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的巴黎,夜店里的年轻男女伴着迪斯科音乐尽情舞动。罗宾·坎皮略的《每分钟120击》中,曾多次用这些画面做转场,而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还属那些反复出现的灯光里飞舞的灰尘。这是一种丁达尔现象,灰尘其实在夜店的空气中一直存在,它们悬浮其中形成胶体,只有强光通过时才会因为颗粒对光进行散射被肉眼所辨。
《120》故事中的人,就像这些尘埃。他们都是最普通的巴黎居民,有学生,有在各行各业工作的人,有孩子,有母亲;平凡的生活或许不易,他们每天忙忙碌碌,却也有自己可以爱的人,已是珍贵。直到有一天,一束强光的出现,打破了平静,原本隐形的普通人,纷纷站了出来——这束强光,就是80年代至90年代初全世界范围内的爱滋危机。
ACT-UP全称"AIDS Coalition to Unleash Power"(“艾滋病患者联合起来发挥力量”),也可照缩写直译为“行动起来”,于1987年3月在纽约的同志社区服务中心成立。是年,全世界范围内因艾滋病而死亡的病患达到五十万例,之后短短几年内此数字成指数型增长:1988年达到80万,1989年120万,1990年170万,1991年240万,1992年330万,1993年470万,1994年620万,1995年达到820万。用“瘟疫”二字来形容是再贴切不过了。
坎皮略和另一位编剧Philippe Mangeot都是当年巴黎ACT-UP组织的成员,故事也自然由新加入的成员逐渐深入到活动中这样一个外来者Nathan的视角展开——就像一副望远镜,站在远处可以看到组织内形形色色的各种人:有理智但偶尔也因此显得软弱的组织领导Thibault,有内向但性子刚强的女性组织者Sophie,有热情直爽喜欢跳舞的Sean,还有因为儿子感染而一起加入的Jeremie的妈妈等等。电影中有意地隐去了每个人的职业、在社会中本来的身份——只有在一小段对话中偶然提及了几人。从始至终,观众也不知道Sean到底靠什么生活,也不知道Nathan平时在哪里上班——只能通过一些细节推断出Nathan的工作还不错,经济收入尚可,可以负担和Sean一起的住房。
这些人平时在ACT-UP以外的身份,显然不是坎皮略想要描绘的侧重点。“你是做什么的?”Nathan这样问Sean,“我是艾滋病毒阳性,仅此而已”,他得到了这样的回答。没错,在ACT-UP,只要加入,就要默认自己是以艾滋病毒携带者这样一个身份存在于社会。这也是80年代末ACT-UP可以迅速集结起来开展各种行动的最直接原因——它和其他的社会运动团体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们没有时间了。2012年的纪录片《瘟疫求生指南》拍摄的是纽约ACT-UP,当时在世界各地,病患们面对的困难是很相似的:科研进展迟缓,特效药几乎没有希望,疫苗更像是天方夜谭;能延缓病情的药昂贵且难以获得;新药无法在本国合法购买,药监部门审查极为缓慢;医院拒收病人,保险拒绝理赔,甚至在死后也难以获得安葬的权利... 于是,爱滋危机当中,政府的不作为、社会的冷漠与排斥,让每个人都被迫成为许多不同的角色:他们需要变成研究者,自己找来国内外的最新科研期刊阅读,以了解哪里有合适的新药;需要变成医生,自己严格掌握检查和服药的时间,了解自己的T细胞数量;需要变成护士,帮忙照顾患病的家人,早期是服药点滴,晚期更是所有的起居;最后,他们还需要变成社会活动家,站在聚光灯下,站在人群里,放下一切,为自己和同僚呐喊,争取活着的权利。
