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纳西在禁拍令之前的作品可谓百无禁忌,瞄准伊朗社会里各种禁忌话题,大胆揭露黑暗现象,也屡屡被伊朗审查机构列为禁片。这部跟阿巴斯合作的影片最为明显,从社会阶级贫富悬殊的展露,到政府禁止民众娱乐大肆抓捕的侧面描写,都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晚上抓捕的段落充满了黑色幽默,完全可以抽取出来独立成为一部意味深长的影片。不过阿巴斯编写的这个剧本又明显比他自己拍摄的要逊色,这种直言不讳地描述社会阴暗面的剧本很少在阿巴斯的作品里出现。这部作品其实跟中国第六代导演那种社会新闻拼贴报道的手法相差无几,不断堆砌的社会阴暗面和落后现象吸引着西方影评人和观众的眼球,政治因素也自然成为影片获奖的主要原因。
然而,在导演帕纳西的手上,还是能表达出一些不可忽视的优点。首先是他对非职业演员的调教很有自己一套,特别是男主角的表演状态,永远在演戏与真性情流露之间不停变换,有时令人乏味,却又有令人惊喜的一刻,比如在进入富人住宅后在屋子里无所事事游荡的处理最为突出。另外,影片采用倒叙的悲剧开场也颇有深意,一针见血地暴露出伊朗社会贫富悬殊的严重性,印象中很少会出现杀人的描写,哪怕是作恶之人诸如小偷行窃,也不会伤害别人身体。这个暴力意味十足的开场给观众一种沉痛的耳光,压抑的氛围感在悠长的警铃声中挥之不去,而结尾接回到开头的叙事结构,无疑又令观众看到社会问题难以破解的症结本质,更增添几分悲凉无奈的气息。
阿巴斯编剧;真好看!暴戾、压抑、纠结,这才是我喜欢的贾法·帕纳西。1.影片讲述披萨速递员侯赛因想给爱人买首饰,却遭到店员的奚落,在贫富世界的巨大差异下感到深深的失落,愤怒之下打劫了那家珠宝店,并为之付出沉痛的代价。电影赋予主人公侯赛因以多种身份(退伍军人、披萨速递员、未婚夫、穷人),与结合伊朗复杂现状影射诸多社会问题、讽刺横施淫威的国家机器。2.倒叙结构/室外中远景长镜/豪宅踱步颇具悲凉气息;遇见旧友一幕或有反思战争、讥嘲历史误择之意。3.富人豪宅叹空虚,穷人忙累遇难死。(8.8/10)
《出租车》导演的前作,基本一个套路,非常写实,叙事很简洁,总能从不经意的镜头里,反映出伊朗社会的现实。影片的开头很有意思,透出一股难掩的幽默,让人忍俊不禁。伊朗影片在高压之下,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水准。
非常出色的小成本冷电影。
当男主在那所豪宅中游走的时候,无论是男主自己还是对于观众而言,都不可能感受不到那贫富悬殊的巨大落差
淘宝是个好东西,很多看不到的电影都可以用金钱买到。贾导在《出租车》里由一位买片老哥提到的深红的金子,顺便找到看看。这一部电影很明显充斥着两极化,“有余者”和“匮乏者”之间的关系,很有冲击力,难怪会被政府封禁。
阿巴斯写的这个剧本比他自己拍的那些要逊色,跟中国第六代导演早期社会新闻剪贴报告相差无几,影片获奖想必是西方抓到了伊朗的黑暗面,政治因素居多。导演帕纳西对非职业演员的调教还是颇有一套的。
贾法·帕纳西与阿巴斯的合作显得较为平庸,提前宣告结局的开场颇震撼;阶层差异永远拍不完。
3.5. 最后城市天际线、然后定镜珠宝店大门其实就够了。开party那段也挺不能理解的,什么人的什么破party~
深切讲出一个人的自卑。贾法怕纳西的特点之一,是不直接拍事件,而只拍人物的反应。厉害的。《七女性》中吵架一场的门口,《越位》中球赛场外的女人,《赤色黄金》中抢银行一场。
導演还在蹲伊朗的监狱导演……他的所有电影都带有一种忧世的情怀和深切的人文关怀。影像朴素一点也不刻意不矫揉造作。编剧是阿巴斯。获戛纳电影节一种注目单元,评委会大奖
贾法·帕纳西镜头下的男人不如女人,少了股灵动的气息,碎嘴也没有那么可爱~以及个人觉得他的室内镜头不如室外的走位自如~不过block party一夜完成地非常漂亮而有趣,个人倒颇希望看他单独拍一部这一夜的片子~
言簡意賅。
巨大的贫富差距,时时刻刻轰鸣的警笛声,无法抗拒的国家警察机器的淫威,就是这部电影描绘出的伊朗社会现实。好电影,好导演,好编剧。
比起早期的系列,这部虽然也讲穷人 但显得当代多了
结局前置真是力道十足。一开场就给你一个悲剧的结局,然后才慢慢地告诉你可怜之人是如何走上绝路的。穿插其中的是伊朗的社会现实、国家机器、贫富差距。这可能是帕纳西所有电影中伊朗人最没人情味的一部,所有人都残酷、冷漠、可悲、可怜。。
什么情况,伊朗第六代吗…游笔太多,反复拖沓,动机简单以至于概念化。倒叙结构,俗套路。
极强的社会性使得其不像一部伊朗而是罗马尼亚电影
那些摩托车上的絮絮叨叨和得不到回应的复读机提问也太阿巴斯了。金钱的等级蔑视,警察的权力蔑视,他们在底层苟延残喘,沉默且无声地走过他人的宫殿,最后成为压烂的披萨和沾满血迹的运动鞋。
听了太多,看了太多,但是没人关心我想什么
退伍路人、低端人口、城市底层 https://worldscinema.org/2015/04/jafar-panahi-talaye-sorkh-aka-crimson-gold-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