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最暖的亲情
讲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湖南西南部绥宁乡间邮路上的一个故事:即将退休的乡邮员父亲带着第一天接班当乡邮员的儿子走那条已走了二十多年的邮路,一路跋山涉水,父子的短暂独处却改变了原来的微妙亲情关系,父子俩渐渐消除了心中的隔阂。
一趟邮路拉近了刘烨和父亲之间的距离,在过河时背起了平时话少又觉得陌生的父亲,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他不知道父亲在背后却默默的留下了眼泪,为了不想被儿子看破,还故意转过身去。
挺喜欢这种淳朴自然的电影感觉,不刻意煽情,却有内在动力的感人,故事如散文一样优美,形散神聚,娓娓道来,场景如山水画顺势摊开,慢调推进,赏心悦目!
2 ) 一路上有你,还有那片云雨
文_谢长留
如果不是CHC高清台在我无聊的时候及时送上这部影片,可能我以后也无缘于它了。这对我来说绝对是个杯具。
有人说这部电影的整体节奏过于缓慢,而且丝毫没有高潮,一直给人昏昏欲睡的感觉,我却刚好相反,我觉得整部影片节奏如潜潜溪流,涓涓而下,舒缓沉静,配以如画景致,更让不老的远山给人洗涤心灵的悠远之感。
见过大海的人,自然会臣服于大海的咆哮和不可一世之下;见过高山的人,也会自然而然的仰望;见过繁华盛世的人,个个都带着炫耀之情;在我们面前,更多的是挑战,面前是刀光剑影,背后是万丈风波!可在心中,却对那一畦油菜花地寄予最甜蜜的憧憬。这就是整个电影的基调,那是一种在纯净、宁静中,扣人心弦的震荡之旅,在这段蜿蜒曲折的山路中,陪伴山一程水一程的,正是父亲最深厚的爱和远山敞开怀抱的呼唤。
刘烨。
他的蓝宇无疑是众多影迷心中的烈爱伤痕。他用那扑朔迷离又充满柔情和坚定的眼神,为年轻的自己赢得一片喝彩,这个年轻的金马影帝在三年前其实已经初显身手。我不得不说,在这部电影里的刘烨,他的朦朦之光,就像深夜中的萤火虫,并非那种强烈的火光,但却足够让人怦然心动。
那时候的刘烨,帅!
不是温润如玉的帅,也不是潇洒风流的帅,是那种端正大方、有点羞涩却又让人信服的帅,加上他的表演,使他非常自然的融入到故事氛围中,在协调整个影片基调的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刘烨是个习惯用眼睛演戏的演员,在任何一部戏中,擅长捕捉细节,用眼睛诠释故事。在这部影片中,这双清澈的眼睛,更将一个清新朴素、情感细腻倔强的儿子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对此,即便是这部电影的导演霍建起也表示:他这种陌生感,这种紧张,这种惧怕,跟这个人物确实有相吻合的地方。他不说的话,不等于他不想,他想的话他的眼睛就不一样。
可能是后来我们被刘烨伤害得太多了,比如他的《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天堂口》、《硬汉》等等,在这些电影里,刘烨虽然依旧很认真的诠释人物,但却一次次让观众难过,因为我们再也看不到他的光辉和摄人的眼神,不过这也不能全怪他,拍出那种电影的导演是要负责任的,他不只是在毁灭他的电影,他同时也毁灭了我们曾深深喜爱的演员。
父亲。
这电影在解释父亲的方式方法上没什么新奇的角度,父爱一直被喻为宽厚的远山,而且一路的伴随、甚至是喋喋不休的唠叨提示,也是惯用的表达方法,但是正是这种朴素的写实方式,才更深入灵魂。这部电影在日本大卖,我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可惊讶,我们总说日本人太他妈变态了,但日本人又是最返璞归真的。
