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想有种爱是你从未问过我
岁月匆匆,我爱上过很多女人,当她们紧紧拥抱我时,问我会不会想她们。我会说,是的,我会记着你。但我唯一没有忘记的,是那个从未这样问过我的女人。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是我看过的朱塞佩·托纳多雷的第三部电影,之前有看过《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都没有对导演太留意,直到这次在影片中再次领略到属于西西里的那种浓烈浪漫的意大利风情。不得不说,托纳多雷的独特魅力在于擅长从我们熟悉的生活场景与经历中捕捉灵感的闪光点,将它们幻化成美轮美奂的光影,让人在欣赏感叹之余更能于其间提取哲思。
巧合的是,无论《天堂电影院》,或是《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电影都是以一个少年的视角来探知、认识这个纷繁复杂的世俗人间,讲述在每个男孩的成长历程中,扮演父亲的那个角色或是第一次暗恋的女性是多么重要。这两部作品以相似的背景和叙述点成为托纳多雷的代表作也绝非巧合,因为托纳多雷本身也曾是一个西西里男孩,他很早就怀揣梦想步入社会,因此无论是《天堂电影院》中的多多,还是《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的雷纳多,都可视作导演对自己青少年时代的回望与怀念。
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更是以多重的故事背景拓展了电影的丰富层次而引发出无穷的况味。政治的隐喻,战乱的交错,少年的纯真,人性的贪婪。值得一提的是,玛莲娜的扮演者莫妮卡·贝鲁奇,不仅是个典型的意大利美人,同时也是一位“律政俏佳人”。她早年攻读法律专业,希望成为一位律师,业余做模特助学。她精通多国语言,并在各国都有表演经历,不单只是一位绝色美人,更是难得的才女。
美貌端庄的玛莲娜优雅地走在小镇的街道和广场上,面对人们投来的爱恋、垂涎、嫉妒的目光,她低眉垂目,镇定自若,从容淡然。而那深邃的眼眸却早已点燃了整个西西里的盛夏。爱与欲,美与丑,玛莲娜的艳丽夺目仿佛一面照妖镜,映射出小镇上所有人内心世界的善恶美丑。她被视为是有罪的,因为在所有的世俗观里,美艳的女人历来是荡妇,人们无法容忍更无从想象,一个人的忠贞与她曾经历过什么并无关系。即便是知道这样道理的人,明白美本无罪的人,依然任由贪欲的驱使沦为魔鬼。比如那个脑袋长得像考拉一样滑稽,身上散发着猪一般臭味的律师,在法庭上声情并茂如诗般的慷慨陈词,不过为了背地里达成他龌龊下作的交易。如此丑陋的皮囊,如此卑鄙的灵魂,竟然第一个亵渎了玛莲娜的美,在这尘世间的生存就是如此的卑微与残酷。
玛莲娜盛艳的美貌之下装着的亦是一个普通女人的灵魂,忠于自己的爱情,期盼着丈夫的归来。她怀抱着丈夫的照片寂寞起舞,她坐在椅子上仰头垂下湿漉漉的长发,似乎曾经的热切已随着悄然流逝的岁月渐渐消解释然。而在幻想中,雷纳多躺在地上,张嘴想要接住玛莲娜发梢上滴落的水珠,他正渴望着玛莲娜的爱。电影中这个场景的设计与构思对两个人物各自内心世界的解读可谓精妙至极。
失去丈夫后的玛莲娜总是以一袭黑衣出现在人前,有如诅咒般的隐秘,而世人却更视为一种魅惑。晾衣架上一字排开的轻裳在风中如黑蝴蝶一般飘舞。少年疯狂地偷走了玛莲娜的黑色内裤,当被家人发现时,母亲一把夺走了它,如同防范蛇蝎般焚烧,而此时少年的妹妹说了句,多漂亮啊,能给我吗?在所谓的旧道德里,美一向被视为原罪,因为美而引发的欲望会带人走向罪恶。然而人们总是无法以正确的心态理解美欣赏美,对美的禁忌与封闭反而遭至更强烈的矛盾与反抗,从而自食恶果。
一个优雅美丽的女性,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因为她身为寡妇而失去了被雇佣的资格。那些作为雇佣者的男性,恐怕没有一个不对她有所企图,那些雇佣者背后的女人们,更是嫉妒憎恨她的美貌而唯恐威胁到自身的利益。因此,失去了任何庇护,也不可能得到任何工作机会的玛莲娜为生存所迫不得不沦为妓女。这使我想到阮玲玉的《新女性》,有知识有独立能力的女性依然无法在社会中获得应有的权益与尊重。玛莲娜那头夺目的红发,身边围绕的无数男人为她点烟的火光,像是要灼伤人心。剪去长发后的玛莲娜,一改往日的温婉含蓄,虽然不得不屈从于残酷的命运,但她从心底里鄙夷那些视她为玩物的男人。她的目光变得犀利而有神,从绝望中升腾出一股力量,她从未像今天这样自信,傲然于人前肆意展露自己的美。与其说这是一种堕落,不如说这是一个弱女子于命运之前不屈的抗争,大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气质。
一个失去男人庇护的女性到底有多可怜。哪怕这种庇护只是名义上的,哪怕她的丈夫身在千里之外的战场而生死未卜,人们依然承认这个女人的归属权并有所忌惮,因此这个女人暂得以保全。一旦这个名义上的丈夫被宣布了死亡,这个女人也就因为守寡而遭人话柄沦为荡妇,人尽可夫。而那群疯狂毒打玛莲娜泄愤的女人们却没有一个去指责自己嫖妓的丈夫,看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是说对了,虽然她们知道嫁给了畜生,但她们的利益也从此和这些畜生绑在一起而无可奈何了,所以这样的女人比畜生更凶险歹毒也就不足为奇。
最后玛莲娜返回小镇重拾尊严,并不是因为她自己,而是因为她身边那个对她不离不弃的“复活”的丈夫,她又一次得到庇护。可见对一个女人的尊重,莫过于敬称她为某某夫人。这是玛莲娜的幸运,却也是女性的悲哀。时至今日,那些盛产美女的异域国度里,选美是一种经济,美女依然作为一项物产。有如印度已婚女子的鼻环,最初的定义也是和牲口一样,确定了她的归属,警告他人不得侵犯。也许我是有所偏激,对于所有女性化的装饰,比如化妆、美甲、耳洞等等,我亦认为是美的,而当它们一旦妨碍到我的哪怕半点自由,我就宁愿身无长物。
