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金基德的禅意丹青
2 ) 老金的棒喝
老金一直是个厉害的角色,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能直视。一个是太阳,一个是人性。”但是他就像一把带锈的钝刀,半捅半砸的闷闷一刀,硬生生的把生活切开,连肌理内脏一起扔到你脸上。《漂流浴室》、《坏小子》、《空房间》均是对白很少的电影,每每看过,都要花费很长时间消毒清理,包扎伤口,防止破伤风。
之前没有写过他的影评,《春去春又来》很像是“尊者的棒喝”,一棍子下来,顿悟了的立刻大喝一声。可能和最近的状态有关,浮躁、烦乱,无法忍受长时间的对话,强迫自己关注毫无意义的事件,想要冲进人群却又一边极力抵抗,一边打着鸡血一边消极阴沉,两个极端在同时发力,找不到出口。
大师并非凡人,小徒弟一心只想得到那个女人,冲出寺庙,老和尚说:占有的欲望,会导致杀生之祸。30岁的时候,小和尚回来了,报纸上登着杀妻在逃的通告。他眼神凶悍,满心愤懑,痛苦不堪。他半哭半嚎的说,为什么她要骗我,她说她只爱我一个人,但是她跟另个男人跑了,我无法忍受。师傅说:“有时候必须放下一些喜欢的东西。你忘了,我们喜欢的,别人也会喜欢。”
世上的东西,本身是没有悲喜的,一切烦恼都由心生。痛苦、喜爱、欢乐、离别。。。。只需领略它,不去占有它,烦恼自然消除。如果能放的下,那么世上哪一处景致不是为我而存在的,哪一个良人不是为我而遇见的,不得即大得,无欲无求,静静欣赏这美景浑然于天地之间,内心自然安定美好。
老和尚对他的惩罚也是救赎。在少年时期,小和尚为了满足自己的欢乐,把石头绑在小鱼、青蛙、小蛇身上,看他们奋力的挣扎着行走乐不可支。第二天,老和尚如法炮制,在少年身上绑上巨石,少年痛苦不堪,跪地求饶。师傅说,那你去看看昨天你折磨的那些动物,取下他们的石头,不然,罪恶就会像这块石头一样,一直背负在你的心里。看到小鱼和小蛇的死状,少年痛哭流涕。
而后刑满释放的那年,小和尚回到寺内,依旧用巨石绑在身上,举着佛祖的石像,费劲辛劳爬到山顶,将佛像至于山顶。他终于将自己的罪孽放下,完成了救赎。那么是否,当我们的内心不堪重负的时候,可以用身体去承受呢?这种内在能量的转化和消耗,也许是非常靠谱的做法,内心能影响身体的行为,身体也能反过来作用于内心。
想一个人去沙漠。
3 ) 和尚练武不念经
在金基德导演的电影序列里,春夏是很难得的一部没有造成生理不适的片子,从画面来说甚至是唯美和身心愉悦的。
为了远离世俗,寺庙造在山上还不够,还要飘在湖中央,隔水而居。这个设计确实妙,清晨笼罩在水面上薄纱般的雾霭,和晚上倒影在水中灯火通明的庙宇特别像画中景。
寺庙里老和尚却并不教小和尚佛经佛理,也没有给上功课,他教小和尚的是采药、识药和捣药。老和尚自己还暗修武功绝学—弹指神功。寺庙里的发生事情就是救人身体、强人体魄,但就是没有人读经、念佛、修心养性。
