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疯人院

剧情片美国1975

主演:杰克·尼科尔森丹尼·德维托克里斯托弗·洛伊德路易丝·弗莱彻

导演:米洛斯·福尔曼

剧照

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1 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2 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3 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4 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5 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6 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13 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14 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15 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16 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17 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18 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19 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7-28 04:38

详细剧情

麦克墨菲(杰克·尼科尔森 Jack Nicholson 饰)为了逃避监狱里的强制劳动,装作精神异常,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他的到来,给死气沉沉的精神病院带来了剧烈的冲击。 麦克要求看棒球比赛的电视转播,挑战了医院严格的管理制度,受到护士长瑞秋(路易丝·弗莱彻 Louise Fletcher 饰)的百般阻挠;麦克带领病人出海捕鱼,振奋了 他们的精神,却让院方头痛不已。院方为了惩处麦克胆大妄为、屡犯院规,决定将他永远留在疯人院。生性自由的麦克再也无法忍受疯人院的生活,他联合病友,高大的印第安人“酋长”,开始自己的计划:飞越疯人院。 本片获1975年第4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五项大奖。主人公“不自由毋宁死”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豆瓣

长篇影评

1 ) 又是一部“闷骚”型的奥斯卡最佳影片

声明:本篇感想与主流的影评有些背道而驰,有部分展情节透露。慎入!建议先看完影片,再看评论。

不得不承认,我是直到今天才看到这部影片,感觉好像有点落伍了。

很早就已经听说过个影片,不过关于它的资料了解并不多。今天在网上才看到此片曾在第48届奥斯颁奖典礼上横扫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及最佳改编剧本这五个最重要的奖项。不过,一向对奥斯卡并不感冒的我对此也没有多大的触动,只是有点好奇。既然把五个最重要的奖项揽入怀中,应该必有其过人之处吧。

在我的印象中,大部分的奥斯卡最佳影片都是那种“闷骚”型的,基本上都是深沉的不得了。虽然这些影片的思想内涵都很深刻,一般都是针砭时弊的,但是单纯的从观赏性来说,它们却不如一般的商业电影。从历届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来看,动作片、喜剧片、科幻片、恐怖片获奖的屈指可数。所以一般来说,观看奥斯卡最佳影片都得耐着性子,看完后需要慢慢回味才能感觉出味道来。

老实说,看完影片后,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闷骚!影片突出表现了那种为了争取自由和个性解放而不断反抗的精神。但是我同时也觉得麦克默菲的行为也有些过分甚至有些荒唐,而且某些情节的设置还淡化了影片的主旨。

看完影片我也查看了一些关于此片的影评资料,发现有很多人都非常推崇此片。很具代表性的观点就是,影片讲述的是被社会抛弃的人们的反抗斗争,讽刺了西方社会的非人性化。影片着力刻画了精神病人的黑暗生活和悲惨境遇,作为精神病院非人性体制的卫道士的医生的铁石心肠和冷酷无情,以及精神病院中病人对传统和体制的反抗。它对压抑人性的现代工业化社会的重重一击,是美国70年代社会电影的代表作。影片描写美国工业化社会对人性病态的压抑,着重反映了一种在现代化管理的社会中,人们被紧紧束缚而动弹不得的恐怖景象。影片表面上是在叙述一个精神病院中所发生的悲剧故事,实则却展现了那种为了个性解放而孤军奋战的英雄,由于找不到正确的解放道路而最后为社会所吞噬的悲惨命运,有着浓重的悲剧色彩。精神病院实际上是美国病态压抑的工业化社会的缩影。它象征着“囚笼”,任何与社会意志相违背的人都会被认为是“精神病”而打入囚笼。个性被受到束缚,而文明现代社会高呼所谓的“以人为本”,“民主法治”仅仅又是文字游戏,根本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精神病院亦是一个小社会,而精神病人则是“人民”,护士和工作人员就是统治者,医院的规则就是教条,就是宪法,不允许任何人违背。――(来源于网络收集,作者不详)

按我的想法来说,如果脱离了那个特殊的历史背景(美国70年代工业化的社会),那么本片的思想内涵远没有达到如此高度。我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也没有生长在那样的社会下,无法感受当时条件下影片带给我的触动。我是今天(2009年)才看到这部电影,难免会用现在这个时代的眼光来看待。也许是受到社会主义教育的毒害太深的缘故,也或许是因为时代的变迁,看待事情眼光的变化,所以看完影片后,虽然觉得护士长的某些行为有些过激,但还不至于达到那种口诛笔伐的程度,麦克默菲虽然为自由、为个性解放而反抗,但他的品质也没有那么高尚,有时甚至觉得他是在“自作自受”。

以上的那些看法,纯属是我用现在的眼光观看此片时的心理感受。关于此片的详细解读在网上已经太多的影评资料可供参考,但是我在看了那些影评后,心里好像有些话不吐不快。当然,以下的这些看法,只是个人的见解,也许与那些主流的影评背道而驰,但却是我真实的想法,权当是“鸡蛋里挑骨头”或者说是一种另类的解析,聊以忘忧吧!

首先需要申明的是,我的这些看法是脱离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仅就影片的隐喻和讽刺而写的,不过,有些方面即使在那样的背景下,也说的过去。

影片把精神病院喻为现实社会的牢笼,精神病人喻为普通社会民众,医生、护士以及警卫喻为国家的统治者或者说是维持国家机器运转的人,把麦克默菲喻为为追求个性解放而抗争的人,把医院里的各种规矩和管理手段视为对民众的专制,其目的就是为了压制个人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

以我的想法来说,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由和个性都是相对的。医院里的那些规章制度,其目的并非是单纯的为了压制个人自由而设立的,至少它在一定程度上将这些危险的人(尽管他们看上去并非全部是精神病人,但这是为了故事剧情的需要,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仍然是危险的)隔离开,恰恰是为了保护大多数人的安全。既然是相对危险的人,适当运用一些强制性的管理手段,也无可厚非。当然了,如果手段太过激烈(如片中对麦克默菲进行电击治疗和额叶切除手术),肯定是极力反对的。但像片中前面的那些手段,我个人感觉医院并不是那么专制的。

有人曾说,在片中那些精神病人的确定只是依靠医生的判断,缺乏人性,是专制,是没有资格的。我不禁想问,不靠医生的判断,要靠什么?又有谁有资格来判定?在我们现实的社会中,精神病的判定不也是人为来做的么?那些精神病的标准不也是人为制定的吗?我们现在大多数精神病不也是靠医生的判断吗?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要想稳定、有序,必然会有一套相关的制度来维持它的正常运转,要不然,这个世界岂不是早就乱了套了。

片中提到,麦克默菲曾向护士长提出放低喇叭声的要求,但遭到了拒绝。老实说,这个片段由于音效的原因,我还无法确认,那喇叭的音量是否真的如麦克默菲说的那样,有些过大。不过,我们也无法排除是他故意提出这样要求的可能性。毕竟,不同的音量对不同的人来说接受的限度是不同的,有些觉得50分贝的音量已经无法忍受,有些人则觉得这样的音量还有些小了,所以,护士长拒绝他的这个要求是否不合理,我们真的无法准确判断。

那个所谓的“民主”投票决定是否转播棒球比赛,说是护士长设得的圈套并不为过,但是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来说,这些的做法也可以理解。这就像我们上学或上班的时候,碰到世界杯、奥运会,我们能向老师或公司老板要求更改作息时间,以便观看比赛吗?即使有一大半的人同意,难道说我们就应该牺牲那小部分人的利益来满足大部分人的利益,凭什么呢?如果晚上转播比赛,他们的吵闹声是不是会影响其他人呢?这样的做法对那些不喜欢比赛的人来说,是不是也有些不合情理呢?不太人性化呢?

影片中麦克默菲带着一群人外出偷船游海,最后一个不少,平安归来。这是不是实在有些扯淡,这是为了突出主题而刻意设置的情节。在现实在生活,这样情况可能会发生吗?姑且不论他们能否偷得到车,从医院里逃出来,就是他们一群“疯子”出来,难道就没有一个人想逃跑的(尽管有些人是自愿进入精神病院的,但也有些人是罪犯,也有些人并不是愿意呆在那里的),一群精神病人在海上游船、玩鱼钩、钓鱼竟然一点意外事件也没有发生(当然了,不发生意外也很可能的,不过,我想发生意外事件的机率绝对要大得多);如果他们这样的行为,一切无恙的话,真不知道现实中还有设立精神病医院的必要性吗?反正偷偷出去玩了一圈回来,没有伤人也没有害己,更没有什么大的危险,还要医院干吗,直接让他们出去玩得了。

还有护士长将病人的香烟管制起来,我觉得我是赞同她的做法的。麦克默菲公开赌博,说好听了是为了给医院时制造点生机出来,说句不好听的,他就是为了自己找乐子。如果他真的那么高尚,为什么赢了别人的不再赌局结束后还给别人,那些输了的人从护士长那里拿到烟再输给麦克默菲,岂不是全为他人作嫁衣。如果默菲真是为病人着想的话,那么他就会认同护士长说的话,如果他不赌或者赌后将香烟还给别人,那么护士长自然会将香烟发到他们手上,反正护士长又不抽烟,也不会无聊的用这些烟去谋私利。

至于麦克默菲,由始至终我都不觉得他的品质高尚,他的所作所为在我看来多数时候就是为了自己。他为逃避强制劳动(这点影片好像并没有交待很清楚,不过不管怎么样,他都是在装病)而逃到精神病院,首先他的动机就不纯,他是为了逃避自己的责任。进入医院,医生也曾质疑他的动机,但是他依然装病。不得已,医生决定留院观察。第二次,医生判断他没病,但是依然没病装病,能走不走,继续留在医院。等到第三次,几位医生的不同意见和护士长的看法将他留下来,这时的他反而有些愤慨,让我觉得他愤慨的实在没有理由。谁让他能走的时候不走,等闯出祸来了,就想一走了之,如此作为岂不是小人行径。

他在医院里的那些行为,要求降低音量、公开赌博、要求转播棒球比赛、打赌玩游戏、带人打篮球、偷船出海等等,说好听些是为了给医院带来生机,是在为其他人着想;说难听的就是因为他觉得无聊、郁闷,为了找点乐子,不得不找其他人一起来玩。如此一来,从客观的效果看,他的行为的确影响了其他的人,也让周围的人有了表达自己思想的愿望。但我觉得,他的主观目的却不是如此。

