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这次没有《阿姆斯特丹》里头那么的奇奇怪怪,然而,当他应邀对西点军校的神秘案件进行调查时,初次见面说的话其实隐藏了小小的玄机,直到后头真相浮出水面,才能感觉当初贝尔不是无的放矢。
但个人感觉,这个伏笔,埋得还是有点生硬。
不过,也能理解,贝尔对西点军校还是颇有微词的。
网上对故事的评价不是很高,貌似对贝尔的表现也有点失望。
但是,个人感觉还好,故事的看点,大概有两个,一个是名校的丑闻,一个是著名世人爱伦坡,不过,这两点大概对我等基本无感,反响平平也没什么奇怪。
当时的传奇诗人,还是个“神经兮兮”的怪咖。
军校里头的神秘案件,刺激了诗人神奇的灵感。
在贝尔的调查过程中,主动请缨,义务加入调查。
令人印象深刻的,大概是在后来和贝尔的“对决”,诗人说如果在军校遭遇霸凌就要杀人的话,那军校基本就剩下个位数了。
这句话基本是一闪而过,但隐隐透露出的信息量惊人。
而这位诗人另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次约会,选择在了墓地。
这种事儿,大概也只有这位“神经质”的诗人,才做得出来吧,甚至连约会对象都抱怨——你满嘴只有上帝和死亡。
案件的调查,陷入了神秘学领域。
故事里头的专家,在大量的线索面前,指出,这起神秘案件应该和长生不老有关,然而,在故事最后,好像和长生不老也没什么关系。
倒是用这种方式来治病来着。
故事里头的法医一家,最终成为了“罪魁祸首”。
不过,法医其实还是蛮悲催的,身为医生,不能治好自己的女儿的病,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儿走向死亡边缘。
对于任何一个父亲,大概都是煎熬。
案情至此盖棺定论。
贝尔和学校之间的“偏见”,到最后貌似也得到了缓解。
然而,案中有案,案件的最后真相,需要诗人来破解。
不过,处于对贝尔的偏爱,个人感觉,所谓的破解,完全是贝尔自己的“良心”。
说点有趣的,由于案情需要,贝尔曾经请教过神秘学专家,结果专家扯出了“长生不老”的东东,贝尔表示附和,不过,这《红龙》是字幕组的锅么?
另一个有趣的点,大概是故事开始,咄咄逼人的长官,说,你可以不去。一般这样的话,背后的潜台词也是昭然若揭啊。
封面图片上的“白色代码”,一定要注意是大写+数字,全匹配。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踏入影坛的克里斯蒂安·贝尔,总体来说演艺事业的发展并不顺利,因为在进入2000后他才开始声名鹊起。
可能对于很多国内观众们来说,很熟悉他在张艺谋的大作《金陵十三钗》中出演的神父,殊不知他是妥妥的演技实力派。
2010年因在影片《斗士》中表现出色,他一举拿下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
2014年他更是凭借影片《美国骗局》获得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影帝桂冠,至此奋斗多年的他终于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在过去的一年里,他共有3部电影上映,分别是《雷神4:爱与雷霆》、《阿姆斯特丹》和《淡蓝之眸》。
不过很遗憾,这三部影片除《雷神4》外,其余两部影片均表现不佳,甚至于《阿姆斯特丹》则亏损严重。
其实三部影片中单从片名来说,本人更喜欢《淡蓝之眸》,仅仅是从这个名字来看,就会带给人无尽的遐想和神秘的意境,不过很可惜仅仅是名字而已。
《淡蓝之眸》由斯科特·库珀执导,克里斯蒂安·贝尔和哈利·米尔林主演,影片定位是惊悚悬疑题材,这也是斯科特·库珀比较擅长的戏码,在2021年的时候他就推出过一部惊悚风格特异的影片《鹿角》。
影片的背景设定在西点军校成立20多年后的1830年,因为校内发生了一起骇人的学员被残杀的案件,贝尔出演的著名侦探兰德被请来侦破案件。
在侦破案件的过程中,兰德得到了学员爱伦·坡的帮助,爱伦·坡由于长相问题一直都是边缘的存在,但他本人却非常的有才华。
随着后续接连两宗同样骇人的命案发生,将西点军校内的紧张氛围推向了高点,这也迫使学校高层催促兰德尽快破案。
随着案件的深入侦查,一切迹象都瞄向了法医一家人,确实法医的妻女都是巫术的追随者,就在爱伦·坡即将被杀的时候,被及时出现的兰德救下。
一切看似案件真相大白的时候,爱伦·坡突然发现幕后的真凶竟然就是自己一直敬重的侦探兰德。
