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以来,地球上有很多对世仇国家,对于我们而言,大多数人只知道中国和日本,当然,不少人也知道印度和巴基斯坦,但很少有人会将两者之间的仇恨程度做比较。 宽容博爱,和平共处,自然是我们从小所受教育而铭刻在心的“政治正确”,所以很多人看到这种以超越国家仇恨为主题的电影,就会像燃烧起来一样感动,尽管可能会有些人觉得哪里不对味,恐怕也不敢说出来。一顶“狭隘自私、民族主义、无脑仇恨、被洗脑了……”的帽子扣上来,你就能知道文革时被批斗得想自杀的那些人,并非脆弱。 不知道有没有人提过,假如将两个国家背景改换成中日两国。一位母亲带着女儿去日本旅游治病,想要通过日本高超的诊疗技术让久不开口的女儿说话,结果病没治好,签证到期,两人只好回国,谁知在机场遇到麻烦,母亲登机了,才发现女儿去走丢了。 接着,一个读了十几年高中才毕业的日本撸瑟,捡到了哑巴小萝莉,本想送去日本警视厅,结果他们不收,然后,在天照大神的感召之下,日本大叔就开始了一段想要将萝莉送回中国的旅程。 一开始,因为中国大使馆的日本籍雇员无法查证哑巴小萝莉的身份,就将两人赶走了。日本大叔没办法,就只好带着哑巴小萝莉偷渡来大陆。结果历经千辛万苦,他们刚踏上大陆就遇到了解放军的边防士兵,但解放军们被日本大叔的诚实所感动,放走了他们。但他们一进入中国境内,就受到中国警察的各种刁难,但好在有一些中国人好心帮助了他们。 最终小女孩回到了父母的怀抱,但日本大叔却被中国警方当做非法入境的间谍(没有护照干不了间谍,好吗)关了起来。而后,在媒体的舆论攻势下,中国官方被迫放了日本大叔,中国人民大受感动,数万人夹道欢送。 从这个版本来看,就能稍微体会一下巴基斯坦人的感觉了,当然,你可能觉得我瞎类比、胡说八道,那我就只能继续胡说下去了。 首先我想请问一个问题,聋哑萝莉一开始为何能得到容身之所?因为猴神的善良? 不对,是因为猴神对他未来岳父说,这个小姑娘这么温柔漂亮,一定是个婆罗门。 换句话说,要是小萝莉皮肤黑点,丑点,肯定被当做首陀罗,不知有什么厄运会降临。当然,你会说这些不过就是假设,但我仅仅是想说明,印度的种姓制度何其的根深蒂固。 同种信仰之下,阶级壁垒就牢不可破,矛盾深重,你觉得两个因为信仰不同而互相仇杀了几十年的族群,有讲“超越国家仇恨”的基础吗? 就像日本此时,天皇未倒,战犯的家族依然是豪门大族,子孙都是政府要员,甚至还要经常以某些倒行逆施的举动挑衅我国,然后口口声声说我们仇日,要以大爱感化我们,让两国人民放弃仇恨。这不就是无聊的官方辞令吗?也就当年恢复邦交的时候说给鬼听听吧。 故事发生的基础是什么? 大使馆的不作为,两国警察的不作为,巴基斯坦警方甚至是胡作非为。 于是乎,一件本该由政府来完成的事情,就变成了普通老百姓的传奇故事。 而这种瞎了眼的设定,岂非为了成就一个高级鸡汤故事。 几乎可以说,这样的电影,就是一部政治宣传片,但它又不是真正的政治宣传片,所以一面较为如实的反应了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对立,以及印度国内怎样都避不开的种姓制度,但另一面却还是宣扬了印度人在印度教的信仰感召下,如何包容博爱,如何诚实坚毅,如何高尚善良……当然,有良知的巴基斯坦民众还是有的,于是乎,两国在边界这,小范围的和解了。 有人说印度人充分发挥了电影的作用,比中国人厉害,我却并不以为然,这种作用的电影我们经常拍,可惜你们不爱看。
——————————————————————————
2018/5/17
我已经越来越泯然众人,当然,现实中的我一直是大众的一员,只是自己也越来越觉得自己普通,甚而也渐渐成了“沉默的大多数”,其实沉默真的是一件很符合经济规律的事情。你看我前两年写影评发过的牢骚,随着某影片上映,不就都现世报来了嘛,笑。
说到那篇影评,我还是忍不住想发发牢骚。
有比如说时过境迁,已经没有什么国仇家恨的,又或者说,是我狭隘的,我实在是不想替广大人民群众发言,只是前段时间全网抓精日的时候,某些人大概是断了网,假装不知道什么叫群情汹汹吧?巴基斯坦能和中国走得这么近,完全有赖于印度给巴基斯坦提供了强烈的不安全感,这些事真的是小道消息嘛?