以上诸多生活上的困难,电影的前半部分并没有侧重展示,而是通过各种抗议活动以及每周例会上事无巨细的讨论来说明情况进展到了哪一步。一开场,就是一个ACT-UP打断报告会的段落,他们冲进会场,占领舞台,大声疾呼政府的不作为,还情急之下用手铐把领导铐了起来;数日后,他们又来到制药公司,来了个血腥涂鸦,指责对方在研制药物方面的迟缓和过程的不透明,现场一片狼藉直到警察出马。其实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对于ACT-UP的了解可能仅限于媒体对这些事件的报道——组织成员暴力入场、毁坏公物、严重还会危及人员安全,是非常冲动的一群人。而《120》给了我们一个深入内部一点一点了解他们的机会。所以片中看似繁复冗长的讨论段落,是塑造人物并为后半部分铺垫的必要组成。这些对话是坎皮略擅长写作的,亲身经历是其一,对角色真正的关怀是其二,他给了许多不同的人出场说话的机会,有些犀利聪明,有些又像是无谓的争论,可是他都放进了最终的片里,就像真的在纪录一次例会一样,让人想起怀斯曼的一些电影,在看似普通的纪录中慢慢塑造人物形象,最终的目的是关怀。观众和Nathan一起旁听了数次会议之后,不仅了解到身边的人在社会活动家以外的身份,更在各种大到暴力是否越界、小到海报宣传标语的激烈讨论中,认知到一场社会运动它的每一步、每次集结都是思想激烈碰撞的结果,想要获得成功绝非偶然,需要每个人哪怕最微小的参与。
在ACT-UP来到巴黎的一所中学,中断了讲课、给同学们散发艾滋病普及宣传资料后,Sean给了Nathan一个吻,此刻虽然学校的小广场上挤满了人,但仿佛全世界只能听见Nathan一个人扑通扑通的心跳声——爱情无果又怎样?生命说不定比它还短暂。两个人的情欲戏热烈又真实、私密,电影的角度也在此时从望远镜变成了显微镜,镜头下由群像变成了Sean和Nathan两个人。而此时Sean的病情也急转直下,因为身体无法坚持他不得不退出了ACT-UP的活动,唯一的联系成了病房内的电视和每天来看望他的Nathan。此时演员的细致出演和容貌变化,变成了我们眼前的全部:Sean灵动的大眼睛一天天凹陷,目光变得黯淡,身体逐渐从瘦削变得骨瘦如柴,直到完全失去活动能力,只能躺在病床上靠输液延续生命。
对观众来说,目睹一个年轻又热情的生命逐渐消逝,是残忍的,而Sean也没有带着笑容离开,他没能活着看到胜利的那一天,这或许是作为一个社会活动家来说最绝望的事。这种绝望,蔓延到了电影最后的十几分钟令人难以脱身:Sean的母亲是在最后这里才第一次出现的,她温柔、低调、话少,儿子半夜离世后她也很快接受并马上开始安排后事,完全没有想象中应该会出现的悲恸——她早已料到这一天的到来,或许已在脑内想象好到时会怎么应对。而这种无言和平静,更加重了电影尾声中绝望的气氛,让我不禁想,坎皮略本身对当时ACT-UP的行动是怎么看的?
当然,电影本身的基调是带着回忆的光芒、如梦似幻、热情而无畏的。但ACT-UP到底成功了吗?它在纽约成立的初衷,是“终结爱滋危机”,那么现在看来,这个目标的确达到了。在鸡尾酒疗法显著降低艾滋发病率以后,ACT-UP时至今日已经不算是一个活跃团体,更多的艾滋机构的平权运动侧重回到了婚姻平权与政治平权。其实从Nathan加入ACT-UP的原因就可以看出(他在一次聊天中提到自己是因为一位前任感染后失去了联系才加入的),其实这个组织本身的驱动力还是比较小资的:它考虑的是某种特殊身份人群的特殊性和劣势,以此来获取其他人群的同理心和认同感。可是以此为基准展开的社会运动,迟早都会陷入同一个瓶颈,那就是人的身份是可以无限细分的,比如黑人要求平权,黑人中还分成男性和女性,性别也需要平权,这样细分下去,只会让人群的内部产生矛盾,让组织成为一盘散沙——这在电影里也有刻画,ACT-UP的矛盾似乎很大程度都来自内部领导人的不合,而不是医药公司或者政客。如果真的是利用其他人群的同理心,总有耗尽的那一天:Nathan如果没有和Sean在一起,很难说他会坚持到行动的哪个阶段;而对于更多普通的人来说,不管是出于同情还是道德上的考量做出的支持,都会在“我的生活也有很多困难,实在是无能为力了”那一天无奈抽身,因为这个社会是这样运作的,站在金字塔顶的人不费吹灰之力就享受万贯之财,而涉及到生活最细微方面的困苦,承受者是每一个普通人。