金基德对于读书和社会教化一直心存疑虑,他电影里的主人公都必须是野性的,没有被书经教化污染过,小和尚自然也没被社会习俗污染,文化、涵养、道德、担当,这些违反天性的属性不能有。受过教育的普通人都会避免虐待动物,淫邪,杀人,或极端愤怒,更何况对于出家人。但《春夏》里面出家人的社会身份属性并没有对小和尚的行为有一丝的束缚,因为小和尚是本源意义上的人,不是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人。 我们赤裸的原始欲望和心理属性是被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和基因所决定的,教化是盖在赤裸躯体上的一件外衣,而精英阶层的外衣尤其牢固且华美。在知识分子话语权的世界里,这层衣物代表了一切,他所有努力就是为了让他的外衣更华美,以区分那些衣不蔽体,裸露欲望的下层人,他们拍的电影里,都在赞美教化的成果,或者怜悯被教化落下的粗人。金基德不一样,他一上来就把所有人的外衣都扯掉,在金基德看来不管是破衣烂衫还是锦缎华服,藏在下面的灵魂和欲望都是一样的。而对于知识精英来说,这样时刻盯着本性看事情未免太过单调直白而粗鲁,他们自然不会让这样的金基德混进他们的圈子。归根到底还是金基德揭穿了他们没穿衣服的丑态,让人难堪。 和尚坐牢出来,回到寺庙后,他还是没有找到修炼佛法的经书,找到的却是老和尚留给他的一部武功秘籍,他也开始练功。 把身体练好最重要,别读经书读那些有的没的走火入魔了。
4 ) 每个人都配得上宽恕
有朋友失恋,我劝她看金基德,因为金基德绝对是失恋患者的最佳伴侣。闷在家里看闷片,会让你从爱到恨,再从恨到爱,最后,放下那还悬在空中的手。
一旦失恋,你会恨。如果你不知道金基德的影片里,是如何残忍的对待爱欲,那我先告诉你,哑女为了挽留男友,把鱼钩放进下体(《漂流欲室》);坏小子为了得到美丽纯洁的大学生,不惜设局将她变成妓女(《坏小子》);为了和小新娘结婚,花甲老人将她十年禁锢在大海上(《弓》),而到了《春夏秋冬又一春》里面,爱疯了的和尚,直接动手把出轨的妻子杀掉,然后阿弥陀佛:爱是我唯一的罪孽。
是的是的,我们的罪孽总是由爱而起,由欲而生,世间诱惑何其多,占有之心何其大,只是忘了我们喜欢的,别人也会喜欢。为了保住既得魅惑,只得手持利器,汹涌的爱。而要用哪一种武器,夺回那快失去的爱,鱼钩?弓箭?匕首?金基德给了很多灵感,让失恋的人认为,负心的男人就应该得到报复,这是初识金基德的人都会有的最直观的感悟。可金基德“禅学大师”的名号不是盖的,再进一步了解,他会让你悟到第二层,那就是:每个人都是配得上宽恕的。
每一段恋情,既是缘,又是孽,我们一边祈祷,一边负罪,而人生如同春夏秋冬不断更替,有了春的萌发,必有秋的悲凉,而春夏秋冬过去,当然又是另一春。只是这个过程,总有人被辜负,总有人负了谁,缘与孽不断轮回,而每个人在不同的恋情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没有绝对负心汉,也没有绝对的痴情女,谁敢拍着胸口说,这辈子我绝无负人,全是人负我?反正我不敢,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我们常说现实无奈,其实无奈的不是眼前困扰,而是在人生的轮回里,如果从不曾得到,也不会有失衡的机会,所以我们需要被辜负,需要眼睁睁看着爱从指间流走,然后无尽缅怀,得不到,放不下,这是生命中必须承受的犯贱!
