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时旸)
李在各个房子之间穿梭,修水管、通马桶、扫除门廊的积雪,有人觉得他可爱,有人嫌弃他笨拙,有人认为他粗鲁。他完成一项又一项无聊的工作,像个无头无脑的机器人,对一切似乎都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他孤独的走路,极少言语,魂不守舍,心不在焉,像个行尸走肉,经常在沉默不语和突然暴怒之间切换。人们只知道李是个落魄的维修工,没人在乎它的身世。
或多或少,我们身边都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做着一份薪水低廉的重复性工作,不好不坏,毫无存在感,有些奇怪但终究无害。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没有兴趣了解他的过去和内心,通常觉得他们或许天生如此,也会一直如此。
《海边的曼彻斯特》把这样一个人做了一次回溯和剖白。这是个令人心碎的故事,它有关惩罚与自我放逐,讲述了无法自拔的痛楚与意外降临的救赎。
李的哥哥去世了,他不得不回到故乡,处理一些事情。这个变故直接把李扔回了过去——故乡以及从前——他一直以来逃避的一切。这成为了一次很有趣的转折,让李的身份具备了背景。他开始显露身世,换句话说,塑造他性格和举止的原因开始被追溯。李原本有着正常而美好的家庭,孩子,妻子,一群一起喝酒打闹的朋友,家人,兄弟,还有和他亲近的侄子,但一场大火毁掉了一切,两个孩子未能幸免于难。最令他无法谅解自己的是,那场火灾是因为自己的一次疏忽造成的。妻子离他而去。他自己也拒绝了全世界。
对于灾难给一个人造成的创伤有很多种写法,《海边的曼彻斯特》采取了一种独特的方式,它把最煽情的部分小心翼翼地折叠、隐藏,近乎舍弃,不得已时才泄露一点点,它只交代了前因,再交代了后果,中途那些痛彻心扉的过程,在整部电影中都被故意省略和剔除了,这种故意留白的叙述方式正暗合着主人公自己的心境——他同样故意忘记那一段。但越是如此避而不提,人们越能自己脑补出那些难以描摹的痛苦。省略和留白成就了这部电影。它用克制的方式写出了原本就难以言传的绝望。
李的木讷是因为他故意封冻了情感,他得知哥哥的死讯时毫无心理波澜,看到哥哥的尸体也一样,和侄子相处,仍然无动于衷,他处于世界其中又一直超然世外,不是超脱,而是疏离,他放逐自己,把世界关在门外,觉得一切索然无味。
时间是药物,有时,可以治愈一些什么,但有时会让人沉溺于药物本身。人们依赖时间洗刷掉所有记忆,但最终发现只是对逃避成瘾,想忘掉的一切却依然坚固。当你在时间的河流中逆流而动,逃避的一切都会轰然而至。
《海边的曼彻斯特》中设置的那场返乡之旅就是一场回游。它强迫着关闭世界的李重新与世界接壤,把流亡的自己镶嵌回那块老旧的版图上。那是一种折磨,也是一种治愈。某种程度上说,那像是一场没人知道结果的,突然降临的休克疗法,让李重回逃避的环境,见到不想见到人,要么崩溃,要么重生。
这故事中在现实和过去之间交织。曾经,李和哥哥,还有自己的小侄子开船出海,一切都那么美妙。如今,所有事都已经更改。青春期的侄子,周旋于几个女友和自己少年心气的生活里,而他自己成为了遗嘱中的监护人。他想摆脱这个角色,但又不忍太过决绝。无意中,这成为了一种角色扮演和心理治疗。李重新开始部分扮演起父亲的角色,他是他中途而非的角色,而侄子开始重新拥有了变调的父爱。当然,李是在拒绝、恐慌之后,慢慢地试探与接纳。其实,最能治愈孤独和疏离的就是日常的琐碎,在很多绝望的时刻,人间烟火是救命的绳索。