一个社会活动团体,它最终需要挑战的是制度本身,而这种挑战,仅仅靠很特殊身份的一小群人是很难做到的。2014年英国有一部电影叫《骄傲》就是个很显然的例子,当时的英国不论是工人罢工还是同志平权都遇到了不小的阻碍,直到两个团体开始合作,才获得了一些不错的成效。这对ACT-UP来说也是一样,纽约的总部在活动后期也分为了激进派和求和派两个派别,组织的行动其实已经很难顺利展开了,是科研产生了突破才终结了这场危机。但时至今日,即使感染艾滋病毒可以靠药物控制,并不意味着会马上恶化,但稀缺的资源(只有极少的工厂可以生产)、高昂的价格、复杂的医保制度都让许多人无力承受。这听上去和其他绝症患者的待遇并无二致了,而这正是急需团结更多非艾滋患者群体的原因,因为最终需要挑战的,是以“保护专利”为由而限制药量提高药价以帮助药厂牟取高利润的法律,是帮助保险公司制定霸王条款不予理赔的法律,是这个金钱至上的制度。有人说《120》的前后两段从社会运动变成了两人关系,视角收窄了,其实这正和ACT-UP本身的性质有关,它没能在社会运动上更拓宽一步,而作为一个外来者的坎皮略来说,从积极参与到努力拯救一个生命的过程正是很多人的经历。他或许并没有对ACT-UP当时的策略有鲜明的态度或评价,只是遗憾Sean失去了年轻的生命,但电影的整体结构和走向正说明了这种遗憾的根源所在。
我们需要这样一个故事吗?它只是按照时间顺序,朴实无华地记载了一群人的一些对话和行为。但是,如果没有《120》,很多年后,或许会听到有人说,“我以前也是ACT-UP的一员,我记得有个成员,叫Sean,死后把自己的骨灰撒在了一个会议现场,当时场面很震撼,那些官员都吓呆了…” Sean或许是因为成为了一坛死后也继续呐喊的骨灰而变成人们记忆里的斗士,但对罗宾·坎皮略来说,拍摄本片复刻了这些鲜活的人生,Sean“是女王,是战士,热心肠,他是最有勇气的人”,电影把青春最美好的一面永远地定格在了银幕上。而对我来说,《每分钟120击》会是很长时间以内最难忘的一次电影体验,自己或许一生都无法有这样的机会为自己为他人毫无保留地斗争,但能随着影片,和他们在90年代的巴黎轰轰烈烈地度过这两个多小时,看到最卑微的尘埃也会发光,看到化成灰烬也要高声呐喊,看到自己手里的力量,没有什么比这种感觉更振奋了。
http://emilyliangfilms.com/blog/
wx:米粒电影院
参考片目与资料:
1 亲爱的,在我死去之前,再给我打一次飞机。
当生气渐陨的Sean在躺在病床上,对Nathan说,我感觉很不好。
仿佛空气都飘满着叹息。人是怎样的一种生物,我们超越不了生物的本能,依从着生与死的规律,但有时候,我们却又似乎能战胜一切,即便在最绝望的瞬间,生命的意义依然可以恣意地张扬开去,在黑暗的夜空中绽放出刺目的绚烂。生命已经远远超出了进化的初始预期,不再是为了繁衍而延续,我们自己谱写了它的意义,尽管这意义最终将落入虚空。我们知道如何造一个幻梦,并以此而生。
性原本只是什么?而事到如今,高潮意味着什么?也许它可以还原为生物的本能,但所有的人都知道,我们的快感早已与性器官上的感官神经末梢解绑,尽管不那么彻底。而此刻,它变成了一种生对于死的宣战。
没有生可以战胜死,但却可以蔑视他它,否定它,超越它。射精原本是指向生命延续的喷涌,此刻他已不屑于繁衍自身,也就意味着生命并非被囚禁在无限的循环中必然的将要一次次被死亡消灭。无数的基因在此刻灭绝,走到了绝对的终点,生命脱离了轮回,射出来的DNA也许将不再重现,却同时也不会再面临被死亡再度征服的可能。延续生命的动作在自我否定的同时,也变成了一场宣告死亡无效的仪式。
是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真正的尽头。这是每一个生命都将要抵达的场所。