既然不能左右命运,那只能顺应天意,于是乎,金基德告诉我们,或许可以换种方式来爱:《空房间》里,女主人和丈夫、情人生活在一个房间里,而丈夫看不见情敌;《弓》中的花甲老人注定是得不到女孩的,于是在死后化身神来之箭,拥有少女的贞操;《撒玛利亚女孩》怜惜好友因卖淫而亡,便通过卖淫把钱通通还回去。。。。。。
多么的标新立异,多么的剑走偏锋,人们感叹命运弄人,但金基德偏要人弄命运。如果上帝一定要人命运多舛的话,那何不再舛一点。越是多舛的人生,越会让人相信:关于欲望,适可而止是超渡之道;关于爱情,短暂的是激情,真正的考验在于平淡的流年;而关于人生,便是一场春夏秋冬花开花败的过程,没有永远的得意,也没有永远的失意,而我们要做的是,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
换一个角度讲,如果受伤,那是你能力不够,如果伤人,那是对方能力不够,所谓追求幸福的权利,也包括不愿就此了结残生。于是,在《春夏秋冬又一春》之后,我们都懂了:爱是轮回,爱是宽恕,爱是有付出的冲动,更要有能收获的能力和信心。
5 ) 境由心生
春,始发。小和尚虐待小动物并非要展示人性之恶,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善恶观,一切皆有他的心性而起。人性本善还是本恶?我一直坚定的认为人性本无,人的心性的本初是空灵的,它可被环境无限的塑造,通俗的说就是人是社会性的。小和尚虐待小动物非善非恶,缘而已。缘聚,事物就自然而然的发生。至于老和尚教育小和尚,只是为了告诉他“众生平等”。 夏,躁动。小和尚与姑娘之间的故事,我还得说,缘而已,事情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老和尚从来没有否定过他俩的行为,只是告诫小和尚,情欲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欲望,包括占有欲(对物的欲望)。欲望本身也并无善恶,但是欲望将周遭物化了。禅宗说的是诸法空象,不生不灭。通俗的讲,它要做的就是修到人的原点,回到最空灵的状态,剥离物质的实我,留下精神的空我。最后小和尚搬走佛像,其实就是精神的我从小和尚中分离出来,留下了物欲的我。 秋,寂灭。个人很喜欢影片中的秋天,一个从狂躁复归安静的季节。小和尚将佛像复位,也象征着他重新拾回精神的我的开始,用尽气力刻完《心经》才使他心性平静了下来。最后山不转寺转,寺转山不转的灵动非常非常的美。这个境是老和尚的。这些年老和尚的牵挂只有小和尚,此时这段尘缘已尽。一切的景象都由心而动。老和尚真正进入了精神的我的境界。缘尽,圆寂。 冬,新生。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和尚是曾经杀妻坐牢的小和尚。为什么长相不一样?诸法空象,物质的我不重要。它可以是和尚甲,可以是和尚乙,可以是青蛙,还可以是一尊佛像。只要精神的我存在即可。而精神的我可以在天地之间的任何角落,在山头遥望湖中寺的佛像便是我。其实全片几个姑娘也都是物欲的一种表象。对和尚来说无论是景还是人都是物质的外表,无关紧要,那么此时蒙面女的面庞在剥离的物质外表后,就露出了精神我的佛面。这一切都是站在和尚的角度。最后和尚完成了剥离物质我,留下精神我的升华过程。 又一春。对于小和尚是又一新的旅程,轮回。对于中年和尚,所谓四季,不过心生之境。 最后附上《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6 ) 金基德之春夏秋冬又一春
金基德是非常聪明的一个人,这种聪明绝对不是指他天生多么多么的对镜头敏感或者直接说他生而就是做导演的料。我指的是他更深层次的,他对人与人关系的思考上的,或许还有对社会与人性的冲突。乃至自己对更深层次的宗教以至于上升到哲学方面的思考上来。
我对他最迷恋的一部戏是《春夏秋冬又一春》。其实吸引我的还是他思想中对“轮回”的认识而具体的表现出来。
