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の座 关于守护,关于相伴 太多人执着于婚姻和爱情,无非是害怕孤独,祈望着身边有一个人相伴,不论是打着爱情的旗号,还是披着婚姻的外衣。 如果世界上没有奶奶,他是否还能安静的活在那个隐秘的山林之后。穷其终老的陪伴,早已超越了当年对虫们的承诺。 守护,有张盲人的脸,它看不到岁月流转,人事变迁。 2.睑の光 关于成长,关于美丽 我们,总容易被美丽闪了眼。刺眼的光芒,总有着无尽的吸引,天河,勾魂摄魄的明媚,躲不过,只想一直往前。 有光就有影,有明就有暗。越诱人的美丽背后可能是越难防的危险。何时见,画皮画了张兽脸?! 失去的价值在于明晰了一个禁忌。然后,学会保护自己。 3.柔の角 关于母爱,关于想念 “没有那些吵杂的声音,你会寂寞吧?等到热闹的时候就会忘记了。”“我不会忘的。” 有很多记忆如汉白玉石上的雕画一般,是不会消散的,也许形状磨淡了,可镌刻已经深入肉身。那些,是母亲抚摸的手,是儿时睡前的催眠曲,是些既能蚀肉焚骨,又可清风明月的尘埃。 更好的活着,就是解答一切爱的答案。 4.枕小路 关于执念,关于灵魂 某些哀恸,是因为发生便不可改变;有些则是永无法发生。一念之间,差之千里。 和万物一样,执念也是把双刃剑,成也是它,败也是它。但,所有的一切,都源于对爱和美好的追求吧!只是,太多时候,身不由己。 生活,是快乐和悲伤的综合体。 5.旅をする沼 关于生命,关于死亡 帕斯卡说,人是根能思想的苇草。即使脆弱,却依旧高贵。生命最美好之处便在于选择,选择生或死,结束或者继续。 很多时候,美好都只是我们的臆想。认为死亡美好的人,是还未体验到灵魂消融的残酷。 轻易勿言死。 6. 露を吸う群 关于时间,关于轮回 余华的《活着》曾探索过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时间,是那么漫长,日复一日的延伸。面对时间的洪流,究竟为何而活。 只是,没有答案时,就让一切归零。化繁为简,为活着而活着,因为我们还有明天。物换星移,花开花落,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但今日已非昨日。 下一个晴天,会看到不一样的天空。纯正,就是不需要理由的继续。 7. 雨がくる虹がたつ 关于追寻,关于解脱 雨后的彩虹,听起来是那么虚无那么飘渺。有些伤痛不会在时间的淫靡中荒芜,除非,自己去打开心灵的锁。 最开始是为了正名,渐渐变成了追寻,然而,有一天,竟成了执念,虚幻与否都不再重要。是习惯,还是欺骗? 困,是自己锁住自己的心灵。那个理所当然的理由,无非是个好用的借口。 8. 海境より 关于等待,关于寻找 日夜的等待,化成相思泪,凝结成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心中总有些放不下提不起的重量,纠缠着今日,影响着明日。有时,选择走出来,毅然决然的不再回头,纵然意难平,可起码是新开始。 珍惜可以拥有的,丢掉不会再回来的。 9. 重い実 关于选择,关于代价 生命的旅途上,总有太多待选的路口。那是对迷茫明天下的赌注,如果不能步步为营,起码不要一着错,全盘输。 浮士德把灵魂出卖给魔鬼梅菲斯特,以换得世间的权利和享受。幻梦般的得到背后往往是巨大的代价。 如何选择不重要,只是,不会后悔就好。 10. 硯に棲む白 关于执迷,关于忏悔 年少轻狂时,我们总或多或少的犯过错。那些已逝的岁月,却可能影响别人一世。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 尽管如此,心灵的煎熬也可以设定时限。当自己冰封了自己,谁又能挥下铲子凿开冰面呢!生活,无奈之后,还要继续。 没有什么错,需要倾一生来还。 11. やまねむる 关于流浪,关于交替 就像时代交替一样,我们的生活和记忆也在无意识的交替着。有多少过往已经不会记起,有多少笑声已经彻底遗忘。真的是流逝的时光左右了我们的记忆么?抑或只是,我们的记忆愚弄了时间。 