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人有个嗜好,就是压力一大就喜欢看烂片,通过疯狂吐槽来放松。其实是因为这样的心理才看了《罪途》,毕竟国内的网大有目共睹。结果没想到这片居然很有想法,制作上也能看出诚意,最主要的是,它让我走心了。既然吐不成槽了,那就来好好讨论一下吧。
刚开始看的时候以为这会是山寨东快,所以我吐槽的腹稿都打好了,结果看完两集没法用了。东快讲的是一节火车上的所有人为了复仇聚到一起把坏人给办了,这个戏看到第二集好多人已经洗脱嫌疑了。秋红第一集结尾就认罪了,这集男学生的悬疑也洗净了,下一集应该就是看怎么抓秋红的余党了。
要说第一集只是看个新鲜,第二集可以说是震撼了。老赵那个人模狗样的东西居然这么不是玩意儿!看他一脸横肉还到处要跟人套近乎就觉得恶心!这种人就是该杀!分明是死有余辜!但是这个点一出来,就知道秋红肯定不是随机杀人了,因为在所有的伤害里面,这个对女孩子造成的杀伤力最大吧。秋红肯定是知道了真相所以把老赵杀了。
但我有个疑问,教导主任怎么知道徐楠楠被性侵过的?难道他和老赵其实是有勾结的?另外那个男学生,既然知道真相为什么宁愿去顶罪也不去告诉警察呢?囡囡这个角色真的好可怜,身心都遭受这这么大的伤害,周围居然没有一个人能帮她,或是愿意帮她。别说别人看不到,其实就是事不关己的冷漠罢了。学校居然是等到了人被打到送医院才给王超一个处分,这种处理方式不是姑息纵容是什么?
然后看了下集的预告,周新雪因为会有更多戏。其实她是不是徐楠楠?徐楠楠没有死,用一个假的身份回来复仇?然后看到有说大豆酿酒感觉比较奇怪,想到警察说老赵身上没有针孔,那应该是酒里下毒了吧。
但不管结局是什么,其实看完第二集心情就非常复杂了。老赵这种畜生,因为昏庸的老师和贪钱的法医躲过了制裁,逼得秋红这样的可怜人以身试法。结果是可怜人要接受法律的惩罚,坏人倒是很洒脱地死掉了。但这种事真的并不少见,原来有个纪录片就说好多入狱的女性都是常年被殴打,最后被逼到绝境只能杀夫。然后她们就要在监狱里度过余生。这里面的秋红应该就是这样了。
特别希望这个剧的最后一集是老赵自己喝酒心梗死了,这样秋红和她的余党虽然是抱着杀心来的但是其实是无辜的。这样恶人有恶报,死去的囡囡可以瞑目,秋红他们也可以继续他们的生活了。
《罪途》其实是一个提倡保护妇女儿童的教育片,能把教育片拍得这么好看,机油情与理的对抗,又非常的具有娱乐性真的很厉害,给主创们打电话,希望最后一集别烂尾,别让人失望。
PS鹅场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上片?都已经买了会员了,下一集还要再等到周五,想要急死人啊!
PPS还有这明明就是个迷你剧,又不是复联123,豆瓣还要弄成好几个entry,感觉也是醉醉的。
不知道为什么评分这么高,电影逻辑不严谨,编辑基本常识都没有。
因为家暴离婚的徐妈因为没钱放弃了监护权把她留给家暴的爹,首先这事亲妈绝对干不出来。而且她打工寄回家的钱可以养徐爸和徐囡囡两个人,怎么就养不起徐囡囡一个人呢?
徐囡囡长期没有人关心,被校园暴力,好不容易关心自己的亲妈给打个电话,会受了什么委屈都不说么?
