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我要复仇2002

动作片韩国2002

主演:宋康昊申河均裴斗娜林志恩韩宝贝李代延奇周峯李润美柳昇范池大汉藤本正史郑圭洙郑在泳吴光禄朴赞郁柳昇完

导演:朴赞郁

播放地址

剧照

我要复仇2002 剧照 NO.1 我要复仇2002 剧照 NO.2 我要复仇2002 剧照 NO.3 我要复仇2002 剧照 NO.4 我要复仇2002 剧照 NO.5 我要复仇2002 剧照 NO.6 我要复仇2002 剧照 NO.13 我要复仇2002 剧照 NO.14 我要复仇2002 剧照 NO.15 我要复仇2002 剧照 NO.16 我要复仇2002 剧照 NO.17 我要复仇2002 剧照 NO.18 我要复仇2002 剧照 NO.19 我要复仇2002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09:14

详细剧情

  Ryu(申河均饰)是名聋哑青年,自父母去世一直和姐姐相依为命。在特殊学校里,他遇上了装作失聪的女友(裴斗娜饰),二人感情发展不错。可是姐姐却患上了绝症,需要移植肾脏以维持生命。  他本想通过黑市以自己肾脏换取适合姐姐移植用的肾脏,却遭诈骗,损失自己肾脏外,还被骗去所有的钱。当有合适姐姐的肾脏时,他却没有医药费。女友提议他去绑架有钱人的小孩再索取赎金,并说这种绑架不算是罪过。  他们看上了工厂老板东劲(宋康昊饰)的女儿,对离了婚的东劲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女儿。遭绑架后,他并没有报警而是准备赎金以求换回女儿,但故事并没有朝好的方向走去……

