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开场不久Marianne追赶Héloïse去海边,担心她跳海;Héloïse站住之后说:Ça fait des années que je rêve de faire ça.(我想这么做已经很多年了。) Marianne: Mourir?(一死了之?) Héloïse: Courir.(迎风奔跑。) 我记得在哪儿看见过法国人喜欢说人生是Nourrir, courir, mourir.(吃饭,跑步,死去)所以我猜法国观众听到mourir和courir的谐音,脑子会动一下。
2. Marianne问Héloïse: Vous savez nager?(您会游泳吗?) Héloïse: Je ne sais pas.(我不知道/我不会。) Marianne: C'est trop dangereux si vous ne savez pas nager.(如果您不会游泳的话下海太危险了。) Héloïse: J'ai voulu dire que je ne sais pas si je sais nager.(我刚想说的是我不知道我会不会游泳。) 这里故意用savoir是“知道”,而savoir faire是“会做某事”,savoir这个词的双重含义,表现二人沟通不畅。这个梗后来又用了一次,这次两人关系有所发展,不再出现误解。这个梗法语特有,英语和中文台词均无法翻译。
3. 全片4位主要角色互相之间均使用敬语,甚至包括母女二人之间,可能是为了表现18世纪法国礼教束缚的社会状况。然而剧本还是设计了3处没用敬语: 母亲略有动情地让女儿像小时候说再见:Dis-moi au revoir comme quand t'étais petite. 并且这句话的t'étais是非常随意的口语,在全片敬语的大环境下出现这样一句话,我估计法国观众会有反差感。 Marianne叫Héloïse不要睡着:Ne dors pas, ne dors pas. 听到这句话,Héloïse马上说自己很后悔: Héloïse: J'ai un nouveau sentiment. Marianne: Lequel? Héloïse: Le regret. Marianne听后恢复了敬语:Ne regrettez pas. 还有就是本片一个大梗——奥菲欧,Héloïse叫Marianne回头看:Retourne-toi.
心不由主,您会手足无措
心神不定,您会咬紧下唇
心存芥蒂,您会怒目定睛
俄耳浦斯拂弦歌唱:“下界尊神,凡人终极归宿的统治者,请容许我具实禀告:我是为了我的妻子而来,毒蛇断送了她花样的年华,我求您复原欧律狄刻转速太快的生命纱,人类万物全都归你们管辖;你们统管人类的时间最长久。她度过天年之后,终究得回来当你们的属民。如果命运拒绝特赦我的妻子,我决心不回去:两条人命凑成一双,让你们欢心。”
复仇女神忍不住掉下眼泪,据说这是她们第一次。冥王和冥后忍不下心拒绝他的恳求,唤出欧律狄刻,她夹在在阴间新添的亡魂行列,因脚伤而不良于行。俄耳浦斯伸手接受他的妻子,也接受了他们的条件:离开阴阳交界之前,他不许回头看,否则承诺失效。他们走上坡的路,穿越死寂,在层墨叠黑中爬上陡峭的幽冥道,已经来到临近上界的边区,他担心她也许跟不上,急于看她,心怀爱怜一回头,她转眼滑落深渊。她伸出手臂要拉他一把,不然就是让他抓;不幸的是,他两手一扑,除了轻飘飘的空气,什么也没有。又死亡一次,她对丈夫没有半句怨言:有什么好抱怨的呢?要怪只能怪丈夫爱她。
她最后一次说出的“珍重再见”几乎传不到丈夫的耳朵,就掉落到来时地。
瑟琳·席安玛(《水仙花开(2007)》,《假小子(2011)》)导演的第四部长篇《年轻女子燃烧的肖像(2019)》(燃烧的女子肖像)(2019戛纳电影节编剧金棕榈),讲述了一位年轻女画师玛丽安(诺埃米·梅兰特)为一位年轻女子埃洛伊斯(阿黛尔·哈内尔)画出肖像的故事。在两小时的叙事过程中,导演不仅讲述了两位年轻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同时也讨论了其他女性议题:十八世纪法国女性热爱音乐,渴望自由,但却受困于婚嫁、堕胎、就业不平等等等问题,如同今日女性。
全片由三个时空组成,叙事当下开画室的玛丽安,回溯叙事中若干年前玛丽安在小岛上与埃洛伊斯和其他人度过的十二天,以及画作完成若干年后,玛丽安两次遇见埃洛伊斯的不明确时间段。故事由全知视角和玛丽安视角讲述,正如画家作画,画中人埃洛伊斯始终处在凝视的另一端,作为被观察的客体存在。然而,如影片标题所指,埃洛伊斯是故事的中心,是画中人,也是导演充满爱意的镜头下的焦点。这即是笔者眼中仅次于阿黛尔的肉体的电影的精髓。埃洛伊斯从凝视的另一端走到这一端,从客体转变为主体,在玛丽安的笔下画出自己的肖像。
这一主客转换与俄耳浦斯的爱情悲剧相交融,他注定无法挽回亡妻的悲剧命运,在玛丽安看来是其本身的选择,她说俄耳浦斯选择记住欧律狄刻,这就是为什么他最后回头,他做出的不是爱人的选择,是诗人的。埃洛伊斯则认为是欧律狄刻在最后关头叫爱人回头,retourne-toi 。这段对话在展现两位主角人物关系的初始设定的同时,也为她们之间关系的转变埋下伏笔。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埃洛伊斯和玛丽安两人自然而然地分别将自己带入欧律狄刻和俄耳浦斯的立场,这也正是电影前半段,即第一幅画像完成以及第二幅画像开始阶段两人看与被看的位置关系。
在第一幅肖像的绘制过程中,玛丽安作为观察者,单方面在脑海中刻画埃洛伊斯的模样,再加以绘画规则、习惯和艺术理论,画出带着其母亲般慈祥笑容的毫无生命的埃洛伊斯。画家单向凝视,其视线无法覆盖画中人的全貌。
第二幅肖像的绘制,埃洛伊斯的在场使凝视的两端相通,也促成了主体与客体的转换与并存,画家画出画中人,画中人审视画出自己的画家。神话中的悲剧是俄耳浦斯的回望还是欧律狄刻的告别?最后一次四目相对,两人摆脱1770年以您互称的桎梏,retourne-toi,渴望再靠近对方一些的诀别时刻,是谁捕捉谁的目光,亦或是是谁将谁揽入再推出自己的视线?
玛丽安和埃洛伊斯两人主客体的转换由本文开头结尾的对白展现,其中埃洛伊斯据理力争,画家和被画者处在完全相同的位置。同时也体现在两人第若干次滚床单并吸食可以使人起飞的草本之后,埃洛伊斯瞳孔的变化中:碧蓝色的眼睛染上玛丽安眸中的黑棕,埃洛伊斯不仅填满了玛丽安的视线,更是占据了后者的视角,同样,在倒数某一次滚床单后,埃洛伊斯向玛丽安要一幅后者的自画裸像,玛丽安对着特意摆放在对方身下的镜子勾勒自己有几分神似席导演的轮廓。她所画下的是自己眼中的镜像,也是埃洛伊斯爱的注视下的自己的实体,那么,面对镜子,也许是拉康的镜子,也许是《普通女人》(2017)的镜子,我们是否可以说此时此刻,玛丽安的视角又一次被自己的客体主体化?
