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不见不散”到“非诚勿扰”
原载《青年文化评论》 Vol. 3, no.3 (2009)
如果有人问我最怀念冯小刚的哪部作品,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他,是1999年的《不见不散》。十年后,《非诚勿扰》的上映又唤起了我对《不见不散》的想念:
「自我介绍一下,我岁数已经不小了,留学生身份出去的,在国外生活过十几年,没正经上过学,蹉跎中练就一身生存技能,现在学无所成海外归来,实话实说,应该定性为一只没有公司、没有股票、没有学位三无伪海归。」
从《非诚勿扰》中的这段征婚启事开始,从葛优头上那顶破鸭舌帽开始,我相信,对非诚勿扰的观看就已经不可避免的建立在了对于《不见不散》的互文关系中。于是,我们迅速进入了一个关于「前传」与「续集」的观影经验中。当年那个「给喜马拉雅山开一条50公里宽大口子」的刘元,在十年后穿越回来,投胎为邬桑口中「有很多不切实际想法」的秦奋。只是改了个名字,人没变。导演在影片中不断地插入素材,有意识地连接起秦奋和刘元:当年在美国靠推销墓地维生,回来后反而被人推销;当年的人贩子旅行社也还在,只是又添加了一个悲情的人物——小白。
在这里,冯小刚不仅仅是在黔驴技穷地复制自己,而是颇带刻意地完成了一次对《不见不散》的致敬和挥别。剥离掉陈国富《征婚启事》带来的段子,是当年的理想主义者刘元被传送回了作为中国这十年狂飙突进地标的北京,送回了当下国人的现实语境和焦虑当中。或者更进一步的说,传送回了一种叫做「小人物命运」的表述当中。
「我觉得你就是没有大的志向」,如果说,当年刘元与李清的分分和和,隐喻了两种理想主义模式间的暧昧与纠葛,是李清的「来美国三年,一年变一个样」和刘元的「享受生活的每一天」之间的矛盾,那么在十年前,这二者似乎还有可协商的余地:
「可是莫尼卡吧觉得这些都是我的优点。我们俩也聊过,比如你说我没谱,可是在她眼里,我这是不循规蹈矩,你说我不成熟,可是她恰恰认为这点是最可爱的,不世故,童心未泯,这西方人和东方人的价值观点就是不一样。」
刘元一次次用这样的方式温柔地抵抗着李清,最终打动了她,两种价值在爱情的名义下完成了一次和解,我们在1999年似乎也更容易相信:「钱不重要,情才重要」。
然而,十年后,温情不再,胜负已分。回国征婚的秦奋先需要一笔从天而降的200万英镑来想象性地解决「不差钱」这一困境。跌破发行价的他已经没有了什么抵抗的余地,和中产阶级空姐梁笑笑之间需要解决的也不再是价值问题,故事进入了一个受纯粹爱情肥皂剧接管的世界。
如果说,十年前,还处于中国商业电影纯真年代的《不见不散》和冯小刚还能营造一点温情脉脉的感化和对另一种生活的憧憬,那今日按照规范的市场逻辑锻造出来的《非诚勿扰》,则只能如冯小刚自己所言,完全是「一记温柔的麻药」了。所以,影片最后全线飘红的股市,似乎更明确的传递了今日国人所需的「温情 」。
似乎可说的是,冯小刚还是「贼心不死」地找了个能够温柔桶上一刀的部位,把「钱不重要,就是缺朋友」扎进了一代人隐秘的情感结构中。
在《非诚勿扰》的片尾,展开的是如《不见不散》片尾一样的玫瑰红。然而当年孙楠那还算洒脱的,颇带几分教化的「不必烦恼,是你的想跑也跑不了,不必苦恼,不是你的想得也得不到」,如今已转换为尚雯婕如梦呓一般的「喝了交杯,幻觉好美,甜蜜方糖,跳进苦咖啡」。
从《不见不散》到《非诚勿扰》,刘元回家了,不差钱儿了,不折腾了,变成成熟的成年人了。他把过去留在了遥远北海道的那个小教堂里,回到了这个充满和谐的世界。
张英:<相声+小品+广告=非诚勿扰>,《南方周末》,2008年12月24日。
2 ) 爱你在心口难开
假如有一天我们走散了,你会在原地等我吗?