故事是直接展开的,老和尚与小和尚相依为命的生活在一片世外桃源中,看得出来,老和尚也是曾经有故事的人。但从未提及过发生了什么能让他六根清净的独居世俗之外。小和尚却是小,无忧无虑。与师傅服侍佛祖于孤灯之下。倒也是乐的快活。师傅不是多话的人,只是时常看着小和尚,默默不语。脸上尽是一片惋惜。直到又一次,小和尚独自玩耍的时候。给鱼、蛇、青蛙各自绑了一块石头,乐呵呵的看着他们拖着一块累赘蹒跚前行。脸上一副天真的笑脸。老和尚看见之后重重责罚了小和尚。但是为时已晚了。蛇与青蛙都已经被石头拖的累死了。小和尚拿着青蛙与蛇的尸体只是一个劲的哭。老和尚叹了口气,说道“你给他们绑的石头,未尝也不是你自己心灵的石头”。故事就在这句禅机中埋下了伏笔。
日子看着一天天平平淡淡的接着度过了。小和尚长大,老和尚更老。但是平静总会被打破,该来的总会来。一位进庙还愿的都市女子最终吸引了小和尚,很轻而易举的他们发生了关系。一切对于都市女子来说或许只是人生中一次旅途的邂逅。但是对于小和尚来说,确实打开了另一个天地。从此他也不甘于寂寞了。想要从此逃离出去。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明镜台既然染了尘埃,就不再如以往般清澈透亮。终于有一天他走了出去,与其说是走更不如说是逃,逃离这个“世外桃源”。老和尚什么都知道,却只做不知道,不闻不问。只是叹息一声。也许一切的一切,早都有了预兆。报是终究要是还的。只是老和尚在佛前的时间更多了,仿佛除了佛,世间再无一切了。
小和尚最终还是回来了,彼时的他已经不再是一名和尚,他杀了那位当初与他海誓山盟的女人。他觉得世间再大却仿佛没有了自己的容身之所,他回来了。老和尚什么也没说,望着小和尚,就像当初看着他用石头绑在那些小动物身上。一切其实都是报应,心灵的石头最终也拖垮了小和尚。
于是,一切仿佛都顺理成章的。入狱,又出狱。彼时小和尚已过不惑之年。再次回到早已空置多年的庙里。老和尚早已坐化多年。他突然明白了老和尚当年的苦衷,老和尚对着佛祖默默诵经时候那种悲怆。于是,他仿佛化为了当年的老和尚。
一切都仿佛轮回,深冬,一位女子将自己的孩子送来了庙里,什么也没说,老和尚接受了。他仿佛就一直在等这个孩子一样。
故事最后的时候,小和尚独自玩耍,将一块小石头塞进了鱼、蛇、青蛙的嘴里,笑嘻嘻的看着他们在艰难的跑开了。脸上露出了纯真的笑容。而他的身后,老和尚默默的看着他做完了这一切,什么也没有说。思绪或已回到以前。
佛教中有轮回的说法,所谓种业因得业果。金基德在本片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这种轮回的哲学,在本片最为显著。而在《收件人不详》中也有略微的穿插其中。但也只是一扫而过,《收件人不详》更着重讲的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矛盾。这里不表,而在《悲梦》之中,金基德仿佛将自己的宗教哲学一股脑的甩了出来,内容渐渐的有些失控了,短短的一百分钟内要组织好讲完即使金基德也觉得力不从心了。越来越有点“形而上学”。不过其中很多元素是我很喜欢的,不过这部电影真的没懂,看到了一些小细节,觉得很有意思。整个故事却沉闷而乏味。
还有一部电影,是《空房子》。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是“空灵”。很少的对白,甚至很少的情欲(情欲在金基德电影中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甚至有很多人将他的电影来当情色片来看),一切都美好的乌托邦似的。其实《春夏秋冬又一春》里也有这种空灵,但是更多的是表现在风景上。环境上美的真的就仿佛是一世外桃源。而《空房子.》的空灵却表现在了人与人之间,仿佛整个故事就是如此的富有灵气。美好而令人神往。男主主角之间不必太多话语,爱情也纯粹建立在柏拉图精神之上。