艳羡漂泊的人,怎知流浪的辛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自由,总要索取代价。 12. 眇の魚 关于规则,关于习惯 砍伐森林,捕捉野兽。大自然的规则被现代进化破坏殆尽,由此,我们也承受了诸如沙尘,山洪的报复。不要让恐惧和愤怒蒙蔽了双眼,万物只是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 某些习惯,或许只是心头的伤。特定的动作,可能并非为了缅怀纪念,也只是无法愈合的伤口汩汩流血时,为缓解伤痛,无意识的行为吧。 规则不应是强者的话语,而是万古相传的懂得。 13. 一夜橋 关于爱情,关于轮回 爱情,究竟应该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也许我们永远找不出正确的答案,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无论如何,不要用自己的生命去祭奠爱情。 《暴雨将至》中说,Time never dies. The circle is never round. 我们无非是时间轮回的长河中一个芥子般的点。或许,轮回便是为了让生命继续下去吧! 有些选择,于外人看是痛苦,于己,未必不是幸福。 14.籠のなか 关于取舍,关于家庭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但,如何衡量舍和得的分量,却是见仁见智。你是我哪方的净土,我又是你哪尊的佛陀?是非对错,谁又说的清楚。 用我们彼此的爱来换彼此的包容,愿我心知你心。 有爱有亲人,他乡亦可为故乡。 15.春と嘨く 关于迷恋,关于漂泊 总有些幻象,因其不合常理而愈发令人沉醉。迷幻,是场动人的诈骗,五光十色的绚烂也只能在黑暗中盛放,夜开朝和。但,那个昏昏欲睡的早晨,阳光洒在头发上,未必抵不过夜之璀璨。 看着他的背影,是无奈凝聚的形,寂寞化成的影。背着漂泊的十字架,每一个脚印都是心酸的味道吧! 不论何时,累了,就停下来歇歇吧! 16. 暁の蛇 关于记忆,关于执迷 我喜欢这段比喻,记忆不是一整团的,而是一个一个的抽屉,抽掉的便忘掉了。那么,有的抽屉里一定满满的几乎打不开,而有的则松垮垮的近乎多余。 飞鸟飞过留下痕迹,游鱼游走扬起波纹,而我们呢,走过之后,剩下的便是记忆。用我生换回忆,身外物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也只有回忆能陪我们走完全程。 身未动,心已远,只因记忆恒常流转。 17. 虚茧取り 关于坚持,关于彷徨 当痛到极致时,比之心在流血之类的形容词,我更偏爱心破了个大洞。洞这个字,本身就有种难解的神秘与悲凉。化为场景便是,阴暗的午后,山雨欲来,啼鸟嘶叫,周遭是排山倒海的孤寂与绝望。 精卫填海,拼的是一腔决绝。固然有愚勇,更多的却是化永恒为刹那的坚持。 坚持,也只是单纯的寻找寸土下的寸金。 18. 山抱く衣 关于故乡,关于亲情。 大爱无言。对于父母来说,儿女成功与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却是他们幸福与否。做为回报,再多的物质也比不上承欢膝下。父母在,不远游,是这个世界上最朴素的爱。 就像植物不能没有根,人的根也需扎入深土,那是永世纠葛的牵绊。 故土难离。 19. 天辺の糸 关于牵绊,关于相守 牵绊是根藤,绕着我们而生。或许,有人觉得没有藤又如何?可那夜去朝至,年复一年,不是种蚀骨的寂寞么? 心手相牵,指尖传感着温度,生出牵绊。就像盘扣,一粒粒圆圆的纽子,柔柔的钻进扣眼,牵着,绊着,也就是一辈子了。 失去过,才懂拥有的好。 20. 笔の海 关于责任,关于承受 脆弱的肩膀,能扛起多少重量,而灵魂,又能承担多少责任。真正的担当,应该有举重若轻的从容,夸父逐日的不懈。用这肩膀,就可撑起一片天。 叔本华曾说,生命本身就是满布暗礁和漩涡的海洋。活着就需要承受,不论艰险还是苦难。只是,又有几人能勘破一个苦字。