有些伤痛确实很难彻底消弭,只能封存。即便李已经稳定了很多,当他的前妻和他在街头偶遇,两人提及过往,还没说什么,两人就都已经失控。但这次回乡之旅,开始融化了一些东西。李想办法处理遗嘱里的麻烦,想办法重新适应人际关系,他已经被自我钝化了,现在开始重新练习一种人类原本应该具备的交际反应。你看着他在躲闪游移和不知所措之后慢慢回魂,想卖掉那几支无用的猎枪,给侄子心心念念的船换一个新马达,看着他为了让侄子和女友有私密的一小时,他和女孩的母亲坐在客厅里努力聊天……
最终,李选择了一种折中的方式面对未来,一种与熟悉的世界相切的距离,既不像以往那样远离也未能真正融入。这故事有着冰冷和灰霾,绝望和沮丧,它告诉人们这世上有些痛楚终究无法痊愈,但至少,他的生活中已经透进了些许光亮。
《海边的曼彻斯特》所聚焦的并非是那座自以的英国工业城市,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国海边小镇,于此中这部作品的镜头虽然美的明亮动人,但其所一展关乎生死离别的悲情,却成为了电影深厚的情感沉淀,导演肯尼斯·罗纳根将一种类似于日本是枝裕和的电影手法带入了此作,无可挑剔的剧本、镜头和节奏所酝酿而出的情感,使如此的克制内敛且细腻真挚,让人在一座明媚平凡的海滨之城中品尝到了当悲伤逆流成河后的生活真谛。 转自:梦里诗书
如果你想要写出一个好故事,或者有个编剧梦,那么一定要看《海边的曼彻斯特》。
这部电影给所有现实题材的剧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如何在现实生活的范畴内,去发掘人性的幽微起伏,并制造真实的戏剧性。
这个尺度其实很难把握,用力过小,难免会平淡;而用力过猛,又会显得造作。
这就需要编剧有极强的感知力,对生活体察入微,但同时又懂得克制,凡事点到为止。
这让我想起了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他的成名作《一次别离》,几乎把“真实的戏剧性”这一极难实现的矛盾效果,做到了极致。
如果过于真实,戏剧性何来?如果过于戏剧,又如何真实?
法哈蒂从容地踩在那根金线上,说:这是可以实现的。
《一次别离》从一起离婚官司开始,逐步升级,透过这一次小别离,我们看到了“伊朗贫富阶层的疏离、信仰与现实的割裂、以及整个中产阶级的分化”,而这些看似庞大虚空的概念,又全都包裹在了一次“雇佣保姆的纠纷”中,始终没有跳脱出日常生活的范围。
这是编剧功力的体现,由树木见森林。
自《一次别离》之后,再次让我感受到“真实的戏剧性”的,就是这部《海边的曼彻斯特》。
影片讲述了一个负罪的中年男人,如何自我放逐,在麻木与悔恨中,过着自己丧丧的人生。
听起来,是一部典型的闷片,对不对?
其实不然,这部电影有着出色的悬念设置,看起来一点也不乏味。
(以下开始剧透,观看需谨慎!)
影片可分为前后两段,分别由一个悬念支撑,引领叙事。
前半段的悬念是:这个男人到底怎么了?
这个男人就是影片的主人公——李,一个住在波士顿的勤杂工。
影片从一开始,就用大量的笔墨,为我们刻画了李的怪异举止:他整日面无表情地工作,精神恍惚;面对女雇主的性暗示,也无动于衷;他待人冷漠,但却易怒,一言不合就飙脏话;在酒吧里,只是因为别人多看了几眼,他便大打出手;而回到家,他便瘫软在沙发里,失去了形状。
在波士顿冰冷的雪天,李就像是一只丢了魂的野狗,四处游荡。
在呈现这些细节时,导演始终不动声色,也从不解释,只是单纯的呈现。
但观者却可以清晰地感觉到,有一种“近乎窒息的悬念感”,正凝结在空气中。
那种悬念感,一点也不亚于“凶手是谁”。
它让我们不禁猜测:究竟是什么遭遇,把这个男人变成了这样。这背后一定有一个悲伤的故事。
后来,李接到电话,得知哥哥因心脏病过世,他因此不得不回到故乡的小镇——曼彻斯特。
而跟着他一路回来的,还有曾经发生在故乡的一段伤痛往事。
该如何追溯这段往事?该如何为“闪回”设计一个合理的“触发点”?
