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爱在黎明破晓前 剧照 NO.1 爱在黎明破晓前 剧照 NO.2 爱在黎明破晓前 剧照 NO.3 爱在黎明破晓前 剧照 NO.4 爱在黎明破晓前 剧照 NO.5 爱在黎明破晓前 剧照 NO.6 爱在黎明破晓前 剧照 NO.13 爱在黎明破晓前 剧照 NO.14 爱在黎明破晓前 剧照 NO.15 爱在黎明破晓前 剧照 NO.16 爱在黎明破晓前 剧照 NO.17 爱在黎明破晓前 剧照 NO.18 爱在黎明破晓前 剧照 NO.19 爱在黎明破晓前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1 10:02

详细剧情

  美国青年杰西(伊桑·霍克 Ethan Hawke 饰)在火车上偶遇了法国女学生塞琳娜(朱莉·德尔佩 Julie Delpy 饰),两人在火车上交谈甚欢。当火车到达维也纳时,杰西盛情邀请塞琳娜一起在维也纳游览一番,即使杰西翌日便要坐飞机离开。与杰西一见钟情的塞琳娜接受了杰西的邀请。  他们一边游览城市,一边谈论着彼此的过去 ,彼此对生活的感想,两人了解越加深刻。他们非常珍惜这美妙的晚上,这对恋人一起经历了很多浪漫的经历因为他们约定在半年后再见,而此次约会将会在日出之间结束……

长篇影评

1 ) 不过是 相谈甚欢

如果仅仅是一见钟情,随性地牵起手默默走过一段美丽的旅程,天亮道别,各自东西,那Before Sunrise将故事如此讲完,已经完美了——永远有人喜欢这种玻璃花般的爱情。这样理解这部影片的话,那9年后的Before Sunset,我认为,则纯粹是画蛇添足的了。这种怦然心动的爱情,之所以美,不就是因为它只一瞬,便永存心底?但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游戏,真的相见相知了,倒不一定会相恋。很多时候,这种默片般的爱情里,你爱的并不是具体的谁,只是自己当时的心情罢了。这种爱情,几乎注定从产生那刻起,主要存在意义就变成了,用来缅怀。

Jesse和Celine,却是不同的。因为他们彼此吸引,是从交谈开始。交谈是可触摸的,真实的,直接的——嘿,这就是我,和我的世界。影片(特别是续篇before sunset)最动人之处,我认为,就是两人静静地聊天。无论坐着走着倚着睡着,无论周围多喧嚣多热闹,旁若无人,两人静静地聊天。从旅行的体验,生活的趣事到对生活的态度、对宗教的理解,无话不谈。感情如此快速却自然地发酵,是因为彼此都了解,在这世上,有一个人,与你相谈甚欢,其实并不容易。能聊天的恋人,需要气质相投,而气质,不是一个人所独有的吗?所谓完美的恋人,不过是另一个性别的自己。

所以不像那些司空见惯的旅行中的艳遇,过去了就过去了,最多老了时翻出来怀念一番;Jesse和Celine,九年了,在内心深处还是思念着彼此,无论怎样掩饰,体内那曾开口说话的灵魂,从离开那一刻起,就开始想念另一个自己。九年里,怕是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和你,聊一整夜的天吧?

所以九年后再见,他们不仅相视一下,道声你好;而是能像九年前一样,继续聊天,最后那一支舞曲,也就一直没有结束。

所以话剧《柔软》里说,每个人都很孤独。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2 ) 只爱陌生人

人的一生会遇见几个让你心甘情愿跟他走的陌生人?

也许有一个,也许有两个,也许你一个也遇不到。

而她遇到了,在那列开往巴黎的火车上。

她告诉他她想成为作家、演员、开一家动物收容站,他告诉她他看见过彩虹里死去的祖母朝他微笑。

我想她应该很喜欢坐火车,摇摇晃晃的前进容易让人有晕眩的感觉,就像坐在回旋木马上。她跟他下了车,她不想要10年或者20年后回想起来后悔当时为什么不下车。

年轻真好,我们可以冲动,可以后悔,我们还有机会重来。

他们在公交车里互相提问,她金色的头发在他的手臂上轻抚;他们在唱片店里听歌,眼神不敢直接相触,只有歌声泄露了彼此内心的秘密。
There's a wind that blows in from the north
and it says that loving takes this course
come here
come here
I'm not impossible to touch
I have never wanted you so much
come here
come here
Have I never laid down by your side
baby let's forget about this pride
come here
come here
他们一起去看无名公墓里的小女孩,她感叹年华匆匆逝去;他们在流转的摩天轮上远眺,情不自禁的接吻;他们走进教堂,走路都可以听到脚步的回声;他们在午夜的街道上携手同游……

不知道那个看手相的老人有没有看出来这一夜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是那个时候他们俩都知道了这个夜晚承载着他们梦想中的爱。If there's any kind of magic in this world it must be in the attempt of understanding someone sharing something.

也许因为他们拥有的仅仅是这样一夜,一切都变得珍贵起来。她说就算今晚是我们仅有的一夜也不算太坏,可是她也说了其实坐飞机也没有那么可怕。是的,在爱情面前我们都害怕我们都矛盾,他们期待再见面,可是又害怕这样特别的夜晚会因为留下地址电话而变得庸俗起来。到目前为止,他对她,她对他来说都还是陌生人。他们甚至不知道对方的全名。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不用知道你的名字你的电话你的地址你交过几个女朋友,我爱的就是你,而你就在我的身边。陌生意味着你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崭新的,跟你在一起时时刻刻都有惊喜。正因为他是陌生人,所以她可以用最真实的一面去爱,对于他来说也是。

我常常梦想这样的场景,在有着淡淡阳光的午后和某人坐在一起聊天,他告诉我他最爱在沙滩边散步,我说我小时候最怕爸爸不给我讲故事,太阳透过树叶斑驳的照在他脸上,那微笑晃得我睁不开眼睛,夜晚的时候我们坐在公车的最后一排,即使再摇晃颠簸也不会感到心慌,因为有他的肩膀。即使我们最后分开,我也不会有遗憾,因为有这样的一刻,我爱着你你也爱着我。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Daydream delusion
Limousine eyelash
Oh,baby,with your pretty face
Drop a tear in my wine glass
Look at those big eyes
See what you mean to me
Sweetcakes and milk shakes
I am a delusion angel
I'm a fantasy parade
I want you to know what I think
Don't want you to guess anymore
You have no idea where I came from
We have no idea where we're going
Lodged in life
Like branches in the river
Flowing downstream
Caught in the current
I carry you
You'll carry me
That's how it could be
Don't you know me?
Don't you know me by now?




