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奥斯汀的“爱丽丝梦游奇境”
作为简·奥斯汀迷,终于完成了对奥斯汀六部作品的巡礼,就用《诺桑觉寺》来作收尾工作。奥斯汀的原作意在讽刺当时风行的猎奇荒诞哥特小说,影片却几乎拍成了另一部《爱丽丝漫游奇境》,开满了少女凯瑟琳的神奇脑洞,男主角亨利·蒂尔尼比原作里讨喜多了,原作里那个兄长式古板青年在JJ Feild的演绎下十足的charming and lovely,这真是用男女主人公的颜撑足全场的电影!
就情节设置来讲可能过于简单,高潮一起匆匆落幕,尤其是凯瑟琳被驱逐出诺桑觉寺一段对孤身少女恐惧彷徨在外的刻画不够有力度;由于受时长所限书中亨利对凯瑟琳在审美引导情趣培养具体而微的相处都化成了舞会马车上温和轻快的调侃,淡化了书中成年男性的权威性,塑造了一个可亲可近又像玩世不恭又似正直可靠的上流社会公子形象,不得不说JJ那张既像抖森又像李佩斯笑起来还有点裘花的脸加上一身英伦贵气起了大作用。
整部影片算是完成了对《诺桑觉寺》的再改造,作为奥斯汀的作品仍嫌不够严谨,但作为一部爱情轻喜剧完全够的上得一个高分。
至于同类型的2007版《曼斯菲尔德庄园》,不说人设与原作完全不符,男女主的颜尤其是女主范妮当真不忍直视,无以言表只能弃剧。
2 ) 昨夜闲来无事,影片诺桑觉寺
一直很喜欢英国的古典文学,顺带着连由其改编的电影连带着喜欢.
昨天看了英国今年拍的简.奥斯汀的"诺桑觉寺",事先倒是没看过她的
这部小说,不过从影片那浓浓的文学氛围里还是看出了她的文笔.
简简单单的叙事,三个不同的爱情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了那个马车时代的淳朴安逸.现在想起来,如果有时光倒流的话,倒是很想去那个时代去一趟,去体验一下城堡的阴森可怕,还有农庄的悠闲舒适,唉,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也只有从这种影片中得到一些慰藉了.
3 ) 张爱玲与奥斯汀真的是同呼吸共命运啊
说几点。
-以后有小说有电影的其实应该先看电影再看小说,因为看了小说再看电影没有觉得满意的。当然最好的还是各自独立来看,再放到各自的评价体系里来比较一下对于主题/人性的探讨深度。毕竟载体不同,对于一个故事的剪裁取舍讲述方法都一定不同,比较内容没有什么意义,还是要整体地看。
-这部电影是我2009年10月25日马克的想看,五年过去了呢- -最后终于看了……从高二到大四,从16岁到21岁。不知道该说啊我竟然一直是奥斯汀迷还是该说啊我真是拖延症晚期。
-奥斯汀和张爱玲share同样的命运,就在于她们的作品雅俗共赏,导致很多人把她们的作品都理解得很浅,主要基于那些猪队友读者带给她们的reputation(看一看fanfiction和晋江上对于和达西先生谈恋爱成群结队的意淫之作就知道了,奥斯汀对于某些女读者来说和韩剧是一个功能)。就像张怡微写老上海老台北都是华丽的谣言,从未真实存在一样,那么其实很多人对张爱玲奥斯汀的理解其实也无非是雾里看花。看张爱玲看的是所谓的“民国风情”,看奥斯汀看的也无非是“英国惬意的田园风光”。而这部电影恰恰为这种浅薄的印象推波助澜。大概没有读过奥斯汀的人,看了这部电影,会觉得就是一个有趣轻松的爱情故事吧(即便作为一个爱情故事它竟然都虎头蛇尾结构完全失衡)。
-当然,用这种影片来吸引人们读奥斯汀无可厚非。但是我怀疑喜欢这样影片的观众去读奥斯汀也真是离牛嚼牡丹不远了呢。
-由此看来,被大众喜欢,未必不孤独。
-最后,影片前半段focus太多在女主角的YY上简直让人觉得是Fifty Shades of Grey的奥斯汀版呢。后半段虽然流水账,但是反而对哥特风格的反讽照应(通过摄影的角度,光影的选择,乃至取景,当然配乐是个败笔)倒是比之前做的好。
-最后的最后,JJ菲尔德真的,真的很像抖森他哥啊!就像……戴立忍和张震,Rebecca Hall和寡姐╭(′▽`)╯
4 ) 《诺桑觉寺》:普及版凯瑟琳小姐
(芷宁写于2009年5月21日)