当然,更有人说巴基斯坦和印度曾是一个国家,同源同种,我拿中日对比不合适,至少应该拿大陆和台湾对比。这样的人,怕是连印度本是个地理概念,而非国家概念这事都没搞明白,就已经开始嘲讽了。更何况,印巴关系和两岸关系要是能类比,这人是有多低的政治觉悟啊。
影评下的评论其实也谈不上什么千奇百怪,但还是充分展现了平凡人的普通。这种普通就在于看山是山又或者听风是雨,全然没有半点自己的想法。一群人看到有人竖起种种漂亮的大旗,就涌上去,其实和飞蛾扑火一样,基本属于动物本能。
电影里讲什么?博爱和解,跨越种族、宗教、阶级的一种人性之美,这些能有什么错,又能有什么稀奇的呢?我实在想不通,这种主题之下,故事讲得稀烂,和空喊口号有什么区别?但我能明显感受到,当然,在我写影评的2015年,还没有这种感受,是在上映之后,那就是“被裹挟”。就像那个美国的笑话一样“特朗普走进一家酒馆,里面正在播放有关特朗普的新闻,底下的群众大声嘲笑着,忽然,旁边一个男人小声地对特朗普说,‘你怎么能不嘲笑总统呢,你难道不要命啦’。”
当所有人都说这电影立意如此之高的时候,谁能说一句不好呢,哪怕是说这故事讲得不好?所有抨击我的评论,没有一个敢站出来说,这电影里的故事,逻辑缜密,刻画真实,全都针对着下三路,又或者“左右”去了。
我还看到很多人说中国就是拍不出这样的电影,但事实上,八十年代中日蜜月期,上映了相当多表现中日友好,甚而“战争都是政府的错,两国人民心连心”之类的电影。但现在有人会把这一批电影翻出来大夸特夸,赞美中国电影人气量大,宽容博爱嘛?
真的,我自己也成了沉默的大多数,本不该说什么闲话,惹来一堆非议的。但我总以一种天真的心,担忧着如我一样的普通人们,担忧大家都会循着动物本能,追求光明,却是飞蛾扑火。
导演的一厢情愿,中国观众的一厢情愿,真是一种奇妙的,天造地设,但又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生动体现。
一些琐事,一些牢骚,见谅。
才发现竟然是部15年的印度电影现在在中国上映,故事主要就讲印度猴神叔叔帮助巴基斯坦一个不会说话的6岁小女孩回到自己国家的故事。
其实电影前面铺垫很久,小萝莉的背景描述,猴神的情感故事,加上电影的歌舞形式娓娓道来。印度电影真的表现力特别强烈,真挚,慢放的动作,人物的表情内心的感情都被更浓烈得传达出来。萝莉是那么漂亮可爱,猴神是那么善良又傻傻的执着,是不是遇到两个国家之间的不友好和宗教信仰冲突,小萝莉的萌萌哒就让人跟着一起化解了,不自觉得想保护这个可爱的萝莉,不受国家文化宗教的影响,就是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爱!