3 )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朋友发过来一个网址,附上一句话:你找到组织了!
打开一看,原来是由来自世界各地BEFORE SUNRISE和BEFORE SUNSET的fans建立的站点,只可惜名字矫情了些:Delusion Angel
这两部影片我都看过不下四遍。每一次看,自己就像是被施了魔法,跟在Jesse和Celine身后,倾听着他们的交谈,从维也纳走到巴黎,不离寸步。
在唱片店试听室,听着与心下情愫暗合的歌曲,两人的眼神试探着、躲避着,彼此都因预感到那突如其来的爱情而兴奋、而羞涩,在试听室的逼仄空间中,一切情绪都发酵的那么生机盎然。
维也纳清冷的街道,两人伴着古钢琴动听的旋律起舞,镜头掠过他们昨晚分享的每一个时刻:游乐场、教堂、广场、酒馆、多瑙河,清晨的一切只剩空荡,昨日的痕迹被抹去,这个城市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喜怒哀乐。唯有草地上的葡萄酒瓶和酒杯,见证那一夜的温存。
喜欢Jesse和Celine在广场上遇见的palm reader,喜欢这个吉普赛女人把stars念成startars,"We are all startars."是多么地有趣。
九年之后,Celine穿一件后背高分叉的黑色雪纺绸背心与重逢的情人立于船头,迎着塞纳河的徐风,美丽得令人动容。当她抱着吉他坐在Jesse对面,弹唱起写给对方的"let me sing you a waltz",她唱出了过往无数个思念情人寂寞弹奏的夜晚,她何曾想到有一天可以与Jesse重逢,有些难为情,Celine停顿了一秒,在唱出"my little Jesse"之前,那一秒,是命运的奇妙。
"let me sing you a waltz"也正是女演员Julie Delpy自己的创作,她与导演Richard Linklater、男演员Ethan Hawke一起为Before Sunset写了剧本。两位主演早已建立起的默契使得影片一个礼拜便顺利拍摄完成。这种默契也使得Julie被传是Ethan Hawke与Uma Thurman离婚的主因。
写着写着,竟然八卦了起来。
还是顺便说一句,Julie和Uma都是我的心头爱。

4 ) Before Sunrise

Daydream, delusion, limousine, eyelash
Oh baby with your pretty face
Drop a tear in my wineglass
Look at those big eyes
See what you mean to me
Sweet-cakes and milkshakes
I'm delusion angel
I'm fantasy parade
I want you to know what I think
Don't want you to guess anymore
You have no idea where I came from
We have no idea where we're going
Latched in life
Like branches in a river
Flowing downstream
Caught in the current
I'll carry you
You'll carry me
That's how it could be
Don't you know me?
Don't you know me by now?

这就是《爱在黎明破晓前》(Before Sunrise)给我的感觉了。一对陌生男女在他乡相逢,聊得投机,相约在男人要离开欧洲的最后一个夜晚共同在维也纳度过。最后在留恋与不舍中分手告别。不是三流电影中的艳遇,而是两颗寂寞的心在瞬间爆发出的火花。

RICHARD LINKLATER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他善于把没有什么曲折情节的电影通过演员的对话和表情从而吸观众。在以前看过的《WAKING LIFE》中,这种奇特的电影方式达到了及至,通篇的对话可以把不了解背景的观众看晕过去。但也会吸引热情影迷的滔滔景仰。而这部《爱在黎明破晓前》(拍摄于WAKING LIFE之前)则用一种更亲切,更巧妙的方式通过对话和时间的自然演进来推动故事的发展。

Ethan Hawke和Julie Delpy在电影中从吵架的夫妇谈起,聊到各自成长的经历,情感的困惑,宗教的经验,人生的看法以及各种各样的话题。这些日常围绕着观众的问题(起码是西方观众),能很容易在观众中引起共鸣,使他们投入感情而尝试在电影中尝试着寻找自己的答案。只要每个人都找到一个切入点,那么电影就成功了。

在现实中的爱情也许并不会都像爱情电影中的那样惊心动魄,更多的可能充满着疑惑,误会以及看到对方种种缺点后的恍然。所以这部影片中的男女的对话也正是现代男女在面对感情的困惑。一见钟情以后的生活会怎样?在激情退却后的婚姻该怎么办?我们应该和自己不爱的人在一起吗?这种种生活中的问题都被置于维也纳的夜景之下。导演并没有给出答案(况且他也不能),但是通过这委婉地叙述方式,我们都被那一对男女所吸引住了,接下去他们该怎么办呢?

很聪明的是,这反正是男人在欧洲的最后一夜,他们既无力,也没有必要去回答这一切,他们只需要享受这在一起的最后一段美丽时光,然后记住就可以了。既然卸掉了包袱,那么带有一点点貌似的轻松和内里的忧伤,不就成为了特别的风景了吗?我认为这是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刹那的心灵的归属以及永久的怀念,这似乎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谁说只有东方人的感情才细腻呢?

两位演员的表演同样值得提起。其实与其说是“表演”,更不如说是与生俱来的“气质”更特切。似乎他们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Jesse的坦率、幽默、实际,Celine的聪明、狡黠、温柔,对每个看过电影的观众都留下深刻的印象。已至于到了电影的最后,都不忍心看见他们就这么分手。

非常喜欢电影中算命婆婆和落魄诗人的段落,且不说这两个职业所带给人的神秘感,单是听着从他们口中所吐露出的字句,就有一种似乎是冥冥中注定的意味。这也更加增添了影片的忧伤气质。

我并非很想讨论电影技术上的细节,比如为什么选在维也纳,他们所走过的路线又是为什么这样安排等等。这样一部电影是应该值得观众花2个小时看完的,因为我们已经看了太多的矫情和做作。忽然想起了《LOST IN TRANSLATION》,在气质上应该说他们是非常相近的。也许现代人的情感真的太匮乏了,只能从电影中寻找FANTASY。

电影拍摄于1995年,当年美国的本土票房并非特别的好,不过已经对得起250万的小预算了。但是它在全球范围的票房却是出奇的好,获得的也是好评如潮。或许理解导演意图的美国人还是太少(就想他在电影中讽刺美国人一样)吧。

电影的最后当他们相约再见的时候,我真的希望会出来点什么意外,可是没有。或许这就是人生,注定欢乐和爱情都只会瞬间消逝。

一切都要看9年以后的《爱在日落余辉前了》

原文地址: http://makzhou.blogbus.com/logs/2004/12/538131.html

文中的许多链接无法复制,请去原文对照,抱歉。

5 ) 《日出之前》(before sunrise)完整台词重译

日出之前(before sunrise)台词翻译
男主角:Ethan Hawke
女主角:Julie Delpy
导演:Richard Linklater


一、 在火车上相识

(一对中年夫妻在用德语吵架,声音越来越响,坐在过道对面的女主角看不进书,皱眉,拿包离开,来到男主角过道的对面,瞥了男主角一眼后,坐下看书。男主角很想搭讪,但没有勇气,在那里犹豫。这时中年夫妻从过道中走来,男女主角同时抬头注视这对夫妻。中年夫妻走过后,他们对上了视线。男主角终于搭讪了。)