——题记
《不见不散》这部十年前由冯小刚导演,葛优、徐帆联袂主演的电影昨晚翻出来看仍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坦白说一直以来,冯小刚导演的早期作品如《甲方乙方》、《没完没了》等代表作自己都没有完完整整的看过一遍,对于冯式幽默了解的也并不深刻,作为99年的贺岁片,《不见不散》让我在笑声中,在影片所营造的幽默背后读懂了爱的温情。
不见不散,在我心里它一直都是男女之间最甜蜜的约定语之一,简短的四个字的背后涵盖着爱情的承诺,氤氲着脉脉的情意,“黄花树下,不见不散”这是《圆月弯刀》里秦可卿对丁鹏的约定,这样的约定所产生的意境曾一度让我沉迷不已,“不见不散”该是多么有温度的一个词。
三年的时光,多次的相遇,“缘,妙不可言”,冥冥之中仿佛真的有那么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各自孤身在美国闯荡的刘元和李清,这样一对欢喜冤家,每次欣喜的相遇总会伴随着一次不太幸运的经历,遭遇抢劫,遭遇骗局,遭遇飞机失事,两人的感情在吵嘴、患难与共、互相扶持中逐渐加温,爱情都暗藏于心。
“我来美国三年了,一年一个变化,可你呢?都来十年了,我三年前见你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我不像你似的挣钱没够,我觉得享受生活的每一分钟是最重要的,这才是我十年美国生活的最大收获”,“这不是钱不钱的事,你就是没有大志向”,这是刘元和李清之间的对话,三年的兜兜转转,在李清心目中的刘元心地善良、心眼好,可是缺少上进心,两人的世界观,对生活的态度南辕北辙,不能说谁对谁错,但我更偏向如刘元那样的生活态度与生活哲学,反观现实,我们会残酷的发现,现代人往往死于累,死于碎,死于童年的消逝,成年人往往都不是天然的人了,随着岁月的增长仿佛都成了自己职业的奴隶,那么多人过劳死,殊不知生命之弦,原有它承载的极限和底线,绷得过紧,势必断弦。殊不知“寄居是本相,苍茫中有潇洒”,就如《红楼梦》里薛宝钗所说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人的一生,就是如此,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为了生活的方式而忽略生活的目的与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本身,该是多么的不合算与舍本逐末,确实生活中,不要为赢得战役而活,不要为结局而活,要为当下而活,人生若无求,就很写意了。
“许多年过去了,我没有再见过她,也没有她的音信。我把我的爱人给丢了,我一直以为我们还会见面。可能是在一条经常走过的街上,也可能是在一家偶然走进的咖啡馆里。我相信只要她在我的附近,我就能够感觉到她的存在。我已经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了,我没有结婚,也没有子女,可我却不能无牵无挂的离开人世。因为我知道她一定还活着。她需要我的照顾……”本以为这会是影片的结局,徒然的赚取了自己不少眼泪,明明相爱的两个人,只因不能直白的剖开自己的内心而错过的一生中本可以执手到老那个人、那些岁月,唯有等到银丝满头才再次相逢,该是人生中多大的憾事。