后来他决定逃走的时候,从外面找来了两个女性朋友举行了一场送别晚会,还带来香烟和酒水,结果把医院闹得天翻地覆,也不知道他考虑过没有别人的身体是否能承受酒精的刺激,他甚至还把他的一位女性朋友跟一位病人比利来了一场欢爱,其他病人也恶作剧般的跟着起哄。让我觉得他的行为实在有些荒唐。试想一下,假如你负责管理一个公司,乘你不注意的时候,有人把公司给搞得乱七八槽,不像样子,你会是个什么样的感受?还貌似很高尚的帮助朋友解决生理需求,如此荒唐的行为,作为一个正常的管理者,无法忍受简直太正常了。

由于这样一场的送别晚会,麦克默菲自己也喝得酩酊大醉,再加上比利的离别欢爱,结果把自己逃走的时机完全浪费掉,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知道肯定是走不掉了的。尽管已经知道剧情,但是以这样一种“完全可以逃走,却自己机会浪费”的方式出现,让我对后面的以他悲惨结局来突显影片主题的意图大大弱化。同时,由于他荒唐行径,导致了比利给护士长抓住口实,将他逼得自杀,虽然护士长的做法有些卑鄙,但罪魁祸手却是麦克默菲。他还很冲动的上前企图掐死护士长,不知道他有没有考虑到比利自杀的真正诱因是什么?我觉得他应该为比利的死负上很大的责任。

在这样极端恶劣的行为刺激下,医院终于采取了最严酷的手段,割掉了麦克默菲的一部分额叶,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白痴。“酋长”不忍心他受苦,用枕头闷死了他。对于他这样的下场,老实说,尽管我觉得医院的做法有些极端,太惨无人道,但是我觉得这恶果却是麦克默菲自己造成的,虽然凄惨,但是却不能让我太多的去同情他。我不反对他为自由,为个性解放而抗争,但是需要把握一个度,“兔子急了还咬人了”,何况本身就是负责监管他们的医院。所以有时觉得他是“自作孽,不可活”!呵呵……有点消极了。

不得不说,影片的结尾部分安排得很巧妙,医院对麦克默菲实施了惨无人道手术,麦克默菲也因此而丧命。在这样的结局下,使得我们对默菲的形象一下子就高大起来,对于前面的所做所为也给出极为正面的评价,而代表护士长一方的医院由于手术的原因,以前的相对正面的形象也就变得是别有用心,极其负面。

这种情况,很像我国前些年的那些模范榜样。因为一次事件殉职或丧命,铺天盖地的赞扬声随之而来,追溯起来,这个英雄人物的祖宗18代好像都是很纯洁无瑕的,都是大公无私的。当然了,我们也不能否认情况确实存在,但真的每个英雄人物都是那么完美吗?不尽然吧?而那些因为一次的偶然事件而东窗事发的富商巨贾、政府高官们,更是被口诛笔伐,他们以前的所作所为也被看成了别有用心的做法。(如一些不法商人富起来后,热心慈善,捐款捐物,以至于我们都把它当作了为谋名谋利故意施为,还有一些政府高官,前期的时候很是清正廉明,结果一不小心栽了跟头,以前的那些政绩也变成了为谋上位而故意做给上级看的。虽然这些情况很多确实是如此,但绝不是个个都是。)

笔者最欣赏的还是那个“酋长”,给人一种“大智若愚”的感觉。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很赞同他将麦克默菲捂死的做法。最后,他举起沉重的水泥墩狠狠地砸破了铁栏,向着丛林深处逃去。“酋长”的出逃似乎也意味着默菲渴望自由,追求解放的精神得以传承,他的出逃,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也给影片划上一个最完美的句号。

以上所写的这些,是我在观影过程中的真实感受,我并没有体会出像很多影评人写的那样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讽刺意味。

也许很多人看了我的这篇感想后,禁不住的想骂人,也会有人觉得我的这篇感想脱离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实际上就像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这样的解读毫无意义。不过,本人是本着记下自己真实感受的想法才写的,并不想违心的去颂扬它的伟大。

亦孤 /文 07/17/2009

2 ) McMurphy为什么要……?

这个片子的原著和电影我都看了,对原著的印象大概更深一些,有些地方可能会记混,不过大致上应该差不太多。顺便推荐大家去读原著,从头到尾都非常精彩,很多细节在电影里都被省略了,毕竟时间有限。

看到大家在讨论McMurphy的死,忍不住想说几句。这部书/电影对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精神病院可以算是很真实的描写,病人完全没有人权,虐待时有发生,治疗方式十分单一,最有力的工具就是书/电影里所有人都害怕的电击治疗。而对精神分裂症的终极治疗方式就是McMurphy最后所接受的额叶切除手术(lobotomy)。大脑每个半球分为四个叶,额叶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大约占1/3体积,切除以后人会失去很多功能,包括很大一部分的性格(personality)。这在现在看来绝对是极端不人道的手术,可是当年手术的创始人Moniz却因此获得了194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自从这本书问世以后,美国和欧洲掀起了一系列反对滥用电击治疗及虐待精神病人的运动,通过了限制精神病院权力的法律条文,精神病人的生存状况才得到很大改善。

一个人怎样会被诊断为精神病人?作为“科学工作者”,我应该说,对精神疾病的诊断已经极大地系统化和规范化,有各种手册条文可以参照。但是对“精神”的诊断,始终有很大的困难存在。Chief和McMurphy真的是精神病人么?很明显,即使从我们“正常人”的角度来看,他们也没有什么严重的精神问题,chief之所以怪僻沉默,是因为他父亲是酋长的印第安部落被白人侵袭衰亡,而McMurphy最多不过是一个不听话的捣乱分子,还自作聪明地以为精神病院会比劳改农场要强。但是社会规范体系是容不下这样不遵守规则的人的,所以不论McMurphy身在何处,他的结局几乎是注定的。

只是书/片子的中间,看到他们出海钓鱼,看到他们找来女子和billy在一起,看到他们暂时的胜利和欢乐,我几乎已经完全融入进去,和他们一起轻松地快乐着,忘记了那必将来临的命运。当McMurphy终于被送去手术,我几乎快要落泪。这样鲜活的一个人,他的调皮和活力宛然还在眼前,却始终斗不过社会的规范,转眼间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他不是植物人,手术后过一些日子以后他能够起床,吃饭,说话,可是他已经不再是McMurphy,只是护士长的成功作品而已。人世间最大的悲哀,只怕莫过于此了。

Chief在逃跑之前,为什么要杀死McMurphy?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因为他知道,如果真正的McMurphy还活着,一定会觉得宁可死了,也不愿意过行尸走肉的生活。也因为在他的心中,这样的McMurphy存活在世界上,是一个极大的失败和讽刺。McMurphy曾经说过,他们要离开疯人院,——获得自由对他们来说,便是最大的胜利。现在这样的McMurphy怎样才能够离开,怎样才能够自由?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死去。Chief杀死McMurphy,只是帮助他作出最后的抗争,然后带着McMurphy的思想和期望,冲出去寻找他们的自由。

就象很多人说的,其实我们“正常人”在社会中的处境,未见得就与这些精神病人有很大的区别。“护士长”所在皆是,被扼杀的McMurphy,也实在并不罕见。我非常喜欢这部书/电影,正是因为我能够体会到他们的欢乐,痛苦,斗争,失败,而感动于他们最后惨烈的胜利。要我总结它给我的感想,四个字:荡气回肠。