影片在最后玩了一个反转,应该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反转,足够可以让荧幕下的观众大吃一惊,但是怎奈影片过于拖沓,导致这个反转大打折扣。
其实导演在片中营造的氛围是很不错的,包括场景的选择和镜头的捕捉,都是很契合影片惊悚悬疑定位的,可惜被缺乏趣味性的故事情节给拉胯了。
当然导演也是做了一番功课的,首先是贝尔出演侦探兰德,无论是气质还是气场都是有的;其次是让米尔林出演爱伦·坡,也是在外形上极力的符合历史上爱伦坡的个人形象。
《淡蓝之眸》在网飞上线后,口碑两极化,整体表现并没有什么亮点,只能说是在及格线徘徊。
但是很是可惜了两位好演员,还有这个好片名。【END】
同样是冬季连环杀人案, 同样是作家角色协助侦探破案, 同样是作家角色对女主一见钟情, 同样真相是因为女主为了续命干的坏事, 同样最后反转侦探也有问题
不过影片风格不一样。
斯科特·库珀的历史惊悚片讲述了19世纪30年代一位资深侦探被召唤到西点军校的故事
如果有人认为影评人是抱着火鸡的希望开始一部电影,那他就误解了我们。可悲的事实是,屏住呼吸仍然是典型的问题。如果没有杰作出现,也许我们至少能玩得开心。后者在Netflix的历史惊悚片《淡蓝色的眼睛》(The Pale Blue Eye)中得到了肯定,这部电影充满了哥特式的华丽色彩;克里斯蒂安·贝尔(Christian Bale)身上的明星,即使在疯狂奔跑的时候也值得一看;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埃德加·爱伦·坡笔下的侦探角色。
剧透警告:《淡蓝之眸》不是很有趣。
贝尔也不是坡的扮演者,这可能是问题的一部分。相反,他是经验丰富的侦探奥古斯都·兰多尔,在1830年的冰天雪地里被召唤到西点军校。在那里,迎接他的是一位惊慌失措的上校(蒂莫西·斯波尔饰),并向他做了大量的阐述。我们得知,他精通密码破译和不流血的审讯。(这句话和其他很多话一样,摘自路易斯·贝亚德2003年的原著小说。)他甚至在中午之前就有强烈的口渴,这一特点并没有因为他被要求调查的案件而得到改善。一名学员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有一个可怕的复杂细节。他们的心脏被取出来了。就叫它泄密吧。
这位明星至少应该在挤满了英国角色演员的茶室里感到自在。明摆着碎裂,托比·琼斯皱起眉头,很快我们就有了瘦长的哈利·梅林,他曾经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年轻演员,现在被介绍为E·a·坡,四年级学员。(坡确实上过西点军校;梅林的口音更难保证。)
这个抒情的不合群的人很快就成了兰多的助手。然而,屏幕上的等级制度却很混乱。贝尔的到来让梅林变得更强大。天才侦探往往只是个旁观者。就像编剧兼导演斯科特·库珀这部令人尴尬的电影中的其他内容一样,很难知道这是由于设计还是剪辑困难。不管怎样,贝尔做了一个奇怪的第二根香蕉。
接下来是另一个身体;苍白的心上人;吉莉安·安德森饰演西点军校的贵妇。神秘比比皆是。对于电影院的老板来说,可能会感到困惑的是,据说对电影很友好的网飞公司(Netflix)让他们在圣诞节播放了这部电影。(与此同时,热门剧集《刀下杀手》的续集《玻璃洋葱》现在只能流媒体播放)。
也许《淡蓝之眸》注定是一部双重法案:两部不合适的电影共用一个名字。一半变得更加古怪。有祖先的秘密,魔鬼崇拜的低语,安德森的曲柄高得令人瞠目结舌。然而,作为编剧的库珀显然不被导演库珀信任,他用缓慢而认真的目光拍摄了这个成熟的胡言胡语,就像汉默的恐怖电影变成了社会现实主义。
库珀和贝尔曾在2013年合作过《冲出熔炉》,这是一部关于宾夕法尼亚州钢铁厂的悲观故事。就像他们的新合作一样,这不是一部糟糕的电影。
当梅林在场景之间徘徊,羽毛笔颤抖,元音混乱,抱怨无聊的时候,这是一个奇怪的想法。乌鸦说:你和我都是。
这部电影在上线前,我是相当期待,毕竟放出的消息是大名鼎鼎的爱伦坡将作为侦探助手出现在本片里,而侦探角色将由克里斯蒂安贝尔演出。
最让我兴奋的其实不是贝尔,毕竟他的表现相当稳定,就连在雷神4这种大烂片里,贝尔也能有所出彩。
爱伦坡,是最让我感到激动的。爱伦坡那可是推理小说之父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推理小说,就是出自爱伦坡值之手,《莫格街凶杀案》。所有热爱推理小说的人,都不可能不知道爱伦坡的大名,而他,这样一个传奇人物将被搬上荧幕,而且还是作为侦探助手。电影会借此讲述爱伦坡的成长吗?他会是因为某个大侦探的影响而成为推理小说作家的吗?