而且,法医是警察啊,怎么成医院的医生了呢?尸检报告上写:处女膜破裂(新伤),后面又说徐囡囡之前就被老赵性侵,这前后矛盾的简直不能忍啊。
全片一直用简单粗暴的惊悚画面制造惊悚,就不能好好讲故事么,老一惊一乍的。优点只能说调色调的不错。
先讲一下,此片还是很值得我们给高分的,毕竟此片是一部值得我们推广的教育片,一部蕴含和提倡保护妇女儿童的教育片。其实从悬疑的角度讲并不是什么心思缜密的惊天案件,但这也合理,第一集暴露的秋红并不是犯罪之王,她只是一个思念女儿的普通母亲,能想出这样的方式让大家相处同一个空间,并且因为是护工所以拿到药,也是很合理的。老赵这种畜生,因为昏庸的老师和贪钱的法医躲过了制裁,逼得秋红这样的可怜人以身试法。结果是可怜人要接受法律的惩罚,坏人倒是很洒脱地死掉了。但这种事真的并不少见,原来有个纪录片就说好多入狱的女性都是常年被殴打,最后被逼到绝境只能杀夫。然后她们就要在监狱里度过余生。这里面的秋红应该就是这样了。
《罪途》的主角,或者说灵魂主角,是那个十年前就已经死去的女童。
穿着宽大的运动服,扎着高高的马尾辫,目光分外清澈。并不宽敞的操场、散发着夏日气息的小卖部、同学们三三两两结伴离去的背影。叫徐囡囡的女孩转过头来,稚气的脸和无助的眼神,瘦瘦小小的身躯衬得校服愈发不合体。只是小学生而已。不懂事的小学生,和我十几年前到处转学时一样的年纪。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是个多病的小孩,常常在上课时间请假去医院问诊。那时女孩们之间偶尔会拉帮结派,以某人为中心组成不同的小团体,窃窃私语,同进同出。但没有人会愿意带着我。好几个女孩都暗地里腹诽,说跟我一起玩会被传染得病。
虽然我仅仅只是因为体弱容易感冒发烧而已。
那是夏天里的一个中午。我坐在操场的角落里,呆呆地看着一群女生在树荫下嬉闹。这时那堆小姑娘里带头的女孩子走了过来。她带着神秘的微笑打量我,开口问:怎么一个人?我带你一块儿玩啊?我们正缺个人一起做游戏呢。
我受宠若惊,连招呼都忘了打,任由她拉着,一路小跑到那堆女生当中。她们交头接耳,打量着我,陆陆续续牵起了手,将我围在中间。
带头的女孩子挤了挤眼:你知道这个游戏的吧?我们手拉手,一边唱歌一边转圈,你站在我们当中,闭上眼睛,沿着反方向转动,等我们一唱完,你就把眼睛睁开!记住记住,中途是不可以睁眼的哦!
我压根不知道这是什么游戏。毕竟我从来没有和她们玩过任何游戏。但这不重要。我傻乎乎地点了点头,紧紧闭上眼睛。耳边响起女孩子们柔嫩清澈的声音:
“一月花,二月花,三月四月……”
“四月”尾音响起的瞬间,七八双手同时落到了我的裤腰上。
只一秒钟,她们把我的短裤连内裤一起扒了下来。
带头的女生笑声尤其响亮。
“三月四月脱裤子。”
我拉起短裤,慌不择路地从那群女生当中逃了出去。我不知道操场上还有多少双眼睛在看着我,看到了这一切。
我也不想知道。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加入了学校的鼓号队。第一次表演前,排练有点晚,我在快天黑时穿着演出服回到了家门口。那是一条蓬蓬的小纱裙,走起路来摇摇曳曳,我很喜欢它。
家住五楼,当我走进楼梯间的过道时,下面的铁门打开,跟着走上来一个男人。我已经不记得他的脸。但我记得他肥大的手掌和粗重的喘息。
他用含糊的声音问我:小朋友你知道XXX住在几楼吗?
我从来没听说过那个名字。
可在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之前,就被他紧紧捉住了右手,捏在掌心揉搓着。我想那是应该是表示亲密和善意的举止。但我又总觉得好像哪里有点不对。
然后我感觉到他的手伸到了那条蓬蓬的小纱裙下面。他在做什么?
