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线看完了2023《八角笼中》 改编真实原型事件“大凉山格斗孤儿”现实主义剧情电影
『观影时间·点映』:2023.6.29 周四
———
故事的开端是江湖骗子“肖央”想蹭2008年奥运会的热度(镜头拍了2001年申奥成功的广告·历史时间痕迹)。然后退隐江湖的拳击格斗大佬“王宝强”与肖央的商业开始合作,阴差阳错的在自家采石场遇到一群“小土匪”们,便“骗”他们打拳赚钱之后的故事.....
以【体育】的契机引发的一连串多方面救赎的故事和社会变迁发展的矛盾效应...
这部电影,充分证明王宝强没有忘本,他也是底层出生,他也有农村成长经历,他更明白如何对底层人民+弱势群体该有怎样的人文关怀的内核理解。所以这一次他能导演好能弥补上一部导演作品的失败感;当然这只是一次进步并非一次创新,可在现实主义题材方面上是新的成就意义!
“希望有朝一日,我们创作者和观众也可以一起走出八角牢笼!!”
“看完更加认定体育生确实蛮苦的”—网友
—————
↓【台词】↓
『流言背后,什么是真,什么是假?』——预告文案
—
『你知道打水漂吗?不论你把石头打出去漂的有多远,最终这块石子都会沉下去。我就像这块石头』——马虎
↑上句话是马虎站在一颗大树前说的。他也是为了自家兄弟“苏木”去冒险的...而巧妙的是【苏木=树木】谐音细节一致!
—
『我把他们骗出那个山沟沟,我骗他们格斗,我骗他们拿冠军...咋就是骗咯?!是我骗饿死了还是骗....』
↑王宝强在节目中被采访回答的一些话我忘记了,说的特别好!还有一个地方很讽刺,当这件事曝光在舆论面前,大家都很“关心”这些孩子,呵呵,那没曝光前你们关心过吗?假关心的不要太多,都是乌合之众;王宝强这样的人才是真关心。
同时,节目直播采访这段,有些冲突戏剧画面可以小小的比肩下《小丑 2019》的同款...
网络舆论/暴力这主题在片中也是关键要素(而现实原型也许更令人高血压)
—————
↓【个人喜爱镜头】↓
·小混混们砸场,小刀拍脸,紧接着马虎杀心激起!反握小刀!差点瞬息捅了混混!演技神情特到位!冲突张力特好!最爱镜头!
·堵车场面,京剧演员在街道上畅快变脸,摄影剪辑配合的意境味浓郁,戳我的味蕾,喜欢看些中式文化的视听表现操作。
·格斗比赛采用的“黑白色系”很有味道()肌肉线条质感绝,拍的也绝,呐喊的也绝(比教科书还高的嘶吼)
·采石厂有个镜头很美,对应天空——太空。本身这种地方就和别的星球上的原味地貌相差无异,结合剧情,落后小孩们的出路就从此开启,普通人的广阔太空等着你探索....
—————
↓【点对点】↓
·男孩的气质都特别男孩!
·马虎(青少年时期:马虎)(成年时期:陈永胜)卷毛酷酷
·苏木(青少年时期:周德柏文)(成年时期:史彭元)竟是《隐秘的角落》中的严良,小伙子长的越来越牛了,感觉能一拳打飞“张东升”坠山了()
·有个小正太挺脏萌萌的(甲央求朗)
·苏木马虎的姐姐(张祎曈)超美~演的作品极少,希望多多出演大作,潜力股哇,不要被埋没了(为一些“底层”女演员心疼)哦对了!她在片中虽然脏脏的,但那神态既视感真的很像神仙姐姐(刘亦菲),不骗人好神似!
·【喜剧点设计】一位没受过教育的家长看到数学老师课板教学“X+Y=Z ,喲!这里还教英语咯?”——一种喜悲剧的笑料包袱
·有个明信片的照片是杭州西湖雷峰塔哎!四川X杭州很双厨()
—————
↓【现场】↓
抽泣声很大,不太清楚是有一位观众的“身体原因”还是真的被感动的过分(巧妙的是与荧幕中的“抽泣”合二为一,挺浪漫的电影院独有的互动感)
—————
↓【联想】↓
其中有个小女孩的特写镜头蛮多的,如果说本片要拍番外的话,这位想练格斗打拳的小妹妹会有《摔跤吧!爸爸》的味道,不,应该叫《格斗吧!女孩》!
【我的元素】:王宝强最后的镜头是他走向“安全出口”...(仅此记录)
只想对宝强说两个字:牛逼!本以为他想搞成长和励志,中国版的《洛奇》或者《奎迪》,原来竟然想再搞一个《药神》。宝强找到了自己独一无二的路,因为他几乎是在拍自己的人生。这也是宝强最珍贵的东西,演出票房再高的喜剧都是别人的东西,只有他人生的喜剧属于自己,因为无数大凉山和河北农村打出来的石头水漂漂起来再多次,最终是沉入河底,只有他这块石头一水漂打到了彼岸。这种能穿透时代,让全社会共情的人生几乎绝无仅有。如果宝强不去拍这个,实在遗憾。所以如果以励志来定义《八角笼中》实在有些浪费了。
想必不少人都在抖音上刷到过下面这个片段。
电影拍摄中,导演将孩子手里的馒头掰去一半,因为接下来的戏里只需要半个馒头。
另一个孩子眼看到嘴的馒头要飞了,不用导演动手,一口咬掉一半,说“我自己吃掉。”
在监视器后的王宝强,看到这一幕泪流满面。
以上幕后花絮出自于宝强最新执导的电影《八角笼中》,影片上映后开分7.6。
六年前,他因《大闹天竺》问鼎金扫帚奖,成为和《逐梦演艺圈》毕志飞齐名的烂片导演。
六年后,他秉承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携新作再登场。
不过这次,王宝强跳出喜剧舒适区,向现实主义题材进发,将一则真实事件改编成了电影。
不少看过点映场的观众将《八角笼中》评价为“王宝强翻身之作”,甚至用“突飞猛进”来形容王宝强的导演水平。
和曾经的《大闹天竺》一对比,这种评价让还未走进影院的观众对电影的兴趣更大了。
我就是被评价吸引的其中一位观众,今天趁热打铁,和大家聊聊看完的感受。
片片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涉及到轻微剧透,介意的朋友们可以等看完电影,再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王宝强在电影中饰演的向腾辉曾经是个格斗选手,现在在好哥儿们王凤的沙石场工作。
