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天堂此时:天堂此时
很少有一部让我打满分的片子了。这部片子真好,真好,看到20分钟便开始唏嘘不已。这个故事讲的真好,之前说过Hitchcock那个说法,这个故事便是第一流的故事,两个准备去以色列当人肉炸弹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从十多分钟就揭出了他们的身份,然而后面70分钟,虽然镜头较长,叙事平缓,但给人造成的紧迫感和压抑感却有增无减。看似徐徐的讲述却是无比扣人心弦的效果。一直预期一个血肉横飞的爆炸场面,而导演的处理却甚为出色,一直压着,压到最后一秒,然后一个闪白——影片在此结束,无声的片尾字幕,黑底白字——就这么简单,放弃了一切视听元素,造成的积累许久的感情终于瞬间宣泄——不由得被感动了。
写这种被深深触动的影片总会语无伦次,我大概是在那个叫萨义德的小伙子被告知明天要去当人肉炸弹的时候瞬间被秒的。组织告诉他,明天你去。他的眼里闪着亮光,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去见家人最后一面。尽管这个时候,他的爱情才刚刚开始。那是多么难过的一夜!他看着丝毫不知的家人,看着依然忙碌的母亲和依然跟他斗嘴的弟弟,他的目光是那么饱含神情——当然我知道这是我想象的一种投射,我完全可以体会他的心情,于是我就能感觉到他的目光和他所凝视的家人那种复杂的感情,可是我确实愿意相信。而在行动出了差错的时候,他的同伴退缩了,而他却一直向前——尽管他有机会放弃,有机会活下来,尽管那段刚刚开始的爱情在向他招手,可是他放弃了。他踏上一辆满载着以色列士兵的公共汽车,然后是那道白光闪过——故事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天,他在向女友诉说他的身世,他必须做为一个殉道者来洗刷他在难民营的记忆和父亲作为叛徒的耻辱。由此,影片的双线叙事结构彻底地变成了伪双线,导演将观众的认同强有力地导向了萨义德这个小伙,这个跟我们想象中拉登式的恐怖分子完全不同的、充满了人性和温情的恐怖分子。他的行动出于他的信仰,但又不完全出自信仰,更多的是他自身的一种牺牲的愿望。我看到他的眼神闪耀着光芒。
影片导演Hany Abu-Assad身为一个以色列人,却站在巴勒斯坦立场上拍摄了这么一部电影,这件事情便很奇怪。导演的视角大致是站在苏哈的角度,说萨义德的生活像“一部日本先锋艺术电影”,而当这个外来者在反复地探讨之后,改写了卡勒德的人生观,并在某个层面上说服了萨义德。这明确地传达了导演的立场,因为主张和平和人道主义的苏哈毕竟是亲以色列的,她说,被你们炸死的以色列人难道没有亲人朋友?她说,为什么非要用暴力手段?她说,我们可以谈谈——她反对的是巴勒斯坦极端民族主义。但是导演却将观众的认同拼命地导向这两个恐怖分子,他试图传达的信息便很明确:希望巴以冲突两方都能看得进去,是的,我们都没错,错的是历史,我们置身于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被携裹着,无法不沿着那条路继续走下去……在反复的争论之中,对主题的开掘深度完全不亚于Ken Loach的金棕榈影片《风吹稻浪》。
看过不少以色列的短片,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个角度,猛然见发现CCTV所有的叙述在我心中崩塌,哦,听得太多了,多到让我忽略了另一面或许可能应该的真相。影片花费了相当大的篇幅在谈到巴以关系,并且毫不客气地指出,以色列人同时在扮演着受害者和刽子手的角色,而另一方面,又借“英雄之女”苏哈之口在反思着巴勒斯坦的极端民族主义。并且,用卡勒德的反复和软弱消解了所谓坚定的信念,用萨义德出于其他原因的义无反顾消解了这个行动的意义。是的,除了给亲人朋友带来伤害,杀死几个以色列士兵并给以色列口实之外,还有什么用呢?那么萨义德的行动便指向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影片反复渲染的宗教情绪以及由此衍生的极端民族主义在告诉我说这些东西叫做信仰,可导演分明在片中告诉我们,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天堂。