提到金基德电影,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是“虐”,《收件人不详》中母亲最后吃掉儿子的尸体,《撒玛丽亚女孩》中那个年轻的女孩从高空微笑着一跃而下,《漂流欲室》中女人用鱼钩伸进自己阴道再狠狠的拽出而发出的刺人心脾的尖叫,足以使人不寒而栗了。鲁迅说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金基德或许也有这样的爱好。但是他更多的是将自己内心的恐惧展示出来。而他的“虐”更是很少的始终贯穿电影的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通过这样的“虐”来展现人与人之间的残酷,或者是社会对人的压迫。以及自己对现实的不信任甚至是对人与人的失落完全的展现在电影中了。
但是,我个人是不喜欢这种的虐的。并非不好,早起看了很多冯提尔的“虐”的电影喜欢的不得了,现在却提不起丝毫的兴趣了。而且总觉得看到了最后,仿佛陷入了一个死胡同,内容似曾相识,立意千篇一律,金基德在不停的重复自己,幸喜他也发现了,果断的放弃创作而毅然决然的用很长时间推出了《阿里郎》这部颠覆的电影。当然,这一切跟他的“虐”毫无关系,只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突破。一种破而后立。
金基德之于韩国,我认为是拔尖的一拨导演之一了。他对人性的思考,深刻严肃而发人深省。不止适用于韩国,在吾等国民身上也能发现那种病态,方能防范于未然。
7 ) 他真是个天才!
看了《春夏秋冬又一春》,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内容大于形式,正如同看完了《英雄》,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形式大于内容。我想很多国产大片看完了这部电影都要自惭形秽,同样是拍电影,一个是过分仰仗形式,可惜挥金如土的奢侈场面和眼花缭乱的特技效果并没能让观众买账(拜托~学院派眼里的大众再浅薄也好,我们这点基本的鉴别能力还是有的)。
一个则是超脱于形式。金导根本不在乎形式有多么老掉牙:可以是最耳熟能详的开头形式“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小和尚……”,也可以是小学生作文中泛滥使用的“四季”模式,可以只是两三个人物,可以只是在一个场景里面,可以是从头到尾极其吝啬的对白(当然,这是金导电影的普遍特点),这些都没有关系嘛,重要的是内容,是内容!!
他很从容,形式不过只是手中游刃有余的工具,但并非说形式不精彩,学美术背景出身的金导,我想没有人会忽略掉他电影中那些诗意唯美的画面。只是,故事内容太丰富了。两个多小时下来,我的脑子像是被上了发条一样不停转着,只觉得脑子都不够用了,影片结尾的那刻还觉得意犹未尽。只因为这短短两个小时,提炼出了一次生命的轮回。春夏秋冬,我们一同体会了小和尚的一生的心路历程。生命是繁盛的,可以表现的东西太多了,金导采用的却是化繁为简的方法,而且自始自终都清醒着抓着主干,只表现最人性最深层的东西,那些枝枝蔓蔓随之附丽,串起一幅奇特的景观。这部电影同样也是繁盛的。繁盛如四季。
春,为生命哭泣。小和尚年纪善小,不过是一个调皮的孩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畅游,欺负小动物,过着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像几乎每个人都会有的童年时光一样。但是,在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必定要完成一次成长。这就是对于生命的敬畏。于是,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小和尚看到死掉的小动物时,哭了。