3 ) 不是英雄,只是冲不过高墙的病人。

我恨不得要给这部电影打6星。 难得一次没有事先看电影介绍和豆瓣影评,我很高兴没被他人的主观意见所影响。 在对一部电影的认知为0的情况下去观看它,反而能看出更多的东西。 我喜欢影片诙谐的基调,音乐亦配合得极好,有很多次令人忍俊不禁,然而高潮却一次又一次隐藏在平静之中,从头到尾,它都没有让我失望。 无疑,每个观者都能看出它是政治讽刺,但这并非是阐述简单的free will与整个社会的抗争,更不是对失败英雄的赞颂。 至少我始终都觉得导演的立场很中立。 毕竟谈及政治,永远不会非黑即白。 在看前半部分的时候,我一直对这部电影的情感倾向持有怀疑态度。 墨菲的形象从一出现就着实一个愤青,而并非很多人所说的英雄化身。他单纯、急躁、乐观、叛逆、理想主义,典型的Day dreamer。 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找到原型。还记得在学校的时候吗,班上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喜欢同规章制度作对的学生,叫嚣着反对应试教育云云,而其他人呢,有些胆小单纯的对他羡慕欣赏(如Billy),也有自以为看透的对他嗤之以鼻(如Harding),总之多半还是抱着一种饶有趣味看热闹的心态看着他与老师甚至校长对着干,必要的时候会跟着起哄相应一下(如里面大多数病人),事情闹大的时候明哲保身。造反者的心理是简单的,旁观者的心理是复杂的。 于是在看到电影前半截时,联系电影标题,我内心一直在不自主地琢磨,这会是讲一个人被社会成功改造继而也反过来影响了社会的故事吗?会围绕“个人追求与社会的矛盾以及带来的成长”吗?然而直到情节的慢慢推进,我才发现,它所展现的主旨比我所想还要残酷得多。 有些影评人对主题所概括的“那些正常人才是真正的疯子,疯子们才是正常人”,我并不喜欢。 疯子们到底还是不是疯子?精神病院到底代表着什么? 先说瑞秋护士,我本人其实相当欣赏这个角色的演绎。 她一直那么镇定、威严,抿着的嘴角看不出表情,即使到后来被狠狠掐倒在地的时候眼神里依然脱离不了某种沉着(因为她心里知道医院护卫会过来的,这是一种统治阶层的自信)。 有一个关键情节,在医院的管理层商讨要不要将墨菲遣送回去时,决定他留下来的人是瑞秋护士,她认为,应该把墨菲留下来,治疗他。 她并非代表着暴力的统治阶层,而是完美地诠释了看似人道主义实则扼杀自由精神的统治阶层,的确让人想到在讽刺当时的美国社会。 说到底,无论什么时代、何种意识形态下的社会,本质其实都是如此吧(比如某朝)。 于是在墨菲向瑞秋护士质问为什么不能离开这个鬼地方时,他惊讶地得知,这其中并不都是罪犯,有好些人是主动进来的。这对他是个不小的冲击,简单的他以为每个人都有着和他一样对所谓自由的追求。这一段可谓是一个不小的高潮。 每个病人的背后都有故事,有点迂腐刻薄的Harding厌恶自己的老婆看街上别的男人,年轻清秀的Billy有口吃和爱情失败的自杀倾向,总之,他们都是怯懦的人,因为害怕与无法适应这个现实世界的规则而逃避到了精神病院。 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墨菲真的勇敢吗? 我不觉得。他仅仅是单纯与充满某种追求罢了。他也是怯懦的,不要忘了,他因为厌恶,想逃避农场的劳动改造而装病来到了精神病院。说白了,他出于自身的不适应而企图改变世界,无法改变大世界而妄图改变小世界。 因此,墨菲和他们一样也不过是病人。 如果说人对于社会的适应性决定是强者还是弱者,那么社会的弱者有两种,一种想要逃避,就像其他的病人;一种想要破坏规则改变社会,就像墨菲,医护人员们说他是危险分子。 这就是为什么瑞秋护士执意要留下他治疗,对于社会而言,福利从来不是为了纵容人们的退步,它所做的是需要最大程度地将人扭转成有利于和谐社会的状态,即使不同于正常人,至少要确保他们无害。精神病院从来不是为宠溺呵护病人存在,他们最希望的事莫过于病人变成正常人,所以瑞秋护士最常用的治疗手段是向病人尖锐地提问,她的目的是让他们直面自己所逃避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院长说瑞秋护士是院里最优秀的护士),所以他们会用电击来对付狂躁闹事的病人。 所以,精神病院也并不代表整个社会,它仅仅代表针对弱者的社会环境。 但有一个病人,与众不同。 从chief出现的时候,直觉告诉我,这个印第安大汉的分量或许会比墨菲这个主角还重。事实证明,chief是整个电影的亮点,灵魂人物。 墨菲这个角色是单纯的,chief不是。他早早地对于无法改变的体制有了清醒的认识,他装聋扮傻,完全不与体制发生关系。还记得chief终于开口说话后的晚上吗,他最后对墨菲说了一句话,是整部电影最让我猛然一震的地方,“They just worked on him,the way they're working on you”,他们利用墨菲的什么?有杀鸡儆猴的成分,就像瑞秋护士通过利用克扣病人香烟的手段禁止他们与墨菲赌博一样,这也是统治阶级最常用的一招,转移与利用人民的恨意,(如同某些班主任因为一个人调皮而要惩罚全班一样,激起全班对不守班规的人的仇视),严惩恐.怖分子目的就是告诉某些心里打着小九九的人们与和谐社会作对的下场。 chief的逃避与大部分人不同,因为父亲的死,他过早地知道现实的残酷所以躲进了一个于任何人无害的保护壳里。 很有趣的是,他逃避的并不是外界,而是自身。他封闭起来的,是他自身的力量。 这样说来,他和墨菲,属于两个极端。 一个盲目的乐观,想要超越自身力量地去改造世界;一个隐忍悲观,任凭周遭变成什么样子。 血热的人,挂得最快。但墨菲不是白死,任何一种突破总要有最先唤醒力量的东西,他就像那根引发爆炸的引线。 综上,《飞越疯人院》的主题真的只是反体制反主流吗?我相信它所表达的内涵式更为深刻的。 之所以最后chief可以离开,最简单的原因,是因为他已经不再是病人了。 他打破了自身的封印,他是有力量的、强壮的,他可以搬起那个谁也搬不动的饮水机,那个墨菲穷尽全身力量也挪不动的东西。 于是他做到了,他砸开了窗户,在夜色里逃出疯人院。 可以说,体制选择了chief,chief的回归是自然的觉醒,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我想这样的力量才是导演真正想要赞颂的,而非多数人眼中的浪漫天真的英雄主义,而非简单的对某种体制的抗争(我觉得这跟导演自身身份有关,他从苏联逃到美国,应该看到两种体制下的本质相同点)。 如果要飞越,请先保持低调,看看自己的羽翼有多丰满。 ====================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是2010年10月23日星期六,因我所在的高中为防止学生盲目参与明天长沙的游\行活动,而将周六的补课推至明天,作为高三学生的我得以有闲暇来观看此部好片,卜拉卜拉谈起我一点都不懂的政治。

