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个片子的切入点不错,正如题目所描述的那样,尽管他们到了一个更好的国家,有了看似更好的生活,但他们还是无法改变他们自己,无法改变他们所处的地步。片中哥哥和妈妈都急切地想要改变自己,极其地想要成功,所以最后都失败了。
在妈妈带回来一开始那个黑人的时候,一切又回到了原点,这是哥哥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崩溃了。当他意识到无论他多么努力也无法融入,穿着套装去家庭聚会是多么奇怪,成天想着必将来临的失败,他完全失控了,我也完全能理解他的失控。他背负了太多,他始终没有走出非洲过,他只是一直试图走出非洲罢了。
弟弟因为把那段非洲记忆给抹去的更多,所以他以更平和的心态看待这一切,这恰恰也是为什么他能在这片土地融入得最好。但他还是会被查身份证,还是不敢想未来,他真的属于这片土地吗,他甚至可能不属于任何一片土地。
我还特别喜欢结尾那段母子的聊天,以及最后那封信。他们刚来巴黎的时候,曾经那么美好,在晚上一起画着符号装战士。可是如今呢,他们已经被深深的隔阂挡住了,无论是对成功的态度,对结婚与否的态度,以及他们的生计问题,这可能也是弟弟为什么不愿意回去。但听字幕的音效他们可能最后还是回去看看了。
2023-6-13看
将视角放在了更具现实意义的社会议题上,以一种家庭史诗的方式,讲述一位黑人母亲带着两个孩子来到法国生活的种种境遇。
在2017年《年轻女子》(Jeune femme, 2017)获得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摄影机奖后,时隔五年,法国导演蕾欧诺·瑟哈伊(Léonor Séraille)的第二部长片《异国原乡》(Un petit frère, 2022)入围2022年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终获得金棕榈奖提名。这一次,她将视角放在了更具现实意义的社会议题上,以一种家庭史诗的方式,讲述一位黑人母亲带着两个孩子来到法国生活的种种境遇。
《异国原乡》的叙事结构围绕母亲“萝丝”、哥哥“让”、弟弟“欧内斯特”三个段落展开,萝丝是一个四位孩子的单身母亲,她带着两位孩子来到法国,另外两位较大的儿子则留在了老家“象牙海岸”(即科特迪瓦,法语国家名直译为“象牙海岸”)。在法国,他们一家试图开始全新的生活。
影片分别以母亲、哥哥、弟弟名字为标题的每个段落占比均衡,三位家庭成员分别有机会在跨越20年的时间线里完全地展现自己的性格。在三段式的结构中,影片的叙事时间线十分自然地往前推进,每个主角轮流登场让时间的过渡显得非常流畅,我们得以在不同时期、通过不同的视角,去观察母子三人每个人的变化,从而窥探整个家庭的演变。
初来法国,萝丝带着孩子暂住在位于巴黎郊区的姐姐家中。从居住环境来看,她们的生活并不富裕,生存的问题亟需解决。即使这样,萝丝也积极地邀请爱情进入自己的领地当中,她周旋于不同肤色的男人之中,在爱情滋养的时候,她的美貌和魅力得到绽放。
哥哥让在学习上很有天分且自我要求严格,为的是不让他的母亲失望。同时,让也在成长中不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而懂事的他在弟弟欧内斯特前,一直扮演着那个缺失的“父亲”角色。
影片法语名“一个弟弟”指的是最小的欧内斯特,在前两段中,也许因为年少,所以影片并未对弟弟有足够的关注。又或许由于他是最小的,所以默认他是单纯的,他需要自己消化那些好奇、困惑的情绪,他变得安静不语、乖巧懂事,用观察的眼光看着周围。欧内斯特和带有刚烈性格的哥哥有着很强的对比,面对家庭频繁的变故和母亲常换的男朋友,让通过自我堕落和暴力行为,向外部释放着不满的情绪,而弟弟则用诗歌安慰心灵,也会及时地给哥哥传递亲情的暖意。