夏,爱的欲望。开门见山,这四个字一语双关:一是的确小和尚开门见山,然后在山里看到两条在一起交配;二是说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在这个充满风情的季节,正是欲望蔓延的时候,两条蛇缠绕在一起的暗示意味再明显不过了。然后那个楚楚可怜的女子就出现了,象征着一种性的欲望。但是,我更愿意理解为一种爱的欲望。我们都有过那样懵懂的时候,像是鬼撞墙一样地喜欢上了某个人,为之执着与疯狂,想要见到他,和他在一起,随之而来的是占有的欲望,乱了心智,扰了生活,只在欲望的海洋里面沉浮不定。乱套了,但是那又能怎么办,连老和尚都说这是“人之常情”,这是每个人成长时期的必修课,人人都一样。
秋,等待救赎。小和尚走了,坠入凡尘,他为爱疯狂了,当他再次回到深山古庙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在逃杀人犯,风尘仆仆,眼神暴戾,全身上下充满了绝望与狂躁。要怎么样,要怎么样才能解脱呢?他到以前常去的水里拍打喊叫,他用纸张贴住自己的眼睛和鼻子让自己透不过气来,他把自己吊起来绳子绑得自己伤痕累累——种种自虐的方式,但都无济于事,最后还是在雕刻经文的过程当中渐渐平复下来。电影借此隐喻——唯有宗教能够救赎,这也是金基德电影里面的一贯主张。
冬,隆重过渡。转眼间,当门再次打开时,小和尚都已经人到中年了,我们无法确切知晓这些年他经历了什么,但他看上去已经熟透了。他重新归隐、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曾经的不羁与暴戾荡然无存,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和老和尚当年一样的沧桑与从容。于是绕了一圈,回到了钟点。导演用了很长的篇幅表现了他往自己身上绑了一块大石头,然后一路艰辛地爬向山顶,期间不断切换过去那些被他绑上石头的小动物的镜头,仿佛是在为曾经犯下的错赎罪,也让人深切感受到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然后在冬天快要结束的时候,一个婴儿的出现,暗示着新的开始。
又一春,婴儿长大的时候,长得跟以前的小和尚一摸一样,并且,重复着同样的无忧无虑的时光和调皮捣蛋的行为。时光重现,又一春——又一次生命的轮回。
关于老和尚:老和尚在影片当中,永远像是一个静默的智者,淡看一切,从容不迫。我不相信谁天生就看破红尘,老和尚一定也经历过那些成长的伤痛,欲望的煎熬,世间的繁华与沧桑,说不定比小和尚的还要精彩。
关于自虐:金基德电影里中的人物有常常是属于心理弱势群体,在孤独绝望中用极端的方式来寻求解脱。金基德这样解释他在电影里面使用的暴力元素:“我更喜欢把它称为一种肢体语言。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种身体上的表达而非单纯的消极暴力。我的人物所受到的伤害和被烙下的疮疤也是年轻人在他们还不能真正对外在的创伤做出回应的年龄段所经历过的。因为种种的失望让他们失去了信仰和对他人的信任,于是不再言语。他们转而寻求暴力。”当我看到小和尚回来之后把自己吊起来寻求解脱的时候,我会想起曾经自己在黑暗当中自己用小刀划自己的手臂——当精神上已经疼痛得无法忍耐时只好用肉体的疼痛来转移。关于这点,我不愿意多言。不懂的人说再多他也认为你是在无病呻吟,而懂得的人,自然会懂。
关于才气:金基德无疑是有才气的,尤其体现在那些奇思妙想的细节当中:春天小和尚把鱼、青蛙和蛇都绑上一块石头,小和尚在寻求解脱时那些另类的方式,铺满整个地面的经文,冬天一直包着头的神秘妇女,又一春时小和尚往鱼、青蛙和蛇里面放入石头……这些充满禅意的另类细节让我们不得不佩服金基德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游刃有余的表现力,仿佛个个都贴上了金式的标签——此家独占,无法模仿。尽管他的电影在世界上还备受争议,但是业内人世都已经不得不承认——他真是个天才!