4 ) ~飞跃疯人院~

一、 关于本片的背景
(一)、原著背景
《飞越疯人院》原本为美国作家肯•克西于1962年发表的小说,作者以疯人院暗喻美国的社会体制,全文充满了浓烈的反体制提倡个人自由意味。而在小说的发表年代(60年代)也正是美国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二战结束后的东西方冷战、麦卡锡主义、马丁路德金倡导的黑人民权运动、肯尼迪总统被暗杀、美国卷入越战……,相应的艺术领域也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作家、诗人、歌手纷纷借以文字、音乐来表达对60年代美国体制的失望和不满。荒谬的大时代成就了美国文学史上一批杰作:《二十二条军规》(约瑟夫。海勒)、《五号屠场》(库儿特。冯内古特)……
(二)、电影背景
导演米洛斯•福尔曼于12年后(1974年)根据这本小说改编而成电影,由于米洛斯•福尔曼个人复杂的意识形态背景使得这部同名电影似乎有了更为深远和独特的蕴意。也许只有了解导演个人背景才能更好诠释米洛斯•福尔曼不合时宜在70年代的美国拍摄如此一部反体制的电影动机何在。(美国50年代有以艾伦。金斯堡和克鲁亚克为代表的“垮掉的一代”以及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60年代有呼唤“爱、自由、和平”的嬉皮士和花童为表率的“迷惘的一代”,70年代的美国年轻人则被史学家称之为“享乐的一代”)
米洛斯•福尔曼原籍捷克,犹太教徒的父亲和清教徒的母亲二战死于纳粹集中营,他从小在布拉格亲戚家中长大,毕业于布拉格戏剧音乐学院。(这里同样诞生了优秀的捷克导演史瓦拉父子——“菁菁校树”),其早期在捷克完成的电影作品既显露锋芒,“black peter”(1964)、“loves of blonde”(1965)、“the fairman's ball”(1967)分获威尼斯、戛纳电影节奖项。60年代捷克国内日渐浓厚的艺术创作自由使得米洛斯•福尔曼打算在布拉格一直发展自己的电影事业,但在1968年,随着苏联坦克轰隆挺进布拉格,米洛斯•福尔曼被迫逃亡到法国。这就是现代史上知名的“布拉格之春”。
或许从“布拉格之春”里可以探求出米洛斯•福尔曼赋予本片的另一层深意——不仅只是个体对体制的反叛(个体与社会的对抗),而且尚可看做是捷克对苏联把持的社会主义联盟之反叛!(弱国与强国的对抗)
(三)、布拉格之春
  1968年是现代史上的“捷克斯洛伐克年”,这个中欧小国以“布拉格之春”而闻名于世,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颗明星。
  1968年8月20日的晚上11点,由苏联国防部副部长,陆军司令巴甫洛夫斯基将军指挥的华约部队的24个师(16个苏联师,3个波兰师,两个东德师,两个匈牙利师,一个保加利亚师。)以闪电战的形式瞬间占领了捷克首都布拉格,占领军冲进捷共党中央大厦,扣押了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捷共第一书记亚•杜布切克,国民议会主席斯姆尔科夫斯基;政府总理切尔尼克也在政府所在地被捕。引得苏共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大发雷霆做出攻打布拉格举动正是因为捷克国内的“布拉格之春”事件。
  1953年斯大林去世,标志着斯大林时代社会主义联盟的政治恐怖和强权统制的结束。1956年2月25日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克里姆林宫第二十次苏共代表大会上,对斯大林实行独裁专制和血腥暴行的控诉。赫鲁晓夫一边在控诉斯大林罪行的同时,一边相继对社会主义联盟内部的小兄弟东德、波兰、匈牙利国内出现的试图反抗和摆脱苏联摆布的状况派兵镇压。
  捷克国内也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声音,一些作家充当了呼唤自由的先锋,在1967年6月27日捷克斯洛伐克第4次作家代表大会上党员作家(及我们所熟知的后来写下“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生活在别处”的作者)米兰•昆德拉提出的“自由与专制、人道和非人道”的话题和瓦丘利克所做的关于政治恐怖和专制统治的话题将会议推向了高潮。反专制,要民主;反斯大林主义,要人道精神;反审查制度,要文化、新闻自由的呼声成了这次大会的主旋律。
  时任捷共第一书记的诺沃提尼,是斯大林的真正崇拜者。他处处模仿斯大林:给自己设计了一套和斯大林一样的元帅服;还有,同样尊严地紧闭着嘴,同样拿着一个斯大林式的大烟斗。他对于这次作家大会大为光火,对“传播对社会主义有害的、与共产党格格不久的意见和思想”实行全面反击。随后就开除了几位作家的党籍,将作协的文学报划归新闻部和文化部直接领导,开除了全部19名编辑,限制在报上谈论改革,禁止一些所谓“改革家”公开讲话。
  此时捷共主席团成员杜布切克开始反对诺沃提尼的文化专制和镇压浪潮。提倡进行改革,包括政治上的党政分开和经济改革。在经过几次激烈的政治对抗后,杜布切克这位并未掌握着党、政、军大权的政治家因在国内获得大多数人民支持最终在1968年4月成为了新一任的国家领导人。他提出了民主与自由的行动纲领。
  同时,作家瓦丘利克也写下了“布拉格之春”里最耀眼的2000字宣言——“统治者的主要罪恶和最大骗局是,他们把自己的专横说成是工人阶级的意志。”、“削弱了共产党的权威的,并不是人民的批评和反对意见,而是这个制度本身”……
  该份宣言引起了苏共极大愤怒,在苏联的主持下,华约五国领导人共同写给杜布切克一封联名信,信上说“反动势力利用了捷共领导的软弱,滥用了”民主化“的口号蛊惑人心,发动一场反对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及其忠诚可靠的干部的运动,其目的显然是要取消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反社会主义和修正主义势力把黑手伸向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去,把它们变成攻击共产党的讲坛……这正是反动派能够利用《2000字宣言》的形式向全国发出号召,公开自己的政治纲领的原因。这个声明直言不讳地号召反对共产党和合法政府,煽动罢工和骚乱。因此我们相信,坚决击退反共势力的进攻,保卫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是你们的任务。也是我们的任务。”
  杜布切克在复信里断然否定了里面的指责。随后双方开始了漫长的谈判和争执。在经历了数轮会议后,并未达成一致。到了8月,便出现了如上情景。在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里也可多次看到这位作家谈起“布拉格之春”及苏联入侵。
苏联入侵后不久,布拉格的作家、电影工作者、知识分子等文化人士纷纷逃离苏联军队进驻的布拉格,前往法国。其中就包括本片导演米洛斯•福尔曼。
二、 疯人院的寓言理论
对于该片的理解最为畅快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破解本片丰富的隐喻及微观的象征,这部分之所以称为寓言理论,是因为这部分引用了一些权威人士对影片象征意义的读解。在后结构主义理论家福柯在他的著作《癫狂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精神病史》中,提出"现代精神病院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权力机构。"疯人院在福柯那里预示着关于现代文明社会的经典寓言。我们知道,无论何种机构,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家精神病院,都有其自成体系的一套结构性特征。而片中所展现的疯人院的体系结构,正是“资产阶级社会及其价值观的象征性缩影。家庭与子女的关系与父亲的威严为中心,违法与惩罚的关系一直接伸张正义为中心,癫狂与神经紊乱的关系则以社会和道德秩序为中心。” 不难看出,疯狂与疯人院在于福柯无疑成了一个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寓言。在福柯那里,疯人院与监狱不仅是文明社会的典范,也是西方文化的典范。本片由于独特的选材和在美国影坛上的轰动效应,引起了人们的持续关注,引发了人们寓言式解读的兴趣。曾有国内论者在一篇颇有见地的文章 中详尽的论及了影片作为一部反美国现存体制之语言的含义。此论者认为:影片包含着一个由拉查德护士长所指称的关于“秩序的深化”,和由印第安酋长和麦克墨菲指称的“反叛的神话”。此论者指出,占据了秩序/反叛间一项的,是麦克墨菲,“他被封锁在疯人院般的现存体制中,其欲望的核心就是逃离和反叛这一异化的牢笼。而作为这一体制本身所造就而成的产物,逃离和反叛的结局只能被自诩的强权是以惩罚并被剥夺意志和行为的能力。”而占据了非秩序/非反叛这一中立项的,是疯人院的众疯子,他们“构成了一种奇怪而普遍的语义——社会关系”,“他们既不遵从和信赖现存体制的合理和可靠,却又没有能力彻底打碎和逃离之一异化了的秩序。”而作为秩序/非反叛一项之指称的,是拉查德护士长。“作为现存体制的守护神和管理者,其职责和功能就是非反叛,即遏制一切具有反叛意向的人对秩序本身的亵渎、破坏和逃离。”她既是规则秩序的代名词,表面上是以一个治疗者的身份对对疯人们进行管理和治疗,实质上就是对病人追求自由的天性的一种压抑和泯灭,“是压抑和改写疯子般的反叛者”。作为反叛/非秩序,即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叛者之指称的,是印第安酋长,他是影片中“唯一的逃离者”,“他的逃离表征着他本来就不是属于这一现存体制中的产物:实质上,在影片的情节体系中,他代表了一种非美国文化的,充满原始生命力的问候。他的始终装聋作哑、沉默不语,恰好在语义层面上,象征着他与深陷其中的文化秩序格格不入,因而实际上他不接受拉查德的话语权力的管理和改写。正是由于他根本不是这一体制所造就的个体,它才成为芸芸众生中唯一的逃离者。
同名小说以疯人院意指美国式的社会体制,反体制意味浓烈。由于该片是由六十年代末从捷克斯洛伐克逃往美国的移民导演米洛斯•福尔曼之手改编,其复杂的意识形态背景给影片蒙上了一层特殊的光泽,似乎有了更多可以揣度的空间尺度。好莱坞拿他的这一情况大做文章,似乎《飞越疯人院》是影射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然而该片中疯人院是美国病态压抑的工业化社会缩影的说法是被主流影评人士推崇的说法。其实该片是揭露了美国自己的"家丑"。影片中所描绘的那所精神病院是美国病态、压抑的社会缩影。正如有的评论指出:"该片以触目惊心的画面揭露了资本主义文明社会的弊病 ──压制人性和束缚自由。现代的管理社会竟如此恐怖,给欧美观众以极大的冲击。"
然而既然界定本片为一部睿智的颇富启示的反体制影片,为什么又会“为体制所赞赏”?既然说他是一部与好莱坞传统电影语言相悖的反神话电影,为什么又会一举夺得奥斯卡五项大奖?接下来就让我们从本片结构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
三、飞越疯人院的影片结构
(一)、人物分析与人物结构
1、麦克墨菲
墨菲是一个没有患精神病而却无意中闯入精神病院的热血青年。他热爱自由不喜约束的天性导致他的种种反叛行为,导致他把一个原本看似平静、安详的精神病院搞得天翻地覆。在电影中的疯人院里,体现出的是一种被遮蔽的压制,看起来似乎气氛和谐、光线柔和,实际却有着诸多空间约束,更演化为一种精神枷锁,桎梏个体自由的条例规章,麦克默菲轻易地击中看似完美的疯人院静谧世界中的脆弱。一进疯人院,当警卫给他解开手铐,他就开始纵声欢呼,并激动的在警卫连上吻了一下,昭然若揭的这有装疯卖傻之嫌,但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为自由得欢呼。一开始,他就要求把音乐声减弱,而不是象其他人那样乖乖地在音乐下吞咽无名的药丸。是墨菲第一个人孤军作战要求能看世界杯的棒球转播,是他第一个试图抬起看似坚不可摧的压水台子,并在失败后说“But I try,didn’t it?”;是他带领大家玩牌、打篮球,给死气沉沉的疯人院注入新的活力;是他第一个爬出去偷开汽车把众疯子带到海边尽情嬉戏,出海钓鱼一段无疑是本片最绚丽的一段,刹那间它动摇了很多固有的偏执观念分崩瓦解,博取了人类心灵深处共同的笑声。自由与快乐潜移默化地疗救枯竭的心灵,疯子们表现出来的生命气息和运动节奏几乎模糊了观众对他们的成见和定义。
麦克默菲破除的是一种仪式,他到来之后,吃药、开会心理治疗这些程序都遭到质疑,尽管他显得有些缺乏教养,具有流氓无产者的一切劣根性,但是有两点确是不容置喙的:对自由的崇尚和对弱者的同情。尽管麦克默菲每次的要求都遭到拉奇德的拒绝,但是对于一直机械、呆板地重复这些程式的疯子们,麦克默菲的举动无疑触动了他们。使得他们在面临这种非暴力的压抑时,可以产生新的反应。墨菲显得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冲动,他千方百计地让病人们感觉到自由是可以获取的,欲望是应该得到释放的。基于这个信念,率直的墨菲甚至不吝将女友暂借比利,“亲爱的,就一次,把他想象成我就好了”,他两次出逃都为了比利耽误下来,最后被残忍的施以切割脑蛋白的手术,变成不折不扣的白痴。
2、拉查德护士长
拉查德护士长是一个绝对权威的象征,她管理、维护着医院秩序,从影片中她所展露的表情而看,她大多时候都是一副不动声色,端庄威严的神情。她对整个局势的把握游刃有余,她调度着这个规范化世界里的病人们,她熟知他们的弱点,尽管她并不曾从人性的角度去了解过他们,面对病人她从未发出过来自心底的关心体贴。一旦病人对其规章制度有所质疑的时候,她总会狡猾地寻找各种理由搪塞过去。当墨菲要求关小音乐的音量以至于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交谈的时候,拉查德会和蔼的笑着以规章制度不能随便更该为推辞搪塞过去;当墨菲等要求看世界杯电视直播的时候,她又假意民主要求投票表决,众病人在她的淫威之下不敢举手,直至酋长在墨菲的游说下举起手凑够票数,她又以时间已到为托辞拒绝打开电视。
她永远掌握着决定权,每周召开集体治疗讨论会,讨论没有意义的问题。
她有两次明显的露出真面目的表现,一次是在墨菲装模作样的解说一场实际上不存在的比赛,一次是看到比利和埃蒂赤裸的躺在床上。在对待比利的问题上,她又代表了一位恶毒母亲的形象,她面目狰狞的呵斥比利,且用妈妈威胁他,甚至比利在她的恐吓下自杀后她都会冷静的关上门说:“安静下来,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回到日常生活。”
3、印第安酋长
酋长作为一个从原始森林里走出的少数族裔,他抵制着美国的主流话语强权,作为一个没有精神病的精神病人,他也抵制着正常人组成的管理阶层。于是他装聋作哑,拒绝与任何人交流,处于一种“物欲”状态。其实酋长的心中是很孤独的,他的心中充满了渴望,我们可以注意片中几处细节,当墨菲刚来时跟他说话他冷峻的脸无动于衷;当墨菲准备搬压水台子的时候他充满好奇的看了一眼(或许他以前从没有见过这么有生命力,有反抗欲念的人吧);当墨菲鼓动大家举手投票看棒球比赛的时候犹豫的举起了手;当墨菲站在他身上翻出院墙那开心的笑容;当墨菲被警卫制服的时候仗义的出手相救;打篮球是有一开始的僵硬变得活跃快乐;当他第一次开口对墨菲说“谢谢”的时候,那一个简单的单词似乎包含了许多,包含了对墨菲的信任、感激与崇拜。
最后当酋长一边说着“我不能这样留下你,咱们走吧”,一边含泪用枕头门闷死已变成白痴的墨菲,他用解除躯壳束缚的方式让麦克默菲的灵魂随着他回到丛莽之中,搬起了麦克默菲生前扬言要举起,却没有力量举起的压水台,用它砸破了桎梏,砸碎玻璃,在病人莫名其妙的欢呼声中飞越了麦克默菲没有来得及飞越的疯人院,向着晨光微曦的地平线奔去的时候,我们都不得不为之动容。
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对印第安人的灭绝是美国光荣与梦想之历史的起点,也是一块抹不去的斑点。在《飞》中,酋长作为美国社会的天敌,无疑是影片之表象认知系统的一次成功误导,一种主流话语所实现的谎言效应 。
3、比利
病人比利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注脚式人物,这一形象以他孩子般孱弱、单薄的体型,一对清澈的、时常为恐惧所充满的大眼睛和令人难以忍受的口吃而引动观众无限同情和认同。从片中诸多对话处我们可以看出,比利残缺的语言能力正是他在心理上作为未成年者的指标,是他占有欲强烈的恶魔母亲的造物。他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孩,却因为对妈妈的惧怕而不敢表白。是一个逃避现实、拒绝真相、消极对待生活的角色,他口中不出场母亲带给他无形巨大的压力,其实治愈比利的手段异常的简单,给他一个无须点缀太多爱情的女人,就可以使他告别怯懦的童年,变成一个真正的男人。在狂欢夜后当护士长发现仍怀抱美女酣睡的比利时,当她不再掩饰她的凶悍面目狰狞的时候,呈现在前景中的比利一脸明亮的笑容,他流利而勇敢的说到:“我可以解释一切。”然而阴险的拉查德再次把比利的妈妈拿出来威胁他:“我担心的是你妈妈会怎么想。”已经变成男人的恢复了语言能力的比利再次变得结结巴巴,最终跪倒在拉查德面前苦苦哀求。在绝望与恐惧中他以自杀结束生命。事实上,比利这个角色对墨菲的影响甚大——麦克墨菲的出逃,而这似乎轻而易举、唾手可得的行动两次被耽搁下来,都是因为比利,并因为比利被永远的耽搁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麦克墨菲正是为了不利牺牲了自己。比利以弱者的身份反衬了强制政权体制下人性的不自由。