其实最终猴神也是经历了各种不顺又想更好得保护好小萝莉才会一定要亲自把她送回,即使被当成间谍不停被追,但也遇到很多热心的人,宗教不是同一个大家却都互相处的很友善,猴神后来被折磨让人特别心痛,而民众的呼声和力量在最后一刻让一切变得美好,小萝莉也终于克服了不会说话,大声呼喊了叔叔,最后一幕定格太美好了,就让国家之间更友善些吧,让宗教之间也和平共处吧。
那个记者,他不招人待见,媒体圈里混的很差,急于发表个大新闻。但是当他知道故事的真相时,眼睛里全是愧疚,内心流淌着的是善良和爱。他是真正懂得世态炎凉,还能敢于面对并且挑战的人,他是真正的勇士!而且紧接着他决定加入大叔,帮助萝莉回家,在后续的过程中对付被迫背叛的同党的机智,用网络的力量寻求帮助的聪明,最后在监狱长的帮助下发动群众的气场,无不令人感动
阿米尔·汗曾这样评价《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这部电影应该永远不下映,我还要再看至少十遍。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导演萨尔曼·汗是阿米尔·汗的好友,正是看到米叔的电影在中国受欢迎,才决定把《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带到中国。
豆瓣8.6分,好于96%的喜剧片,好于92%的剧情片。
电影讲述的印度男人帕万帮助巴基斯坦哑女沙希达与父母重聚的故事。这一路是历经坎坷,千辛万苦,但是帕万至始至终也没有放弃让沙希达与家人团聚的心愿。
萝莉和大叔是电影里常见的搭配,比如《这个杀手不太冷》《孤胆特工》《怒火救援》《大地惊雷》等等。
萝莉的稚嫩、大叔的成熟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强烈的戏剧性。
稚嫩会创造趣味,成熟会带来温暖,因此这类电影通常是又有趣又温暖。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趣味十足,有萝莉的地方就有乐趣。
电影中有两次“报地名”和“报站名”的桥段,一次是大巴乘客为了猜测沙希达的家乡,把自己知道的地名报出来;一次是巴基斯坦司机不断报站名,看有没有沙希达的家乡。
报地名和报站名的做法看似傻乎乎的,但就是这么傻乎乎的做法帮助沙希达找到了家乡。
这两个片段,第一次看只是觉得有趣,第二次看非常治愈。
帕万也是“傻乎乎”的,他“傻”到不会撒谎,他“傻”到试图用真诚打动世俗之人。
在这个说假话能骗取同情,发假新闻能获得流量的时代,诚实更显得难能可贵。
帕万懂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帕万这种傻傻的信念,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因为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而帕万拥有的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执念,也使无数观众落泪。
其次,本片也非常温暖。
帕万身为印度人,亲自把身为巴基斯坦人的沙希达送回家,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感动的事情。
当帕万把他送沙希达回家的故事告诉大巴售票员的时候,我们本以为售票员会报警,结果帕万得到了褒赞:我希望我们两国都能有更多像你这样的人。
就像电影中的记者说的:警察最多帮沙希达找一两天,然后他们就会把她送去孤儿院,只有你会倾尽全力地为沙希达找到家。
帕万送沙希达回家的做法,表面上不太现实,其实完全符合逻辑。
他把沙希达送到警察局,警察局不收留她;他去巴基斯坦大使馆求助,却遭到拒绝;他让旅行社送沙希达回家,旅行社把沙希达卖了……
他屡屡碰壁,经历重重困难,遭受万千磨难。
于是,亲自送沙希达回家,成了必然的选择。
即便是做了这样的决定,但这仍然是一个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好在帕万拥有坚定的信念,和无疆的大爱。
跨越国境之后,帕万没有偷偷离开,而是征求边防军的同意。
他遭到拒绝,之后又遭到毒打,甚至边防军扬言要击毙他,帕万始终没有屈服。
正是他的诚实、真心、对沙希达的爱,感化了边防军。
无独有偶,记者与帕万化敌为友,大巴售票员说“希望有更多帕万这样的人”,清真寺阿訇(相当于神父)帮助帕万躲过警方追查,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善良,是他们爱沙希达;另一方面是他们被帕万对沙希达的爱所感动。