本片在这一环节,做得尤其出色。
在办公室里,律师向李宣读了哥哥的遗嘱。遗嘱中,哥哥将儿子帕特里克交给了李来抚养。
听到这一消息的李,一脸错愕,嘴里面说着“这不可能……”眼睛看向窗外。由此,记忆一点点袭来。
在闪回的段落中,我们看到:李曾经也有一段幸福的生活。
那时的李和妻子,就住在曼彻斯特,他们有三个可爱的孩子,一家人过着惬意的日子。
可是这一切,却被一次意外终结了。一天晚上,因为李的无心过错,导致房间失火,三个孩子葬身火海。
站在废墟前,看着三个孩子的尸体被发现、装袋、抬走,李被彻底击溃了。
最终,愤怒的妻子,选择离开;而万念俱灰的李,一个人去了波士顿,成了现在的样子。
由此,我们终于明白了,李的种种不可理喻的表现,实际是一种“创伤后遗症”。
人原本是经验的动物,今天的“我”,是由无数个过去的“我”堆叠而成的。
而李却丧失了这种经验的能力,因为他的生命,永远停在了悲剧发生的第二天。
那种悔恨和无奈,就像是一团精准定位的乌云,笼罩在这个中年男人的身上,让他变得沉默、木然、歇斯底里。
至此,第一个悬念的答案已然揭晓。
我们再来看闪回的触发点,是不是设计得很巧妙?
没错,正是哥哥在遗嘱中将儿子托付给李,使得李想起了由于自己的失职,导致孩子惨死的往事。
所以他才说出了“这不可能……”因为哥哥不可能做出这样的安排,而自己也不可能再担起这样的责任。
此后影片进入后半段,而悬念也自然的转换为了:这个男人能否走出去,重新做回一个父亲的角色?
应该说,《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整个剧作逻辑,非常严密。
虽然全片不断在“过去”与“现在”间切换,但每次闪回,都有着合理的触发点,使得全片的叙事和情绪,一气呵成,毫无断裂感。
就像是李刚刚得知哥哥离世,开车回到曼彻斯特的路上,画面突然切入了几帧,只见年轻的李,穿着暖黄色的T-shirt,坐在船上,享受着海风。那是一种意识对记忆的阻隔,在触碰真的伤口之前,人总会先想到一些温暖的东西,来拖延伤痛的抵达。
除了整体的剧作逻辑,《海边的曼彻斯特》中还有大量的剧情设计,非常精彩。
我们可以看到导演对人性的把握,以及内心活动与外在叙事的结合上,是很有想法的。
印象最深的有几处。
第一处是李开车带侄子到医院看去世的父亲。
车停在医院门前,叔侄俩有一段对话。
李问侄子,是否要去看看父亲的遗体,一切取决于他的意愿。
侄子思忖片刻,说道:那就走吧。
不想这句话却造成了误会,侄子的本意是“那就去见见父亲吧”,而李却理解成了“离开这里”,结果侄子推开车门,而李却发动了汽车,险些酿成意外。那一刻的李怒不可遏,对侄子破口大骂。
这一段情节的设计,太真实了。我们能想象李的心情吗?
他曾经对亲生骨肉犯下的罪,是因为无心的过错;而此刻险些伤到侄子,也是个无心的过错。
可是,命运弄人,总会将一些意外的灾祸,降临到具体的人身上,让他们去承担无因的罪责。
李时常感到愤怒,但很多时候,他并不知道该怨谁,也只得怨向自己。
第二处是关于侄子帕特里克的。
在医院见到父亲冰冷的遗体后,帕特里克转身离开,不愿多看。
此后,他并没有表现出过分的悲伤,而是照常生活、上学、组乐队、谈恋爱……
直到有一天,他回到家,打开冰箱,看见冷冻的鸡肉掉了出来,重重摔在地上。
那一刻的他崩溃大哭,呼吸困难。
当李询问原因时,帕特里克回答:我只是不想让他冰冷地躺在那里。
记得帕特里克曾经问李,父亲的遗体看起来是不是像睡着了一样。
李回答,一点也不像睡着了,不过就是一具尸体而已。
又是伤痛,造就了李的冷静:人死了就是死了,任何说法,也无法给这种失去带来安慰。
而帕特里克对死亡的理解,显然要更年轻,他希望父亲早日安葬,睡在春天温暖的土地下。
第三处难忘的情节,是李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睡着了。
恍惚间,他看见孩子们正坐在自己身边,小女儿问他:“爸爸,你没有发现我们烧起来了吗?”
李抚摸着女儿的脸:“亲爱的,很抱歉,我真的没有。”
之后,警报声响起,李被惊醒,才发现自己忘了关掉厨房的灶火。
那是李在片中唯一的一次哭泣,双手掩面,很短暂,却胜过“嚎啕大哭”给人的震撼。
记得悲剧发生后,李被带回警局,在警官的询问下,李平静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讲述完毕,警官说,好,你可以走了。
李不敢相信,我可以走了吗?什么罪都没有?