长篇影评

1 ) 挑战你的承受极限――《我要复仇》

相信看过此片的人心中都有一种难以述说的郁闷。对于朴赞旭这部影片,我实难将之与后来名噪一时的《好男孩》和《亲切的金子》相提并论,虽然它与这两部作品同为复仇三部曲系列,但这部作品更直接,更血腥,更令人感到肠胃的不适。同时,我不想与那两部并列而提的是,这部作品显然具有更大的野心,题材也远远超出那两部的个体性,这是可怕的事情,当复仇变成一种社会性问题时,复仇本身就成了正义的,甚或成了一种时尚的社会源动力,这意味着一种变革,远比个人的仇恨要剧烈得多,也远比一个人的所谓人性扭曲而常态许多,但这种常态何尝不是世界的扭曲呢?
故事情节不想多说,但我们可以大体上将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聋哑人鲁的视点,一个身有残疾的穷人他所面对的世界,贫穷,琐碎,毫无生机,而第二部分自从那个小女孩意外死亡之后,老板的视点几乎替代了鲁,在他的眼中,依旧是贫穷,依旧是无可奈何,但这些都被他本身所具有的仇恨而掩盖,所以他的贫穷虽然深刻,但并不是他所切身感受的。
其实这样一来,影片虽然在叙事上采取了两个视点续行的方式,但实质内容上却表达了一个主题,即贫穷,而贫穷的根源是什么呢?这便牵扯到另一个人物,即鲁的女友――咏咪。
咏咪这个人物对鲁的拯救不仅仅是只是一份爱情的问题,更具有社会意义,导演对其有了一个身份上的象征,即狂热的左翼分子,虽然好象一事无成,但对贫富差异的痛恨远比鲁由于切身感受来得更具有理论性,虽然其行为作法可能并不是真正的革命者所要做的,但其的存在将影片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极度地彰显了导演的野心。
咏咪装作一个聋哑人而结识了同样在聋哑学校中的鲁。不可否认,影视作品也好,现实生活也罢,一些身有残疾的人往往代表了社会的弱势群体,聋哑即也是如此,而对于现代社会来说,真正的弱势便是贫穷,这是毫无疑问的。于是,咏咪混入聋哑学校这看似十分滑稽的剧情安排便有了导演内在的情结,即咏咪从一开始即站在社会弱势的基础上的,加之后来咏咪对鲁的帮助,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咏咪即代表了弱势者,是贫苦人的代言人。
咏咪偷渡北朝鲜未成,后来自己建立了一个只有自己一个人的左翼组织,并且在大街上宣传着自己的主张。在这点上,咏咪是无助的,没有任何支持,换句话说,她是一个孤胆式的英雄,她只能凭借着自己的意识去看待及对待社会上她所见到的不公平。这其实也是许多生活在温饱边缘的有志革命者的状态,但导演显然不希望这种无助的存在,所以在结尾处安排了所谓的恐怖组织为咏咪复仇的那一幕。在前文没有做任何铺垫,即便是咏咪临死前的话语也极可能被观众当作一个戏言,所以那玩刀子的四个人站在老板面前时显得极为突兀,但正是这种突兀恰恰表明了内在的贫困的力量,隐藏的,适时爆发的,虽然只是小范围的,却表明着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咏咪看到了鲁的难处,她建议鲁劫持老板的孩子以换取为姐姐治病的钱。没有杀富济贫,只是让穷人能够看上病,过得好一些,这对富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影响。显然,咏咪不是一个恐怖分子,也不是为个人利益的歹徒,她只是对社会的一种要求,是一个革命者的形象。而对鲁这种建议虽然在客观上的为了帮助他的困境,但主观上却是一种内心中的政治主张的微小实现。
但事件并不如策划中的那么完美,鲁的姐姐不堪忍受困境,小女孩也意外地溺水死掉了,事情变得极为糟糕。姐姐的死令鲁成为一个真正的无产者,他什么都没有了,而在这个时候,咏咪从肉体上接纳了他。一般来说,各种艺术家对性爱都有一种迷恋,并且为性爱找出了各式各样的理由,也找出了各式各样的深层的社会根源及象征意义。本片也不例外,咏咪这种性爱是对鲁这个真正的一无所有者的拯救,即革命者对穷苦者的接纳,虽然影片可以说当双目对视的那一刻起,这性爱的过程便注定了,这似乎是一见钟情式的爱情,但实质上,意味着革命者的根源就在这些弱势的人群中,即两个人本来就是一个阶层,这是无法更改的,这也是能够相互得到宽容或接纳的前提。
但小女孩的死却很可怕,虽然咏咪的策划是抱有良好祝愿的,但溺水的意外却是在情理之中的。小女孩很天真,但她却是老板的女儿,是注定的有钱阶层,是注定的有钱人的后继者,所以她的死实际上是对有钱人未来的一种破坏,即对有钱人是否能够长久的一种破坏,虽然是无意的,但只要无产者有这种革命的愿望,肯定就会有这种冲突的。所以当我们看到老板看着咏咪及鲁和小女孩亲热的照片时,我们都以为老板会放过咏咪的,但导演无情地让咏咪死去,无论如何,这种贫富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虽然可以暂时的存在,但却不可能相互妥协的。
小女孩死后,影片的视点开始转向老板,这时有一个细节,即警察问老板的发迹史。老板原是一名电机工程师,这一点很重要,不但为以后情节设置上提供了保证,而且将老板的社会性表露无遗,接受过高等教育最后变成了有钱人。他的有钱人身份并不是天生的,而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后天形成的,甚至也遭受过妻子的白眼等,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一方面十分理解没钱人的苦衷,另一方面他同样憎恨贫穷。一个无产者变成有钱人后的最常态的一种心理契机,所以才有了影片后面他杀死鲁的那一刻说的话,知道你是好人,但必须杀你。当然,这种心理状态也表明他具有充当那个吃毒药而死的小孩的父亲的可能性。
小女孩火化的情节极为恐怖,镜头伸到了棺材里面,那个布娃娃头掉了,较为符合影片的整体风格,但紧接着小女孩的显灵则令人多少有些难以琢磨,淌着水的小女孩问父亲为什么没教自己游泳?
老板对女儿的怀念是可见一斑的,但更重要的是,老板已经知道了女儿的死的确是个意外,但他还是不能放过鲁和咏咪,因为意外的产生是这些没钱人对有钱人的挑战,一个维护有钱阶层的形象立即确立了起来。同样的,在寻找线索的过程中,老板看到了弱势人群的生活窘境,最直接的刺激莫过于因为他的冷漠而被迫服毒的那家人,老板受到了良心上的招唤,所以拯救了那个暂时没有死去的小男孩,并充当其父亲。
而咏咪此时所做的却是帮助鲁报复那群丧尽天良买卖器官的人。这些买卖器官的人无论对有钱阶层还是无钱阶层都是障碍,但实际上,他们之所以能生存恰恰因为他们是依靠有钱阶层得以寄生的,所以实质上,虽然不代表有钱阶层,对无产者的危害却是等同的。当咏咪将自己的政治主张交到这些人手中时,实际上是一种嘲弄,丝毫没有唤起良知的意味。
在鲁复仇的同时,老板也找到了咏咪,用电器这代表着绝对现代化的东西杀死了咏咪,后来抓获鲁的时候,老板也用到了这个电器,对于无产者来说,也许现代化本身就是最大的或说最致命的伤害,而有钱者之所以有钱的主要工业原因便是有了电这种能源力量。
服毒的小男孩终于死去,基本完成报复的老板再也不承认自己是那个小孩子的父亲,完成报复就意味着他要重新回归自己的有钱人阶层,良心在杀戮中已经丧失了,虽然他知道穷人也许并不是坏人,但穷人若破坏了富人的生活,那只有消灭掉,这是有钱人必须维护的东西。
鲁的死在情理之中,死在水中被彻底释放掉,被榨干了,流尽了。
当我们为影片中过多血腥暴力的手段而感到五脏空虚,而心甘情愿地接受这种类似于自虐的情节与镜头挑战时,往往会忽略了影片传达出的导演的社会欲望(我更希望这是一种社会欲望而不是政治欲望,因为贫富差异是我们最能感受到的东西)。对于此片来说,线索肯定是复仇的,只是在人物视点上做了一个转换,从鲁到老板,但其精神内涵的线索却是咏咪这个人。在我看来,读懂这个人就读懂了整部影片。
至于那些镜头语言与血淋淋的情节设置,其对残忍的夸张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当然,少儿不宜!