男:他们在吵什么?你会讲英语吗?
女:会讲。抱歉,我德语不行(听不懂他们吵什么)。
你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吗,夫妻到一定年龄,就丧失了互相倾听的能力。
男:没有,
女:据称,男人会失去听尖高音的能力,而女人会失去听低音的能力,这时他们就完全无法理解对方了。
男:我想老天让夫妻一起变老,并不是让他们互相残杀。
你在读什么?
(女给他看书封面)哦
女:你呢?
(男犹豫一下给她看书封面)嗯

(中年夫妻又从过道回来,还在吵)
男:我想去餐车,你愿意与我一起去吗?
女:好的
男:太好了

(在火车过道上)
男:你英语怎么说得那么好?
女:我在洛杉矶上过一个暑期班。
坐这里好吗?
男:好
女:我也在伦敦住过。
男:哦,
女:(很郑重)那么,你英文为什么讲得这么好。
男:我?我是美国人。
女:你是美国人?
男:是
女:你能确定?
男:是
女:(笑)我是开玩笑。我知道你是美国人。而且我还知道你不会说其他语言,对不对?
男:哦,哦,我明白,我明白。我是野蛮、愚蠢、粗俗的美国人,不会说其他语言,也没有自己的文化。但我试过(学其他语言)。我在高中时学过法语。我第一次去巴黎时,我在地铁口排队时一直在练习(说法语买票),但,轮到我时,我看着那位妇女,头脑一片空白。我说“我买张去”(英语),所以……
你去哪里?
女:我回巴黎。下周我开学。
男:你还在上学?哪个学校?
女:索邦大学,知道吗?
男:当然。你从布达佩斯来?
女:是,我去看我外婆。
男:哦,她好吗?
女:她很好。
男:很好?
女:对,很好。
(试探)那你呢?你去哪里?
男:我去维也纳。
女:维也纳?你去干什么?
男:(很为难)我也不清楚。我明天从那里坐飞机离开。
女:你在度假吗?
男:我也不知道我在做什么,你明白吗?我只是随便玩玩,坐二、三周的火车。
女:你是访友还是一个人玩?
男:我在马德里有个朋友,但……
女:马德里,很美。
男:我买了张欧洲铁路通票,这就是我所做的。
女:很好。这次环欧洲游很愉快吧?
男:哦,确实,它是……,它很糟糕。
女:什么?
男:它……。(转换话题)我告诉你,坐几周火车看着窗外,是很美妙的事。
女:什么意思?
男:哦,你知道,比如你会产生你平时不会有的想法。
女:什么样的想法?
男:想听一个吗?
女:讲讲看
男:好。
我有个关于电视节目的想法。我的一些朋友是做有线电视节目的。你知道有线电视吗?人人都可以制作真正便宜、而别人一定愿意付费观看的节目。我的想法是,制作一部24小时不停的节目,连续播一年。你要做的是在全世界不同城市找365个人,来做这个实播的24小时节目。捕捉那些真实的生活。你知道,节目开始时一个小伙早晨醒来,洗个长澡,吃点早饭,煮点咖啡,读报。
女:等一下,你想拍摄那些平淡无聊、每个人每天不得不做的事?
男:我会说这是诗意的日常生活。你有你说法,我有我的说法。
女:想想,谁会看?
男:这样想想,为什么一条狗睡在太阳底下是美丽的?是的,这场景是美丽的。但一个小伙从取款机上取款,看起来像个傻瓜?
女:这像“国家地理杂志”,但是关于人的。
男:是的。你觉得怎样?
女:哦,我可能要说它是无聊的24小时,对不起,三分钟性交后,马上昏昏大睡。(女主角对日常生活的看法也是没有诗意的)
男:对,那会是一段很棒的情节。人们将会谈论这段情节。你和你的朋友如果愿意可以出演在巴黎的部分。
女:哦。
男:我不知道,关键是,困扰我的是节目分发,这些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获得的录像,如何分发才能使得节目继续。因为它必须全时播放,否则它就不是24小时直播了。


男:谢谢(接过侍者的菜单)
女:谢谢(接过侍者的菜单)
男:你知道这叫什么?这叫非导向性服务,仅是我对欧洲的观察(大概是指侍者没有介绍菜单)。
女:我父母从来没有谈到我恋爱、结婚、生孩子的可能性,甚至在小女孩时,他们就让我考虑我未来的职业,你知道,像室内设计,律师之类的。我对爸爸说“我想当作家”,他说“新闻记者”。我说我想为流浪猫找个庇护所,他说“兽医”。我说我想当演员,他说“电视新闻主播”。不断地把我爱幻想的雄心变成实际的赚钱职业。(父母的导向式控制)
男:我小时候就能洞察谎言。父母向我撒谎时,我总能马上识破。高中时,我老听到人们说他们将来要做什么,而实际没有做。没有人在乎这一点。我从来对周围人的雄心壮志无动于衷。
女:你明白吗?如果你父母在任何事上从不完全反对你,并且表现得友好、支持性的时候,你就很难公开抱怨什么了,即使他们错了。这些屁话是消极侵犯。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我恨它,我确实恨它。(反对父母的温柔的导向)
男:哦,你知道,除了这些屁话,还有另一种……,我记得孩时的奇迹时刻。我记得母亲第一次告诉我死亡的事。我的祖母死了,我们全家到弗罗里达去看他们。我大概三岁到三岁半。不管怎样,我还是在后院玩耍,我姐姐刚教会我用花园的浇水管。我在玩浇水管,水喷向太阳,出现了一道彩虹。这时通过薄雾看我到了祖母。她坐在那里,向我微笑。我拿着水管看了很久。我看着她,最后我放开管嘴,你知道,然后放下水管,她就消失了。我跑回去告诉父母,他们让我坐下,给我讲了一通大道理,什么当人死后,你不能再见到他们,什么这是我的想像。但我知道我确实看见了。我很高兴我看到了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场景。但我不知道,是否是这些事件,让我觉得所有事情都模棱两可,即使是死亡。(父母对儿童感觉的否认)
女:你很幸运,能对死亡有这样的态度。我觉得我一天24小时都在恐惧死亡。我发誓,我的意思是,这正是我在这个火车上的原因。如果不是怕死,我现在已经飞到巴黎了。
男:哦,接着讲。
女:我无法克制,我知道从统计上说,坐飞机是安全的。然而当我在飞机上时,我可以看到飞机爆炸,我可以看到我坠下云层。我太怕死前几秒的意识,你知道自己要死了。我无法克制去想这些,这使人疲惫不堪。
男:对,确实,
女:真正的筋疲力尽。
我想这是维也纳。
男:哦。
女:你在这里下车吗?
男:哦,真倒霉。我早点遇到你就好了,我真喜欢与你聊天。
女:哦,我也是。你真很好。

