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战争迷雾

记录片美国2003

主演:RobertMcNamara

导演:埃罗尔·莫里斯

播放地址

剧照

战争迷雾 剧照 NO.1 战争迷雾 剧照 NO.2 战争迷雾 剧照 NO.3 战争迷雾 剧照 NO.4 战争迷雾 剧照 NO.5 战争迷雾 剧照 NO.6 战争迷雾 剧照 NO.13 战争迷雾 剧照 NO.14 战争迷雾 剧照 NO.15 战争迷雾 剧照 NO.16 战争迷雾 剧照 NO.17 战争迷雾 剧照 NO.18 战争迷雾 剧照 NO.19 战争迷雾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1:04

详细剧情

  罗伯特•麦克纳马拉(Robert McNamara)是美国二战时期的战地指挥官、福特汽车公司第一位非福特家族的公司总裁,以及肯尼迪及约翰逊政府的国防部长。纪录片导演埃洛•莫里斯(Errol Morris)通过近24小时的采访,拍摄出纪录片《战争迷雾》,回顾了麦克纳马拉的一生,尤其他在二战中协助柯蒂斯•李梅将军对东京等67座日本城市进行毁灭性大规模火弹轰炸,帮助肯尼迪政府应对古巴导弹事件以及在肯尼迪总统遇刺前协商从越南撤兵的经过。莫里斯总结出来自麦克纳马拉的11条经验教训,对未来政府如何处理军事争端,如何防止毁灭性核战争的发生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  本片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和洛杉矶影评协会最佳纪录片奖。

长篇影评

1 ) 拨着大雾默默地在觅我的去路。。

  不足之处:蛮偏心McNamara的,全片就他一人陈述观点,偶尔加插提问者的问题。单从他一人角度,未免有失客观。

  客观性:导演应该花了很多心思,听了大量历史资料录音,才能根据McNamara的叙述拼凑出整段历史出来。但还是只佐证了他一人观点。特别 是,Mcamara说几张照片可以说明他与Johnson总统的态度差异,可这看图说话而且还是配上你自己说的话,能代表什么吗??

  故事结构:镜头、场景、序列、幕。

  镜头:最明显是在一段叙述结束,都有一个地点画面,定格某人,然后虚化其他人,鬼影幢幢的表现效果。迷雾中死去的生命似乎出来控诉。

  其余镜头除了对准McNamara的脸,就是一些史料镜头的剪接,不得不再赞一下导演的搜集资料的耐心和拼凑史实的能力。

  场景:转场是简单的效果,白纸加上教训第几条,就清晰简单的将整部片切割成11段。好奇本片为何不叫“战争的11条教训”或者什么?

  序列:最简单不过的按11条教训剪接。看得出是按照叙事者回忆的顺序开展下去的。但要做到如此,必须事前准备功夫很足,能引导受访者有条理地回忆起事实。(但估计条例和深度不够,没有一个大的贯穿全局的点,所以才蜻蜓点水式的11戒。)

  幕:忘了是啥。

  纪录片叙事:叙事视角、态度、方式和时间。

  最大的视角就是:一切都可被原谅!听那国防部长说那过去的故事,无论成败,都似乎有份参与者为荣。把国防部长还原为人的同时,失去了批判的立场。

  态度:我认为是偏向McNamara的。不过,有交代曾为福特的总裁,后又为世界银行总裁,似乎此人背景不简单。别以为人老就会说真言,也有可能想在呜呼之前美化自己形象。(虽然看着挺真诚的,希望是真的。)

Phillip Glass配乐,正。

2 ) 11 Lessons by Mr McNamara

1. Emphasize with your enemy

to attack Cuba?

2. Rationality alone will not save us

3. There’s smth beyond one’s self

4. Maximize efficiency

1929 bomb attack: 50 square miles, Tokyo was burnt

5. Proportionality should be a guideline in war

6. Get the data

7. Belief and seeing are both often wrong

8. Be prepared to reexamine your reasoning

9. in order to do good, sometimes you may have to engage in evil

10. Never say never

Never answer the question that is asked of you. Answer the question that you wish had been asked of you.

