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那个时代的美好记忆
小说看过 N 遍;连环画看过 N 遍;
年轻的时候很感动~~
那个时代来看,还是很罕见的好作品~
2 ) 国家和爱情
很小的时候就看过这本书,那时是同桌偷偷从家里带来的,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提心吊胆地看完了.那时候,不懂国家和爱情,只是觉得这本书的剧情很好,语言也动人,看得时候一气呵成,心中有点感动,但是具体是什么却说不清楚.
前几日再拿起来,突然发现特别为丁洁琼不值,当然略有偏颇.为什么一个男人的爱情还不如一个女人来得坚定.为什么感动就会变成爱情?面对一个被别人背叛的女人,如何就把她推给献身国家就行?
1980,看到两个老演员演年轻人谈恋爱---真难受。
第二次握手的小说以手抄本流行的时,我用了一个昼夜抄了一遍。
感觉到有些交代比较仓促 还想看看原书 故事的确很不错
女性物理学家这不是吴健雄么保留的影片很清晰
原著是某段时期的禁书,原因是正面描写知识分子,而且书里还有谈恋爱。当然这些都是表面的,深层是因为周公,当时反大儒。电影嘛,老黄瓜刷绿漆,有点不堪
这种美好又纯真的爱情再也没有了!
2010.很古典的片子,很干净,没有过多的噱头。
曾经的手抄本。还记得都是七老八十的老男人老女人从少男少女演到老男老女,粉好厚。(补记)
唯美写意,典雅工整,情意动人。2014年春节/2022.12.17
补标。格调是装不出来的
据说这原著当然还是禁书
1980年
年轻时的两人有些吓人。尤其是冠兰的扮相。看的时候老妈一直在旁边唠叨,怎么一大把年纪还要装嫩。还计较什么呢,毕竟那个时候的电影还是意义比较重要吧。
爱情是什么?对于留美《归来》的科学博士抑或青年女子来说,爱情是一门不科学的科学。讲述「旧爱重逢」主题的作品多数是在讲述身份认同。我们注意到,男女主人公「奇特的交往」在《六号车厢》进行《第二次握手》的同时,彼岸的「新」思潮与此岸的「旧」势力也在《奥利最开心的一天》展开了「第一回合」的较量。有趣的是,这部以小见大,且又沾点「谍战」风格的红色主旋律影片亦让我们看到了大国博弈背后渺小个体的何去何从:生存还是毁灭,坦途还是深渊,就在「大家长抑或农民工」一念之间,选择自暴自弃留恋过去,还是选择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眺望未来,都与眼力、勇气和志趣有着密切关系。作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现代化形式,抢人大战除了抢人还在抢什么?显然,还在抢有助于建设中国式「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现代化强国和实现「小康之家」愿景的概率。
怎么谢芳有时候看上去像周慧敏?虽然她大部分时间都不像。。这是摄影的功劳。。三个人等来等去,等了二十年那爱情之火还是没灭。。那男的终于还是没守住。。如果洁琼知道冠兰已经结婚,她还会这么渴望回国么??并不遥远的故事,如此遥远的爱情。。。
2010-11-1, with mama, @home, CCTV6 || 谢芳真漂亮!姐弟恋哦,中学时我竟然看过同名的小说,当时很好奇为嘛叫“第二次握手”,昨天看完去书柜上找,却找不到书了,不晓得被我扔哪儿,或是卖了?
女人只有在感情受挫的时候才会去发展事业。
为童年回忆多打一分
小学时看的书,这会儿把电影补上了。
决定一个幸福的不是爱的速度,而是背叛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