日本的家庭亲情片,不乏平实温馨之流,给人不疾不徐缓缓而行的感觉,看起来既温暖又惬意,在不知不觉中,感受那份来自于身边人的力量。本片中的父亲,初看,绝对不会让人产生威武之山的感觉,但正是这个时不常就叼着烟壶的父亲,在每次体贴细微的提示中,每次充满包容和关爱的眼神中,不断地让观众一次次湿润眼眶。
整部影片就是一次父子之间的亲情之旅,在这条风云变幻的山路上,一路感受来自对方的心灵慰藉。父亲的形象也从棱角鲜明的严父形象慢慢向体贴入微的慈父转化。这种转化就好像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他们往后的日子一定也不会有多么大的变化和改善,但心灵上的鸿沟却因此而填平。
一路上有你,更有这不变的山路和莫测的云雨。一路上有你,还有那只跑龙套的狗狗~
3 ) 关于《那人那山那狗》
《那人那山那狗》,霍建起在1998年导演的一部小成本电影。刘烨和陈好的电影处女作。片子有两大好:一个是美丽的湖南山区风景,层层的梯田、绿绿的茶树,在茶树里若隐若现的侗族少女。村子的建筑古香古色的。中南山区真的是这般美丽么?我是没有去过的。刘烨和陈好那一段戏,也就是他们参加别人婚礼那一段很好看,围着篝火跳舞,歌声鼓声,米酒烧肉,少数民族女孩总是能勾起我艳遇的合理想象。在现实中,湖南女子给我的第一印象还是我硕士同门Q姐姐。当然喽,Q姐姐也是很漂亮的。
电影最吸引人的当时还是剧情,父子之情的深刻表达。中国的电影,在我看来肯定比西片强的一个地方,就是对人情的刻画。这当然也是日本电影的特点。从《小城之春》到《东京物语》,从费穆到小津安二郎,东方民族总是能够如此细腻感人。虽然我极端推崇塔可夫斯基、贝托鲁奇等一干欧洲大师,但要说起“动人”、“于我心有戚戚焉”,恐怕还是看中国自己的电影,尽管中国的好电影真是凤毛麟角。
本片的父子之情,就架构而言并不充实,父子之间所谓的隔阂也觉得突兀。但是二人在山坡上行走,只言片语的说话,谈起妻子和母亲,那种味道就已经出来了。我不喜欢煽情的台词,也讨厌泪水汪汪的做戏,本片在这两点上都令我满意。像父亲几处回忆往事的桥段、儿子背父亲过河的桥段、最后一晚父亲看着儿子睡觉的桥段都很感人。相信原著也写得很好。
此外,有几处镜头极美,尤其是小桥,每次远景都很美。而音乐也是温柔甜美的。
不足也很明显。首先就是语言,所有人物都是带着京味的普通话,让人疑心这不是湖南山区,而是北京知青;第二,有几处过于煽情,如那个上函授的小孩,完全是多余;第三,刘烨不太像农村孩子,在我看来,只有郭晓冬能演出这种味道,不过郭晓冬更适合演北方人。
这部电影1998年拍完后,国内没有一家院线上映,很快就被遗忘。2000年左右,一个日本电影制作人在中国看到了此片,大为感动,花了不到十万美元买下版权,又花了一整年在日本做宣传。2001年,本片在日本艺术影院全线上映,场场爆满的情况持续了整个2001年,成为当年日本票房冠军,收入据说在几千万(美元?人民币?),而导演霍建起一跃成为日本最受欢迎的中国导演。后来霍建起导演《暖》,日本再次掀起观看热潮。
这个现象也说明,中日之间在情感上有很多可以沟通的地方。只是中国人整日沉浸在真实的人情之中,对这样的电影多少兴趣不大了。
4 ) 那山,那人,那狗,那路,那人生。。。。。。
电影很多时候是一种相当有张力和弹性的产物,某一部电影表达的主题稍微有些剑走偏锋就会使得所对应的受众群体变小。比如放《罪恶之城》和《低俗小说》就绝对有不买账的。但是有一类电影绝对叫大家捧场——比如像《那山那人那狗》这样的亲情类电影。
一个考大学失利的青年心不甘的回到了原来的小山村,情不愿的接替了父亲的工作。开始随着父亲开始第一次带有轮回性质的邮递之路。
我原来说,这个相当于中国的“公路片”或者确切的说是“山路片”。故事在父子的跋山涉水中不断展开。父亲和儿子之间的隔膜不断消溶。你静静的坐在电影院,面前展开的是滋润到掐一下就会出水的画面和父亲与儿子之间的默默的爱。动容,那是应该的。