警官说,虽然你犯了一个不可挽回的大错,但我们不能因为忘记关火,就判你的罪。
从内心来讲,李是多么希望有个人站出来告诉他,这不是你的错;或者更决绝地说,这特么就是你犯下的罪,你要为此负罪终生。
可是,都没有,他等来的只是:你犯了错,但又不是你的错。
他被夹在这种无处安放的委屈里,痛恨自己,痛恨命运,痛恨无常。
那是一种空洞的痛恨,不知道有多大,也不知道有多长,就那么一直悬着,升不到天际,也落不得大地,最后飘成了空气,让这个男人活着,也让他在每一天的黎明死去。
所以,在影片的最后,李才说出了那句让所有人心碎的台词:“I can't beat it.”
在我看来,这句话,是没办法翻译的。
因为无论怎么翻译,都把它的含义说小了。所以,就让我们全盘地去感受它,才是最好的。
“I can't beat it.”
像是在诉说一种结果,但更像是重申一种选择。
我不能,我也不想。这就是我此刻的态度。
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力量,可以催促一个人从伤痛里尽早地走出来;或者说,想要轻率地了结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不现实的,那比世间所有廉价的鸡汤,还要糟糕。
有些伤痛,你注定要带着它,去走一段不知道还有多长的路。
而这,就是我们在说出“这就是生活”时,所意味的一切。
《海边的曼彻斯特》赢在一个好故事上。
一个好的故事,不仅在于本身的好,更在于讲述的方式和细节的雕琢。
就像我在开头说的,一个现实题材的剧本,最难处理的地方就是营造“真实的戏剧性”,在生活的范畴内,在人性的幽微处,照见真实,看见生活。
《海边的曼彻斯特》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本文首发于深焦DeepFocus,缩减版收录《环球银幕》。 前言 2016年的圣丹斯秀场,编剧出身的导演肯尼斯·罗纳根献上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抒情诗。独立影片《海边的曼切斯特》讲述了一个令人感伤的故事:Lee,中年男人,水管工,独居于波士顿一间简陋的公寓。由于长兄突然离世,他不得不回到家乡料理其后事,那些封锁在往事里的伤口不得不面对第二次撕裂。素描画般的海边小镇景色,现实与回忆的撞击游戏不停上演,渔船上的嬉闹声伴随着令人心碎的哭泣。罗纳根选择用自然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愉悦的忧郁,回荡着的是挥之不去的无可奈何:我们有权利选择逃避,有权利不与过去和解,有权利缩在坚硬的保护壳里,有权利选择如何继续早就遍体鳞伤的人生。 11月18日在北美院线上映后,该片更是收获了美国媒体的好评如潮,无疑加大了该片的冲奥筹码。目前已经拿下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影片并获影评人选择奖最佳影片提名的《海边的曼切斯特》在MetaCritic 综评高达 95 分,给出了满分的《综艺》杂志评论道:“持续的悲伤和救赎的希望是和戏剧艺术自身一样永恒的主题,但是它们极少能勾起《海边的曼切斯特》里所有的这种揉杂了非凡的爱、愤怒、痛感和脆弱的幽默的复杂情绪。”《纽约客》则评论说:“《海边的曼切斯特》里流线般跌宕起伏的情节让人不禁想起《费城故事》。”男主角的扮演和卡西·阿弗莱克(Casey Affleck)的光环则更为耀眼,已荣获哥谭独立电影奖、美国国家评论奖、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沙漠棕榈成就奖、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男演员,含《纽约时报》、《旧金山纪事报》在内的不少媒体更是直接在影评里盛赞卡西的表演,在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角逐中被广泛看好。 