(旅客下车,男主角返回车厢,向女主角走来)
男:我有一个我自己也觉得非常疯狂的想法,但如果我不告诉你,我会一辈子后悔的。
女:什么?
男:我想继续与你聊天。我不知道你的情况怎样,但我觉得我们有某种相似,是不是?。
女:哦,我也是。
男:好,很好,
这是一个建议,在维也纳下车,看看这个城市。
女:(惊讶)什么?
男:来吧,这会很有趣。
来吧
女:(笑问)我们做什么?
男: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乘明天九点半的飞机离开。我没钱住旅馆,所以我准备到处逛逛。如果你与我同行,会非常有趣。如果我是一个精神变态者,你就乘下班火车走好了。
好,好,这样想想。跳到十到二十年之后,好不好?你结婚了,只是你的婚姻不再有原来的激情,你开始责备你的丈夫,你想起你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小伙子,你想如果你当初选择其中一个的话,你现在会怎么样?我就是这些小伙子中的一个。我就在这里。你这样想,你通过时间旅行从那时回到现在,看看你失去的东西。当发现你没有失去任何东西,这对你与你丈夫会是一个极大的安慰。我与他一样是个失败者。没有上进心、无聊透顶。你作了正确的选择,你是幸福的。
女:让我取下包。

6 ) 艳遇现象分析

旅行的意义,不单单在沿途的风景,更重要的是在路上遇到的人

这是一部在文艺片界备受推崇的话痨艳遇电影,整部片子唯美,浪漫,自然,真实。没有什么世家情仇,也没有灰姑娘和王子,既不狗血,也不华丽,一切发生的都哪么流畅又令人羡慕,在羡慕完俩人的浪漫一夜之后,我觉得,这片更大的意义在于,这是一部揭示了旅行的意义的电影,旅行的意义,不只是在于饱览壮丽的自然人文景色,因为,那些基本都是存在了几十几百年至少的,并且还将几百几千年存在下去的,你下次来它们还会巍然耸立在那里;更有魅力的是你在旅行途中可能遇到的各式各样的人,这些可是你每次在旅途中真正偶遇的东西,如果我们足够幸运,可能我们也能像片中的Jesse和Celine一样谱写出一段偶遇的恋情,下面,我们就结合这部片子来分析一下触发一场史诗级艳遇的主要因素。
1,在陌生的旅途中发生理想艳遇的几率高,而且最好是双方都陌生,还最好是双方都一个人出游。
2,经典艳遇发生的地方很关键,一定要是有点特点的地方,不是说一定要巴黎,维也纳,北京,上海,巴塞罗那,莫斯科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至少也得有点风花雪月的条件,比如壮丽的自然景色,或者是新奇的文化氛围,这样才能通过一系列的浪漫因素把感情加温使艳遇双方头脑发昏,从而达到史诗一样的高度。
3,双方不一定要都是万人迷,但是至少要相互吸引,而不至于看了产生“千万别被这种人搭讪”的冲动。如要缠绵悱恻又凄婉,则内在吸引更加重要。因为比较经典的相遇应该比ONS稍微的有深度一点,所以,精神的交流更为主要。
4,在这种突发的Relationship中,开始主动的一定要是男人,但是发展之中主导的,掌舵的大部分是女人。所以,只有你情我愿才会很快的出现高潮,女人怎么想的很主要,电影里面Celine说她决定下车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要和Jesse OOXX。我们男的永远不要在这种事情上跟女的拼思想,要知道,我们男性在这个方面的思考速度和深度基本处于牛顿力学的宏观低速阶段,而女性早已经进入量子力学相对论的微观近光速阶段了,经验相对丰富的女性已经进入到超光速或者几倍于光速的境界了。
5,一般发生偶遇然后产生instant love的原因,一般都是一方,或者双方处于刚刚失恋的状态。
6,真诚是突破不熟隔膜的不二法门,不是非得帅的直逼金城武,有钱的跟比尔盖茨似的人才最有吸引力,在陌生的时候直接和真诚才是最有力的武器。
7,上一条不止适用于男性,女性亦然,不是谁都要骗钱骗色的,但是帅的跟金城武似的,装的富有程度直逼比尔盖茨的主动上前,你还真得小心点。除此之外的,你也真诚点,没准就会收获一个骑白马的如意郎君。
8,失散是必须的。虽然在现在这个时代,可能最难出现的就是失散了,但是,如果没有失散,就没有无奈的深情和长久的思念,俩人就有可能真的相处在一起,结果就上演了童话里面王子和公主在一起之后的生活,相信我,童话写到那里就不再往下写是有原因的。
9,从这片子看,政治立场偏左的女性一般都比较不拒绝一见钟情和一夜情,除了Celine之外我还想到了阿甘正传里面的Jenny,当然本片可能跟女主角是自由浪漫的法国人有关,此条和史诗级艳遇无关,有兴趣的人可以多找点例子自己研究。

电影毕竟是电影,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远远不可能有编剧编的这么圆满和完美,美丽又投缘的姑娘或者小伙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虽然有点小遗憾,但是这就是现实,欣赏过这部片子,除了让我们过一下YY完美艳遇的瘾之外,能了解到旅行中遇到的人会让你的旅行经历更加丰富也很重要,至少,当你在回忆起去过哪儿哪儿的时候,如果也会连带起想到那次旅行认识的人,和发生过的事情。而不是相册里和电脑里那一张张照片,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丰富很多。虽然可能我们遇到的人不至于让我们像Jesse一样在九年之后写出一本畅销书,但是,每个人在现实中遇到的那个人在我们各自人生的大书中,肯定会是无比精彩的一章。

7 ) 梦醒时总是泪流满面

(一)那天你赴约了吗?

在《Before Sunset》这部电影的开头,男女主人公九年后重逢,在此后无休无止的对话开始之前,女人说她得先问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天你赴约了吗?”