2006-10-12于通州
韩兮

2 ) 复仇背后的人生意义——关于朴赞郁的“复仇三步曲”

“仇恨”作为与“爱”相对的人类感情,却往往比“爱”更具有深远而复杂的社会含义。复仇是对仇恨的一种直接宣泄,从生物性上来讲,大概是对分泌过剩的肾上腺激素的急速消耗;从社会性上来说,却是对失衡心理的一种自我修复和矫正。作为旁观者,我们往往只注意复仇的过程和结果,而忽视了复仇背后的人性挣扎和人生意义。
拍摄完《亲切的金子》,朴赞郁的“复仇三步曲”终于划上了句号。先不论这三部电影艺术水准能达到怎样的高度,朴赞郁毕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复仇的几种可能性,这些可能性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直接的仇杀和简单的道德判断,让我们对别样的人生意义得窥一斑。

《我要复仇》:原态复仇与人生的荒谬
无论从故事还是从影像本体上看,《我要复仇》都显得过于直接(这种比较是基于其后的两部作品而言),其中展现甚至放大了一种原态的复仇——复仇行为本身被戏剧化地、无所顾及地渲染和夸大。影片结构采取了线性叙事方式,戏剧矛盾因果清晰可辨,人物关系简单,因此整部电影所营造的关注焦点顺理成章地放在了仇恨的产生和解决之上。在人物疯狂的复仇行为下,影片呈现出极端暴力与血腥的风格。
如果我们仅仅在电影中感受到暴力所带来的快感,这部电影无疑不会有太大的价值。朴赞郁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在《我要复仇》中创造出一对矛盾——激烈的复仇行为与仇恨产生时的荒诞离奇,这如同蝴蝶效应与多米诺骨牌,在一连串的巧合中,主人公们无可避免地踏上了一条血腥的复仇之路。仇恨所引发的力量如同火山爆发,然而在仇恨的产生之初,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一些似乎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
当复仇者们踏上不归路时,他们所要找寻的是一种对于失落的人生的补偿,而这种补偿所产生的人生价值却往往只能存在于复仇行为结束时的一瞬。这种短暂的满足形成了戏剧的震撼,正如悲剧的力量。在《我要复仇》中,我们看到了仇恨能够引发多么强烈的人性暴虐,而朴赞郁似乎留给了观众一个难以回答的疑问:是荒谬的人生催生了复仇,还是复仇书写了人生的荒谬?