为了解决沙石场发不出工资的问题,腾辉被迫和卖假保健品的无良商家合作。
合作模式就是腾辉找几个孩子假装格斗俱乐部成员,给保健品代言。
几个在山上劫道为生的孤儿因此被选中,岂料商家突然入狱,孩子们成了烫手山芋。
这些孩子都是孤儿,除了劫道,没有其他生存技能。
就算把孩子送回去他们也只能重操旧业,于是腾辉决定教孩子们格斗。
几年过去,腾辉的俱乐部蒸蒸日上,以马虎和苏木为代表的孩子们也在格斗界初显锋芒。
很多生活有困难的家庭也纷纷让孩子跟着腾辉学格斗。
没想到,孩子们小时候在酒吧打表演赛的视频却被传到了网上。
媒体和群众纷纷谴责腾辉虐待儿童,把孩子当工具,为自己牟利。
舆论迅速发酵,腾辉一时间被千夫所指,陷入舆论的漩涡……
电影虽然涉及格斗,但着重表现的不是格斗,而是事件。
本片的故事源自大凉山“格斗孤儿”事件。
王宝强这个角色的原型就是培养大凉山孤儿学习格斗的恩波。
2017年,某媒体发布了一个视频,视频中两个十几岁的孩子正在笼子里格斗。
视频一经发布,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训练孩子格斗的恩波教练也成了众矢之的,引来各家媒体纷纷上门采访。
一夜之间,以前无人问津的孤儿们,成了全社会重点关注的对象。
舆论的关注重点不是孩子们为什么在这里学习格斗,而是格斗过于暴力血腥,孩子们绝对是赚钱工具。
许多人都认为孩子们去学校上学,靠知识走出大山才符合常理。
然而这些孩子之中,有人父亲去世母亲改嫁;
有人母亲吸毒,交不起学费从小辍学。
恩波最先在阿坝州和政府一起组建的散打队,包吃住不收学费还教文化课,因此成了这些孩子最好的去处。
俱乐部的教练在采访中透露,视频中的孩子打的是表演赛,都是套好的招数没有危险。
并且表演赛没有收入,恩波格斗的主要收入来源于自己的生意、赞助以及成年选手的比赛奖金。
舆论发酵之后,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
在政府的干预下,学习格斗的孩子被强行带回。
大凉山的孩子重新回到贫困的环境中,只能靠自己再次寻找走出大山的机会。
其实原型事件中还有很多细节,比电影中更加残酷。
(恩波俱乐部的孩子被强制按手印带走)
从电影的表达方式和情节设置上,能够看出王宝强想要通过这个故事,触碰一些现实问题。
包括故事本身涉及的孤儿成长问题、教育问题、媒体的社会舆论引导;
也包括强迫选手吃违禁药、俱乐部不良竞争等格斗界的行业黑幕;
甚至包括对格斗比赛理事、私立学校校长、CJ俱乐部老板等自诩为社会上层人士的讽刺与抨击。
可从电影呈现效果看,想法很好,但不够完善。
在有限的电影时长中,加入过多的元素,不仅每个内容得不到充分表达,还会分散焦点。
元素堆砌过多,导致主线故事的表达力度被削弱,给观众一种浅尝辄止的感觉。
随着点映场次观众人数不断增多,弊端显露无疑,不同于“翻身之作”的评价也出现了。
还有不少观众从《八角笼中》窥见了《我不是药神》和《摔跤吧爸爸》的影子。
《八角笼中》借鉴了两部电影中的一些转场镜头和拍摄手法。
比如向腾辉去机场接机的飞机转场镜头,和《药神》中程勇去印度买药的飞机转场如出一辙。
向腾辉训练孩子们的画面,也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摔爸》。
向腾辉去CJ俱乐部要合同,被一群人按倒在地,和程勇在小巷子里被警察按倒的动作、情绪一比,堪称复刻。
不过这种借鉴无可厚非,重点在向腾辉和程勇两个人物的对比上。
有些观点认为向腾辉这个人物过于扁平化,前后矛盾不够明显。
两个角色的成长线看似相同,实则有很大区别。
先说程勇,人物的起始人设是一个卖保健品的小贩。
他为了给父亲做手术才冒险卖药,赚钱是唯一的目的,人物这一阶段的心态和情感也相对简单。
直到真正接触白血病群体,又经历好友去世,程勇的心境逐渐发生了重大转变。
前期是为了赚钱才帮忙买药,后期就算赔钱也要继续帮病人买药,这一转变使人物前后对比更鲜明。
并且人物心境发生转折也有吕受益去世这个情节做标志,给了观众明确的提示。
从故事开始到结尾,观众可以看到程勇这个人物一直处于变化和成长中。
向腾辉虽然一开始找那些孩子也是为了帮沙石场赚钱,但他的转变来的非常之快。
无良商家入狱,向腾辉送孩子们回家,看到他们的家庭情况,决定教孩子们格斗。
人物被外部环境促成的对孩子们的情感转变,在此时已经定型。
之后向腾辉最明显的转变一直围绕着自身对于格斗的态度。
从不碰格斗到教孩子打表演赛,再到搞正规俱乐部参加比赛。
主角的转变虽然也有孩子们的外部原因,但大部分是因向腾辉自身的心理因素达成的。
而程勇的转变全程都是外部环境和人物内部心理共同催化的结果。
向腾辉始终站在“善”的立场,没有呈现人物多面性,使得形象单一。
不过从原型人物来看,其实也能理解。
原型人物因为舆论备受争议,争议的原因就是恩波让孩子学习格斗的最初目的。
如果导演前期将人物的缺点放大,很有可能圆不回来,不如遵循原型人物形象一善到底。
电影是一种艺术,不可能完全按照原型故事进行一比一复刻。
原型故事中的很多发人深省的细节在电影中无法呈现。
可选择的表现角度能够很大程度影响主题的呈现深度。
原型事件的中心人物是恩波教练,王宝强在剧本中也选择将向腾辉作为主角。
我们刚刚讨论过,这个人物前后期对立点不够明显导致人物不够丰满。
如果换个人物作为主角,或许能够更好的展现故事、呈现主题。
比如电影中的另外两个主要角色:苏木和马虎。
(少年苏木和马虎)
这两个人物的成长线相比于向腾辉来说更加明晰,前后的冲突性也更强。
尤其是马虎这个人物,从食不果腹靠劫道为生,到住进了能够遮风挡雨的屋子,过上了一日三餐的生活。
突然变好的生活令他惶恐不安,一直怀疑向腾辉在骗自己。
在之后的相处和训练中,他逐渐转变了的心态,甚至还出国比赛。
结果却因为表演赛视频风波,合同被转出,他再次尝到被人“抛弃”的滋味,最后重操旧业。