这个问题还要上溯到九年前,陌生男女在列车上偶然邂逅,擦出了耀眼的火花,燃烧了整整一夜。天亮后,两人各自回到自己的国度。临别时他们改变了之前“就这一晚”的约定,定下了六个月之后的重逢,但却没有留下联络方式。
这是前作《Before Sunrise》的内容。看完前作,似乎最大的一个悬念是——他们六个月后有没有如约相见?仿佛巧合的是,在后作《Before Sunset》的开头,当男主人公带着描写九年前这场邂逅的小说来到法国召开发布会的时候,女记者向他提出的是相同的问题:你们六个月后见到彼此了吗?男人的回答很聪明,他说你可以把这个问题当作一个测试,如果你认为他们相逢了,那么说明你是个理想主义者,如果你不那样认为,那么可能你是个怀疑主义者。
然而真正的回答在后来男女主人公走下船后的聊天中。女人说:如果你真的见到了我,我们每天不停地做爱,你还能写出那样的小说吗?男人耸耸肩说:我倒乐意接受这样的挑战……他们的对答经常是半真半假的,这种半真半假的对答虽然很幽默或者很揶揄,但却充满着忧伤和魅惑,然而,全部的忧伤和魅惑不过是因为他们如今所身处的现实以及对此的了悟。正因为如此,当男人玩笑一收的时候他会说:I know。It's not about sex。其实更恰当的说法是:It's not about time。也就是说,如果他们真的重逢了,即便给男人足够的时间,他能写出同样的作品吗?无论你乐观还是悲观,我想你的回答都一样会是否定的,那个提问的女记者显然太入戏了,我说过,太入戏的人才会在影片结束后问关于“后来”的问题。

这里,我想起了关于这两部电影的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朋友对我说:“在你看之前,我得告诉你一个经验,那就是先看哪一部作品你后来就会比较偏爱哪部作品,至今我还没遇到例外。因此你面对的是一个命运问题——你到底先看哪一部呢?”
这的确是个“命运问题”,因为在我看之前,我当然无从选择,而如果我看过了,那也就不存在所谓选择了。
既然无从选择,那么这就不是什么重要的问题——重要的不是“你先看哪一部”,而是“为什么先看哪一部就会更喜欢哪一部”。这里有并非“经验”或“概率”的因素,也就是说,得出“先看哪一部就会更喜欢哪一部”这个结论是存在某种“命运的必然性”的,违背这个结论倒可以被归为“概率”这样的偶然因素。事实上,更进一步说,这个结论是两部作品都非常成功的重要证明,在呈述理由之前,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设我们总是更喜欢后看的这一部,那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每一部作品都不具有“完成性”,都缺少落在作品之外的something。
也正因此,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应该将《Before Sunrise》和《Before Sunset》看作是两部彼此独立的作品,我得说这两部作品当得起我们如此看待它们。然而,我们之所以需要如此提醒自己,又恰恰是因为我们无法同时观看这两部作品,我们无论先看哪一部,这部作品就会参与构成我们自己,然后在接下来看另一部时,那样一个被构成的自己就会参与进来。这是自然并且合理的事,妨碍我们独立地看待作品的并不是先后顺序,而是我们对待它们的方式。

现在我们回到开头的这个问题上来。在后作《Before Sunset》中女主角问的问题“那天你赴约了吗”,毫无疑问是一个事后问的问题。若在事先,问题应该是:“那天你会赴约吗?”我们来看这两个问题到底有怎样的不同。
首先我得说,对作品来说,这不是简单的事先和事后的区别。我们应该没有多少争议的是:在事先,两个年轻人一定相信彼此都能如期赴约,这同他们当时真实的愿望相一致。而事后,女主角由于某种原因未能赴约,但她在听男主角说他也没去时说:“你最好有个好的理由!”可见,尽管她自己没去可她一样在意男主角是否赴约。这种在意是一种不在场的在场,所表明的是多年之后的她依然还在原地。她和当初定下约定时一样,希望对方(同时也希望自己)如期赴约了。在这里,物理的时空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反过来,对男主角来说也是一样。他如期赴约但没有见到女主角,在痛苦甚至愤怒之后他认定女主角一定有某种足以让她没能赴约的理由(这个理由当然是“尽管意愿没有任何改变但某种超越自身掌控范围的外力阻止了她前来”),而多年后的重逢他如愿以偿地听到了那样的理由(女主角最爱的外祖母去世)。但是,他因此释然了吗?不,没有。毋宁说,他更痛苦了。若是女主角早已忘记了他,根本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他恐怕倒远没有那么痛苦,但问题是,当他的预料印证之后,痛苦反而更深了。他在游船上仰天浩叹:“Why?Why you didn't come?”女主角知道他在问什么,却答非所问:“I told you, my grandma……”男主角回答:“I know。But why?”——这个“why”,同样也不是物理的时空能够回答的。
于是,我们看到,对于两个当事人来说,对这个约定在那个约定的物理时空中“应当”兑现并无分歧。作为旁观者的我们,若有分歧,大概只有一个,那就是认为他们最终会彼此厌恶的观众希望他们到此为止,这样可以保有一个关于“那一夜”的美好回忆。但即便如此,我得说,正因为这样想的观众是为了避免“相互厌恶”成为事实,因此,在这个约定发生的当时,他们恐怕仍会希望两人都还有同样热烈的赴约的愿望(也就是说主观条件没有改变),这也就事实上没有否定那个“应当”,不同仅仅在于,这部分观众希望将“是否赴约”的决定权交给身外的不可抗力,从而将他们从这种两难的抉择(“赴约但后来相互厌恶”和“没能赴约但留下美好回忆”)中解脱出来。我不得不说,这样的想法是出自悲观或者孱弱的心灵。

不管怎样,我们已经看清了:从主观意愿的角度来说,两个问题并无多少不同。真正带来不同的,是那些超越主观意愿的事,并且总是那样的事——那些我们称之为“命运”的事。如果两位主人公的九年之中仍旧保持着对彼此的爱(倘若你不否认这一点),那么,他们九年后在完全不同于当初的情形下重逢,才真正具有某种悲剧的性质。反之,则不具有或者说至少是弱化了这种悲剧的性质。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说“超越主观意愿”的时候,并不意味着将决定权交给了“外在事物”(哪怕是神或者“上天”),那是对古希腊命运悲剧的古典式的理解。我们如今所谈论的“命运”,它虽然超越主观意愿,却仍是要求我们参与并且承当的,换言之,“那天你赴约了吗?”——这不是一个主观意愿的问题,同时也不是纯粹的物理时空中是否在场的问题,即便有无比充分的“外在理由”,我们却仍然要给出我们的回答。