关于画面。。。。。。
据说霍建起是做美工出身,所以你不难理解为什么这部电影把所有的山色水影包容的淋漓尽致。在侗族姑娘出现的那个黄昏,画面精致绽放到了绝美。倘若说李安的《卧虎藏龙》里的青山翠竹算得上有读书人的雅致和清傲,张艺谋的《英雄》里的水榭上的打斗的背景暗含着出世的洒脱和矛盾纠结,那么,我愿意说霍建起的这部电影背景有小家碧玉的风情和生活的质感。
这本是一部平静的电影,没有英雄要挽救人质,没有公路上的汽车追逐或者你吃纳米,我被克隆的科幻把戏。平白到你一定要耐下性子去倾听的电影。所以画面语言也这样为电影内容服务着。
关于矛盾与平衡。。。。。。
父亲和儿子之间是有矛盾的,但是这种矛盾在最后得到了化解。父子之间的感情经过了四个层次的。出门的时候,父亲看到儿子和妻子亲密的道别,可爱的吃醋,而开始上路的时候,儿子和父亲连走路都离了很远,一路上儿子漫不经心的一路走一路跟着收音机唱歌不停,父亲则不断提醒儿子注意脚下的山路。
他们进了一个村子,给五婆送定期要送但是却根本不存在的信。这里是第一个层次的升华。
在进了侗族的村落以后,他们遇到了侗族姑娘并参加了一场侗族婚礼。父亲在这里含蓄的和儿子谈论起爱情。这里为止可以视做第二个层次。
最后在河边儿子执意要背父亲过河,父亲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儿子已经很强壮高大了,父亲趴在儿子的身上开始哽咽起来。这里是第三个层次。
最后则是走过风雨桥头的时候,信件飞起飞落,父亲,儿子和狗一起收集信件,这里是最后一个层次。
在父亲和儿子的矛盾中牵涉到了第三个人,儿子的美丽的母亲。儿子埋怨父亲总是叫母亲在家等待。父亲缓缓的流露出对母亲的爱。影片的不断出现的儿子的独白和父亲的记忆的回闪避免了讲述母亲的繁冗,使得语素变得集中而简单。
还有一对矛盾是儿子同深山生活方式的矛盾。儿子在山外的世界寻求一种自我认同,但是没有找到。山里的环境同他追寻的认同感的差距使得矛盾产生。最后经过父亲一路上带有仪式性质的送信之旅。终于使得这个矛盾达到一个平衡。
还要说到的是父亲与山外世界的矛盾。这个构想算是电影的神来之笔。父亲是深山的产物,淳朴而没有一点心机。他和山外的世界是单向绝缘并对立的。但是有意思的是,在片尾,儿子数落父亲接受山外世界的想法,叮嘱父亲注意和村里人的相处。父亲抱怨:山里还这么复杂。儿子出人意料的给出:”生活是复杂的”这样的答案。父亲才发现,其实儿子已经长大。于是父亲不作声。默默接受。
在这里三对矛盾互相交织。三对矛盾最后都达到平衡。
关于旅途所代表的意义。。。。。。
这本是条没有风景可看而且孤独寂寞的旅程。影片也只摘取了父亲和儿子的三天路程的影像。但是这段旅程却绝对有着别样的意义。
这段旅程是父亲为了叫儿子熟悉以后的邮递工作而进行的一次带有仪式性的跋涉。在这次跋涉以后儿子要作为真正的接班人。而父亲也要退休。父亲在山路上跋涉几十年,退休怎么说都带有悲壮色彩,可是父亲却不悲哀,只是在最后流露出少许的留恋。影片没有在这里拿“悲伤”说事。在这段跋涉以后父亲将退休,儿子将继承工作。这样的维系和传承在这个带有仪式性质的跋涉过程中显得意味深长。
这段旅程是儿子对父亲生活的临摹和父亲对自己生活的重演与总结。原来儿子从来没有陪同父亲走过这么一段路程。这次路程中他体会到了父亲的辛劳和父亲默默流露的对他和母亲的爱。而他以后也要向父亲这样生活。这是一次对父亲生活的临摹。父亲的最后一趟山路过程中,他不断回忆起过去,所有的点滴好像历历在目,然而,以后这样的生活将不复存在。所以这是一次重演与总结。