他的经历从侧面说明,在整个事件中受到最大影响的是那些孤儿。
(成年马虎)
其实电影中少年马虎的扮演者就叫做马虎。
他是北京一家少年棒球专业学校的学生。
这所学校集齐了全国各地的贫困少年,组成了一支特殊的棒球队。
这些少年有些是孤儿,有些是留守儿童,有些来自单亲家庭。
导演许慧晶关注到这个群体,将这些少年在棒球学校的经历拍成了纪录片电影《棒!少年》。
镜头对准了以马虎为代表的少年们,将他们的经历、成长和性格逐一展现。
观众们的情绪跟着电影中每个孩子的命运不断起伏,直到电影结束后仍然在关注这些孩子的现状。
个人认为,如果《八角笼中》将故事的主角换成孩子们或许对主题的呈现更加有利。
当然这是我站在观众角度,依照现在呈现的内容,开的一个脑洞,也并非完全否定导演根据现实情况做出的考量。
从演技、选角和题材上来说,这部电影称得上诚意十足。
王宝强在电影中叼着雪茄去酒吧的出场画面,有些唐仁的影子。
而宝强大多数时候的演技都算得上可圈可点,甚至被观众一度评价为继树先生之后最好的表演。
成年苏木和马虎,由史彭元和陈永胜分别出演,两个性格迥异的角色也被刻画得十分鲜活。
开头提过的吃馒头的那群小演员,其实并非专业演员,而是一群真正来自于大山深处的孩子。
结合王宝强个人的经历,他对这群孩子以及影片中的孤儿们的生活更能感同身受。
虽然这是王宝强第二次做导演,也能看得出很多不足之处。
但《八角笼中》也能算得上是一部及格的作品。
选择现实主义题材,选择表现这个极具争议性的事件,是他作为导演的一次勇敢尝试。
如果大家对演员和题材感兴趣,可以去电影院看看。
最后,朋友们别忘记点赞,关注!
看过电影的小伙伴有啥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今天就到这里!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梅子
王宝强可能选错主角了…
这部电影改编于真实事件,并且恩波格斗经过这些风波后,正式被官方接纳,甚至从恩波格斗学校里招收学员参军,恩波格斗还有许多坚持下来的在国际赛事崭露头角……
(7.10电影上映了,补充点过去不能说的,从恩波走出来的民兵,打印部队,雪獒抗击打队,各位有兴趣的话自己搜索了解下) 而这些人故意恶意给1星的,到底是非要把八角笼中拉下马,他们才满意吗?? 感觉他们不是为了看电影演什么,只是为了喷而喷?? 不要拿摔跤吧爸爸来做对比!#强烈推荐#电影《八角笼中》,不管王宝强这部电影拍的好与賴,请各位朋友们不但自己要去看,也要想办法推荐更多的人去看,去了解这部电影背后的真实故事: 恩波格斗一家慈善公益格斗训练学校,带着一群大凉山穷苦孩子们训练格斗术发生的一系列事,曾经被质疑过,但在中国武术格斗俱乐部,一直是顶尖的存在…现在国际赛事中的中国冠军有许多都是恩波出来的。 本人当年跟王宝强一起在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口等过拍戏工作,睡过树杈上, 也睡过路边的下水管道里,为了省钱,一天两块钱吃馒头,喝水就在旁边的公共厕所用捡到的矿泉水瓶接水喝。我因为跟他短暂的相处过一段时间,我们一样都是农村出身,我很明白王宝强一步步的努力有多艰难,这部片子如果超过6分就算赢了,如果7分以上就是非常棒了。 本来我自己是准备给3星半的,按照导演功底来说,宝强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而剧本里表现出来的(成才与许三多式的冲突很明显),所以看起来不那么顺溜,但是对于一个新晋导演来说,努力的学习和控场,已经算及格了……电影的内涵不是纪录片,电影的内涵在于讲故事的时候,让你不时回忆起来咂摸着滋味,也半知半解的听懂看懂了,电影通过艺术加工表达出来的故事内涵。电影里的某个片段、角色的某个眼神、甚至某句对白、某段音乐在你脑海里烙印下,那如同冬日雪地里泥泞的车辙,那这部电影对于你买票进电影院来说就值得三星半了……总比最近那些所谓的欧美大片,故事都讲不明白,全靠华丽的特写、特技堆砌强太多了吧。 因为这么多恶意踩评,我就给了5颗星……这部电影真正的评分(不加感情因素应该在6.8左右)如果真的超了7颗星,那就是大获全胜。宝强的人缘虽好,但做事方式虽然被有些人诟病,这种恰好的小聪明,却是来自农村的求生之道之一……电影里表现出来小聪明恰恰就是这个时代,电影里不敢真实面对的真实人生。 我比起他,我小宝强两岁,也是农村里出来的,我没有坚持自己的电影梦,我经常吹嘘是因为我长的比他帅,导致如果当演员戏路太窄。后来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走到了电影殿堂的巅峰,我才发现还是自己不够执着不够努力的去热爱……我当年从北影门口回老家自学高中参加成人高考,又回到北京上大学毕业工作,然后骑摩托去环游中国(以为骑摩托车旅行就能变英雄),回来后依旧住的北影制片厂哪里的地下室,我还继续偷偷没事往北影大学里跑,还捡了一堆正版的电影DVD……后来跟着公益组织骑摩托环游中国做慈善公益,遇到了来自台湾省的祖籍山东青岛身高181的大个子姑娘,为了祖国的统一事业我就义无反顾的奉献了自己,我告诉老婆如果等家庭负担不重的话,我还会继续追电影梦…… 但是我想想,要照顾两个孩子,还有年迈的农村父母,我还是踏踏实实当个上班族吧……
我不奢求王宝强能看到我一直努力,在帮他推这部电影,只是单纯的觉得他经历的那些事,他很认真了,他就不能输,加油!!! ———————————————————————————————————————— 6.27更新:好家伙!王宝强你人还怪好嘞! 整个娱乐圈出动都来给王宝强捧场了,甚至跨行业跨界的都来了,连莫言老爷子也进场支持了,我这微不足道的支持看起来有点那么多余了……我还改回四颗星吧