11. You can’t change human nature

3 ) 十一個教訓

剛看完將米高摩亞的華氏911打低的紀錄片《the fog of war》。

其實是一套的訪問片,對像是麥拉拿馬。他是二次大戰期間,在美國空軍服役,參與過轟炸日本的任務;在古巴飛彈危機時擔任國防部長;更重要的是,作為當時的國防部長,他被認為是讓美國在越南泥足深陷的人。他將他在這些事件期間的經歷,重新說一次,總結了十一個教訓。

作為一個在近世重要戰爭的參與者,麥的口述甚為珍貴。幾個重要決定時刻他都清楚地描述出來。他對古巴飛彈危機的總結是:要同情(理解)敵人;理性不能救地球。他發現無論是他的總統甘迺迪、對手赫魯曉夫或是卡斯特羅,都其實理性得不得了。問題是情報的混亂,對對手的不理解,讓情況日漸混亂。至於越戰的升級,他將矛頭直指混亂的海軍情報及總統的倉促而剛愎的決定。

在描述的過程裏,他幾次提及戰爭的道德。他的報告影響了美軍空襲日本的策略,導致了至少一次在東京十萬平民的死亡;他國防部長任內有人使用橙劑這種惡名昭彰的化學品。他問:到底這些傷亡重要還是戰爭的勝利重要?他發現作為戰鬥人員,要是戰敗,無論出發點多好,都會變成戰犯;但他又不能無視這些損失。而到底長崎廣島的生命重要一點,還是可能出現在日本登陸戰的死傷重要一點?他似乎沒有答案,但他其中一個戰爭的教訓是:在做一件好事時,必須做一些壞事。

這片子是值得贏華氏九一一的。它的睿智和世故的論述方式,雖然觀眾是會對麥評論自己的說話會有所懷疑,但仍不失其當時人論當時事的風采。

4 ) history class notes

McNamara's eleven lessons of war

1. Empathize with your enemy
2. Rationality will not save us
3. There's something beyond one's self
4. Maximize efficiency
5. Proportionality should be a guideline in war
6. Get the data
7. Belief and seeing are often both wrong
8. Be prepared to re-examine your reasoning
9. In order to do good, you may have to engage in evil
10. Never say never
11. You can't change human nature

5 ) 纪录片记录了什么?

很少会看纪录片,总觉得是无聊的陈述,也许是因为历史不好的缘故。这个片子打破了我这二十几年对纪录片的看法和认知。
片子讲述一位美国国防部长的主要人生经历,并他的人生经历给美国的历史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不谈论是非曲直,也没办法客观的给予。
他的人生为我们总结出了11课,这个虽然涉及不到向他那样层面的,但对于我们人生对于企业管理有着很多的指导意义。
抛开片子给我们的粮食以外,对于战争,敌我双方,领袖和群众的思考维度,决策和人民利益到底是什么??这个片子没有办法给我们答案。只是让看了这个片子,了解了部分历史的人,开始对于这个会有思考。当然只是个开始,没有终结的思考。

ps:现在百度和国内视频网站基本没什么好东西了,都被禁了。而很多网络媒体也和谐,只是放些无关痛痒愚民的东西。正所谓物质极大丰富的时候,想吃健康的反而要付出更多代价才行。这个还在土豆上有,大家可以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5tRI7hSuweY/

6 ) “绝不说绝不”