这段旅程还是一种轮回与延续。路程是轮回的,从家门口出去还要从家门口回来。父亲在路上跋涉了几十年,儿子要接着跋涉。儿子曾经到过山外的世界,现在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就好像父亲在影片中说的:山里的人为什么喜欢住在山里,那就像是脚放在鞋里舒服一样。儿子是父亲的生命的轮回与延续,也是父亲工作的轮回与延续。电影的命题在这里关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命题再一次被强调。
关于几个我喜欢的场景。。。。。。。
好像我开头说的,电影是哈姆雷特,多少人看就有多少哈姆雷特。在这里摘取几个我觉得有意思的片段。
儿子和父亲要开始旅程的时候,儿子同母亲亲热的告别,但是对父亲不理不睬,父亲赌气而带有吃醋意味的说了句:“妈、妈的,叫得亲!”。父亲憨厚而可爱的样子凸现了出来。
其次,父亲在侗族村落里的漂亮的侗族姑娘时和儿子说:“我每次进山,只要看见她就想起了你;我在心里面说,不定哪天要是我儿子看见了你啊,一定会迈不动步的。”这是父亲和儿子第一次讨论爱情。父亲说的含蓄而憨实。儿子有点埋怨的用母亲和父亲的事例作了回答。这个时候父亲和儿子已经在不断靠近。
侗族姑娘纯真的笑着告诉儿子:把碗扣在收音机上,这个就是立体声。儿子木讷了。儿子在山中的突兀感被这个姑娘打破。看到这里,我不禁微笑着。
给五婆送信的那段,儿子被父亲过河以及父子在捡拾信件几乎算是每一节的小高潮了。影片中这样的亮点很多,但是并不意味着这是一部在小处上花心思取胜的电影。宏观上基调的平稳和水到渠成才真正然骨这部电影获得成功。
在这部电影中,虽然名字是叫那山那人那狗,但是狗只是被作为拟人化的龙套出现。少了很多值得渲染的地方。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看这部电影的时间实在有些久了,于是几乎都是纯粹客观的来看待它,所以语言中少了许多美感。
5 ) 在路上
为这个片子鼓掌。
青山绿水蓑衣……很中国,是一个可信的中国,质朴的中国。
不是张艺谋他们笔下被异化和构建的那个陌生的中国。
可以说它是中国的“公路片”。
在路上,儿子和父亲的情感隔阂终于冰释,跨越了重重情感的山。
在路上,人、那条懂事的大黑狗“老二”和自然是如此地和谐相通,人不再是局限在城市中的那个局促的,被扭曲的,被榨空的可怜人群,人和自然一同吐纳,净化了心灵。
在路上,父亲老去,儿子成长,时光流逝的怅然以及希望,我们都可以从导演的镜头下体会到。
在路上,有善意的谎言(盼孙子来信的盲奶奶)——大山的无奈,有美丽的姑娘——大山的灵气,有水——大山的血液……
在路上,父亲难免有些生硬的关于责任的说教,方式还是很柔和的,缓缓入心,可以接受。比如:“父亲的心,其实比脚还累。”这句话相当出彩。关于“责任”的说教,集中体现在那只沉甸甸的邮包身上,这个是显而易见的。
这个题材选得非常地好。
漫漫征途也正是人生的路。
也有些不大喜欢的地方。比如:分段回忆段落,稍微感觉有点唐突不和整个片子的基调,打乱了时间流,画面也稍嫌图解化了。
再有,个别段落的配乐感觉很破坏气氛,比如和侗族妹妹嬉闹那一场,敝人认为没有处理好,打闹地理由很生硬,女孩子太张狂,完全和大山的气氛不符,山里怎么会有如此奔放狂浪的女孩子?笑声听来都很夸张,像是一个把男人玩得熟碾的熟女的行为,看得我很扫兴,长得还不好看,那个配乐是一首很耳熟的什么歌,名字我忘了,听到的时候我惊了,怀疑是我电脑里什么程序忘记关了,找了一通,才确定真的是电影同期的配乐,汗颜。
6 ) 关于矛盾与平衡
