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可避免地带上时代糟粕
87年冬天放的。当时我在一个大单位的子弟学校上初2,单位有个露天广场,每周六晚上一场电影。每次都能聚集上千人。总的来说不错。但当时的一些糟粕----电影似乎不脱不露不摸就不是现代电影。
文化局长夫人,背对镜头,坐在浴缸里,脱去唯一一件衣服(背心),几十秒的背影。记得当时就耳热心跳,呼吸都急促了。
以为点到为止了,镜头到侧面,她不紧不慢地搓着胳膊和腿。
以为不会再过分了。镜头猛然转到正面。她一丝不挂地坐在浴缸里,裸体上一层薄薄的肥皂沫。
当时呼吸都快停止了,心都快跳到嗓子眼。我后边一个初三男生嘟囔了句“切。你别擦(肥皂)啊”
她不紧不慢洗了几十秒。(真是让观众看个够:)然后是其他镜头:
李青远向文化局长家走来,想问问自己家搬哪去了。
于是没一会,镜头又回到浴室,让没欣赏够的,继续欣赏:)
门铃响起,她一回头。
下一个镜头,她背身入画,裹着浴巾,出浴缸,出浴室,去开门(以为自己丈夫回来了)
门口发现是李青远的“鬼魂”,楞了片刻,吓得转身就跑。被台灯线绊倒,腿部特写。她躲到儿子床边,拉个毛巾被,钻进去,哆嗦着。
老公回来,看到拱动的毛巾被,拿玩具冲锋枪打着。儿子醒了。一跃而起,扑到毛巾被上,三下两下扒得她露出整个后背。她慢慢抬头,看见是丈夫,委屈得哇哇大哭。
然后是其他镜头。 以为不会再有暴露镜头了。约一分钟,镜头又回来了。骑着她的儿子不见了。很大的毛巾被也变成了小小的毛巾。本来只露着后背,变成了,露着后背、腿、巾角只搭着一点点屁缝,大半个屁股露着。
她向前爬向丈夫。快到镜头前,镜头一转,到了侧位,对着她屁股,她继续向前爬,镜头跟随着屁股。持续有十几秒。
她起身,跪着扑向丈夫的怀抱。
丈夫 搂着她,不停地安慰。
记得当时,那屁股的特写,屁股占据整个银幕(长宽都得超过10米),那个震撼,真是难以言表。
这些镜头,对故事、情节推进,真不知道有何帮助。
中国电影至今不分级,似乎也永远不可能分。所以,这类镜头应该全面禁止。
想想:刚进入青春期的小男孩,性意识刚刚觉醒。正处在保守的80年代,夏天女的都裙子过膝,甚至穿凉鞋都先穿上袜子。猛然间接触到这些平时不可能看到的……
最难忘的是初恋。这些的东西第一次,也同样是终生难忘的。甚至影响多少孩子的性健康和心理健康。更甚者,引发多少小男生犯罪?!多少强女干是由于最初看到这类暴露镜头引起的?
当演员和导演知道这些时,会不会对当初的所作所为感到懊悔?
2 ) 《死去活来》的国人
在80与90年代,我国涌现出了大批讽刺批判性喜剧,这些喜剧通过荒诞的剧情,高度提炼的人设,叫苦不迭的社会规则构成了令人哭笑不得的社会风俗画。
而《死去活来》是对这种手法的更高度运用,其中令人耳目一新的就是此片的“毒舌”独白,其独白的无厘头程度在中外影史中都难以见到,独白不再提供单一的故事背景,信息,这样的单一作用,而是跳出了整部电影,从观众的角度去吐槽电影本身,这种自嘲的精神更为故事怎添了一丝荒诞的趣味。
故事一开始,就是一段极其调皮的独白:本片纯属真实故事,如有巧合,那就真的只能是巧合。请有对号入座癖好的朋友,不要把那些不光彩的事硬往自己身上拉扯,放心,说的肯定不是您,当然,信不信由您。
这一套独白下来,让普通观众捧腹大笑,让对号入座的,如坐针毡,却也只能苦笑。随着这段独白和人物介绍的结束,在不到3分钟的时间里,剧情就马上进入了第一个高潮。
死亡
即将走马上任副市长的李青远面对采访的记者,慌忙逃窜,其中更是不乏混入人群,乔装打扮等间谍片的场景,但影片在模仿类型片的同时,也不忘维持自己的荒诞喜剧风格。对于混入人群的李青远,独白这样吐槽:长期以来男士们的服装只有黑灰白蓝一色的式样,一色的布料,可爱的设计师们怎么把灵感才气都用到了女人们的身上?
