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才疏识浅,写得不好仅供大家图一乐,也希望大家能宽容对待,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提出,本人必虚心接纳。
本作被Criterion Collection的第17个Eclipse系列——“Nikkatsu Noir”收录,这才得以让今日的我们能观赏那个特殊时期独特的日本黑色电影。CC官网对于本作给出的介绍是:
"Fresh out of the slammer,Togawa(Branded to Kill's rough-and-ready Joe Shishido)has no chance to go straight because he is immediately coerced by a wealthy mob boss into organizing a heist on an armored car carrying racetrack receipts.After assembling a ragtag bunch to carry out the robbery,Togawa learns that all is not what it seems in Takumi Furukawa’s thriller.Cue the double(and triple) crosses!”
基本上把故事与风格简单概括了。因此关于本片情节梗概我就不赘述啦。
Nikkatsu,即日活株式会社,是建立于1912年的老牌电影制作发行公司。正赶上日本电影黄金时期的风浪,日活在1954年重启后就主打年轻路线,主要面向群体侧重于青少年。加之有制作低成本动作片而获得不错的成效的案例,于是想在黑色电影领域分一杯羹。Noir即黑色电影,法国人命名,源于美国,是美国舶来品,这一类型的作品风格近似(灵感来源于)“低俗三流犯罪小说”“硬汉风格侦探小说”,money violence sex要素常常占全。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文化的影响颇深,躁动年纪的青少年也对此种风格情有独钟(就连如黑泽明[相关代表作《野良犬》]、小林正树[相关代表作《黑河》]这样的大导演,也拍过有黑色电影风格的作品,不是吗?)。而日本的Noir兼容了黑色电影和西部片两种风格在一起,融合了日本本土yakuza的特色风格,形成了自己的黑色电影——mukokuseki akushun。
而关于本片的主演宍户锭(Jo shishido),也值得一提。最开始的宍户锭是作为美男子角色而出名的,但他不想仅仅出演情节剧里面那种可有可无的角色,所以做了脸颊增大手术使自己看起来更加坚毅刚强(不好惹),就像马龙·白兰度在《教父》里出演唐·克里昂时往脸颊里面填充棉花一样。不过我个人倒是觉得宍户锭鼓起的两个脸颊看起来像是酒吧滋事被人打肿了一样有点具有喜剧色彩。但无论是为了炒作还是真的这样想,总之这次手术对于他来说是非常成功的冒险。他参演了那么多电影,塑造那么多优秀荧幕形象也和他那辨识度极高的面容分不开。 2001年,宍户锭选择将植入脸部的硅胶摘除,手术由通过电视台全程放送。 真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男人啊!
不知道是不是导演古川卓巳(Takumi Furukawa)先生刻意为之,迫真的打斗场景与电影人物的脸谱化塑造使得本片前半部分令人捧腹大笑(或许是真的有关吧,CC网页上的介绍说了Japanese Noir有喜剧成分的加入....本片好几个穿帮场景也能看到女演员们忍不住笑了)。而后半部分对于残酷现实的描绘与无情的枪战场景、悲惨的结尾使得本片悲壮哀痛,让人感到心情低落。(这下精神分裂了)整部电影的风格独具特色,人物形象也非常另类(如主人公登川一个胳膊穿在大衣袖子里,一个胳膊仍然是穿在里面的西装,烟吸了一半直接吐飞),可以说完全区别于美国黑色电影西装革履整整齐齐保留油头的大衣硬汉形象。传统美国黑色电影主人公的形象很单薄,如《疤面人》里面的东尼,专横自大凶暴易怒;《马耳他之鹰》里面的萨姆,大男子主义爆棚。但本片主人公登川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他疼爱自己的妹妹梨枝并尊重她(东尼好好学学XD),他信任自己的兄弟白井,也不想让自己的好友卷入其中受到生命危险。
而关于圭子这一角色更是一个谜,她那暧昧的态度使观众不知道她的立场究竟和谁站在一起(可能是律师吧),还是说她像《死吻》(Kiss Me Deadly)里面的女反派那样,只为自己争取所有的利益。
无论是影片中出现在酒吧里面的黑人还是美军开过派对的破废驻地,本片对于美军对日本的占领都着重笔墨,包括本片中的很多角色都有一种迷茫而对未来无期的精神面貌,这当然也是对当时日本现状的一种映射,就像小林正树的黑色电影《黑河》那(当然小林在《黑河》里面的探讨更加深入)。