“绝不说绝不”
by 千无千

我们这一代从未经历过战争,但战争迷雾这样的词汇在我们的生活中从不缺席,如今它会指在对战型游戏中电脑设定的不可见的区域,在游戏中会以黑色的雾气笼罩着游戏玩家从未探索过的地方,这样的设定也使得双方的游戏显得更为刺激,因为迷雾下意味着谁也不能明确对方的意图,或许在不经意间就会兵戎相见,也会因迷雾的消散而战局变幻。而这部获得奥斯卡奖的纪录片就是主角美国国防部部长麦克纳马拉要拨开这个迷雾再现他在战争中的选择。片中85岁的他穿梭在45岁的自己的身边去讲述自己所经历的故事,尽管45岁的他年富力强,从福特的总裁到美国国防部,从肯尼迪到詹森总统,他凭借着自己的非凡的睿智在战争中掌握着美军的命运。但85岁的他却谨慎地回答着画外音抛给他的问题,试图在时光逝去之后再反思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正如其在片子结尾时所引用的诗句“我们不要停止探索,在探索结束时我们将会回到开始的地方,并且第一次看清楚这个地方”,他带领我们回到他最初开始的地方
而岁月给麦克纳马拉带来的洞察力在片中被他归纳成了十一个忠告。每一个忠告都是对国家、外交、个人和理性之间张力的思考,对于外交政策的观察者的我们来说无疑是对外交政策分析理论的反思,当传统中会采用博弈论的理性分析模式去假设双方的行为者时,麦克纳马拉却告诉我们如果古巴导弹危机中赫鲁晓夫和里根通过理性来做出双方的决定,那么世界可能早已在世界核大战中被毁灭。片中他歇斯底里自问自答:“是什么阻止了战争,不,绝不是理性,是运气而已”。于是当我们在考虑理论分析的可行性和理性决策时需要考量理性之外的东西,因为无论是冷战中的苏美,越南战争中的越美决策者所想到的和他们所坚守的信念都有可能出现误判。正如杰维斯在其成名作《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中所告诉我们的那样,决定我们选择的可能仅仅是我们知觉到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却可能同现实完全相反。因此要同85岁的麦克纳马拉一样去审慎地判断自己的决定和回答。越战是詹森的责任吗?你觉得你应该对越南战争负责吗?这样的问题放在麦克纳马拉依然是模棱两可的,因为历史从不喜好反事实的假设,麦克纳马拉认为在那个时间点那个变动的世界中他已经做了最好的选择。尽管反越战高潮期间他被称为是战争的罪魁祸首,独裁者,但如今从外交政策的角度来看,我们再也无法模拟曾经一模一样的决策情景,于是再对麦克纳马拉的所作所为进行政策合理性苛刻要求只能是事后诸葛,未免太强人所难。
其实在纪录片讨论决策问题之下隐藏了一个更为深刻的主题——战争与人性的反思,我想也正是由于这部纪录片试图通过亲历者的视角来让观众去深思这个主题,最终也成就了片子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字幕上出现了“为了成就好事就得行恶”,没有旁白,只是美军轰炸北越的场景,导弹在还原的场景中一颗颗落到村庄、田野,然后是浓烟冒起,飞机掠过。直到麦克纳马拉出现,略显落寞地承认了对北越使用了落叶剂,他不停地为自己辩解“从没有任何法律规定不能够使用这样的化学武器”,他想说自己没有错但始终有些底气不足,表示自己绝不会违反法律而下达某个军事命令。尽管纪录片的拍摄者竭力在片中不对麦克纳马拉的决定做出任何的评价,但是他试图要用法律的正当性却掩盖其战争决策中对人性的漠视却让观者觉得有些讽刺,我们的的确确无法在当时去苛责他的行为,但从85岁的他,从今天来看那的确是战争的恶,是再多的法律正当性都洗刷不了的。记得汉娜·阿伦特在其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中提到过“平庸的恶”,集中营的行刑者辩解说自己只是执行了上面的命令,一句无足轻重的话却已经将责任全部掩盖在了“上面的命令”几个字之下,他们认为自己不过是命令的执行者而已。这与麦克纳马拉的说辞有着多么相似的逻辑,阿伦特认为“平庸的恶”的泛滥才造成了当时纳粹的穷凶极恶,而麦克纳马拉再多的正当性也掩盖不掉战争下对人性施暴的恶。国际关系学者,媒体,公民社会组织,国际社会都在这样的层面上去讨论正义战争,战争冲突从人类诞生开始就从未在历史中消失,甚至如查尔斯·梯利这样的学者认为是战争才塑造了现代国家,但是这并不允许我们失掉战争中对人性底线的把握。这正像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所讲到的无政府状态,但“人与人相互为战”的无政府就意味这毫无规则秩序存在吗?很显然洛克,卢梭早已在其著作中给出了答案,也正因为此才有了社会契约论,才有了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而看完本片,我不能再同意麦克纳马拉告诉我们的“战争是很复杂的,复杂得超出了人类理性所能够理解的范畴”,但是在这样的复杂性之下对于国际政治中的决策者抑或是整个人类不能漠视的是战争之下人性尊重这一条政治的金线。