然而有的人那样早的到达了终点,正如Queen所唱到的:life had just began。这只是一个事实,不是一个应该被用来盛放任何一种情绪的容器。
他死了。死后的一切,也许对于他而言已经失去了意义。但他用自己的尸体,多铺设了一段道路,人们踩着他,离光明更近了一些。
2 死去之后
死去之后的人,人仿佛变得很小,却又同时变得很沉。他变得很小,就在那里,在那逼仄的房间里狭窄的床上,好像要沉陷到凉薄的床单里去了。他不再拥有生命,也失去了一切其他的可能。他变成了一种物,不再具有人的身份,失去了这种资格。人们看着他,想到他曾经活过,他的一切特征变成了过去时,他不再是生命,成了一个故事,一部电影,一本书,一段回忆。他是一团燃烧过,但熄灭了的火,不再朝外释放能量,成为了冰冷的石块,人们需要更多的力气才能搬动他。
他不再呼吸,不再流变,不再发展,就算他处在静止之中,我们也仿佛看到他在坠落,在坍缩。
但我想起了那个巨鲸陷落的故事。巨鲸落,万物生。一头鲸的尸体,成为了海底的一个巨大的生物群落,无数的生命因此而得到繁荣。
尸体变成了武器。成了一面镜子。尸体被当做游行队伍的先锋,成为了活人的保护神。尸体被撒在精致鲜美的食物里,撒入满嘴道貌岸然者的嘴里,令令人作呕之人作呕。
人看到他人的尸体,想到自己的宿命,一种始终在逃避的想象此刻终于无法避免。每一个对立者此刻都和尸体坦诚相见,面面相觑,合二为一。在尸体面前,所有的活人终于找到了一种共同的频率。又或者是,在死者面前,生命具备了某种耻辱的印记。每一个活人都或多或少的成为了杀死他的共谋。便也在无声之中,多了一丝妥协、退让与媾合的希冀。
活人们龇牙咧嘴,撕心裂肺,叫喊,争吵,扭打,却如同一处哑剧,活人们听不到一点对方的或自己的声音。尸体沉默,阴郁,却像乌云深处传来的雷声,活人们听到了尸体的语言。
而有的变化,正是人们从尸体中看到自己开始的。
(文/杨时旸)
《每分钟120击》错过了戛纳金棕榈,让很多人惋惜,就像这部电影的名字一样——那舞曲的强劲节拍以及血液敲击心脏,每分钟120击的鼓声——这是一个激情澎湃的故事,有关于权利、政治、斗争以及摒弃偏见与身份认同。“同志”和艾滋病题材的佳作屡见不鲜,如果说,《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泛起的是涟漪般的柔情,更多的甚至是无关性别的爱恋与初见,那么《每分钟120击》则粗粝得多,它只注视“同志”内部的激情,间杂着死亡和绝望,其实,由于题材原因,这部电影有时会让人想到《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同样的与艾滋病斗争的故事,同样有关争取权利与打败偏见,但它们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视角。《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以直男的眼睛从外部向内打探,而《每分钟120击》最典型的特质则是从内部窥探内部,同志圈子内的视角,圈子内的故事,圈子内的隐秘心事与外界不知的细节与况味。所以,有的时候,你甚至会觉得这像是一部纪录片,有人举着摄像机不加干预地走进了他们的集会现场和活动中心,看着他们赞同时打起响指,反对时响起嘘声,在街头高声呼喊,对着他们认为虚伪的人和公司扔上一包猩红的假血。从这个角度上讲,与其说这是一个精心编织的故事,不如说,它更像是一次让外界得以目击他们真实境况的机会。