这样的独白是对古板剧本套路的解构,也是对社会现状的讽刺。迄今为止,这种自我嘲解,也只有在欧洲的一些无厘头电影中才能瞥见,但同时达到这种双重效果的,却少之又少。
就在李青远混入人群之后,一连串因果相连的戏剧性情节又造成了李青远的“死亡”。故事的主题也从这次“死亡”展开了。但李青远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是个“死人”了,身份证没了,钱也没了,想找朋友,这该怎么办呢?李青远看着来来往往的车,那就搭个便车。
但李青远空着手挥了半天,也没见半辆车停下来,反倒是对面刚来的人,拿着手里的两袋螃蟹就往半空中挥,没一会就拦下了一辆车。
这下李青远没辙了,但他也想明白了,原来要送礼!但身无分文的他还能送什么呢?就算现在他想送“命”也没命了啊。
最终一辆车在他面前停了下来,李青远拿着一双鞋子就往司机身上蹭。好心的司机让他赶紧把臭鞋子放下。
李青远着实尴尬,除了送鞋子,身上也没啥值钱的玩意了。
司机也无可奈何:这社会风气就是被你们这些人带坏的!
李青远一脸尴尬,他自己也不想啊。“这不都是你,不,是他,不是……”
到最后,李青远自己也说不清到底要怪谁?是自己没坚持原则被歪风邪气带坏了,还是因为那些不收礼不办事的人,又或者是全怪那些只想着送礼讨关系的人?
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又怎么能凭一个人理解得了,改变得了的。但只要有越来越多的人保持清廉,社会总会变得越来越好,这种事,又哪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话说另一边,李青远虽然肉身还在,但他作为“准副市长”的身份可已经死了。前一秒他的老婆孩子还被各大艺术团,音乐团录用、提拔,那些原本毫不相关的人也来送礼巴结。这种突如其来的待遇简直让母女俩乐上了天。
只是这沙发还没坐热,新搬来的钢琴都没弹几次呢,人就死了。
李青远自己倒是痛快,见着了朋友大吃一顿,对自己的“死”丝毫没什么感觉,但苦了这母女俩,不但坐了次“待遇”的过山车,连丈夫都死了,刚才那些称兄道弟的家伙,在李青远的葬礼上,重新开始攀附起了关系。
复活
《死去活来》顾名思义就是瞎折腾,李青远的“复活”给他们的打击可不亚于他的死,他的“死”对这些攀附权贵的人来说不过是换了一棵树爬上去罢了,但他的“复活”,却是旧权力的复活,就像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样,旧势力的复兴,也必定会对那些背叛者重新洗牌。
所以老金那段跪地求饶,不止是对鬼魂的跪地求饶,也是对权力的跪地求饶,《死去活来》前期的那些嬉笑怒骂在李青远“复活”以后,就开始了冷酷的讽刺。
直到最后,导演也没有给出一个完美的结局,在另一部著名的讽刺喜剧《黑炮事件》里,开会,也同样没有给出一个定论,正是讽刺喜剧的这种真实性,让观众继续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去改变社会,改变这种规则,而非好莱坞故事中一个人战胜了某种体制和规则的“梦幻”故事。
3 ) 助力时代的一部片子吧
死去活来观影感
首先这肯定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题材还有故事,还有一些现实的启示意义都有很高的深度
但是还是有一些应该是时代变化所出现的令人反感的问题
其中在李青远与老同学聊天时
总是会不经意间透露出一些低俗的话语
还有就市长女儿记者可以轻易随意的进出政府会议现场
却没有看到其他记者
还有就是对于那些违法分子的纵容
还有那个死去的人没有人关心吗
虽然他是个小偷
但是他也有家人有在意的人吧
怎么也应该联系他们认领尸体吧
还有就是给公家办事自己按什么电话
或许是玩笑话,但是语气就完全不对
按不起就是按不起对吧,
当然我不在那个时代无法理解
当然这个片子我还是要给八分的,
因为它里面的关于现实的反思
关于那个年代,官本位的反思
社会啊,
官本位
做了很多贡献的产生很多价值的科学家企业家没有什么待遇
而随便变成市长什么都有了
一个重视发展
重视科技的国家不应该是这样的
领导不一定需要那么高的待遇
只是需要应该有的就好
然后有一些相应的鼓励
还有什么一个领导不能降级使用
真的是
有上有下才对
而且这部片子拍的演的都不刻板
配音很西游了
其中李青远拿着鹅,还有相互抱怨我们是最苦的一代人
哈哈
原来每个年代都一样
还有即使是那个年代也有那样势力的人
4 ) 看过这个电影的人举下手吧
居然是87年的电影,电视上看的时候好象更晚一些,只记得我也不大。
而且这个故事在看电影前就知道了,不过电影更夸张些,弄成副市长身份,这样就把矛头指向官场,讽刺得蛮厉害,很不和谐。
方子哥当时演得挺好,本以为有大出息,后来发现他越演越烂了。
5 ) 好好好,我尽量把道理说的再明白一点儿好吗
——他为什会自杀呢?