和现实中许多的玛莲娜们相比,电影的结局算是大圆满了。在战争年代,人们委曲求全的无奈之举仅是为了生存下去,而当战争结束之后,她们却沦为政治的牺牲品而遭受唾骂和凌辱。或许她们的丈夫永远都不会归来,等待她们的将是漫长余生的残酷监禁。玛莲娜遭受毒打的场面让我想起《城市广场》里那个首次预言地球运行轨道可能为椭圆形的女哲学家,她死于政治与宗教之争,被狂躁的基督教徒用石头活生生地砸碎在罗马神庙前。也使我想起《无问西东》中的王敏佳,一个年轻女性的爱美之心和对领袖的敬仰而产生的小小虚荣被那个文革背景下人性遭受蒙蔽和扭曲的世界拳脚棍棒相向折磨得奄奄一息。脸上的伤疤,心底的裂痕,有形的无形的,究竟能否愈合又恢复如初呢。
到底是什么左右着人性?人性是否可以随着文明不断演进?两者似乎并没有什么正向的关系,也许究竟如何衡量一个时代与社会的文明程度依然有待商榷。而我感受到的是,人性是所有个体对社会生存生活的切实感受与反馈的总和。
电影开始时,少年们用放大镜追踪一只蚂蚁的片段令我印象深刻,那只蚂蚁最终因为太阳光的聚焦身体而燃烧死亡。少年们不以为罪,反觉得是送它脱离了苦海。无聊无知的从众心理,人云亦云的寻求刺激,因为“从来如此”即是道义。然而,我们容易忽略的是,我们不仅因为“从来如此”而伤及无辜,更会因此自我麻痹丧失自主意识而沦为奴隶。因为“从来如此”就逆来顺受,因为“从来如此”就理所当然,因为“从来如此”就懒惰停滞,不但没有自知的抵抗,更劝教他人为奴驱使。
为什么偏激的暴力事件越来越多,除了个体的因素,来自家庭背景和社会风气影响的负面驱使是更主要的深层次原因。不只是女性,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所有人,都难免为生存生活所迫不得不接受所谓的精神强暴,因为绝对的权利和资源依然掌握在极少数的人手中,维护这个社会秩序的权柄不可能用绝对公平的天平来衡量。而女性作为弱者受到侵害仅仅是一个最末梢的事件结果而绝非问题的根源,所以单纯强调女权,加大两性之间的矛盾与对立是非常片面的。如果不从社会体质的改造和思想精神的深度去解决问题,各种极端的犯罪事件就会形成不可抑制的恶性循环屡禁不止。不论是多么新型的女性自我防卫工具,都只是在最末的环节里做着最后的微弱即可能无效的抵抗。什么是一个时代与社会真正的文明也许很难描述,但我相信一个真正文明的时代与社会,是充分实现了女性平等与自由的,是每个女性都能对自己的美丽善加利用,是每一位男性都懂得如何尊重并欣赏女性美的时代与社会。
电影以少年的视角来展现一个美丽女性的曲折人生实在是一种独辟蹊径的手法。雷纳多因为玛莲娜的美第一次感受到青春萌动的情欲和爱恋,想要得到她保护她珍惜她。电影以隐秘暗恋为线索,以每一次骑自行车的狂奔,每一个深夜的窥探和期待来诠释少年热切而真挚的爱。他目睹她遭受苦楚与伤痛,却因为他的弱小无计可施备受煎熬与自责。他渴望自己能像一个成人那样给予她依傍,他终于因为领导人的意外身故而一语成谶实现了穿长裤的愿望,被允许坐在成人的理发座上剪发剃须,他是那样欣喜得意。虽然面对现实,年幼的雷纳多显得无力又懦弱,但他始终在精神上守护着她疼惜着她。虽然他们没有产生过任何交集,发生过任何关系,但他却是这个小镇上唯一爱着她的人。无数次关于她的幻想,无数次在睡梦中的约会,所有的一切她都一无所知,却又是那样的真实。
其实雷纳多与玛莲娜的真实邂逅只有两次,一次看她充满期待地走过来,却仍是擦身而过径直从他面前走过去。原来她真正期待的是那个为她送来食物的人,并且她为了这点可怜的食物已沦落到出卖身心的绝境。一次是影片的结尾,玛莲娜的手提袋掉落,橙子滚落一地。雷纳多终于有了一个奋勇向前的理由,或许他的整个青春期都在等待着这个再寻常不过而在他看来却光芒万丈的时刻。哪怕我所能做的仅能帮到你一点点,我依然愿意放弃所有,时刻准备全力以赴,只为这样一个无意中的契机而靠近你。他愤恨着,唾弃这世俗,他以一个少年的勇气为玛莲娜的丈夫送去代表着最后一丝希望的信。而她却并不知道一句简单的祝福背后蕴含着这个少年怎样的表白,或许正因为她对此一无所知,才注定了她于他的生命中是如此的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深刻。
这部影片向人们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是,爱与性的关系,或许和人性与文明一样的迷惑。像影片中因为孩子的性成熟而带他出入妓院的那位父亲一样,虽然这种教育并非正确,但有这样的爸爸男生们恐怕都会表示羡慕。几十年以前,性几乎是一个隐秘到绝对禁忌的话题,而几十年以后,性已成为人们的寻常话题再不新鲜,甚至是一种融洽人际关系的必备谈资。这种坦然令我感到怪异,这是怎样一个瞬息万变又纷乱迷茫的时代。对性的过于开放的态度是过分强调了人作为动物性的存在,过分强调它是一种正常的欲望而产生的纵容。若爱与性是完全分离的,人们对性便不以为耻,因为它不过是某种可以物化的交易而已。作为人,这无疑是一种回归动物性的退化,而忽略了人除了各种动物性的生理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有情与爱。若一个人的爱与性是相连的,他必定有羞耻之心,以情控制欲,因为他懂得尊重而不想有所伤害,更因为爱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神圣隐秘的事啊,怎么可以如此轻松地当众像笑话般流传呢。可世态却恰恰相反,互联网里满屏的脏话,有人大书特书私人性史并引以为豪,惹人注目效仿,种种肮脏凌乱的怪象层出不穷。
或许影片最后,雷纳多的那句话会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来自爱的震撼与感慨:岁月匆匆,我爱上过很多女人,当她们紧紧拥抱我时,问我会不会想她们。我会说,是的,我会记着你。但我唯一没有忘记的,是那个从未这样问过我的女人。他似乎在告诉我们,在男性的视角里,爱始于性而高于性。并不是说,得不到的永远最好,而是那样一段爱情陪伴你度过了惟有一次的青春。人生最难为的,是曾经沧海依然不改的初心,也惟有如此,你才能真正懂得尊重珍惜这世间的真善美。
2 ) 那纷纷的情欲
这是一部让人看很多遍的电影。它有很多看头,其中最让人心驰神往趋之若骛的当属性感天神莫妮卡贝鲁齐三点全露,男人可谓人间尤物,女人当叹我见犹怜。也许这就是电影的原名为‘玛莲娜“的原因。而“西西里美丽传说”无疑属于难能可贵的出彩中译版本,远好于不知所云的“真爱伴我行”。然而影片播出后,莫妮卡贝鲁齐说:“性感的不是我,而是意大利”。
传说一向是在人口相传中添添补补,在时间磨转中剥离真相的。一个传说,完全可以没有确定的人物,没有确凿的剧情,每一个人都是龙套,每一个版本都只有一支桨,在粘稠的时间里摆渡圆圈。西西里美丽传说,这是一个发生在一个确切地点的故事,却遗失了主人公,人人都是龙套,而主角,与其说是“玛莲娜”,不如说是“美丽”本身。