大智大勇者,不仅敢于承受,更能不忘微笑。 给生活一个希望,哪怕只是镜花水月。 21. 绵胞子 关于残酷,关于力量 “为什么要杀我们?”“因为你们吃了人类的孩子。”“不是我们的错。”“也不是我们的错,只不过人类力量更强大,所以要杀了你们。” 力量就是这么纯粹的东西,是与非不是决定存在的要素,在这个人类统治的世界里,力量才是决策者。单纯而血腥。 流着血泪做一件事时,更要懂得,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22. 冲つ宫 关于永恒,关于交替 永远有多远?无法测量;爱有多深?无法计算。原来,爱有多深永远就有多远。 世间有太多无解的题,与其纠结其中,不如超脱其外。换个角度,也许盘根错节也可以迎刃而解。只是,这种超脱,又有几个人做的到呢? 你微笑着离开了,因为,“情理情理”情先于理。 其实,从21话开始,越发难写。起码于我来说,笔力不济,而那些所得也已经不是一两个词汇可以言说。深邃而弥漫的感触充盈于心间,浓浓的好像化不开,让人不知道如何下笔。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于无声处听惊雷吧! 《虫师》不同于当下流行的动漫,速食的不能吃第二次。虫师的美,是跋涉过黄沙之后寻到的轻轻浅浅的绿流。敲击心房后,深深的感动和震撼。 虫师中,没有所谓的正义与邪恶,没有刻意的喜悦和悲伤。它只是再自己的世界观中,平淡的呼吸和生活。然,因其自然,更能呵护心灵。 而增田俊郎的音乐,无疑是虫师中最惊艳的一笔。空谷回响,绕梁三日而不绝,增田做到了。音乐不仅和情节完美的搭配在了一起,更在适当的时候升华了美感。当悲伤时,它仓惶,压抑,不安;当无奈时;它苍凉,辽远;当喜悦时,它跳跃,温柔。这些音符,屡屡能产生峰回路转,别有洞天之感。 另一方面,虫师每一集都有不同的颜色,似乎是随着心情而变换。第一话中娇艳欲滴的绿;露を吸う群中迷幻的紫;无一不透露出虫师的精致。 其实虫师不单纯是一部动画,更是一种态度,简单悠然,宁静淡薄。 眺望,远山深处依稀还有银古的身影。风,幽幽而去,掩埋的故事,谁又与谁吟唱着过往。
这是我治愈系影视剧名单上排五星的动画。喜欢它的题材,喜欢它的色调,喜欢男主,喜欢每一段神来之笔的配乐。小时候我喜欢完美的大团圆结局,长大了我才明白不如意事常八九。爱过,得到过就已经难得了。虫师某种意义上渗透了中国特有的禅意,跳脱出尘世的情感,升华到大我的境界。我一直很想看作者和导演的访谈,想听一听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如何面对得失,怎样获取心灵的平静。
在众多优秀的日本动漫中,漆原友纪的《虫师》是一部别具一格的作品。与主流日本动漫主题相比,这部以描写世间纷繁芜杂的“虫”以及与从事与之相关的协调工作的“虫师”主题的动漫显然有别于动辄打打杀杀的少年漫画和情爱跌宕的少女漫画;事实上,《虫师》更加接近日本本土的精神文化特色。既不依靠惊心动魄的武打情节,也不依靠缠绵悱恻的恋爱故事,更不依靠无厘头搞笑来吸引观众,《虫师》以宁静淡远的自然风光为背景,以一个个由“虫”引起的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依托,向观众展开一个哀而不伤的境界。这样的境界正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物哀精神的体现。自这个方面而言,《虫师》当为日本动漫中最得传统精神传承的作品。 第一次看动漫《虫师》的人都会为那其中茫茫群山的苍翠欲滴而震撼。——生活在喧嚣繁杂的城市中,我们俨然忘记了大自然的颜色,而当最纯正自然的颜色出现在我们眼里的时候,给我们的触动是最深的,——所谓返朴归真,最平凡最自然的恰恰是最能打动人的。——《虫师》就在这一片最自然质朴的绿色中向我们展开了它的故事,而它淡然如水娓娓道来的背景基调也就此奠定。 在我们熟知的世界里,住着一群与常见动植物孑然不同的生物。远古以来,人们敬畏地称它们为『虫』。