7 ) 穿越战争的迷雾

美国导演埃洛·莫里斯(Errol Morris)2003年的纪录片《战争迷雾》(The Fog of War)讲述了美国肯尼迪-约翰逊政府的国防部长、福特汽车公司第一位非福特家族总裁、前世界银行行长的罗伯特·麦克纳马拉(Robert McNamara)所总结的11条战争经验教训。这11条教训中,第9条“为了行善,有时必须先行恶”很令人迷惑。

麦克纳马拉是肯尼迪-约翰逊政府中的风云人物,头脑清醒,冷静沉着,分析力过人,口才一流,被称为“长腿电脑”,与同样实用精英主义的年轻新政府完全合拍。虽然1960年底麦克纳马拉刚当上福特总裁时,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资格成为国防部长,但肯尼迪政府组阁筛选中,他的二战指挥官背景和以逻辑分析为本实用主义精神仍使他成为了国防部长的不二人选。那时风光不可一世的麦克纳马拉恐怕不会预料到自己因为走出了这历史性的一步,今后将付出什么样的惨重代价。

在美国,越战又被通称为“麦克纳马拉的战争”——这与他作为军方鹰派形象代言人指点江山帷幄千里分不开关系。但在埃洛·莫里斯的《战争迷雾》中,85岁的麦克纳马拉与45岁时的自己对话,似乎其在政府中的作用倒更是制约军方的中坚力量。比如,他高度赞扬了1962年古巴导弹事件中,肯尼迪如何力挫军方主战派,听从美国驻苏联大使勒外林·汤普森(Llewellyn Thompson)的建议与苏联元首赫鲁晓夫秘密达成协议,避免了一场毁灭性核战。麦克纳马拉相信若肯尼迪不在1963被刺杀,美国是有可能在1965年底便从越南撤军,避免之后长达十年,屠杀约三百万越南民众,5万8千多名美军士兵的残酷越战。尽管在肯尼迪遇刺,副总统约翰逊上台后,麦克纳马拉与约翰逊在美国外交政策,尤其对越南增兵一事上意见不合,并最终导致其于1968年2月的离职(或者说被辞退),他在台上之时仍继续了其鹰派代言人的职责,并在离职后对越战升级保持沉默,在轰轰烈烈的反战大潮中成为众矢之的,甚至众叛亲离。1965年一位Quaker反战组织的成员诺曼·莫里森(Norman Morrison)在麦克纳马拉的五角大楼窗下自焚,抗议越战。1972年,麦克纳马拉在前往新英格兰州好望角的玛莎酒庄的轮渡上被一位乘客认出,那人差点没把当时已56岁的老头子推下海。而麦克纳马拉唯一的儿子克雷格自学生时代便积极反战,二人关系扑朔迷离,是麦克纳马拉不愿面对镜头提起的伤心事。

