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煽动记录式影片。反映出不少欧洲团体政治主张的虚伪性,为了达到某个政治目的不择手段,蓄意陷害、虚假宣传、牺牲鼓动,很多不明所以的年轻人被恣意妄为,青春热血所左右,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沦为马前卒、炮灰,只是为了宣泄心中的不忿和对zhengfu的不满。但是导演的情感是对这种形式不满和反对的,认为融合、宽容、爱,才是这个世界的主题。
女主的家庭是个和平主义家庭,他们经常帮助一些外国移民朋友进入自己的国家。一天,女主父亲在楼栋入口处遇到一个不知道该将一个邮件投递到哪里的投递员,一问是自己邻居的邮件,他就接了下来,说他来送过去。回家后,他将邮包放下,就出门了。结果邮包爆炸,家人和整楼人全部被炸死。只有女主和父亲活了下来。女主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一次她被记者跟踪,跑进了一家服装店,邂逅了一个男子,并在男子的掩护下逃了出去。
男子告诉她,他们是个欧洲政治社团组织的,希望女主可以来参加他们的组织看看。在一次与父亲的冲突之后,女主真的去找男子了。在他们的社团,她看到了热情洋溢的演说,看到异族威胁论的宣讲,但是奇怪的是,宣讲者本身并不是事件的亲历者,解释是当事人没有这种情绪,只是借他人之口,将事实真相说出来。女主在男子的带领下,参加他们组织的歌会、聚会、派对等活动,最终爱上了男子。正当他们将情绪渲染到极点,有成千上万的粉丝愿意跟随他们,愿意和他们一起闹革命,甚至女主都上台以身说法,痛斥了异族威胁论。男子竟然想出了搞一场枪杀自己的戏,进一步激化人们的反抗力量和激动情绪。枪响了,男子死去了,欧洲全境的暴动者在组织在全面爆发。女主在父亲和父亲外族朋友大帮助下,逃出升天,走向了有亮光的远处……
很多热血青年思想活跃、满腔热血,很容易被鼓动,被利用,本片的政治团体就是利用了这一点,让一帮才接触社会的青年在政治企图方面大做文章,发现并煽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但是其实很多人是不明事理,附和起哄的,他们的行为只可以用情绪化、易激化等等,就好比女主,与其说是她有什么政治企图去说,还不如说是对男主的爱,为了爱才去说,所以很多人都是不知不觉已经深陷漩涡,浑然不觉,但是再回头太难,只能将错就错,越错越远。女主是幸运的,她有一个深爱她,明事理,看得清眼前的父亲,不顾一切的劝慰、救助,终于让女主回到了现实,知道了一切,最后走上坦途!
所以所有人都应该擦亮眼睛,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分清形势,明辨是非,不然很容易随波追流,成为被利用的对象!
女主很美,身材也很好,有tu点,很激情。男主也蛮帅的。
《Je Suis Karl我是卡尔》德国惊悚片,一部具有煽动性的当代社会剧,电影将重点放在了极端主义和国内恐怖主义上,讲述了政治信仰是如何被表达和激发的,用来操纵脆弱的思想,以及真相是如何被歪曲并为所谓的更大的利益服务。 一个名叫马克西•拜尔的年轻女孩在家人成为恐怖袭击的受害者后,发现自己卷入了法西斯运动,马克西的母亲和两个弟弟在爆炸中丧生,马克西悲痛欲绝,苦苦寻找答案。在马克西最黑暗的时刻,一个名叫卡尔(Karl)的英俊青年成为了她的朋友,他跟她说要来参加他主持的一场演讲,这可能会给她一些安慰。卡尔是Re/Generation运动的领导人,该运动旨在在欧洲各地创造变化,他让马克西相信,他的话将被证明是有用的。马克西参加了卡尔的演讲,他向年轻人讲述了无效政府造成的问题,以及他的运动希望如何产生重大影响。尽管她对他使用的一些词语和意识形态非常谨慎,马克西发现自己被卡尔吸引,反过来又被Re/Generation吸引。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随着Re/Generation运动的声势越来越大,Maxi将深入了解Re/Generation。但是,她是注定要成为一个新成员,白人至上主义狂热,还是她会在之后看到法西斯主义的迹象。她的性格中有一种天真的成分,但在很大程度上,马克西代表的是那些发现自己被灌输错误信息的普通人,在假新闻制造严重分歧和民众极端反应的时代,不难看出她的故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所生活的时代。