正文 从一众独立影片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有很多,对《海边的曼切斯特》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把平常不过的故事讲得婉转动人、引发强烈情感共鸣的本事。 影片伊始几个精美构图的镜框里充盈着平静美好的小镇风光,一如片名,海边的曼切斯特。林立着的小屋色调明亮而温暖,蔚蓝海面上波光粼粼,好似跃动着一排排轻快的音符,不论景深如何变化,始终聚焦在一艘小船上:远处是正在掌舵的 Joe,近处正值壮年的 Lee 和时年尚幼的 Patrick 握着鱼竿在甲板上打趣。一阵猝不及防,镜头切到了步入中年、胡子拉碴的 Lee,面无表情继续着无趣的常规:倒垃圾、铲雪,独居的他做着一连串更显孤独的繁琐杂事,紧接着的是与顾客争吵、酒吧滋事,像一只脾气火爆的刺猬,时刻用具有攻击性的外壳掩饰内心深处不忍触碰的伤口。影片里有太多闪回,不同时空的交叉剪辑变成常态,观众恍若置身于一辆在荒无人烟的大道上疾驰的车上,然而时不时跳到路中央的野生动物迫使司机一次次踩急刹车,后座的你我惊魂未定,却依旧期待继续这揪心的旅程。这般讲故事的方法算不上新颖,却能够源源不断输送扣人心弦的感染力,记忆总是突然冒出来干扰当下的生活,这难道不是每个人都在经历的日常?只不过在电影里,它更强烈、更痛切、更一针见血。 影片对人物心理发展轨迹的描绘无比真实,使深陷在生活藩篱里的观众感同身受。故事的现实时间线,从 Joe 的心脏病突发过世到葬礼再到遗体下葬,本该是完全沉浸在泪水与伤痛中,拒绝任何一丝亮色。然而,罗纳根却选择另辟蹊径,呈现一幅完整的生活画卷,其中不可或缺的,除了眼泪,还有笑意。Patrick 早已成长为帅气的少年,喜爱乘船出海,应付两个女朋友游刃有余,还是冰上曲棍球校队和乐队的主力。全景用得恰到好处,Patrick 在校队训练时得知父亲过世噩耗,距离使得他的面部表情不可见。随后,他到太平间看了父亲最后一眼、即刻转身离去,当晚叫来了一群朋友高声聊天,在事务所等候室里漫不经心、手指不曾离开手机屏幕,葬礼上手机响个不停手忙脚乱到处翻找,然而这些看似毫不在意的举动,都在看到冰箱里的冷冻鸡肉时化为乌有,联想到过世多日的父亲还在冷柜躺着,Patrick 精神崩溃了,无忧无虑的假面或许只是为了不让撕心裂肺任意肆虐。作为叔叔的 Lee 彻夜坐在他床边的椅子上,看着他安稳入眠才得以安心,这一幕像极了回忆中那温馨与悲痛交织的画面:当年在警局,Joe 彻夜未眠,等着接受警察问询的 Lee,是亲人间的关怀支撑彼此度过最难捱的时光。即使经历再大的不幸,都不会时刻将悲伤挂在脸上,但悲伤从不停驻在身体的表层,而是不断向深处渗透,成为永远无法分割的分子融入灵魂。影片里的幽默来源于生活中不经意的过失,搬不上救护车的担架、夜晚被冰箱打得头疼、流血不止时响起的电话,这些经历者欲哭无泪、旁观者心疼万分却忍不住笑出声的瞬间,使得这曲悲歌妙趣横生。 贴近生活的无常将影片中真实的力量带上新的高度。接近片尾时,《我开始看到光明》(I’m Beginning to See the Light)的音乐响起, Lee 漫步在曼切斯特的小巷上,轻快的脚步透出愉悦的气息,人生中最黑暗的篇章似乎已画上句点,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下,Randi 出现了,和她第二次婚姻的孩子,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一场情绪失控的戏撕裂了一切伪装,膏药只能覆盖伤口,却不能保证其愈合,一旦重逢创伤的源头,泛起无休止的涟漪。那是一段抓不到重点的谈话,说尽了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滔滔不绝不过被用来掩饰手足无措,转身离去写尽了又一个无疾而终。曾经彼此伤害过,和解不一定会让未来的自己好过一些,凝结的伤疤铸成了冷若冰霜的躯体,生活里不需要更多的牵强附会。片中用冷漠来掩饰悲伤的情节并不罕见,不分场合的情绪发作,狼狈不堪,就像那场火灾,Lee 站在屋外、目光呆滞地注视着无情的烈焰,火光吞噬了一切,散落一地灰烬,留给他一辈子抚不平的伤口、解不开的心结,但活着是一种本能,一项充满了遗憾和悔恨的志业。影片震撼人心的力量注定离不开这番变化莫测,正如生活,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依旧需要去迎接新一天的阳光。 《海边的曼切斯特》里没有超级英雄,每个人既是反派也是英雄,在波澜不惊的生活里摸爬滚打。故事收归于平静,一种混合了妥协与精疲力竭的云淡风轻,镜头里有生活中最痛苦却也最真实的一面,这或许就是它最持久最不可阻挡的魔力。