《老男孩》:自虐式复仇与宿命轮回
个人认为,《老男孩》是“复仇三步曲”中最好的一部。在这部电影中,形式和内容相得益彰。影片结构一改《我要复仇》的线性叙事,改用正叙加插叙的叙事方式,运用了一定数量的闪回镜头,揭示了影片的因果关系,同时又保持了主线的叙事张力。摄影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略带慵懒的镜头让影片质感明显。
与《我要复仇》的层层推进不同,《老男孩》从一开始就对两段复仇进行了接驳——一个复仇的开始为另一个复仇埋下种子。这个近乎完美的圈套在影片最终合拢为一个俄底甫斯式的悲剧之圆。从表面上看吴大秀的复仇是简单而直接的,而李佑真的复仇则包含了较为复杂的心理因素。而从整个故事来看,吴大秀的复仇只是李佑真复仇计划中的一环,因此《老男孩》所着力描绘的复仇是李佑真的行为。这个行为背后隐含了浓重的自虐倾向,在看到吴大秀因乱伦而痛不欲生的时候,李佑真体会的是当年与姐姐那段难以告人的隐情,承受的是心灵的自我鞭挞。李佑真真正的复仇对象其实是自己。而在影片中,吴大秀活吞章鱼和引刀自残的行为,也暗示了复仇的自虐主题。
自虐式的复仇最终是为了达到心灵的解脱。然而这只是一个残酷而美好的愿望,仇恨会像病毒一样不断蔓延,永远无法消除,直至肉体或思想消亡。《老男孩》并不具有劝世的意义,但是却企图说明一个道理:一旦仇恨的种子深深扎根,复仇就可能成为人生的全部意义,而复仇者将再也无法摆脱悲惨的宿命轮回。

《亲切的金子》:虚幻的复仇与自我救赎
从表面上看,《亲切的金子》与《老男孩》十分相近,主人公都是在长达十数年的时间里设计一个完美的复仇计划。但是对故事进行深入探究,我们会发现,金子的复仇对象比之李佑真更加虚无缥缈,起码李佑真所要报复的人是自己——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而金子的复仇对象白老师则只是一个心灵阴影的代用品,是一个概念化的指认。
从故事本身来看,白老师是使金子蒙怨入狱的直接仇人,也是使金子失去对女儿抚养的间接罪人,但是在长达十三年的等待与计划中,金子真正要复仇的对象只是一个幻影。金子将所有罪孽归结为白老师,而潜意识里又始终怀有对死去的男孩和失去的女儿的罪责。经历了内心的挣扎取舍后,金子坚定地将复仇的矛头指向了白,这其实是一种无奈的自欺。当金子利用他人之手杀掉白老师之后,她才意识到真正的复仇对象并不存在,而整个复仇过程只是为了消除内心的阴影,达到心灵的自我救赎。十三年的时间,与其说是复仇的欲望,不如说是救赎的渴望,在金子天使般的外表下,幻化为内心的魔障,而这也注定了救赎将随着仇恨的消失而最终失落。
《亲切的金子》寄寓了朴赞郁关于阐释复仇的更大野心,遗憾的时由于影片过于注重形式,而削弱了主题的表达。太多的闪回、拼贴式剪辑以及用多用滥的旁白,不但使影片凌乱,而且造成了主题的不突出。精巧的结构无法负载沉重而复杂的影片内涵。影片后半部分在抛却叙事的冗赘枝节之后,方才显得凝练而富于思考。影片结尾当金子痛苦地将脸埋在洁白的蛋糕里的时候,女儿在背后轻轻抱住了她,这让我们在关于救赎失落后的巨大绝望中,看到了一丝微渺的光亮。

朴赞郁将一个个不同原因、不同形态的复仇变幻成影像。在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对复仇中的是是非非做出肯定的价值判断,更无权对哪一个复仇的意义横加否定,不过在影像中,我们却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这些复仇背后的人生充满的痛苦与凄凉。