重温了07年由ITV(隶属于BBC)改编自奥斯汀三部著作的电视电影《劝导》、《曼斯菲尔德庄园》和《诺桑觉寺》后,不由得再次感叹这三部于其本土电视台播放次序的安排,实在太有才了,先《曼》、中《诺》,最后《劝导》,完全代表了影片整体呈现水平的递增。
由于观众先被有将现代青春爱情戏搁置到18世纪之嫌的《曼》和壮硕版的范妮打了预防针,《诺桑觉寺》尽管在表现手法上稍有夸大和欠缺,部分情节还有仓促之嫌,但观众已经可以接受了,当然,之后播出的情愫绵延、耐人寻味的《劝导》是此次三部光影再现中最具奥斯汀神韵的。
在简·奥斯汀的六部作品中,《诺桑觉寺》的写作手法略不同于其它,在《诺》中,读者可以隐约见到作者的身影参与,或以旁述或以点评的方式进入视线,而非其它作品中完全以人物塑造和精妙对话来提点观点、品评人性、再现时代风貌。而且,显而易见的是,《诺》有两个突出的主题,一个关乎财产、权势和爱情,这是奥斯汀的老生常谈,另一个以相关人物的癖好、经历以及故事的走向映射出彼时风光一时的“哥特小说”的于身心无益性。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文坛盛行着矫揉造作、庸俗无聊的“哥特小说”、“感伤小说”,和奥斯汀的理性睿智、清新细腻在境界上相去甚远,在这样的文字环境下,奥斯汀的作品更显其时代意义和文学价值,而逝于1817年的她俨然是英国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小说高潮来临前的重要里程,其文字的妙趣与光芒常被评论家拿来和莎翁并提。
《诺桑觉寺》中17岁的凯瑟琳的性格要比奥斯汀笔下其它女主人公都来得活络新鲜,首先“待字闺中”的她是哥特小说的盲目拥趸,同时和睦的家庭和无害的成长环境,促成了她涉世未深、心地纯良、尚未形成主见的特点。她有着“那个年龄的少女普遍的蒙昧无知”,常常会表现出急躁鲁莽和孩子气,如生怕蒂尔尼兄妹误解时的焦急解释和认真神情(顺便说一句,菲丽希缇·琼斯演出了那种纯真的急切),并对爱情充满着天真而危险的幻想,于是她的初次远行、巴斯之旅便成了一次“冒险”和认知的过程,以纯真的眼看百态,从而牵引出诸多充满特色的人和事,带来丝丝幽默嘲讽的意味。
影片再现出了原著所示的在财富面前人性所暴露出的荒谬感,角色拿捏虽粗浅但也较符合原著精神,如想攀高枝的伊沙贝尔口口声声宣称不看重财产,可又句句离不开英镑;又如,伊沙贝尔的哥哥约翰·索普以为凯瑟琳富有而追求她,并虚荣地向询问的将军夸大其词;再如,已是财富权势象征的蒂尔尼将军依旧看重财富和权势,他不许女儿嫁给没有继承权的贵族次子,起先因索普的大嘴,他误以为凯瑟琳是个富有的继承人,便鼓动倾心于凯瑟琳的次子亨利去追求她,甚至邀请凯瑟琳到私宅诺桑觉寺做客,可在得知凯瑟琳的境况后,甚至不顾体面地连夜赶走了她。
通常,奥斯汀作品的妙处体现在对时代画卷、风土人情的描摹,对各色人物栩栩如生的塑造,特别是对话的生动幽默、风趣个性,可谓“最精湛的语言,对人性最透彻的理解。”因这部影版《诺桑觉寺》在表现凯瑟琳的幻想或恶梦方面做了太多不必要的耗费(这部分完全丢掉了奥斯汀的含蓄内敛),从而使得影片呈现出分配上的偏失,令很多情节突兀而仓促,而很多原著中的个性谈话、观点交汇则被大段大段的略去,令人有隔靴搔痒之感。
或许,对于正在成长的一代而言,如此再现是必须的,有了可爱版的女主角,微笑版的男主角(JJ·菲尔德饰演),略带惊险的旅程,绿意盎然的风光,适宜氛围的配乐,暖暖的田园之家……或者,这样的呈现已经可以交差了,何况,它更有可能是普及版,而非探研版。
http://nicolew.blog.hexun.com/32960701_d.html
5 ) 《诺桑觉寺》
电影《诺桑觉寺》是根据简·奥斯丁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影片。
讲述了18世纪纯洁善良的凯瑟琳与成熟幽默的亨利冲破金钱与门第观念最终终成眷属的故事。
这部影片有几处看点:
1.女主角白皙的皮肤和纯真的眼神非常惹人喜爱,长得很像《天使艾米丽》的女主角。