全片最令人心碎,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可能就是影片后段,Lee和前妻在街角的偶遇。这场戏非常关键,对故事和人物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而且从技术到情感,难度都很大,对演员的要求也高。从剧本来看,两个人的台词都不是完整的句子,而是各种停顿和省略。而且Kenny是以“synchronized”同时进行的方式分栏并列写出来,所以具体两个人台词的先后顺序和节奏,都需要演员的高度默契。更不用提对两个人情感和动机的理解和把握。 刚刚看完剧本,小米就对这场戏格外重视,也一直在做着准备。用她的话说,就是一直期待着拍摄的到来,可以早点完成高难度的挑战,但临近拍摄时,又特别紧张焦虑,特别担心这一天。而对于这一天的拍摄,小米自己说因为太过重视,所以每一个细节都记得清楚。毕竟小米戏份并不多,用来展示角色的机会也不多。而且她并不是常驻剧组,所以每次进组,都要临时进入角色,达到和其他人同样的情感和精神状态。反倒Casey并没有对这场戏特别在意,毕竟他几乎每天的表演,都要在这种纠结抑郁的状态下。 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就觉得这场戏非常难于理解。后来又看了很多相关分析和采访,这里就借着剧本台词,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分析下两个人的心理和情感。 首先,先回顾下这场戏的背景,以此分析两个人的动机。Randi这边,她其实已经move on,再婚同时也生了小孩,总之就是开始了新的生活。但当她看到Lee这么多年还依旧没有改变,背负着重责,她想要帮助Lee走出来,所以她要接近他,同时也为自己当初对Lee的责罚道歉,告诉Lee他已经获得自己的原谅,以此告诉Lee他也可以原谅自己。所以她是主动开启对话的一方。
这里Randi非常的小心谨慎,不敢多说,怕他会拒绝,所以开始说“don’t have anything big”,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东西,放低姿态;同时“I know you been around”,来解释自己没有更早来找Lee的原因。接着,她先避开重点,从Patrick来聊起。 而反观Lee,其实这场戏之前,Lee已经达到了在发生意外后,个人情绪的最高点。刚刚卖掉哥哥的收藏枪支,给船换上了新马达,带着侄子和小女友出海,甚至流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可能是影片中“意外”后的唯一一次)。可能在那一瞬间,他暂时忘记了自己的罪责,放宽了自己获得快乐,享受生活的权力,甚至对未来有了信心,觉得自己真的可以走出阴影,重新开始,成为Patrick的监护人,以此纠正之前的过失和失败。但再次见到前妻,其实反而又在提醒他,将他从飘飘然中拉回现实,所以对于这次对话他是被动的,抵触的,想早点抽离,但又怕伤害到对方的好意,所以都还是礼貌性地回复。
她也接着解释自己和Joe保持着很好的关系。这里侧面体现出两个人这几年应该都没有任何交往,而Lee也很少再回到Manchester,所以Randi完全不了解Lee的近况(以及Lee知道她和Joe保持联系)。同时也可能Randi在暗示Lee,自己并没有一直记恨着Lee,而是和Lee的家人保持的很好的关系。当然这里Randi也说自己在Joe去世后都没有再看到侄子,这也是暗示她知道Lee在这里,怕打搅到Lee而做的选择。Lee也马上说Randi可以来看Patrick,不用担心自己。这里两个人还是互相试探,非常小心客气,毕竟这么多年过去没有交流。同时也都避重就轻。