2022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暨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在福建厦门举办
此次配套活动国产影展上
不少电影人都畅谈对新片
和对自己拍电影的感受~
01
王宝强携新片亮相
,时长01:36
日前
王宝强、史彭元、张祎曈
携新片《八角笼中》
亮相猫眼电影金鸡专场
项目推介会
《八角笼中》主要讲述主人公倾注心血,把当地无人照料的孤儿培养成真正的格斗运动员的故事。史彭元、张祎曈为王宝强准备了“Hello!树先生”礼物,代表孩子们在教练底下乘凉,教练保护孩子们,引导孩子们成长。王宝强也准备了风筝礼物给史彭元、张祎曈,希望他们在生活中,演艺事业中,以及戏里的角色,希望他们像风筝一样慢慢起飞。
王宝强
导演、主演
我在这里面的角色,其实是孩子们背靠的一棵大树,为他们遮风挡雨,无论发生多少困难,有这棵大树在,一定会付出自己全身所有的能量给予他们,让他们自己的未来会更有方向。
02
成龙来厦门推荐新电影
,时长01:06
日前
在阿里影业承办的
“不负热爱,岁末雅集”金鸡影展发布会上
公布了16部即将上映的新电影
成龙大哥也参加了新片《龙马精神》发布会
电影《龙马精神》讲述了生活落魄的武行老罗,和家人一起保护爱马“赤兔”的故事。成龙从影60年特别短片发布,成龙指出很多人说“龙虎武师”像天花板一样,那我就觉得把名字“特技演员”改回来,慢慢地,如果是称得上“龙虎武师的人”也就是一等一的“特技演员”。在活动现场他也谢谢所有帮过他的人,台前幕后所有的工作人员,成家班,包括他自己,包括所有全世界的观众,表示谢谢!
成龙
演员
《龙马精神》(演完戏)把马交给老板说:“请你好好对它。”老板一牵马,我眼泪哗哗流下来,我又转身一哭,所有女制片家,全部在哭。
03
崔睿来厦门推荐新电影
,时长00:15
电影《消失的她》由崔睿、刘翔共同执导,朱一龙、倪妮、文咏珊、杜江主演,影片讲述了一起围绕“她”的离奇案件。活动当天,《消失的她》发布了首张概念海报,充满悬疑色彩的氛围吊足了观众的好奇心。
04
饶晓志讲述《万里归途》拍摄艰辛
,时长01:40
由饶晓志执导,张译、王俊凯、殷桃领衔主演的电影《万里归途》正在热映中。日前,该片于金鸡影展举行特别活动,导演饶晓志现身映后交流活动,演员王俊凯也通过线上连线的方式和厦门观众见面。饶晓志提到第一次见王俊凯,觉得对方简单有趣。而王俊凯第一次见饶晓志导演的印象是,导演对于很多细节描述,画面都已经呈现出来,对于演员是一种很好的体验,觉得导演对于讲故事节奏方式非常对味非常喜欢。
饶晓志
导演
《万里归途》最难拍的是四分钟的长镜头,描述整个我们见到的要拯救的同胞的“众生相”,我们就要用一个镜头来介绍出来,除了调度精准。对表演的节奏要求也非常高。
#SIFF25th# 算是作为首批观众看了这部电影。怎么说呢?就一看就知道导演要拍什么故事,如果一部电影,能让观众知道大部分会出现什么样的台词和剧情,那就是失败的。还是我之前看目前国内电影的通病,讲不好故事。有些东西交代的不清楚,男主之一的腿说断就断,说好就好,好了之后又立马直接上场打比赛(据旁白说做过康复训练两年,但未有任何的片段展示)。因为时间的跨度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在看本片的时候常常会出戏。比较喜欢的点是没有很煽情(即便如此身边其他观众也有哭的,不是很能理解),中规中矩,这样保守的表现最后的结果就是不会出错,不会出彩。我猜测最后一段电影的高潮部分,应该拍摄了不少,但是最后五个回合的对局只剪出来两个回合,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要控制电影时长所以牺牲掉的。这样的做法就是最后的高潮部分烘托的很不到位,没有表现出男主所遇到的绝境(甚至在电影的前两个小时因为角色太多,根本没有突出他和另外一个男主的主角感),只是像其它俗套的国产电影一样,跑马灯式回忆,然后一咬牙一跺脚,用剧中的格斗解说的台词就是“奇迹”般的挣脱了束缚,然后冲着巴西柔术金腰带一顿拳打脚踢赢得了比赛。整个过程都很“奇迹”,导演在这上面的处理实在是太过草率了。还有就是史彭元实在是太瘦了,完全比不上对手,这样般奇迹的对决 想必在现实是很难遇到的。
映后见面环节,戏份较少的男主姐姐也登场,猜测应该是演了不少,但戏份都被剪掉了。但是这个姐姐角色确实没有什么起伏,角色的几次出现都是为剧情铺垫,没有自己的心理活动。演员说角色的时间跨度很大,对于眼神上会有差别,观影时由于戏份比较少,确实有特意关注,无论是第一次卧床见面,还是之后去看弟弟的比赛,眼神除了多些光亮(怀疑是灯光打的)之外,很难见到别的东西。只能说演员还需努力,也去看了看她的作品,几乎没有水花,加油吧。比较喜欢王宝强导演在最后还希望听观众的反馈,但可惜没有这个环节,只是合影留念就离开了。
总的来说,我很喜欢王宝强导演的态度,对于自己拍的不好的作品就会虚心接受,这是中国其他青年导演所不具备的态度和心态,希望其他导演好好学学这种态度,当然,讲故事的能力和剧本创作就别学了。
6.0/10.0
本片自立项至开拍至在上影节展映,一直都处在我年度期待的国产电影序列前端,但期待中依然怀有各种忐忑,担心这个题材会在经历审查的过程中层层受阻,担心王宝强第二次执起导筒可能还是过于青涩,担心现实议题会被迫走向励志和燃向叙事。
很不幸的是,我所有的担心最终都被鉴证为真,《八角笼中》亦在八角笼中拍,但是我仍然看到了影片很多桥段中乍现的可能性,它并没有因现实因素而在以上方面下坠到谷底。
片中孩子们在砂石场跑步的时候曾经喊过“生如野草”的口号,而整部戏展现的生命的状态,人的可能性,甚至这部戏本身,也呈现出一种野草的姿态。他们或许都不得不接受一次又一次被修剪地整齐的宿命,但倘若雨疾风骤,他们瞬时间绽放的自由与野性的生命力,会盖过曾经异口同声的“太平”的高喊。