影片细致地刻画着这两个天真纯朴的小伙子行动前的准备,他们理发、刮胡子、换衣服——所有阿拉伯人的表征都被去掉。他们祈祷,颂经,录像——摄像机卡壳的真好啊,当所谓坚定的信仰和誓言在被重复两次之后便变得无比的可笑:举枪宣誓的时候,卡勒德忽然说,哦,妈妈您下次买另外一种滤纸,那个便宜——难怪,那份誓言本来就是写在纸上的一个外加的约束,而非出自内心。正如片名和题目所言,天堂此时。殊不知此刻和现世就是天堂,你们说的那些都是浮云,你们所谓的天堂,我真的去了,炸弹响起的那一刻没有天使和真主,什么都么有,你们说的全他妈是假的。那一瞬间的白光——
我不知不觉流泪了……
三月一日晚上八点多,BBC新闻播报下端的红色字体“Breaking News”再度亮起。这是我第二次在晚上看到这样的插播,上一次是在两个多月前铁蝴蝶贝布托遇刺,巴基斯坦人发出的悲竦哀嚎,碎裂了那个寒冬里干冷的夜晚。
所以,那个瞬间,直觉告诉我,悲剧再次上演。
中东。加沙以北的拜特拉希亚。
那些被鲜血模糊的残躯凌乱的横在残垣之间,背景天空中黑色的硝烟浓密。BBC新闻写实的风格让人窒息,那些迫近的特写,紧凑的跟拍,打出了一个个愤怒,疯狂,哀怜,无助的面孔。上帝在制作悲剧的时候深谙暴力美学的原理,毫不避讳那些死亡和血泊。六十八名巴勒斯坦人和两名犹太人在这次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报复性袭击中丧生,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之中。
斯提克斯,黑色的冥河之畔,又一次的冤魂咆哮。
BBC的那个经常画着鲜艳口红的女黑人播报员严肃而克制的脸告诉我,虽然在同一片星球,接受同一个太阳的温暖,可那毕竟只是离我们很远的事情。只是关于鲜血,关于生命,那片在《圣经》中被描述为“遗产与和平”的美丽土地,如今在半个世纪以来不停歇的战乱下破败得让人唏嘘感慨。希伯来文书写的神圣历史未曾指引,上帝选民的复兴之路谁都不会料到会是如此血腥。轰鸣嘶叫的坦克,铮亮的枪管,带血的眼泪,如此的惨绝人寰的梦境,先知们留在羊皮卷上的预兆,仿佛幽浮着却是魔鬼的回音。
我想起镜头里那些母亲和亲人们绝望的哀嚎,持枪的男人和蒙面的士兵激烈的呼喊,他们的表情如镜子一般映出了以色列人的脸——那些在超市和车站的自杀爆炸中死亡的亲人和家属,约旦河的两岸,和平的命运气若游丝,那一幕幕人间惨剧竟是如此的对称的悲伤,如此的相似的残忍。
那些圣城顶上透蓝的天空,此时没有天堂。
想起还是在大学时看过的那部极具争议的《天堂此时》。片中讲述了一对从小一起长大的巴勒斯坦人克汉雷和萨德在无奈中迈出的人弹之路,在以色列导演的镜头里,充满了民族间的谅解和人性。其间他们在仇恨与良知里反思,挣扎,然而无论他们做出怎样的选择,无论他们放弃不放弃他们的使命,却都是无法结束那片土地延续的仇恨与血泪。上帝无暇顾及这片他曾经宠幸过的土地,天堂之下,生灵涂炭,黑色的悲剧气氛仍在不断弥漫。
以平民的细微视角展现宏观的历史背景,这向来是电影用来描述大时代或者大灾难一种艺术手段。可这样的叙事线索在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两边看来都是很难接受的。以色列人觉得影片美化了自杀袭击者,而巴勒斯坦人觉得片中几乎没有描写到以色列人对他们的压迫和侵略。一部本意是呼唤和平的影片,却因为民族尊严和国家意识的对立而受到夹击,最终落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不能不说也是另一个悲剧。
中东,自古以来都不是平静的地方。
让拉宾倒下的枪声还在回荡,阿拉法特尸骨未寒,亚辛的遗像依然被扎着深绿色头巾的哈马斯民众热烈亲吻。领袖们进入历史,带着未尝的理想和遗憾。
那片土地自古以来都不是某一个人可以征服的,伯利恒,加沙,耶路撒冷那些历史上隽金的城市,如同在层层腐尸中生出的玫瑰,你仍然可以闻到岁月沉淀下的暗暗幽香。埃及人,大卫王,十字军,那些历史上著名的战役总会成就一些帝王的功勋,可是那尸骸遍野,万骨枯竭的场面不会轻易的烟消云散,热血渗透了他们脚下的每一片土地,带着死者的诅咒与狰狞,传说当年六个天使一度曾在哭墙上彻夜哭泣,眼泪渗入哭墙,从此墙壁千年屹立。