但是电影让我比较失望。
简单说说几个地方,以下涉及严重剧透!!!!!
在电影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大概就会猜想结尾会是“贝尔是主谋,真相最后由爱伦坡揭露。”
一是电影的闪回镜头较多,结局必然是和贝尔的女儿有关;二来,爱伦坡这个名字的分量实在太大了,最后的真相有他来揭露这才符合他的身份。
只不过,具体反转的形式我是没猜到的,核心诡计还算是合理,虽然算不上精彩但是及格之上。
事实上,这种侦探最终是凶手的桥段已经被多次在小说中运用。特别是在某个侦探系列的完结篇,例如大侦探波洛(出自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哲瑞雷恩(出自埃勒里奎因笔下)。
在开篇就提到过,爱伦坡这个角色是值得改编和深挖的,但是电影仅仅是形式上对爱伦坡的致敬。倒不是说,这么用不行。电影有点杀鸡焉用牛刀的意思,电影中爱伦坡的角色不一定非要用“爱伦坡”这个名号,替换成任何一个无名小卒都是可以的,没有体现“爱伦坡”这个名字在电影的存在的必要性。
我们并不是说任何好电影里的任何角色必须要有不可替代性,只是在这里这部电影特意用了“爱伦坡”,那他就必须存在必要性,否则,除了噱头将一无是处。
并且,在电影结尾爱伦坡角色并不讨好,他深深迷恋着电影中法医的女儿Lea,即使后者要将其杀害献祭,他仍在得知这一切后,为其开脱辩解。
作为一部悬疑推理电影,不可或缺的一点是逻辑。一部优秀的推理悬疑电影,一个完美无缺的逻辑链条和作案手法是非常必要的。
这里简单说说,电影不大合理的两个地方:1、贝尔前去小屋与医生一家对峙且要救爱伦坡。医生一家是知道他们并没有杀人。贝尔想要将杀人罪名嫁祸于医生一家,就必然面临着对峙,但是他无法确保法庭上的对峙他一定能赢。因此,贝尔万无一失的方法是在小屋将一切知道底细的人全部干掉。但是他没有,而且并没有这样的意图,是火灾意外杀死了知情人。如果火灾之中知情人没有丧命,那么其完美犯罪不会成立。
当然,这里可以解释为,贝尔已然杀死了强奸他女儿的三名嫌疑人的两人,且无力追捕剩余一人,已有着坦然赴死、自首的心态,并且他无意牵连与女儿的强奸案无关之人。但是,如果他不想通过完美犯罪逃出生天,从一开始为什么要自导自演呢?为什么要费尽心机的杀死牲畜,仿造邪教做法现场呢?这样解释未免有些牵强。
2、贝尔从医生书架上,就搜到了黑魔法的禁书,这这这。太简单了吧。前面俩小时,逗我们玩呢!
医生就这么将一本禁书大喇喇地放在书架上?
