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些与电影无干的絮叨
其实是简单到极的故事。
波特莱尔家的三个小孩,在一场大火中失去双亲,监护人奥拉夫伯爵为了夺取巨额财产对其们用尽手段,三姐弟凭着智慧与勇敢,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陷阱,最后逃脱。
片子的色调与场景皆很有童话兴味,华丽的哥特风,每个镜头都如一幅墨色饱满的油画。讲述的故事,却是悲哀的。
金•凯利饰演的反派伯爵可圈可点,但还是更喜欢那三个小孩:长女紫儿,14岁,坚忍聪明,有发明天分;弟弟克劳斯,13岁,很清俊,喜欢阅读,博学多才;小妹桑妮还是个婴孩,呀呀学语,牙齿锋利,有乱咬东西的嗜好,可爱透。
影片的最后,他们路过已经被烧毁的家,意外地收到了父母生前寄出的信,那里写着:
……有一天,你们长大,会学会如何交友,分辨是非,勇敢地面对危机。有时候这个世界充满敌意,但我们要始终相信美好,要认真观察。一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一连串的悲剧,也许只是一段新的旅途的开始……
只要你们拥有彼此,你们就拥有了家……
在那样的场景,读这样一封迟到的信,不知是怎么的一种感觉,是悲哀,还是欣喜?
坏人终还是逃掉了,三个孩子偎依在车子的后坐上,静静酣睡。
而前路,前路遥遥。
一个多小时的片子,我直把最后的动画也全部看完,终于不情不愿地关机。
许是要落雨了,我忽然觉得凉。夜深,我洗澡上床,给自己倒一杯清水。
这两年我过的很好,安分守己,素衣简行。丢掉了很多旧物,也忘记了许多旧事情,不再对着得不到的什么而殷殷切切,不再为了什么而神经兮兮寸断肝肠。听哀怨的歌,也不会伤至心肺,喝再烈的酒,也不会醉倒。
穷了一点,但还不至于三餐不续衣不蔽体,恶了一点,且也不至于去杀人放火害命谋财。
时会有浓薄的哀伤,或是不可名状的心烦,但这都不算什么,小女子摇摆不定的矫情惯性罢。有时候从噩梦中醒来,对着寂静的凉夜,也已懂得告诉自己那不过是个梦罢,一切都已过去。
我还活着,自由坦荡,这已是最好的事情。
也曾懦弱,任性,害怕面对,害怕承担,伤害至亲的人,把自己的生活搅得一团糟糕。也曾恐惧,孤立,无可求援,受尽屈辱,最糟糕的时候,曾以为就这样死在异乡。
我尤记得的一次,很多年前,在北上的火车,对着一个塞满泡面与矿泉水的餐车,我忽然大哭出声,如孩子一般嚎啕,吓坏了乘务员与临坐形容青涩的小男生。我以为我能哭落日月星辰,哭塌十里铁路,哭个天崩地裂,把拉登中午喝汤的勺子哭断两截。
我是真的希望他能来救我的,架着88口径的谢尔曼坦克,卸掉我肩上沉重的包裹,给我一个温和的笑,在路边买支廉价的冰淇淋。
前路好长。
我记得阿飞的话,她说我从北方走到南方,这一路,都是荒冢。
昨天上楼,昏仄的楼梯间,忽然想到,我要幸福的。
虽然我仍旧很糟,很懦弱,不勇敢,仍旧害怕面对危难,总学不好如何分辨是非,与人相处,总被天桥演技出色的冒牌乞丐骗尽钱财。
但我仍要幸福的,要幸福得没心没肺。
不幸福,对不起那些受过的苦。
2 ) 不幸 还是幸
看了电影 《雷蒙 斯尼奇 的不幸历险》 带着TIM BURDEN 浓郁色彩的电影
或许 也是正是这个原因 才选择了这部片子 即使他有着很著名的主演 JIM CARREY
故事的美工场景值得一提 文艺复兴时期印象派的借鉴 哥特式建筑 亦真亦幻的境界
故事的设计相对很简单 基本是聪明小孩大战白痴大坏人
但故事的一开始 却始终笼罩着一种阴郁的情怀
旁白反复的重述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他们悲惨的命运才开始
三个小孩 因一场大火 失去了父母 被送到了亲戚家
这个看中他们财产的恶亲戚不断的虐待他们 设法杀死他们
即使他们设法逃出 遇到了可善的监护人 可依然没被那坏亲戚放过
因着旁白反复的暗示 这是个悲伤的故事 有着悲惨的结局
即使知道那三个小孩机智过人 依然为他们捏着把汗 你们逗的过他吗
直到故事的结局 才微微松了口气 其实 故事并没有结束 战斗也许才正开始
但是我们总有办法 。。。
故事的最后 孩子们来到了也许是他们的最后一站的地方:被大火燃成废墟的家
他们发现了一封迟到的信 他们的父母在欧洲时寄回但被遗失的信
信上说:我们出国后非常想念你们 特别事件迫使我们延长了我们的旅程
总有一天你们长大后 会认识我们帮助过的所有人 会知道我们面临过的所有危险
有时这个世界看上去很不友善甚至非常邪恶 但相信我们 善良一定多于邪恶
