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绝症病人所能强烈感受到的,除了有死亡逐渐在身体弥漫的感觉,还有家人和朋友的伤感与小心翼翼:他们在努力微笑的同时,也唯恐随口的某个词句会对自己造成无意的伤害。
影片里艾莲娜Hélène(由薇姬·克里普斯Emily Atef饰演)在肺纤维化确诊后,除了在身体上感受到呼吸的日渐困难,还在爱人和朋友的过度关照中被压得透不过气。而且她也不忍心丈夫将全部的心思放在一个临终之人的身上。一个机缘巧合之下她决定独自前往挪威,寻求面对人生最后时刻的力量。
作者型导演:一脉相承的女性自我救赎主题
本片的德国女导演艾米莉·阿特夫 Emily Atef可谓大器晚成,她曾做过剧院演员,之后又在电影学校完成学业,30岁时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短片,其中采访了一位年轻的女转男变性者。在接下来的19年里也并非高产,一共完成了5部大屏幕影片,展示过远程跋涉寻找情人的爱尔兰女人(《茉莉的路》),产后焦虑的年轻母亲(《内心的陌生人》),沉湎于伤痛并渴望自杀的女孩(《杀了我》),年华逝去的过气女演员(《基伯龙三日》)。
本片也一承女性自我救赎主题,讲述在面临绝症下,如何在所剩不多的时光中寻找自我。
崖边之爱: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爱你
Je t’aime et je t’aimerai, encoreplus que jamais
艾莲娜的朋友们小心谨慎甚至开始不得不说谎,可她反而因此感到更重的压力,但在一场聚会中,她在彻底崩溃后直接离开了聚会。这所象征的,也是宿命般地,她也必将提前离开人生的筵席。
只是,这又何尝容易?
尤其是对于丈夫马修Mathieu(由加斯帕德·尤利尔 Gaspard Ulliel饰演)。马修是那么坚强的人,却时刻处于崩溃的边缘。他恨不得将全部的时间都用来陪伴爱人。可艾莲娜想让马修也拥有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完全花费时间在一个临终之人的身上。某一时刻艾莲娜不得不喊出:“我需要空间”,一句对深爱之人所能说出的最伤痛的话语了。于此,“一切再也不会(plus jamais)和以前一样了”。
马修苦苦恳请艾莲娜做好接受肺移植手术的准备,可手术仅有很小的成功率,这样艾莲娜将不得不将剩余的时间全部用在焦虑的等待中,只为等待一份虚妄。
来自大自然的心灵修复力
在一个陌生人的博客中,艾莲娜意识到,与其将生命的最后时刻把全部希望寄托于未知,并日复一日地感受来自家人和朋友的担忧,自己更想在生命的边缘掌控自己,以平静和充盈的姿态面对命运。
不应只是沉湎而感慨一切即将消逝(plus jamais)
而是有更多东西需要被关注,被体验(plusquejamais)
于是她孤身一人来到挪威。
小镇的自然景观旖旎迷人,平静的湖水,静谧的森林,大自然本身赋予人坚韧与能量。
而且没有手机信号使得这里有种与世隔绝之感。艾莲娜开始不得不在大多数时刻切段与家人朋友的联系,这也帮助她有更多时间与自己独处,渐渐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在这独自一人的时刻,她终于感受到:我很重要,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Je suis important pour moi,plusimportantque jamais.
爱欲与生之渴望
情欲的表达常常在电影叙事中对人物形象与内心状态的刻画起到关键的作用。本片中展现了两次艾莲娜与马修的亲热场景,第一次是在他们的法国公寓,过程中很快因为艾莲娜肺部的痛苦不得不停止,一种阻塞下的绝望与无助如此强烈。第二次是在芬兰的小木屋,这次两个可怜之人终于艰难却成功抵达。这也象征着艾莲娜终于重新获得对自己生命的掌握,尽管所剩时日不多。
而在那明媚温暖的亲热场景中,我们也和艾莲娜一起望向马修满眼的笑意与泪水,温柔与坚强,恍惚间感到,尤利尔他从不曾离开。
Emily Atef的《Plus que jamais》,讲述有关死亡的故事,鹣鲽情深的情侣和病痛带给他们的分离。就剧本和影片整体呈现效果来看是非常适合韩国翻拍的一部剧作,有点drama,围绕绝症以及出走的寻找自我的旅程,然后又回归爱情母体,肆意蹂躏观众的心。倒是挪威的海景以及真正“海景观光区”带来的众多笑点增加一些欧洲独特的风情。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谈论生死和分离的电影,却因为其饰演男主角的演员Gaspard Ulliel在19年因滑雪事故去世这一意外有了更深层次的戏内戏外的呼应。影片整体的处理方式还是非常平稳且温柔的,Emily Atef是给予角色空间和报以慈悲之心的导演