换言之,原本帕万是没有丝毫可能将沙希达送回家的,是帕万对沙希达的爱,以及人们对沙希达的爱,克服了一切困难,排除了一切障碍。
当帕万要再次穿越国境、回到印度的时候,遭到巴基斯坦的百般阻挠。
在万千百姓的支持下,边防军大开国门,放帕万回家。
帕万能得到百姓和边防军的支持,是因为他得到了民心。
而他之所以得到民心,也是因为他真诚、博爱、拥有一颗赤子之心。他没有把沙希达当成巴基斯坦人,或者仇人,而是当做一个普通的小女孩。
看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并非意淫,心诚则灵。
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帕万心中的无疆大爱,和他的身体力行、不懈努力帮助他成功送沙希达回家。
就像记者说的:帕万来到这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爱。我们两国的孩子,要在爱的滋润下长大,而不是仇恨。
爱能让军人违抗命令,能让阿訇、记者、售票员与巴基斯坦为敌……爱能战胜一切。
故事的最后,沙希达看着帕万的背影,终于开口喊出来“叔叔”,也是出于爱。
没错,妈妈带沙希达去了一次神殿,沙希达没能开口说话;帕万带沙希达第二次去神殿,沙希达也没能开口说话。
让沙希达开口说话的,不是神殿,不是神灵,而是爱。
听起来很假,但事实就是如此。
“用爱发电”的剧情看似老套,但你完整看完电影就会感动得热泪盈眶,毕竟电影是剧本、表演、剪辑、摄影等众多元素构成的,绝不是“用爱发电”四个字能概括的。
就像《泰坦尼克号》也绝不是“富家女和穷小子的爱情”所能概括的。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像一个童话故事,同时也有黑暗的桥段。
比如旅行社卖了沙希达,比如巴基斯坦将帕万关起来毒打。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坏。
岳父第一次看见帕万,本以为岳父会反对这门亲事,但他给帕万提供了机会。
帕万越过边境的时候,本以为边防军会枪毙他,边防军却放走了他;
本以为大巴售票员会报警,他却帮助帕万等人躲避搜查。
本以为军人会执行命令,他却打开了国门……
本以为清真寺阿訇会拒绝帕万进入,阿訇却说:这里欢迎所有人,所以我从不锁门。
我们总是看到一两件黑暗的事情,就以为全世界都是黑暗的。
其实,这个世界没你想得那么好,也没你想得那么坏。
这些意料之外的惊喜、情理之中的转折,非常治愈,给观众带来了美好和希望。
帕万坚持不撒谎,因为他觉得撒谎会让事情变得更坏。但正是他教记者撒谎,说他们正启程去戈杰拉,才给他们送沙希达回家提供了充足时间。
这个世界不一定是对的,撒谎不一定是对的,凡事都不一定是对的,只有“爱”永远都是对的。
我们被萝莉沙希达的可爱、机灵、乖巧、稚嫩所打动,又被大叔帕万的信念、毅力、勇气、坚持所折服。
萝莉的柔,可以把人萌哭;大叔的刚,让人感到无比贴心。刚柔并济,恰到好处。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充满趣味和幽默,又非常温暖和治愈,可以说是感人肺腑,笑中带泪。
看完电影,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美好了。
导演那过度逢迎的姿态——萝莉与大叔、种族问题上的政治正确、真爱永恒善有善报——实在令人呕吐不已。
立意之高令人心惊。宗教国家敢于讨论宗教的边界,阶级社会敢于跨越阶级的狭隘。爱,人性,会成为无国界的通行证。这或许还不是现实,但至少在电影里被讨论,被歌颂,被传播。该不该反省,这样的胸怀,我们有没有。
推荐!推荐!推荐!理由一,宗教、国家、种群冲突,人性美与规则法律的碰撞。小事件大主题。理由二,有血性,有情怀,有毅力,有原则,有大爱。理由三,男主表现极佳,小萝莉笑容极甜。理由四,片长159分,但看着轻松愉悦。
虽说故事距离现实太遥远(印度教与穆斯林的冲突,社会安全状况),但电影拍得真的很好。故事讲得好,很感人,某种意义上很真实(如果不是真的了解印度)。歌舞片段很节制。配乐烘托到位。自然环境的呈现直追BBC。能把主旋律拍成这个效果,堪称神作。
在真正深切的爱意与人性的光芒之下,一切由于偏见和狭隘而被塑造出来的障碍都不再重要。
开啥玩笑,文本上与《PK》不在一个量级好吗,唯一的优点是小女孩萌爆炸。在你们豆瓣,有小萝莉就可以打八分了;如果有个大肥猫,直接九分;要是有个小鲜肉演gay,疯了,9.5分神作,有没有?