这本是条没有风景可看而且孤独寂寞的旅程。影片也只摘取了父亲和儿子的三天路程的影像。但是这段旅程却绝对有着别样的意义。 这段旅程是父亲为了叫儿子熟悉以后的邮递工作而进行的一次带有仪式性的跋涉。在这次跋涉以后儿子要作为真正的接班人。而父亲也要退休。父亲在山路上跋涉几十年,退休怎么说都带有悲壮色彩,可是父亲却不悲哀,只是在最后流露出少许的留恋。影片没有在这里拿“悲伤”说事。在这段跋涉以后父亲将退休,儿子将继承工作。这样的维系和传承在这个带有仪式性质的跋涉过程中显得意味深长。 这段旅程是儿子对父亲生活的临摹和父亲对自己生活的重演与总结。原来儿子从来没有陪同父亲走过这么一段路程。这次路程中他体会到了父亲的辛劳和父亲默默流露的对他和母亲的爱。而他以后也要向父亲这样生活。这是一次对父亲生活的临摹。父亲的最后一趟山路过程中,他不断回忆起过去,所有的点滴好像历历在目,然而,以后这样的生活将不复存在。所以这是一次重演与总结。 这段旅程还是一种轮回与延续。路程是轮回的,从家门口出去还要从家门口回来。父亲在路上跋涉了几十年,儿子要接着跋涉。儿子曾经到过山外的世界,现在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就好像父亲在影片中说的:山里的人为什么喜欢住在山里,那就像是脚放在鞋里舒服一样。儿子是父亲的生命的轮回与延续,也是父亲工作的轮回与延续。电影的命题在这里关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命题再一次被强调。 在这部电影中,虽然名字是叫那山那人那狗,但是狗只是被作为拟人化的龙套出现。少了很多值得渲染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看这部电影的时间实在有些久了,于是几乎都是纯粹客观的来看待它,所以语言中少了许多美感。
7 ) 那山、那人、那狗:几乎没有来自内心以外的东西
对于一部缺乏戏剧冲突的电影,如何结构全剧,使观众不看到一半就昏昏欲睡,相当考验导演功力。《那》是一部内心戏,需要用情感结构全篇,就需要体现出感情起伏的层次,在这点上,霍建起做的很成功。甚至可以说,这部作品几乎没有来自内心以外的东西。
《那》不是没有戏剧冲突,但这种冲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而体现为一种情感、思想、价值观上的冲突。父与子,两代人之间情感上的隔膜、价值观上的分歧,需要靠一段journey来相互对话、相互理解、相互包融,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该片是西方成型已久、起承转合已高度模式化了的“公路片”的中国版本——但灌注于其中的,是东方文化最擅长处理的伦理情境,一个经典的、常议常新的文化亚主题:如何处理父与子之间的关系。
不同于西方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元叙述的惨烈和冷峻,儒家文化惯常为父与子的复杂关系罩上“温情脉脉”的暖色面纱,试图用”情”为矛盾的解决提供想象式路径。《那》也是这个思路。在剧中,父与子的冲突是多层次的:由于特殊工作性质,儿子与父亲在情感上的生疏,对父亲较少承担家庭责任的责怪,对父亲枯燥、乏味、孤独的工作的不屑(这一点相信也是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观众在看片之初的想法,邮差的工作有啥好说的?),对父亲不会邀功讨赏的出于心疼的嗔怪……
路途在湘西隽永美丽的风景中展开,儿子也在一点点懂得父亲的人生哲学,而每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小段落的结束,都是坚冰消融的一个小步骤,也都构成全剧的一个小高潮:小小的邮差也有不少的学问,和村秘书打过架的人家是要单独送信的,因为村长不给转;村民买不到邮票,就在信封上贴上五角钱,你得回去把它变成邮票(这个细节没有实际经历是无论如何编不出来的)。看似枯燥乏味的工作实际上也有许多人情之美:瞎眼婆婆独坐门口的镜头让人落泪,村民们眼睛里的期盼会让你觉得自己就像一只美丽的信鸽,捎来远方的思念和牵挂;说不好还会撞上一段爱情,正如老父所言“记挂的人多了,遇上的事多了,就觉得有干头了”。而老一辈做人的操守是那么动人,“总不能自己给自己投感谢信吧”,这个在今天看来多少有些迂腐的顾虑,从父亲嘴里平平淡淡地说出来,却有无法言表的“教化”的力量。