我看到原野上两人争斗在赤身裸体
故事的发端是江湖骗子肖央想蹭08年奥运会的热度,准备自己搭台,让前格斗冠军男主角来唱戏,成立当地唯一的少儿格斗俱乐部,为他自己的品牌招商引资。于是男主将计就计,“黑吃黑”当地喜欢在公路边扎车抢劫的孤儿帮派,把他们集体拉进俱乐部训练格斗。结果俱乐部刚成立,肖央就因为售卖假冒伪劣产品被捕,金主落网,但男主也不忍让孤儿继续过回小偷小摸的日子,于是将计就计带领这群孩子继续格斗训练,想要打出大山。
不同于传统体育片“打怪升级”的主线套路,《八角笼中》从头到尾没有树立任何核心反派角色,主角并不是以在某个阶段打倒某个强敌的方式成长的,因为对于主角团而言,最大的反派就是大山、是生活,是可见的笼网,是无形的屏障。
因此随着主角不断练拳提升格斗技巧的过程,他们一直在挑战自己生活的上限,他们作为“大山里的野草”生命的上限,这才是本片的叙事主轴。
格斗为主角的生活第一次带来真正的转机是男主带史彭元和陈永胜去朋友的娱乐厅打假拳给顾客助兴。第一次被带进八角笼,被带进公众视野展示格斗的二人最初非常局促,假拳的假把式也挥舞地十分生涩,但是随着老板和男主逼迫的呐喊,两人为了挣到这离开山村之后的第一桶金,拳脚渐渐变得生猛。
最终男主角带着鼻青脸肿但收获颇丰的二人去洗脚店洗脚,三人虽露出如释重负的惬意表情,但是逼仄阴暗的包房也在提醒着他们,从山村走到县城这还远远不是他们最大的可能性,他们的天空远不止如此低矮。洗脚店通常也作为小镇青年破处的符号,他们又在八角笼中见了红,不过这是他们和黄土与大山的初次交手,是他们与残酷的生活的首次交锋。
后来两个孩子的格斗事业一路上升,一路打到全国大赛的预选赛冠军。
但好景不长,因为男主角的俱乐部最初的建立动机是训练孩子们在地下打假拳盈利,现如今被人举报后在媒体发酵,组委会便取消了两个孩子的参赛资格,男主角也一夜之间成为大街小巷人人喊打的地下黑拳头子。
很多人穷尽一生都难以摆脱原生环境在自己身上打下的烙印,尤其是当他想要自下而上完成阶级跨越的时候,他原本出生的阶级在自上而下的凝视中往往带有原罪,于是上层人会轻易地调动起一切在他之上者对于那些伤疤和烙印的歧视,将他再次推向深渊。
于是男主角不得已只能解散俱乐部,把曾经的学徒都签进城市中更优良的训练中心,自己重新回到乡镇做棉花生意。
而一次回乡送货的过程中,男主角偶然发现在这一年间陈史居然因为遭到霸凌而不得不逃离新俱乐部,又一次回到山村乡道边抢劫。在陈永胜被逮捕后,男主又重新下定决心,将自己燃烧殆尽换得了史彭元得以再次站进八角笼的机会。
在第三幕的决战中,史彭元走进场馆时的第一组镜头里,声、光、电的表现力都被做到极致,震耳欲聋的音乐与呐喊,耀眼闪烁的灯光中史彭元披着红色的拳击斗篷走向赛场。但是当比赛真正打响,一切的画面忽然变成黑白。
在最需要调动情绪和强化视觉感染力的一场戏王宝强却选择了最克制的表现方式,因为这场战斗的核心并不在敌我的格斗动作本身,史彭元此刻真正要战胜的“超量级”的对手也不在场上。
这是在男主角已经为他完全牺牲自我之后,他作为这个大山里的俱乐部走出的“独苗”,为整个山村,为所有“山里的孩子”,为这一路而来走散的所有战友们,为此刻在散场通道焦急的注视着赛场的男主角打破生活与现实压迫他们的最后一层阻力的一战。
这场比赛的每一拳每一脚都浓缩着他从砂石地走进塑胶场途中全部的血泪汗水,面对正统练习过巴西柔术的“科班出身”对手,他最终使用最擅长的地面战术逆转战局完成KO,又是一次“自下而上”的反抗,并且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我回以赤练蛇、猫头鹰 和冰糖葫芦
自《我不是药神》以尖锐的现实题材在大陆口碑票房两开花之后,想要复制其奇迹的创作者首先效仿的就是其中“勇哥”式的人物角色,本片中王宝强饰演的男主角也不例外。
一开始王宝强以只贪图物质的既得利益者身份出现,为了获利才同意肖央开设俱乐部的做法,但是当利益迅速的消失,留下的一地鸡毛却引起了他心底的善良与同情,决定依然接过俱乐部带领孩子打出大山。
其实我认为王宝强在此片中开启这段征程的发端要比药神中的徐峥可信的多。
除了在王宝强前往陈史二人家中发现只有残疾的姐姐操持家事,出于物质上的同情想要出手相助以外,他自己也在这群孩子身上看到了过去的自己,他曾经也是从这大山打进城市的一份子,但是却被城里他所陌生的阴险游戏规则戕害,重新跌入谷底。
他看着这些孩子如果继续当下的生活,大概率只能在若干年后从事着和他一样的职业,一生在破败的棚屋或阴冷的窑洞里度日,因此他想要在孩子本身上尝试种下希望的种子,再现当年自己的奇迹。同时陈史二人卧病在床的姐姐也让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他们都想要为自己的弟弟/儿子能够脱离这片土地自由地生活而呕心沥血,但也都被现实击垮躺倒在床,可即便身体不再支持,口中不停地碎碎念也时刻不离他们牵挂的人。
因此男主角再次披挂上阵,不只是带领山里的孩子冲破牢笼的征途,也是一个曾经即将站上巅峰的底层人重新向上层阶级复仇的过程。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但此时此刻它将是战歌,识破百蝶巾遮罩的谎言,醒悟山中的泥土与它并不相容,当男主角重新站回赛道之时,仍是以一个小镇青年,一个斗士的姿态迎战,和当年一样。
但男主角的人物完成度也有很多令人不能满意的地方。
首先是和《药神》如出一辙的一个剧作误区,就是当男主角“由人变神”,即当他的生意不再能获取任何物质利益的情况下,内心的推动力其实并不能从现实上支持他继续这项事业。也就是在史彭元和陈永胜离开镇子开始全国比赛,而王宝强继续在俱乐部教课的这个过程里,他们不能打假拳赚钱,王宝强原本的生意也结束了,但是俱乐部扩建了,还加入了文化课教学,难道这些自己都可以靠陈史二人的比赛奖金支持吗?
