺好,整体基调轻松、写实,混杂一些冷幽默,比如陈建斌在课堂答吴越的问题,他答上了第一个答不出第二个,同学们发出失望的叹息;又如医院里吴越不吃陈建斌削好的苹果,旁边床的小孩默默伸出手。调色明显,布光也人工化,但都不会显得太刻意,机位和配色把西部蛮荒的环境也拍的斑斓(吴越和陈建斌机车那段也要配个红色的鲜艳头巾)。用冬天节气串联故事的用意不明,直到二人初次行房时由吴越喊出“惊蛰”时,这个舞台剧式的幽默感就出来了
虽然我很喜欢蒋勤勤,但陈建斌和蒋勤勤在一起的时候,我就会想,我喜欢的吴越呢?
这部影片其实没有太多惊喜 没有什么确实过人的地方 就是故事编得不错 虽然有部分情节略显生硬 画面挺清新的 导演对镜头的控制能力也可以 最精彩的就是陈建斌的演出 当时觉得演得真不错 值得称赞 不愧为实力派 虽然当时他还没成名总之是一部充满小情趣的爱情片 看完感觉很温暖 西影厂少有的感情片佳作吧
记得是上高中的一个冬天看的,那时候手里也捧着菊花茶,慢慢地就被感动了.
“你手真凉。手凉没人疼。有我疼你。”高中时候认为最经典的对白。那时候真好。牵手已是最梦幻的情节。
电影本身讲的只是淡淡的爱情..但是两位主演的羁绊却延续了下去..这是起点..结局我们也已经知道..在时间的角度上..现实冰冷又强大..让人无奈..人走茶凉..那句简单质朴的“有我呢”是否还时常会在耳畔回响..?
很温馨,很平常的电影。平淡中透出生活的真谛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不记得内容了,只记得很矫情
这种不为人知的片子其实非常美
谁能告诉我,陈建斌最后为什么没和吴越在一起?
为了爱情,不怕牺牲,还是跟他好了,还给他生了个娃。我记得~
突然想起这部片,实际上我应该是2000年大一时看的,北理旧礼堂,好像导演还来了,但场上场下交流不多,我刚来大学,啥也不懂,不错的电影,手凉没人疼,刮胡子是对别人的尊重,等等,这些生活俚语,却记忆犹新,和菊花茶一个味。
看到结局我也松了一口气…这个狗血的爱情故事我还挺喜欢。但是陈建斌啊,我每看一次就想起这段感情里,他这个渣男。但我也真的太喜欢马建新和李卫华了…
清新淡雅。喜欢吴越清澈的眼神。
我居然没有标记这部!我是有多喜欢陈建斌啊,看过他好多作品。多年后我终于明白勺子的含义。
淡雅纯情的爱情故事。看完就像是在苍凉的戈壁滩上,喝了一杯菊花茶,暖、香、沁人心脾。 只是美好的爱情就让它永远留在光影里吧,“祖国那么大,好看的花那么多。”戏外那个人,已经不再爱喝菊花茶了。
纯。从那时候喜欢吴越。
很谢意的一部爱情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