在原时长近24小时的采访中,导演埃洛·莫里斯共总结出了11条防止争端升级避免核战的经验教训,如第1条,“理解你的敌人”,第5条,“成比例打击应为战争中的一条指导原则”,第8条,“准备好重新审视你的逻辑推理”等。《战争迷雾》获得了2003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莫里斯的事件重现风格(康奈尔大学宿舍从楼梯上扔人头骨测试撞击对人的冲击力)和在讲述二战中美军对67座主要日本城市进行火弹攻击,烧死烧伤近一百万平民过程中所采取的数字符号从天而降、用美国同等地名比较日本地名,快速剪切以致二者无法分别的手法等都实至名归。但我个人对此片唯一不满的一点是他对第9条,“为了行善,有时必须先行恶”总结的重点偏移及篇幅过少缺乏深究。这一条经验教训不仅与其他的指导原则格格不入,倒更像是军方为了利益争夺战或恐怖分子为“圣战”所提出的托辞。

“为了行善,有时必须先行恶”的出处原是美国“正义战争”理论的提出者,神学家兼哲学家的雷茵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 Neibuhr)在1946年反思二战的责任论。尼布尔认为二战是美国的正义之战,但因为战争双方都偏离了一战中的不打击平民的“正义”原则,美国民众便必须学会接受这种道德负担,意识到“为了行善,有时必先行恶”。

但我觉得莫里斯在总结这条经验教训时忽略了一个实施方向的问题。尼布尔当年提出的行恶以行善,是在二战结束之后回头思考,强调民众要接受一种责任感,乃至罪恶感,不要得意忘形,不应忘记战胜者给战败者的无辜平民所带来的无法弥补的伤痛。麦克纳马拉虽然也是在回顾历史,但他的所有经验教训都是指向未来的,是为了给年轻一代提供参考,在核战时代降低军事打击的可能,为和平铺路。从以史鉴今的角度来看待这11条经验教训,这第9条显然格格不入。

回到麦克纳马拉的采访本身,他在提出行善先行恶的的问题时强调的其实是对“恶”的最小化:

“为了行善,我们必须先行多少恶?我们有特定的理想,特定的责任,意识到有时你必须行恶,但(尽可能)最小化恶的程度。”

把麦克纳马拉的“恶之最小化”与其他的经验教训结合起来,尤其是第5条,“成比例打击应为战争中的一条指导原则”,这全部11条便凝结一体,共同服务于他后来致力推行的“正义战争”理论,包括对大国核弹头削减和美国参与国际战犯法庭的呼吁。

尽管如此,麦克纳马拉提出“为了行善,有时必须先行恶”并非偶然,他以此来在一定程度上为二战美军的行为和后来的越战开脱并不令人意外,因为这基本代表了肯尼迪-约翰逊政府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冷战时期的美国军事指导原则。在David Halberstam探讨越战起因的《出类拔萃》(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一书中,肯尼迪内阁的副国务卿,来自康涅狄格州的民主党外交官切斯特·鲍尔斯(Chester Bowles)曾在私人日记中担忧肯尼迪精英一派的实用主义至上原则:“新政府缺乏一种有关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坚定信念。”他认为这种一切依赖逻辑分析加减乘除的实用主义尽管在形势宽松时间充裕的正常时期大体总能确保正确答案的推出,但一旦进入国际纠纷边防突发事件的非常时期,不以基本道德观念为基准,逻辑思维战胜一切的实用主义则往往会使一个政府缺乏远见,做出牺牲长远利益错误行动,如1961年的古巴猪猡湾事件。(1961年,肯尼迪错误的估计了古巴民众对卡斯特罗共产主义政府的支持,在CIA的支持下运送了1500名古巴流亡士兵入侵古巴猪猡湾,三天后入侵便被镇压。这不仅是肯尼迪新政府的重大军事失误,更是重大的政治失误。古巴革命政府和卡斯特罗的统治因此得到了巩固。)

