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一直很爱吃肉的人,看完以后又看了很多相关资料和其它纪录片,改吃素了,觉得这是基本良知,自己最起码能做的。看评论有人说植物、微生物也痛苦....我想说的是有点基本常识好吗?疼痛机制是有神经系统和大脑才会有的,植物和单细胞的微生物没有这样的机制,不可同日而语。如果你非要说对植物不公平,好吧.....那么我告诉你,肉蛋奶产业的动物每年吃的植物是全世界全人口所需粮食量的两倍.....人们都改吃素你还可以“少伤害植物”.........如果人们都改吃素,世界根本不会存在饥饿的儿童,因为现在全世界粮食产量早就够全人类吃了,只是大部分用来供养农厂动物。此外,60%温室气体都是肉蛋奶产业排出的,这些动物的排泄物是河流最大污染源之一,改吃素对环境改善影响巨大。最后,只要你膳食均衡,摄取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谷物和坚果类食物,比吃肉对健康好太多。
现在vegan在欧洲、北美是在逐步发展的,vegan是说不必要的情况下不要对其他生命造成痛苦和伤害,不是说要在人类社会中把动物的命看得和人一样重要,只是说要公平地看待一切生命,给它们最基本的尊重和机会来享受它们仅有的一次生命,不去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如果膳食均衡地吃素可以让我们身体健康、保护环境、极大地改善全球变暖的问题、海洋污染的问题,那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去伤害动物,一定要吃肉?如果全球继续变暖,那么不到50年地球就会迎来很大的灾害,吃素可以减少60%的温室气体排放,这是什么概念。
如果有各种新型材料可以代替皮革、毛皮、羊毛,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用这些动物制品来做衣服?Stella McCartney 的仿皮包包不比任何其它大牌的真皮包差。
奶蛋肉类产业的基因改造、荷尔蒙和抗生素滥用问题严重,饱和脂肪导致心血管疾病,还有很多肉类过食都会致癌,这在《餐叉代替手术刀》里都有提到。
海洋渔业的滥捕现象有可能导致2048年海洋生物的大规模枯竭。
我们在消费时,应该想想有没有什么我们可以做的,既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又不伤害动物?虽然改变传统不易,但是从自身做起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最基本可以做到的。不要认为自己没办法改变世界,每一分努力都很重要,滴水穿石,每一分努力如果都尽到了,我们才有机会迎来真正的改变。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公号ID:ttyingtan
作者:阿飞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0年发生什么我都不会感到意外。
万万没想到,这话说早了。
21号,乌克兰发生了一件诡异到难以想象的事。
一名带有杀伤性武器的男子劫持了一辆载有13名乘客的公交车。
之后,劫匪与乌克兰警方对峙12个小时。
期间,两方还发起了激烈对战。
而谁也想不到劫匪如此大动干戈策划这场冲突,只有一个要求:
他要让总统……
不是!
没有!!
别想多!!!
劫匪的要求是:总统要在社交媒体上发视频公开支持一部纪录片。
最匪夷所思的是,乌克兰总统还真照做了。
视频发完后,劫匪立马释放了人质,并伏地投降。
啥?!
整这么大动静,甚至不惜以无辜市民的生命为代价,就为了让总统向全世界安利一部纪录片。
此等骚操作直接把全世界看得满脸懵逼。
一时间,乌克兰总统安利观光团借着吃瓜热情把这部电影翻了出来。
9.3的高分更是晃瞎了好多人的眼。
这不禁让人好奇,这片儿到底啥来历?
《地球公民》
Earthlings
2005.9.24
《地球公民》其实有些年头了。
是一部15年前以动物环保为主题的老纪录片。
里面的素材、数据都已陈旧,放到现在并不太有说服力。
但即便如此,这部纪录片的影响力依旧沉淀出巨大的力量。
难道又是部说教式教育宣传片?
大错特错!