年轻时我们放弃,以为那只是一段感情,后来才知道,那其实是一生,爱情里很多事情总是后来才看清楚,然而再次的蓦然回首我们却已经找不到来时的路,当我们懂得去珍惜、去挽留的时候,往往已经错过。就像陈奕迅《十年》里的唱的“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爱情里,只是由于爱在心中口难开而错过彼此,只是由于面子作祟而迟迟不肯直抒情意的事情并不少见,要知道爱情毕竟不是一个人的事,爱情,有时是一个人爱着另一个人,另一个人也许也爱着,只是彼此之间都没有给予肯定而已。我想,只要爱,就应该大声的说出来,含蓄固然是一种美,但直白、热情、率真更是收获自己甜蜜爱情的法宝,不管爱情有怎样的结局,在爱过与被爱过之后,我们才真正懂得爱的本性,然后鼓起勇气继续前行,期冀未来可以遇见生命中的那个人,与之相守一生。
所幸这只是刘元在飞机上的一个梦境,醒来时早已满脸泪痕,原来自己是那么的珍惜这段感情,那么的舍不得放弃,唯有此刻才真正的懂得,没有什么比珍爱彼此、守住这段感情更重要的了,接过旁人递过来的纸巾,原来伊人早已决定跟随自己一生,欣喜、失而复得、如获至宝般的情绪齐齐涌上心头,拥抱、亲吻,冤家似的两个人终究是走到了一起,没有遗憾,没有失落,只有珍惜,但仅有珍惜就足够了。
错过,从来不是缘分太浅,不过是因为爱得不深。不知是自己从哪里看来的一句话,初读时觉得太过于绝对了,试想人世间那么多的痴男怨女并不是因为爱的不够,往往只是因为时间不对,地点不对而错失彼此,抱憾终生,现在看完《不见不散》,脑海里不知道为什么就闪现出了这句话,又突然觉得分外有理,爱的深,在对方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无人可以代替的地位,就不会想着也不会有想要放弃对方的念头,缘分往往只是双方开始一段感情抑或结束一段感情的借口而已,“只可惜我们缘分不够”这样的分手理由至少对于我来说是十分不靠谱的,乃至于说亵渎了爱情本身,唯有爱,才会珍惜,才会竭尽全力去维持它,才会细心的去经营它、呵护它,哪还会让它从自己身边飘然而过。
始终相信在真正的爱情里,不见不散的背后有它独有的真谛,两个彼此深爱的人,终究是不会远离爱情的轨道,至于那些生活中的种种意外,改变的只是爱情沿途的风景,却永远无法改变幸福最后的模样,相信尽管一次次擦肩而过,一次次在爱的边缘轮回,但是只要心不移,爱无悔,相逢的人一定会相逢,相爱的人一定会牵上彼此的手。
爱你在心口难开,有顾忌,有担忧,有害怕被拒绝的惶恐,但想想仅仅因为这些自己营造的情绪而错过这个可能是自己一生中再也不会遇到的自己如此倾情付出的人的时候,还有什么比大声的说出你的爱来的更重要的呢?
3 ) 爱情需要有趣的人
当你的生活某天闯入一个人/接踵而至的意外来的如此猝不及防/是命运的玩笑或是不公/是看似平凡无奇的你遇到光芒万丈的我/是两厢生厌到两厢情愿/无论是制造误会的惊喜或是一起共担风雨的洗礼/生命中总因为有你才让我觉得无趣的生活有了趣味/喜欢这种相处以爱走到最后却是亲人的伴侣/似乎这才是爱情最美好的模样吧/
4 ) 爱情很慢很长,爱情很甜很美
被两只老虎里的葛优再次圈粉,想看看他以前的电影。想起了这部《不见不散》,在哭着笑着哭着中看完了,平淡,真情且动人。
儿时的记忆中总会记得一些电影,和记忆中的电影结局。我一直以为葛优饰演的刘元假扮盲人,和徐帆饰演的李清见面的那一幕,是电影的最终幕,在愉快的欢笑中结束,可恰恰不是,这是他们的第二次见面。
那个时候,所有的时间好像都比现在慢,电影都是一年后,一年后…电影里的人物情绪也都一点一点慢慢展开,很不经意有很合常规。而现在,都很快,所有的东西都很快,电影都五年后,十年后,恨不得讲完一生。而一生不就在生活细节里嘛。
第一年,因为拍戏借用李清打扰的公寓而熟络起来。李清说,他来美国想做国际贸易,刘元却在劝退,第二天就把李清送机场去了。