3 ) 爱的越深,恨的越切,复仇越疯狂

这是我看过一遍后再不想看第二遍的片子之一。杀戮太直白原始,主题太压抑绝望。《老男孩》的过程虽然也压抑,结局毕竟没有让女孩知道吴大秀的真实身份,算是手下留情了。可是这一部呢?全部死光光,没有一丝希望,我是硬着头皮看完的。
片子虽然也有一些深意,比如经济萧条下小人物的无奈绝望和身不由己的悲剧命运,但我觉得印象最深的还是那种由爱到恨的转变过程,爱的越深,恨得越切,复仇也越疯狂,完全超出了正常的复仇范畴,恐怖得让人头皮发麻。这种变态的复仇和《老男孩》如出一辙。申河均对姐姐的挚爱导致了他去卖肾去绑架犯罪,成了全部杀戮的引子,最后残酷杀戮贩卖器官者,他的结局也只有死亡或者进监狱,别无选择。如果申河均的被杀还有点让人同情的话,那么宋康昊由一个纯粹的受害者变成了一个疯狂的杀戮者,即使他是爱女心切,但我仍然觉得最终他也是死有余辜。因为他已经由一个人退化成了一个复仇的野兽。他如果要复仇,直接杀掉申河均也就够了,可是杀死裴斗娜,虐杀肢解申河均,让我对他的同情荡然无存,只盼着他快点被干掉。
导演的确厉害,几处温馨恰恰反衬出命运的残酷和不可预知。绑架小女孩后的温馨相处(尤其是得知姐姐自杀前的申河均与小女孩一起看电视的镜头)、宋康昊幻觉中与女儿的拥抱和电梯中申河均与女友尸体的牵手,太震撼心灵了,美好同时也是残酷地让人不忍观看。很好的反映出了爱之深恨之切哪怕这是表面上的主题。
宋康昊和申河均的表演真是厉害,眼神、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出神入化,把人物内心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真是佩服。
朴赞旭真狠啊!!
爱,可以让人上天堂,也可以让人入地狱。但愿多上天堂,少入地狱。
生活真好!活着真好!
阿门!

4 ) 有关手法

所有可以大做效果的场面统统忽略(除了杀那三个买卖肾的——其实这场也很轻描淡写),过滤后剩余的就是生活的平淡,正是这样的举重若轻才让张力更凸显,让平淡更能打动人。这样的好处一个是节约拍摄成本,二是让演员演技得以极大的发挥,当然,这必须导演足够地强。

5 ) 有个比较严重的BUG

朴主席拿着女儿哭的照片对照聋子弟弟的墙纸那个情节, 聋子弟弟是先照的照片才给女孩项链的, 不过照片里是女孩是戴着项链的。 有点说不通。 即使说后来聋子弟弟在用项链换掉娃娃后可能又补照了一张,但还是有点牵强。 因为这种自愿其说的任务不应该是观众应该承担的吧。

2020-12-24补充:

好多年了,居然还有人再回这贴。

duck不必为此费键盘,省下时间去看更多的电影吧。

6 ) 《我要复仇》:从cult之路走往大众

《我要复仇》:从cult之路走往大众             □ 文/火神纪

  贫困交迫,很多时候显得如此无奈。   而我们想要的,也许,仅仅只是一种平等而公平的对待罢了。   索之不得。悲悯的绝望;继续绝望。   最后这一切也许都将成了一场华丽的暗地行动。——火神纪。题记。

《残酷的迷离色调》

  雨夜,适合写缠绵的情诗,适合看浪漫唯美的爱情电影,也适合看绯侧凄凉的悲情电影。或许,是不是也适合看朴赞郁的复仇切割呢。   朴赞郁是一个太残酷的导演,在看完他的那部《cut》之后我就一直这样认为。无妄地屠杀,密室,无人,没有前行的道路和回望的身后,在那部《cut》里所挣扎着的是人性本身最无奈的扭动,以及对一切美好的破坏欲望。之后,所有一切看似美好的东西似乎都体无完肤地被剖离了现实,我们所能知晓的一切,都在他的镜头里泛发着阴秽的恶臭。   除了残酷的朴赞郁之外,谁能狠得起心来破坏这一切呢。当我们还揣怀着美好的希冀,当我们还揣怀着天真的渴望。朴赞郁善于用一种出人意表的角度来观摩这个世界,然后用镜头把他的视角放大到我们的银幕里。看他的电影,很多时候我们会跟着他一起绝望,失魂落魄地一起对那些美好的东西失望。   这部电影是我仰望了太久之后才开始想到去记录下来的一部电影。连续地看了他的几部电影之后,我们会突然很容易接受他的这种连贯而流畅的镜头语言,也会很容易迷失在他那充满黑色寓言的童话里。   构建。在他的电影里总会用那种很夺目的色调反差来告诉我们:其实鲜血的颜色很鲜艳,其实有些道理很粗糙却能说服人,其实有些事情的真相很可怕,其实有些人们的欲望很强烈,其实有些忍耐力到了极限之后会发生质变。等等。   鲜红。刻意的鲜红和周围的暗淡色调会形成很强烈地反差,继而更强烈地刺激着我们的视觉神经。我对他的这种镜头印象深刻,很触目惊心,却不至于感觉到残暴。