我本能地往后退去,他却继续靠过来,手依然在裙子下面动作。
我退到了墙角。他紧紧贴着我,用柔软而怪异的语气坚持问道:小朋友你真的不知道XXX住在哪里吗?我找他有很重要的事……
我只知道拼命地摇头。
这时候下面的铁门处传来了进出的声音。他松开手说小朋友谢谢你啊。然后他带着轻快的脚步声,转身离去。我蹬蹬蹬地跑回家。
我觉得那个人的举动怎么想都不对劲。所以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瞪大了眼睛,看着我说: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你怎么能让他碰你呢?你为什么放学不早点回家?
我低下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那条蓬蓬裙我再也没有穿过。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附近坐着一个爱欺负人的男生。那时我刚转学不久,是非常容易被盯上的对象。他比较常见的举动是,冷不防地摸到我身边,用力打我的脑袋和肩膀,使劲摇晃我的桌子。我忍过几次,骂过几次,试图举手向老师报告过几次。但是并没有用。他的欺负锲而不舍。
我的朋友对我很生气:你怎么能就那么坐着让他欺负呢?他打你,你就打回去啊。
我想想,好像颇有几分道理。
最终那一次,男生绕到了我背后,一脚踢翻了我的椅子。我一屁股摔倒在地上,浑身发疼。男生站在一旁,哈哈大笑。
我爬起身,二话没说就扑了过去,和他扭打在一起。他力气比我大。但我个子比他高。我也不是完全吃亏。
扭打的声音越来越大,惊动了老师。班主任大步闯进教室,一眼看到互相死死拽住头发不撒手的男生和我。他没有询问事情的原委,狠狠地骂了我们两人一顿,说我们是他教过最恶劣的学生。我和那个男生的受处分方式一模一样。罚站、写检讨、请家长。
听到第三条的时候我眼前一黑。
回到家,我不得不告诉妈妈,明天她需要去学校接受班主任的思想交流。妈妈不能接受我在学校和男孩子打架这件事。一丁点点都不能接受。第二天和我一起去学校的路上,她把这辈子能想到的最刻薄狠毒的咒骂都用在了我的身上。
当班主任对我们两人的声讨结束后,妈妈发自内心地觉得是她没有教育好我。晚上她亲自带着我去了男生的家里,向那男生的母亲道歉,她说她其实也不理解,为什么我一个女孩子也会做出打人这种粗暴的行为。她从来没有教过我这个。
我对着男生的母亲把自己亲笔写的检讨书又重新念了一遍。
我再也没在学校里打过架。准确的说,是再也没跟男生打过架。
我的童年只是我人生经历的一部分。现在回想起来它并不是最灰暗的那一段,当然不是。仔细审视,我的人生甚至根本谈不上灰暗。我遇到的只是大多数女孩会遇到的一切。身为女孩,从出生到长大,每一段路都不容易,非常非常不容易。
但我们都不容易。
很多童年的记忆早就变得模糊。但是当我看向徐囡囡,那些学生时代的画面如期袭来,痛到扎眼,回忆里斑斑点点的片段,就这么涌进脑海。
大概已经太久没有接触过类似的题材了吧。这故事好像特别遥远,却又好像有些真实。哪怕它只是一部并没有特别精致的网络电影。但那些熟悉的、冰冷的、残酷的影子,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出现,散发出来的气息都一模一样。
我在教导主任的眉头中看见迟疑,在法医的镜片背后看见自私,在施暴者的笑容里看见傲慢,也看见他们所有人的眼泪当中,那些一文不值的悔恨。