第二年,两人碰车了而偶遇,那年李清没在刘元的怂恿下离开美国。刘元还是当年的样子,而李清在BMW做清洁工,学英语。两个人吃饭的时候遭遇绑架事件。这时候大概是刘元喜欢想进一步和李清发展的开始。
第三年,刘元主动约李清,却假扮盲人。也许因为是盲人的身份,说起过来都是诗句,是爱情的诗句,却并没有显得那么不是人话。你听,爱情的诗句是美好而陶醉的。这一年,刘元还是那个样子,而李清拿到了美国绿卡,开了自己的花店,教小孩子汉语。也就在这一年,两个人开始了第一次“合伙创业”,教警察一些出任务时候用的汉语,但两个人总互相憋着一口气怼着。
刘元又一次和李清表白无果说:若是一直风雨还见不到彩虹,我就保持工作关系了啊!而后,刘元邀请李清出游无果便自己去玩儿了。
在度假中,李清给刘元电话留言:玩够了,赶紧回来……
刘元给李清留言:我要结婚了……我和她想要邀请你一起吃个饭……地点……
李清赴约了,穿的旗袍,带了墨镜,夹了睫毛,涂了口红……
刘元一直在位子上,演练如何逼李清开口说喜欢自己,而李清则觉得自己真的要失去了他而粉饰坚强。可还是没忍住去了卫生间哭了出来,可刘元的未婚妻不在卫生间啊。
这次李清更加大摇大摆的出来:诶,你的爱人并不在里面啊。
刘元说,我的爱人刚涂了口红正在走过来两个人就这样在一起了。你看,多好!
后来,因为母亲病了的事情刘元选择回国,但他并不想李清因为自己放弃现在的一切,可还是在争吵里说出了,那我要你跟我回你想不想。
刘元自己坐在飞机上,坐了一个梦,他老了,一直未婚,没有儿女,他把他的爱人丢了,他想找到她,她需要他照顾,他知道她没死。后来,他们俩在养老院相见了。他特后悔,抱头哭了起来。然后,他难过的醒来了。李清坐在了他的旁边,说你无情我不能无义啊!
恰恰,两个人坐的飞机又出了故障,刘元伸手握住了李清的手,李清让他抱着自己,抱紧一点,再紧一点,她想让处理尸体的人知道他们俩是一对,别分开。
多么朴实无华又深刻动人的爱情啊!他们终于接吻了,就好像刘元说,现在俩人在一起不得从拉手抱抱亲亲开始才能到那啥嘛!
后来,飞机故障排除了,刘元的假牙因接吻跑到了李清的嘴里,模糊不清的说,下了飞机我们就结婚。李清没有听清,戴回假牙的刘元又说了一遍。
李清说:连牙都是假的,快让我看看还有哪里是假的!
我想,哪里都不是假的啊,尤其是爱你。
5 ) 冯小刚的小温情
2003年春天,一个叫非典的东西让北京处于一种特别的情境中。
大慧寺路,我们开始自己做饭,我开始较多地接触这些事情:买菜、洗菜、刷盘子等。
王勇是四川人,主勺,开始做两个工序的回锅肉。
1984年,冯小刚开始作“西粮太守”,之后,紫竹院晒太阳,魏公村买菜,厨艺突飞猛进。文学青年很舒服,也很无奈,流浪在灯火阑珊处。
时间慢慢过去,阿剑和慧芬,日子还不算久,但确实生了情了。砍两刀:北展广场,肯德基的鸡米花;我们住处旁边的金色年代,第一次酒吧。
1993年9月,一个秋高气爽的夜晚,冯小刚有根筋不太对。北京人艺电话:
麻烦请给我找一下徐帆
不麻烦我就是
你绝对想不道我是谁
你冯小刚吧
淡淡的。
让她淡淡的来,让他淡淡的去。
大一的军训课,我还真看了一个琼瑶的东西,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窗外》。
轰轰烈烈。
滔滔江水连绵不绝,黄河之泛滥一发不可收拾。那时候,咱也算是无辜文学青年,丹心一颗照汗青,这一下,革命意志受到蛊惑。
《不见不散》,最典型了,第一次看,有些担心票房,虽然很西雅图夜未眠。温馨,不激烈,票房一般需要琼瑶式的。我说,冯真大胆。
刘若英刘德华的贼间情怀,如恍恍的斜阳光线,穿越过田野,小溪,山林…
下雪的新年夜,葛优推开窗,
“好日子还是来了…这回不走了吧?”