你们要做的 便是艰难地期待
看上去可能是一连串的不幸历险 实际上可能是旅程的第一步
真希望马上就能让你们回到我们的怀抱
但万一这封信先于我们寄到 你们要知道我们爱你们
生命中无论发生什么事情 你们三个都要一如既往地和睦相处 鼓起勇气 忘我无私地相互照顾
我们一定会为你们而骄傲
有一件事要铭记于心:无论我们身在何处 只要你们在一起 你们就拥有家庭 你们就是一家人
世界上有些人他们不懂什么叫悲惨 却沉迷于欢快的电影中 对叽叽喳喳的鸟儿和咯咯笑的精灵感到宽心
也会有人知道 秘密总会被揭开 他们致力于研究并记录一切重要的证据 但这个故事描写的并不是这类人
这个故事描写的是波特莱尔一家 他们是这样的一类人
他们知道总会有办法 总会发明点什么 总会读点什么书 咬点什么东西
总会有办法找到避难所 无论多么狭小
正是这个原因 我们才能幸福的讲 波特莱尔一家实际上非常幸运。。。
故事的结尾的那些旁白是冗长的 但他们重回他们废墟的家 看着父母留给他们的信
那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镜头 看到它就感觉到温暖
仿佛虽然波特莱尔一家的父母不在了 但却永远在一起一样
想起了那句话 即使有一天我们不能在一起了 我们也要象我们在一起的时候那样
THERE IS ALWAYS SOMETHING!
3 ) 女版一休+欧版柯南+咬肌婴儿的故事
我觉得人看电影有很多原因,有控编剧的,有控摄影的,也有控特技的。反正很不好意思,老实说我绝对就是那个萝莉控萝莉控萝莉控……
看《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我绝对承认我就是冲着Emily Browning去的。美好的婴儿肥,白里透红的皮肤,异常性感的红唇,以及赫色的整齐无比的留海外加聪明无比的脑子……哎呀!简直是具备了我对一个萝莉的所有萌点!如果不是因为故事本身的剧情很有悬念,估计我已经开始流口水了……很萌,非常萌!但是且慢,虽然我离宅男已经仅有半步之遥,但还是打算在这半步迈完以前挣扎着,把这篇影评写完。
没错,这玩艺儿是给小孩看的。所以在这里面的演员每人都会领到一张卡,有人写着“好人”,而有人则写着“坏蛋”。但故事又似乎是摆明了不像咱们幼儿园里玩警察抓小偷一样,你拿了好人卡就是各种好人了。所以很多时候好人都会办出坏事来,比如某天然呆的法官大人,又比如那个胖胖且更呆的执事,以及脑子秀逗了的约瑟芬姑妈一类的NPC,老实说,我对你们没爱,所以提提就完了哈,提完就领盒饭去哈!后面基本不会有你们出场了。
回过头来再说故事,主线很简单,节奏也不复杂,就是维奥莱塔的家园在一起天火以后三个娃娃都成了孤儿,然后大BOSS,X公爵为了获得维奥莱塔一家的遗产所以对孩子们展开各种追杀。通常,孩子们会遇到一个非常好人但是各种奇怪的亲戚,然后好人亲戚一遇到来犯难的X公爵就会脑子秀逗,秀逗以后的他们就会被金凯瑞扮演的公爵毫无悬念地折腾死。值得一提的是,里面很多细节都帮我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比如维奥莱塔想点子绑发带的动作就好像一休,又比如小男猪做推理的时候好柯南。在悲哀之湖,有一瞬间我真的把两个孩子破解密码的那段当成了某集柯南——勇敢的少年啊快去创造奇迹!可惜下一分钟,灰原哀一下子变身成了女版的一休哥- -|||我这个囧啊……
作者在电影里一直不停地跳来跳去,其实就是在说,这是一个哥特风的东西,这里很冷漠,这里充满了各种危险,大人们很白痴,孩子们要靠自己——注意,就是这句,这句最关键了。作为一个童话,就算是哥特版童话,《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也没有抛弃童话的本份,充满了一边听故事一边学做人的传统,只是这一次,故事讲述的基调更冷酷了,因为会有人死,会看见血,会一再地陷入危险和困境当中。而小飞侠和灯神不再是随叫随到的救命稻草,想要活下去,就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来阻止厄运的到来。所以维奥莱塔在不停地绑发带想idea,柯南版弟弟也在不停地推理,就连最小的BABY,也在为了把握命运而做着自己的努力(比如,和小狗一样的巨蟒玩?)叙事的过程里各种不靠谱的小想法小点子从主线里“咚”的冒出来,看得我一直忍不住在群里喊“神作”,虽然事后回忆起来有些已经过时,但想想是05年的片子,拍成这样,应该可以说是十分有爱了。
——最后再吼一句:“Emily Browning最萌了!”