2.美丽的田园风光与压抑的诺桑觉寺形成对比,善良与丑恶的对比,纯真与虚荣的对比,
勇敢与妥协的对比,自由与约束的对比,这些对比很让人感叹。
3.18世纪欧洲人的服饰很考究,女孩子低胸长裙,束腰的小礼服,配戴着各式各样的太阳帽,
绅士们则是长靴+衬衫马甲+制作精良的长衣外套,这是一场不错的复古礼服秀。
4.影片虽然是动人的爱情故事,实则抨击和讽刺了金钱权利地位的至高无上。
另外,影片中多次出现了凯瑟琳的噩梦,也是对哥特式小说的嘲讽。
有一点比较别扭:英国人的发音太字正腔圆了,听上去怪怪的。
6 ) 为沦陷而活
来巴斯吧,它友好迷人,也鱼龙混杂。
最后王子公主幸福地在一起,一个人在屋里“唔~”的一声艳羡,然后为自己叫好:干得不错,有情就该抒发。很多时候,我愿意这样鼓励自己,小性子一点,小女人一些,矫情点,撒娇些,扭捏点,柔情些。
Cathy就是在最好的年纪做了一场春梦,梦又变成了现实。(有个版本里她阅读的是色情小说 The Monk,于是她的梦境和想像顺理成章地更接近于情窦初开的性幻想。在这版里也有两处,一是伊莎贝拉在床上,二是她在浴缸中,缓缓起身,与亨利赤诚相对。)
少女,就是应该沦陷的。
宽大的校服口袋里塞了两本租来的言情手掌小说,有着统一的纯情肖像式封面,等公交车的时候可以翻完半本。
我决计不是这种女生,也没有这样的朋友。但是现在回过头来想,她们才是当下的。
所以需要后天来弥补。
7 ) 让人没有逆反心理的童话
奥斯丁和英国电影很有治愈作用,专门治愈情绪低沉,郁闷无聊。风景优美,人物端庄可爱,德才兼备,而且他们总是得到应得的幸福。最大的罪恶也不是罪恶。you deserve it,当然不要消极理解这句话,这也是对一个人最大的赞扬和认可。听了以后心里十分安定舒坦。
因为有JJ,ITV总算有了一部像样的奥斯丁改编剧
有人评论“男二丑得可以去演巴黎圣母院了”= =噗
剧情只够3星,可JJFeild太可爱了,有些镜头有些角度很像六小龄童。Henry这个人物很有趣,彬彬有礼下掩藏着纯朴多动的内在。女主的皮肤那叫一个娇嫩啊,性格那叫一个纯洁天真活泼可爱直接花痴啊,喜怒都写在脸上,性觉醒的十足YYer.可惜,Austen小姐自知有情有趣之人成不了眷属
简直是琼瑶剧啊
完全是因为男猪脚才坚持看完的。帅哥就是力量
这个女主角啊。。。
男主角有点jude law的感觉
最好的故事 还有最有魅力的男主角 超级无敌迷人 不过觉得结尾有点仓促 但是结果是好的 其他的就不重要了
里面的春梦只怕是奥斯汀的噩梦吧:)其他都好
风景太美而故事太无聊
爱YY的小女主,穆里根在这里真漂亮,JJ的男主也很是那么回事,唯一毁掉的是史上最丑男二号
结束得好突然,还有男主突然出现生气女主的那场戏也太突兀奇怪了,如果原著如此情节,那么原著本身也不怎么精彩。不过实在太喜欢 费莉西蒂·琼斯了,一颦一笑都如此美丽,也确实把角色所需要的单纯、淳朴体现出来了。
Felicity Jones, 太可爱❤
虽然场景美人也不差口音迷人,但总体来讲一般,电影节奏把握得不错,女主角的幻想太过多有点烦,前面的跳舞拍太长,到后面的表白就勿勿结束了。是说女主角有时觉得她很美,但有时又觉得,她嘴巴是不是永远不能合起来……
女主角太美太可爱了~~~
不知道应该说电影的前2/3讲述的太慢,还是应该说影片时间应该再长上几十分钟,仓促的结尾让人感觉莫名其妙稀里糊涂,很多事情都没有交代清楚,便草草了事了。另外结尾的那段独白也让人摸不着头脑。btw,为什么Carey Mulligan的胸在这里面显得那么假呢?★★★
没有预期好看觉得是JaneAusten作品中最无趣の一部了。据评论07版还算拍的好的。不喜欢女主没搞懂漂亮在哪成天看小说成天胡思乱想没脑子还自作聪明。男主倒是一典型除了不帅。故事一开始没弄清谁是friend谁是foe。男女间情感处理的草率。诺桑觉寺让我想到蝴蝶梦中の曼德林~~
JJ Feild太迷人了……
奥斯汀是治愈系女作者
为什么感觉男主和女主就像两个只会笑的小白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