在肯尼迪进行党内提名的初选时,纪录片《初选》(Primary)曾记录了他在康涅狄格州与民主党另一位候选人休伯特·汉弗莱(Hubert Humphrey)争夺提名的实况,其中他在麦迪逊城关于必须挫败越共力量获取冷战上风力量的演说,基本就是对越南的宣战。《战争迷雾》中也多次使用多米诺骨牌在东南亚地图上被推倒的片段来演示肯尼迪政府在60年代初期所坚信的必须通过武力挫败越南共产党力量,从而牵制整个东亚的必要性。《出类拔萃》一书更提到了美国对老挝和越南两种政策的对比。肯尼迪本人虽然不同意对中国的排斥封锁政策,但为了在老政府面前显示出其对红色政权的强硬形象,以及即将到来的下届总统选举,他的公开场合演说仍延续了麦卡锡主义思潮,并继续论证越战的必要性。当然,按照麦克纳马拉的说法,肯尼迪的一个过人之处是他会“重新审视逻辑推理”,所以才在形势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做出退兵的考虑。当然肯尼迪会宣布退兵的观点并不为美国左派公共知识分子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所认同,但随着肯尼迪遇刺,这也只能成为永久的未解之谜了。

但无论如何,“为了行善,有时必须先行恶”都是实用主义思想的一个代表。肯尼迪政府为了确保美国在冷战时期面对共产主义思潮蔓延战略上和军事上的领先地位,便可以置越南的独立诉求而不顾;若不是长达十多年的越战造成了美国5万8千名士兵伤亡,在国内掀起了反战风潮,越南三百万人的冤魂恐怕才不是肯尼迪-约翰逊政府考虑其行动的道德砝码。在《战争迷雾》中麦克纳拉马谈到他协助柯蒂斯·李梅将军(Curtis LeMay)对东京进行火弹轰炸,一晚便炸死烧死十万平民,他问是否美国不应该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对平民的攻击。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因为若美军不打击日本的战斗意志,不彻底摧毁后方援线,美国就必须对日本实施军事占领,对付为日本天皇誓死而战的日本军人,那到时候必须牺牲的便是美国军人。所以,所谓的“行善先行恶”之真相并无善恶,最终都是你死我忘的选择,是利益落脚点的分别,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丑陋现实。

在James G. Blight和Janet M. Langd的《战争迷雾:罗伯特·麦克纳马拉一生的经验教训》一书的最后一章“威尔逊的鬼魂”提供了一组令人胆颤心惊的数字:在19世纪的战争中,平民死亡率是10%;二战中是50%;而二十世纪,也就是“麦克纳马拉的世纪”,平民死亡率达到了75%!然而每一场战争,不管是恐怖分子袭击纽约世贸大楼,还是小布什政府的海湾战争,所有的发言人都打着为人民、自由、正义而战的旗号,滔滔不绝义正言辞。麦克纳马拉说所谓“战争迷雾”是指现代战争越来越复杂,变量越来越多,不犯错误简直不可能;但我认为这些战争具象迷雾的背后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迷雾,一层掩盖战争背后利益争夺真相,令统治者和当权派们一直讳莫如深的迷雾,那就是摒弃道德观的实用主义,那就是“为了行善,有时必须先行恶”鹰派思潮,那就是用“人民”和“正义”来充当势力扩张挡箭牌的精英主义,那就是用民族主义和宗教信仰来为民众洗脑的极权思想。意识不到这点,战争迷雾终将挥之不去,“威尔逊的鬼魂”死不瞑目。


罗伯特·麦克纳马拉于2009年7月6日去世,享年93岁。2009年11月的最后一天,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不久的奥巴马总统,美国新希望的代表,在履行竞选诺言承诺从伊拉克撤兵后,宣布美国将向阿富汗增兵3万到3万5千人,但同时设定了三年的撤兵期限。在NPR对民主党和共和党议员就增兵一事的采访上,两位议员都不同程度的对三年撤兵表现出了忧虑,她们都认为美国必须在阿富汗取得胜利,因为这事关美国的“民主自由和国家安全”。

短评

国际政治专业必看。另外也是访谈式纪录片的典范

4分钟前
  • vacuity
  • 力荐

一切都不是那么的简单如历史里头所述

6分钟前
  • 悯笈
  • 推荐

这种衡水人,,只在乎自己曾经出现在多少rooms where it happens,,,Satan has his special project arranged for ya in the hell sweet hell

8分钟前
  • HHG
  • 很差

极力推荐

9分钟前
  • Lee
  • 力荐

战争是不道德的,超越理智层面的。因此谈论它的责任归属更超越了人类的能力。这才是逻辑...