由于这是一部以情感结构全篇的电影,大量直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闪回”镜头显得相当妥帖自然,尽管这一相当接近于意识流的现代技巧在老一代电影人中用得不多。比如在父子俩赴喜宴那一场中,一组闪回镜头如梦似幻,一如那青葱岁月带给人的悸动;支离破碎,非常符合人物心理活动那种吉光片羽的感觉——其现代性和先锋性让我非常惊讶。这一组闪回的妙处在于不仅非常经济地交待了许多背景故事,大大拓展了全片的时间尺度,而且凝炼了父亲内心对于儿子爱情的隐秘期冀,大大拓展了全片的心理尺度。
类似技巧的运用还见子背父过溪一段。如何表现人物内心那种微妙的感触?除了引人遐思的音乐,导演还切入了背上的父亲回忆起从前自己背儿子的画面:时光悠悠,转眼间,角色置换,曾经强壮的父亲成了背上“比邮包还轻”的老年人,曾经稚嫩的儿子却长成了如此宽阔的双肩,相信这个画面多多少少会勾起每一个观众的类似回忆:那种目睹当年那么强硬的父亲变得这么弱小的感觉,是如此叫人情难自已,如此惹人唏嘘。而从儿子背上下来的父亲转过头去掩饰脸上的泪痕的细节,更让人感叹导演把握细节的能力:大音希声。父子之间的关系,哪还用得着更多诉说?又能再怎样诉说?尽在不言中,尽在不言中——这是东方式的蕴藉。
看到这里时,就想到导演要如何制造结尾,使前面已经起伏汹涌的情感再上一个层次。霍建起的聪明在于,他没有借助任何外在的情节变化(其实全剧都是如此,没有多少可说的情节可言),而是让情感的河流自然奔淌,流到当儿子把头靠到自己怀里时父亲的联想,达到高潮:一幕幕复沓重叠的场景,山不变,水不变,桥不变,变得是儿子一天天长大。还有什么比目睹儿子一天天长大更让一个父亲欣慰的呢?而这欣慰中又掺杂了那么多别样的滋味:面对岁月流逝,不得不服老的怅惘,面对水转山移,曾经固守的原则要何去何从的困惑……
而当暮色降临,父、子、狗渐次走过小桥的画面深情回应片头父子出发时的场景,导演也对“那山、那人、那狗”做了最后一次掺杂无限甜蜜与哀愁的回眸:那片与人类完美交融的牧歌般的山水,那些住惯了大山就像“脚放在鞋里面舒服”的人,那些如从文笔下边城一般的“人情美”,在这个激烈变革的时代将何去何从?
写在文外:本片的缺陷其实和它的优点一样明显。全片缺乏一种名曰“隐忍”的气质和“旁观”的视角,迫不及待地用一种非常old style,甚至于outdated的浪漫主义手法将一切浪漫化——这种泛浪漫化也是影响建国以来大多数电影作品品质的顽疾。为了求得视觉效果上的完美,导演起用了漂亮到虚假的演员出演母亲和侗族姑娘,使用了标准到不行的普通话配音,而这一切都是以牺牲影片还原生活的真实为代价的:那片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山水本质上不过是创造人心目中的utopia,与现实无涉。可以想见,同样的故事,让第六代来拍,会是什么效果:纪录片式的拍法,更生活化的对白,更诚实的对贫困山区生态的凝视,更冷峻的父子关系处理,是可以创造一个更深邃沉静、更击扣观众心灵的艺术世界的。
很温情的片子,画面非常美,静静的欣赏,带你进入一段心灵净化之旅,唯一遗憾的是电影配乐有很大问题,与影片氛围不符~~影片在国内默默无闻,但在日本受到了强烈的关注,取得了不错的票房~~
朴素的煽情,还真是催泪。看简评,发现好多人指出背景时间不对,亲爱的们,那是被迫的好吗,这事跟导演说不着,你们得去找广电。
“背得动爹的儿子就长成了”,这是一段生命传承与融合的路程