4、其他病人
是一群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下麻木生活的人群的缩影。整天在固定的时间吃药、睡觉,直到墨菲的到来让他们意识到原来生活也不是必须一成不变,他们也可以享受阳光、运动、激情的乐趣。强烈的异化感和墨菲的启蒙,他们开始产生对医院的不满,萌动对自由的自觉追求。戏剧性的一幕是,当墨菲向管理船只的人逐个介绍:这些都是来自国家精神病研究所的医生时,他们表现的比医生还像医生。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我不禁想起一个笑话,警察在机场到处搜罗精神病人,忙乎了一天,最后还真找到了三个人,一经调查,结果出乎意料:他们都是精神病医生。当墨菲对着一个关着的电视机进行虚张声势的解说,病人们疯狂的欢呼;当他们乘着渔船满载而归,他们疯狂欢呼;当墨菲带来两个女人和酒,进行告别前的狂欢,他们疯狂欢呼;但是,当墨菲被切除脑白质变成白痴后,他们恢复了平静,只有只言片语的猜测说墨菲已经逃走了;当酋长砸碎玻璃逃出疯人院,他们又一次疯狂欢呼……
(二)、影片结构
影片就叙事结果来说还算是一部具有标准美国电影语言风格的影片。我们可以从护士长和墨菲两个部分来分析影片结构。
首先,从关于护士长的叙事角度来说,影片的情节主部是五次集体治疗讨论会,显现出了护士长运用她的权威,“以一种沉闷的、令人痛苦的责任感代替了癫狂所引起的无所限制的恐惧感。恐惧不再是在监狱大门的另一边逞威,它在心灵深处也会发作。” 从第一次讨论哈丁妻子的背叛原因,到第二次狡诈的逃避病人想看世界杯的请求,到第三次追问比利追求女人为什么不告诉他妈妈,并再次托辞拒绝病人想看世界杯的请求,到第四次向墨菲说明大家基本都是自愿进疯人院的,并仗势欺人拒绝给切斯维特香烟,到无视刚被处以电击惩罚的墨菲,追问吉姆是否把药给弗兰德瑞克斯的问题。这多次无所云的会议是否就讽刺了社会上大大小小的议会、会议,只会谈些不着边际的空话,一旦涉及制度、规章的问题,就像一只被踩到尾巴的猫,坚决捍卫自己的权力,使用各种迂回手段,甚至使用暴力(对墨菲施以电击)。护士长的三个助手——都是穿着白色制服的黑人则像是三个身着白色制服的机器人。只有在使用暴力的时候才可以从他们脸上看到意思是虐狂的得意而歹毒的微笑。护士长的助手小护士温顺、怯懦,如同护士长的一个木偶和帮凶。而黑人门卫的懒惰愚蠢、贪婪好色、嗜酒如命,是否讽喻了一些当权者的身处其位,不谋其政呢?
其次,从关于麦克墨菲的叙事角度来说,影片的情节主部是顺着一个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进行的。当墨菲误闯入疯人院的时候,他很快就洞悉了这个隐蔽在安静祥和的表象之下的专制与禁闭。他要求关小音乐音量、拒绝服药等小事暂且不谈,影片围绕墨菲积极鲜明的反抗到最终消极失败的妥协安排了几处给人印象至深的场景:一是墨菲使出吃奶的力气试图搬动那个压水台子,虽然他没有成功,但是他说“我毕竟试过了。”那个压水台子可以作为一个表意符号,意指牢不可破的社会制度和管理体制,麦克莫非的异想是旁人所没有,至少他有尝试的勇气,无论结局如何,至少他没有什么缺憾,比起那些在铁屋子里沉睡不醒的人来说,他更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二是麦克莫非向拉齐德护士提出看世界杯球赛的要求遭遇拒绝后,独自一人恼怒坐在电视机前,突然麦克莫非对着电视机像个体育主持人开始为球赛点评起来,原本已经散退的人群陆续重新聚在一起,大家对着电视机一齐为球赛欢呼呐喊,而当镜头转向电视机时,观众看到的仍是一个未接通电源的屏幕,上面只有欢呼的病人的影子,可以算是一种浅层的镜像理论。这幕将整个故事发展推向了另一个新层面,隐喻了一场集体的反抗和意识的苏醒。三是墨菲在酋长的帮助下跳出铁丝网,钻进医院送病人的汽车把病人们载到海边去享受阳光、海水和钓鱼的乐趣。这段绚烂的镜头交织是影片的一个小高潮,他代表了病人们作为正常人的意识的苏醒,和重新找回了天真烂漫及对自由的渴望。第三次是逃离前墨菲精心安排的最后的狂欢,这也是本片中他所做的最后一次反叛,也是影片尾声之前的大组合段,无疑是好莱坞经典电影不可或缺的“情节团块”、一个戏剧高潮 。这一段落不仅将墨菲对疯人院秩序的反叛及颠覆推向高潮,而且始终为一个局部悬念所维系——麦克墨菲的出逃。他给所有的病人组织了一次离别前的狂欢,甚至给了比利一个女人——自己的女人。然而他坚定的出逃的意念两次被比利耽搁了下来。影片中当比利被大家簇拥着和埃蒂送进单人房的时候,墨菲轻笑着说“不会太久的”,他望了一下窗外,又朝酋长会心的一笑。他的脸色一会暗淡、凝重,一会又慢慢荡开了笑容。这一个特写级的长镜头体现了人内心的复杂性,有着丰富的解读可能。五是酋长成功的搬起压水台砸碎玻璃,飞越了疯人院。这个片段与开始麦克墨菲搬压水台遥相呼应,酋长象征美国未被开垦时的原始文化,酋长的逃走暗示了出现代人对追求人性自由和返朴归真的渴望。而麦克莫非注定要死,他不得不死,他的牺牲是反抗情绪最后的宿命即妥协,酋长闷死麦克莫非时说了一句话:“我和你要一起走。”是麦克莫非潜移默化影响了他,唤起了他内心对自由的向往,他实际上从墨菲垂死的躯壳里解救了他的灵魂,带着他的灵魂一起飞越了疯人院,他不再装聋作哑,他成了影片最后保存的希望。
四、影片的历史地位
影片中透出的强烈的叛逆情绪是与60年代的文化思潮有很大的联系,60年代的美国,是一个"光荣与梦想"破灭的时代,一系列属于社会体制意识形态的冲突以激烈的形式暴露出来。而反传统、反秩序、反主流的文化思潮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艺术创作。六十年代美国的反主流文化运动,对正统价值标准提出公开反叛和挑战,是战后对美国主流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冲击。与“沉默的一代”相对立,“反叛的一代”非常不满随众从俗的沉默情绪和令人窒息的社会气氛。《飞越疯人院》表现的就是这样一个思想逃离社会的时代人的心理迁移和异化,它试图寻找一个新的价值体系和认知思维,反对现代理性作为某些常规科学家和技术官僚(拉奇德护士和精神病医生)的社会集团思维定势的规范,而所谓人道主义强调的是抽象的人、大写的人,压抑个性,阻碍心灵的自由发展。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在《爱欲与文明》里提出,文明是靠压抑人的本能发展起来的,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这种压抑是合理的;但当现代科技使人类获得足够的财富时,人可以按照本能享受最大的快乐,再有压抑是多余的,而这种多余的压抑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特点。
其一举摘取奥斯卡奖的实施,正是它在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美国/西方观众中成功销售大有力佐证。《飞越疯人院》出现在1975年——美国从越南撤军的一年并非偶然。影片由此而成了自1969年《午夜牛郎》始到1974年《教父续集》止的对美国文化低调评价(作为对越战造成的美国国内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的环节、作为从越南撤军的舆论与心理准备、作为特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复载:“安内不必攘外”,到1976年《洛奇》始为对美国梦的再修复之间的和谐过渡 。
五、本片的摄影风格
本片叙事层面同隐喻层面结合完美,在摄影机的处理上,大多数画面中的拉奇德总占据着前景的中心位置,拍护士长时,多用微仰镜头,拍病人时,多用稍俯的镜头。影片将麦克墨菲与护士长拉查德的对立,系统地组织为影片的叙事的视点、空间及画面结构,摹刻墨菲和护士长的对抗优势而成为一种视觉对抗。事实上,《飞》中的绝大多数叙事组合段,无论是幽默嬉戏的还是残暴酷烈的,都会以一个中近景中的拉查德的画面作结。于是,叙事人便以一种经典的对切镜头的反转方式,将前面那一似乎是自由自在的场景,呈现为护士长之目中所见。护士长之于疯人院的绝对权威,在视觉上同时呈现为它对画面空间的绝对优势,以及他所在画面的“神圣不可侵犯性”。首先,在护士长与墨菲及众疯子的对切镜头中,护士长永远被呈现在相对效益好的场景之中,那么则是拉查德占有正面机位。事实上,几乎从始至终,拉查德在近景、特写镜头中始终被呈现在由垂直、水平线条所形成的稳定构图之中。尽管在病人与病人之间,在医护人员与医护人员之间,这一经典结构仍被沿用,但舍此之外,在护士长与麦克墨菲或者病人之间,对切镜头几乎不再使用任何意义上的过肩镜头。它不仅以严格的空间分立,表明了控制者与被控制着没有任何共享的由意义、画面空间所呈现的中间地带,而且它同样以护士长对特定空间的绝对占有,象喻着一个神圣的权利空间。作为为数不多的几次例外,墨非与拉查德两次出现在景别、构图完全对称的画面中。此外则有三处,在两者之间,出现了过肩镜头。而事实上,这些例外正对应着墨菲反叛的高潮段落。对称的画面再次于是这一次势均力敌的抗衡,而过肩镜头则表明了墨非的不轨。
六、关于本片的主题
(一)、反讽社会体制制度的主题
现实社会或者说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就像一个疯人院,而管理者们就像影片中的护士长,以绝对的权威与统治地位来压榨病人们的自尊与激情,假使你不是他们所界定的“疯人”——比如说那个没有教养的麦克墨菲,那么他们最终就会把你变成一个麻木没有反抗意识的“疯人”——通过切除脑白质手术来消除你的叛逆与反抗,以符合他们的秩序与法则。
(二)、关于自由与反叛的主题
墨菲显得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冲动,他千方百计地让病人们感觉到自由是可以获取的,欲望是应该得到释放的。是已经麻木太久的病人们重新认识到有些权利是要自己去捍卫的,有些需求是要自己去争取的。
(三)、逃避现代社会、回归原始自然的主题
从影片最后,帮墨菲得到解脱的酋长砸碎窗户,奔向茫茫的晨光微熹的地平线,我们能体味出一个逃避现代社会、回归原始自然的主题。 
【延伸阅读】:
一、关于导演
米洛斯•福尔曼(Milos Forman),1932年2月18日生于捷克布拉格郊外的卡斯拉夫,犹太教徒的父亲和清教徒的母亲二战死于纳粹集中营,他从小在布拉格亲戚家长大。19岁的时候,福尔曼进入了著名的布拉格电影学院(几乎所有优秀的捷克导演都是从这里诞生的),攻读电视电影。
或许这就是福尔曼的幸运,因为捷克电影新浪潮在某个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由20世纪50年代就读布拉格电影学院(FAMU)的学生所搞出来的。荣登捷克电影百大榜首的导演几乎都出身于布拉格电影学院。而布拉格电影学院也的确扮演好传承的脚色,尤其是捷克电影先驱OtakarVarvra在电影学院的授课,更让学生有机会与第一共和的百花齐放有所连结。而布拉格电影学院也占尽地利之便,它位于伏尔他瓦河旁,楼下是著名的斯拉维亚咖啡厅,从卡夫卡时代开始,这里就是捷克知识分子的聚会场所,学院对面则是国家剧院,这一区的人文荟萃,提供学生们最好的创作刺激及养分。
1963年,福尔曼执导了他的首部电影《黑彼得》,以自传方式描述一位捷克青年的一生。此片在戛纳、纽约及瑞士等影展大放异彩,使福尔曼引起国际上的关注。在《黑彼得》一片的结尾,顽固的父亲正在质疑青春期的儿子,到底是什么样的理由让他做出一连串无法令人理解的行为时,镜头转到彼得身上。而正当主角要吐露关键性话语的当下,电影却在彼得欲言又止的画面上重复好几次,然后画面凝结在话语出口前的那一刻,电影结束。到底什么是青春的苦闷,就停留在那欲言又止的姿态中。这似乎就是关于捷克电影新浪潮自身命运的最佳隐喻,因为她结合了三个永恒的姿态——青春的动力、对世界的不满,以及被强迫的结束。
60年代捷克国内日渐浓厚的艺术创作自由使得米洛斯•福尔曼的电影事业如鱼得水,接下来的两部作品《金发女郎之恋》及《消防员的舞会》皆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使福尔曼更加受到国际影坛的重视。但在1968年,随着苏联坦克轰隆挺进布拉格,米洛斯•福尔曼被迫逃亡到法国,继而赴美发展,在好莱坞继续电影工作。他在美国的首部电影《逃家》,参加了1971年的戛纳影展,并获得评委会大奖。
1973年,福尔曼执导了《飞跃疯人院》,此片囊括1975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演员及最佳女演员五项最大的奖项。1984年,福尔曼回到故乡布拉格拍摄《莫扎特》,此片再次为他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及最佳影片等八项大奖。
在这之后,福尔曼陆续还拍出了《性书大亨》、《月亮上的男人》等叫好又叫座的影片。福尔曼的作品强调个人风格,善于描写人的行为及特性。他的努力使他被誉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导演之一。
(二)、关于演员
对于米洛斯•福尔曼的导演风格,曾有捷克评论家约•斯克伏勒概括为"机敏地利用非职业演员(通常与职业演员混用,清新自和富有即兴色彩的对白,和准确灵敏的音乐的耳朵。"《飞越疯人院》中的演员选用很出色,杰克•尼克尔森出色地用丰富的表情、形像的动作来表现出一个狡黠、充满生命力的人物。其中圣诞夜那一场戏是全片的情绪高潮,在成人之美,把比利和自己的女友送入"洞房"后,麦克默菲回到窗口坐下,与酋长交流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后疲惫地合上眼睛。在这个长达1分多钟的长镜头里,杰克•尼克尔森表情微妙,并通过对窗外/自由和对酋长/真诚的凝望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绪。扮演护士长拉奇德的露易斯•弗莱彻和小青年比利的布雷德•杜里夫都十分出色,尤其是眼神,这三个主要的演员都非常善于使用眼神,麦克默菲和护士长之间是眼神的战争,而杜里夫则将略带癫狂精神病人的的表情表现得那么惟妙惟肖。
其他疯人大都由非职业演员出演,由于导演的出色调度,他们几乎每个人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于相关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的类比
两部影片有诸多相似之处。
其一,两部影片的公人主都失去自由,身陷囫囵。一个被关进了监狱,一个被关进了疯人院。这两个地方并没有太大本质上的区别,特别在影片的表现上也是如此,,身在监狱的,他其实是清白之身,而住在疯人院的他,其实是正常的人。两部影片的主人公在这限制了自由的地方,都有一个知心的好朋友,,安迪的好朋友是瑞德,墨菲的好朋友就是那位身材魁梧的印第安酋长。这两位好朋友,对于剧中主人公的帮助都是至关重要的……
其二,两部影片都揭示了当时美国式的教条主义制的社会体制,这也是我认为两部影片最重要的精神相似的地方。
监狱和疯人院都是被几堵高高的围墙围起来的,人们在其间失去自由。其实这几堵高墙之外,还有着更高更大的无形的墙,影片的表现手法把监狱和疯人院比作当时社会缩影,当时的社会体制限制着人们的思想和自由,目的无疑是让所有的人服从于当时的统治阶级,尽管有些思想是正确和鲜活的,但它违反规矩,违反统治阶级制定的法律,就是不行。两个地方似乎都是在改造人,但怎样的人才算是真正属于“改造”成功的人呢,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见解,像白痴,行尸走肉般的人,或许才是他们所需要的。
两部影片中都有着这样一个代表统治阶级的人物,《肖》片里面是那位衣着光鲜的监狱长,《飞》片里面是那位永远端庄,表面上永远受人尊敬的护士长,她的古板间接造成一位刚刚在圣诞夜完成“成人仪式”的病人自杀。当墨菲发疯般的冲向她,用暴露着青筋的大手死命的卡住她脖子时,观众心里多多少少有一种说不出的畅快。
第三,影片的结局都是完美的或者说接近完美,《肖》片的安迪和瑞德都获得了自由,安迪用了十九年时间挖了通道,然后爬过相当于五个足球场般长的下水道。已经不奢望再会有自由的瑞德也终于假释,在那美丽的墨西哥海岸,两人开始了新的生活。
《飞》片里的墨菲最后变成了白痴,酋长含泪用枕头蒙死了他,然后带着他的遗志,用强壮的身驱举起他生前没能举起的压水台,砸烂了象征着教条主义的铁窗,向着那太阳初升的地方奔跑而去。
这样美好的结局,都不是轻易得来的,是主人公历经了万般磨难才终换回来的自由。这也是影片所象征的希望。