4 ) Sunny太萌太可爱了
Sunny太萌太可爱了。三个孩子中最小的Sunny真的是太可爱了,拥有四个又大又利的门牙,还喜欢咬东西,还喜欢用一系列含混不清的尖叫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因为年纪小还不懂事,也不懂得什么是苦难什么是悲伤,也因为如此,她才可以活得那样开心,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而且真的真太可爱了,萌死了。
5 ) 死很多人的童话故事也可以是好的童话故事
很久前看过2遍,今天又翻出来再看,真的很不错,哥特童话,咋看咋像提姆伯顿的风格,后来查查资料,这片原本还真就打算让提姆伯顿导演,而且,他不出所料的指名让强尼德普主演奥拉夫。
不晓得是幸运还是不幸,也许,提姆伯顿会导得比现在这部好,但是我绝对相信,强尼德普不会有金凯利演得好,我甚至想象不出来,能有哪个演员能把奥拉夫演的比金凯利还出彩。
不夸张的说,这部戏的好看,有一大半的功劳是金凯利的,能把这么邪恶的人物演得让人喜欢,只有他有这个表现能力,
如果没有金凯利,这就是一部制作华丽,剧情单薄的类型电影而已。 演员阵容豪华得让人咋舌,出来的龙套尽是大牌。哪怕画外音的演员,有10个左右剪影镜头,一直看不到脸,只能看到肢体表现和声音,声音很熟,后来演员表找了一下,居然是裘德洛。
还有梅丽尔斯特里普,她出演是因为她女儿是原著小说的超级粉丝。达斯丁霍夫曼也演了个3句台词的角色。
还有些八卦,3姊妹里面最小哪个婴儿,特长是咬东西,电影里面,她咬着桌面,用嘴把自己吊起来,全身悬空晃来晃去,演员是两个人,双胞胎姐妹,而且,她们也都可以像电影角色一样,就靠牙齿把自己吊在桌子上。两姐妹其中一个表现欲特别强,所以,她演了大概90%的镜头。
老2是个小男生,正在青春期,拍电影期间就长了11厘米,所以,他的戏服是最多的,开始时候他比姐姐矮,结尾时候他比姐姐高。
片中奥拉夫的座驾,是辆非常哥特风格的汽车,外形复古内饰豪华,而且看起来怪异的很,不是特制车,是捷克在1955年生产的豪华车,专供中央领导,那时候捷克还是社会主义国家,这辆车就相当于我们当年的红旗。不晓得捷克老年人看到这部电影会是啥子心情。
片中的哥特风格布景及其精细,2005年,他得了奥斯卡最佳道具布景奖,不过,我觉得只得这么个奖,对这部片子来说,有点委屈。
这片的风格真不好归类,哥特,喜剧,黑色幽默,童话,悲剧,种种特点加到一起,由金凯利把它们串起来,就得出这么个风格怪异但是非常有趣的电影。
6 ) 盛开的黑色的小花
起初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就觉得电影的画面风格给我一种很强烈的既视感,回想很久之后,才发现是因为这部电影的画面风格和《格林兄弟》有些相似,尤其是在人物的服装和部分场景上。
《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电影,故事很简单,就是讲述了惨遭家庭变故的姐弟二人带着小妹妹去投靠怪亲戚的故事。当然了,等他们投靠自家怪亲戚之后,才发现他不仅仅只是怪而已~
影片的一开始出现的幼儿玩偶剧画面就被旁白吐槽来错了地方,其实也是在向观众们透露,这部电影并不是单纯的搞笑。
一场突如其来且莫名其妙的大火席卷了姐弟三人的房子,他们的父母因此葬身火海,表面上十分平静的三个孤儿因此被迫长大,他们必须面临接下来本不该早早到来的问题:首先就是一大堆遗产。他们的亲戚奥夫拉伯爵是个住着怪异老宅的怪异老叔叔,他很是觊觎三个孤儿的遗产。因此,狠心的怪蜀黍奥夫拉伯爵就策划了一起车祸,他要让这三个小孩立刻死去,他不想再多等待一分一秒了。