8 ) 人性的石头
影评-人性的石头-金基得《春去冬来又一春》2007-09-12
本学期的“影视欣赏与评论”快要上完了,于是到了“评论”的时候,欣赏了这么多部好片子,我对《冬去春来》这部充满了东方禅情佛意的影片印象尤为深刻。
与其说是“禅情佛意”,不如说这部影片是对人性的思考和展现,在我看来,佛家“性恶”的思想在影片中贯穿始终,整部影片就是一个“原欲”的过程,“欲”从何来?导演金基德给了我们他的答案——人性本欲。
从春天的和尚开始,导演就告诉我们,人生下来就是恶人,喜欢发挥我们生杀予夺、主宰万物的能力,但是我们意识不到,甚至我们都会把这一幕当成轻喜剧看待,发出我们爽朗的笑声,认为这个小孩只是淘气而已。但是佛家说,众生平等,我们不能以天下众生的主宰者自居。在这部影片中,小动物们有自己的象征义,小狗、公鸡、白猫、蛇和乌龟象征了五幕戏中人物境遇的变迁。而第一幕中的小鱼、青蛙、小蛇,在我看来象征了人自己,他们的包袱是石头,而人的包袱是人性,所以小和尚绑着石头上山,看到小动物们都死去了,痛哭起来,就一个小孩来说可能是他的反省,在我看来,却是痛哭自己背上了这块人性的石头。
到夏天的和尚,一开篇就展示了他看到两条蛇的“缠”绵,果然如我所料,这一个篇章展示的是人性的“原欲”,按照弗罗伊德的理解,“原欲”就是人的基原欲望——“爱的本能”,是人类生命活动最原始的动力和终极原因。尽管弗罗伊德声称“爱的本能”是比“情欲”更广的生理机能,但是我觉得在他那里,两者没有多大的区别。影片设定的场景是在与世隔绝的群山中,一湖青水,一颗老树,一座人生庵。与世无争的和尚在这种环境下,是不是就隔绝了情欲呢?显然,导演不是这样认为,夏天的和尚在欲望和佛诫面前痛苦挣扎,最后,终于不堪人性的驱使,和求医的少女在山涧的巨石上,摇摆的小船里,甚至在佛像前犯下佛家大忌,人性彻底地胜利了,佛在此时只是一块可以用来垫屁股的石头,在和尚从门旁边绕过去跟少女享受鱼水之欢的时候,我不知道是该为人性的胜利拍手称快,还是该为被背叛的信仰而惋惜。如果说人性的胜利说明他挣脱了信仰的枷锁,但是被赤裸裸的情欲驱使不就使他陷入了另一个泥沼么?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他落入尘网,为尘事困扰的秋天。
导演拍这部影片到底是为了劝世人从善、勿杀生、戒欲,还是为了让世人依从人性,顺其自然,等待能否得道?实际上在我看来,这两者不是对立的,只有经历了欲望和尘世的挣扎,才能最后感悟,完成一次人生的涅磐。释迦牟尼悟道前是王子,正因为看尽了世间的繁华,看清了人性本恶,才能在菩提树下悟得佛理。
我觉得,人性完全是一个中立的东西,不能说它是善的还是恶的,它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人的本性,我们小时候都残害过小动物,我小时候就用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方法弄死一些小虫子,那时候并不觉得残忍,我们的祖先在与其他动物和人类自己争夺领地、食物的过程中已经给我们遗传了一套穷兵黩武的基因。情欲,抛开其社会性来讲,也不过是人类繁衍后代的必要,其他种族没有像人类一样遮遮掩掩。人性,就象是我们身上与生俱来的石头,他使我们忠于人类,忠于自己。使我们成为有爱有恨的人。
宗教对我以及大部分普通人,有作用的地方,在于宗教的哲学,并不在于它的清规戒律。从金基德以往的作品,我可以想象他不是佛教徒,他之所以拍这样一部片子,我想不是为了宣扬佛教思想,劝人从善戒欲,而是将人性坦诚地摆在观众面前,留待观众自己去思考。我想,一部电影能做到引人思考一些平时不会去想的问题,它对于社会的意义足矣。