当然本片存在很多让人匪夷所思的不合理设定,截断运钞车时团伙向运钞车开枪居然连弹痕都没有留下....不过低成本电影也能够理解,毕竟哪个电影是十全十美呢?都会有喜欢的人和不喜欢的人罢了。
另外,推荐看完本片有余兴的朋友们可以看一下莫里切利导演的《圣母街上的大人物》,同样是讲述走投无路者犯罪的电影,“意大利式喜剧”是怎样讲故事的。
(END)
CC官网给出的日本黑色电影推荐影单:
1.《野良犬》(Stray Dog)(1949),导演黑泽明 (Akira Kurosawa)
2.《黑河》(Black River)(1956),导演小林正树(Masaki Kurahara)
3.《我在等待》(I’m Waiting)(1957),导演蔵原惟繕 ( Koreji Kurahara )
4.《监视》(Stakeout)(1958),导演野村芳太郎(Yoshitarô Nomura )
5.《生锈的刀》(Rusty Knife)(1958),导演舛田利雄 (Toshio Masuda)
6 .《狙击护送车》(Take Aim At Police Van)(1960) ,导演铃木清顺(Seitaro Suzuki)
7.《恶汉甜梦》(The Bad Sleep Will)(1960),导演黑泽明 (Akira Kurosawa)
8.《恐吓》(Intimidation)(1960),导演蔵原惟繕 ( Koreji Kurahara )
9.《零的焦点》(Zero Focus)(1961),导演野村芳太郎(Yoshitarô Nomura )
10.《猪与战舰》(Pigs and Battleships)(1962),导演今村昌平( Shôhei Imamura )
11.《野兽的青春》(Youth of the Beast)(1963),导演铃木清顺(Seitaro Suzuki)
12.《天国与地狱》(High and Low)(1963),导演黑泽明 (Akira Kurosawa)
13.《拳铳残酷物语》(Curel Gun Story)(1964),导演古川卓巳(Takumi Furukawa)
14.《干花》(Pale Flower)(1964),导演筱田正浩(Masahiro Shinoda)
15.《东京流浪汉》(Tokyo Drifter)(1966),导演铃木清顺(Seitaro Suzuki)
16.《手枪就是我的通行证》(A Colt Is My Passport)(1967),导演野村孝(Takashi Nomura)
17.《杀手烙印》(Branded to Kill)(1967),导演铃木清顺(Seitaro Suzuki)
关于影单纯手打整理,整理不易,喜欢的话帮忙点赞转发一下分享给感兴趣的人T-T
两人枪斗,拔枪慢的见上帝,象是西部片
7,吴宇森式的火爆枪战调度加银河的全员皆殒的结局设置,六十年代的日本动作片真是港味十足,换句话说八十年代的香港动作片其实受六十年代日本动作片应该影响挺大的。大藪春彦这个抢劫trick,现在看来或许有点儿戏,不过考虑时代,想法还是可以的,车辆消失诡计至少点子是很不错的,还有一重逆转,基本保证了故事在商业方面的类型趣味不拉胯。宍戸錠的魅力自不必说,有他的片子一般都不会太差。还有黑白片的质感确实给电影加了不少分,这片子要拍成彩色的,那观感就直线下降了。
还不错。日本的哥哥太爱妹妹了,要了吴宇森那里,就被置换为盲眼梦中人了
结局点题
3.5,2016.10.24
感谢望望字幕翻译 糟糕的本子拍出来的也差强人意
不行
抢劫运钞车黑吃黑砰砰砰,一切都毫无意外的老套,枪战感觉在看港片的感觉
這片拍的也太搞笑了 黑吃黑搞笑片 導演的的水平有夠糟不用慢動作所有人開槍都慢 最後的全滅一點也不意外 但意外的確是主角死的實在是太搞笑了 一星給男主 二星給配樂 池田正義的爵士配樂是電影唯一可取的地方
well-done heist/noir film.
故事的设计令人想起老库的杀手,最后死光光的场景有点为了黑而黑
不知道为什么看见腮帮子做啥都想笑
彻头彻尾的冷硬。爱用拳头问候人的主角、性格明显缺陷的队友、不详的乌鸦都预告着劫案注定失败,无论怎样黑吃黑,都终究难逃冰冷残酷的宿命,连男女之情都是随口带过都那么生硬。但这样的“冷”更让主角的兄妹情、对旧友的信任的“热”显得难能可贵。美式Noir里常见的黑人乐手角色、爵士乐元素、俱乐部场景,在日式Noir中产生出独特的双重含义:不仅是风格上的影响,也恰恰反映着日本战后的社会背景
望望字幕组
四星-,固定套路类型题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黑到底全死光光,全程很是一气呵成的流畅。我倒觉得不是刻意黑化,意外之外也许才是诡谲莫测的江湖宿命,而电影是现实生活的提炼。Jo Shishido整成个包子脸,形象上很有硬汉范儿,各种枪战戏飚的很嗨,绝对属于度身订造的级别。
7.8/10
糟糕的剧本,让魅力四射的鼓腮男都显得十分蹩脚。
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