当代世界最著名的犹太诗人耶胡达·阿米亥的诗歌中常常描写到了这片美丽的土地在战争阴霾下的巨大压抑,其中有一句这样写道:
夜幕降临像军号的声音/把我们笼罩/它嘴唇翕动/仿佛祈祷者/面对着某个上帝/嘤嘤哭泣
诗人的感性,让他的句子带着一丝被神抛弃的无奈与凄凉。那里的人民,更是因为一代代的沉浸在那种恐怖的氛围里,而对死去的和平鸽默哀失语。
我想起我们学院里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留学生,他们一起学习,上课,讨论。仿佛离开那片土地,大卫王的后代和巴勒斯坦人可以在任何屋檐下同生共存,而不是冤冤相报。
只是上主耶和华,真主安拉,还有无数被这片土地的子民自古以来虔诚供奉的神祗们,你们是否听到了你子民的哭泣,只要你们睁开眼,便能看到你们曾无数次展现神迹的土地,“橄榄枝早已滑落”,现今正遭受怎样沉重苦难的折磨。
只是电视上那些充满了憎恶和疯狂的眼睛告诉我,在看不到黎明的黑暗里,此时的中东,天堂无路。
http://vincentzhangyue.blogbus.com/logs/16368567.html
“你死之前,你真的会看到你的一生从眼前快速流过吗?”
影片用人弹的主观角度来带领观众了解这一整个事件中他们的心理变化、信仰的崩塌及重建。电影的主旨很有说服力,但表现形式却张力不足,过多的旁人对白及陈旧的眼睛静态描写无声画面只能是让观众各有各的体会。对于以色列,我一直对于这个二战之后依靠民族信仰建立起来的国家没有过多好感。在巴以争端的解决过程中,它似乎极少起到正面推进的作用,对于无辜平民的暴行似乎总有那么一点当年他们受到纳粹迫害的景象。就像影片中说到的,“受害者终会变成刽子手”,呵,循环又往复,永无止尽
除了用人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巴勒斯坦人还能用什么方式来得到世界的关注?世界真的是弱肉强食,弱小的一方只能以生命为代价去换取自由
不太明白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让他们死后得到平等。-如果你可以为自由公平而牺牲或杀人,在生活中去寻找这种方法吧!-靠着你那右派?-可以这么说。我不会给他们任何杀掉我们的借口。-你太天真了,没有不斗争就得到的自由。公平不在,就要为之牺牲。-这不是一种牺牲,这是复仇。杀人很容易,受害人也可以成为刽子手。-我们只要有方法,我们就要成为圣战者。-你难道忘记了他们很强大,而且你不比他们强。-死了之后就平等了。天堂是我们的。-天堂不存在,它只存在你的脑里。-天啊,愿神宽恕你。如果你不是阿布·阿扎姆的女儿。脑子里有天堂总比我们所生活的地狱好。我们是为生活而死。你是选择死亡去逃避现实。-我们坚持着什么?我们做出这些行动是为什么?……-不这样做,它会停止吗?-也许。如果我们和平斗争,我们可能已经成功了。-你要怎样和平地斗争?……
人肉炸弹成长史
太深邃。。。
似乎大家都对结尾处的闪白印象深刻,但最吸引我的一幕却是主角放走那辆公车后,主角阴暗的脸终于被阳光照亮,象征意义十足。
冤冤相报何时了
表达很含蓄,偏纪录片形式,不瘟不火地将战争、人文、宗教杂糅在一起,显得很平淡。这种人肉炸弹题材的电影,其实可以做得更有张力。可惜太多对白堆砌,很说教,对人物内心挖掘也不够深入。整个高潮集中在最后几分钟,最后萨德身捆炸弹,麻木眼神淡入一片白芒,这一幕还是相当震撼的。
有些时候,重要的是你不去做。
20060604 1930 bc
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3.5
巴勒斯坦的天空,可能并非上帝所辖。
总比那个什么四狮子的好
一條不斷要證明政治正確的血脈;鐘錶店老闆出租或出售烈士錄像帶和「巴奸」錄像帶的一幕跟釣崎清隆的死亡之旅的其中一個章節不謀而合。
先不说三观相冲,这片子本身就很boring……这能出名完全就是因为这题材了,这么反人类的东西,这导演是想自黑呢,洗地呢,还是打算黑啊……这片子比较适合有立场的,中二的,愤青的,看什么都哭的,还有就是白左评委了吧……
信仰,救赎以及和平的困境。
没想好为什么做之前不做,想好了就一定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