——不过如果故事就这么顺利的让他实现梦想就不能叫“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了。原来这三个小孤儿虽然都是还未成年的小孩子,可他们个个都不简单,最年长的姐姐是个发明家,最喜欢捣鼓一些稀奇古怪的发明;比她小一点年纪的弟弟是个聪明伶俐的少年天才,博览群书,且记忆力惊人;最小的小妹妹只有两岁大,可她的四颗牙齿却能咬所有东西。于是这三个孩子就靠着自己的机智,一次次化险为夷,成功占领战事的有利点。
最后,三个孩子们与怪叔叔决一死战,并成功将结局画上happyending,这场怪诞幽默又有些黑暗风的影片就这样,落下帷幕。
不过,这部电影最后倒是浇灌出了一朵黑色的小花,生长在每个观众的心里。
7 ) 情节决定优劣——评《雷蒙尼·斯尼奇的不幸历险》
父母在一次离奇的大火中丧生之后,三个出身优裕的孩子突然变成了三个天底下最不幸的孤儿,他们不得不开始寻找一个新的接纳他们的家庭,同时也遇到了形形色色不同目的的人,这其中也包括这个故事的讲述者,雷蒙尼·斯尼奇先生(裘德·劳饰)。在遭遇变故之后,三个孩子被莫名其妙地送到了他们的一个远亲,奥拉夫伯爵(吉姆·凯瑞饰)偏僻阴森的家里,贪婪的奥拉夫伯爵认领孩子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夺取他们应该继承的一大笔遗产,为此他在自己一大群帮凶的协助下,对孩子们使出了所有卑鄙的招数。但三个孩子并非那么容易受骗的,其中最大的女孩,14岁的维奥丽特(艾米丽·布朗宁饰)聪明,勇敢,是三个人的领袖;三人中唯一的男孩,12岁的克劳斯(连恩·艾肯 饰)有语言上的天赋,聪敏而且擅长字谜游戏,最小婴儿桑尼(霍夫曼双胞胎 饰)还说着只有她的兄弟们能听懂的语言,她还有喜欢咬住任何能接触东西的习惯,由于三个孩子各有所长,他们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技能使得奥拉夫的阴谋并没有成功,他们在一波三折的不幸经历后,姐弟三人又深情地拥抱了在一起。
本片改编自作家丹尼尔·亨德勒(Daniel Handler)的同名畅销小说,这是一部与《哈里波特》齐名的当代儿童系列作品。在这套系列作品中,亨德勒以一个名为雷蒙尼·斯尼奇(Lemony Snicket)的讲故事者的身份,为读者描述了一次次离奇有趣的冒险故事。本书今年10月已经成功推出第11集,根据亨德勒的计划,他打算在第13部的时候为这个系列结尾。本片改编自这个系列中的前三本书,《The Bad Beginning》、《The Reptile Room》和《The Wide Window》。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款非常奇特的汽车,它和影片童话般的气氛配合得天衣无缝,而这款汽车其实正是现实中真实型号汽车的改装。这款捷克太托拉(Tatra)公司生产的Tatra 603型汽车于1995年诞生于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现在的捷克共和国),当时这个豪华车型外型华丽宽敞,内饰也极度考究,是专供国内和苏联高级官员和外事访问专用的VIP车型。电影使用的这款改进型号是1968年到1975年之间生产的。
据说影片上映后一周以大约3020万美元的收入获得北美电影票房新冠军,我就在想,为什么这样一个儿童题材的电影会如此受欢迎,为什么童话故事会让大家如此津津乐道,吸引很多成年人。看完以后我得出了结论:电影尤其是商业电影,应该有很强的故事性,也就是说影片的表现形式固然重要,但影片的内容才是决定因素。象《哈里波特》、《雷蒙尼·斯尼奇的不幸历险》这样的童话题材电影,正因为有了很精彩的故事情节,再加上导演的编排、特技的制作,才成为了精彩或经典的影片。离开了内容,再花哨的形式也只是空壳。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捎带上对比一下我们的电影和电影导演,比如《英雄》、《无极》之类的“大片”,看上去的确很绚丽,但观众不是在欣赏风光片,电影里的内容才是大家要看的,徒有美丽的外壳而缺少实质,作为商业影片,观众们掏了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欺诈行为。