导演在拍摄后作时必定为了寻找女主角没有赴约的“不可抗力因素”的理由而煞费苦心,但最后的结果似乎仍不充分。至亲的去世足以构成女主角没有去约定地点的理由,但不足以构成她没有与男主角重新取得联系的理由(比如她完全可以请好友代去等等,只要她的主观愿望足够强烈,她甚至可以托付陌生人……这都不是问题)。看起来这个设计的确有点牵强,是后作为数不多的缺憾之一。不过,你是否意识到,缺憾首先不在于这个外在的理由是否充分,因为只要足够精心,外在的理由总还是可以“设计”的,而我关心的始终是无法交给作者去“设计”的主人公的抉择本身。
事实上,我们真的需要有那么一个似乎与这个约定分量均等的理由才能解释我们没有赴约吗?为什么不能是其实什么特别的事情也没有发生,但我们就是没有去呢?也许有人会说:既然两人都有这样的主观意愿,又没有什么外力阻挠,那为什么没有去?甚至,有人跳到后作中去,对我说:你看,男主角结果不是去了吗?如果女主角的愿望和男主角一样,那她怎么可能不去?
这里,我要说的是,看待作品有两种不恰当的视角,其中之一就是“上帝视角”。在拥有这种视角的人们看来,作品就是他们主观臆想的试验场,他们同时具有上帝的全知和全能,已然掌握了全部过去和将来,他们俯瞰着这个世界,然后再操纵棋子一般地操纵主人公。黄易之流的作品就适合这类人,他们可以尽情假设自己跳跃到任何时空且同时带着自身全部的历史!而回到本文所谈论的作品,请问女主角在赴约之前如何知道男主角会赴约?如果不能知道那又如何能成为决定的根据?显然我们不能赋予自己高于作品中人物的权能,否则我们不可能真正设身处地,在作品中是这样,在生活中也是这样:我不可能让我的学生明白那些超越他们年龄阅历的道理,若我对他们说:“你们没经历过,所以不知道后来会怎样。”那么,我即便不是在扮演上帝,也至少是在扮演先知。
还是想一想看吧,在我们年少而不经事的时候,都是根据些什么来作的决定,作的又是怎样的一种决定。正如女主角在游船上说的那样:年轻的时候,我们总以为一生可以遇到很多可以相爱的人,但到后来才发现,其实远远没有那么多。这句话倒可以作为她缺席那个相约的重要原因。
是的,我们来假设另一种情形:约定前一天的晚上,那是一个寻常的星期三,女主角如同寻常一样回到住处,也许刚同三五好友泡了吧聊过天,但她心底还是记得的,第二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到维也纳去对她而言并非难事,火车很快就能到达,随时都有,所以她并不着急。经过了六个月,她固然记忆清晰,想到那一晚甚至仍然会脸红耳热,但她更觉得那会是个梦,尤其是在没有任何联系方式、不能听到看到任何关于对方存在的证明的情况下,她越是留恋于那份美好,便越是觉得那很像是一场梦。在刚散场的那个party上,某个闺蜜又说起她与男友的争吵然后是旷日持久的冷战……女主角忽然有些厌烦了这些日常上演过无数遍的故事了,她开始觉得同那个男人只拥有那一夜未尝不是件好事,至少,她有充足的空间去用想念和回忆来勾画对方,而丝毫不必担心幻灭。想到这里,她便有些恍惚,又有些不安,她想象不出明天见到对方会是一个怎样的局面。也许相互看到的瞬间里会生出某种陌生感?毕竟,她连对方的全名都不知道。
我们的女主角在日出日落的几个月后,已经分不太清什么是回忆,什么是想象。她不知道是否是自己的期待添加了什么到其中——那个胡子茬微微泛着红色的大男孩,那样的一些细节,真的发生过吗?或者,退一万步讲,即便那全都是真的,可是六个月后呢?我们不是不知道时间的力量有多大,莫说是相互不联系的六个月,即便是天天煲电话粥的热恋中的男女们,六个月,他们可以成为任何一种现实中所有的样子。那么,女主角想,那个男生呢?他还是如当初那样的略带羞涩吗?他对自己还是那样渴求却难以言表吗?还是说,那只是他处在情感失落的孤单旅程中,恰好遇到了一个浪漫而不切实际的异国女孩,那一夜,充满着一种温度恰到好处的疗伤效果,于是,当他重回美利坚的土地,他旋即又开拓了新的人生?
这一切,在那样一个年纪上,从来都不是一个定数。而不是定数的原因与其说是看不清未来,不如说是“一心只想要看清未来”。而当他想着未来可能会怎样的时候,他其实也就同时在想未来可能不会怎样,如果未来只是“还未到来的日子”,那么,所有“可能”与“可能不”都是不能证伪的,对于他的判决都具有同等的效力。由此来看,他选择去还是不去,与他所抱有的期望、情感或价值观,并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他去了,不等于说他就是一个忠贞不渝的人,他不去,也不表明他恶意欺骗了谁。
于是,到了那一天,我们的女主角很可能只是因为昨夜的微醺而稍稍睡过了头,当她匆忙梳洗后仍旧打算前去赴约时,却又想到今天要参加一个考试。相信我,这门课对她而言毫不重要,平时她也曾因为许多微不足道的理由而翘课不去,或许只是因为若要补考,过程可能有些烦琐,而她又实在不愿意履行那些额外的手续,她知道她若是去了,总还是可以毫无波折地完成学业的。这样一想,她便又顺手拿起了课本放进包里,到火车站和到学校的路有一段是重叠的,她没有立即作出明确的决定。在那条路上,她若有所思,反复地想到去还是不去的问题,正当她快走到学校门口时,遇到了她的闺蜜,很高兴地招呼着,然后走在了一起,随即说到了昨晚的话题。我们的女主角其实也没有多少兴趣讨论这个话题,但出于好意,她也没有打断。要知道,身边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日常生活中朝夕相处的朋友,此刻就握着她的手,能感觉到温度,而另一边,是一个遥远的陌生人,所有的期许仅仅维系于那不知是梦是真的夜晚,若是她曾轻易地对身边的人谈起过,可能收到的最多的反应恐怕是“要当心哦,可能是坏人”或者“没想到你这么浪漫啊”之类的话,总之并没有哪一句能切近真实的心意。
很快地,就到了学校门口。即便是闺蜜在东拉西扯的时候,我们的女主角还曾犹豫过要不要去赴约,但到了校门口,她竟鬼使神差一般——或者仅仅是习惯性地——转身走了进去。最初的那几步她还想过打断闺蜜的话,但随即想到怕是免不了要费口舌去解释,这时候那位严格的教师又出现在视野里,令她又心烦意乱地想到了考试……就这样,她终于还是没有停下惯常的步子,跟着她的闺蜜一同走进了教室里。
上课铃响了,试卷发了下来,像她这样一个并不是想要惊世骇俗的女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起身迈步径直走出去的可能性又少了许多分。时间一分一秒地流失,直到她发觉即便此刻起来,也赶不上下一班火车了,于是她不禁发自内心地叹了口气——算了吧,执着做梦的孩子,还是当作一场梦吧。或许他也不会真的赶去呢,毕竟,他身在几万公里外的美利坚哪。放下了这个念头之后,奇怪而又自然的是,并非仅有一种怅然涌上心头,同时还有的,竟是一份久违的平静。去还是不去?她已经为这个念头困扰了很久,现在,时间过了,不管这样做对错与否,她都已经不必再为此焦虑。那一夜,同她此前曾经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甚至不过就是因为习惯性的懒惰)而错过的其他美好的事情一样,不是不令人遗憾的,但是与此同时,这种遗憾对如此现实的生活而言,好像也无伤大雅。
你看,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我们的女主角就是这样错过了可能是她今生最重要的约定。你也许会说:既然那么重要,怎么又能无伤大雅或犹豫不决?我的朋友,我再次提醒你不要以上帝视角来看待生活,有很多事情,如果不是一定要到了后来,比如到了失去以后,我们才回过头来意识到它的重要,然后甚至随着此后意义虚空的人生的延续而凸显得越来越重要,你又如何解释这世界上何以会有那么多的扼腕和追悔莫及呢?何况,在那样年轻的时候,你也许会认为那是对你无比美丽的一晚,但那也只不过是一晚,失去后你把它叫做“遗憾”,但你却还不曾意识到,那一晚也许不仅是一晚,它还是你的一生,对于它的被错失,你将找不到任何词来形容之。
我们的女主角在此后不是没有遇到任何人,事实上她交过很多男友,也和他们做爱,然后又因为这样那样而分手。每一次的情感交往甚至微不足道的细节都令她猝不及防地想到那一夜,更令她想到过了约定的那一天之后,她已无可能再与男主角相遇(不,不要对我谈什么概率)。我们看到她也一切如常地完成她的学业,然后上班、交友、恋爱,但是总有些什么不对劲,她没有少做任何事,但都没有那么投入,有点打不起精神,就好像有什么东西已经从她身上抽离。
不知不觉,这样过了九年。