这个故事被分割为前后两段,前半段展示群像,后半段聚焦个人。1990年代初,巴黎的抗艾组织Act Up努力用各种方式唤起公众对于艾滋病的重视,他们和药厂拉锯,到学校宣传,在街头呼喊,而与此同时,组织内部的新加入者Nathan与其中的激进成员Sean相爱,并且陪伴着Sean在斗争与爱恋中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绝大多数人对于“同志”只有态度,而缺乏细节上的认识,徒留下政治正确语境下的虚泛口号或者偏见驱动后的极度鄙夷,在大多数人眼中,他们是一群“异己者”,最多只不过是供自己表态的客体,而不是一群和性多数群体有一样欲求的普通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每分钟120击》并没有故意介入某种态度,而是选择让细节轰然而至,它客观、真实地描述那些人的炽热,努力,而与此同时,也不加掩饰地展现他们的幼稚和自私,所以你能看到他们在骄傲游行中的大放异彩,也能看见他们在平日会议中的怒目相向,甚至,在很多拉锯和表态的场合里表现出了反理性的态度——他们也是普通人,和异性恋一样,时而勇敢时而懦弱,有些人秉持理性,有些人会被情绪控制,当然,同样,他们的爱情中有专一也有谎言。
相较于描述个体故事的后半部分,它的前半段看起来更像是某种政论片,用正面强攻的写法直接描述Act Up的一系列活动。影片开场,他们吹着哨子闯入了一个演讲现场,那成为了这部电影的基调,一群年轻的、穿着牛仔裤的HIV病毒携带者,冲着一群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中年“体面人”发起了攻击,他们想拆穿遮蔽物,想发出声音,一切由此开场,它在总体上关乎于一个少数派群体与社会坚固现实与长久惯性之间的对决与对峙。
这个伴生着疾病、痛苦与死亡的故事,却有着昂扬的节奏和高饱和度的色彩与光亮,它极少出现那些晦暗和灰白的时刻,即便某个人在叙述自己染病的过程,即便最终还在讨论一场丧礼,但呈现的方式仍然是平静的,它少见沉郁和哀婉,也没有自怨自艾,顾影自怜,更多的却是饥渴地享受生活与当下,以及竭尽所能的为权利斗争,这些随时可能走到生命终点的衰弱者却有着难以想象的蓬勃生命力。而在群像之外的个体的爱情故事中,能读到的也和那些男女爱恋毫无差别,衰弱的Sean对恋人Nathan说,“很抱歉让你成为了那个人。”那个人,指的又是什么?或许是说,那个看着自己的恋人走向死亡的人。他们的每一天几乎都在爱欲与死亡的边界上,而他们却愿意高举起彩虹,狂欢和呐喊。
这故事中那几段跳舞的桥段中闪烁灯光下到处是光斑与尘埃。这几乎就是这群人的写照,散落在各处,沉默无闻,却时而闪烁耀眼。
同志题材电影看的不多,这部电影对我有两个触动点,一是第一场床戏过程中的对话,“你是和我做爱的人里第一个坦白自己是HIV阳性的”,这关乎人之间的信任,事先都不知道自己身体状况的就另说,所以戴套很重要;二是第一场同志骄傲游行中摔倒后站起来的男生,这站起来的过程时间变慢了,仿佛垂死之人弥留之际看到了光明。结尾大家都在讨论主角是否是被安乐死的,主角睡前说到“我已经准备好了”,但是他男友注射药剂时并没太多表情特写镜头,而且安乐死药剂注射完还会好好放回抽屉吗?不得其解
初恋是携带者,所以看的时候感同身受。我也是在很短的时间从他的经历了中学习了hiv的方方面面,也看到自己爱的人倍受身心煎熬。我们的生活其实和大多数人一样,只是谈论的内容里有cd4高低,药物反应和研究进展,我们须要在固定的时间里要去医院,我做检测,他取药。每次做爱前互相检查身上的创口,接吻不伸舌头,在各自的口腔里面搅动,或者说挣扎,情难自已是常有的,互相探出一点舌尖他都觉得懊恼。我见过他在深夜服药后出现药物反应从椅子上跌落,也见过学校播放艾滋预防宣传片的时候他落荒而逃,相爱总能感同身受,我也能体会这种带着偏见的难症真实的落在鲜活人身上,情绪是这么的惶恐、敏感和寂寥。我们总是在理解山有错位,他不安的扭曲我的有恃无恐,以为我将随时抽身置他不顾。我也不知轻重的言语中伤他的软肋,企图逼他在每次争吵中就范。最后我们选择了分开,已经有几年没有联系了,偶尔会念想起他。倒不是当时的感情没有了去,正是因为了去了,才能正视这种挂念。我们热恋和冷淡的时候都层曾说过,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再联系,希望不是忘记,而是放在心里。希望你一切平安。