当虫的世界和人的世界重合并发生矛盾时,虫师银古便会出现。这里提到的虫显然不是看上去肉呼呼扭动的小东西,而是一种最接近生命本源,类似灵体的生物。它们有自己的生存方式,而这种方式却可能有驳于人类的常识,甚至危害人类的生存。于是就出现了『虫师』这种职业,他们云游四方,对虫的生命形态,生存方式进行研究,并接受人们的委托,解决可能是由虫引起的怪异事件。银古,正是他们的一员。 作为虫师的银古出入穷乡僻壤去追寻虫的足迹。虫可能潜伏在人的身体中,潜伏在沼泽地中,潜伏在整个山岭中;带来疾病、瘟疫等可怕的灾难。银古穿越草木的意识,找到结症,予以化解。他一路走来,与少年天才画师、写虫之卷的女孩,保佑一方平安的大师等惺惺相惜,又黯然别离。在这里,共存与牺牲,始终是最伤感的话题。以此为背景,一个个与虫有关的故事娓娓展开在我们面前。 历史上的日本文化一直以清淡、寡欲、自哀为基调。这与日本的地理环境有着潜在的关系。一方面日本土地贫瘠,多台风地震,这在日本民族深层的心理层面上形成了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自哀感,从而在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创作中表现出人在面对变化莫测的大自然时的脆弱;另一方面日本虽山峦颇多,但怪山峻岑却少,小溪众多,长江大河却无,日本的国花樱花——那即开即败、随风凋零的羸弱风貌也是日本民族心理的真实写照。这些地理上的因素便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日本人的心理定势,使日本人特别地注重自我心理的平衡和更加纯粹的精神渴求。我们认为,这样一种由民族潜在心理生发开来,影响主体对外在客体的审美感知的情结,在日本文化史上有其专有的名词,即物哀。 文化学术界对于“物哀”一词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有的人认为:“物”就是自然风景,自然风物;“哀”则指由自然景物诱发,或因长期审美积淀而凝结在自然景物中的人的情思。也有人认为:物哀是一种审美意识。川端康成多次强调:“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悲与美是相通的。” 还有人认为:物哀是一种生死观。其主体追求“瞬间美”,不惜在美的瞬间“求得永恒的静寂”。川端康成既认为“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也“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认为艺术的极致就是死灭”。叶渭渠更指出:“日本人的美意识中存在着一种‘瞬间美’的理念,即赞美‘美之短暂’。古代日本人更以樱花自比,将那‘瞬间美’的观念转变为视自杀为人生之极点的行为。他们的殉死,其意义也在于追求瞬间的生命的闪光,企图在死灭中求得永恒的静寂”。 不管是上述怎样的说法,一种无可言说的至纯至美的悲泣感是物哀公认的表现之一。《虫师》在这一点上继承了日本传统的物哀精神风貌,在苍翠欲滴的茫茫群山之中,在虫师银古恬淡的行游之中,生命无常、万事万物轮回的故事徐徐展开……不论是人,还是虫,都有其宿命的归属去向。 首先从虫师银古的出身谈起。少年银古,流落世间,被女虫师奴伊所收留,从目击银虫的那一瞬间起,他们的最终命运,将是栖息在永暗最底部……《眇之鱼》揭开的不仅是银古左眼的秘密,还预言了他必然的归宿。主人公银古的出身不明寓示着世间生命的辗转无常颠沛流离,而他遭遇银虫之后作为虫师又注定栖息在永暗最底部的命运则寓示着世间一切生命都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最终化归尘土,——不论是自诩高贵的人,还是以原生态存在的虫。这样的人物设定符合《虫师》的物哀精神氛围。