这电影也不是啥也不是,起码反转还是及格以上,演员表演全部在线可以说非常棒。那种古典推理的调调我也非常喜欢。只能说,及格分还是有的。
个人评分:7.2 本片主角是“蝙蝠侠”,而且还是犯罪、悬疑主题,看起来挺吸引人,实际上表现的确还可以,但也只是还可以了。 电影的基调是沉闷、偏文艺的,这类电影一般都是配乐挺不错,画面也不错,本片也是遵循了这一点。配乐和雪天契合得很好,挺有代入感,画面也可以,有文艺片那味,这些点加起来营造了一个犯罪、悬疑的氛围,但实际上剧情的表现就没那么好了。本片标签是悬疑、犯罪,主角也是个侦探,但全片的探案、调查部分却很少,特别是后半部分,只剩下了悬疑,虽然结尾能解释为什么这么少,但这也导致全片节奏很慢、很沉闷的,在故事性上没有那么吸引人。主角的助手埃德加也是塑造得不太好,一个落入俗套的角色,沉迷于诗歌,有些神神叨叨,甚至有些“恋爱脑”,在最后结尾的剧情和真相都是他推动的,实在是有些俗。本片的结尾也是有些能理解,一回想前面是有一点细节,但最后真相揭露时,虽然达到了反转的效果,会感到一些惊讶,但的确有些牵强了。本片结尾既可以是一个加分项,但也是一个扣分项,从一个犯罪、悬疑片变成了单纯的犯罪片,而这样的结尾故事在其他电影也有过,但放在这部电影,处理得就很一般了。
1830年西点军校的士兵发生一起命案,弗莱被绞死,在停尸房被割走心脏,政府正对军校不满想关闭,军校请兰德破案,他妻子去世,怀念失踪的女儿。兰德和医生探讨并开始调查,发现死者手里有信的碎片和去停尸房的人穿了古怪的军装。性格诡异,被孤立,喜爱诗词的士兵坡来提供线索,兰德让坡帮助调查,破译纸条。兰德发现案件与宗教及年女巫魔法有关。两人盯上医生的儿子阿特摩斯。葬礼上弗莱的母亲将日记给了兰德,水印后了解了日记的内容。在医生家他们认识了医生的妻子,儿子还有身体不好得美丽女儿莉娅,她被坡文艺所吸引并答应在墓地约会,但突然发病癫痫,好在救回来。士兵巴林杰也喜欢莉娅,夜袭坡。翌日巴林杰遇害被吊死割去心脏。在医生家兰德发现他的祖先有黑魔法的标志并找到那件特殊的军装。另一名士兵失踪逃跑。坡和莉娅相爱。兰德和医生摊牌,医生承认女儿病越来越重采用黑魔法续命,此时迷倒坡,莉娅和阿特摩斯正在做法要下毒手,兰德赶到解救,屋子失火兄妹被砸死,坡被解救。兰德完成任务离开西点军校,回到住处,原来就在不远的溪边。坡康复后来找他,实际上:兰德给坡的纸条暴露了弗莱死时碎片两者字迹相同,兰德女儿回去的路上被三个士兵强奸后跳崖自杀。兰德设计引弗莱出来,将其杀死,巧的是,正好军校找他破案,医生一家没有杀人只是需要心脏,兰德借此将杀人嫁祸给医生一家,弗莱的日记上写了参与的人,于是杀掉巴林杰并供出斯托达德,也就是逃跑的那个。兰德讲证据给了坡让他举报自己,坡烧掉字条离开,兰德也来带悬崖边。
没推理 没节奏 没反转 说惊悚连我都吓不到
奶粉钱大电影。质量之烂的难分伯仲,爱伦坡的造作口音以及结尾处烧纸条情节意外和玻璃洋葱难兄难弟。很难想象甘斯布为何甘愿出演这种单纯男主红颜背景板,年逾九旬的杜瓦尔怎么能被说动客串,但更难接受贝尔数十年如一日仿佛欠了数位导演的债在演一部如演一部的流水烂片里使劲演戏。爱伦坡缘起由头是假,随机切换布景的雷神四才是真。低于三流水平的古典探案英剧单集剧本硬是注水到超两小时,混乱的叙事节奏和悬念推进让成品质素望尘莫及它的群戏和美术本应企及的高度。贝尔的表演不仅没能力挽狂澜,反令熟稔程式捏塑的角色加速与故事基底的割裂,哥特或军校仅成摆盘。而导演集结这台豪华阵容和冷寂风光极力试图在平庸写作之上捕捉的,构成硬汉侦探核心魅力的氛围感最终也随着搭建的全面坍塌轻飘飘地如托梦而生的诗句和染血裙摆的丝带坠向了庸俗的深渊。
克里斯蒂安贝尔你是怎么回事,2022电影一个莫名其妙的阿姆斯特丹,一个莫名其妙加昏昏欲睡的淡蓝之眸。那一片烘托气氛的雾茫茫让我查了下西点军校地址,在纽约不应该是西海岸的湿润气候呀,难道那时候有雾霾。爱伦坡的演员因为丑得过目难忘一眼认出在后翼弃兵里出演过,本人好歹是个诗人加恐怖小说家,怎么电影里那么点儿浪荡愣头青,确实像俄罗斯电影《果戈里》,都是不正经的悬疑破案。
太平庸了,自以为反转很高明,贝尔为啥?为啥?真缺钱啊?