Sean在十六岁第一次感染上艾滋病,从此以后他的人生完完全全地被改变了。
他是Act Up Paris的核心成员之一,这个组织为了保护艾滋病患者的权益而与社会、制药公司作斗争,他们每周二晚上聚在一个阶梯教室内开例会,讨论大大小小的事,游行、口号、服装…支持就打响指,反对就发出嘘声。他们是一群愤怒的人,这也使得他们的形象更为鲜活。
电影一开始通过快速发展的的情节制造出紧张的氛围,剪辑也让人印象深刻,比如说导演先呈现出组织的一场抗议活动,但是并没有详细刻画,而是通过之后的一场例会总结,通过成员的口中来重现当时的场景。
Sean和组织里另一个成员Nathan在一次在中学的宣传预防艾滋病的活动中产生化学反应,Sean在大庭广众之下吻了Nathan。而他们的一场激情戏(可能会造成部分人不适)开始将故事主线由组织转向个人。
关于两个人的相爱虽然使剧情开始变得拖沓,但真的有很多情节是我非常喜欢的。(开始剧透了…一直到图片前…嗯…国内不会上映…想看剧透的就看呗…)
在制药公司抗议完之后,一群人坐上了RER(或是métro,bah我对巴黎交通不是很熟悉),Sean对着窗外掠过的风景开始讲述他的恐惧,Nathan坐在对面安静地看着他。
两个人脱光衣服在床上疯狂亲吻,Sean突然想起来,找出了避孕套要Nathan戴上,Nathan笑着,随你。(在看这场激情戏的时候,我在想,社会对于艾滋病患者可能还是存在一些偏见的,可能大部分人还是认为他们是乱性、纵欲过度的人,可其实大多数人都不是这样的。即使得了艾滋病他们也有想表达情感的欲望,真的很令人难过,他们没有办法真正亲密无间,他们之间得隔着一个避孕套。)
在街上游行,Sean和几个男生穿着粉红色的裙子喊着口号。Nathan突然倒在地上。他站起来的时候,越过人群看着他们,他笑着,然后走到Sean身边抱住他。
Nathan在阶梯教室想吻Sean,Sean说了句什么想拒绝他(我看的法语原版没有法语字幕,唉没有听懂),然后Nathan说了句我不在乎(Je m'en fous),然后吻上了他。
一次激进游行中被警察控制了,Sean被粗暴地带上车,Nathan大叫着,他生病了,他是病人。
后来Sean病情开始急剧恶化,他躺在病床上,对赶来看他的Nathan说我很抱歉。他用虚弱的声音告诉N,他很想他。他们开始接吻,N帮他手淫,S高潮了,精液射在肚脐上,S笑出了眼泪,N扯出几张餐巾纸为他擦去精液和眼泪,也高兴地抱住他。
故事进行到后半段的时候,导演节奏没有掌控好。有几场例会的大段发言及争执使情节过于冗长。我看到前方一位老年男士从激情戏开始就坐不住了…多次拿出手机查看时间…
但我觉得结尾收尾还是不错的。Nathan和Thibault的床戏为Nathan人物的刻画加了分。故事中止在了一次街头抗议活动中,后来没有过多描写社会各界对于Act up行动的反应,展现出这场斗争真的是一场孤独的斗争,他们都是这场抗争中一往无前的勇士。
Sean死后,朋友们都来家中探望他和他的母亲,其中一个为Sean的死写了一篇文章,他站在大家面前朗读,文章中赞扬了他的品质和他为艾滋病群体所作的贡献。Sean的母亲沉默了一会说,我不知道这样说会不会有点幼稚,能不能加上他是一个很勇敢的人。
每一个接受自己是艾滋病患者并且与病痛、与社会抗争的个体都是勇敢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他们灰心的时候,给他们一点勇气,并且告诉他们,希望你们活下去。
Silence=Mort
Action=Vie
Nous avons envie que vous viviez !
最后希望大家注意个人卫生,像Nathan在中学发放避孕套的时候说的那样,保护好自己。À la santé!