CMBYN(2017)中两位男士以自己的名字呼唤对方,爱情中的人们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主体性交给对方,成为对方的对方,也成为对方的自己。PDLJFEF向前者的结尾致敬,在致敬同时,导演仍不忘继续关于凝视的主客体的讨论:绘画事业颇有成就的玛丽安和嫁给房地产商的埃洛伊斯在剧院包厢层同时出现,后者因剧情的走向和配乐的跌宕而热泪盈眶,前者则演出全程凝视着自己心爱的人,可能期待她的回眸,让这凝视再次流动,可能忌惮她的回眸,只想自己再次重回凝视的主体。
年轻女子燃烧的肖像,是谁/什么点燃了埃洛伊斯的裙摆?是岛民阿卡贝拉吹起的篝火,还是这无穷无尽的凝视的尽头的心中的火花?
理屈词穷,您会颔首扶额
情难自已,您会眉稍轻挑
局促不安,您会喘息不定
首刷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是难得看到这样一部不消费女同的女同电影。总以为男性凝视是与电影艺术共生的,殊不知可以如此精准地将这种凝视的视角转化为女性,变成女人与女人之间燃烧般炽烈的注视。画家一开始的“看”是功利的,但她的注视却引来了小姐的“看”。于是乎此后每一道平静对视的目光下逐渐暗流汹涌,“看”到最高潮时,是篝火蒸腾出热浪,是你在忽明忽暗中被我的注视勾得红了双眼,是一片漆黑中只有你能在我眼中燃出一片通明。燃烧裙摆的哪是篝火飞流出的火星,是我目光火热让你无力支撑的伏倒在地。我不仅看见了你,我还看懂了你,我不仅看懂了你,我还可以把我看到的你无尽复制下去,我的心里演绎出一千个你。女人在男性凝视中是那么精巧的玩物,在女人的凝视中,则是如斯惊心动魄。
另一点则是整个电影从头到尾没有哭爹喊娘地卖过一句LGBT惨,没有惨兮兮地说过一句类似于:“我爱的是这个人,与性别无关。”的话。当小姐第一次想吻画家时,问的是你爱过吗?而不是你爱过女人吗?同志电影中这样的台词处理太让人心动。一部能够引起情绪共鸣的同志电影,多半是去同志化的,将画家的身份变作任何一个阶层身份不相当的穷小子皆可。唯一不同的可能是感情发展的速度问题。毕竟穷小子第二天晚上可能就在阳台下喊名字唱歌了,搁在两个女人身上则不同。前一个半小时都在细碎地铺排着两人之间的暧昧情愫,直到篝火会上舞台剧一般的仪式感,才开始迸发。那种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欲说还休、欲拒还迎太妙了,那些你看我时我躲闪的眼神,每一次靠近到能够感受彼此呼吸时的及时收敛,那种对对方展示情绪特有方式的了解,都是比实实在在的一个吻更动人的。接吻的时候我特意看了一下时间,两小时的电影走到这一步,刚好一个半小时。也难怪身边的直男在没有背景音乐、絮絮叨叨的前一个半小时数度陷入昏睡(但是他清醒地看完最后半个小时居然啧啧称赞也是很奇妙了)。
提到女性向,倒又不得不让人插多一笔,这部电影的野心绝不止是一部同志电影,其作为女性主义电影也颇有说头。有长评也已提到过,这部电影中是不见男性的,观众只能看见一个又一个的女性角色。但是这当中的每个女性角色,身后都有一个背后灵似的男人。小姐要嫁的米兰绅士,画家略有声名的父亲,以及令女仆怀孕的男子。他们从始至终没有出现,却在牵制着她们的命运,并且控制着剧情的发展。然而她们都在有限的条件下,竭尽所能地戴着镣铐跳舞。小姐在成为一个工具一般的人妇前尝试了爱情;画家不被允许接触男性身体构造,所以悄悄学习,还用父亲的名字参加画展;女仆不能掌握自己是否怀孕,但能决定是否生育。当小姐在炉火前铺下垫子,命女仆躺在上面,两人重现了堕胎的画面时,画家的画笔记录的不再是两个具体的女人,而是勾勒出一段女人的史诗。
上述的观感二刷虽都有再次确认,不过这次更多地却是被温吞输出的爱情观抓住了,是一段援用希腊神话的旧瓶新酒,这新酒却酿得极佳。为了从冥界救出自己心爱的妻子Eurydic,Orpheus闯入冥界,终于打动冥后,同意让他带走妻子,只是一点,不可以回头,否则妻子会永远被留在冥界。在即将走出冥界的一刻,Orpheus忍不住想要确认妻子是否真的跟在身后,于是回过头,Eurydice从此堕回冥界,沉入无尽的黑暗。
女仆听完这故事很气愤,说不合理,就那么一刻为何会忍不住,这臭男人。画家虽解其意,说除非本就不想忍住,或许Orpheus就是想回头,将一切定格在分别的一刹那,只留下回忆。但又补充道,这是诗人的选择,不是情人的。小姐又读了一次,说,或许是Eurydice要求的。Eurydice说,请你回头。Orpheus遂回过头,他们看见了彼此最后一眼,那一眼里是对彼此的回忆,是拿不走抹不去可以无限复刻的美好过往。
这段讲故事场景是全片对爱情讨论最核心的点题,三人面对感情的态度分明。女仆的混沌注定是最烟火气的饮食男女,少不得摸爬滚打吃尽苦头。画家对爱情的真面目窥得一二却不想面对,口中说着自己爱过,但自欺欺人着不想勘破。小姐没有爱过,却格外懂得爱。大凡我们宣称是爱的,不过是打着爱的旗号,光明正大的占有与索取。画家稍微拥有了小姐,便有了更多的贪念,试图要求小姐改变,寄希望她为了这份爱情去抗争,改变命运轨迹与她厮守。小姐说你没有尝试过站在我这边考虑,不论是画画,还是爱人,你都只是为了自己。开始要求时,已经不是最初想要的了。
爱情往往就是这样变得难看的。从“you jump,I jump”走到“我宁愿死也不想对着你”。Jack获救以后的人生必然如此,童话故事要靠缔造者亲手打破,告诉你爱情不是生死相依而是你死我活。我们看过太多爱情童话,以至于一遇上感情挫折,就对自己和对方求全责备,殊不知对爱情约定俗成的定义本就荒唐。所谓忍耐与磨合大多都是消磨,何必事事攫取干净最后一滴,留下一地蔗渣。