但是与日本传统的物哀精神氛围表现的不同之处在于:日本各传统艺术形式往往将这种生老病死的命运的不可抗拒性视作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对世间生命瞬息万变表现出纤细敏感的哀感。叶渭渠指出:“日本国民性的特点……更爱残月、更爱初绽的蓓蕾和散落的花瓣儿,因为他们认为残月、花蕾、花落中潜藏着一种令人怜惜的哀愁情绪,会增加美感。这种无常的哀感和无常的美感,正是日本人的‘物哀美’的真髓。”但是在《虫师》中,主人公银古不停地游历中面对世间万物生命的瞬息消长,也坦然面对自己早已了然的归宿,心若止水地继续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行游工作——这是日本传统艺术形式中所没有的超脱态度。由此可以看出,《虫师》继承了日本传统文化精神中对万事万物不定、光阴瞬息变幻的认识,但同时也弱化了传统文化精神对这种认识的哀感,突出了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安天命态度。 其次,从《虫师》的故事叙述方法来看:整部作品由一个个互不相干的故事组成,主要讲述平常人的生活,母子之情、夫妻之情、姐妹之情等等,其实在这些故事模型中,大都是我们所熟悉的,比如《晓之蛇》,如果抽取掉其中关于虫的情节,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常见的妻子携幼寻夫而夫喜新厌旧另觅新欢的故事原型;比如《旅之沼》抽取掉关于虫的情节,我们就会看到一个迷信的年代为平息河神而送女子献祭的愚昧故事;还有《迷茧探虚》,其实是一个姐妹情深、妹妹坚持不懈寻找姐姐的故事;而《雨临虹起》抽取掉关于虫的情节之后它讲述的是一个儿子承父之志的故事……诸如此类,虽然故事总由虫引起,总是表现平常人生活与虫的冲突或和谐,但虫师虫师,说的似乎是各种各样虫的故事,表现的其实是还是人最真挚朴实的情感。因此,从整体看,《虫师》借写虫表现了对世间芸芸众生的描绘;从细节看貌似谈虫事,实则借虫事表现了普通人的生活以及情感——这种情感往往是静静的,不张扬,比如《天边之丝》,地主的儿子与女佣的爱情刚开始不被父亲接受,但最终在儿子的努力下留住了自己爱人作为人的信念,——这样一个故事隐含在女佣被一种叫作“天边草”的虫掳食的故事之下,当姑娘没有得到爱人的信任和安慰时,成为虫的意念占据了心灵,这使她逐渐身体轻浮随时可能离开地面飞走甚至隐形;而当地主的儿子在银古的点拨下着手做一些真正安抚爱人心灵的事情,比如正式成婚、离家与看不见的爱人一起生活……这一切使得逐渐虫化了的姑娘又渐渐萌生了作为人和爱人共处的愿望,于是虫的影响渐渐消退,姑娘重新回到了爱人的身边——这其实是借虫给人施加的影响来表现人世间普普通通的爱情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女主人公始终是以一种安静的态度来面对她身边发生的一切,哪怕是爱人的父亲坚决反对他们的婚事的时候,她也只是默默面对自己的哀伤。可以说,这也是《虫师》所有故事里的女主人公共有的特点:长相普通,出身平凡,性格温驯,默默无闻——这是典型的传统日本女性形象。这样的形象风格也是物哀精神形成的缘由之一。南开大学东方审美文化研究中心在2006年所发表的《“物哀”与日本民族的植物美学观》一文中指出:“在日本原始社会的母系家族制度时期,女性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一时期的文化被公认为有女性痕迹。感伤自然、愍物宗情的物之哀审美意识,大概从这一时期到平安时代就已经形成并成为整个日本历史的一个审美传统。”因此,不仅是《天边之丝》中的女主人公,还有诸如《旅之泽》中被村民用以献祭河神但被虫所救的姑娘等等,她们哪怕面对死亡的恐惧也很少流露出情绪的波动。这样的“不提哀感,却字里行间透出悲哀与静穆”正是物哀的精髓所在。通观《虫师》全篇,无一不流露出这样的格调。 