5 ) 自由与制度的悖论

1989-1990年,北京摄影师吕楠历时两年,走访了全国十个省市38家精神病院和上百个精神病患者家庭,完成了一部名为《被人遗忘的人:中国精神病人生存状况》的摄影集。他在文案里记录了自己第一次去医院拍摄时的一件事。在北京安定医院一间病房,有一个病人正往外看,他想拍他,这时病人突然走过来,那病人很壮,吕楠本能地用手护住头,脑子一片空白,这时,那病人却伸出一只手来,要和他握手。他被病人的友好和善良深深触动,此后,在他的心目中精神病这一概念也发生了转变。

在观看影片美国经典影片《飞越疯人院》的时候,我一再的想起这部摄影集里那一张张定格着活生生的精神病人形象照片来,那些安静微笑的少女,那些穿着蓝白条纹病号服的眼神呆滞的男人,那些关在石头屋子里,被铁镣锁着的,被捆在树上的因狂躁而遭受特殊 “待遇”的病人。同时被唤醒的还有一部著名的日本电影——《梦旅人》。掐死孪生妹妹的可可,与失手杀死了屡次侵犯他的变态老师的卷毛,还有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妄想症患者小悟,在精神病院这个特殊的地方他们结识并成为了好友。在经历了对医院的压抑生活徒劳地挣扎后,某一天,这三个青年爬上了医院的围墙,他们沿着围墙走啊走,决定去寻找梦中的世界末日。他们没有任何恶意也不想打扰到任何人,他们只是满怀憧憬地行走在一道窄窄的围墙之上,行走在社会边缘与疯人院的夹缝里,清醒着的身体载着做梦的灵魂去追寻某种救赎。

欧文·斯通在为荷兰画家梵高写的传记《渴望生活》里曾描述过梵高精神病发作后住进圣雷米休养院的场景,各种各样的精神病患:吵闹不休的,不停把自己的衣服剥下来的,把面前每一样东西都毁掉的,像兽一样嗥叫的,总想自杀的,迫害妄想症的,还有喜怒无常的癫痫病人们。某一些暂时性发作的患者结成小的团体,形影不离,他们在各自发病时互相帮助,并保持着无比的耐心,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明白,不久之后就该轮到自己了,那时他也将需要自己同伴的帮助和容忍。在这些患者意识清醒的时候,他们接受自己身患疾病的事实,并克服对它的恐惧,把彼此的疯癫看成像肺病或者癌病一样的身体病变。