这里还有一个与爱有关的意象,除了最显眼的火,通片出现最多的分明是水,是从不见蓝,灰蒙蒙雾霭霭的海水。小姐说,从来没下过水,不知道会不会游泳。当画家表明身份,说自己要离开时,她说那她要下水了。果断地解开裙褂走向海中,溺了一场水瑟瑟发抖,会水了吗?不好说,或许漂浮了一阵。画也是一项呼应。什么时候画完呢,画完的那一刻就知道了。这便是情不知所起,然而拥有和终了的那一刻,一定知道。可是事后再一想,真的会爱了吗?说不清楚。
小姐在最后一刻说,回过头。这是一个仪式,妥帖的告别重要性远胜告白,是为了让爱情永恒的壮士断腕。哪怕再见,她们之间也再没有了对视的机会。交响乐荡气回肠,小姐在被注视中引领着画家释然。
爱人,请你回头,留不住的那一瞬间所留住的才是永恒,这是对爱情最贴切的诠释。天长地久有时尽,只是大家都不信。
我有一个陈旧的名字。那个名字很长。为了念完这个名字,需要某个人的一生。 ——《沉默的未来》
从看完到现在,都没办法从这场风暴中抽出神来。120分钟,魂飞魄散,上次这么恍惚应该是看完《小姐》的时候。太多微妙的感触交织在影片藏匿的细节中,需要多看几遍才能精准捕捉。 整部电影的节奏像极了一幅画的创作过程——
第一步,找背景底色。这是一座被海环绕的孤岛,让极简的人物关系以及缺位的男性视角得以顺利承接。
第二步,用简单的线条勾勒人物出场。继承父业的画家玛丽安来到岛上,为被迫继承姐姐命运的埃罗伊斯制作出嫁画像。值得一提的是埃罗伊斯的出场,揭了五层面纱才让电影的凝视主体出现在观众面前:画中燃烧女子的背影-女仆口中的描述-被涂掉脸的油画(但这幅画究竟是谁我还存疑)-披斗篷的背影-奔跑时露出的金发,把神秘感做到极致,诱惑观众也与玛丽安一起参与这场盛大的观看,或者说,沦陷。(《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米兰的出场也使用了这样“层层遮挡”的处理)。
第三步是勾勒细节。当埃罗伊斯询问什么是交响乐、什么是爱的感受时,我一度想到《小姐》。以欺骗为开端的陪伴,却无意间打开了两人都未曾涉足的麗地,一场冒险之后,彼此教会了对方自由和爱。 特别喜欢那场互相揭露对方外化动作的戏。玛丽安说:当你害羞的时候,你会咬嘴唇。当你生气的时候,你不眨眼睛。 埃罗伊斯让她过来,站在自己的位置,循着自己的目光看:当你在凝视我的时候,我也在凝视你。并告诉她,当你不知道说什么时,你会按摩自己的前额。当你失去掌控时,你会扬起眉毛。当你困扰时,你用嘴呼吸。 在这一刻,电影同时完成了两人性格和关系的细节描绘,无比高级的情欲。 真好啊,在那个没有相机的年代,得以让目光合法驻留在爱人脸上;在那个没有电灯的孤岛,火光可以勾勒出唯有爱人才能注意到的绒毛。每一帧、每一个镜头,每一声树枝在炉火中的噼啪炸裂,画笔与纸张的摩擦,耳边缠绕的呢喃,都是带着温度的爱抚。
第四步是上色。篝火那场戏,阿黛拉的裙摆在暗夜里静静燃烧,伴随律动的节拍,两人的目光在腾空的火星里相遇。风暴来了。电影开始用更浓烈的色块盖住粗糙试探的线条,在空白处填上色差形成的褶皱,在阴影里藏满迟来的对视、情欲的绞索,尽可能追回所有被浪费的时间。随之而来的却是巨大的悲伤,画作终会完成,每一个落笔都是送给爱人的嫁衣。 可能是瑟琳·席安玛特有的耐心,她的电影从来不急于解释什么。因此前半段还会因为过于空旷的叙事而对两人的感情处理抱有怀疑,后面渐入佳境,层层攀升。因为导演深信,她们终会相爱,我们也终会理解她们的隐忍和选择。
最后一步是收笔。埃罗伊斯问:我们什么时候知道画好了? 玛丽安答:到某一刻,我们停止。 如同爱的谶语。多年之后,两人在展厅再次“重逢”,玛丽安凝视着画作中熟悉的面部纹路,得以窥探她们分别之后埃罗伊斯的一部分人生:皱纹、孩子,以及那个唯有对方才看得懂的暗号情书。 电影结束后,和朋友们讨论起最后那一幕,埃罗伊斯是否也看到了玛丽安。我下意识觉得,电影结束前是没有的,埃罗伊斯独自一人坐在靠近舞台的位置,真正听到交响乐《四季》时,也许想起了当年玛丽安用旧钢琴向自己慌乱解释风暴的场景。镜头代替了玛丽安的眼睛,长久注视着爱人思念自己的样子,已是绝美之笔。但后来又想,也许在熙攘的画展厅,埃罗伊斯已经看到了玛丽安。她在心里默念那句“转身”,却不敢发出声音。在交响乐大厅,她坐在她的对面,知道爱人也正像当年那样凝视着自己,但她已经不敢把目光移过去了。
他选择留下关于她的回忆,所以他才会回头。 他做出的不是爱人的选择,而是诗人的选择。
诚实地讲,女同性恋题材的影片和男同题材相比,总体是令人失望的。后者在自我认同、伦理边界、权利自由等维度上,皆有一定数量的经典或现象级作品。而女同题材电影,哪怕有《面子》《阿黛尔的生活》等佳作,却也难以获得等量的成绩。
其背后原因是社会层面的。在男性语境下,男性自身行为也同样受到规训,男同性恋无疑是对男权的冒犯与挑战。于是男性相恋的故事,因为社会禁忌而更显悲壮,因为被严重压迫而充满张力。而女人,这个波伏娃笔下的“第二性”,始终处于男性目光的审视之下。在这种审视中,女子与女子的恋爱固然是禁忌的,但这禁忌似乎为恋爱增添了奇情色彩。如朴赞郁的《小姐》,小姐与女仆香艳的情爱背后,是男性对女同性恋赤裸的意淫,依然是男性在定义女性审美。
继《面子》《阿黛尔的生活》后,我们想看到怎样的女同电影?瑟琳·席安玛,兼具导演、编剧和女同志多重身份,在执导过的为数不多的影片中,试图剔除男性目光,将注视的权力归还给女性。
2019年荣获同志金棕榈的《燃烧女子的肖像》,仿佛一场创作实验,导演借由画家与模特的爱情故事,连贯清晰地表达了一种女性话语下的创作观。片中画家和被画者的关系变化,也像是对创作观念流变的隐喻。