毫不夸张地说,这片儿简直就是纪录片中的R级别。
不开玩笑,强烈建议没有一定心理承受能力的人不要随便尝试。
它会不会因此改变你的思维方式不一定。
但它绝对会让你感到心理不适。
看这部纪录片,首先了解一个名词:earthling。
它是一个新造词,意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纪录片以此为片名,就是圈定了一个探讨范围,即整个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生灵。
在这个范围里,我们人类也不过沧海一粟,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但人类显然不甘于这种生命的平等,自生的主宰意识不断试图加固掌控自然的霸权。
不知不觉中,人类开始杀戮血洗其他生灵。
导演肖恩·蒙森也本是未察觉到杀戮发生的一人。
直到一次他拍摄宠物绝育的公益短片时,目睹到了现实。
拍摄过程中,他亲眼目睹安乐死的动物被丢进冷冻柜。
这个景象刺激到了肖恩,他瞬间想到超市里的冷鲜肉、衣架上的皮革衣……
环顾四周,他发现人类的生活都是建立在动物的血肉尸骨之上。
以此为契机,肖恩开始筹拍《地球生灵》。
纪录片中,肖恩摆出大量血淋淋的影像事实和残酷数据剖解了人类为一己私欲犯下了多少滔天罪行。
可以说,如果有朝一日大自然要宣判人类,一部《地球生灵》就足以判处人类死刑。
纪录片里,肖恩分了五部分来讲述,分别为:宠物、食物、衣物、娱乐、科学。
五部分皆细致化描述了人类为了获得资源做出了怎样令人发指的行为。
不多说,仅挑两部分简单说说。
先说宠物。
宠物意味着陪伴,但更多时候,人们不愿意承认这个陪伴的定义是人类单方面认定的。
这样的陪伴有时真的太自私了,因为我们从未考虑过动物本身是否需要这种“爱”。
很多人只图一时的开心,决定饲养宠物。
但,之后呢?
他们的爱凉的太快,前一秒是自称铲屎官卑微的喜欢,后一秒只觉得麻烦便厌弃。
未曾可知,这一瞬间的选择就决定了一个动物之后的命运。
随意丢弃的动物流浪在街头。
它们会被突然奔驰而过的车撞死。
会没有食物饿死。
会一不小心误食了有毒的食物……
城市生活对他们来说处处致命。
被带去收容所的动物就会好吗?
收容所脏乱差的环境会让一部分动物不同程度再死掉一批。
留下的就能得到优待吗?
也不尽然。
人们的宠物热情越高涨,意味着被遗弃的宠物就越多。
空间有限的收容所无法安置这些动物,也没有足够的开销养活它们。
管理员只能给动物安利死。
这已经是最人道的方式,因为经费稀缺的收容所并不会购买售价高昂的药剂。
他们选择最经济,但也最残酷的方式——用毒气杀死动物们。
动物们被塞满整个狭小的空间,度过漫长的20分钟,痛苦地死去。
无论何种方式,大多数宠物们的最终宿命都只有一个——死。
看着它们的尸体,导演不由抛出了最振聋发聩的质问:
这些陪伴我们的动物是否有得到他们最大的利益,抑或我们只是在剥削他们?
尚被人类宠爱的动物们就如此悲惨,生来就注定被吃的动物们处境更是难以想象的惨。
它们生下来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送上餐桌。
因为这样的宿命,它们的生命中没有一刻体会到温暖,有的只有痛苦。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它们也是生命,也能清晰地感受到人类所能感受到的孤单、刺痛……
人们可能会希望他们所买的肉并没有造成动物的痛苦,不过大家并不想知道真相。
真相,就意味着毁掉了一个人晚餐的兴致。
但忽视,永远不意味着真相会主观的消失。
给肉牛烙火印,去角……
给猪截尾,剪耳,锉牙,阉割……
这些残忍的行为都是在没有麻醉剂的条件下实施的。
在屠夫们看来,反正都会死,何必浪费钱做无意义的事情呢?