《朴赞郁和三池崇史》  看他的电影和三池崇史的电影有种很明显的差异。他的电影在对血腥的渲染用的是一种极力的美化,而三池崇史对血腥的渲染用的却是一种极力的写实。同样的都是关于血腥的镜头,在三池崇史的镜头里,一切鲜红,一切的色调暗淡,三池崇史总是很随意地营造着一个支离破碎却古怪诡异的迷离世界;而朴赞郁对于镜头的描绘却用了韩国人特有的细腻和圆滑去描绘,色调节器的反差很强,而不像三池崇史那样统一,于是,因为极度的反差而让镜头变得极具杀伤力的视觉冲突之后,我反而变得平和而且不再那么暴躁易怒了。   三池崇史的血腥有种让人糜烂的阴暗,而朴赞郁的血腥却更容易让人坠入。并非朴赞郁的血腥不阴暗,而更多的时候,他的血腥带有种疲惫而懦弱的声调,高喊着的却是一种高亢的悲凉。   没有杀伤力的阿一,总会变得比所有的人更可怕。没有爆口的垣原,可以把嘴巴张开得更大。三池崇史的血腥至少在他的范围之内必须那样一直糜烂下去,无须道理。可是朴赞郁的血腥,似乎更多的时候在人的内心深处,用一种被压制后的反弹力来证明,那些所谓的残酷存在的正当理由。

《cult的大众之路》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一切其实根本没有任何理由,不可能被人理解,不可能看得清晰,不可能存在。或者说,在朴赞郁的说理中这一切的存在,似乎必须都是有理有据的。   寻找一切可能而且都存在的依据,朴赞郁总是在如此徒劳地反复证实。用他的黑色镜头来证明这一切的所有缘由,试图让人们相信残暴的真实存在,也许,这就是他的电影了。

  这部电影是朴赞郁复仇三部曲的第一部。如果与之后来的作品《cut》相比,也许就显得有点直白了,然而这并不能使他的这部电影变得肤浅。这部电影所存在的理性梳理以及在人性上的种种骤变的探寻让这部电影区别于其它的B级片而显得更具悲情色彩。与其说这是一部带有个人色彩的cult电影,不如说这是一部人性悲剧电影。   剧情上的饱满和人性转折上的合理性,给了这部电影区别于其它cult电影的最精美的诠释。这也许也是朴赞郁的电影总能创造票房神话并且总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的原因吧。   cult。也许应该少一些淋漓尽致的个性表达而多一些理性上的思索。朴赞郁在某种程度上拉近了cult的小众人群和大众品味的距离。如何让血腥味更容易让人接受,在cult路途上的朴赞郁的试验性扎挣显然是颇有成效的。

《贫困民众的悲悯之声》  朴赞郁的确很残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总会有些不忍和隐痛,可是因为无力去反抗他那灌输式地表达,于是,那种不忍和隐痛就显得越发明显了。   一个又聋又哑染着一头绿色头发的男青年,在一家工厂里极其吵杂的车间里做着繁重的体力工作。与他相依为命的姐姐病重,而他们的家庭环境并不好,住在一个破旧但收拾得整洁的房子里。   偶尔他会给电台写信,然后和姐姐相依偎在一起听着电台女播音员读着他写给姐姐的信。他听不到,于是他的脸上会有腼腆而羞涩的笑;她听得到,于是她总会因为自己作为一个病怏怏的累赘而落泪,为一个不肯放弃自己的弟弟感动而落泪。   那是一种非常安静的生活写照。远景里的夕阳会喧染着美好和希望,一切似乎都很美。因为不管怎么样,两个人不离不弃,他也曾经说过,对他来说,这些财产已经让他很满足了。