(电影是我昨晚看的,从电影院出来之后在路上边走边哭,难过到话都说不出来。现在回忆思绪也还是很混乱…)
刚刚从墨尔本影展看完放映回来,憋了一肚子的话来捋一捋 因为错过了Call Me By Your Name的放映日,无意间扫到的同样作为headliner的LGBT影片BPM。看了一下预告,被紧实的配乐和男主的眼睛深深吸引而定了票。 全片144分钟,色调偏冷。其实我不太喜欢民间团体的运动的题材,电影掺了政治味变得太冷酷。但是这一步冷得温度正好。 裸眼3D做的病毒在细胞内增殖传染和现实的镜头相互渐入渐出。那种悄然而生,在生命力旺盛的欢呼声下,悄然发生的破坏,让人理解并且原谅了ACT UP那些破坏性的抗议活动。这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何时丧命的末日狂欢。搭配强烈的音效与闪光灯,一切都是美好的,不忍白目的。 最喜欢的是导演对床戏的处理,一丝不挂一点不露,这已经在众多文艺片里习以为常了。而绝妙的是导演把回忆里的性爱场景与当下的画面,借由人物身体的轮廓做了Dissolve。这样连续的裸露镜头看着,不但不违和,因为连续性被延续,反倒创造了一种与角色同步呼吸的观影体验 最震撼我的还是在医院,Nathan和Sean的飞机戏(有这个说法吗?不能说是床戏因为两人并没有上床啊喂) Sean绝望的大眼睛像是一面平静的湖,他虚弱到连掀起涟漪的力气都没有了。他对Nathan说着”我想你”,眼泪滑落,Nathan上前亲吻他,用嘴唇给他最切肤的安慰。Nathan抚摸Sean的下体,两人疯狂的亲吻,也许是因为最后一次,也许是因为分开太久,也许是因为爱的太委屈,也许是因为还有太多的爱没有办法做了。我隔着屏幕, 能感觉得到满屏的负面情绪,有无助,有怨。Sean发出的,不知道是哽咽还是呻吟,他扭动着身体仿佛用尽了他最后的力气完成了这一次与爱人,特殊的交媾。他笑了,如往常逗人一般地笑了,那一瞬间他仿佛还是那个在地铁里谈笑风生的Sean。Nathan用纸巾擦干净Sean小腹上的精液,然后再抽了一张拭去爱人眼角的泪水。这一幕看得我真的是太揪心了,我曾片面地认为染上艾滋就是因为频繁性爱和”行为不检”,可是看完那一幕我才理解:人们的爱是那么深, 那么浓,这样的爱不是纸笔,音符,颜料能够传达的;只有最纯粹最原始的切肤交合,才能表达。我们想要表达,我们需要表达。而我们之中就是有人那么轻易就爱上一个人,那么轻易,那么“随便”地,把身体献给自己爱上的人,在床上、在桌上、在阳台、在湖边。这是一种最直接的告白,用不会说谎的身体告诉对方对他的爱。从这个角度看来,并没有作贱自己伤害自己,至少故事里的Sean,他并没有。 对着被染红的河流的长镜头(那个时候我实在憋尿憋不住错过了两分钟!!!!!)仿佛在暗喻着,死于艾滋的人们也血流成河。躺在病床的Sean,去到舞池却没了爱人陪伴的Nathan,他们即将和可能会成为那血河的一滩血水。 Sean死的时候,镜头的特写给到Nathan的同时也用余光给了Sean不瞑目的双眼。他的眼睛像陈意涵一样无辜,天真,悲伤。 Sean的两成骨灰被洒在了下一个抗议运动的会场,他会被雨淋湿,然后冲击下水道,他也会蒸发成云,与自己的理想和爱自己的人们一同奋斗。我讨厌骚人他人生活的,“莫名其妙”的抗议示威活动,但很难去谴责这故事里的这群人,如果他们不持续向制药公司施压,制药公司就可以一直装死:反正得艾滋的不是我,有没有至于药物与我何干,我大可以有意限制生产,提高价格,大赚一笔。而那些被视为滥交的“淫乱“之人,却要承担经济,心理,身体,道德偏见上的四重折磨。 最后影片在高强度的闪光和节奏中戛然而止,没有后续交代,没有二十年后。就像为理想奋斗过的运动,也许是自己内心崩溃的发泄口,也许是对社会歇斯底里的愤怒。运动没有结束,运动不会结束。就像Nathan的爱不会因为Sean的死就五年守寡,触屌生情。他的爱情,人们的爱情;他双唇的激情,人们在床上的万千体位,川流不息,不会停止。 这部电影就像是一束冷冷的火星,多加了蓝色的冷色调,冷静的欢愉,冷静的悲伤,冷静的崩溃,看似强悍,实而迷惘不安的嚣张。 Nathan最后与Thibault雨云之际还是崩溃大哭。是对Sean的心疼与不舍,还是群体伙伴们殊途同归的结局感到悲伤。
电影放完,大家打了响指
还是熟悉的「墙壁之间」或「东方男孩」的味道……比类似题材「平常心」拍得好,但跟「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稍弱。重点其实是社会运动和群像,这片处理的得还是有点散。但剪辑是真好,全靠剪辑提气。感觉影帝应该没跑。