关于这部电影,还有很多可以讨论的话题,比如它的因果轮回思想,无墙之门的意义、金基德的内心世界、影片意境的营造、影片中东方神秘主义色彩……还有一些场景我还不太理解它的意义所在,总之这是一部值得细细思考的电影,在这篇短短的影评中不可能把我所想全部都写出来,就算是前面已经写出来的也可能有地方自相矛盾,有地方词不达意,但令我高兴的是我表达了我的想法,很感谢老师提供这样一些好电影给我们欣赏,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拿点时间出来写一些跟专业无关的东西。
又一春里,童僧直接把石块塞进小动物嘴里,从直接度和伤害度上说,都比往小动物身上绑石块更严重,而且他比前一个春里的童僧从作恶中获得了更大的乐趣——金基德强调了他的傻笑。此一细节足以揭示人类的无可救药和恶之走向。
这无疑是金先生最好的一部电影。生的轮回,代价竟然如此沉重。有人说,金基德就像一个执着的苦行僧,背负的东西太沉重。以至于走到顶点时,只剩下他一个人。老和尚自焚那一刹那瞬间升华一切。金基德最后自己上阵,在冰天雪地中拖着石磨前进,他到底是在拍电影,还是在拍他的人生?答案自在他心中。
春之杀戒,夏之色戒,是因,秋之罪孽,是果。冬之修行,是救赎之道。又一春又是杀戒,是轮回。可见金基德还是个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难怪要疯。
四星半 作为人类,我们可以轻易地把弱小于自己的小生灵玩弄于鼓掌之间,而让我们背负上命运之石的,又是什么?人之初,性本恶。在人的本性面前,佛只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旁观者。
里面有佛教“轮回”的概念。是否也说明人类劣根性的从不改变:杀戮,欲望。拍的很美丽,像水墨画般幽静雅丽。
春是生死的负重,夏是情欲的勃发,秋是因果的了断,冬是自我的修行。水上浮庙宇,人间化禅境。如果是我身处如此胜景,恐怕早就欲念全消了吧?金基德果然是个只执着于讲自己故事的怪咖。
金基德算是一个优秀的二流导演,模仿能力很强,原创能力偏弱。他最好的作品都有出处,《春夏秋冬又一春》模仿裴镛均的《达摩为何东渡》;《收件人不详》模仿今村昌平的《猪与军舰》;《空房间》模仿若松孝二的《无水之池》。
金基德身体素质真好。
“木盛则春,火盛则夏,金盛则秋,水盛则冬,四季交替,冬去春来。运命之石、轮回、业报、修行、顿悟、救赎。你将你的佛放在哪?是随手可触的案台上,是遥不可及的远山上,还是你的心里?”
画面很好,精神却没有很好的领悟到~~
金基德代表作,目前看过的最有禅意的电影。关于轮回、人性之恶、因果、救赎、觉悟。不入世怎能出世,不经历怎能领悟,不遭苦难怎能修行解脱。摄影和音乐美得让人心碎。春夏秋冬,鸡猫狗树,鱼蛙蛇龟,苦集灭道,水上孤寺,地上心经,无墙之门,无形之法,蘸水练字,负石致远。(9.5/10)
万物苍生没变,心变了;眼鼻口耳闭了,心没闭。你将你的佛放在哪?是随手可触的案台上,是遥不可及的远山上,还是你的心里?
每个人都会回到自己的起点……
太難看了。好好說話。
不能再好了!
arte观赏之风景片,轮回,顿悟,都说有禅意,那是装的,个人不喜金基德,矫情。
一个花和尚的轮回和救赎。
固定的景和漂泊的人,爱欲情仇与四季交替,本不连贯的春夏秋冬,成为生命轮回的标志驿站。恪守良久的无形房墙在月夜下被轻易撞破,兽欲驱动中,符号门便沦为无用,所谓与世隔绝以独善其身,到头来还不是不堪一击的虚禅。历尽红尘方得归空,俗世是一趟弯路,却非走不可。→2018.7.24二刷。
概念先行的电影做到这部是极品了吧。这是美工决定影片风格的绝好例子。还是喜欢“夏”一段。至于“冬”一段,金基德确实疯了……
春天里的罪恶和忏悔,夏天里的欲望与情爱,秋天中的生与灭,冬季里的重生与不屈,再到春的又一次延续,爱恨情仇、生离死别,人于世俗循环大约如此。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