北京,人很多,你的身边,人很少。
珍惜,你们的每一分钟。
6 ) 爱的不见不散
电视剧《不见不散》讲述了两个冤家(北京人)在美国洛杉矶相识、相交、相知的情感故事。
接待中国剧组的刘元,初遇刚到美国,替一个台湾朋友看屋的李清,了解之后,刘元出入好心,给了李清一张机票,劝她回北京,告诫她:北京的前途会比这里好。
无独有偶。一年后,刘元在倒车时,偏偏就撞上了李清的车。惺惺相惜,刘元让李清到他的旅行社工作,怎料旅行社搞非法移民的勾当,李清惹了一身的麻烦,一气之下就拒绝与刘元联系。
冤家就是冤家。一年后他们再度重遇,两人一起办起了补习班。
两人就这样反复的重聚分开。这就是爱,说也说不清楚!爱的糊里又糊涂,异域他乡的孤独与无助感,漂泊在外的人,就这样难舍又难分,爱情虽然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
在飞机上有了一个契机:刘元坐在飞机里的那个让人眼圈泛红的梦,让他们互诉衷情“……许多年过去了,我没有再见过她,……我一直以为我们还会见面…….我相信只要她在我的附近,我就能够感觉到她的存在. …… 可我却不能无牵无挂的离开人世,因为我知道她一定还活着,她需要我的照顾...... 似乎预知并憧憬了一段关于爱情的美好未来。“忘不掉的一幕一幕,这就是爱,忘记了人间的烦恼,这就是爱!……能保持着糊涂的温度” 。
7 ) 我多么怀念那个时候看电影的心情
第一次看这个电影好像还在上小学,那时候光知道看热闹,还不知道墙上的摩托罗拉海报是植入式广告,那时候徐帆也还没有被冯导灌上“达斯汀霍夫曼”。
那时候觉得徐帆真好看,见莫妮卡之前化妆那一段戏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让我觉得女人出门前打扮的这一个过程远比最后的造型性感吸引人的多。
小学生知道什么啊,但在看到葛优做梦的那段我还是哭了,那会还觉得看电影哭是件很跌面的事,眼眶憋得生疼,还不敢抽鼻涕。即便不懂爱情,也知道两个彼此挂念的人,在风烛残年时重逢,是件多么悲喜交加的事。
后来看《一声叹息》,看《没完没了》,《手机》啊《天下无贼》啊,看《集结号》《非常勿扰》,哦对了还有《大腕》。一年一部贺岁片,稀里糊涂的到现在,最爱的永远还是《甲方乙方》和《不见不散》。
前不久去看《唐山大地震》,演之前我记得有一个画面上说的是,2010,让我们共同期待,《唐山大地震》,怎么看怎么不舒服,设计的这人没脑子么?