瑕不掩瑜,两个半小时喜怒哀乐无尿点,心底无数只尼玛跑过:国产娱乐圈(念第四声)上一边天天几十亿去吧!
近年印度神作频出。三傻,印式英语,偶滴神啊,地球上的星星,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等等等等。每部都让人印象深刻。此剧主题是爱,穿越种族宗教国家争端,三观正都到不行,满满正能量。很美的萝莉,一脸正气的男主,创意鸡肉舞加上令人惊艳的巴基斯坦雪山美景,绝对值得159分目不转睛的观赏。
5星拿走!每天活的够现实了,你还要求电影里处处现实干什么呢。预祝拿奖。
不说了,洗脸去了
《猴神老哥》用心推荐,小孩是人生最难的副本,没有攻略,没有外挂,如果运气好可以组团,最难的BOSS是自己,最好的buff是陪伴。
1.故事开场的设定还是偏向悲剧的,直到小萝莉遇上猴神大叔才开启喜剧模式,……看得我“悲喜交加”;2.再见《三傻》的Pia,只是如今的Rasika变得更加“丰满”了;3.风景摄影太美,沙希达在山坡奔跑的画面瞬间联想到《阿尔卑斯山的少女》;4.结尾的分别戏怒赞(加★),直接将寻亲主题升华到民族矛盾!
宝莱坞了不得啦
景美萝莉也美,最后二十分钟里哭得稀里哗啦TAT
颜即是正义!(有话好好说,千万别跳舞)
小萝莉萌,可惜最后蒙住了漂亮的头发。歌舞好听,歌舞段落拍得也好看。看似简单的寻亲故事,却讲了宗教融合和世界大爱。其实最喜欢阿訇的那一段,清真寺欢迎所有人,所有的宗教其实都是相通的普世大爱。每次看印度片的时候都恨铁不成钢,人家在拍国家民族宗教的爱与恨,中国电影还在为下三路喜剧买单
太好看了!歌也好好听!哭了好几次,太感人了
后20分钟很精彩,也很有意义。但是前面一个多小时又冗长又有各种瑕疵。瑕不掩瑜吧。一开始以为是男女小孩,后来发现是男男小孩~~
最后一幕永远定格在我的内心深处,人至善、水至柔、景至美、情至真!再铁骨铮铮的汉子也会为之动容,宝莱坞真的不得了!这几年电影不可小觑,小故事大道理发人深省的题材已经独具匠心别具一格!果然有宗教的民族与金钱至上的国度不同啊!人类最最美好的东西通过这部电影保留了下来!谢谢你们的用心!
印度电影输出价值观厉害,如果电影真是一种意识形态宣传工具,多数印度电影、日本电影、欧洲电影,部分美国电影,是真信自己内心和信仰,是真实输出,我们的价值观自己都不信还想……不说了。86年生的梅·维贾真是母亲专业户,加上《神秘巨星》,可名为“傻妈妈贪睡丢下了我”、“傻妈妈助我成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