最初,玛莉安创作的目的很简单,以友情的名义靠近埃洛伊丝,记住她的特征,然后偷偷画一幅肖像,以取悦埃洛伊丝远在米兰的未婚夫。这样的创作几乎不具备主体性,玛莉安是拿钱办事的匠人,埃洛伊丝是包办婚姻的牺牲品。在这个阶段,玛莉安注视埃洛伊丝的目光是男性的,她是凝视的主体,埃洛伊丝是被凝视的客体,两者之间是不对等的权力关系。于是,埃洛伊丝看到肖像后愤怒了,她恼火的不是玛莉安的欺骗,而是那幅画根本不像她,只不过是男性审视下的拙劣仿制品。玛莉安自尊心受到伤害,忙用一通绘画术语辩解,其态度自我、高高在上、拒绝沟通。这也是当时艺术领域的写照:男性筑起高墙将女性阻挡在外,却又沾沾自喜女性无法像男性那样创作出伟大作品。
从戏份上看,玛莉安似乎是第一女主角。但对情节起主导作用的,却是埃洛伊丝。她拒绝成为男权附庸和被审视的客体,试图拆掉玛莉安与她之间隐形的权力关系。她引导玛莉安的创作,使其创作观念发生变化,直至升华。
于是,玛莉安毁掉原来的作品,承诺五日之内画出一幅新的肖像。她摒弃了男性的目光,凝视的主客体发生了变化。当她注视着埃洛伊丝时,埃洛伊丝也将目光投向了她。平视的视角,为双方提供了深入沟通与了解的可能,如果前一阶段两人之间擦出的只是欲念,那么平等交流中燎起的则是爱情之火。
这五日时光,是全片的重头戏。席安玛借助时间与空间上的隔绝,创建了一个完全脱离男性目光的女性乌托邦。没有了男性,那么基于男权的礼序也随之消解。影片中用一个小景深镜头呈现了这种理想:小姐、画家和女仆各占据画面三分之一,女仆绣花,画家倒酒,小姐切菜洗菜,她们做着并不符合自身身份的事情,构图却传达出平衡与静谧之感。
连语言也完全过滤掉了父权的话语。女仆说起自己已经三个月没来例假时,观众脑海中最先冒出的问题多半是:“她怀孕了吗?孩子父亲是谁?”而玛莉安只是问她:“你想要孩子吗?”在得到否定回答后,女人们结成紧密同盟,帮助女仆堕胎。
在这种完全剥离了男性话语的时空下,绘画之于玛莉安,从一项任务变成了一种情难自控的行为,一种愉悦的审美活动。创作回归了其本质,即真实地记录,自由地表达。于是她画下了埃洛伊丝甜美的睡相,画下了女仆堕胎的场景,以不带任何审视意味的、完全女性的目光。
卓越的创作者,其作品最终会回到自我凝视、自我剖析的原点。五天之后,肖像收尾,爱侣即将分别。赤裸相对后,埃洛伊丝横卧床上,私处放了一面镜子。玛莉安看着镜中自己,在书的28页画了一幅自画像。画作上的女性,身体属于埃洛伊丝,头部属于玛莉安,二人在此时实现了灵与肉的完全交融,玛莉安从爱人的私处重新认识了自己。
除了对玛莉安第一次创作的肖像进行了否定,影片后半部以俄耳浦斯冥界救妻的传说为切口,质疑了男性创作视角。这种质疑借没怎么受过教育的女仆之口表达:俄耳浦斯如果真的爱欧律狄刻,为什么会在最后一刻回头?真正的爱人,难道不应该如履薄冰,生怕功亏一篑?埃洛伊丝对此作出了女性的解读:俄耳浦斯作出的是诗人的选择,而非爱人的。爱情某种程度上成了艺术的矫饰。也有可能是欧律狄刻主动促成了这一凄美结局——她在最后关头呼唤了他,牺牲爱情,以抵达极致的诗意。
电影的结局,不仅是对这段恋爱的交代,也对导演的创作观做了一次总结升华。经年之后,玛莉安以俄耳浦斯与欧律狄刻的传说隐喻自己的情感经历,创作了一幅油画。不同于前人作品,欧律狄刻不再是被观看、被拯救的对象,她与俄耳浦斯的故事也不再因意外而充满诀别的痛苦,而是两个默契的灵魂心照不宣的告别。
穿过赏画的人群,玛莉安望见了埃洛伊丝的画像,电影进入高光时刻。画中的埃洛伊丝身着白纱,似与画外人对视,手中的书恰好被翻到28页。
创作,终能征服禁忌、距离与时间。
自2010年设立以来,戛纳电影节的酷儿金棕榈(Queer Palm)已连续九年被男导演收入囊中。 但就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一名潇洒、干练的法国女子打破了这项不成文的惯例。 她的新片击败《痛苦与荣耀》《然后我们跳了舞》等一众年度口碑力作, 破天荒地,同时也颇具纪念意义地,摘得了首枚属于女性导演的同志金叶子——
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
导演:瑟琳·席安玛 编剧:瑟琳·席安玛 主演:诺米·梅兰特 / 阿黛拉·哈内尔 / 瓦莱丽亚·戈利诺 / 卢安娜·巴杰拉米 上映日期:2019-09-18(法国) 片长:120分钟
豆瓣8.7,烂番茄新鲜度98%,MetaCritic均分93&必看认证。
我十分确信,在借《水仙花开》(2007)小试牛刀,又凭《假小子》(2011)惊艳柏林后, 经此一役,携本片现身戛纳的瑟琳·席安玛已然跃居我们时代最不可小觑的女导演之列了。
未出新作的这些年里,她参与编剧的《当我们17岁》和《西葫芦的生活》在国际上都可谓有口皆碑。 如此看来,《燃烧女子的肖像》能够斩获戛纳主竞赛单元的最佳编剧奖倒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但让本片拿下仅次于《寄生虫》的银幕场刊评分(3.3/4.0,和《痛苦与荣耀》并列第二)的可不光是剧本。 对于其精致的摄影、传神的表演和动情的音乐,人们同样不吝赞美。
十年磨一剑,霜刃终得试。 蛰伏许久,精雕细琢,瑟琳终于为身处21世纪的广大影迷和酷儿群体奉上了这部洋溢着古典美而又富于反叛精神的佳作。 故事发生在1760年法国的布列塔尼。女画家玛丽安受邀,漂洋过海,前往一座孤岛,为即将远嫁米兰的富家小姐埃洛伊兹画像。
任务的艰巨之处在于,小姐极度抗拒此事。 上一位画家的半成品至今仍被遗弃在画室的角落。 准确地说,“半成品”都有些言过其实了,那只是件已遭人为损毁的残次品。 可奇怪的是,乍眼看来,这幅肖像明明画工精良,未出差池。 画中人体态端庄,服饰的色泽也饱满、明艳。 为什么单单是面庞被粗暴地抹了去呢?