九年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是一个缺乏特定意味的数字,它长过他们人生诸如求学、工作(更不用说恋情)等哪怕是最稳定的任何时期。所以说一个早熟的孩子他的成熟是假的,如果所有高度的情感可以极端地浓缩在某个瞬间,那么,要体悟到这个瞬间的意义却绝不是短短几年就可以完成的,因此,那些过早经历了人生许多事情的孩子,他们的过去其实并没有“完成”,相反,这种“过早”和“浓缩”反倒令他们失去缓缓品味之的可能,反而生长出某种偏狭的东西来。
你不能简单地去揣度女主角此后的九年,不能简单地去设想她每个孤单的夜晚或者寻常的瞬间里那些微小的心情。绝望不是一个词语,虽生犹死也不是,而比此二者更不堪承受的是,你甚至无法确证你是不是“真的”错失过那样一件如今被你视为最最重要的事情。因为此刻你是那个没有赶上泰坦尼克号的杰克,你是没有邀请特丽莎来布拉格的托马斯,你不是上帝,因为你在那些重大的时刻没有出现,因此那些所谓的重大全都不是“事实”。你没有办法去为一份你从未真正经验过的感情或者一个你从未真正遇到的人去死。

现在我们再来回想一下女主角的问题:“那天你赴约了吗?”
你意识到了什么?这是一种对于未知情况的询问,还是对于某种既定情形的求证,抑或兼而有之?当我们的女主角度过了那难以形容的九年,忽然有那么一天,在她所常去的书店看到了这样一本小说的宣传,那个情节“似曾相识”,接着她又看到了作者的名字。她说她于是就明白了,可是她真的明白了吗?不,她只是心底重又唤起了想要明白的愿望。九年以来她好像一直带着一个无比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若是没有回答她就无法安度此后的人生,发生过的事情我们总要以某种方式承当下来,无论是直面还是自欺,我们不能像动物一样发生了就是发生了,而不对之有任何作为。然而,虽然她怀揣疑问,却始终不存在一个发问的对象,那个可以给予应答的对象的缺失,恰恰是她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
现在,他又出现了,不可思议地。然而时间不是六个月后,而是九年后。物理时间中的约定当然已然失效,但是,那个问题呢?她还应当将它问出口吗?

于是,我们看到,女主角忽然停下脚步,问了她在心底埋藏了九年甚至更久的问题(因为那是个“宇宙奥秘”的问题)。而之前都是礼节性的寒暄,她甚至“关切”地问“你不是要去赶飞机吗”,好像是在说“不要紧吧”或者“若是忙就算了吧”,但她哪里会真的关心这个问题。当男主角看到她后不是显得态度生硬或目光流露怨恨,相反同样有些不知所措,她受到了有力的暗示。这是第二次暗示,男主角的小说已经给了她第一次的暗示,为此她看了两遍,并非为了确定“当初发生过的事情”,而是为了确定她此刻是否足以问那样一个问题——

那天,你来了吗?

九年之后,他们都已经不再是当初风风火火的年轻人,生活已经给了他们太多。请勿在那一刻就说“他们还能再续前缘”,不,没有那么简单,我们的女主角在那一刻所能想到的,可能不过仅仅是求证因为那一次的失约她所错过的究竟是不是如她所想的那样一种人生。倘若,你在九年之后告诉我说你赴约了,甚至,你告诉我九年来你始终呆在原地,你知道吗?你只是徒增我的痛苦,那种印证不但不令人快慰,相反,它令我欲哭无泪。若是你直接告诉我答案,其情形将如长埋于废墟之下的人经过不知多久的黑暗后被挖掘出来,乍一眼看到了阳光——我将不知何以自处,我不会看到所谓“再续前缘”的任何可能。
《Before Sunset》在这一点上是杰出的。我用不着再赘述其后发生的情形,因为它是那样地自然,虽然这种自然,是由一系列不自觉的紧张、试探、犹疑、小心翼翼、患得患失、徘徊、蹉跎、急切、欲言又止、靠近又荡开等等环节所共同组成的。影片的最终还是没有点破两人的心意和决定,悬念恰到好处。好就好在你觉得之前的九年时间虽然被耗费,但终究还是值得二字。试想若是当初两人真的重逢,倒也极有可能如男主角在小说稿中揣想的那样,“疯狂做爱然后渐渐地开始彼此厌恶”,女主角对这个揣想评价说:“那很合理。”于是,这漫长的九年足以教会他们不再轻易地错失任何东西。
我想到在路上行走的过程中两人曾谈到“如果世界末日来临”的问题,男主角开玩笑说他肯定不会再谈他的小说,但还是会讨论宇宙奥秘的话题,“当然是在旅馆房间疯狂做爱的间隙”。
这个问题的产生并不是偶然,想想看,倘若男主角真的到点即离去,那么,所剩下的这几分钟或者几个小时的时间,对于这两个人来说,何尝不是末日前夕?男主角将女主角拉到长凳上,作欲ML状,女主角虽面带笑意却是不容置疑地拒绝了男主角小小的性冒险——这个拒绝同前作中公园草地上的拒绝是完全不同的,前作中的这个小小的抵抗环节,原因是“若我同你做了分离后我就会很难受”,显然,年轻的女主角的目光是朝向“未知的未来”的,那一夜纵然会令她“很难受”却仍只不过是“一夜”而已。当她以那样的“未来”来度量自己当下的行为,她会觉得做爱这件事会令这一夜拥有一种不适宜的“沉重”,若那只是“一夜”,它就该那样“毫不现实”地流逝过去的。而作为观众,我们分明看到的却是不管她同意与否,发生什么或没发生什么,这都将是决定性的“一夜”。但是,九年后的长凳上,女主角的拒绝是这样说的:“今天并不是世界末日。”这话又是什么意思呢?这话其实是在说:若这是一件可以做爱(也并非做爱,只是轻度猥亵而亲昵的行为)便了结的事,那就并不是我所想要的,那就并不是值得我用了九年的时间去追问并期许着回答的,不,这不合时宜,这不是我所要的回答,九年后的此刻,我所问的已不是当初的一夜,而是“一生”。这个“一生”,并不是年轻时郑重承诺却不知所谓的字眼,而就是过去这九年的每分每秒,在你尚未出现的时刻,我早已经验到那些“物理上即将到来的日子”。
我们的男主角开始是不知所措的,对他来说重逢是他不切实际的期望的出乎意料的兑现,他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开始相信她真的就在他面前,然后又花了更长的时间去领会女主角此刻身处与他同样的地点,然后他才能问得出那一个浩然长叹的“why”。之前他所能端出的模样是戏谑,是无法和盘托出的热切,他并不是仅仅要确定九年前的邂逅的意义,他更要确定的是这九年的时间所赋予彼此的一切。对于这九年,同女主角一样,并不是一个“世界末日”便可作为所有的和最终的了结。