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主角是骑着单车的少年。从一开始少年就在和爸爸纠缠自己不是穿短裤的小孩了,应该像大人一样穿长裤。每一次的提议都在一片鸡飞狗跳中不了了之,暴躁的父亲,宠溺的母亲,神经质的姐姐,意大利语独特的节奏将每一个重音押在倒数第二个音节,穿插在影片开头俨然是交错在浓淡绿色中的地上海诙谐诗---在一片热闹中少年的单车弹跳着,以一种年少人的姿态穿入人群。
三三五五这样的单车穿插在古老小镇的每一个门拱,每一个石桥,每一个小巷,只为了制造不经意的遇见---玛莲娜。色欲熏心的男人们拦着她进行最贪婪的吻手礼,男孩子的单车只是在西西里的巷弄上吱吱呀呀地折转,然后被扔到路边,他们安安静静地看着她路过,从出现,经过,到离开。然后跳上单车,飞驰向下一个她将出现的路口。
“命缘是怎么结在一起的?只是一个擦肩而过,然后丝绳就这么系上。”
然后就是该影片著名的桥段,将男人的性幻想演绎到了极致。从好莱坞电影到神话传说,从学校里的胡思乱想到藤蔓缭绕少年律动的床。钱钟书在《猫》中说,十八九岁没有女朋友的男孩子心中藏的女人,往往比得上皇帝三十六宫的数量。在这部影片中,无疑是从一个印记上,生根发芽了万般巧笑,千种风情。她贞洁不屈,又热情如火,是生命之光,也是罪恶之火。
当玛莲娜丈夫死讯传来,随着玛莲娜的一步步堕落,影片开始推向高潮。而少年,也就在一个从未有过言语的女人的悲剧中蜕变。他想在她痛哭时对她说我会陪着你。他祈祷,请你保护她。他在她家窗边的树上看到玛莲娜被律师强暴,跌下来摔断了手臂。于是他去教堂,用自己的石膏手打断了圣彼得石膏像的手。他向馋涎她的男人酒杯里吐口水。但是他不能阻止失去经济来源穷困潦倒的玛莲娜变成暗娼,明妓,最后被驱逐。
在影片最后少年罗纳多做出了两件与玛莲娜有直接间接关联的事情,是一个男孩最后的帮助。若干年后他写信告诉玛莲娜残疾还乡的丈夫她搭上了前往何方的火车。当这个荒颓的妇人傍着她残疾的丈夫重返西西里后,在一次市场里的“偶遇”,他第一次面对她,捡起了她掉落一地的橘子,他说谢谢。少年跳上单车,一边晃晃悠悠地蹬着一边回头看。松松垮垮的裤腿绕在小腿上,不知道是否个子长得太快。
旁白是:后来,我的生命中出现过许多女人,她们在我怀里问:你会不会记得我?但是我知道,那个让我记一辈子的女人,她从不曾问过。玛莲娜。
也许每个男人都有这么一个记一辈子的女人。你并非不能再遇到像她一样好的姑娘,你不过是只能年轻一次。
第二次看的时候,主角就被幻化成了玛莲娜。名符其实。莫妮卡贝鲁齐的精彩演绎脱离了台词。同时不得不赞叹特纳托雷天才的展现手法。玛莲娜的三个形象每一个细节都配合到了极致。伊始,是白色连衣裙,黑色波浪长发,白色高跟鞋,一枚项链在胸前的位置高一分是修女第一分是荡妇,地中海的阳光给连衣裙加上了半透明的暧昧效果。在人群中,玛莲娜始终低眉而昂首,持她自己静默的自矜--葡萄,你是吃不到的。玛莲娜被逼良为娼是以一个艳冶而哀的高调转变开始的。火红的短发(后来染成金色),浓妆的容颜,黑色的套装,她挑衅地穿过人群,坐在他们中央,她低下头,然后很多很多男人伸手来为她点烟。玛莲娜终于不是一个传奇,因为所有在梦中不清净的男人终于有了名正言顺的机会,传说,变成了艳闻。最后,当玛莲娜再次回到西西里的时候,特纳托雷将她改成了缺乏打理的短发,棕色的宽大套装,平底旧皮鞋,走路外八字,她穿过人群,低眉然而不再昂首。她回来了,美丽已死。玛莲娜的美丽并不在她被嫉妒的女人们驱逐时消逝,而是经历了一个完好的含苞-盛放-凋零的过程,只是因为被加速而带有悲剧式的引颈就戮。---但是美丽,几多能长久?
第三次看的时候,主角其实绕回了莫妮卡贝鲁齐的话--是众人。玛莲娜三次出现在广场上的时候,众人的反应堪称经典。每个龙套都很到位。从嫉恨的主妇,馋涎而不愿惹麻烦的男人,到浪荡的妓女。玛莲娜和罗纳多可谓两个在众人中独立的角色。老态横生的玛莲娜像所有的主妇一样去市场上买菜,她出现的时候是一秒钟微妙的寂静,糅合了猜疑,羞愧和宽容。妇女们像对别人一样和她打招呼,把菜塞给她,女人间的纠纷恩仇就这么泯然.也许她们的敌人不是玛莲娜,而是美丽。玛莲娜回到了西西里,而罗纳多呢?他是否正要离开?他是否终要回来?
上次看是学期初的时候,一直没有机会写这篇影评。我也不知道影评正确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很多内容已经记不清,好像传说本身,只留下了一种朦胧的美感。只记得上一次把旧录影带放进播放机里,波士顿鹅毛大雪,西西里情欲纷纷。
3 ) 莫妮卡·贝鲁齐——西西里亚恶之花
“这有何妨,你来自天上或地狱?……
只要你的眼、你的笑、你的双足
打开我爱而不识的无限之门!”
——《恶之花》
1857年,波德莱尔手捧着《恶之花》在世界的耳边轻轻低语了几句,人们就为他疯狂了——为这离经叛道的宣言,为这浓烈邪恶的咒语,为这阴冷却透着温情的美丽,之后这冷艳的花朵如同一个魔咒笼罩了了人们上百年。
2000年,一个名叫玛莲娜的女人款款走过西西里岛的海滩。夏日的阳光明晃晃的照耀尖顶房屋,海上吹来的悲伤打在她的身上,浓黑的秀发优雅的在风中摆动,修长的腿在丝织的短裙下隐隐若现的诉说着孤独。忽然她停住了,像听到呼唤一样转过身,她不像任何人,她也不像任何你能描述的美景,因为在那一刻你会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她。
这个故事发生在1941年二战的硝烟中,玛莲娜的美给人们带来了诱惑、恐惧还有爱情,人们唾弃她,视她为异类,又不可自拔的深深爱着她。最后,你会看到令人震惊的一幕,在集市上人们对她啐口水,拳脚相向,撕扯着她的衣裙,不顾她的哭喊,直到她体无完肤。随后,她颤抖着站起身,一语不发的走了。
美在这个女人的身上是不可摧毁的。
那一年,全世界都疯狂的爱上了莫妮卡•贝鲁齐。在很多人心目中,她就是意大利。
莫妮卡1968年出生在意大利一个名叫卡斯特罗(Cittadi Castello)的小镇子。18岁的时候她原本打算在佩鲁贾大学学习,出于各种原因她走上了模特的道路,前往米兰发展。她的模特道路并不顺畅,据说,由于身材过于丰满,莫妮卡曾被其他骨感模特嘲笑,认为她太胖了,她也因此暗自神伤过。不过,莫妮卡古典的面容,让人不安悸动的双眸,神秘忧伤的色彩让她注定会成为摄像机的宠儿。站在镜头前,她总会让人产生错觉:是摄像机在为她移动!