透过女仆和伯爵夫人之口,玛丽安才了解到,小姐此前一直住在修道院,刚刚搬来这里不久。而她之所以搬回家中,也并非出于自愿,而是为了顶替跳崖自尽的姐姐,像约定好的那样,嫁给未曾谋面的米兰人。她不愿意坐下来让画家好好描绘,就是因为她不接受这门亲事。 于是,伯爵夫人只好骗她,私下嘱托玛丽安隐藏画家的身份,以陪她散步为由,白天观察,夜晚作画。 怀着疑惑与好奇,玛丽安开始了与神秘小姐的接触。
与早早就暴露在镜头面前,形象明晰的玛丽安相比,埃洛伊兹更像一个谜。 导演把她捧在手心,生怕浮泊在其周遭的神秘感会过早地消散、流失。 她用尽万般手段,竭力让那种奇妙的氛围延续。 起先,玛丽安只能在月色下凝望着无脸的画像畅想。 而后,小姐的过往在他人辞藻的勾勒中逐渐显影。
可对于一幅肖像而言,最具辨识性的仍是那张脸。 因此,玛丽安和我们一样,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小姐的容颜。 瑟琳在小姐亮相的这场戏上可谓设足了悬念。 两人初次见面,埃洛伊兹率先留给玛丽安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背影。
听闻玛丽安迫近的脚步声,她头也不回便踏出门外,朝大海的方向走去。 紧接着,斗篷的帽子在匆忙的步履中滑落,露出一头漂亮的金发。 可她还是自顾自地继续往前走,没有回身。
到了海边,她突然转换步伐的频次,向大海奔行。 此刻,裙摆之下的鲜活肉身隐隐浮现,金黄的发丝也被海风吹乱。 在我看来,她这才跳出画像的边框,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出现在玛丽安的视线里。
当时,我本以为埃洛伊兹会和她的姐姐一样,纵身一跃,投入海底。 玛丽安也是这么想的。 但她远比我们想象的独特和难以琢磨。 她猛地在岸边停下,转过头来,连声招呼都没跟玛丽安打,就只是说:“这是我多年来渴望做的事。” 玛丽安问:“一死了之(mourir)吗?” 埃洛伊兹答道:“迎风奔跑(courir)。”
两人的初见简单、利落,没有太多的话语来修饰。 玛丽安惦挂着待完成的肖像,沉默寡言地跟随,不动声色地观察。 至于埃洛伊兹有何心事,我们似乎不得而知。 但不难注意到,她说话的声音虽则爽朗、有力,注视玛丽安的眼神却不无警惕。
如果说此时玛丽安仅仅是在小心翼翼地履行职责,机械地记忆埃洛伊兹的外貌特征。 那么,我倒觉得,看似处于被动状态的埃洛伊兹做得更多。 那双猫头鹰般的眼睛告诉我们,她已经在试探着往玛丽安的心里摸索了。
果然,在随后的几次外出中,埃洛伊兹慢慢敞开了心扉。 她跟玛丽安讲了她对姐姐和修道院的看法。 还笑意盈盈着坦承,她体会到了玛丽安口中的自由。
可与之相对地,玛丽安却丝毫不敢裸露真实的自我。 想画下埃洛伊兹交叠的双手,她得躲到礁石后面,偷偷纪录。 不小心透露了自己爱画画的事实,她也没法顺势接着说下去。
最让她提心吊胆的还属作画中途埃洛伊兹一次次的闯入。 每逢这种情形,她总要赶忙收好画具,或把涂满颜料的手悄悄藏起。 因为按照之前那位画家的经验,一旦被埃洛伊兹发现,这幅肖像必然是要夭折在她手中的。
但经过几天的交流,玛丽安毕竟了解了埃洛伊兹的许多。 所以,出于尊重、同情和些许的惺惺相惜,画作完成后,玛丽安还是决定告知埃洛伊兹真相,并把肖像给她亲自过目。 然而,埃洛伊兹的反应超乎玛丽安的预想。 真相没有让她太过愤怒,可对于画像,她却表现得极其不满。埃洛伊兹不愿相信,玛丽安只能画出如此板正却庸常的作品,更不愿相信,她眼中的自己原是这样没有生命力。
于是,这幅肖像也作废了,画中人的脸孔再度被抹去。 但这次,毁掉它的不是埃洛伊兹,而是玛丽安。 埃洛伊兹的一番话刺中了她。 或许是为了挽回画家的颜面,也或许是为了证明,在她的心目中,埃洛伊兹并非死气沉沉、任人宰割的样子,她主动要求重新作画。 两人的相处就这样以不甚愉快的方式延长了五天。
也正是在伯爵夫人缺席的这五天里,她们情愫萌生,确认心意,共享了彼此人生中最为甜美的一段日子。很简单,《燃烧女子的肖像》是有关两个来自不同阶级,有着不同性情的女子奋不顾身坠入爱河的故事。这套设定放在今天已不算新鲜,因为2010年代本就是女同电影大放异彩的十年。 从《阿黛尔的生活》(2013)到《卡罗尔》(2015)再到《小姐》(2016),轰轰烈烈的女性之爱日益占据影像的焦点。 在一对对痴狂相恋的女人身上,爱欲的唯美与纯粹更加得以凸显。
唯独可惜,背后掌镜的始终是一众男导演,似乎LGTBQ题材怎么也逃不开男性视角的“独裁”。 但值得欣慰的是,就在这21世纪的首个十年行将消逝之际,才华横溢的女导演瑟琳·席安玛连同她所操刀的这部女同片,于火光之中照亮了迷蒙的双眼,让我们看到了可期的前景。
其实,上文提及的几部百合片已经相当好看。 关于女人的同性之爱,柯西胥抓准了其生猛、真实,海因斯捕捉到其婉转、细腻,朴赞郁涂抹出其炽烈、浓郁。 三人各有所长,分别用不同的影像风格诠释着各自对女性和女同性恋的认识。 但是别忘了,男导演的身份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令他们注定无法设身处地地理解女人,而只能持男性固有的目光,在界定的距离外,怀着某种假想,“观看”女性。
一个最直接的例证是,《阿黛尔的生活》就因出自男性之手而惹来不少非议。 对于片中长达20分钟的性爱戏码,两位主演曾公开表达过不满。 不但拍摄时间极长,给演员造成严重的身心折磨,导演还会反复观看拍下的画面。 蕾雅·赛杜直言这让她感到恶心,两人也从此与柯西胥交恶了。
而《燃烧女子的肖像》不存在这类问题。 无须大把大把的裸露镜头或过分激烈的性爱场面,只消几个亲吻,几次爱抚,以及一来二去间你侬我侬的秋波暗送,它便兼具以上三部影片的真切、细密和浓烈了。
在这个题材上,瑟琳·席安玛确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她是女人,而且是女同性恋。首先,身为女性,瑟琳深知,生活在父权的阴影下,女人何等压抑。 所以,不同于《阿黛尔的生活》的模糊语境、着力刻画两位女主人公间的巨大鸿沟, 本片在给女性的困境分类的同时,还时刻注意将她们围拢在同一阵营,旗帜鲜明地对抗不在场的男性。
在这部影片中,男性角色极为次要,出场时间也是寥寥。 可现实的无奈正在于,即便如此,对埃洛伊兹和玛丽安的爱情形成阻碍的,仍旧是几乎处于隐身状态的男性。 这段于孤岛萌芽的真挚恋情,最终没能敌过千里之外男权社会的侵袭。打败她们的,与其说是不被世人认可的同性之爱,不如说是埃洛伊兹无力违抗的旨意。
伯爵夫人归来前的两天,即将分离的忧伤令她们焦躁不安。 在恐惧面前,心底的不舍变成口头的刻薄。 玛丽安责怪埃洛伊兹逆来顺受,委曲求全。 可埃洛伊兹却觉得,玛丽安也懦弱。 既然不希望我跟别人结婚,你为什么不敢亲口说?
