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年轻的孤寂

记录片法国2018

主演:内详

导演:克莱尔·西蒙

播放地址

剧照

年轻的孤寂 剧照 NO.1 年轻的孤寂 剧照 NO.2 年轻的孤寂 剧照 NO.3 年轻的孤寂 剧照 NO.4 年轻的孤寂 剧照 NO.5
更新时间:2023-09-16 11:15

详细剧情

在从事电影行业之前,克莱尔·西蒙是一名编辑,后来她开始了短片和纪录片的创作,并同时以摄像师和演员的身份活跃在电影行业中。这部影片聚焦在几个伊夫里的十一年级学生上,他们的家庭背景,和父母的关系,对于未来的爱与梦想,都被摄像机记录了下来。短暂的十七岁充满了磕磕碰碰,它也带来了慰藉,这也是克莱尔想要她睿智而敏感的方式想要说明的:人会因为知道自己并不孤独而感觉到慰藉。

长篇影评

1 ) 纪录性VS故事性,以及我get不到的导演的初衷

这学期Claire Simon开了一门课叫“Ecoute”,意思是“听”,属于实践课程,以至于上课前我一直只为是讲收音的。最后一节课我们一起看了这部影片,她说‘Ecoute(听)’是她最近一年来在思考的,也是这部新片的主旨之一,更是这学期来给我们放映的所有片子的关注点。但我实在是get不到,她所强调的Ecoute对于一个纪录片电影人来讲,有何独特之处。而我是从她的课程中收益颇丰的,受益之处多是对于纪录片和故事片边界的探讨。 近些年,她的影片,多是群像式刻画。空间是比较封闭的,例如《巴黎北站》里的北站,《我们在这片森林制造梦想》里的的文森森林,包括这部,这样的封闭性公共空间适合遇见各个阶层的人。而她在《巴黎北站》跟《森林梦想》这两部中的拍摄方式也是如出一辙的,一般三个人,她、摄像、收音,有时候摄像收音一个人搞定,两个人都能出去踩踩点拍一拍。这样游击式纪录片真省钱,而且这种创作模式和数码时代也是息息相关的,之前用16mm的片子,完全则是另一套创作模式。但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仿佛再牛逼的纪录片导演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所呈现的东西,只是他们遇到的精彩画面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 拍摄环境的恶劣是原因之一,比如《北站》中嘈杂的收音,这部片子结尾处恶劣的夜景拍摄,等等。然而最大的麻烦还是审查。 行政审查其实影响比较小,老大哥不可能随时在场,到行政审查时,画面怎么着都已经拍出来了。至于拍摄许可,虽然是法国,但一些导演跟电影系学生交流会上,大家喜闻乐道的就是怎么偷拍,哪一场在地铁里拍摄时根本没要许可,拍完就走了,类似于此的事情,不胜枚举。 最大的审查来自于拍摄对象本身,他们面对摄影机时有人戏精上身,有人事后要求禁止使用某些片段,而这些片段在导演眼中往往十分真实美好。遗憾总伴随纪录片,于是难以自已地,纪录片的导演把手伸向了被拍摄对象——而我觉得这才是Claire SIMON在这部片中,以及一整个学期样片的主题——当纪录片导演将手伸向被拍摄对象时,导演所呈现的东西是什么? 她请来了两个人来做交流,一位是《Vers la tendresse》的导演Alice Diop,一位是《夜色兄弟》的导演Patric Chiha。这两部片子都有着纪录片的外衣,然而前者导演是社会学出身,在经过大量对城郊青年性观念的社会学调查研究后,创作了这个纪录片剧本,她甚至付钱给拍摄对象,让他们演。后者也一样有趣,学Mode出身的一位导演,听闻奥地利底层年轻同性工作者故事后,跟拍摄对象一起生活许久,拍摄对象都是真实的,然而也如同影片呈现的感觉一样,这些底层的孩子不会因为艺术而配合你,他们会一直问导演要钱。有时你则不得不说“要钱可以,把这一条拍完”。而出身Mode的导演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一直只带霓虹灯,造出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光雾,也是此片最吸引我之处。 此外被引用的还有《下流故事/ Une sale histoire》,导演拍了两段一模一样的故事,一段是纪录片,一段是找演员演的;阿巴斯的《十段生命律动/Ten》,全篇主要两个机位,等等。再实验一些的,徐冰的《蜻蜓之眼》。更实验一些的,也是不胜枚举。所以,什么是纪录片,什么是故事片,在这些作品中无法被定义,也毫不重要,纠结于此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只能做出判断:这是一部十分优秀的影片。 归结到这部影片,有些网站将其定义为纪录片,有些分类为故事片,Claire SIMON自己认为这是故事片(她仍孜孜不倦地定性影片的记录或故事属性),因为她会在拍摄过程中打断被拍摄对象,然后指导演员应该把主题往哪里扭,甚至是下句话该说什么。 回到她原计划的讨论的主题:Ecoute(听)。难道听不是任何一个以谈话为主的纪录片的重要元素么?难道交流不是人的基本处境之一么?这是一个泛而又泛的主题,以至于几乎任何一部影片拿来,都能按照Ecoute(听)的路数分析两句。值得一提的是,在课上,她要求大家拍摄一些“Ecoute”为主题的实践,于是同学就把之前拍的不管是啥玩意儿都拿过来放,只要说圆乎就行。觉得这些真是毫无意义,我大概永远都get不到她这个拍摄意图了。