每一个角色在影片中都被刻画得轮廓饱满又充满着细节:萝丝更多地活在当下,她是母亲,同时也是一位渴望爱情和家庭稳定的女性;让对生活有着理想和追求,却经常沉浸在愤世嫉俗的心理世界中;欧内斯特则更向往诗意的精神世界。在这样一种组合的“一家三口”中,母子羁绊、兄弟情谊作为内在的情节,不断牵引着人物的走向和故事的自然发展。
瑟哈伊导演的长片处女作《年轻女子》向观众展现了一位性格热烈奔放、不受拘束,在脆弱中重生的女性宝拉,让人印象深刻;她带来的新片《异国原乡》,则又是旗帜鲜明地延续了对女性魅力的关注和呈现。
《异国原乡》中的母亲萝丝,孤身一人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巴黎,很快,她邂逅了第一段恋情。从日常和姐姐的对话闲聊中,关于男人的话题也总是占据上风。生存的问题抛在生活问题之后,在对自由与爱情的无畏追求中,生活被描绘得写意又简练。电影的第一篇章中,主角萝丝在工作日或者休息日,都不放过任何一个调情的机会,她精心地装扮自己,穿上漂亮衣服去约会。而在失恋后,萝丝被姐姐讥讽说“打扮地像个公主”、“你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让观众意识到,她的身份首先是她自己,然后才是母亲。
当欧内斯特求母亲晚上陪他们玩时,萝丝能直截了当、坦然地拒绝孩子楚楚可怜的请求,去赴男人的约会,或许她并不是一个典型意义上称职的母亲,不过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萝丝却有自己的追求和坚持。她一直希望孩子努力成为第一名,并告诉他们:不要在别人面前哭泣。她让孩子养成独立要强的性格,以至于哥哥让在第二次考试中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时,还会流露出对自己失望的情绪。这种要强的性格表现在他们的日常中,例如让出席考试时,萝丝也不忘让儿子穿着西装革履参加——即使身处底层,外表也要看着光鲜整洁。在外人的眼中,萝丝总是展现笑容,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
然而,在萝丝独处时,导演会刻意给予她一个可以呼吸的空间,她会流泪,会发泄,在无人的露台上抽一支烟,在孩子熟睡后喝酒,夜深人静时听着家乡的音乐起舞。悲伤在大脑里隐藏,远在异国的无助和失落感,向外流露出忧郁的眼神和眼角的泪珠,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更没有可以承载情感的寄托。
区别于《年轻女子》中宝拉通过神经质的发泄逐渐获得成长,萝丝则在影片开始之前,就已经拥有经历过生活的残忍。比较之下,导演对宝拉的呈现是线性的铺展,对萝丝的呈现则如洋葱一般层层拨开。
与达内兄弟(Dardenne brothers)、肯·洛奇(Ken Loach)等现实主义电影大师的影片表达相比,瑟哈伊导演试图跳出现实主义一贯偏好的对悲剧的呈现和强化。她深厚文学功底的加持让影片的人物形象十分丰满,呈现出的是鲜活而独立的个体,角色之间彼此影响,又发展出自己的个性。
在瑟哈伊导演的《异国原乡》中,生存问题并不占据生活的重心,更多的是聚焦于移民者的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如何真正地融入法国社会,这一点和《流浪的迪潘》(Dheepan, 2015)及《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2019)中对移民家庭的呈现则有很大的不同。同样是关注移民者的生存境况,《流浪的迪潘》更着重用一个外部的眼光描写移民家庭与外部世界的冲突与对抗,《悲惨世界》则关注于移民群体内部的矛盾和冲突,而《异国原乡》关注的是移民个体自身的精神困惑。