莫妮卡曾说过,“女演员展现了女性特质中温柔美丽的升华”。虽然她在大多数影片中不吝惜裸露身体,展现性感的一面,她并不觉得这该是观众关注的一切,她总说“表演并不是简单的念台词,而霍利•亨特没说一句话就赢得了奥斯卡。”换句话中,身体只是她表现角色的手段,你得看到更多。
她演过的角色包括神秘危险的间谍,不辞而别的爱人,蛊惑人心的巫女,美艳的吸血鬼新娘,不可一世却又可爱的埃及艳后,渴望被爱的平凡女人……有些影片中,她并不是主角,可能也就出现在不多的场景中。但你总不会忘记她,也许记得她嘲弄的眼神,记得她令人心碎的转身,记得她倦怠的微笑,记得她小女孩般的志得意满。她就像生长在幽暗深谷的恶之花,撩动着人们的心扉,拉着你走入她的地狱,她的深渊。
对莫妮卡来说,真正意义重大的电影不是让世界倾倒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Malena)而是1996年和樊尚•卡塞尔主演的“谜情公寓”。影片不但为她赢得了法国凯撒奖的提名,还为她带来了卡塞尔的爱情。电影中,她扮演了卡塞尔不辞而别的爱人,命运捉弄着这两个相爱的人,卡塞尔从一开始就只能不停追逐着她的身影,寻找她的过去,也不知不觉被爱情的激流吞没。电影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莫妮卡穿着黑色丝袜、红色高跟鞋的长腿消失在旋转楼梯的尽头,一切都像诗中所说的,“是绿色的淫鬼和粉色的妖精,用小瓶向你洒下爱情和恐怖”(波德莱尔《病缪斯》)。
之后的2001年和2002年,莫妮卡和卡塞尔夫妇先后合作了“狼族盟约”和“不可撤销”。前者将她的神秘和危险渲染到了一种极致,后者则让人想到了那句关于悲剧的论调“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事物摧毁给人看”。“狼族盟约”中,莫妮卡是一个卷入法国教皇和路易十四政权斗争的双重间谍。她常常身裹黑色的蕾丝,手拿算命的纸牌,讲着意大利女人将丈夫留在身边的办法:她们每天早上都会给丈夫喝下慢性毒药,每晚再给他们喝解药。在她身上分不清正义或者邪恶,她总是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要她的爱情“你只能热爱美”,她是天使,她是恶魔,她是圣母。在2002年的戛纳电影节,“不可撤销”因为它惊世骇俗的表现手法饱受争议。不停旋转的镜头,长达9分钟对莫妮卡的强暴镜头,挑战了人们的承受极限。而莫妮卡扮演的角色本身却被大多数人忽视了,她其实只是一个怀有身孕享受着幸福的母亲和妻子,却遭遇了巨大的不幸。影片中最美的时刻,是当她得知自己怀孕后,整个人都被光晕笼罩散发着母性的光辉,与之前被蹂躏的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影片中那些因此充斥的愤怒与暴戾也能被人所理解。
“我一直对妓女充满了好奇,一方面她们更加了解男人,另一方面她们有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莫妮卡多次在银幕上演绎了妓女,但是她所扮演的妓女从不低俗,反而值得尊敬。在“耶稣受难记”中,她是抹大拉的玛丽亚,满脸尘土和泪水,匍匐在耶稣的脚下请求宽恕。众人一致反对,认为妓女是魔鬼,应该下地狱。耶稣说,如果你们谁认为自己从未犯过错误请站出来。结果没有一个人说话,他们都是身带罪孽的人,却远没有抹大拉的玛丽亚勇敢和纯洁,肯直面自己的过去。
如果问莫妮卡她扮演过最让她热爱的角色是什么,她一定会说是拥有家庭的平凡女人。她总喜欢把家庭和女儿挂在嘴边,事业只能排在第二。事实上,我看过最美的莫妮卡•贝鲁齐并非是美艳不可方物的埃及艳后,而是在“同床异梦”(Remember Me,My Love)中扮演平凡女人的她。那里面她穿着总是有些拘谨,看着别人的时候总是专注而深邃,她能挖掘男人最隐秘的梦想,为他们流泪。“爱,使被爱之人不会爱人。我的心被那个男人捕获了,正如你所见,我不值得被爱。”镜头前,我们能看到她的苦苦挣扎,她的渴望被爱。她出现的时候,画面总像一个遥远的梦,叙述着生命中的精华。
虽然曾被美国多本著名男性杂志评为最美的女性,但是莫妮卡对好莱坞似乎并不热衷。毕竟谁都知道,好莱坞是个造星工场,也是一个容易把明星符号化的地方。去好莱坞往往和妥协的婚姻一样,“你把自己变成他想要的,他却在别人身上寻找你以前的影子”。她在出演的几部商业影片中表现的大多是婀娜的身姿和冷艳的神情,比如“吸血惊情四百年”里吸血鬼的新娘,“格林童话”中那个为了长生不老而蛊惑人心、吸取少女青春的女王,“黑客帝国2”中电脑程序制造出的性感美女,而对她来说,少了灵魂的演员实在是可悲的。
莫妮卡•贝鲁齐出现的地方总会长出异常妖艳诡异的花朵,它吞噬一切,惊叹,时间,空气。没人知道这些魅力来自何方,为何总是捆带着哀伤和迷恋。
“这有何妨,你来自上帝或魔王?
天使或海妖?——目光温柔的仙女,
你是节奏、香气、光阴、至尊女皇!——
只要减少世界丑恶、光阴重负!”
——波德莱尔《献给美的颂歌》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410526/
4 ) 祝你好运,马莲娜女士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大概所有人听到这个影名都会像我一样自以为是地把它当作一个唯美,浪漫的爱情故事,可当我看完这部奥斯卡提名的电影后认为如果把这个传说看作美丽,似乎有些残忍,可以说它是关于西西里一个美丽女人的传说,也可以说是传说中西西里的美丽女人,可是基于这个传说的本身无论我从哪个角度去看都与美丽毫无瓜葛。
故事以二战中意大利的一个小镇为背景展开,讲述了一个倾国倾城的尤物在战乱中的坎坷命运。女主角的名字叫马莲娜,丈夫黎诺是一个上尉,参战前把心爱的妻子带到了自己的家乡。马莲娜拥有的精致脸庞,长长的卷发,窈窕的身材,华丽的衣裙中包裹着的弹性而紧致的肌肤以及举手投足之间无意散发妩媚使他自然而然的成为小镇西西里的焦点人物,她的孤傲,与世隔绝,也由此产生了不计其数没完没了的话题,包含了小镇其他女人设法掩饰的嫉妒,即使已经到了咬牙切齿的地步,当然也充斥着男人们的各种憧憬和幻想。
故事的叙述者,年少的维利图在伙伴们的带领下,陷入了对马莲娜的深深迷恋之中。维利图每时每分的思念迫使他采取了一个幼稚的方式——偷窥,这也使他成为这个女人曲折命运的唯一见证者。白天,他骑着脚踏车跟踪马莲娜穿过一条条街道,穿过喋喋不休的议论着的人群……他们个个坚信无比,那个孤独的美丽女人一定是去与情夫约会,然而维利图看到的是,马莲娜在父亲的住所,认真地照顾的自己年迈的父亲。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偷偷溜出家门,来到马莲娜的房子前,爬到树上偷窥她的一举一动,维力图发现,马莲娜她捧着丈夫的照片泪流满面,她不仅不是人们诽谤的那样,而且是一个忠贞于丈夫黎诺的高尚女人。
战争总是和死亡息息相关,不久,传来了马莲娜丈夫黎诺上尉阵亡的噩耗。马莲娜悲痛欲绝没有参加丈夫的追悼会,她无从预见随之而来的灾难——小镇男人们似乎终于看到了机遇,个个蠢蠢欲动;女人们的危机感使她们的妒忌心理不断升级。