等动物到了可以宰割的时候,屠夫们会将动物倒挂起来,割喉放血。
是的,还是一样,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动物还是没有打麻醉。
动物们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血倒尽,伴随最后一下抽搐,一生就此画上了句号。
水泥墙挡住了不忍看的真相,让我们可以在另一处安心地大快朵颐。
难怪有人会说,“屠宰场的墙如果是玻璃做的,那每个人都会成为素食主义者。”
根据纪录片提供的数据,仅美国每分钟有超过1万,每年有超过6亿的动物生命被剥削供作食物。
虽然这只是2005年的数据,但15年后的今天,这个数据想必也并不会好很多。
宠物篇和食物篇不过只讲了这场“大屠杀”的冰山一角。
之后的服装篇,更是难以想象的残忍。
甚至你会眼看着被剥皮的动物尸体会被搅碎,喂给仍在牢笼里的其他动物吃……
动物用生命给予了我们一切,但是人类却从未有一刻尊重过它们。
纪录片中,导演肖恩引用了诺贝尔获奖者辛格在其著作《敌人——一个爱的故事》中的一段话:
“每当贺曼目睹对这些动物和鱼类的屠宰行为时,他总会这么想:以人类对待动物的这种行为,他们都称得上是纳粹了。”
希特勒曾在集中营里灭杀犹太民族,我们声讨希特勒的劣迹。
人类用更丧心病狂的方式猎杀其他物种,我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
看着那些莫名重合的景象,有时会忍不住想:这种屠杀灭族的邪恶是否隐藏在我们的基因之中?
《地球公民》这般百科全书式的表达,估计会让很多人同我一般,陷入自责、失望、恐惧的情绪中。
也有很多人因此会愈加痛恨人类,希望能做点什么拯救这个残破的地球。
这个想法,想必那个乌克兰劫匪应该也有过。
所以,他选择用最冲动的方式试图唤醒更多的人。
但这就代表劫匪的行为就可以被理解,可以被原谅了吗?
并没有那么简单。
不可否认,《地球公民》站在了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思考地球生命平等的问题。
因为这样新奇的视角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但,需要警惕,这并不全是真相。
是,血腥的残杀不可否认。
可需要注意一点,真相是全面且客观的。
显而易见,《地球公民》所提供的角度太单一了。
过于的用情,而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进行了弱化处理。
这样就造成了观点上的偏失。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套弱肉强食的机制是自然界的天然法则。
就像,我们无法阻止一头狮子吃素,我们也不能强逼牛羊吃肉。
同样,人类站在食物链顶端,选择吃肉还是食素都可按照自由意志选择,这一点无可指摘。
但《地球公民》为了强化一部分人类肆意滥捕,或者不负责任的屠杀,而弱化了这方面的信息,显然是不全面的。
而过度地从单一视角的切入,就会促使偏激化思潮的崛起。
显然,乌克兰劫匪就是被短视蒙蔽了双眼。
在现实中,同他一般的人还不在少数。
近年来,“环保恐怖主义”组织越发庞大,且势力惊人。
他们打着动人的道德口号,行着与屠杀相似的行径,最终走向疯魔化的非理性。
虽然《地球公民》略有瑕疵,但它始终都在试图传递给观众,平等地看待彼此,温和地作出改变的观点。
讽刺的是,那位疯狂向全世界安利的劫匪,所思所做恰恰与纪录片本身背道而驰。
他们与屠夫的行为不甚相同,但殊途同归,他们也不过是想用铲除异己的方式,确定唯我独尊的地位。
再加上,《地球公民》的配音正是“小丑”华金·菲尼克斯。
某种巧合拼凑下的宿命感,更是越发让人觉得荒唐。
不可否认,2020是个多灾多难之年。
因为疫情,我们错过了春天,一直被迫埋首在灰蒙蒙的失望之中。