令我印象最深的,无疑是影片的高潮,前往女主角家中的那段车程。男主角终于可以对一度失控的女主角道出了他九年来深刻的痛苦,他向女主角描述他的梦境,over and over and over,那梦境深深刺痛了我的内心,“你怀孕了,你躺在我面前,你让我不要碰你,可我还是碰了,我触摸到你的足踝,你光洁柔软的皮肤……醒来时总是泪流满面……”女主角忍不住抬手去抚摸他的头发,但又触电般地收回。
这个镜头深深地,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尖。至少在这个世界上,有人能够和我一样触及到它,它是那样地真实,真实到令我无言以对。

我到哪里可以去证实曾经错失的一切,到哪里可以找到你,让我问上一句:
那天,你来了吗?

短评

看了以后,发现爱情的无辜。发现感情的突然。

6分钟前
  • susu/苏酱
  • 力荐

成就了男人的幻想:遇见一个陌生的美貌女人,靠魅力跟她上床。成就了女人的幻想:遇见了一个陌生的帅气男人,拉着他的手叨逼叨一整天。

11分钟前
  • 7酱™
  • 推荐

这部电影是soulmate的最佳诠释吧。是我憧憬的爱情。能够一起讨论关于死亡 艺术 女权 爱情 梦想与灵魂等等等等,彼此心灵交汇。浪漫的现实主义者,现实的浪漫主义者。奋不顾身的去爱吧,不管结局如何,哪怕只有不到24小时。

15分钟前
  • .
  • 推荐

话唠爱情经典版本

17分钟前
  • ζωήιδ
  • 力荐

(第二部台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所有的浪漫都在一夜之间消耗光了。我将永远不可能再有那种感觉了,就好像,那一夜不知道怎么引发了我的全部感情,我把这些感情都向你倾诉出来,而你却把它们都从我身边带走了…" 这个夜晚,就是一生。“我彻底了解一个人时,我才会真正喜欢他”

19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偷得浮生半日,换取相知一世。

20分钟前
  • 白发生
  • 推荐

当年抱着打不开字幕的盗版碟一句一句听写下来台词,一遍一遍读得爱不释手以至烂熟于心,然后我裸考雅思就7分了。。。

22分钟前
  • ふふちゃん
  • 力荐

如此深爱,唯恐对方不爱自己,才在最后一刻说出,不希望就此分开永不再见。其实,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加被爱,不是嘛?

27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有一次,在旅途上认识一姑娘,漂亮温柔。我们一起玩儿的挺开心,傍晚一起坐在草地上喝啤酒看流星,突然她问我:”看过《爱在黎明破晓前》那部电影没?“我说没看过呀!........后来我们喝完各自回房间睡了,等我回家,想起她说的话,下了一部看,看完我肠子都悔青了!

32分钟前
  • 白关
  • 推荐

你之前提到过以后几年的光景,一对夫妻会开始厌恶对方,对彼此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因此而感到厌烦,我想我会有相反的发展,我对一个人越是了解就越是能真正的去爱他,他会梳某种头发,他会穿哪件T恤,他在某种场合一定会讲的故事,我相信那会是我爱一个人最真实的境界。

34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两个人在试听间里听爱情歌曲的那一段,局促的空间里,想看对方,又有些矜持,目光刚一接触就赶紧离开,那么一段长长的时间,很好。餐厅里互打电话。对话总是很聪明。“很多人结婚的理由比这还少。”

38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力荐

难得几乎全部是对白的影片让人看的这么过瘾!

40分钟前
  • 苏比
  • 力荐

那个诗人让我印象深刻。

45分钟前
  • 紫漠
  • 推荐

全是对白的100分钟,能让你一点都不觉得沉闷,还泛起很多心思。当然是好片啦。

50分钟前
  • 暖鱼
  • 力荐

一天的时限和异地两个因素得以让两人更无保留的展示和欣赏彼此的优点,而忽视彼此的缺点。才会有这么一场新鲜的,完全付出的浪漫故事。

5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这要是在中国,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因为火车上根本没有空位。

55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他说:我要拍一张照。接着他注视着她,就像要把她和整个黎明破晓印在脑海里。那些爱的小情趣...

5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我觉得一个更可能的故事是:同一列火车上长相平庸的男女,也许真的能聊得非常非常投契,他们看过一样的书,喜欢同一部电影,讲的笑话能让对方哈哈大笑,甚至能理解彼此的某些小怪癖。但他们的面目是如此模糊啊,两个人的目光都没有在对方的身上停留过,下车的时候,大家也就这样擦过肩去了。

1小时前
  • 王大根
  • 推荐

「1989年,29岁的导演在费城与20岁的Amy相遇。两人渡过浪漫一夜,聊艺术、电影、科学。这段经历促成Before Sunrise,导演一直以为Amy会看到这部电影。可惜Amy早在1994年就因车祸去世,导演三年前才知道这个消息。终究是错过了」

1小时前
  • 进宝
  • 还行

倆主角都太加分了!!黑胶碟店里那一幕真逗。。

1小时前
  • Dyingpluto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