马莲娜成了一个整日身着丧服的寡妇,但这并没有使她的美丽消退,已婚男人们为她的争斗,使她卷入了一场官司。人们枉自想出她的不忠,使她唯一的生活来源,政府津贴被停发,落魄的马莲娜找了一个律师为自己辩白,却无力支付律师费,遭到满身恶臭的丑陋律师的侮辱。看着这一切,维利图留下了眼泪。
官司之后,谣言更加肆虐,女人拒绝卖给马莲娜任何食物,男人们因为怕妻子不敢聘用她,。祸不单行,她父亲在轰炸中丧命后,马莲娜走到了饥饿的边缘,本能的需求使她没有拒绝居心叵测的男人们送来的面包,糖和他们的无理,马莲娜一步步沦陷,终于,她自暴自弃也无可奈何的成为了一个为人不齿的妓女,继续靠出卖灵魂和肉体来交换生存的基本物资,甚至接待德国的军官……这些都被维利图的记忆细胞清楚地记录,这个小男孩仍然深爱着她,也许在他的心里,马莲娜即使作为一个妓女,也是最矜持的那个。
漫长的战争过去了,希特勒被打败,纳粹迎来的它的灭亡,全球都沉浸在喜悦之中,西西里也不例外,人们欢呼着逃出法西斯的统治之余,想起了曾经与德国人交易的马莲娜。小镇的女人们奋起批斗,拽着马莲娜的头发,光天化日之下,发泄自己的暴力,野蛮的殴打着这个曾经让自己爱人魂牵梦萦的妓女,维利图眼睁睁的看着那些女人胡作非为,看着马莲娜痛苦的呻吟无能为力,她的头发被剃光了,身体赤裸裸的暴露在世人的面前,仅剩的可怜一点尊严顷刻扫地,她浑身是伤,嘴角流血,挣扎的站起来,发出仿佛来自灵魂深处的一声嘶吼。
她可能彻底的愤怒,彻底的害怕,或者失望。那些她未曾伤害的人,为什么一次次的强行改写她的命运,她最终带着不解和伤痛离开了西西里。维利图依然默默骑着脚踏车目送她至远方。她的离开使这个小镇归于平静,人们心安理得的享受着马莲娜丈夫等人以生命换来的平安与祥和,忘了本应该施与马莲娜的感恩变成的杀戮。
有一天,人们突然惊讶的发现那个“阵亡”的上尉黎诺,拖着独臂回到了西西里,他们的诽谤立刻复活还夹杂着一些虚伪的同情铺天盖地起来。黎诺四处寻找着他的爱人,所有人假惺惺的隐瞒了事实。维利图鼓起勇气写信告诉黎诺马莲娜的去向和一切,还说,马莲娜仍然爱着他。
也许黎诺深知战乱带来的一切可能性和无奈,他带着对妻子的信任和爱踏上了寻找马莲娜的行程……当黎诺携马莲娜为了重新拾起妻子的尊严回到西西里时,他们挺起胸膛,抬起头迎接众人的目光,看得出马莲娜心有余悸,眼里含有意思怯诺,但又像以前一样高贵起来。
这时,女人清楚地看到,马莲娜老了,她紧紧地依着自己的丈夫,她的眼睛旁竟然也会长出皱纹,她竟然也会胖,她现在看起来像所有妇女一样平凡。于是曾妒火中烧的她们突然能接受这个马莲娜,突然亲热,突然喜欢……让人觉得可笑,又不可避免的沉重。
维利图不再是个孩子,爱上过很多女人,他说,每个女人都问他,是不是会永远的记住自己,他回答,会的。有一个女人他肯定永远不会忘记,但她重来没问过这个问题,那个女人就是马莲娜。
在决定回避自己对马莲娜跨越整个青春的爱恋时,他仍是一个陌生的人,帮马莲娜捡起散落在地上的苹果,并由衷的说了一句:祝你好运,马莲娜女士。
人性的始末,已经没有讨论的价值,因为风姿绰约的,尊贵的马莲娜已经毁了。美丽俨然成了暗处的刽子手谋杀了自己殉葬流言蜚语。我不禁想起《红楼梦》中唱妙玉的曲子《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复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唆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反复的读这支曲子,才发现马莲娜与我们中国妙玉的命运异曲同工啊。古今中外,这个唱词成了不争的事实,无端的嫉妒扼杀了多少英才,甚至学者与学者之间的互相倾轧,最叫人心痛的活生生的例子:可惜沈括能写出《梦溪笔谈》这样的海纳百川传世著作,却不能容忍好友苏轼受到当朝皇帝的重用,一代文豪没有败在与王安石变法的博弈中,却因好友拿出自己赠与其象征着友谊的诗歌作为罪证,为又一个文字狱所累,一贬再贬,叫人无不扼腕叹息。
最后,不得不乏至肺腑的呼唤,祝你好运,马莲娜。
5 ) 美至毁灭
那个臃肿、矮胖的律师舞动着手臂、夸张的为玛莲娜辩诉,“她有什么罪过,她唯一的罪过就是太美丽!”于是玛莲娜申诉了,牙医被关到神经病院,而贫穷的玛莲娜则必须用身体来支付这笔诉讼费。这几乎是她“堕落”的开始。
多么可笑。她为什么要打这场官司,因为她的美丽太惊人。烂醉的牙医在她的房前撒野,对着仰慕她的军官声称玛莲娜是她的未婚妻,妒忌的发狂的牙医妻子把玛莲娜告上了法庭,多么可笑的一场官司。
男孩躲在窗外,看着那个痴肥龌龊的律师撕扯掉玛丽安娜的衣服,扑上她的胴体,讶异而痛苦的他瞳孔骤然放大,而后摔下了树木。后来他回到教堂,对折曾祈愿过的天使说,“这次我原谅她,她是为了复诉讼费。而你,你没有保护好她。”然后一拳打掉了天使的手臂。
影片的开头,是一群男孩骑着自行车守在玛丽安娜的屋前,屏着呼吸等待着那个美丽女人的出现。热浪滚滚,好像把地板也烫得发热,白色的高跟鞋踩着灼热的地面,接着是修长的小腿、白色的连衣裙、浓厚卷曲的黑发、丰满的嘴唇、没有表情的双眼,阳光那么好、那么耀眼,而这个冷若冰霜的女人似乎毫无所察,她挽着手提包,踩着高跟鞋,一步一步的走着,下巴微微扬起,她走过屋前的小路、广场、走到父亲的石屋前。所有人都定住,所有人的目光都锁在她身上。她面无表情,与目瞪口呆的人们擦身而过。偶尔有男人向她献殷勤,她伸出手来,让他们行一个吻手礼。这样的女人,美得与这座平凡的小岛格格不入。
她走过广场后,人们把目光收回,开始窃窃私语或者高谈阔论。男人们相互调笑,评论着玛莲娜的胸部或者臀部,猜测着她有几个情人,语调不自然的放大——为了掩饰自己的自卑和欲望,他们说着下流的话,骂着那个“荡妇”,宣告着自己对那个女人的不屑,仿佛那群争相着表现出与玛莉安娜的熟稔的男人根本没有存在过。女人们开始指责玛莲娜,诅咒她会得到报应,眼里是明显的鄙视,她们唾弃这样一个“勾引男人”的女人,用高高在上的语气挑剔她的穿着,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脸上遮挡不去的羡慕和嫉妒。
玛莲娜是有罪的,她太美丽,她又太愚蠢,她怎么能不懂得身处平凡中应该掩饰自己的美丽,她的美丽为她带来男人的欲念和女人的妒忌,她活该。
她果然得到了报应,她的丈夫死在了北非的战场上。失去了庇护的女人,美丽只能给她带来灾难。女人们嫉妒她,男人们一方面渴望她一方面视她为荡妇,没有人愿意帮助她,没有人员以雇佣她,此时的她美貌而贫穷。人们可以公开地指责他,各种莫名其妙的流言传遍了整座岛屿,女人们恨不得在她的脸上吐口水,因为成为寡妇后的这个女人有了更大的威胁,男人们在理发店里说笑,仿佛这个女人已经变得廉价,所以便无须掩饰自己对她的欲望。玛莲娜被牙医的妻子告上法庭,一时间流言更甚,她想向父亲求助,换掉锁头的大门是父亲给她的回答,她走投无路,只能用自己的身体来充当诉讼费。
战争来袭,父亲被埋在在老屋的废墟里、然后死亡。她变得更加孤助无缘,她开始破罐子破摔,她剪掉长发,第二天她出现在广场上,蓬松卷曲的红褐色头发甚至更加迷人,人们开始传言她成为了高级妓女,勾搭起了军官。男孩目睹了这一幕后竟然一病不起,他知道他的女神已经走了,那个高傲冷漠的女人,开始不得不向生活低头,残酷的现实压弯了她的脊梁、污染了她的美丽、剥夺了她的尊严,也摧毁了男孩的神经。