借着Lee的友好,Randi更加主动,邀请Lee吃午饭。注意这里是Lunch,不是随意的coffee或者正式的dinner。明显Randi想更深入的交流,但又不想给Lee压力,或者传达错误的信息。Lee这里的疑问,其实和最初对他有好感的业主有异曲同工之处,明知故问,或者选择不愿相信,其实表现的就是内心的拒绝。接下里Randi直入主题,但又怕旧事重提给Lee刺激,所以各种省略和停顿。后来看过Kenny的访谈,为了让演员更理解角色,所有的省略他都给演员讲清楚了,尤其这个模糊的”terrible things”,其实就是Randi当年指责Lee是“murderer”(凶手)这样的话(访谈中提到的,Casey和导演就这方面沟通过)。Randi可能认为当初自己的指责,是让Lee陷入了这么多年的自我封闭与惩罚而不能走出的一大原因,也是她想解开Lee心结的突破口吧。但这些对于Lee都是无济于事的,Lee目前的状态,他的痛苦更多的还是对自己的苛责,他自己无法原谅,也不愿原谅自己,所以才故意放逐而离开小镇,过着最基本而艰苦的生活,最小程度地他人交流,保持这种封闭、孤独、抑郁的精神状态,这是他给自己精神上的无期徒刑,与Randi和其他人并无关。所以他一直否认Randi的道歉。但Randi的出现和一番话,又提醒到了这点,甚至让他联想到自己在Patty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开始感受到生活的欢乐,这是他无法接受的,因为他觉得这样是对逝去子女的亵渎。 这里Randi的“表白”,“I love you”很容易给观众误导,包括前面的邀请吃饭,而后面被拒绝的崩溃,至少我一开始理解为Randi对Lee还有着爱情。这里两个人为了不刺激到对方,说话都小心翼翼而不完整。但后来重看电影,包括一切访谈,才觉得这里的“爱”只是相对于之前Randi的“恨”的反义词,她想清楚的告诉他自己不恨他,而是关心担心他。而说出来后,又立刻道歉,也是怕勾起他们之前曾经的爱情回忆,再伤害到他。Lee为了顾及Randi的感受,嘴上还说着“没关系”,但心里早就波澜汹涌,痛苦难当。他已经无法想之前礼节性地回复,而是试图赶紧结束对话,抽身离开。所以面对Randi的再次询问,他给出了确定的回答。他知道,现在的他,还不足以承受与Randi的交流。
这是这段最难的地方,剧本其实就是这样分栏呈现出来,但电影中两个演员处理得格外自然合理,感情掌控得也很到位。Randi在这里点出了关键,她不想看着Lee就这样行尸走肉般,再也享受不到生活的阳光,永远现在死结中,在自我惩罚中死去。Lee也能够体会她的好意,也为她能走出来感到欣慰,可是他自己不能够也不可以(这里can’t两重意思,表不能够,而不愿意)走出来。“there’s nothing there”,这是他全片第一次直面自己的感情和心理,之前一直是逃避在封闭,不能够明确说出,欲言又止。这也是他最终接受自己永远无法与过去释怀,无法完全地走出来,将带着罪责和痛苦一辈子的开端。他已经心如死灰,这是他无法接受Randi道歉的理由。他这么说对于Randi也很残忍,Randi真的关心他,希望他能好,也是下了决心再回顾过往,来道歉,为了解开他的心结。Lee却在告诉他,一切都没有希望,Randi的努力终于事无补。 这让Randi难以接受,但Randi也是能够理解的,因为她也曾经痛苦懊恼,愤怒悔恨。这时的Lee已经濒临崩溃,一直以来压抑着的痛苦与罪责都被掀起,难以遏制。他无法顾及Randi更多的感受,只好决然离去,否则可能再也无法控制自己。这个离去,就是他处理痛苦时一贯的方式,看过删减片段,对于孩子的葬礼,他也是这样逃避的,也包括哥哥去世后他的反应(纠结于葬礼和logistic的细枝末节)。