这样压抑的环境会滋生出恐惧,而恐惧必然会带来躁动。
大家拼命表达观点,想要寻求同类的支持,来抵抗更汹涌的现实。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坚持什么,相信什么。
那些饱满坚定的自我膨胀和空虚的怀疑态度支撑着他们,让他们迫切希望占据高位,希冀站在一个安全的位置。
于是乎,一场为了正确而正确的浪潮开始掀起。
种族歧视,性别歧视,LGBT平权、仇富、反智……
大家打着各式口号在抗争,然而实际问题永远没有解决,眼见公众议题越来越偏离正轨,变得混乱。
我们感慨2020年稀奇事儿真不少,并越来越习惯各种惊世骇俗的举动。 殊不知,我们每一次习惯,也就意味着一种偏激化的思想正在膨胀。 它像随时都会炸裂的气球,只差一根尖针刺破它。 而那跟针,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里。 思想洪流携泥沙而下,来势汹汹。 多少人被黄沙裹身,一身泥泞却毫不自知。 避开洪流,拒绝随波逐流,方可避免成为洪流中一粒无意义的沙。 就如陈嘉映老师(哲学家)说的一句话: “天下滔滔,时局动乱,但自己要沉得住气,不能不断兴奋,荒疏了自己的学业。每一场运动都像一场大潮,把很多人卷进来,往往,海潮退去,满地不过一些瓦砾而已。”
文/阿飞
为这个片素食了三个月,最后发现自己还是会残忍回来。
乌克兰总统叫我来看的
8 我不会表露任何虚伪而廉价的善意或呼吁 虽然我也痛恨那些利益链条上贪婪无度践踏弱小生命的商人政客 可是对于人类这种嗜血性强的存在而言地球就是弱肉强食的竞技场 我们谁都戒除不了嗜血的本能;人类如果不能克服骨子里的傲慢那末这种傲慢只会引领人类走向毁灭;奥斯维辛与海豚湾有本质区别吗
有时候我觉得人或许才是地球上最低等的生物,因为所有对于自然的感知我们都丢失了。
太残忍了,捂着心看的,以后素食了
每个人必须要看的一部影片
一场与反法宣言一样大义凛然的演讲,一部与海豚湾同样震慑人心的记录,人类对于动物的五类利用,穷尽想象的杀戮与极刑。豆瓣高分纪录片,看后泪流满面,今后将尽一切可能奉行素食。
"动物虽非我族类,但也不隶属我们,它们属于另外一个国度,只是与人类一同被困于生命与时间的网中,共同经历着地球的辉煌和苦难。"
心在抽痛滴血。我以后要吃素了。
五年后再看,我又有了一些完全不同想法。//明白道理还不行,你必须亲眼看到这正在发生的一切,然后你的感情才能被真正的打动。
当我们正优雅地享用一顿晚餐时,血腥的屠杀却在隐秘地进行···你可千万别说,哇,这部恐怖的电影完全破坏了我的胃口···这些真相你有权利更有义务知道,沉默有时候是最大的罪恶!!
这便是辛格《动物解放》的完整对应影片.叙述和结构都如法炮制:片子拍得着实不错,几乎可算是纪录片的一部经典作品。但倾向却太严重,镜头只指向残忍,动物们又一次可悲的被代表了.人类占据了种族的绝对优势,不应对其它物种横征暴敛;但也无需去建立集权式道德.食肉者食之,残忍是屠宰者们的原罪
我们都是纳粹
乌克兰总统叫我来看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无可厚非。世上所有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馈赠,人也是。只是我们生在了食物链的顶端。吃肉是正常的,不正常是它成为食物的过程。我们应该尊重那些成为我们盘中餐的生物,而不是虐待它们后再去宰杀。
电影可以感动、震撼或激怒这个世界,却难以改变它
2020年7月乌克兰公交劫持案,绑匪劫持公交车和数十名人质,要求乌克兰总统说一句话就释放人质:2005年的电影Earthling,每个人都该去看!总统照做,绑匪看了录像后释放人质,被捕
劫匪让乌克兰总统叫我来的
于是开始吃素
乌克兰总统说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