  我曾想,如果他够努力,其实他也一直在努力。上天总会悲悯那些贫困而努力的世人,他会赚到他应得的钱,他会等到一个适合他姐姐的肾脏,然后陪着姐姐去做手术,之后两个人就可以过上纵然贫困但却幸福而安静的生活了。   只是,这样的假设在朴赞郁的这部电影里永远不可能实现。一切残酷却现实,让我们无力反驳的事情接二连三地降临在这个并不安逸的家庭里。至少在我看来,这样的剧情和人物的设置里,我除了给他们同情、祈盼之外,也许,我并没有其它的任何去伤害他们的欲望。就算也许这些都将会发生,可是因为祈盼,朴赞郁的镜头就显得非常冷酷而且刻毒了。   被骗。绑架。死去。一切,也许仅仅只是不得已的现实罢了。就算他在挣扎,可是他仅仅只是作为一个想过着安静生活的贫困民众罢了。他想好好地活着,也想他所爱的人也一样好好地活着。在无计可施的时候,他走上了极端。   是贫困的现实和无情的社会氛围把他逼上了绝路的。我当然知道,现实的生活也许就是这样,并不如我们想像中那么美好。可是,我宁愿妄耗着我美好的愿望而抱着祈盼地看着这个社会和无情的现实,因为那样我们至少不至于去绝望。可是,在朴赞郁的镜头里,这一切都被他用一种最残酷的写实给彻底打碎了。   更残酷的是,他所做的这一切,仅仅只是最残酷的现实。于是,我们根本无力去挽回我们已经破灭的希望。

  当然,在这部电影里我可以看到的是那种黑暗风格的写实背后对贫困大众的悲悯之心。也许可以说,这部电影所做出来的效果越残酷,朴赞郁的那种同情的悲悯之心也越明显。   可是,贫困大众的悲悯之声就这样被淹没在现实阴暗的冷色调里,这也许是我所不能接受了。   也许。仅仅只是因为,我还抱着虚妄而美好的梦想。而这一切,在朴赞郁的黑色镜头里,一切零碎。

《不起眼但我迷恋的一个段落镜头》  这部电影上人心寒的也许并非是那些血腥而残酷的镜头。而是镜头背后散发着寒颤的理性哲理思索和那些我们根本无力反对的现实说教。

  撕心裂肺的疼痛以及悲号式的哭喊,在别人听起来却很像是性事中发出来的高亢的叫床声。   一墙之隔。这边是四个男人趴在墙上听着隔壁女人淫秽的叫床声,手上不停地套弄着自己的性器自慰。   一墙之隔。那边是一个因为病痛而满地上打滚哭喊着的女人。还有一个在前景里吃着面条的安静的男人。

  对电影里的人来说,这一切似乎无可厚非并无半点不妥。   对他们来说;声音的高亢以及他们朝气蓬勃的身体和年青暧昧的想像力,这仅仅只是一场华丽性事的偷窥罢了。   对她来说;病痛,哭喊,满地上打滚,仅仅只是她弱不禁风的身体最正常的生理反应罢了。对他来说;除了选择麻木的淡漠之外,他还能做点别的什么吗。

  然而对我们这些坐在屏幕前的人们来说,跟着镜头来看这一切,有种无比的嘲讽味道。   当我们看到那四个年青的孩子趴在墙上自慰,以及听着他们所听到的那些“性感”的女声呻吟和他们隔壁那些打翻东西睥声音,那些身体和木板碰撞的声音的时候,我们心里所看到的一切其实跟他们别无二致。我们会很武断地判定那,就是一场华丽的性事。我们会跟着他们一起意淫,一起想入非非地浮想连翩。   然而镜头向左。我们开始无地自容地浇灭我们所有的欲望,然后不安地开始在镜头前扭动。那是一种愧疚。   朴赞郁似乎非常擅长用类似的反差给我们制造窘镜。   那种悲凉的理性思维基本上把我们压抑得透不过气。于是我们就只能跟着他的高低起伏一起,感受他的那种冰凉的黑暗哲理。我们根本无力反抗他带给我们的种种,于是,从残酷到悲凉。   有人说,朴赞郁懂的东西太多,这正是他的长处也恰恰正是他的短处。他对屏幕前的人们心理的拿捏绝对是高人一等的,可是正是因为我们所有的一切都被在镜头后的他给看穿了,我们会有种被剥光了的感觉。那种感觉,在迷恋他的电影之余,有时候,我会开始憎恨他。

《经典的黑色电影》  爱并恨着。对于朴赞郁的复杂感知,是不是也代表着我对这个世界无奈而悲怆的感知呢。   爱是因为这个世界存在着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存在着我们所期盼的一切;存在着我们,以及一切。恨是因为这个世界存在着的还有那所有我们不想要的甚至憎恨却确切存在的阴秽的一切。   朴赞郁在寻找的是一个他所能认同的平衡。我呢,在看完他的电影之后,原有的那个平衡的标准已经被他彻底地颠覆了。我是应该去迷信,或者应该去舍弃。