死亡主题,将死之人该如何自处(克服身体的病痛和内心因恐惧而不断泛起的不安),以及世界要如何与他们相处(第一场戏泛指了周围的朋友/交际圈里的人,以及更多亲密的人-伴侣或父母。)女主与并无恶意的朋友间的争吵,与爱人间的摩擦以及面对年迈父母时的无奈,都证明病症不仅改变人的身体,同样也让病人的精神感知残忍地走向另一个平行的世界。很多时候“健康的人”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健康的人”尝试用交流达成的融入注定是无效的,是平行线间不存在的交点。于是观众便会对着Gaspard Ulliel所饰演的perfect man(完美男人)的伴侣(非常的耐心、温柔、有担当又不会让爱意变成负担和压力)连连叹气。可以弥补这段距离的是且只能是病人与病人之间的共理性(有点《Drive My Car》里“幸存者”相互在小红车里互吐心事的意思),但同样被病痛折磨的痛苦和绝望让病人们之间拥有可以跨过沟壑舒适交谈的机会和前提。女主的出逃/出游是为了找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进而得到可以倾听自己真正想法,感受自我身体最主观的选择的机会。于是影片的叙事结构变得非常清晰:交代故事背景并交代出游原因-->到达治疗地点,完成对内心的倾听-->与至亲至爱之人的最后沟通。
影片处理地很好的不仅是其如何留出空间,避免过多生死引发的自我感动的drama,反而非常坦陈且真诚地允许角色对“自我”进行最后的任性的寻找。影片非常好的地方也在于其“抒情戏”给的很到位。仍然是【女性身体与水】的主题,当女主角开始用身体去感受病痛和生活的同时,影片都是用其身体置于水中的画面,或平静的湖面,或荡漾的涟漪。这样处理“病痛”“死亡”“身体感知从而激起的决心”等关键词可以让观众在观看的时候不自觉产生“看到落花时的悲伤”。写实的无奈变成写意的惋惜,规避[病妻文学]里对繁琐世事的束缚,让属于个体的感知和情侣间共创的情感站在首位。自然让女主感受到病痛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爱意让分别变得难舍,却也让这对夫妻之间的爱变得真实。于是他们相互的慰藉和抚摸才会那么美,被拍摄地那么缓慢。如果不是Gaspard Ulliel戏外悲剧的共鸣,也许此片甚至不会和悲怆或忧伤等字眼挂钩。但死亡,其本质是多么残酷,如此的共鸣也许更加完整,从另一个层面看的话。
自从女主角伊莲罹患罕见肺病,再也无法忍受周围人急切的关注眼神,与丈夫马帝奥的关系也逐渐转变。 当她受到同样身患重病的部落客鼓舞,决定独自至挪威旅行并享受宁静,生命尽头的答案愈显清晰。
《爱在生命终结时》将绝症病人的心境以及面对亲友关切的无法承受,拍得细腻动人,以柔美的摄影捕捉鸟、水、峡湾等自然景致,刻划伊莲极欲渴望的宁静,却以海浪声和耀眼的阳光,反映她骚动不已的内心,以及背离爱人意志、为自己做选择的煎熬。
电影虽然情感深刻,但有时也很锐利。 像是伊莲和丈夫的关系描绘就相当有层次,情绪抒发、生死选择、情欲渴望、未来蓝图,在有限的篇幅中,编导都直言不讳。
孤独死亡并不自私,《爱在生命终结时》故事阐述生死的另一种看法。 马帝奥希望伊莲接受肺部移植,伊莲却在异国旅行中直视内心,不想再承受身体痛苦以及存活率的不确定。 伊莲与部落客班几番谈话,领悟到她才是那个要死的人,有权决定生命最后的样貌,哪怕是不合丈夫的意,百般不舍也要勇敢前进。
能痛快谈论死亡很不容易,故事最微妙的是安排部落客班和伊莲相遇,有了同理抚慰的机会。 话不多的班,有着背负死亡阴影的过去,不喜欢伊莲问太多,同样也给伊莲极大的空间,不随便过问私事。 两人能深刻同理彼此的病痛与面对家人的手足无措,极其亲密却也引来马帝奥的侧目,三人尴尬的处境,让人一度怀疑这个故事要如何收尾。
必须要说,《爱在生命终结时》对于关系的冲突与化解,不甚完美,尤其班的故事线突然断掉,该说的事却没说完,吊足观众胃口,可说是电影可惜之处。
戏路多变的维基克雷普,在近期上映的《束缚》中扮演茜茜皇后,俏皮又颠覆的演出令人印象深刻,本片则以轻盈演技征服观众,演绎个人抉择与伴侣关系间的拔河,在不舍与矛盾中展现坚定,于唯美性爱中揭露亲密接触的渴望。
维基克雷普演技很有层次又不着痕迹,从开场朋友聚会中的动怒,到远赴异国忍受过于寂静的喧嚣,乃至对丈夫干预选择的怒吼,于自在呼吸与急促喘鸣间有种无法忽视的力量,让人时而疼惜,时而激赏。