当战争结束,为德国佬服务过的妓女们被赶出小岛,女人们终于可以当而皇之的辱骂她殴打她。我甚至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就看到玛莲娜被愤怒的女人们揪到广场上,失去理智的女人们如同魔鬼一样殴打这个手无束鸡之力的女人,她们撕扯着她的衣服、用剪刀剪去她的头发、用拳头打向她的脸庞。女人的嫉妒最可怕,这种疯狂的嫉妒自玛莲娜出现在小岛上时就存在,它在这群女人的心中隐藏了太久、压抑了太久,终于一次性爆发出来,这是一种狂暴地疯狂,足以摧毁所有的理智和美丽。然后是整部影片最令人心碎的场面,那个永远高贵清冷的女人趴跪在广场上,身上的衣服被撕成了碎片,曾经在男孩幻想中出现的双乳暴露在人们眼前——毫无美感,我认为,让一个女人衣不遮体是对她的最大侮辱,而现在她的尊严、骄傲已经被踩碎,一缕一缕的布条挂在她的身上、血迹斑斑,她满身都是伤口,甚至嘴角也在流着血,地上是她的头发,风一吹就四处散去,她光着头,双手徒劳的遮住自己,她一步一步的向前走着,歇斯底里的尖叫着,她就这样狼狈的暴露在众人眼下,在那个她踩着高跟鞋走过的广场上。突然人群中爆出女人的诅咒,“荡妇,快滚出这里!”她痛苦地尖叫,踉踉跄跄地夺路而逃。在一个晚上,玛莲娜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谁也认不出她,逃离了这个装载着她的美丽、骄傲和狼狈的小岛。
美丽,不是应该被歌颂的么。可是事实上,一个女人如果过分美丽,除非她有本事坐上高位,否则美丽带给她的只有痛苦和屈辱。埃及艳后被人们骂作荡妇、海伦则作为引诱敌人的筹码,豆瓣上有人说得好,“古希腊时代,另一个美女芙丽涅以“有伤风化”的罪名被法庭传讯,她的辩护律师当着陪审团的面掀下芙丽涅的衣服,指着她美丽的裸体说:难道能让这样美的乳房消失吗?于是被判无罪。玛莲娜虽不用当庭脱衣,却因此被律师强奸;虽然她躲过了法庭的审判,但却没能逃脱人民的审判。”女人在面对超乎一般的美丽时,往往产生强烈的嫉妒心,她们无法拥有同等的美貌,就只能说服自己貌美者必定有道德上的缺陷,而男人们则因为爱而不得而对她产生出畸形的鄙夷。女人们被妒忌冲昏了头,最终变成魔鬼,唯有把这样出众的美丽摧毁,才能平息她们心中那些荒谬的恨意。唯有让这样美丽的女人跌入泥淖,才能让那些虚伪的男人们对她产生名正言顺的同情和惋惜,从而证明自己崇高的“正义感”。
玛莲娜有什么罪,她的罪过就是太美丽。她让女人们感到倍受威胁,让男人们产生连自己都不耻的欲望,她是人们心中的罪恶感。
后来,玛莲娜挽着她“死而复生”的丈夫的手臂回到了小岛。多么熟悉的场面,还是那个曾经被阳光烤炙的广场,她踩着高跟鞋,在众人的注目下、挽着丈夫的手一步一步的走着。男孩身边的小女友问道,“为什么人们都看着她?”男孩淡淡的说,没什么。影片的结尾,玛莲娜到菜市场买菜,她的衣着不再光鲜,女人们窃窃私语,评论说她发胖了、她有鱼尾纹了,有人小声地说,她竟然还敢回来,看她怎么面对我们。多可笑。有人试着和她打招呼,玛莲娜愣了一下,平静的说,你好。于是整个市场又开始热闹起来,女人们变得异常热情,有人招呼着她来买西红柿,甚至有人亲热的挽着她的手,仿佛她刚刚出现在市场之前的暗流涌动根本不存在,仿佛面前这个美丽却略显平凡的女人和当初那个被她们凌辱痛哭的女人毫无关系。是啊,当她不这么美丽的时候,但她的美丽不再具有威胁性的时候,当她们认为玛莲娜只是一个和她们无二致的女人的时候,她们“大度”地接纳了玛莲娜。
男孩骑着自行车依旧远远地看着她,当她手里的水果掉落在地,男孩迅速冲了过去帮她捡起来,对他一生中的女神说了最后一句话,祝您好运,玛莲娜夫人。而后骑着自行车,逃一样的离开了。他逃离了他的女神,他的青春期,他一生挚爱的美丽,逃离了他为之感受到的痛苦。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我想到了天堂三部曲里的另一部,《海上钢琴师》,在影片的最后,1900选择与弗吉尼亚号一起沉没在海底时,那种无能为力的悲哀,天才的唯一下场就是疯狂和死亡,而美也是,当美到极致时,只能存在在传说里,在现实中,只能被摧毁。
有时,美丽是一场悲剧。
6 ) 当我成熟,你已老去。
玛莲娜。玛莲娜。玛莲娜。
少年纯洁的性幻想对象。一群小男生骑着车奋力前行就是为了多看她几眼。她眉头紧锁,独自穿越这个小镇上所有男人的目光。猥琐的,贪婪的,留恋的,爱慕的。玛莲娜是女神。所有男人都为之倾倒,有家室的,独身的,年轻的,老的,无一例外。
玛莲娜告诉我们两个道理。其一,女人若是生得太漂亮了,必然是种灾难。自古有红颜祸水一说。总有君王沉迷美色因此误了前程毁了江山。玛莲娜是个例外。她的美丽外表祸害的只是她自己。只因为她身在“寡妇”的处境。男人都爱她,当然只是爱她的身体。女人都恨她,多半是嫉妒心理作祟。她不多言不多语,神情忧郁。岛上所有流言蜚语都对她不利。丢了工作,打了官司。有律师挺身而出帮她赢了一仗,代价自然是一夜春宵。不再有工作愿意要她,所以她不得不沦落为妓女。要换得钱财,换得生活所必须的物质,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一个“寡妇”,又失去了父亲,她的处境已经退到无路可退。她剪了头发坐在广场上等着男人为她点一支烟的神情很凝重。但是那些男人,大概是早就巴不得她快一点出来接客了。
少年罗纳多。说他可爱也不是,不可爱也不是。打从第一次看到玛莲娜,他就被深深吸引了。目光总能穿透她的衣服,看到她的裸体。思维总是天马行空,能想象各种场景,但是主角总是他和玛莲娜,并且也总是在亲热。他跟踪她,每晚偷窥她的生活。
玛莲娜告诉我们的道理其二,就是这世界上,隐私总不是那么容易保留的。所以即便在自己家,也请随时注意自己的穿着。起码不要太裸露。
他在一次一次的跟踪,一次一次和她擦肩,一次一次夜晚从小洞里窥视之中独自建立起真实并且坚定的感情。他看到律师强行脱下玛莲娜的衣服,竟然流下了眼泪。残酷的现实压迫和摧残着他的神经。他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她被人凌辱和欺负。然而他很无力。他没有勇气迈出保护她的那一步,或者说,没有资格。硬生生地被人推开。就好像在玛莲娜父亲的葬礼上,他不过想过去亲吻她的脸,却在靠近她的时候被硬生生推开。最后一次,玛莲娜被所有女人拖到广场上毒打唾弃的时候,他依然是躲在人群中。
她将自己的身体包裹的严严实实准备离开。惟独他认出了她。骑着自行车目送她上了火车。应该庆幸他从一开始对她锲而不舍的追逐。不然就不会有人对玛莲娜的丈夫道出真相。他终于勇敢了一回,虽然没有直面那个退伍的独臂军人。
当他已经长大,身边跟着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女朋友时,玛莲娜挽着她的丈夫回到西西里。他们神情淡然,不紧不慢地从广场中间穿过。她衣着整洁,不施粉戴。她的身体有发胖的迹象,也不如从前妖娆诱惑。最重要的是,这一次她身边有人和他在一起。于是女人们不再嫉妒,对她说了早上好,热心地推销东西给她。阮玲玉当初写下“人言可畏”的四个字用到这里是再合适不过。好的坏的,都是那些人说的。
罗纳多对她说的唯一一句话,就是祝你好运。在当时的情况下,她大概也体会不到什么特别的感觉。只当是岛上所有的人,似乎都对她友好了起来。少年第一次的爱恋总是最刻骨铭心。他最后那一次长长的回眸,不用旁白,任何看客都该明白,她是他心底最不能忘怀的女人。