我是真没看懂
一眼认出biohacker的女主
惊悚故事。试图提醒观众,不要过于相信眼睛和耳朵,要多用脑子。漂亮的外貌、悦人的言行,也许就是“诱饵”和“伪装”。天上为什么掉馅饼在我的脚下?这么俊的家伙为什么对我这么情义?呵呵。
Maxi作为移民政策的最直接影响者,既是难民的朋友,又是“难民”所带来恐袭的受害者,她身上的这种割裂感可能就是当下欧洲社会问题的一个切片,作为社会的最新鲜血液,这个问题必然一直悬在年轻一代的心头。前半部分一直在铺垫maxi的愤怒和恐惧,为的是待到后半部分被彻底煽动。Karl的巧言令色下是不择手段,爱、同情和激情被这种人所利用的下场就会沦为极端的宣泄。画面很漂亮,不过剧情上有点不够流畅,前半部分略慢;暴动和前面略有些脱节;结尾更是显得虚无缥缈,和之前近乎阴谋论的设计格格不入了。Jannis哪里是靠演讲啊 明明是全靠美色传教 骗了一群男男女女为他卖命()
片名取材自7 年前「查理週刊」遭受恐攻後所衍生的「我是查理/我追隨查理」Je suis Charlie運動;但那卻並非該電影Je suis Karl或稱極右歐洲的起點,要回溯至2011年因敘利亞內戰爆發所引發的歐洲難民潮。電影只是對Je suis Charlie的挪用,將視野擺放在2010年後的歐洲新世代,以及反移民極右派的崛起。類似北歐國家極右派的主張訴求,國家文化遭受威脅;事實上以德法為首的歐盟陣營,在過去十年面臨伊斯蘭主義、敘利亞難民問題時,早已是千蒼百孔。電影取巧的透過青年覺醒的力量,將昔日多元文化主義的歐洲,推向極右排外的高牆;不僅僅於電影裡的柏林、巴黎、布拉格,甚至是全性性的顯學。我覺得電影本身在處理「極右排外」的方式不差,將移民、親情、愛情與犧牲綑綁在一起,成為血肉相連的共同體。你可以試著想像歐洲在經歷了新冠疫情之後的模樣。
可以和去年威尼斯主竞赛的《明天整个世界》形成比照,更多聚焦情绪,以及观察这个世代的意志流动与议题进程;但相关的气力与技法,其实更适合用纪录片作为载体来运行。讨论与呈现之外,角色的故事和成长的空间并不太多;Maxi的演员格外的差。
不好看,看了神经兮兮的,1分打的还嫌多啦
妈妈咪呀,我又不是选民,为什么要去看一部这么艰难的影片去年美国大选前有《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今年德国大选前有《Je suis Karl》(片名一定要按原名念,很明显来自je suis Charlie 和je suis Paris)。从剧本创意上讲后者要比前者精妙,但完成度实在是恨铁不成钢,熬过第一个小时,第二个小时才正式进入状态,结尾可惜又拉垮——前面拍得太拖沓,后面拍得太真实,结尾又太理想化。片子拍成这样,就想问rechtsradikal们看完之后会做何反应?我很担心是“Ta在丛中笑”。但好在这种片从来都不是拍给反派,而是拍给摇摆者看的,片子拍成这样,确实可以让人清醒一把,提高警惕。妈妈咪呀!原来他们知道,不是每个学生领袖都是Tom Hayden啊!7/10
无论是左还是右的极端主义,在现代社会依然有丰沃的存在土壤。
题材可以,但是拍摄水平不行,剧情拉夸,节奏慢,没有那种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感觉,结合影评勉强可以看懂,绝对是本人看过的最垃圾的德国电影之一。
剧情无聊又拖沓 可以说毫无亮点
德国妹子真开放,居然主动吃长期避孕药!
稀碎
青年 革命
比《明天整个世界》好太多,就是前戏太冗长了。
还行。
网飞现在天天出狗屎 但爱看疯男人
剧情松散,节奏拉胯。一件事都讲不好就别别把文本搞的那么复杂。就显得特别眼高手低。这革命搞得跟闹着玩似的。
Jannis Niewöhner
Jannis全德最正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