那些留守儿童家庭的父母一拥而上让王宝强把他们的孩子都收下的时候就是看中了他的俱乐部包吃包住包学习还教格斗这一点,但是现实是很多真正的福利院、孤儿院在没有名人捐赠和政府大力扶持的情况下硬件设施都很紧张,王宝强这样的处境又怎么可能支撑他完成这样的事情呢?
从人物成长的角度讲,其实王宝强这个角色本质而言在本片中几乎是不存在任何成长的,因为他进入这故事时就已经是经历过一套完整的、标志的人物成长路线的状态了,他已经认识到社会规则的残酷,上层阶级的残酷与丑陋,他是用他曾经成长、跌落的经验来教导拳馆的孩子。
所以这也让故事的主线失去了很多生动性,在绝对的主角从头到尾没有任何层面的成长的情况下,王宝强似乎也没有任何交出主角的接力棒的意愿,全片几乎从头到尾无时不刻霸屏出演,把其他所有角色的发挥空间全部牺牲了,使得所有的配角也没能建立起任何属于他们的独立成长空间,甚至人设都非常模糊。
戏里带格斗班子走出大山,戏外给自己疯狂加戏叠光环;对于这些戏里的青年格斗选手是扶植,对于戏外的青年演员却是挤兑,这样割裂的行为也会反噬到作品本身,让他本人出演的这个正义形象说服力严重降低。
整部戏写到结尾曾经俱乐部里除陈史二人以外所有的群像都被写丢了,早都在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杀青”了,只剩光芒万丈的王宝强和他勉为其难分出两口圣餐的史彭元与陈永胜。
以至于第三幕要做主题和情绪升华不得不安排一场格斗戏,需要让史彭元完成这场决战时,观众的情绪一定都是接不上的,叙事的视角和主角的接力棒忽然交到史彭元手中,而观众在前期几乎没有机会和这个角色建立任何的共情,这使得最终这场战斗拍得再好也不可能“燃”,因为其中的“柴”是过去一个半小时一直在阴暗角落里受潮的“柴”。
《摔爸》和本片是相似的叙事动机,男主角也是相似的人设,但是《摔爸》在影片中段通过女儿上大学这个剧情转折把父女俩个角色在时空上分开,丝滑的将叙事主体转换到了女儿。
但本片无时不刻都要强调男主角为俱乐部为孩子不断收拾残局,四处打典,生怕少拍一场戏观众就会忘记孩子们能走到今天是多亏了他这个圣人,因此只能在第三幕生硬转折,把疑惑留给观众。
这还好歹拍的是格斗题材,但凡是个门槛低一些的运动,王宝强估计真的有很大可能性就在第三幕让自己上去打了,不能错过任何一个给自己贴脸特写加光环的机会啊!
很理解演员转做导演喜欢给自己推特写、加戏的毛病,李政宰的《狩猎》此类的问题甚至都同样多,但是《八角笼中》对配角的牺牲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献祭青年演员的表现机会是王宝强老师实现导演梦必经的一环吗,我们观众也是你play的一环吗?
我看到"神之子"被钉上高架
在文本层面我认为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须借此片提及,那就是关于本片对于所有相对于主角而言的上层阶级的刻画,仍然走进了这类题材片常见的刻板僵化的误区。
首先从对于这些“反派众生相”角色风格的呈现的角度上讲,本片是绝对以“首部拍摄此类题材的现实主义电影”作为核心卖相的,而且事实上在大多数篇幅中,主创还是努力去抓马化的,在陈史得到预选赛冠军之前的情节处理地都相对低情节浓度一些,那这就是很明确的让本片观感和气质贴近现实的做法。
但是离开山村碰到的每个人都又蠢又坏,都穷凶极恶,这种强行制造情绪锚点的尴尬设计瞬间就打破了前期铺垫的所有气氛。这让我想到此时另一部院线片韩延的《我爱你》中那场饭桌戏,突如其来的全员恶人严重损害了影片原有的清淡的现实调性。
尤其是作为自媒体工作者必须得借此坦诚一件事,国产影视作品长期以来将媒体工作者塑造成功利主义的、人性泯灭的,见到热点如同苍蝇见到粪便一般一拥而上的丑恶形象,是一件有着漫长但深刻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媒体在所有试图建构“众人皆醉我独醒”叙事的创作者笔下向来保持着恐怖组织一般的面貌,一般承担向主角提出刻薄的采访问题,影响主角正常生活,以及传播主角相关的谣言的工作。
这个社会固然有传谣甚至造谣的媒体,比如刘学洲案的始作俑者新京报,但是最终这些谣言得以被破除,重新给予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机会的依然是媒体,从来只会将媒体套入剥削者身份的创作者是狭隘无能的。
尤其是别忘了在本片设定的09年,今年另一部现实题材片《不止不休》中记者还在拯救世界呢。描述同一年代的作品却会看到同一群体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模样,这到底是有人过度赞美了还是有人心胸狭窄了。
影片中男主角的最后一个戏剧动作就是上电视节目,通过将计就计把自己的人设一黑到底的方式换取社会对这件事重新的关注。
他第一次真正来到属于上层阶级的聚光灯下,做的却是自己的谢幕演出,在群众的目光与唾沫中“自焚”。
但是整场戏为了作戏而作戏的痕迹非常严重,主持人从开口到结束全程字字诛心,对男主角由质疑转为嘲讽,还时不时带台下观众的节奏讨伐男主角。试问哪个电视台的主持人会是这种职业修养,整场戏哪一句台词像是一个专业的调查记者会面对大庭广众说出的话。而最可笑的还要数王宝强大抵是害怕这场戏作为自己角色的谢幕会破坏他一以贯之的圣人形象,所有本应该起到“自我毁灭”作用的男主角自白台词都写的毫无力度,如此这般叙述究竟怎么能引起滔天的声讨?