另外就是中国导演。中国导演们似乎有一种通病——太注重说教,没有娱乐精神。本身水平并不是很高,却好为人师,装腔作势,不拿观众当平等群体对待,过分的炫耀自己的想法,其实是一种闭门造车、夜郎自大的表现。另外,作为中国观众也应该检讨,这些所谓的名导演几乎都是观众通过传媒不假思索的接受和追捧的,因为观众的无知和没有思想注定了被愚弄。说到底,电影就是一种娱乐方式,不应该附加太多的思想和意义,没有必要,教育人的方法太多了,就别在带上电影了。
再有就是中国的影片太缺少娱乐精神,看看咱们中国的电影,很多都是沉重的话题,尤其是那些所谓的获奖影片,简直就不是拍给老百姓看的,说实在的,作为老百姓已经很不容易了,要面对很多令人头疼的烦心事,虽然在那些大导演眼里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这正是老百姓真实的生活,他们掏钱来看电影更多的是为了娱乐,你不会娱乐也就罢了,别拿些装腔作势虚头八脑的东西糊弄大家。
说了这么多好象扯的有些远了,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就是我们非常爱看好莱坞的娱乐片,它们有很吸引人的故事情节,题材也丰富多样,特技效果更是精彩眩目,我们可能看过之后很快就忘掉,但起码在看片的一个多小时我们很开心,下次还想看,我觉得这才是商业娱乐片。
===============
我的BLOG
http://baibo.blog.sohu.com
8 ) 算是金·凯瑞不怎么样的一部片子了
火灾的原因到死是什么?望远镜背后的大阴谋又是什么?感觉就这么模模糊糊的结束了。。还是不习惯金·凯瑞演坏人。虽然大牌明星众多,还是无法弥补剧情上的不完整,更不用提和哈利·波特抗衡了。。梅丽尔的造型就是抄袭玛吉老太太的吧?!而且那对姐弟让人看起来很不舒服,感觉应该是一对恋人才对。而且裘德·洛和他们一家是什么关系?难道是那个弟弟?可名字也不对啊。。。让人莫名奇妙的一部片。原谅我没看过原著吧~~~
好喜欢!片尾好出彩!
画外音很个性 风格很贴~片尾动画尤其出色
奔着金凯瑞的名头去的,剧情令人失望
不太适合我
真是给儿童看的嘛,我没看懂哎
嗯,这应该还是小孩子爱看的题材,真心不适合我
脸部表情
“有一天,你们长大,会学会如何交友,分辨是非,勇敢的面对危机。有时候这个世界充满敌意,但我们要始终相信美好,要认真观察。一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一连串的悲剧,也许只是一段新的旅途的开始。只要你们拥有彼此,你们就拥有了家”
可爱诡异,惊险刺激,具备了一部典型的魔幻题材所需要的元素,并在强大而灵气的卡司下,演绎出一段令人称奇的冒险之旅。
电影两颗星,给小女娃娃一颗星
在金·凯瑞叹为观止的类型化表演面前周星驰完败;能把同一种风格反复诠释得如此百看不厌的恐怕也只有凯瑞和德普了。故事很有童趣,画面奇幻精美,我是有多喜欢看这些小朋友啊啊...
小女孩好可爱啊,虽然剧情有点恐怖,但是还是充满了爱。
Tim Burton + Harry Potter系列 + Terry Gilliam,甚至朴赞郁······风格多样化,很耐看~~~小正太+朱唇萝莉~~~Jim Carry无突破···原著该有多好?美工、布景、艺术指导、特效处理都很不错!05年的老片子啦
没有爱的怪叔叔是得不到幸福的……
就这样结束了?这是在贬低成人的智商?片子除了金凯瑞毫无亮点。
看到很多哈利波特里的面孔
哈哈哈哈,小说很好看的
不知道到底在讲什么。。也太古怪的电影了
正如讲故事的人在开头说的,这不是可爱的小精灵和温暖的亲情故事。黑暗和痛苦也是成长的必修课程。前途未知,但是可以期待。
钱太多也不好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