网飞也搞“老带新”,你说拍的不行吧也不至于,你说有意思吗还真没啥意思。
足够体面的古典奇案,可视为《乌鸦》(The Raven, 2012)的前传,同样双男主,同样是坡协助调查。贝尔饰演的奥古斯都警探是这故事的叙述者,坡的参与足以引起我的兴趣。在这样一副腔调之下,内核仍与当代性的惊悚情节紧密相连。剧情的发展有时舒缓,对话有时也过长,结局我虽没想到,可总觉得是个不必要的情节反转,只为凸显某人的悲剧色彩。如换成坡本人是叙述者,我会更喜欢一些。但如果那样,作者想要的结局对他而言恐怕就更无惊喜了。
令人心碎的一句话 我多希望ta那天遇到的是你
要是拍成希区柯克和爱伦坡的破案比赛,可能分数会高一些,神神鬼鬼的拍的太乏味了
没有把重心放在猎奇上,解谜更多的是解开心理创伤。节奏可以更快一些,关于梦境的探索有些停留在表面。
娱乐性还行,但反转前的剧情没什么悬念,反转后的部分也谈不上有新意
很不均衡的一个电影:故事上试图塑造一种亦敌亦友的师徒关系,但由于年轻演员演得太轻导致这个关系不成立;叙事上前半程慢慢悠悠草蛇灰线,后半程仿佛知道时间已超紧赶慢赶。贝尔当然还是很好,但放在这个片子里属实大材小用了。
气氛做得这么足就只给我看这个?
叙事手法和故事背景一样“古典”,整体缓慢而深沉,气氛营造的不错,悬疑探案是主线,救赎与理解则是延展的另一面。对的人没有在对的时间相遇,而坏人却无处不在。
看了两小时的坡圣模仿秀
这是一部在片中醒目出现了叫做Hitchcock的角色、唤作Vertigo的病症却与此条著名的悬疑类型支脉没有任何干系的严重涉及埃德加·爱伦·坡的电影。“生与死之间的边界是含混不清的。谁能说出生命在哪里终结,死亡又从哪里开始?”……有人说没有反转?反转还是有的,而且你甚至可以说它有一定的力道。但问题却在于(也是由贝尔领衔出演过的一部很有名的电影曾经呈现过的问题):如果影片要用这种方式进行反转的话,那么之前许多“此人单独存在的探案场景”,便会出现不符合故事体系自身逻辑而只是单纯在为了欺骗观众的现象。因为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你是不用“演戏”的!……PS或许应为哈利米尔林饰演爱伦坡点赞。除脸型配合发型确有几分神似,更在于他数年前所塑造的科恩兄弟巴斯特歌谣中的人彘,无论角色气质还是命运走势都高度契合于坡推崇的“死亡化境”
“我多想我女儿那天在舞会上能遇见你,也许我们能成为真正的家人”,而强忍情绪的爱伦坡只能说再见。两个大男人在冰天雪地的小木屋里用眼泪推理和忏悔,我被这场景动容了!就冲这结尾,三星多给一星!
2.5爱伦坡粉丝在这里写下一个问号。无论是从悬疑片的角度还是从爱伦坡美学讨论的角度,都非常浅薄,节奏就像骑车过减速带,整个破案逻辑可以说幼稚极了。达利表哥太适合奇怪长相的storyteller了,跟贝尔搭戏也不怵,另外这个戏预算很厉害,配角配置太高了,可惜可惜。
角色都搞上爱伦坡了,演员都找上贝尔了,结果就这?装腔作势。近期看的欧美悬疑推理电影就没有一部让人满意的,已完。
评分靠谱,差不多就是这个分吧。最后反转还不错,但也不能挽救是部烂片的现实
网飞的电影部门真的,很少有优质产出。影片前后甚至有脱节感。前半暗到我用mac勉强看。一个base在纽约的故事,用了大量英国人当主演,塑造方面没有硬伤,就是这个色调加过往经验,很容易跳回英国去。爱伦坡这个角色,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