就男主角在台上半推半就自我抹黑之后的这个形象,会引起的民愤可能还不及马蓉当年一半的多呢!这直接导致这场戏的分量被严重削弱,在结尾的比赛前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就是男主角的最后一战,因此结尾突如其来的主角转换就显得更僵硬了。
更滑稽的是如今回看这场戏的剧作逻辑,主创为了前期铺垫情绪还在其之前加了一场模仿《药神》痕迹极其严重的,王宝强和王迅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遇到吐火与变脸表演的戏。
生怕观众看不懂紧贴车窗的吐火表演暗喻的是死死紧逼的舆论与现实的压力,切换自如的变脸表演是预示王宝强即将在公众面前以另一幅嘴脸示人,甚至还给了一个五彩斑斓的脸谱透过灯光映射在王宝强脸上的镜头。这种贴脸输出低级表达的戏剧时刻,在今年的观影体验中还是头一遭。
只剩下投枪和我颤抖的手
而本片在文本层面也有我认为非常具有突破性的地方,那就是直到第三幕之前,其实整部影片有在尝试构建一套反类型叙事。
影片于我最具冲击力的就是当男主角发现陈史二人寄给姐姐的明信片邮戳依然在本地县城之后,在曾经被二人带领的丐帮打劫的公路又见到了重新做回劫匪的陈永胜。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这部戏后续会像传统体育励志片一样,安排陈史二人在最后一场决赛前和男主角重归于好,并再次在其教导下取胜。没想到不仅人物关系的大团圆不存在,连通往大团圆的陈史二人的阶段性成功都是假的。他们也像宿命一般,和男主角当年一样,刚刚摸到上层幻境的边缘就被一脚踹回了深渊,史彭元残废卧床,陈永胜为了弟弟只能重新抢劫。
这次青春热血励志梦忽然的破碎残酷性超过了全片此前构建的任何一层困境,当男主角下车看到手握匕首的陈永胜,突如其来的无力感几乎将他击垮,他悲哀的发现虽然自己的失败已经过去了数十年,但是社会规则,阶级的壁垒仍然没有任何改变,上层人仍然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让“小镇格斗家”瞬间跌进这片砂石地。
于是两人随即在月光下的麦田里疯狂的追逐,男主角的步子慌乱且踉跄,他在月色下看清陈的脸的瞬间生出的不解、愤怒、难过、恐惧在此时一股脑爆发。
月下的麦田在镜头中饱和度极高,极其鲜亮的绿和黄在这个无比明亮的夜晚显得十分梦幻。此前另一个接近于梦幻的场景是男主角在肖央被捕后回到砂石场解散俱乐部,那是他和这群孩子第一次以教练和学员的身份正式接触。当时月下的砂石场被月光照射地像是月球表面一般浩瀚无垠,每一粒石子都反射着璀璨的光,空气中的尘埃也依稀可见,孩子们在石堆上玩闹,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在片中展现出无忧无虑的面貌。
两组镜头中的砂石场和麦田被拍得像是科幻片中展示的外星球的生态,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主角在其中摸滚打爬显得十分突兀。
因为和男主角因为一段“孽缘”而相识,从此走上了靠格斗打出大山的征程本身对于他们而言就如梦似幻,这样的热血主人公叙事居然会降临在大山里一群孤儿身上,这是所有人此前未曾设想的可能性。而在当下主角又被击落回大山,这场梦终究便还是碎了,一切都被陈又在公路边挥舞起的匕首划破了。由此情节也开始急转直下,致使男主角最终不得不走上了自我献祭的高架。
因此除开最终的比赛决战,影片后半段其实构建的完全不是“励志”叙事,而是“毁灭”叙事,曾经冉冉升起的新星被上位者以当年对待男主角同样的方式毁灭了,于是男主角意识到他们这样的以下犯上者只有将自己全部燃烧,才能换得一人的出人头地。
这其中不存在任何燃的情节,也不存在任何机械降神或为爱发电的神迹,只有一个再次被宿命击败的失败者意识到唯有牺牲才能换得片刻黎明的悲凉。这样坚定的、唯一的自毁式叙事虽不及《百万美元宝贝》中的残酷和冲击力强大,但是在体育题材片中依然是少见且可贵的写法,尤其是放在国产维度中更是具有绝对的突破性。
包括最终虽然史彭元获得了胜利,但是男主角站在散场通道默默看完比赛后脸上没有露出一丝喜悦,因为他太清楚为了让史彭元在今天这个八角笼中摘得桂冠,这一路上牺牲了多少又献祭了多少,一座大山、一个小村、一个俱乐部,最终只有一个孩子成功完成了阶级跃迁,站在了他永远梦寐以求的舞台,苟且的现实与生活其实依然没有任何改变。
俱乐部里其他的孩子要么中途被父母强行带走继续在乡村过留守生活,要么当时被签到城里的俱乐部接受黑暗规则的调教如今也未有成果,而那其它的崇山峻岭间无数连进八角笼这样的机会都没有的孩子们更是过着不曾有亮光和希望的生活。
因此男主角在自己看来他完全没有成功,这片刻的璀璨要靠大山里的万把柴燃烧殆尽才能发出,在底层人的生活里从来没有爽文叙事。
而与此同时我们在观影中也能很明显的发现,为了符合审查本片做了非常多妥协,第三幕不得不热血的剧作处理又是经典的“懂的都懂”的存在,因此这也让影片最后一幕王宝强望着舞台点起一支烟后转身走进散场通道的镜头别有意味。
他们"太平"的高喊声堵住我的口
虽然本片由于主创的创作考量与外力因素最终呈现效果差强人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仍然是一次国产片维度对于现实题材和体育题材片强有力的探索,希望终有一天,我们的作者和观众也可以一起走出八角笼。