作为黑人,他们在法国社会中是“天然的”漂泊者。影片中,萝丝渴望与白人男性发展出一段稳定的关系,并跟随白人男友搬离了巴黎,来到鲁昂。在之后的几年里,她每周因工作往返于巴黎、鲁昂这两座城市之间,可后来白人男性提出分手,她才重新接纳了黑人旧友朱丽叶特。让在中学期间交往的白人女朋友成绩优秀,身处中产阶层,他在见对方家长前租了一套西服,却因自卑临阵脱逃,去夜店放纵自我。
在电影中,萝丝和让都试图进入白人的世界,可他们的感情并不那么如意,融入“正常的”生活显得很艰难。这种关乎黑人个体精神世界的对抗还细腻地体现在影片的配乐中,例如,紧接着哥哥让与白人女友约会的段落,影片声音上出现轻柔的古典乐和强烈的非洲打击乐的结合,这两个声部独立奏响,又同时混合和冲击在一起。
在影片中,作为在法国成长的黑人孩子,哥哥让承担起了照顾弟弟的任务,他不满母亲不确定的伴侣关系和流动的生存状态,在一个本该享受青春的年纪却总被家庭所羁绊,使得他心里有很大的落差,加上社会生活中的不如意,最终一步步诱导他走向堕落。等待他的命运是被遣送回国。就这样,本该成为飞行员的三好学生让,最终回到了他的故乡“象牙海岸”,无法摆脱大多数黑人的困境和命运。
在三段式的结构外,弟弟欧内斯特成年后的画外声也对整部影片起到了串联作用。欧内斯特长大后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在大学里教哲学课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家庭中唯一一个成功进入到法国社会中的人,所以他是“有资格的”故事讲述者。
与此同时,欧内斯特很少和母亲及哥哥联系,或许童年经历了太多不愉快的事了,关于家人更多的是记忆和想象。在结尾的那场戏中,他和母亲久别重逢,从谈话中感受到他的思维方式已被白人同化,可是他还是那么的忧郁,很难认为他过的快乐幸福。
以2015年发生的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为代表的法国社会治安问题,让这些具有种族身份的外来者成为随时可能被警惕和怀疑的对象。因为肤色而带来的不公平的待遇,或许不仅仅影响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更多时候,是他们融入社会的一道屏障,使得生存于他们而言成为另一种不普通的方式。对自由拥有无限向往,同时又缺乏归属感、心理上的不接纳,这一对极其现实的矛盾,往往让兴奋而憧憬地来到异国的他们,总是被迫无奈再次回到原乡。
作者:长颈鹿
©《异国原乡》(Un petit frère, 2022)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版权方
戛纳主竞赛单元,平遥卧虎单元。单身黑人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在法国生活。叙事切换了三个章节三个视点,在巨大的时间跨度中,视角运用做到了层层下沉。这是《异国原乡》的过人之处。相对而言《小伟》更注重影像风格的差异。单身母亲一边带孩子一边在感情生活中受挫的故事在日本影片中看到过很多。但异国作为女导演的作品,懂女人的热烈和困顿、对爱情的渴望、对男人的幻想,而不是粗暴地给出一个“滥交”脸谱人。转换到下一个视角后又会惊奇地发现,我们在母亲的叙事中也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哥哥原本天资聪颖却在不满与愤怒的反叛中落寞。再进入下一个视角,又发现一家三口中的小儿子也受到了哥哥的忽视,他年龄最小,却是是家中最冷静隐忍的存在,最终也只是他把人生推向了“正轨”。
还可以,但没有必要也没有新意,平遥全球首映足够了,真不用戛纳。
情感充沛却故事凌乱,具有明显的女性导演风格。底层移民的成功与快乐可能大不相同,但失败与悲伤却几乎千篇一律。我觉得孩子要强是好事,太要强嘛,看最后一封信多心塞。徐汇那角落的电影院真远…
PYIFF。法国移民三段程,平遥的法国社会问题片含量略高啊,感觉再来几次平遥我们快要比法国人还了解法国的问题了。全片没有出现“原乡”的镜头或者意象,而是最终落到了哥哥给弟弟的一纸信件,我感觉这个处理真的挺好的。