——恐怕是他心理板块产生了癌变,视觉旋律出现可变性的律动,因而产生超感自我的灵机。
——他说的是什么呀?
——噢,他说的是灵机一动。
——哦,不,不,这是他三维思考的朦胧反馈,造成实体动态的飞越。
——哎,我说同志,还是请你说点儿大白话吧。
——哦,好,好,你们看,我是说他深层结构的陈旧,勃发了肉体上的溃烂,也就是说死者在人生新的坐标系上,找到了最稳妥的新的支点,从而实现灵与肉的新的平衡,就是这样。
——我真不明白,他干嘛要走这条路?
——老方同志你要节哀,青远同志内涵的电击达到一定指数,心胸的框架产生动摇,而导致于人生意识的复归。。。就是说,一个人是一个多元性的集结体,当个体性的意志不能导入群体性的意志的生命的时候呢,自我机制的调节它就要失灵,因此分子就要产生撞击和裂变,机体构架出现毛病,超越自我,机理意识的板块开始摇动。明白吗?好好好,我尽量把道理说的再明白一点儿好吗,就是说他心中的电击导致于渗透,造成机体组合全部匮乏,等这痛苦的阵痛之后,便产生癌变。
——癌变?机体溃烂?他怎么从来没有跟我说过。
——老方啊,你们知识分子,这还不好理解吗。这种事情病人从来不会向任何人说,怕造成亲人的痛苦。癌变之后自然影响到潜意识的硬化,于是他才走向极端呐。
——硬化也别寻短见啊,死马总能当活马医啊!
6 ) 电影里喜欢卖弄爱抖书袋的刘秘书的台词令人印象深刻,记录如下!
1、我认为他一定是在主体意识中出现了异常反馈,这个反馈打破了既定的习惯性模式。于是思维意识出现了呈阶梯式的一步步恶化。(6'20")
2、我认为通过李青远同志这个主体意识上的问题,要看出他自身的轨迹而带有意念性,这个悲剧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和思辨色彩,而不要只停留在对他人生哲学上的虚无上的研究。(25'05")
3、恐怕是他心理版块产生癌变,视觉旋律出现了可变性的律动,因而产生超感自我的灵机;
这是他三维思考的朦胧反馈造成实体动态的飞越;
你们看,我是说深层结构的成就勃发了肉体上的溃烂,也就说死者在人生新的坐标系上找到了最稳妥的新的支点,从而实现沐浴状的新的平衡,就是这样。(27'31")
4、老方同志,你要节哀!青远同志内含的电击达到一定指数,心胸的框架产生动摇而导致于人生一时的复归。就是说一个人是一个多元性的集结体,当个体性的意志不能把握住全体性的意志的生命的时候呢,自我机理的调节它就要失灵,因此分子就要产生撞击和裂变,机体构架出现毛病,超越自我机理意识的版块开始摇动,明白吗?(65'27")
5、就是说他心中的电击导致于渗透,造成机体组合全部匮乏,当这痛苦的阵痛之后便产生癌变(66'25")
6、这种事情病人从来不会向任何人说的,怕造成亲人的痛苦。癌变之后自然影响到潜意识的硬化,于是他才走向极端啦!(66'55")
7 ) 影像式的演讲
每每看到80年代的电影,总是让人感慨万千。每个时代,每个阶段,电影都有其特点。此时的电影无疑是一个思想解放、百花齐放、充满激情的状态。再回首只能是更加珍惜。
电影中每个人物,包括电影的旁白,都是充满着代表性和社会性。诸如我们能看到:对于知识分子的破格提拔;知识分子与行政干部之间待遇和贡献问题的讨论;不同位置带来生活待遇和周边人员的翻天覆地变化;行政级别只能上不能降;一些人员沉浸于说一些没人能听懂却自以为充满理论的话语等等。
一场闹剧,揭示了当时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虽然语言和情节充满粗粝感,但现今再观看,却也充满着力量。从某种程度而言,这并不算一部合格的电影,更像是一场以影像方式进行的演讲,或许在那个时代平平无奇,但在这时却显得如此珍贵。
8 ) 这真是——死去——活来呀
1987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讽刺意味极强的喜剧作品,由老导演李新与徐子衡联合编导,主演方子哥。
提起李新,可能大部分人都是陌生的。在1987年的前一年,有一部著名的电视剧,叫《新星》,根据柯云路的同名小说改编。