短评

朴实的镜头语言和剪辑非常打动我。没有很多引导技巧和拍摄的野心,克莱尔强调的是认真倾听,不会挑选谁、避开谁,她镜头中的人物进入了非常自然而松弛的聊天状态,她作为导演和摄影在一旁进行客观记录,参与部分剪辑工作。

8分钟前
  • ÉTernitÉ
  • 推荐

少年维持着烦恼。父母是每段对话都有的话题,父母带来的伤害、烦恼,不同相处模式的原因及理由,家境,生几个小孩…男生说着我不伤心,但是却留下了眼泪;靠在墙边,阳光洒在女孩的脸上,很美。当有人加入这场对话时,都不会贸然插嘴,而一开始在对话里的人会介绍他们聊天的话题并且把问题抛给后加入的人,很有趣。线下的链接很珍贵,倾听者的注视,安慰者的手掌,车水马龙,形式各异的地点,都很珍贵。

12分钟前
  • 58494
  • 力荐

镜头位置、行动轨迹和剪辑界定了视线范围:从课下课间-校园的各处过渡到周末-闲逛的街区,将一群高二学生以新鲜的组合搭配进行相会、交谈、倾听,余下的近于自由:失控的情绪和矛盾的意见。或结伴,或独行。跟随各自不同的经验、直觉,间顿的思索和遐想,走向未知与未来

15分钟前
  • 感觉乱放
  • 推荐

纯真与幼稚仅隔一线

20分钟前
  • Konec
  • 还行

维特的烦恼永远年轻

24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原以为孤寂是年轻时才会有的感受,哪知道越是长大,孤寂越是深入的伴随你,如果说人会因为知道自己不会孤独而感到慰藉,那他是乐观并且幸运的。

26分钟前
  • 虚空尽无
  • 推荐

靖天电影台2020.12.29 12:30.看了后半段。分级为“护”。发现采访的都是女生!以我这个年纪再看那个年纪,认为想再多都没用!。。。

31分钟前
  • 2006-03-19加入
  • 还行

2020.11.7上师大克莱尔西蒙纪录片回顾展。男孩女孩带着被拍摄的意识来“讲述真实”时,镜头并不是“侵入”而是一种陪伴和倾听。克莱尔嘱咐孩子们要认真倾听,“努力走近对方诉说的世界”。导演还提供了一个很好玩的视角:纪录片和剧情片的表演可以放在一起讨论,只是有的收费,有的不收费…这?不过仔细想想确实如此。

32分钟前
  • 伶仃兽
  • 还行

4.5

37分钟前
  • Leave no trace
  • 推荐

存在与虚无,永恒的话题

40分钟前
  • FYI
  • 推荐

看映后谈就不要跟爱聊天的朋友坐一起

45分钟前
  • 徐苹果
  • 还行

5/10。维特的烦恼。看一段和看完全片是一样的,感觉像学生作业。父母、爱情、职业、宇宙等聊了一切,又像什么都没聊。

50分钟前
  • 乍暖
  • 较差

镜头中那种形式上的亲密感非常让我着迷,这种亲密感仿佛一张邀请卡,镜头中的人们在邀请观看的人进入TA的内心,去倾听TA,去试图代入TA的遭遇中去理解TA,尽管这种理解的程度微乎其微,但理解的努力和意图是真实而诚挚的。倾听我的痛楚,谈论我们未来的可能。前半段听着一些学生说到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创伤,以及这些创伤所衍生构建出来并被自己自觉省察到的性格特点,还有自己对性格的反省;后面讨论着爱的可能,与未来产生一些美好连接的可能……这些都是活的,都是电影抓取到的真实瞬间,尤其是那些闪亮亮的眼睛,真动人。

52分钟前
  • 咔嚓咕叽咚
  • 推荐

@上师大电影学堂

57分钟前
  • 深邃
  • 还行

几个少年胡侃,有点校园版侯麦的意思,不新奇。

1小时前
  • 老泰瑞
  • 较差

太好了,太浪漫了,有灵魂会呼吸片子。导演可太温柔,太有力量了,我融化在泪水里了。

1小时前
  • 二黑Zz
  • 力荐

向它发问吧,那平平无奇的孤寂,写了我们诉说不尽的哀愁。

1小时前
  • 电个爆炸头
  • 推荐

Berlin2018 Premières Solitudes,Dernières Innocences

1小时前
  • Muyan
  • 还行

女孩飘荡在风中的发丝,男孩的牙套和青春痘,真实的烦恼和关心。

1小时前
  • RUBY TUESDAYYY
  • 还行

充分说明,题材再陈旧亦能是好电影,只需有“语速”的控制。“失控”的纪录片是缺少观看价值的。

1小时前
  • Ada的B计划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