事实是,两个人都没有错。 埃洛伊兹早就为自己抗争过,那幅无脸的肖像便是证明。 而玛丽安则根本没有资格发言,能在岛上多留几天已是伯爵夫人对她的“恩赐”了。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连男女间的自由恋爱都是奢侈。 两个居于弱势地位的女子,自然更无还击之力。
18世纪中叶的欧洲,女性是如此地微不足道、身不由己。 埃洛伊兹的妈妈和姐姐同是这套价值体系的受害者。 在没有男人的孤岛,丧夫的伯爵夫人貌似是最高的掌权者。 可追本溯源,敲定其命运、形塑其思维的不依旧是对岸的那个男权社会吗?
年轻时,她也是这么被嫁过来的。 肖像先于她来到这个家,而那个生她、养她的真正的家,她已经二十年没有回去过了。 二十年后,境况仿佛没有丝毫改善,女儿仍要重蹈她的覆辙,重演她的惨剧。 而她本身,已被彻底驯化,摇身一变,成为夫权制度的最佳代言人了。
但,值得庆幸的是,在片中年轻一代女性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自我意识正悄然觉醒。面对从天而降的一纸婚约,埃洛伊兹想方设法反抗,姐姐不惜以死寻求解脱。 在障碍重重的学艺之路中,玛丽安不顾外界的成见和男性的提防,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就连女仆苏菲也在埃洛伊兹和玛丽安的陪同与鼓励下打了胎,为自己的人生掌了一回舵。
尽管迫于夫权的压力,埃洛伊兹终究要远渡重洋,嫁作他人妇; 尽管迫于父权的压力,玛丽安想参加画展,还得借助父亲的名号; 尽管迫于男权的压力,苏菲年纪轻轻就不得不承受非人的疼痛, 但她们至少放纵过,挣扎过,战斗过。 在娘家和夫家的两点一线间,她们横冲直撞,百无禁忌。 哪怕终将被逼至预设的结局,我想,那沿途领略的惊涛骇浪,也会在她们蠢蠢欲动的心头闪闪发光,永不平息。
于是,当玛丽安用烛火点燃前一位画家遗留的肖像,影片头一次点了题。 女子的画像熊熊燃烧,在壁炉一丝一缕地化成灰烬。 而与此同时,埃洛伊兹从肖像的束缚与世俗的规制中得以暂时逃脱,玛丽安心中的欲望和激情也被焰火勾起。 幽魂般藏匿于画布纹理间的男性,不论是驯服了妈妈的伯爵,“杀”死了姐姐的米兰人,还是曾妄图摆布画中人身姿的画家,都让这一把火烧尽了。
但“燃烧的女子肖像”仍不是“燃烧女子的肖像”。 看到后来我才发现,这部爱情片,其片名并未承载许多,仅仅指向埃洛伊兹和玛丽安定情的一幕。 在那之前,她们已然经历了无数次眼波流转,流露了不少的情意缱绻。 可到头来依旧是那一幕最为震撼,能让人一瞬间体认到爱的刻骨和狂热。 狂热到了怎样的地步呢?是当二人站在篝火的两“岸”,埃洛伊兹看玛丽安看得入了神,以至裙摆沾上火焰,也浑然不觉。
身为酷儿,瑟琳最终还是选择用女性的苦与泪打底,把多彩的笔墨投诸爱情的甜与痛。她把陷在爱里的埃洛伊兹拍得那么美,让那些嫌弃阿黛拉·哈内尔脸上有皱纹、轮廓不柔和的人们也不禁称赞。 阿黛拉的表演令一切心动、心痛和心碎都显得可信了。 当玛丽安笨拙地为她弹琴,她甚至未尝试图掩盖嘴角的笑意。 只是那样直勾勾地盯着心上人的侧脸,比玛丽安观摩她时注视得还要仔细。
我深信不疑,她就是那个会为爱人着迷,并为此惹来火光的女子; 她还是在那个瞥见脚下的火焰后,会抬起头来,继续痴痴凝望爱人的女子。 可你大概料想不到,正是这个直率、明快,倔强、执拗,甘愿为爱飞蛾扑火的埃洛伊兹,将在二人此生的最后一场相遇中,放弃她过去死死守护的凝视。
埃洛伊兹、玛丽安和苏菲三人曾一同探讨俄耳甫斯与欧律狄刻的神话。 那是一则悲伤的爱情故事。 爱妻欧律狄刻被毒蛇夺取性命后,俄耳甫斯悲痛不已。 他遂来到冥界,请求冥王和冥后将欧律狄刻归还于他。
俄耳甫斯的深情打动了复仇女神,冥王和冥后也软下心来,应允了他的恳求。 但他们开出了一个条件:在离开冥界前,俄耳甫斯不许回头。 一旦他回头向妻子望去,欧律狄刻将再无生还的机会。 结局可想而知。 俄耳甫斯没能信守承诺,他永远地失去了心爱的妻子。
有趣的是,关于俄耳甫斯为何回头看去,三个女孩各有见解。 苏菲的想法很单纯。 她认为想要挽回爱人的生命,就应该忍住思念,俄耳甫斯没理由回头。 但玛丽安要诗意得多,她觉得俄耳甫斯作出了诗人的选择—— 他虽不再拥有欧律狄刻,却于回望的一刻珍藏了爱人的回忆。
而埃洛伊兹是最感性的。她说,也许真相没那么复杂,是欧律狄刻让俄耳甫斯回头的。欧律狄刻会不会也被思念苦苦烦扰,宁肯下一秒灰飞烟灭,这一秒也要看看爱人的模样呢?
埃洛伊兹的观点很朴素,却比任何一种高深的解读都更浪漫。 当时,埃洛伊兹自己也对此深以为然。 所以,在玛丽安离开时,她照着她理解中欧律狄刻的做法,喊玛丽安回头看。
可很多年后,当她们再度重逢,埃洛伊兹背弃了自己的信念。 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厅,和当年的篝火之夜一样,她们被分隔两旁。 玛丽安看到了对“岸”的埃洛伊兹,紧紧地注视着那张熟悉的面庞。
遗憾的是,她没能等来一次回望。 在整整三分钟的长镜头里,埃洛伊兹就听着维瓦尔第的《四季》,那玛丽安曾为她弹响的旋律,目视前方, 纵使泪流满面,也绝不扭头相看。
有人说,埃洛伊兹没有看到玛丽安,她在凭借乐曲怀恋从前。 但我却以为,心意相通的她们一定彼此“看见”了。 只是,埃洛伊兹已不再是当初孤注一掷、熊熊燃烧的女子。 那三分钟里,她心里想的或许是:如果忍住不回头,是不是就不会失去你?