他们让我想起很多事。
比如那个女孩嘲讽的笑容。那个陌生人肥腻的掌心。那个男生沉重的右手。那是我以为早就忘得一干二净却并不会彻底消逝的伤害和噩梦。
或许我本来就不应该忘记。
希望《罪途》片尾的那些呼唤和承诺,并不只是理想主义者们一纸空空的喊话而已。
看完了三部,真情实感为这部电影的立意和深意鼓掌大赞。 一开始看的时候,以为只是个悬疑惊悚推理类型的电影,因为本身自己喜欢这一类型的的。整部电影的构建搭配有点像东方快车谋杀案。其实越到后来越发现,它的目的不是在于玩弄推理那一套,而是在于警示我们liantongpi和校园霸凌有多可怕,有多么应该被重视。父母的教育,学校的防范,他人的态度,自己的拒绝都决定着我们在遇到此类情况时会面临怎样的结果。在电影中,母亲遭受家暴不反抗给女儿留下一个反面例子,遇到校园霸凌时忍气吞声;学校遇到霸凌只是想要把事态最小化,霸凌的学生只是勒令转学没有得到法律的制裁,而受欺负的同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道歉和赔偿;他人的袖手旁观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使他们变本加厉;自己不拒绝不反抗不告发,这一切的一切为后来埋下了恶果。 看到最后真的是气的牙痒痒,犯罪分子不可怕,可怕的是亲眼目睹了犯罪行为的人选择漠视,自己的良心过不去却不敢做什么,我们没有权利对这列车上的所有人的冷漠进行审判,但是每个人在遇到犯罪行为时不该选择冷漠。有人发声,值得敬佩。 第三部结尾很好,差点儿看哭,明白,理解,都懂,但希望每个人都知道负重前行的艰辛,都明白勇敢发生的重要性和意义。 最后的最后,liantongpi该死,wcnm,化学阉割早日实现!校园霸凌早日消除!
看完想起了《讲故事的人》这本书,我其实并没有看完,也已经记不得内容。素媛还没看,想起熔炉,也想起了魔鬼圣婴,这才是真正的恐怖片,那些装腔作势的恐怖片虽然也会吓到我,但是过了就好,可来自人性的黑暗与狂妄,任何一个人看过后都不容易平复内心的恐慌。以前看的时候总觉得可能夸大了一些,主角生命中重要的角色扮演都到哪去了!!!我现在做的工作,能接触到这样实实在在发生的事例,不再怀疑更多,依然质疑那些最亲近的人在!干!嘛!不要责怪大环境,责怪国家的封建教育,责怪不管是不是义务教育根本不会教我们这些,责怪贫穷,责怪懦弱。。
身边还是有很多留守儿童的家庭,而且大部分的妈妈都比我小那么一两岁,年轻的在外打工,小孩留给老的抚养,这些妈妈爸爸中受教育程度已经比我们上一辈的受得多了,为什么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思想一点也没转变呢。我是不是要开始认同经济能力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高度这句话了,我这样说并不是我不穷,恰恰相反,当然这句话也是我无意间看到的,被记了下来而已。
我小时候也和父母分开过很长一段时间,寄养在亲戚家,父亲这个角色扮演也缺失了最初的那几年,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喊他也从不亲近,还好,庆幸他们也意识到了我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回到了我身边。谢谢!谢谢!