“能够独立、自由的拍电影,放电影,看电影都是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王宝强自导自演的电影《八角笼中》,在成都开机。在开机仪式现场,网友们发现了好久不见的王迅,和在张艺谋执导影片《狙击手》中有着亮相的年轻演员陈永胜,也出现在了开机仪式上。
这部影片取材于“格斗孤儿”这一真实事件,讲述极具社会争议的故事。
倾注心血想把当地无人照料的孤儿培养成真正的格斗运动员。这让生活本没有出路的孩子们看到了一丝通向未来的曙光。然而,随着往日表演格斗的视频被爆出,这些“残忍、血腥”的画面刺激了不明真相的人们的神经。一夜之间,舆论开始发酵。
主人公的生活、孤儿们的前途都陷入到人们以善良为名编织的大网中,让他们难以挣脱,重回泥沼,关于未来,他们的“出路”又将在哪。
当网友们看到身为演员的王宝强,又将再次导演一部影片,第一反应都是吓一跳。因为他的处女作《大闹天竺》,给大家留下的阴影还历历在目。
见识过闹剧,没见识过比《大闹天竺》还闹的闹剧。这部电影烂的程度,能算得上是稀碎。不洋不土,不古不今,大杂烩式拼盘了一个《西游记》。当时,看完这部电影,不少观众都感慨,真不明白是王宝强太敢想,还是他想不出来。也正是凭借这部电影,让王宝强一举拿下了那届金扫帚奖的最令人失望导演。
不同于别的电影节,是来拿奖的人坐得满满当当,金扫帚奖的颁奖仪式上,只有观众,没有一个提名者愿意来。唯独那一年,王宝强成为了历年来金扫帚奖上第一个去现场领奖的导演。
面对《大闹天竺》这部影片,中肯地来说,王宝强并非是不认真,也没有敷衍了事,大家能看得出来他有用心,但确实水平有问题。很多网友也发表了客观的评价,让他好好回去当演员,不要胡搞瞎搞。
针对这样的评价,王宝强进行了很深刻的反省,只要遇到采访,他就会剖析自己,特意跑在微博上写长信道歉,“获得”金扫帚奖的时候,他也向大家表达出了态度。那段时间,凡是有能公开发言的场合,他一再地向观众保证,他要学习,要进步。
距离2017年上映的《大闹天竺》,已经过去了五年。时隔了这么久再出发的王宝强,有这几个理由,可以姑且相信他这一次。
首先,这部电影题材比较靠谱。
不是王宝强历来拍摄的喜剧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原创剧本的难度,提升了故事的真实性。
电影最核心的本质,是一个好的故事,很多时候都不需要多么高超的花招。一个真实的现实故事,正是最能让观众产生共情的。还有,这部电影并不是王宝强拍摄较多的喜剧,所以能够跳脱出逼着让人笑的“屎尿屁”恶俗桥段。
其次,是这部电影的整个故事走向,与王宝强本人的人生部分经历相似。
年幼时的王宝强, 曾经在少林寺习武,他将这一身功夫招式,融会贯通在他不少的电影当中,但都是基于一些打打闹闹的动作。这一次,他将会在电影中表现出训练的艰苦,习武出身的他,一定能将这样的内容信手拈来。
电影里的主角陷入媒体舆论的漩涡,而王宝强个人不用过度展开,都知道他的家事曾被拿来让全中国人讨论过。他应该对那段光景有着很深的体会,此番还能借着电影的机会表达出来。
最后,王宝强本人应该花费了好长时间去提升自己。
除了因为疫情的影响,而延迟了一年和大家见面的《唐人街探案三》之外,观众实在是在想不起来,还有什么时候在大屏幕上见过王宝强了。这部新片,他自导自演自己投资,再联系一下这么久以来都没有动静,就能想明白,王宝强一定是在私下里给自己充电,准备全新出发。微博上,他也诚恳地说,希望他的努力不会白费。
中国最典型草根出身成为大明星的王宝强,在经历过著名的婚变风波之后,既没有被自己的枕边人爆出来黑料,也没有被挖出什么不好的新闻。再加上他一直塑造的角色,观众对他信赖度还是比较高的。 所以,对于这一次他要拍的新作品,大家还是选择先给他信任。
故事真的好看,只要不瞎拍我觉得都不会太。。。难看
题材很吸引人,相信王宝强能拍好
好想看,感觉宝强能拍好
狠狠期待了!還是對王寶強很抱有希望的。
就题材比大闹天竺好多了,希望把这个事件拍完整点
现在应该不至于再像大闹天竺那样了吧。
我艹这海报一看就是黄海,希望宝强能有进步吧,题材很喜欢
之前略微了解过,这个题材蛮适合宝强,希望会是一次返璞归真的尝试
体育励志片?是逆袭还是骗局?
看编剧,预计只是一部俗套的体育励志片。浪费好题材
宝宝,《盲井》、《天下无贼》、《士兵突击》、《天注定》、《树先生》、《泰囧》、《唐人街探案》,在我心里,你是中国这一批最好的中生代男演员,期待你的新作,相信你的惊喜。
感觉是取材于恩波的故事?正好让更多人了解综合格斗这项运动,这要是请宋亚东来客串或者演本人多好
不知道为啥,就是莫名有点想看。我好像也没太关注王宝强,但就是希望他能打个翻身仗(导演方面)
不要拿摔跤吧爸爸来做对比!#强烈推荐#电影《八角笼中》不管王宝强这部电影拍的好与賴,请各位朋友们不但自己要去看,也要想办法推荐更多的人去看,去了解这部电影背后的真实故事: 恩波格斗一家慈善公益的格斗训练学校,带着一群大凉山穷苦孩子们训练格斗术后故事,曾经被质疑过,但在中国武术格斗俱乐部,一直是顶尖的存在…
根据真实的凉山格斗孤儿事件改编!
一个敢去领金扫帚奖的男人,我不信他的第二部作品会是烂片
海报就感觉很有意思
2022年拍摄
佳作不抱希望,看到进步就行。谨慎期待,宝强加油。
恩波格斗吗?先小小的期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