与前妻的这次相遇,包括后来的烧焦引发火警,让他意识到继续在这个镇上生活,故人旧物总会不时地提醒着他的罪孽,唤起难以回首的过去,让他陷入自责痛苦无法自拔。这他也明白,过去的一切永远不可能真正的放下,这份罪责他必须也将要始终承担下去。于是他不再纠结于赎罪和宽恕自己的矛盾,接受了自己无法beat it的事实,也做出了离开小镇,将Patrick托付给George的决定。 关于这段的表演,我还是觉得小米演的有点过。毕竟就像之前说到,她太重视这个角色,尤其这段戏,这让她会用力过猛。可以说,这场戏是我见过小米显得最不自然的表演,当然这和电影克制的基调有关,而这个基调又是Casey的表演所决定的。Casey的角色太过压抑克制,表演又如此自然真实,使得任何激动的表演都显得有些刻意(包括George和Patrick各自的breakdown)。不过好在,这场戏的重点是两个人地位的不对等,一个已经走出,一个无法走出,一个想要道歉,另一个无法接受,一个主动想要交流,另一个被动只想赶快抽身,所以两个人表演强度的不统一反而加剧这种矛盾感和割裂感,达到了电影索要表达的效果。
消耗着耐心看完了满心期待的《海》。朋友说好片,我说没感觉。她说我就是日子过得太顺了,我想可能真实是相反面。丧上加霜的PTSD患者和他最后的倔强。有没有同给一星的?想聊聊
破碎的我怎么拯救破碎的你,阴冷肃杀的冬日海边,冷意钻入骨子无可避退,人生中的低谷寒潮已无可能褪去,不如全力拥抱破碎的自己;多处人物台词重重叠叠,我们从未打算走入他人生活,只愿守住自己的孤岛,沉沦在自己的泥淖。
Lee说话是不是美国周杰伦
最后乔在帮老人修锅炉时,老人说自己的父亲在95年出海突然消失。看似突兀的这场戏其实也是电影的主题:世事无常的生活不过只是一成不变的插曲,日子始终在继续,渔民依然每天出海,候鸟迁徙南飞,乔还是乔。
音乐略满,阿弗莱克妥妥的影帝提名;作者应该受过女性伤害,女性角色都有点怪。
这几年奥斯卡颁奖季不错的电影,剧本都不能用麦基的《故事》来判断好坏了,《海边的曼彻斯特》就是,从那套“好”剧本的标准看李这个人物,它的塑造方式犯大忌,但作为生活流的故事,正是这些所谓的“坏”让这个故事变得不一样,有了一种新鲜的感觉,李这个人物的丧和悲伤反而变得不狗血,更生活了。
有時關不上冰箱的門 腳趾撞到了桌腿 臨出門找不到手機 嚎啕大哭 你覺得小題大作 只有我自己知道為什麼
我们都有权利不与自己的过去和解。#2016TIFF
最好的生活流电影,难得的是叙事手法又带着变化。叔侄俩各自面对各自的失去,亲情恬淡而走心。没有刻意追求正能量,但曼彻斯特阴冷的海,就这样被琐碎和小幽默一点点填满。——就像全世界的雪,最终会带来全世界的春之苏醒。毫无疑问我的年度最佳。
那些劝我们向前看的朋友,“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和过去和解”
又名《回忆杀》。有遗憾和失望,二刷后感觉对角色的好感甚于电影,卡西的角色写得演得太饱满了,让我对这个角色产生了依恋感。
人与人之间最艰难的永远是交流,所以才亿万年来一直在谈话、争吵、道歉和喋喋不休。
人生的伤口,二十五岁之前怪父母,二十五岁之后怪社会,最惨就是巨大伤口摊开在那里,腐臭流脓永不愈合,然而,无人可怪
典型的“中产阶级伤痛故事”通过穿插的剪辑打碎了压抑的情绪,喜忧参半的剧本看得出非常花心思,不是暖心的鸡汤,也没有让人沉浸在心碎中,度把握得很好,两个多小时不显漫长。而且算是卡西的独角戏了!他真是个气质独特的演员,没有所谓的“夺金时刻”,却把情绪慢慢渗透到了每一个镜头里
四星半。如果被生活判了死刑,还有什么值得留恋?一场死亡揭开了旧伤,也把最暖的亲情带到面前。细碎的拥抱和拍抚,像零星的火种,终于点燃了男主的心中余烬。即便他心里藏着全世界的冰雪,那也会慢慢溶解,丧门星也会有春天。凯西表演冷静震撼直让人心痛心怜,用幽默外壳下的重度悲伤直指人心。
我和我不想要的后半生,我和我不愿意和解的自己。你们都朝春天去,就留我在破碎里又丧又美丽。
我冷漠的躯壳里,是抚不平的伤口和解不开的死结。
生活流,如何绕过苦难,丧到骨子里的卡西,绕不过去的苦难。
我最怕的就是这种电影,看完以后什么都讲不出,就想静静地待着,静静地沉溺在挥之不去的抑郁中。结局仿佛看到了光,又好似什么都没有。
葬礼进行的时候,他听着宝宝的哭声,与那个试图安抚婴儿的男人共享着眼底羞为人察觉的一丝焦虑。他想伸手接过孩子,用他或许尚未消散的那种魔力让宝宝平静下来,又旋即意识到自己不能,也没有理由去为旁人阻止这种连锁的消耗。他累了也尽力了,相信所有人都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