被推荐看了第一集,整体制作给人惊喜,第一集节奏稍慢,但完整地留下了伏笔。
第一集中,母亲秋红的隐忍和淡定令人毛骨悚然。但作为一个失去了孩子的母亲,能够冷静地说出作案动机,解释作案工具,这样的表现更是令人唏嘘。
没想到在第二集中,很快出现了反转。法医当年隐瞒的实情,老赵交易的暗号,韩家斌和梁夏的目的……故事充分印证,这趟列车上,确实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十年前的真相缓缓揭开,可同时也把人带去绝望和残酷的深渊。
当女孩走进小卖部,属于徐囡囡的梦也彻底破碎了。
随口问了问身边的人,或多或少都见证过校园暴力,甚至是校园欺凌的对象。现实令人震惊,一个人的一个小小的选择,很有可能对他人的人生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校园是孩子们成长中必要经历的环境。青春期中追寻存在感和认同感而导致欺凌的事件屡屡出现,如何做到在校园中保护孩子,将是未来的学校面临的大难题。
影片中,有一个非常喜欢的细节。
教导主任不但不认为自己有错,反而教唆法医不要“让死去的孩子再受到侮辱”,真实地展现了许多现实中的案例。然而他在得知法医被问话后,第一反应竟然是冒着大雨从车窗跳出去,绕到法医的座位处去问法医有没有说出真相。
这种自私,正是现实中很多人的写照。
李老师将教导主任这种自私好面子又讲究等级观念的性格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们在弹幕中咬牙切齿。
非常可惜的是,李老师于今年早些时候与世长辞,未能看到《罪途》系列的上映。
衷心感谢李老师以及制作团队和演员们为揭示校园欺凌所做的种种努力。
一直按着del,却是不停向前删,看的好难受……硬卧没有门,教导主任和前法医隔窗说话全车的人都能听见啊……硬伤不是没有,但故事还是让人感慨颇多,当时死了一个孩子,当时死去的何止一个孩子……
老赵你死人的左眼动了……
重复镜头少一点吧导演。湖南台出身吗?
比第一部强一些,社会话题的讨论深度也不错,但问题依然有,节奏拖沓,推理的乱来,可能最优秀的地方在于,作为一部网大,难得的演员表演都没有跌份
动机和真相很容易就猜出来了,最后的反转也不过是让案件回到原点,没有太高的意外性。老样子,电影三星,诚意加一星。
细节的处理过于粗糙,本可以更合理一些。
突然就出现真相的安排很难把握,节奏一慢下来就很难把悬念再提上去
这个顶罪确实做得有点傻。
电影以悬疑为形式,聚焦儿童性侵、校园霸凌、家庭暴力等社会现象塑造了各个不同人物的前史。这是一群生活被撕碎的人,通过撕碎他人的生活去品尝忏悔与重建的过程。看的过程中,你会觉得如此可恶不可饶恕,却又那般鲜活感同身受。电影对人性的丑陋刻画入木三分很真实,社会热点议题折射出的现实引人深思
乘警的演技有待提高,其他还好。
剧情张力还是不够,有一些逻辑还是说得不是很清楚,但是敢于拍校园欺凌、家庭暴力,还有直面性侵,这类现实题材电影在中国可以说是很少很少的,我觉得这部网络电影很了不起。最后,致敬一下老艺术家李心敏先生!李先生的逝世使中国的老戏骨又少了一个。
案情深入以后除了校园暴力还有猥亵幼女等社会问题都得到了反映,但是,逻辑和推理真的崩得不成样子,硬伤跟第一部一样又多又硬
emmm... 还是觉得差了点我很想知道老头子从车窗翻出去他要怎么进来女乘务员说那句又不见你弹是有什么寓意吗我觉得特别废的一句话去拿灯的镜头就完全可以省嘛
还行
进一步完善了人物形象,也更深入了整个事件,其复杂程度丝毫不逊于阿婆的笔触。随着故事的发展,它愈来愈像一个“中国式悲剧”,老师、医生、记者甚至是那些学生,每个人都举起过那把刀刺向了死去的孩子,讽刺的是这些伤害行为在这些领域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合理行为,而有些人依然认为“我没有错”。
承上启下又有保证了一定看点,第一部着重实情还原,第二部更重推理和挖掘背后,最难得是,大部分人的演技一直是在线的。
女法医掩盖了女孩被性侵的事实,教导主任口口声声是为了学校,道貌岸然,最恶心的是老赵,恋童癖,都不是好人 。
反映校园暴力题材很好,让更多人关注以避免校园暴力。但是演技,推理,逻辑等等真的都太差,太刻意了。网剧终究是网剧
法医好丑…餐车服务员是亮点…
很好看,看到停不下来呢。不过节奏还可以再快点儿,很多重复回放没必要哇。这个题材太沉重了,好多地方看不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