我是个对电影要求很低也没什么品味的人,所以看《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我跟大家的反应是一样的,除了我旁边那男的顶烦人,不停地说话,嘲笑他女朋友哭鼻子,我觉得我人品有问题还是怎么,看《建国大业》是旁边坐俩就知道认明星的女人,看《南京!南京!》的时候旁边坐俩边啃KFC便说风凉话的非主流,扯远了。
无论是卡车里的徐帆,还是下跪的徐帆,我都承认演的不错,但是之前电视报纸网络的种种剧透和无限拔高的溢美之词着实还是影响了看电影的感受。可是你都知道什么地方搞笑,什么地方吓人,什么地方煽情,这电影还怎么看呢?
再看《不见不散》,发现还是一如既往地吸引人。台词也好,剧情也好,言简意赅地好。徐帆穿着旗袍戴着那块表说“我乐意,乐意”的场景深深印在我脑子里,还有当她打定主意跟葛优回国时还是恶狠狠地说“我再也不想见到你了”,这是个多么可爱的口是心非的女人啊。
以前看电影的心思很单纯,就是看剧情看台词看演员。不像现在,电影还没看呢乱七八糟的首映式就给了你无数先入为主的想法,把主创一顿夸啊夸的上天入地风生水起。等到看电影本身,热情和好奇都已经大打折扣。《唐山大地震》多多少少逼着你感同身受,逼着你陷入沉思。我多么怀念看《不见不散》那会,没人忽悠我该怎么想,由一部电影拔到怎么个精神高度,但是我自己真的肯拔高,回想葛优怎么忽悠徐帆,回想喜马拉雅山那道口子,等等等等。
中国式爱情。我要拍肯定一半时间拍没遇着的时候这俩人都在干嘛,直接就切一年后两年后好像从来没分开一样,上不来劲
假牙。。。囧死了
知道这部好,没想到这么好。与这片子相比,《北京遇上西雅图》只是糖水,《我的野蛮女友》也只是奶粉加水。如果加把劲,可以成为中国版的《当哈利遇到莎莉》。——2021补: 和Kelly看的最后一部电影。散了。
轻松搞笑,不解的缘份
靠贫嘴娶老婆的经典案例!
冯导作品里最喜欢的一部,冯氏幽默配上葛优,特别贫,段子特别多。“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葛优装盲人博女主同情,而墨镜底下的双眼却被辣妹勾走的桥段令人印象深刻。
徐帆真漂亮啊
冯氏贺岁片中我最喜欢的一部
x
骗人时说的话反而比较真.
我又能看见了!这是爱情的力量!
还是以前的好
最熟悉的是孙楠的歌声
???冯小刚这一系列电影都谜之有cp感啊,结尾他俩要是真的老死不相往来我就给五星?但是徐帆说话真的太吓人了,real女党员。ps惊恐地发现二十年后的洛杉矶简直没有任何变化。
這個還不錯。透著平民的機智和堅韌,幽默又不過份。
葛优就像《非诚勿扰》里秦奋的雏形。
“又上了这狗东西的当了”
就是把六年前的大撒把搬到此款故事的疑似源头美国又拍了遍,当刘·哈利遇到了李·莎莉——中国人尊重祖先姓要放在前面。不过冯小刚似乎忘了一个关键点:语言类情景喜剧的本土元素比重甚高,落脚巴顿故乡必然失去地气支撑缺乏生活积累,组织桥段只能更多转向移民故事俗套,比如教老外中文。更糟的是参演配角龙套普遍面生技拙尬念台词,葛优好像总在表演扶贫提携票友,心里肯定怀念傅彪何冰英达这一干欢乐场里的好搭档,不知道冯小刚这次为何没老班底组团赴美,怕京味太浓被人吐槽压根儿没离本土?结果就只能干耍葛徐俩人,反反复复欢喜冤家,再配以徐帆的长腿泛滥的柔光和各式植入商品广告。至于每次聚会都要遇险招灾,与其说在吐槽美国治安还不如说是给单调的美版二人转打掩护……两星半。
小人物的小感情,淡淡的感动。20150411完整观看。http://variety.com/1998/film/news/chinese-to-be-here-shooting-be-there-1117470680/
如果梦境是结局的话这片儿会比较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