我掉了大半天书袋的真正原因,或许是我仍然迟迟难以为《飞越疯人院》这部电影动笔写影评。不得不承认,这部片子给我已有的观念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我甚至无法给这部有口皆碑的影片做一个简单的五星评分。我不能只单纯的考虑它超越制度,超越文化的 “不自由毋宁死”的象征意义。因为它表现的状态,离我所学专业的关注点太近了,让我不得不正视它。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他1948年创作的政治寓言小说《1984》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的极权主义社会。在那个白色恐怖的世界里,人民的个人生活,个人情感甚至是个人思想都要暴露在公共监督下接受亲爱的“老大哥”的审视。所有有活力的头脑都被禁锢了,尽管此时的社会外表看来无比的和谐有序。
麦克墨菲被送进来的前的疯人院,与这样的社会集体氛围有点像。
护士与病人互道早安,按时娱乐,服药,开会和自由活动,大家在安静的打牌,音乐是舒缓的,光线也很轻柔,表现好还能出门游玩,疯人院里的每一天都在这种既定的日程表下循环地上演。一切看上去都秩序井然,静谧安逸,除了有一种难言的压抑以外。

麦克墨菲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异端,还可能有一些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或者成人多动症的嫌疑。他自信,反叛,挥霍,激进,快乐至上,血液里充满了不安分的因子,恨不得每一分钟都在革命,都在游戏。在他的生命里,正如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波德莱尔所言“永久性的惩罚对得到一秒钟无限乐趣的人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样一个易燃易爆的危险品与病态僵化的疯人院相接触,对于彼此来说都会是一场灾难。

麦克墨菲用他的顽劣与桀骜试图应对所有想要将他驯服的清规戒律,他的出现像一块投入死水中的卵石,打破了疯人院死寂的湖面。只是与许多表现自由精神的摇滚电影或者政治电影不同,麦克墨菲的极端反叛行为并不是由于他接受了某种先锋教育或者摇滚精神熏陶,他对自由的渴望和依赖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是上帝重新创造出来还给人类的品质。这种品质因为在现代文明过于平静的秩序中十分稀缺,所以非常诱人,贫瘠压抑如精神病人也会在他的鼓舞下享受到了正常人一样的对自身需求的满足和快乐。他带领病友外出捕鱼,晒日光,与女孩嬉戏那一段戏拍得非常感人。

疯人院最大的权力掌控者、规范的执行者和监督者是护士长拉奇德(赞一下她的扮演者,十分到位地刻画了这个角色),这是一位冷冰冰的清教徒一般的中年女性,在今日的眼光看来应该是那种尽之尽责、雷厉风行的职业女强人。这位从动作,神态,面部表情都透露着一种不近人情的冷漠的管理者,一面口头上时刻都挂着那种服务行业装腔作势温情僵硬的礼貌用语,一面不可动摇地维护着疯人院里的圣神秩序。她,及她一丝不苟的头发与白大褂,连同不停播放的、声响足以妨碍正常听力的“抒情音乐”,为这座死气沉沉的疯人院穿上了一件人道、慈爱、祥和的外衣。

尽管影片似乎有意将拉奇德塑造成为该片最大的反面角色,然而我对于这样一个曾任职于军队、从一名小护士熬到一间精神病院的护士长的女性还是不自觉的产生了同性之间的某种理解和同情。整日与精神病人生活在一起是常人无法体验的高压且枯燥的工作,或许她年轻时也是一位温柔仁爱的好姑娘,或许她曾无数次被发病的患者攻击过,无数次的为没能控制好一个忽然躁狂的病人而偷偷抹眼泪,但是她终究还是累了倦了,丢失了年轻时的爱心和耐心、笑容和理想,最终变得坚硬麻木。她是被权威制度同化和改造过的人,顺理成章地扮演了卫道士的角色,不可动摇地服从制度也不过是以一种最省时有效的方法执行自己工作职责罢了。说到底,她也一直囵于制度的压制之中,虽然是管理者,却也是牺牲者。

这部影片拍摄在70年代的美国,60年代时美国接连爆发的反战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嬉皮士运动、性革命等一系列政治文化运动兴起了一场反传统、反秩序、反主流的文化思潮,这股思潮几乎席卷了那个时代青年人的价值观,所以文艺作品中创作出麦克墨菲这样一个狂野放任气息十足、宁可咆哮着死,不愿屈膝着生的反叛权威者,自然也迎合了这种价值观念认同。

然而悖论在于,社会之所以称作社会,是有其约定俗成的社会文化认定和理想模式标准的。那些与正统的观念冲突,不受社会主流文化认可的行为就可能被界定为“异常”或者“疯癫”,而有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米歇尔•福柯在《疯癫与文明》阐释了他对“疯癫”的理解,他写道,疯癫的现代概念就是一种实施控制的文化发明:曾经被接纳为社会和荒唐人生一部分的疯子们被视为一种威胁,他们被隔离到了精神病院里,变得悄无声息。

当社会权威力量容不下那些不遵守社会规则的人时,就可能将这些主流之外的“话语权”隔离起来,把那些不接受标准束缚的异端边缘化,排挤到文明的暗角里,就可以理所应当的对它的存在视而不见。这种“精神病学”被统治者极端利用的例子可以追溯到斯大林统治时期的30年代的苏联。今年获得奥斯卡五项提名的自美国20年代真人真事改变的影片《换子疑云》中,也再现了美国的执法部门为了掩盖自己在破案上的失误,而将精神状况完全正常的女主角送进了精神病院的行径。令人深思的是,在精神病院里,几乎没有一位医生和护士愿意理会这个弱女子“我没有病,我是被迫害”的解释与诉求。她不得不在这种环境中安静下来,否则等待她的便是可怕的电击。

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曾有过一场“反精神病学运动”,精神病学家Thomas Szasz是运动代表人物,他主张精神障碍与不合习俗的行为不一定是疾病或犯罪,认为所谓精神疾病是人为的“标签”,即是统治阶级和有钱人对穷人、持不同证件者和不遵从传统者的排斥。这个观点在现在看来尽管过于极端,但是对70年代的“非住院运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1973年,也正是该片开拍前后,《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神志健全者显身于非神志健全者之地》 的研究报告, 八位研究者假扮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入住精神病院,经过7-52天被准许出院,但仍被院方作出了“缓解期”诊断,这项研究激发社会的反思,从此除非对社会有危害,美国社会不再强制精神病人住院。(关于这两场运动我几乎没有查到什么中文文献)

在人道主义主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今天,或许像用麦克墨菲最后被强制实施的“前额叶摘除术”那样手段来诊治精神病人的历史时期已经过去了,但是如何尊重精神病患者或者任何一类的“少数”人群作为一个人的权利仍然是我们需要思考的话题。

尊严、自由、平等是作为人类中每一个个体的基本价值,但自由从来就不是天生的,它是不断抗争的结果。精神病人有被社会妖魔化的历史,也曾被大众所遗忘,医务人员被贴上白衣天使的标签,却也曾利用权威建立一种不平等的倾轧关系。推而广之,无论是统治国家,管理医院,还是所谓的治疗“网瘾少年”,我们都必须意识到的是,他们所面向这些对象中都没有谁是要被制伏和被标准化的。有压迫的地方必有反抗,即使作为先驱的星星之火会被暂时熄灭,也终将会有被唤醒的大力士来接替他的位置,举起巨石,砸碎铁窗,飞越“疯人院”。

6 ) “我们不需要自由”

电影中墨菲与"疯子们"的角色是相对的。 一

疯子们并没有病,他们选择留下而非离开是出于对社会的恐惧,对自我的恐惧。

他们有什么病。既找不到自我也获得不了认可,让他们在人群中显得"非常态",他们是不同的人,他们是疯子:那个无法跟妻子继续生活产生矛盾的中年人、被"母爱"压制而口吃的年轻人…疯人院是他们最后逃向的避风港,庇护所有不同的人,他们在这里显得彼此相同——都有问题、需要被照顾被治疗,他们彼此认同——这里是他们的归属,这里很安全。

他们为什么获得不了认同感?为什么害怕去博得认同?也害怕去寻找自由?电影中比较容易解释的是口吃的比利。她母亲用她自己的权威凌驾于比利个人成长之上。母亲,在比利成长中,成为唯一的意义(比利应该也是母亲的唯一)。但当人自然成长,比利的自我萌发出来时,这样自我的需求便和业已存在的认同基础产生矛盾:他爱上了一个女孩,爱这个女孩的自由便冲击了母亲的权威,因而"有罪"。比利他不敢也无法抛弃母亲所给以他的爱(价值/意义认同),他去追求自由的爱便意味着放弃既有身份的认可,转向一种未知的不安全的状态。当在圣诞夜背叛母亲完成自我的成人礼后,他也完全冲破了母亲的权威。后来瑞秋"善意"提醒他,让他记起母亲。但他再也不能回归到原来的位置,即使他恢复口吃,(他明白)也再也不能获得母亲完整的爱。于是他陷入自我认同的失控状态——他无处可逃,彻底的绝望,最后自杀。

他们大多数并不能获得自由,我并不知道电影是否是有隐喻:只有酋长能搬起大理石台,只有酋长有力量追求自由,只有酋长知道面对的自由是什么,他不再害怕自由,他不会像自己父亲那样被愚弄。其他人恐惧自由,他们需要的是身份的认同,正常的认同,这对他们是难的。墨菲给予的是冲破恐惧奔向自由的勇气,却没有指出走出恐惧,改变绝境的方法。墨菲改变不了他们。

电影看完,我心中有种挥之不去的沉闷。不是沉重,是胸闷。自由是灵性美好的,而我们的的确确不自由。但我们是绝望的,因为我们本性有自由的需求,但向世界寻求自由和意义都会变成虚无,于是我们拼命寻找自我价值的归属与相互认同,来逃避我们对于自由的不安与恐惧,放弃我们自身本真的巨大差异,放弃个体独立存在的信仰,我们追求的不过是社会认同下承认的意义。此时我们真的还自由么,还去追自由么。

人无法独自存活,尤其在现代。 二

墨菲,代表了追求自由的本性与需求,而不是自由。

墨菲是什么人。他若在我们身边,一定是我们无法认同的人:他是闹事者,扰乱社会秩序;他是惯犯,触犯法律;他是反叛,一定会不断惹事。他的自由是不顾及法律,随性生活。

这不是我们想要的自由。

我们真能通过反抗环境找到自由么。我喜欢那个镜头,墨菲紧紧掐住瑞秋的脖子,快要掐死她。掐死瑞秋真的有用么?

