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是很久很久以前看过的片子,当时看完发自内心的感慨,台湾在同性题材上的创作,相比大陆早已糜烂的耽改剧,甩他不知道几条街。但也不是说大陆的不好,比如《春风沉醉的夜晚》就很出色,只是出于各种众所周知的原因无法上映罢了。
回过头来说,《艾草》这部电影内容上涉及了同性题材,(当然这也是我选择观看这部影片的主要原因),私以为这个片子最想要探讨的还是一个家庭两代人完全不同的生活理念,如何才能在彼此相爱的基础之上和平共处,相互接纳。(其实,更多的是父母接纳自己的子女啦!)
在这样的主题立意之下,无论是同性恋还是未婚生女,都不过是导演亦或编剧用来制造冲突的一种手段,重点在于原生家庭要如何面对这件事情所带来的(或许用“揭露”应该更准确)两代人不可调和的思维与生活观念的矛盾。
这大概是每一个父母,或者即将成为父母,或者将来想要成为父母的人都需要学习的一课吧!(可惜的是,我们引以为豪的高等教育并不把这样的教学内容放在心上呢!)
剧情推演
影片一开始是艾草在小区公园树下,在午后暖阳的笼罩之中练太极。类似的画面在不到90分钟的片子中出现了四五次,我个人觉得这个画面借助一种具象化的事物更加形象具体地展现了女主艾草的一种太极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大概也是这种态度的原因,在影片的结尾艾草才能以一种儿女自有儿孙福的心态接受了自己一双儿女不同寻常的生活。
接着,镜头转向和艾草生活在一起的儿子,我们就叫他小余吧。小余在校园内推广自己公司多元化的教育理念,身为专业摄影师的小余男朋友,自然是在一边帮着拍照了。
晚上回家,艾草告诉小余,自己要回乡下几天去看祖母。
能够和男朋友单独相处几天,小余自然开心,为了迎接男票的到来,小余还专门换了新的床单被罩。
艾草帮小余拿回换洗床单时,刚好小余在整理当天活动的照片,艾草凑过去和儿子一起看,翻看到最后,有几张小余和男朋友的合照,这也算是艾草和小余男票第一次打照面。
有一个插曲,艾草坐公交去乡下,碰到一对男同性恋,看到他们在车上公然靠在对方肩上时,她拎着包换了个看不见他们的位置。(想到自己大龄未婚的儿子了呢?!)
艾草走后,小余和男朋友的二人世界,那家,怎么说吧,吃饱了!晚上俩人准备运动的时候,小余妈打来电话,心里一不小心邪恶了一下。(画外音:该!让你俩撒狗粮!
艾草从乡下回来,到家接到在法国留学的女儿电话,说再过几天要回来了。
(前方高能预警,老艾家第二大麻烦即将登场!)
小余男票开车(唉,又一个有车的男人,怎么好事儿全是别人的)载着小余去接艾家女儿,就叫小邱吧。在机场,小余就见识到了小邱强大的破坏力,因为,小邱带了个女儿回来,黑人混血儿,而且,还没结婚。(据小邱后面交代,当时发现怀孕的时候,已经和男朋友分手了)
可想而知,在家殷切地盼着好不容易回来的女儿,见到这幅画面,艾草该是多么的震惊。(其实,我也不知道该用什么字眼形容艾草当时的心情,毕竟我也没有这方面经历,更关键的是,我觉得没啥大不了的啊...<捂脸.jpg>)
接下来影片的核心就放在小城镇生活了一辈子的艾草要怎么接受,并且要怎么让在小城镇的乡下生活了一辈子的婆婆接受,自己一手带大的女儿未婚有女的事实。
谈几个我比较印象深刻的画面吧:
小邱回家当天,艾草得知之后,放下锅里还炒着的菜不顾,只说了句“太过分了”就回了自己房间,但晚上还是和女儿坐下来好好聊了聊。(艾草内心独白: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直戳内心的两句话,一句是小邱的“可是我生孩子并没有错吧”,另一句是小邱妈的“你做什么事情都有你的道理,可是,我就一定要接受吗”。