以《不过就是世界末日》获得凯萨奖最佳男主角的加斯帕德尤利尔,2022 年因滑雪意外辞世,本片作为其生前拍摄的倒数第二部电影,在片中帅气温柔的身影,让人无限缅怀。 他演出深情的丈夫,对妻子处处保护,却改变不了她的固执与悲观,完美演绎一个面对挚爱无能为力的丈夫。 一场马帝奥失控揍班的戏,男人的醋劲大发,一览无遗,也带出其作为绝症病患的家属,压抑到无处宣泄,最后一次爆发。
生死课题的矛盾与两难,不解、压抑、迷茫,透过角色间的冲突,梳理出生命之诗的韵律。 《爱在生命终结时》直视死亡的各种层面,肉体痛苦、心理崩溃、关系瓦解,不会别过头去假装一切都很好,也没以励志为主轴,相反地有时给你满满的厌世感。 然而,伊莲的喘息与怒吼,是存在的证明; 每次徜徉在水中,便是放松与疗愈; 有挚爱的深情款款,便是拥有全世界的幸福女人。
《爱在生命终结时》没有洒狗血的生离死别,而是给你真挚动人的成全。 爱有很多张脸,并非紧紧抓住、到死都不放手,才叫爱。 伊莲的抉择与马帝奥的放手,见证爱情最伟大的模样。
一个绝症病人所能强烈感受到的,除了有死亡逐渐在身体弥漫的感觉,还有家人和朋友的伤感与小心翼翼:他们在努力微笑的同时,也唯恐随口的某个词句会对自己造成无意的伤害。 影片里艾莲娜在肺纤维化确诊后,除了在身体上感受到呼吸的日渐困难,还在爱人和朋友的过度关照中被压得透不过气。而且她也不忍心丈夫将全部的心思放在一个临终之人的身上。一个机缘巧合之下她决定独自前往挪威,寻求面对人生最后时刻的力量。 艾莲娜的朋友们小心谨慎甚至开始不得不说谎,可她反而因此感到更重的压力,但在一场聚会中,她在彻底崩溃后直接离开了聚会。这所象征的,也是宿命般地,她也必将提前离开人生的筵席。
他任由生病的她褪去衣衫,看着她的样子真温柔。多少部电影都在描述爱、死亡与恐惧。那些来救我们的人真勇敢,他们一定比我们辛苦多了。于Salle de bazin.,在戛纳看的第一部长篇,还有40分钟结束,怕待会儿忘记,小心翼翼地亮着屏幕写下这些文字。
RIP尤利尔
清汤寡水,抓不住重点,也传达不出独特的,或者大家都能感同身受的情感。
懷念的Gaspard身影!挪威峽灣風光一覽無遺;再搭配上Jon Balke的爵士音樂,構成一部美麗的電影。
Adios Gaspard Ulliel
#Cannes22 我:为什么都要结束了还要来这么一下呢?Angie:因为给你们一个念想毕竟以后看不着了我:爆哭 & Gaspard I miss you so much
第四届海南岛电影节第5部。淡淡的生活,面对死亡寻找自我,拍的很细腻,女主演技很棒。
3.5 应该说放柏林主竞赛也没什么不可以。尤利尔可惜了,这部也算是不太吉利吧。
"The living can't understand the dying." 爱也不能跨越生与死的鸿沟,在死亡逼近时,将死者不易,生者亦难。男主遗作,满分表演,他的身体真是太好看了!
挪威那段差太多意思了(LFF2022,BFI NFT3)
大银幕LFF媒体场2022.10.9号@PH #补标#
这个译名是个啥玩意...影片平平淡淡 但是是一个好的故事 男主遗作 滑雪有风险....
全片一种病娇气质,更突显了尤利尔的孱弱。再加上阴冷的天气质感,令电影探讨的死亡主题更显锋利。作为尤利尔的谢幕之作仿佛注定,一面是举世闻名的美好肉体,一面是匆忙的离去的背影。仿佛是给现实世界的一个注脚。
Pour Gaspard...
题材早就烂大街了,也就表演看看
#46th Göteborg#Cannes2022 剧作上确实没有太多可讨论之处,甚至是难以忍受的自我理解的普通(或是平庸)。挪威这条线本希望有更多drama的设定,但刻意的反高潮叙事却瞬间点醒了我:这难道不就是生活本身吗?没有神迹,没有大团圆的欢笑声,甚至孤独终老的结局都可能是无可奈何而非有意为之,在这个意义上,Vicky与Gaspard的表演正是复归生活的本来面貌。但即便如此,挪威老人的角色还是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过强的功能意味会带来真实性上的困扰,去除了这一点,仍是饱含真情实感的表达。
68/100 #LFF2022# 关于绝症题材...在不希望其过于动情与确实平淡不痛不痒之间徘徊,最终感想是以后可以多拍点X-art,带不少北欧外景那种。
Decision to leave 结尾那一曲真是犯规。想到加斯帕德遗作竟然是生与死的主题,多少有些唏嘘。(这个中文译名有事吗?
死亡是亘古永恒的话题,Vicky Krieps是个好演员
原谅朋友的笨拙,他们已经尽力,活着的人怎懂将死之人的痛苦。原谅丈夫的急躁,他不忍心让我放弃,看到他就会想到我们无法拥有的生活。原谅自己的自私,放弃治疗不是放弃生命,而是觉醒。我还想掌控自己的身体,拥有选择的权利。如果终有一天我的肺会纤维化失去空气,请让我不至于在最后的人生里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