经历过80年代的人对柯云路的名字应该不会太陌生,80年代兴起的“气功热”,只要有过经历,多少都会知晓柯云路。
这一时期的“气功热”在我的记忆里至少存在了近十年之久。90年代我读初中,还曾偷偷在路边摊买过一本薄薄的书册,书名上竖体写着八个加粗的大字:少林内劲一指禅。90年代的乡下,还没有通电,夜晚屋里闷热到不能入睡,一般都是把床铺挪到院中,晒着月亮扯着闲篇逐渐睡去。乡下的晚饭总是很早,天刚擦黑,五六点的模样,基本都已经吃完饭了。趁着父母刷锅洗碗的间隙,我会默记着白天从书册上记下的要领,偷偷的钻到蚊帐里的床上,心惊肉跳却又充满喜悦的练习一招一式。至今我都记得最开始的动作要领,也就是扳指。这里的扳指不是饰品,按照书中的写法,就是一种指法练习。
扯得太远,说回电影吧。
根据柯云路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新星》在八十年代,电视机都是罕见物件的乡下,造成了对今天来说万人空巷的场面也是情理之中。对于《新星》我是没有记忆的,有记忆的也是到了90年代以后的《渴望》了。虽然对于《新星》没有记忆,对于《新星》里的演员周里京,又显然是熟悉的。据父母回忆,当时有很多观众给周里京写信,甚至有人要求他出任县城的县委书记,可见这个角色的深入人心以及《新星》所引起的空前轰动。
《新星》引起全国轰动的第二年,李新携手徐子衡共同拍摄完成了这部《死去活来》。
《死去活来》与黄建新在同一时间拍摄的《黑炮事件》以及之后90年代拍摄的《背靠背脸对脸》,严格意义上说都属于同类型影片,都是用荒诞与黑色的电影技巧来讽刺官场。
《死去活来》具有明显的时代印记,虽然整个故事在今天看来已经是足够老套流俗,然而区别于现在的主旋律官场拍法,影片在八十年代,甚至今天,这种对官场和社会的讽刺力度,也是很难看到了。即使去年冯小刚拍摄了《我不是潘金莲》,一个看似对官场极尽讽刺之能事的作品,这讽刺的背后其实还是对官场存有了保留性的歌功颂德。
影片开始不久,方子哥饰演的男主角李青远就在车站上演了一段颇有趣味的偷帽子戏法,这很像后来港片中的无厘头表现形式。
这样的无厘头桥段影片前半部分可谓层出不穷,比如在火车上有这样一对青年男女的对话:
男:我的感情很专一,绝不更改。
女:有什么证明?
男:以前我爱过一个女同学,心中没有旁人,自从遇见你之后,我再也不理他了。
比如这样的细思充满悖论的标语。
甚至影片中的一个人物让我以为看到了《大话西游》里罗家英饰演的唐僧,云山雾罩冠冕堂皇的说着一些让人不知所云的台词,这是对官场中官员做派的极大讽刺。用我电影QQ群(群号284596242)里一位群友的话来说的话,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拐着弯的装逼”吧?用这样的定义来形容本片中的人物,也是再合适不过。
再比如影片到了结尾,伴随着李扬的画外音旁白“这真是——死去——活来呀”,影片片名在正式出现。
说到李扬的画外音,在观影过程中,确实感觉是有点鸡肋的存在。只是这样的鸡肋,换一个角度来看,这又何尝不是当时编导人员强烈的吐槽欲望的缩影了。过多的吐槽式旁白今天看来更像是二次元世界的存在,好吧,我承认,我说的是《银魂》。(《银魂》真人版也将要于今年上映了,容我期待一下。)
至于影片的具体内容就不在文中一一提及了,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拍摄手法。影片通过一个悬疑惊险类型片的方式开头,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误会与反应,加上各种喜剧桥段的设计,可谓一波三折。在让观众会心而笑的同时,加上影片人物的前后反差嘴脸,一出黑色荒诞的“官场现形记”便水到渠成的诞生了。
在演员的表演上,方子哥的表演是恰当而合适的,谈不上多惊艳,只是对人物的把握在今天看来也是远超当下的很多当红小生的。只可惜方子哥之后的演艺身涯并没有如同影片中他饰演的角色一样仕途坦荡。
除去方子哥之外的其他演员,大都是些功能性角色,也没什么可以圈点的。
影片有一处镜头的运用,个人觉得很有特色。