前一天谈崩盘,艾草生气地说不想再看到小邱,第二天早上坐在沙发上的艾草(在沙发上做了一夜,未睡?!)看到小邱女儿盯着自己,还是起身把前一天包的饺子热给外孙女吃。(感觉天下父母都这样,刀子嘴豆腐心!<眼睛湿润.gif>
去乡下给小余小邱祖母做生辰,艾草刚进门就被婆婆指责上梁不正不会管教,艾草当即顶了回去,生气,出门散心,(此处也有一个太极画面),等艾草回来之后,刚巧小余小邱也到了,但碍于祖母和一大群看热闹的人,囧的不敢进门,艾草抱起小邱女儿,一个一个的叫人,改口。(应该是从这个时候,艾草开始接受女儿未婚生子的事实吧。)
从乡下回来,小邱在阳台抽烟,进来之后刚好看到艾草坐在沙发上,借此聊了起来。艾草问小邱为什么回来,她这种情况在法国不是更好吗?小邱说她可以不在乎任何人的眼光,如果自己母亲没有接受,心里总会不踏实,还说艾草可以独自拉扯自己姐弟两个,自己一样可以把女儿带大。当然,他们还聊到了小余,起因是小邱说母亲不要总把事情想的那么复杂,艾草接着话就说起小余,看着挺单纯的,但他的感情问题难道不复杂吗?艾草之后的一句话,给我印象也挺深的,“你们都是我生的,你们有什么事我会不知道,我能怎么做,塞回去再生一次吗?”
影片到此,也就接近尾声了,最后就是为一个家庭三个人未来的生活轨迹做出一些不算预言的预言吧。
艾草带着小邱女儿在公园玩滑梯,小邱女儿顽皮,躲起来让阿妈找,艾草发现孙女不见了,焦急地到处找,如果说在婆婆生日宴上的行为是被动接受的话,小外孙女不见之后那种发自内心的焦急如焚,大概就是从心底里把这个黑人混血儿当做自己的亲骨肉了。所以,在回家的路上看见邻居,也坦言这是自己女儿没有结婚生的小孩,还说“你是全世界最漂亮的小孩喔”!
小邱为了养活自己的女儿,为了不给妈和家里增加负担,生活也不再那么理想化,开始做一些自己并不那么喜欢的事情。
至于小余,虽然在结尾他还是坚持不会像艾草出柜,(熟不知,自己妈早就知道了),但,最终还是决定抛下原本始终放心不下的老母亲,和男票去印度度蜜月去了。(这里插播一则未提前声明的情况,就是,在影片中间的时候,小余男票曾经邀请小余一起去印度,但是,小余姐姐也就是小邱还在国外,小余不放心艾草,没有答应)
啧啧啧,又到了我们的瞎聊环节。
这部片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无论艾草一家人的生活观念如何的不相容,但母子三人始终都是爱着对方的,即便有的时候相互之间都不理解不明白对方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事儿。
这让我想起了《暹罗之恋》中Tong姐姐在接近结尾时写给Tong的几句话,也是我看了那么多遍一直以来最喜欢的一段画外音,其实我们都是深爱着对方的,只是有的时候太爱对方了,反而会做出一些伤害对方的事情。
而艾草给我一种不同于一般父母的一点,至少是我妈妈无法企及的一点就是,已经接近五十岁的人,却还在努力地学英文,努力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洪流,而且,还向儿子表示想要学上网(虽然被小余吐槽连开机都不会)。
相比之下,虽然我妈妈平时也会问我一些上网的问题,但我都很不耐烦,并不是我不愿意去教,而是她从内心不愿意学,在家老是唠叨着自己被时代淘汰了,这也搞不懂那也搞不懂,我说你又不是不认字,你不是不懂,也不是学不会,只是不想费那个脑子。我妈呢,就嗯嗯嗯的表示附和,第二天接着重播同样的剧情。这大概就是思维上的差异吧,爸妈都是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人,说句难听的,连市里都没出过,那种刻入骨髓的求安稳心态,如非逼入绝境,根本不愿去学习新鲜事物、接受新的观念,折腾这些干啥呢...?