在《虫师》这部作品当中,虫师银古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正是他不断行走在一个个故事之中,因为天生招虫的体质,无法在一个地方长久地呆下去,注定了一生漂泊,这样的宿命又增加了《虫师》通篇洋溢的哀感,增加了一种不安定性和稍纵即逝带来的茫然,在他不断的行走中,我们感到仿佛如流水般带走了世间人事的悲喜,而反过来正因为这种不断行走带来的不安定感增强了人世间悲哀的茫然——哀感未尽,已忘缘由,“书中人已然忘,看书人依旧伤。”这样的茫然更增强了在淡淡中余韵袅袅的哀感。 虫师银古作为一个目睹一切的中间人,串连起一个个虫与人之间关系变化的故事,并将一个个故事中虫与人的矛盾一一化解。“你没有过错,虫也没有过错,你们都只是在完成各自的人生而已……”这是剧中银古的话。的确,虫师的存在意义就是调解虫与人之间因生存而发生的矛盾和冲突。在这里,虚幻的虫实际上是在寓指大自然。漆原友纪借银古之口以及借虫事表达了她自己的观点,即人与自然应当是互相依存的和谐关系,既不应当为人过分追求利益而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也不应当损害人的基本生存利益。这也可以看作日本传统文化精神在现今的发展和变化。原先面对自然界灾害束手无策的日本民族其民族心理也相应地呈现为哀伤无奈的格调,而现今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类在防范和抵御自然灾害方面的技术已经突飞猛进,与过去那种小国寡民的心态已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昔日惜花哀月、追悼人生无常、年华易逝的被动心理已经被自信与尊重所取代。这也是漆原友纪能够产生这样观点的根本原因。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虫师》在继承传统的物哀精神的同时也融合进现代日本民族的心理观念。春花秋月,韶华易逝,沧海桑田,浮生沧桑……这些原本化作紫式部笔下源氏公子贯彻终身恬淡如水却又刻骨铭心的哀伤的情景状物,在现代日本背景下漆原友纪的动漫《虫师》中已经可以找到较为通脱豁达的答案了。
太爱这部片了。无论是音乐,故事,意义,还是画面,都是五星!
宁静淡薄。
感觉是很难表达的,就像对方触摸不到的碗,永远也无法递给他一样。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觉得虫师安静、治愈呢?虫师里有那么多的苦难、羁绊、抗争、不解、折磨、眷恋……虫师根本无意让人平静,而是在展现人类饱受命运摆布的无奈于不甘,是对一切人为地为生命赋予意义企图的消解和冷眼旁观。
我们不了解的自然。
有些故事挺新奇
喜欢的为数不多的动漫之一。
很淡的片子。但每一话都有一个浓烈的高潮。
平平淡淡安安静静的气氛,契合到极致的BMG音乐,散文诗一样,却让人感觉真实发生过的幻想故事。
在繁杂浮躁的ACG产业大背景下,虫师所代表的意义不是五星可以诠释的。
西方意識下的東方敘異志,清空猶有,古樸不及。蟲的設定粗疏。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岂有一件事情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已过的世代,无人纪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纪念。
看不怎么懂唉~
越来越好,再长一些吧……
日本。。。
我被虫那种深深的寂寞打動了。看到虫,就想起了我的好朋友,飛蚊癥。
就像一条深邃静谧的溪流,从它的源头慢慢走到尽头。世事有无奈的残酷,而你也心存温柔。
这部动画深得日本文学的美学韵味,画面空灵,意境隽永,配乐飘渺,如诗歌一般忧患的叙事节奏,故事虽然淡薄,却充满禅意和哲理,以及万物有灵的敬畏之心。以虫喻人,照见人心。
一切皆是东方的情意
美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