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也放弃不了自己的身份。

墨菲不要他的身份。便得不到我们的认同。对社会来说,对于我们来说,他是垃圾,无所裨益。

墨菲死了。不死也会被关在监狱或其他。他本性追求自由,但他的肉体依旧受困。 三

站在人群中,人害怕与众不同。

离开众人时,人害怕面对自我。

我们可以不断用社会的尺度去创造自己的价值,获得认可、名誉、财富。告诉自己达到目标便是幸福,不必纠结内心的渴求。

我们也可以完全彻底地追求自我,离开社会出走。像真正的、天才的诗人、画家、音乐家,他们不媚俗,他们是疯子。

大多数们既恐惧不自由,也恐惧不被认同。

当我们消除/反抗内心的恐惧,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弗洛姆也没有给予一个避免我们逃避自由的方法,即使书中有一个相对存在的自由人概念。

人无法跟社会亦步亦趋地完全认同。这使我想到别处,或许一种对个体存在的绝对信仰能够拯救我们自身。

———————————————

2022年续

这些年又读了些中国经典哲学,有了些新的看法。

人其实本身是可以和自然“天人合一”、自给自足的。

在自然中,我们天然是自由自在的。

只不过现在,我们进入了高度的城市化,远离了自然,为寻求物质交换,变得压抑和不安。

所有的规则,反人性都是可以被打破,我们始终有放自己一条生路的选择。

就像莫菲那样,这样的结局,是光明的,现实的。

森林教育,自然教育,是我们的出路。

在城市中,要学会金融和交换,要懂得“庖丁解牛”。

我们有能力自我教育,没有自由,也能获得身心的自在。

同学,

老伙计

学会给自己找乐子,

张弛有度,

活得开心点儿,

莫贪心。

7 ) “至少我试过了”

电影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句“我试过了”。当麦克莫菲和同伴们打赌能搬动饮水机砸开窗子逃走,大家都说麦克搬不动,结果,麦克真的就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没有搬动,但是他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至少我试过了”。影片后来告诉我们,大多数在精神病院的患者都是自愿呆在里面的,没有想要出去的愿望。只有一个人,麦克莫菲,是还具有这样的意识的,要靠自己的力量去争取,尽管不成功,但是是无愧于自己的心的。
精神病的判断标准到底是什么?当2为专家判定麦克到底是不是精神病患者的时候,出现了很讽刺的画面,一个说他再正常不过,应该放到监狱里去管教;另一个则说他病得不轻。院长在这个时候没有了意见,询问护士长的态度,不知道护士长是出于好心还是故意陷害,她认为麦克的病情很严重,应该继续接受治疗。于是,就这样戏剧性的,麦克被留在了精神病院。这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到底判定一个人是否是精神病的标准是什么?我们从护士长的态度中可以看出,“道德”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而且她在对病人进行治疗的时候总是询问一些个人隐私的问题,暗示着,精神病患者都是道德方面出了问题的人。难道这个标准真的是衡量某人是不是精神病的重要手段?
“我们一起逃走”。这是酋长最后对麦克说的话,也许观众真的以为酋长要把麦克弄走,但是,结果却远远出乎意料:酋长把麦克用枕头闷死,然后自己逃走了。可是,他选择了用麦克原来设想的方法逃走,实际上,也就是和麦克一起逃走了。
很难想象得到,这部片子是7几年拍的,里面体现了福柯关于精神病的思想,如果结合着他的《疯癫与文明》来看,是最好不过了。

8 ) 当自由开始反抗

很早之前我在一部少女小说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当你想堕落的时候所有人陪着你一起,当你想要奋发而起的时候你只能是一个人”。沉默的大多数,被很多人用来指责公众的不作为和对“恶势力”的畏惧和包容,在这部几十年前的电影里,压抑的不仅仅是医院里泛着的刺鼻药水味、还有那些对待病人赤裸裸的非人道制度和对自由的禁锢。牢笼,不仅仅是医院里那苍白的长墙和围栏,更是人们对“强权”和“制度”的畏惧和屈服。
“不自由、毋宁死”,多少人歌颂过这句话,又有多少人真正敢为自由而死,其实这不能责怪人们,因为“自由”和“死亡”本身就是相悖的命题,失去了生命的自由本就谈不上自由,因为自由是以人“自由的意志力”来控制自我行动为前提的,当人们的生命、亦或是鲜活的意识失去了,“自由”也就没有了意义。
很多时候,歌颂自由与人权的影片都会用一两个追求自由的“失败者”的惨剧来凸显“胜利者”最后的悲壮,《飞越疯人院》残忍地安排了比利的死亡和麦克墨菲的痴呆,《肖申克的救赎》里是汤米被枪杀,位高权重者畏惧着制度的被打破,不得不采取极端的方式来维持着这本不合理的“平衡”。医院和监狱,本来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一个是白衣天使行善之地病人治愈之地,一个是罪恶被惩治之地,而在这两部影片中,天堂和地狱结合在了一起,成为禁锢人们自由的牢笼。
当追求自由的代价是死亡时,谁敢真正迈出这一步?只有天才和疯子。
比利为什么而死,他甚至没有触到自由的裙角。也许是因为极乐和恐惧。和爱人的相处或许是他在这个牢笼里初次与最后一次的快乐,再也没有新的快乐了,再也不可能实现新的快乐了,生命中最美好的已经体验过,就已生无所恋;护士对比利的威胁触发了他极乐之后加倍的恐惧,当美梦被打碎,噩梦会被放大一万倍,比例本来就是一个脆弱的病人,层层打击下,死亡似乎是他唯一的出路。
齐佛为什么杀死麦克墨菲,让他重获自由前双手沾满挚友的鲜血。因为失去了自由意识的麦克墨菲,本来就已经“死亡”。本片中我最不能接受的一点,就是医院单方面的剥夺麦克墨菲的思想——以切除他额叶的方式。这与谋杀何异!人之所以为人,全在于其自由的思想与意志,剥夺了他的思考能力使之变成一具行尸走肉,这简直令人发指!齐佛拥抱着挚友的“尸体”,给了他最终的“自由”。
齐佛,一个“疯子”,当人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和制度充满绝望时,当救治人的医院开始剥夺人们的生命和思想,当白衣天使的双手也沾满罪恶,当自己的朋友为了自由而死,当愤怒最终大于恐惧,当癫狂最终大于理智,唯一的作法只剩抵死抗争。
其实我觉得,自由这个命题,在这座疯人院里,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被激发出来的,而是被强权与压迫逼出来的。如果没有麦克墨菲,病人们依旧会循规蹈矩的生活下去,护士长尽管严厉但也只是在恪守职责,一切都那么“自然”。当平静的生活中出现了“异类”,平衡被打破,制度的制定者和制度的遵守者之间出现裂痕,反抗才得以开始。这不是比医院的“谋杀”更令人绝望的事情么。
令人悲哀的不是自由被剥夺,而是被剥夺者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了自由。

短评

它拍出来就是为了被过度诠释的。

8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不自由毋宁死。

12分钟前
  • Ridden
  • 力荐

(8/10)很久以前就在CCTV看到国内有个相似案件,某个官员把上访者说成是精神病就把他送进精神病院……

17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将来,疯人院和护士长化妆成各种形状潜伏在我们周围,飞越疯人院就永远有意义

19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力荐

上大学时候看的,几乎是我从理想主义变为现实主义者的转折点."现实是沥青水泥马路,想在上面睬一个脚印,比登天还难".

22分钟前
  • Zuschauerin
  • 力荐

疯子如此可爱,正常人如此可恶

27分钟前
  • 老鸡|扶立
  • 力荐

与其说麦克是逃离者不如说他是反叛者,虽然两次三番想要逃离疯人院的主角都是他,但他的同理心和理想主义也将他困在了疯人院里。除了逃跑他更想反抗,也想要摇醒那些并不愿清醒的人们。所以唯一真正的逃离者是酋长,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自己不属于这里,也并不为疯人院里任何一种价值观所裹挟,他从来都是个局外人。但同这里自欺欺人的某些病人一样,他也对外面的世界感到无所适从。然而麦克的勇敢无畏以及他对生活的热情点燃了酋长心中的希望,也成全了这次真正意义上的逃离。

31分钟前
  • 精神废墟
  • 力荐

为什么我联想到在7中的日子

33分钟前
  • 杜扬Seatory
  • 推荐

片末切除额叶手术和禁闭岛相似 尼科尔森的演出像是史楚锡流浪记中那位 酋长的存在 又有些类似绿里奇迹 但总体还是最接近肖申克救赎的原型——七十年代风浓郁 船上一段是为上扬气氛的最高潮 众疯人都是很有爱的小朋友 奇迹最终可以催生 反派除护士长外渲染不足 其实护士长是无耻之徒里的传奇毒贩奶奶!

34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谁是疯子?谁又是正常人?没有答案。

38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谁是疯子?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41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哲学家只说不做,人权卫士有心无力,普通人像傻瓜一样只知道看热闹。未觉醒的力量需要人去唤醒。那个人就是“飞过杜鹃巢的人”。他牺牲了,唤醒了原力。大众的愚蠢已经不止一次被吐槽了。电影结局的美好,和当下现实的残酷,即使过了40年都未曾改变,要不然也不会有《鸟人》。你永远都飞不出疯人院。

45分钟前
  • 我不是
  • 力荐

R.P.McMurphy对体制的挑战以脑叶被切除告终,他对自由的追求失败了吗?他所有的尝试都改变了——哪怕一丁点——“疯子们”的生活环境和心灵禁锢。关于受到争议的死亡,则是酋长对完整人格的高度尊重,代表另一个层面的自由。

50分钟前
  • 锡罐头
  • 力荐

“至少我试过了” ★★★★

52分钟前
  • Q。
  • 推荐

高能神结尾,酋长举起盥洗台时莫名的感动…身虽死,但信念犹存!唤起大家对自由的向往才是最重要的,尼克尔森把这个虽不安分守己但是心地善良的角色演活了…口吃小哥那段真想掐死护士长,孩子发型多in啊!每位卡司的表现都很精彩,比精神病还精神病,特别是那位翻飞的大爷,您的舞步好喜感啊…

55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同时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剧本的电影,影史只有三部,另外两部是《一夜风流》和《沉默的羔羊》。

59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不可能飞越的,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疯人院

1小时前
  • 扭腰客
  • 力荐

一部不看到最后一刻不会明白全剧情的影片,看我很压抑,在主角掐护士那一段的时候,我都是咬着牙看完的。仿佛我也在使劲一样!主角的女朋友真的很不错。疯子和天才中间就只差一步,疯子很容易满足。他们都是受过精神刺激的人,有很大的心灵创伤。最后一段真是让我泪目,印第安人替主角逃了出去。

1小时前
  • 热心网友方先生
  • 力荐

这个世界上,一切都被预先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的许可了。---昆德拉

1小时前
  • 夏小昭
  • 力荐

最后实在看不过去了。无法忍受赤裸裸的残酷……

1小时前
  • littletwo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