能一直保持“正确”的活着 是很难的事。
PYIFF03【卧虎】与寻常移民题材作品不同之处主要在女主,她有一种吞咽苦痛而尽力展现出hold一切的主场感,是“强”把他乡当故乡。故事方面就太普通了。
#6th PYIFF# 卧虎单元入围。前入围2022戛纳主竞赛。7分。2017金摄影机得主的第二作,其实搁在戛纳2022这个片单里面代表法国队一点问题都没有(看看其他几个都是些啥)。白人导演做黑人题材做得这么细腻生动本来就已经挺厉害了,虽说也是颇为疫情症候的小格局,不过通过人物视角(母亲,哥哥,弟弟)把时间变迁的感觉做出来也算是提升了格局,并且还相当动人。配乐用得比较复古,用来搭过场戏都剪得干净利落,颇有名导风范。阶级议题(其实辅线是阶级跃升尝试了)其实可以再深入一点。
那些男人口口声声说你属于我,清醒地知道我不属于任何人。跟你喜欢的孩子在一起,不要跟你喜欢的男人在一起,可惜没有听从房东的劝诫。我的家乡不在象牙海岸,以为法国是我的祖国,却在这里随时被警察搜身。想念你头靠在我的腿上看电视,我们在脸上画了图腾,肤色却永远在提醒,我们注定是漂泊的灵魂。
【5】国产电视剧创作思维。分不清主次乱创作,以为是在跳K pop结果是在打太极拳。跟隔壁《我们的纽带》入围威尼斯拍《都挺好》差不多,这部是在拍《父母爱情》。提供一种可能出发的视角,孩子的pov为出发画圈,并不是歌颂母亲也不是呕吼,而是平和视角的伟大与自私的母亲。毕竟戛纳的良心还在,这种主题明确的电影只是不痛不痒。《父母爱情》还是高《都挺好》好几个level的。
7/10
瑟哈伊你泯然众人矣!
B+. 用细致的笔触检视法国小家庭随时间演变的微观机理。政治性的“点缀”并非完全奏效,但导演最终关心的,是如何用生活普世的侧面拼贴出成长的轨迹,以及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疏远与失去。结尾的对话戏将戏剧感降到最低,但也正是这种“不设计“的真实,为弧光提供了完美的收束:没有盛大的登场或谢幕,但消失的人们总会以这样那样的形式重现在人生。2022.5.27 Bazin
3.5 三段式,两次大的时间线跨越,段之内又有小的时间线跳跃,剪辑利落,顿生岁月蹉跎之感。同时一段之内是一个强情节点搭配数个日常琐碎片段的笔法。真的是相当有实验性的剧本。移民家庭的孩子被希望出人头地的那种心酸苦楚其实表现得挺好的。三个主角的爱情部分短板了点,似乎可以添点别的角度来窥探他们的生活。作为白人导演拍的黑人移民故事,不猛炒议题,也不滥情,不生涩,不隔阂,反倒细腻可感、余韵悠长,其实比金棕榈《悲情三角》高级太多了。
65/100
#2023百老汇法影展 @apm 映后视频导演说这是他丈夫的家庭故事,这也是为什么白人导演拍了一部黑人家庭的故事。而同时作为女性,她也较为认同作为主角的黑人母亲形象。三段式结构,影片中出现的强烈的戏剧冲突以及政治暗示太过尖锐,不过整体上仍是平庸又温和的关于法国移民的故事。
三段三个视角,一个家庭的历史,三个人的变迁。细腻动人。多处对准草地或天空的切或摇都相当有效地带起情绪。音乐当断则断,不沉溺于过去。|经历昨天和我妈的对话后,太多难过的时刻,看哭好几次。[230513]
拿戛纳主竞赛考量的话就有点平庸,野心是想写两代移民的内心求索,实际却只是完成了一个原生家庭悲情故事。
一个母亲和她的两个孩子,三个人的三段式结构。看完之后再归纳来看结构相当清晰,但内容却是复杂和凌乱的。女性的困境,母亲的挣扎,移民之痛。却神奇的在过多的元素中传达出了淡淡的令人感动的情感。
我们在乎的不是过去就是未来。就算在乎当下的时候,也是为了未来。所以我们从没真的活着,只是希望自己活着。
整体还是挺流畅的,几十年的时间跨度也没有什么跳跃感,人物的成长轨迹处理得很清晰细腻,只是对于社会议题的探讨比较浅仅仅停留在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