这一段出现在李青远的葬礼上,配合影片中人物的台词与每一次镜头中人物遗像的不断拉近,达到了极强的讽刺性与喜剧效果。
PS:感谢“大奇特”提供的影片资源,想看的话,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罗夏你好帅”获取本片资源。
图文版请在个人微信公众号“文影雕光”查看。
现在你该知道这部电影的名字了吧~
《四十年前的讽刺》https://www.douban.com/note/761705388/
畅所欲言的讽刺。有些比较前卫"开放",比如讲荤话,近拍女子洗澡。此外,"俺老孙"的旁白,是无死角地戳破一些不容易得知的背景信息,并极尽辛辣调侃。有趣。评:3.7星。
闹剧式讽刺,唐老鸭李杨的旁白多余。
讽刺官本位。文化局局长夫人洗澡被删减。
从头到尾充斥着官方吐槽的时髦电影。更有意思的是第68分出现了可能是中国第一个果粉,在“神州大地独一无二的城市”火车站前卖混沌,被刚任命还没上任已经死亡的副市长提醒要注意食品安全。
勉强及格。他为什么自杀?“恐怕是他心理版块产生了癌变,世界旋律出现可变性律动,因而产生超感自我的灵机”——这个无厘头秘书可能是全片最大亮点,当然这设计也记录了那个各种思想疯狂涌入中国人头脑的80年代。担任解说的李扬同样不停插科打诨,还玩玩间离(拍情侣拥吻时让挪开摄影机),其他配角也特别岔,前面那对情侣的男人哄女友“我的感觉特别专一,以前我和一个女同学好,自从遇见你我就再也不理她了,这就是证明!”,总之不愧为北影厂出品。剧情讲工程师出身的副市长在上任当天跑去找同学散心,却被人误会跳车自杀,前后反差讽刺了下属的趋炎附势,家属的趾高气昂什么的,提高知识分子待遇的吁求贯穿全片。偶尔有黄建新那种形式设计,但主要落力在文本的讽刺上。男主回家的路上,后事都处理完了太不合理,他面对别人的惊恐也反应太慢属于硬编
从技术发展上,中国电影在进步。从意识形态上,中国电影在退步。
老旧到觉得新鲜。看看现在的国产电影,一脚油门猛踩倒车。
了解一下爸妈的年代,没有智能手机时候的荒唐事,人性的丑恶表现得很直白。
中国真是个“关系社会”
好有意思,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的描写,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微妙关系真的太微妙了有意思,很玩味
童年回忆,偷草帽那段印象最深。多年后终得重温,发现是受吕班《没有完成的喜剧》第一个故事的启发。而李扬贯穿始终的旁白很多余,沦为“故事会”体。通过一个身份的互置和遗失,去展现官场现形记的两面派,尽管是十分老套的手法,但也算是极尽嘲讽之能事了。
这片子挺绝的,既有黑色幽默又有严肃的讨论,对于知识分子和官僚的待遇的讨论在今天依然是悬而未解的问题。而对官僚主义的刻画,八九十年代的电影都比今天大胆。过多的旁白和某些正确的台词降低了戏剧张力,而后半部分的节奏感没有前面好。
可看作是同时期黄建新《黑炮事件》的姊妹篇吧,以喜剧来解构严肃议题,向讳莫如深的官场文化开炮,火力远超今日。细节处理得妙,尤其是塞入了多个悖论化的生活段子,明一说暗一说,不落口实又针针见血。倒是李扬的旁白有点破坏整体质感,指名道姓起来,也就流了俗。
很讽刺的现代官场现形记,旁白一开始谐趣交代故事有点意思,但从头到尾一直再说,画蛇添足。
好牛B的电影啊,现在估计是通不过政审,唐老鸭的旁白,哈哈,等等,小妞洗澡是怎么回事
中国特色的黑色幽默,这样的电影,如今怕是难拍了。。。
传统故事,老套段子,不过把主角改成了副市长一下子寓意深了很多。有句台词很有意思:做领导可比做科研简单多了,实在做不下去,还可以再下来,反正待遇不会下来。
此片的旁白李扬负责,凸显编导凶残的吐槽欲。两个人一接吻,镜头用力的扭开,李扬:哦哦各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外面的风景;两个主角在海边走,李扬:一旦到了这个时候就一定要有在海边走的镜头;片尾,李扬:哦哦对了还没有出片名,就叫死去活来吧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