前半段堪称惊艳,然而跟导演前作《东方男孩》相比,影片的节奏掌控力在后半段尤为让人失望。影片在第二次夜店特写尘埃时觉得要结束了,在集体躺尸抗议而且响起一首疑似片尾曲的英文歌的时候也觉得要结束了,在塞纳河水变血水又觉得要结束了。尽管最后的死亡段落冷静克制,仍然觉得累赘。
开年第一部。当多数求新的同志电影都在力图把“同性”回归到“爱情”时,BPM回归到了更本质也更同一的“生命”。格局上虽由大变小,实际却完成了从集体到集体组成、从抗争到抗争意义的递进。飞舞的尘埃诠释着散落个体的灵动魅力,血红的塞纳河一如群体运动逝而不息的壮丽。多次以瞬间提升整体,观感非常法式多兰。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赶在这个时候看了这部电影,感受到无尽的青春和生命力,虽然是关于艾滋病和人权,但片子的基调没有一丝沉重,反而能让人感受到这群年轻人的活力,在死亡面前,越发凸显出那份残酷。影片的第一幕非常完美,从一群人到一个人的生与死,一部非常同志的同志电影,可以入年度十佳了。
舞池里的浮尘遇冷凝结暴风雪,浴缸中的血水外流染红塞纳河。19岁的欲望烈火干柴可以点燃暴风雪,26岁的骨灰扬清激浊翻涌塞纳河。绚烂的彩条中,舞动的啦啦操好似欢庆我19岁的骄傲;躺倒的队伍里,怀抱的十字架如同哀悼他26岁的早夭。会前宣布肖恩的死讯,大家打起响指假装若无其事,只因战役尚未终止。
看完全场没有掌声,只有响指。抗艾之路像一条血之河流,染红了巴黎的天空。每一个每一个死去的人,连灰烬都在对无视之人呐喊。同志题材电影的标杆。
一部自信的电影,拍得沉稳自信,演得诚实自信,自信地面对疾病,自信地面对身体,自信地面对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自信地去激辩,去抗争,去生存,用陈丹青的话说,里面每个人都长了一张“没有被欺负过的脸”,很惭愧啊,别人的电影在自信地关注自信的问题时,我们的电影还在猥琐地关注猥琐的话题。
还是那个寓言:猎犬追捕一只兔子失败,猎人责怪猎犬追不上兔子,猎犬说我只是为了饱餐一顿,而它却是为了生命在奔跑。
与其无声消匿,不如直面迎击,无畏面对是最后的骄傲,携手抗争,你并不孤独;前半程肆意飞扬,后半段沉郁悲哀,病痛的吞噬被寸寸放大,揪心的叹息飘扬在红色塞纳河上,处理死亡的细节剜心,结尾甚感人;特别喜欢几场夜店戏,飞舞在尘埃里的光芒,纠缠在阴影里的爱与死,受损的生命亦在倾力渴求自由。
又一部即将在戛纳载入史册的LGBT电影
三星半,前半部分更好,社会运动拍得特别热血,剪辑,摄影与配乐全面配合。不提主题,它也是一部很好的社会运动题材。后面逐渐从面进入点,个体情感描述之后,反而落俗了。
如果普通人的心跳是60下,LGBT需要每分钟120击。
今年最重要的同志电影,完完全全拍给同志看的、让同志感同身受的生命乐章。激荡的群体运动和个体的爱、病、死交缠在一起,以每分钟120击的强度澎湃敲打心脏,灵活多变的剪辑让人分不清究竟是在抗议还是在开趴体。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我也是HIV阳性。真正该得金棕榈!
非常有尊严和力量的一部电影。对于没看懂最后在家里吊唁场景的朋友,直到2017年6月20日,在法国因为艾滋病去世的人都没有权利得到殡仪服务...
这条路太难太艰辛,何时我们才能像说发烧感冒一样谈论它。想到我的hiv好友,在得知他生病后我们依然亲密如常,同食一碗饭,而他至今都不知道我知道他患病,这可能就是我们能做到的最简单的事
A Celebration of love, sex and life 把疾病处理得如此沉重、愤怒和紧迫但又毫不悲伤,反而像游行像抗争像夜店像爱情像性一样充满了生命力,这群人就像被历史遗忘的尘埃,如此精彩且有意义的活过,个体死亡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悲剧,更多的是继续抗争/生活下去的动力。
我看到的是民主最纯真的一面
一些转场真是花哨而巧妙,让人叫好!被高中女生叫fag的时候拉过Nathan的一吻,吻得尽兴而骄傲
新鲜的内容,独特之形式,获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无愧。按我的看片感受,它比获金棕榈大奖的《方块》(又译《广场》)和或评委会奖的《无爱可诉》都要更胜一筹,因为表情精彩,达意清晰。只是明显两段体的结构影响了主角与主题的深入和丰厚。法国人的风格、品味着实特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