最后的最后,那个穿吊带丝袜,神情忧郁,魅惑妖冶又命途多舛的玛莲娜成为了一个永远的传说。
7 ) 美丽只是传说
自从上次看完《2046》后,不知为何对什么片子都失了兴趣。直到前日看《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才破了这段时间看任何片子不超过十五分钟的记录。一直看完。
这部片子也出来好一阵了。我迟钝嘛,现在才看。
很好看。莫妮卡·贝鲁奇美艳不可方物,连我都看得心旗摇荡,何况男人挖。
无所谓,说我色情狂好了。
一开始我还纳闷,不是意大利的片子么,怎么会如此有趣味。音乐,镜头,意象,每一点都渗透了好玩的调侃。那个小男生真太好笑了,岛上的环境和人群也明显透着恶俗,但那点恶俗无疑是滑稽供人消遣无伤大雅的。一开始是这样。
后来才发觉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
到最后,最后的最后,终于被打动了。
为小男孩,为玛莲娜。
他生命最初的萌动,无望的幻想,虔敬的珍惜,以及无能为力。
她的美,由美遭受的罪和毁。
她是岛上每一个男人性幻想的对象。每一个男人。统统垂涎她的美艳胴体。
当幻想执顽到成为遥不可及的渴念,便是一种疯魔,并且如瘟疫般带来群发性症候。谣言,不过是这一症候的表象。
而岛上的女人们,用嫉妒烧起红莲火,鼓噪得愈来愈旺。
简单不能简单。清白不能清白。
只有那个孩子。虽亦向往她的身体(是的,向往,而非垂涎),恋物,偷窥,夜里一边幻想电影的经典情节一边疯狂自慰,却怎么看都不像是情欲翻涌,只让人觉得好笑,这种好笑,无关嘲弄,而是对一种纯真而笨拙的情意发自内心的珍视。
然而她等不到他长大,他不过是个穿短裤的小男孩。而事实上,从始至终,她都不知他的存在。不知他曾对神像祷告,希望神多保佑她几年再等他来接手,不知他为了她身心虚脱,不知他是唯一见证她贞洁和沦落的眼,不知他会永远将她放在心尖。
她只知自己的善和美,是怎样被嫉妒和占有所毁。
那一夜,觉得已然被世间抛弃,无法自活,卖肉已不可免,遂剪掉丝锻般乌密缠绵的长发。“咯呲—呲”“咯呲—呲”音效太好太逼真,如同剪刀剪在心上,呲咧咧地痛。
男孩从墙洞里看到一切。男人的淫号,她木然的脸。不忍视,不猝听,长睫毛浸满泪。
最喜欢那一段。之前走路眼目躲闪低垂的玛莲娜,在那一夜后将蓬松凌乱的头发染成闪艳火红,一袭低胸黑色连衣裙尽显凹凸标志,眼里全是看破之后的凌厉无畏,姿态轻佻却强韧无比,放肆妖娆地穿越街道穿越众人晦涩口眼,坐定,翘腿,叼一根烟于唇间,四下便倏忽忽如游鱼抢食般凑来十几只握着打火机的手。女人的眼神,瞬即黯淡下来。
男孩从此病倒了。
之后,之后的之后,他终于在妓院里与她做爱。也不过是嫖客与娼妓之间的皮肉交易。女人的所行所为细致周到,完全是职业风范。而男孩,表情虔诚一如朝圣。
战争结束,岛上的女人终于有足够合适的时机泄愤报复。在大庭广众之下,将玛莲娜往死里践踏。曾经对她垂涎三尺的男人们,亦只是围观,表情惊恐却模糊。而男孩只是个男孩,除了看,他亦什么都不能做。
尽管他全身抽搐。
我看到这里时只觉得有种很强烈的呕吐感。很强烈很强烈。
我不明白那样刻骨的凶残和暴烈的痛恨。没有来由。
其实我明白,是女人都能明白。
当被打得不成人形的玛莲娜畏缩地离开西西里,又在一年后与伤残的丈夫重返,女人们窃语“她眼角也有皱纹了”“腰也粗了”。其实一切再明显不过,从一开始就是。
归来的玛莲娜至此受到岛上女人的善待,因为此时她已然是一个轮廓模糊、面容憔淡,穿着居家服提篮去集市买生活琐物的女人,与她们无异。不再具有威胁。
影片这最后一笔,是我不曾料的。这一笔,冲淡些许沉重,手势却极苍凉。
看看吧,这世间有多少东西伐害美,摧残美。美不可久留。美只是传说。
美丽只是传说。
8 ) 《玛莲娜》—— 一场赤裸裸的交配战争
在一个独立的生物系统里,美丽的雌性永远是雄性们争夺的焦点所在。与此同时,雌性之间也处于暗下的竞争状态,目的是获取最强大的雄性的关注,因此这里面有两个交配权:雄性获得与最美丽雌性的交配权和雌性获得与最强劲雄性的交配权。 玛莲娜无疑是她那个世界里最令男性心往神驰的女性,她所经历的一切遭际、变故和悲剧,无不源自男性对她展开的争夺,自从她丈夫阵亡的消息传来,这场争夺便一步步进入白热化,小镇上稍有身份的男人们一个个再也按捺不住了,他们赤膊上阵,意欲直取对于玛莲娜的交配权,不惜为此而大打出手。与此同时,由于受到失去交配权的威胁,女人们与玛莲娜之间的交配权之争也由原来的暗箭中伤转变为明枪厮杀,她们冲上前台,摩拳擦掌,一定要让她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直至最后的大打出手,以期彻底消除其对于上流社会女人们交配权的一切影响。
在经历了沦为妓女、成为德军玩物、并在战后受到妒火中烧女人们复仇式的侮辱和惩处之后,玛莲娜被彻底毁掉了,作为一个男人们觊觎的美丽女人以及女人们心头大患的竞争对手来说,她已不复存在。一年之后,玛莲娜在丈夫的扶持下从异乡归来,昔日的光彩已然不再,成了一个平庸、甚至教人怜悯的女人,当然,也就再也不能成为交配权争夺战中的主角了,于是乎,一切便又归于平静,生活又回到了原先那种比较“正常”的轨道。一个循环结束了,生活进入了下一个轮回。 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美貌的玛莲娜所引起的战争虽然已经画上了句号,但是人类的交配战争永远不会停止,它将以新的形式在新的舞台继续上演。
震撼全城的美貌,罪恶之源,情欲之源,纯真之源。这是公共意淫、诋毁、同化的典范。
看到了美国往事。人性面对美的虎视眈眈,人们团结坏起来,不分男女。看到玛莲娜被殴打那一段,痛哭流涕,看她裸露着身体,被同类,被女人羞辱,被男人,冷眼旁观,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悲哀。最后结局我不相信。玛莲娜在第一次被强暴时就已经死了,小男孩的梦我不关心,我只知道我永远都不会原谅那些女人。
想说 小朋友 你圆满了
当相貌远远高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时,所带来的伤害也会远远高于一般人。
有人问我是讲什么的:一个青少年的性幻想和女人美到一个程度就会很悲惨(大概)。
玛莲娜其实就是意大利,她最后的结局就是意大利的结局。
“时光飞逝,我爱过许多女人,问我可否忆起她们,我说是的,我可记起你们,但唯一我不能忘怀的,是那个从未问过我的……玛莲娜”
8.1/10 1.细腻精致的制作,美丽的画面,悦耳的配乐。2.少年的蠢蠢欲动,意淫无限。3.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却皆是丑陋。4.结尾失去手臂的丈夫挽着妻子从人群中走过,这个男人的尊严秒杀了一镇子仅仅是大胸大屁股就能勾起无限猥琐的搓逼。5.我唯一无法忘记的,是那个从未问过我的女人。
从13岁男孩眼里看到了人性的丑陋不堪,对特别美丽,又无所依傍的玛莲娜任意伤害,把她逼到绝境,不得已成为妓女,战后更是残酷暴虐把她逼离小镇,讽刺的是当一朵鲜花零落成泥后,她再一次和丈夫回到小镇时又用友善的一面对待。她终于不再美丽,不是异类,对她们没有威胁,沦为和她们同样普通。
即使美丽也不能太招摇,招摇总会惹来悲惨的下场。男人在小的时候都喜欢成熟的女人吗?那为什么长大了却又喜欢小姑娘?......