*本文作者:kiwi
一个人是自由的,开怀大笑却要两个人才好。
告别前夜,埃洛伊塞说自己会记得第一次想要亲吻玛丽安的瞬间。玛丽安问她是何时,她却不答。起初我以为,那个时刻出现在她问玛丽安是否尝过爱之滋味的夜晚,后来却觉得应当更早,早至玛丽安得知她只听管风琴不闻交响乐之后,一边努力解释,一边弹得有些不成样子的《四季》。那时的玛丽安慌乱弹着,怎么也记不起谱子,而一旁的埃洛伊塞却是怎么也不愿将目光从她脸上移开。
所以她才会在独自出游归来后对玛丽安说:
“一个人的时候,我感受到你说过的那种自由,但同时我又想念着你。”
此处“想念着你”为俄版译法。私心更偏向英译:"In solitude, I felt the the liberty you spoke of. But I also felt your absence."
我又想起你说的话,可它们却提醒着你的缺席。
-
那时的埃洛伊塞在外表的冷漠提防下,内心或许早就相信了玛丽安只是一个散步的同伴,且是一个总在忐忑不安地关注着她,为了缓解她的焦虑而讲述米兰曼妙生活的善良美丽的同伴。
所以当玛丽安向她坦白自己的身份时,强烈的被欺骗感让埃洛伊塞再一次披上冷漠愤怒的外衣:难怪你会有那样的眼神;难怪你那么努力地说服我相信“流放”遥远城市的美好之处,原来只是出于负罪感。而她面对第一幅肖像的不以为然,也更多是同样情绪的流露。陌生失真的不仅是肖像中的自己,更是几日来朝夕相处的玛丽安。曾让她觉得那么亲近的人,忽然如此遥远。
可还是喜欢她啊。所以才会叫她留下再画一次吧。
接下来便是甜与心碎的混杂。小心翼翼又难以遏制的愿望与冲动,就像埃洛伊塞熟睡后,玛丽安悄悄拿了纸笔坐下来为她画像。在单向的注视猝不及防被回望的无措和喜悦里,在几度戛然而止的克制之中,观者感受到的却是久久难以冷却的炙热。
除却两人作为画家与模特交替改换的位置、彼此抛掷的目光,更难忘是她们的接触——海滩上手的缠绕、礁石后唇的紧扣、脸颊与脖颈的相嵌、拥抱与贴耳的衷情。
交合过程本身被最大化地隐去,没有炫技,没有妖冶,没有失真呻吟,唯一有意给人误导的特写镜头也只是玛丽安用手指向腋下涂擦不可言说的药草。取而代之是看上去有心无意的暗指——比如镜子将爱人面庞映照在下体,又比如手指在书页间穿梭拨弄。
-
影片的古典油画质感从设色到构图屡屡让人屏息。纵使前半程玛丽安凭记忆作画艰难迟疑的笔触偶尔会导致分神,孤岛般的叙事空间还是让人始终深陷。
到了全片灵魂所在的篝火戏,火堆两侧的玛丽安与埃洛伊塞望向对方的目光专注到失神的地步,脸庞却在火光中摇曳。她们笑,又收起笑,惊觉彼此的探询在此刻得到确证。而表面安静平和端坐在观众席的我,觉得自己也几乎要随着那段阿卡贝拉简短反复的唱词与逐渐攀升的旋律,燃成一场熊熊大火。
可她们究竟在唱什么呢?
"Non possum fugere." 我无法逃脱。
-
无法逃脱爱意痴缠,也无法逃脱孤岛外的世界。影片只有在提及这种联结的时候才会象征性地引入男性的实体,其余男性形象几乎都只是话语中的能指。就连致使女仆怀孕的人也从未被问及;那枚精子是他留下的唯一痕迹。
第二幅肖像完成了。一幅画什么时候算是画好了呢?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仪式,就只是停笔而已。两个人并肩沉默,无措又失落。玛丽安不能再将它毁掉,只能任由它将心爱之人带离自己身边。
这一幕,情绪的弦在紧绷后终于断裂。她们争吵,像是质问对方为什么不够勇敢,却也在责备自己。或许埃洛伊塞多少还有些天真果敢,愿意放弃婚事,捍卫深情。或许玛丽安拥有不同于寻常女性的自由,应是有更大的反抗空间,可她怎么敢拿埃洛伊塞的未来做赌注。沿着既定的轨道,埃洛伊塞至少会在米兰过上富裕安乐的生活;若是反抗,她不知道等在尽头的会不会只是万劫不复。
很快,这肖像就会在遥远城市一户陌生人家的墙壁上等待埃洛伊塞,像很多年前玛丽安的父亲为埃洛伊塞的母亲所画的肖像一样。(与此相对,埃洛伊塞的母亲恰是要借着女儿的远嫁,找回自己婚前生活的世界。)
“不要遗憾啊。你要记得。”
她们也不是没有勇气,只是。
就这样,一对从不曾企望回到“人间”的恋人,一个成了为留存记忆而作出诗人选择的俄耳甫斯,一个成了在黑暗中主动叫爱人回头的欧律狄刻。但当离别在即,女仆面前的花束枯萎凋零,她手中刺绣上的图案却鲜艳挺拔如初。
-
后来我们得知埃洛伊塞珍存着玛丽安的自画像,也看到她在音乐厅独自听着玛丽安最初弹给她的旋律流泪。她幸福吗?不幸福吗?是不是真的只能偶尔,在能与玛丽安建立联系的事物上,找到一些自说自话的安慰?玛丽安似乎是更幸运的一方,在告别埃洛伊塞后的若干年内,两次确认这份记忆仍被爱人留存。但欣慰和心痛究竟哪个更多呢。
所幸影片像是留了扇窗户似的,让这份成全与心碎不至无人知晓:画室的女学生似乎隐约觉察了什么,先是无心地取出那幅被玛丽安放进储藏室的《燃烧女子的肖像》,又在绘画习作之中感知并描绘了老师压抑的离愁。
她看到了老师的心事,又或是,想到自己的。
就像我们在片尾长久地看向埃洛伊塞哭泣的脸,或许也会流泪,却说不清是谁的眼泪模糊了谁的视线。而在玛丽安的视角之外,我们又何尝不是想起了自己记忆中的那个人。
P. S. 为之后查找方便,附上近日陆续所做的功课:
·关于口袋历史与女性着装革命的日记《玛丽安的口袋》//www.douban.com/note/741271187/·关于俄耳甫斯神话的日记《欧律狄刻的声音》//www.douban.com/note/740751104/·关于影片取景地的日记《布列塔尼的海岸》//www.douban.com/note/740982976/·关于片中画家之手实际主人的广播//www.douban.com/people/44987965/status/2684395448/·收集了部分电影推广小卡片的广播//www.douban.com/people/44987965/status/2680731828/
期待相逢。
难得看到一部如此女性向不消费女同的女同电影,更倾向于当作一部女性电影来看,无处不在解构男性话语。女人之间的爱恋是了解、触摸、缱绻和理解,几乎不见男性凝视的处理看得太舒服了。女主赫敏本敏。