刚巧赶上资料馆放映,导演来到现场,有这么几个点:1.时间性和非时间的问题,导演指出这部影片旨在非时间性,情节可以是过去,是现在,是未来,是任何时间,然而最主要的是在传递情感;2.刘烨在中戏篮球场“假装”打篮球,被导演无意看上了,本来还打算选郭晓东,陈坤等;3.狗是拍之前主人对它的训练,包括叼信等;4.导演是五代半导演,因为导演是属于五代的,跟陈凯歌,田壮壮等是同学。然而前期做美术,所以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做导演,后来觉得自己实在想讲故事,就拍了,恰好第六代导演也出来了,所以称为五代半;5.纸飞机的场景是扔了100多次,最后一次一气呵成纯天然拍摄的;6.人的基本感情是一直不变的。
霍建起最好的电影。—— 没想到,多年后在大银幕重温这部作品时,竟会从头到尾几乎含/流着泪看完:想念老爸老妈(一起睡觉、一起洗脚、一起上山、也背过你们……),想念小朋友们,怀念我们曾经爬过的山、涉过的水……怀念童年时候自然翠绿的山林,怀念儿时遍地青葱的稻田……-17.08.06 @百子湾-资料馆
儿子背的动父亲,就是儿子长大了
清新如画,刘烨的处女作?但那种纯净美好的感觉甚至胜过他在《蓝宇》里面的表演
《那山那人那狗》,主旋律文艺片,日本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霍建起导演,刘烨主演,日本艺术院线一年未下映,大陆只卖出一个拷贝。那山,有水墨画的留白美;那人,传统中国人的民族情感;那狗,人情味儿。故事简单,影片确如装帧精致的艺术品,像好茶,慢慢品,一部男人看了都会流泪的作品。
湘西乡土,山林溪流。长长的邮路,就是父亲的一生。村里人说,什么时候背得动父亲,儿子就算是长成了。山里人住在山里面,就像脚放在鞋里面,舒服。如果改用方言会更入味,插入曲That's Why十分突兀,导演美术设计出身,整体意境胜过技术,瑕不掩瑜。
怎么可以有这么让人心动的组合啊!!!一直觉得刘烨特适合这样环境下的角色,山色青葱湿漉漉的石路刘烨眼神快乐又深情,况且我一直傻乎乎地觉得邮递员是世界上最让人神往的职业之一。光有这组合我就盲盲地爱上了呀,况且电影本身拍得很诚实,镜头感很稳的住。
“山里人干嘛要住山里啊?”“因为他们是神仙的后代。”
一场体谅之旅。好婆是一种代表;我们所不屑的函授大学,在车娃眼中却如此珍贵;父亲的泪水是幸福的;儿子的沉默是无声胜有声的。原以为这故事是很古老或者发生在很落后的地区,不曾想已能通汽车、有班车,可以听广播,但也因此愈显动人,徒步是一种落后,也是一种姿态。
八十年代有《驿动的心》?有那张5毛钞?有蔡琴?这么好的一部电影和民族风情,都给导演败了,而且那狗完全是跑龙套,故事叙述也太过平庸,真逊!
能背得动父亲了,说明一个男人长大了
“出门在外的人总是有很多原因顾不上想家,倒是家里的人更牵挂他们。”
山与山之间是轻柔的溪水,是丰收的麦田,是绿色编织的蜿蜒盘旋。你与山之间是泥土无声的相印,是横亘四季的流年,是乡情沉甸甸的传递员。我与山之间是芳草流露的新鲜,是跨越青春的峰巅,是将父辈的回音追寻千百遍。我与你之间是村头小桥的遥望,是一前一后相隔的影长,是后背紧贴浓情的胸膛。
很温暖的片子,父子亲情真的是很容易戳到我
我出生在湘西,能切身感受到那份纯真和爱。
风景非常的漂亮 年轻的社长也是小鲜肉一枚 值得静下心来看的一部片子
讲述父子的电影里通常都有这样一个场景,父亲抽烟,儿子帮点火,然后再点自己的,父亲会说“我还不知道你也抽烟了”。有一次和我爸一起看《向日葵》,里面就有这个场景,我爸说“要给你来一只吗”,我摇头。那一刻,我没有抽烟,仿佛也多少染了老气横秋的呼吸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