连小余妈都无法第一时间接受子女的异样生活,何况是这样的上一代人。
在网上看到过很多说自己出柜之后被父母指责不孝,并扬言不许他/她再进家门,但我还是相信无论发生什么,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也许某一时刻我们会彼此恶语相向,但谁又保证那不是气急之语,谁又能够保证自己不是刀子嘴豆腐心,说好了不在和儿子说话的母亲,不会在他已经上了火车之后还发短信道歉说自己后悔了呢?!
就像我们不愿意父母把自己所认为的那种幸福强加在我们身上一样,你又有什么资格为了自己的幸福和自由,强迫一辈子只求安稳顺遂的父母接受他们认知之外的事情,强迫他们承受街坊四邻投来的冷眼与非议呢?
“你们要怎么过活,要有什么癖好,都离我远一点,后果自己去承担。”说到底,我还是喜欢小余妈(也就是艾草)的这句话。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或许,有的时候,很多时候,能够彼此尊重,不要强求,便是为之计了!
PS:影片资源后台回复[艾草]自动获取。
母亲二字的重量。
画面太没诚意了 呃 其实这不是重点 我后来才知道艾草这么美一名原来就是我们家在门上插着用来熏蚊子的那玩意= = 呃 其实这也不是重点
「慢慢來。至少你沒有逃避你的性向。」 「曾經有想過,可是我沒有辦法逃避你。」
什么都瞒不过母亲。
人与人之间永远都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也就永远都不存在真正的交际成功。思想与观念的碰撞,唯一妥善的方法只有彼此不断地磨合,尝试理解然后选择一个点去连接彼此。电影简单质朴,感情抓得很到位,高EQ永远要比高IQ重要。“你说什么都有道理,我就一定要接受么?”
虽然谁都没做错,但现实是妈妈必须要更坚强内心更强大才能应付外在的流言蜚语。妈妈很不容易,正如她说的:“你做什么事情都有道理,我就一定要接受吗?”万恶之源难道不是艾草的妈妈吗?是我最讨厌的一类父母了…张口闭口谈钱,贪小便宜,道德绑架,对孩子的生活指手画脚,虽然做了一点喜剧处理,但真的很窒息。还有,亲爱的房客是你吗?
两个男孩真是养眼,一个乖巧一个孝顺,互相的宠爱简直甜到人心里去了。公视剧毕竟不比电影,节奏慢了,表演拖了,但三代人的亲情和拉扯还是很到位。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不能不说老祖宗还是有大智慧的。看不懂不要紧,放下即实地...
很喜欢这个妈妈
艾草,風中勁草,在路邊生長,生命力特強;温馨的电影,伟大的母亲,温暖的家庭。。。
莫子仪真好看~
——妈,你知道了——你们都是我生的,有什么事我会不知道,我能怎么办,塞回去再生一次吗?每一位母亲都带着一身的铠甲,而孩子就是她的软肋。
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会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我觉得很写实,不管怎么来说,公视还是肯好好拍电视的。
我觉得艾草的好,就在点到即止,说的不满。天水围日夜也是如此。
这部电影最大的好,在于真实。对白、表情、行为,於我心有戚戚焉。没有大起大落的高潮,细节之处打动人
正中穴位。前面一团糟,我却笑;后面很美好,我却想哭。
好温情。全片那么平淡,可是一点都不无聊,可见功夫。不知在哪看到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真好。连着看了2部小莫哥哥的戏,帅也够帅了演技也够好了,附加声音还那么好听,怎么就没红呢?
整个片子的感觉,就像是侯孝贤的故乡+蔡明亮的人物+李安的情感,浓浓台味,细细基情……
超乎意料地喜欢。没想到竟然还是真人真事改编的,难怪整个故事那么的写实化。 无论是戏剧张力,还是人物描写,都很到位,不过那个“视财和名如命”的阿嬷有些让我讨厌。这个故事要是拍成院线电影,只需要更加电影化的镜头语言就足够了,因为剧本本身真的挺出彩的!至于结局,感觉太过于点到为止了!
莫子仪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