最喜欢一段:之前走路眼目躲闪低垂的她,在那一夜后将蓬松凌乱的头发染红,低胸黑色连衣裙,眼里全是看破之后的凌厉无畏,姿态轻佻却强韧无比,翘腿,叼一根烟于唇间,四下便倏忽忽如游鱼抢食般凑来十几只握着打火机的手。從頭到尾沒有一句臺詞。
原来男孩子青春期是这个样子地,原来女人美丽起来是这个样子地,原来登徒子的沉默和中年妇女的疯狂是这个样子地……
有人深情的当做政治隐喻片来看,有人矫情的当做青春回忆片来看,也有人坦率的当做肉欲情色片来看。
看到了人性的丑恶 更是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一个性启蒙时期的少年雷纳多 爱上了成熟美艳的少妇玛莲娜那些为了能见到她 为了能碰到她 而骑着自行车狂奔的时刻 像是在追逐自己的幸福那些因为看到别人诋毁 自己喜欢的女人 而去报复 的小动作那个在教堂里 虔诚的跪在圣象面前喃喃自语的说 在我未有能力照顾好她之前 请神一定要好好保护她 的少年那个亲眼目睹她因为生活所迫 而被迫 出卖肉体 去换取卑微的生活用品时看到她被那些世俗的男子拥抱在怀里 那种悲愤交加的心情 的少年个中掺杂的辛酸和怨恨 还有嫉妒 又有谁可以明白呢 这是一个少年最初的爱啊会记得那个女人被小镇人唾弃 侮辱 的时候 少年的眼泪哗啦啦的流着 就像那些难以言明的痛楚一样还有在月台上 少年看着自己一直爱的女人落魄的离开小镇时 那双洋溢着不舍和爱的眼睛里 目睹着火车的渐行渐远像是在把少年的思念延续到远方一样 我想 尽管火车带走了她 但少年那份爱 是任何时间和距离都无法跨越的 这个少年就是爱的如此执着 爱的如此刻骨铭心感谢导演托纳托雷 在最后把尊严还给了玛莲娜 这个曾被世俗所堙灭的美丽女人 在洗尽铅华过后 重返小镇 在广场上 在众人的诧异和谈论中 丈夫挽着她的手 她依靠在丈夫的怀里 目无表情的穿越过人群 那些曾垂涎并且无耻的占有过她肉体的男人们 看到她的那份淡定和从容不知他们会不会有所反思 想起片中的一句话 只有重返旧地 才能重拾尊严 这也许是对玛莲娜最好的褒奖 不得不提的是玛莲娜那位被误以为战死于沙场的断臂丈夫 在经历了一场因狂热的民族主义而爆发的战争后 带着已有残缺的身体和疲惫不堪的心 回到他的故乡或许生命于他而言 唯一还有一点希望的是 他一直以为他的妻子还有他们的家 一直在等待着他的归来 只是当他回到那个小镇 回到他曾经的家 却再也找不到他的妻子爱人 没有人告诉他玛莲娜在他离开之后所遭受的种种不平 没有人告诉他玛莲娜的下落 只有小镇的人对他的无尽的讥讽和嘲笑 他甚至必须和难民一起拥挤在曾属于他和她的温暖小家里 会想起电影的这些镜头 在沉默的黑夜里 他背对着镜头 沉思 尽管看到他的表情 但我想 那便是关于落寞的最好诠释 还好 有雷纳多的帮助 或许说是这为丈夫对玛莲娜的爱 让他去相信自己的妻子 在是非面前 依然坚定不移的相信自己妻子的人 这才是真正的好男人 再美好的花前月下的承诺 也比不上他在黎明之前踏上列车 去远方寻找妻子的动作 因为这才是真爱 我喜欢这个男人 他让我有理由相信 男人除了所谓的好色和花心以外 还有一种所不能获缺的品质 它的名字叫责任 影片最后 这个叫黎诺的玛莲娜的丈夫 用仅存的一只手臂 挽着妻子穿越所有的人 穿越所有的舆论和诧异 穿越所有小镇的人曾对他们夫妇的伤害 表情坚定就如他对妻子的信任和爱 看到这里 若是要我以一个词来形容这个戏份并不多的男人 我想到的是绅士 优雅的绅士 真正的男人 真正的好男人其实或许我应该把重点放在影片主角雷纳多身上 但我却不想对他做过多的评论 我相信 看这部片的每个人会以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他看待他 我想说的是 在他的身上 我看到了一个少年在成为一位男人的过程里 在面对着所谓的“爱情”时 面对自己真正喜欢和爱的女人时 所有的细腻心情 包括很多看似荒诞但却真实反映人性的动作 也许这少年浓烈的感情里面 包括占有 嫉妒或许还有少年时对感情浓烈的企盼 但 请别怀疑 这个少年 对自己喜欢的女人的爱在雷纳多最后看到那个曾深爱的女人玛莲娜时 看到她也开始老了 胖了 开始有皱纹了 不再是那个穿着丝袜身着性感的美丽女子了 但我不怀疑他的爱会因为玛莲娜的容颜逝去 而有所褪减 也许是他成熟了 懂得了真正的爱 最后的镜头里 雷纳多骑着他那辆自行车 在向前行的同时 不时回头看渐行渐远的玛莲娜 也许这个细微的动作已足以说明他所有内心的爱 “好象要逃避似的 逃避的是我对她的一段纯真之情岁月匆匆 而今我爱上过许多女人 当她们紧紧拥抱我时 问我会不会记挂她们 我相信我当时的心里是会的 但唯一我从来没忘记的 是一个从来没问过我的人 她就是玛莲娜 ” ---雷纳多
贝鲁奇实在太美!连咪咪都美得人神共愤!男孩视角不能更动人。我们的历史总是在动荡年代,挑出一两位绝色女性,用她们的绛唇妆点狼烟,然后任之委弃风尘...
这女人是可以让整个城市心跳加速的
关键时候男人都不出来帮他们的女神,不过如此
每個人在他最純真的歲月裡全身心愛上的那個人總是最難忘的,然而在她最無助的時候竟然沒有人挺身而出
当你不再年轻艳丽,当你的丈夫回到了身边,那么你就成了那群丑妇的朋友。
美丽无罪,不忍心看美丽在暴民政治下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