12分钟前
  • Charles Rosen
  • 力荐

谁的冷战,谁的内战......

14分钟前
  • 力荐

对这个历史陈述剧里面最喜欢的一个部分其实是my middle name is Strange

15分钟前
  • 酸奶兔
  • 还行

不仅仅是越战

17分钟前
  • GiantJoy
  • 力荐

越战逐步卷入的材料在《出类拔萃之辈》里基本都看过了,没太新鲜的。麦克纳马拉85岁思维还这么清晰,表达还这么流畅,倒是很令人羡慕。果然真正的精英都是在哪都闪闪发光的。

22分钟前
  • 希夷子
  • 推荐

与《杀戮演绎》《沉默之像》中的行刑者们产生了巧妙的互文。PS:原来导演是此两部电影的制片...察看导演条目才发觉,个别段落有着极相似对话发生

25分钟前
  • Ada的B计划
  • 还行

至少他是有资格上这十一堂课的.至少他是真诚的.摩尔的片在此片面前就像嗷嗷乱叫的跳梁小丑.

30分钟前
  • bayer04
  • 力荐

从福特总裁到国防部长。把一家之言拍到极致。我惊异的是:国防部长与总统之间的电话录音入档了,并且是可以公开的档案。

32分钟前
  • paradiso
  • 推荐

麦克纳马拉担任过福特汽车总裁、美国两届总统的国防部长、世界银行总裁。他也是越战的主要决策与执行人。哈佛背景使他更善于从结果数据来分析原因与调整策略。他直言战争给平民的伤害,也承认自己的立场导致了大量平民的死亡。对此他辩解为战争太复杂人类能力局限,而对于战争的责任和罪恶感不致一词。

33分钟前
  • JuneYale
  • 还行

一句话对我印象比较深:人可以用理性解决绝大多数的问题,但是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虽然没有提出怎么解决理性有限这个问题,但是我想,还是得依靠人的道德,即在理性层面之上用道德审视行为的正确性。 片中还说,人性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想说,战争只是少数人的决定,大多数人的人性并不像总统那样,如

34分钟前
  • LikeU创始人
  • 推荐

秒杀其他所有关于战争的纪录片

38分钟前
  • xqtsss
  • 力荐

I wish I had watched this one before my own documentarynproject about the Korean War. But now begin to understand more and more about Dr. Frost's comment: knowing it wouldn't have prevented anything from happening

40分钟前
  • 嘿哈
  • 力荐

访谈类纪录片的极致,十一个章节中间有多次时间点的跳跃也完全不觉得混乱。大概内容说白了就是:“战争很复杂,很多事情我们也事先不知道啦,知道了可能就不会死这么多人啦,让对方死很多人也是为了国家啦,没犯法的打仗时候哪有法律说不行,我是听总统的话办事啦。越战责任?总统的咯!”—甩锅侠

4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这片子居然在电信宽带有线点播里而且加了中文字幕。开篇即介绍了马克纳马纳最重要的政治观点:文人领军和军队政治独立。电信的节目编辑你对党指挥枪有意见请直说吗.......

46分钟前
  • 吴政委家小地主
  • 推荐

麦克纳马拉风起云涌的个人史与他在任期间同样风起云涌的美国与世界史盘旋交织,前十课所学到的一切都是为了最后一课的总结:“你无法改变人性”。

48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从细节描述大事件 总是更详尽也更身临其近的

49分钟前
  • 裸吻鱼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