这片最成功的地方大概就是把一个差不多的故事用“我比你们高贵”的法式风格拍了出来,衬得【Call me by your name】廉价而且粗糙,尤其是结尾音乐会维瓦尔第《夏》响起的那场戏,跟着飙泪完了之后回想起其中的妙处,就本能地觉得另外一片结尾用口水歌煽情之低端。类似的妙处还有很多(比如那场裙角着火的戏),得益于强大的编剧功力,整个文本充满了古典小说式写法的隐喻、互文(比如“你看我时我也在看着你”)和双关(其实片名就是个双关),而且用一种高语级的文绉绉的法语呈现出来(没有字幕我已经很多地方都跟不上),加上切合剧情的纯自然光和烛光布光和古典式画面构图和运镜,整部影片的气质把握是十分精确的。然而,影片内核其实就是两位女主一次人生交集,用这么多精美高雅的包装反而减弱了代入感,也注定了它曲高和寡的命运。
摄影真是突出,自然光和烛光的内景戏,美到不行。甚至外景也很漂亮。同时。阿黛尔的表演也很棒。故事胜在情感细腻真挚
我并不觉得一个不存在男性目光的电影就会是一部女性电影,同理一个没有男人的世界也谈不上是女性主义的。这部电影的某种封闭和狭隘,不仅限制了其中情感进一步发酵,也把某种观看(观点)局限在了表层。而它本拥有如此精确的视觉设计。
“并不是所有事物都转瞬即逝,比如一往情深” 如此缓慢、纯粹,却又如此撩拨、醉人。“当你注视画中人,我又注视着谁?” 对白如诗、情义如画,深情就是自己被火焰吞噬,而眼里全是你。篝火短短那一幕,便值5星。这个年代还能出现这么一眼万年、优雅复古的爱情,那是连《阿黛尔的生活》《卡罗尔》可能都无法企及的高度。“你可记得爱人滋味?我会回答,记得,而且从未是过去时…”
篝火阿卡贝拉 人群中对望 迟来的吻 油画 无男性乌托邦的崩塌 四季四季!被一切设计精准打击 恋爱 一场热病(并且美丽女孩没有剃腋毛!fascinated
能够搞定难缠甲方的唯一方式就是爱上他/她
最后那一幕,不就是正在影院无声流泪的自己吗。看与被看之间,皆是情欲,皆是妄念。再次印证,深情即是一场悲剧。
爱是你凝望我时,我望向你的目光
2019年度姬片,看完了久久回味余波荡漾,满脑子都是诺米梅兰特的帅美脸(划掉)其实是电影的油画质地,像看了场画展,很高级。营造这种氛围的是全片用光都是自然光和烛光,以及清晰的音效和环境音(一定要在影院看)阿戴拉哈内尔最后一场戏直接个人整崩了,在影院大哭bravo!说女版CMBYN不太懂 ,难道因为都有钢琴戏和借书戏?有人说电影有厌男情节,完全不同意,厌的难道不是包办婚姻?不就是没有男的出现吗?很多gay片也没女的。
#72nd Cannes# 今年戛纳的第二部满分作品,又送给了一部赛前完全没有想到的影片!影片在极小的格局里做出了令人赞叹的大文章,有着高度集中和戏剧化的结构,大部分时间仅有三个角色(画家-女孩-女仆),而且全片男性出现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两分钟。主要内容都集中在画家和女孩的关系上,写得细腻至极。阿黛拉·哈内尔贡献了极为精湛的演技。影片有着极为美妙的画意摄影,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的峭壁,波涛汹涌大海,对应着人物内心的荒凉与社会环境的压抑;而室内的烛光则被以古典主义绘画的方式细腻地捕捉。影片初看就是一部古典风格的室内剧,随着故事的逐渐展开,“历史中被压抑的女性的声音与身体”这一主题浮现出来。人讨论俄尔甫斯冥府寻妻故事的那个段落可谓是中心思想。结尾处的凝视,恐怕是维瓦尔第的音乐在电影中被用得最为催人泪
不要轻易观察一个人,因为太容易爱上她
女同电影的开始,大多源于共担苦难;男同电影的开始,大多源于分享放逐。有的人被赋权,有的人被剥权,没有人自由,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凝视惊涛骇浪,不够勇敢,蜷缩回庸常的生活,然而不自由的生活,安逸也如坐针毡。祝每一个你,你们,携手乘风破浪。
这片子好欲,后劲好大。不知道是不是法文暖气开太足,看的过程中一度热到浑身冒汗,总是想起一个人,连呼吸都变得很急促。虽然戛纳拿了最佳编剧,但觉得最出彩的反而不是剧本。对于这样一部都情绪共振的片子,任何情节上的硬设定都会让它变得匠气,只需要跟着氛围走就行了,just go with the flow,那种美是渗透银幕直击内心的。导演真的太温柔了,看到这样一封写给前任的情书,我真的要现场表演一个猛汉落泪,这是什么神仙爱情。
“I felt the liberty you talked about... But I also felt your absence.” “Maybe she was the one who said, ‘Turn around.’” “Don’t regret. Remember.” 去往诗人的故事尽头。
拍得挺好,但就是无感惹
预定年度最佳。三个人一起读Orphée和Eurydice在冥府那一段绝佳。“Entre amour et souvenir, il choisit souvenir”, “c’est un choix poétique.” Eurydice灰飞烟灭那一刻和之后告别时关门,回头,白裙形象永远消失互文。为什么画家之前没有见过她穿白裙的形象,却能想象那若隐若现的画面?答案就是她在人工制造永远的告别、想象分离,只有带着这种痛苦欲裂的想象,爱情才到达一种不可能的顶峰,从未有过的深刻。爱的顶峰是一种燃烧和灰飞烟灭的欲望,是拉康的死亡驱力。只有永远的失去才能锁定爱情里长久渴望的“永远”。油画、节日仪式、歌剧、裸体与铜镜,为的都是——只书写诗意的爱情,绘画在这个故事里代表着logos蕴含于pathos。
Marianne弹大键琴的时候 Heloise一直盯着她看 眼神特别亮 我猜那就是她第一次想吻M的时候
这可能是《阿黛尔的生活》以后我看过最好的女同电影。每一帧画面都承载着每一次情绪的波动;古典如油画般的质地,渗透着绵绵爱意;两个精致到不可方物的主人公,即便不说话只是四目相视,都让人心里仿佛燃起一团火焰,久也无法熄灭。
#Cannes19# Celine是那位从没让我失望过的导演,看过这个彻底爱上Adele Haenel了。拍的无比的细腻,绝不是某某的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