  这部电影里一共缠绕着三个复仇故事、一个亲情故事、一个爱情故事以及一个有关绑架的故事。   这是一部看起来似乎有点错综复杂的电影,然而,朴赞郁用他那特有的细腻和残酷,以及他那冰凉而阴暗的方式讲述着这一切的时候,我们总能清楚地知道,这一切,其实都将发生。   黑色电影似乎总是一个被我所追捧的符号。然而,甚少有黑色电影能拍得像这部电影这样让我信服,从理性上让人信服,就算在感性上我半点也不想去认同,可是,这部电影至少走到了黑色电影的某个高度。不是来迎合像我这样的黑色电影爱好者,反而用它特有的方式颠覆了我们的认知而且迫使我们去接受它。   这是这部电影最过人的地方。在看电影的时候不管我如何去扯心扯肺地悲哀,可是,我没有办法去反驳它所展现给我的一切。光怪陆离的一切,其实在人性和社会氛围下很自然地发生,也许,也就因此,我们不得不去承认它所讲述的所有。   这是一部很经典的黑色电影。并不是说这部电影把黑色电影做到了极致,而是因为,这部电影所用的表达方式让人折服,而就算我并不想让它折服,我依旧没有办法去反驳它有关于黑色哲理的表述。   阴秽的一切真实存在。这是我们所无力否认的。于是,与其欲盖弥张地掩埋;不如让它翻晒到阳光下,让我们对那所有的一切看得更清晰些吧。   这也许也是黑色电影的意义所在。有人曾说过,为什么要把电影拍得那么阴暗呢,多一些积极的题材,多一些明亮色调的美好,其实不也挺好。于是我被责备成那种审美扭曲的孩子,有人曾说,因为我这样的影评人存在而感觉到悲哀。   这里面除了个人的喜好问题之外,也许,还有关于阴秽一切的认知。阴秽的一切既然存在,为什么我们没有勇气去承认它们的存在,为什么我们没有勇气地观摩它们,而非得把它们掩埋在阳光的暗角处呢。对我来说,那些虚妄的明媚也许并没有任何意义,我们有选择的能力,我们有喜好的权力,我们可以从那些阴秽的一切里剖离出阴暗的人性以及闪光的人性,这也许就足够了。   对于黑色调的恶臭味道,我也许迷恋,可是这不该是作为一个影评人的悲哀,只是我对极致的迷恋罢了。明媚至极致,我也会喜欢;而所谓的阴秽,既然做,为什么不做得更极致些呢。   黑色电影所告诉我们的一切,让我们看到的是那些明媚处的阴暗角落,这有何不可呢。经典的黑色电影让我们认知,让我们逃离,让我们最终回归于明媚,这才是真正的黑色电影。   作为一个个体,我可以去迷恋我所有想迷恋的一切。而作为一个影评的个体,我所要做的,是表明了所有的我的自我认知,这也就足够了。如果说,所有的人们都在表述着同样的东西,所有的人们都在喜欢同样的东西以及逃避同样的东西,那么,作为影评的个体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部电影在这方面恰如其分地完成了它所要完成的东西。很多的东西都很阴秽,而这所有的阴秽,都存在。我们无力反驳,这就是一切,以及这个肮脏的世界。   认识它。以及试图去改变它。或者我们根本无力去改变它。那至少必须承认它。这就够了。期盼里,我们的世界是否依旧美好,这只在于自我的定力和选择罢了。

《末》

  这是一部挺老的电影了。可是至今看来,那种汹涌而来的猛扑依旧让我只能束手就擒。那些黑色的剧情我不想再去赘述了。且行且祈盼吧。   无妄。也就无求。无求。也就无欲。无欲则刚。当所有我们迷恋的一切都在逝去了之后,我们所能做的,是不是就抛开了所有的欲望而开始变得刚强。   也许,仅仅只是一念之差而已。2007-04-06;丁亥年甲辰月庚午日。观音诞。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Sympathy for Mr. Vengeance》   ■译名:《我要复仇》   ■导演:朴赞郁(Chan-wook Park)   ■主演:宋康昊(Song Kang ho) / 申河均(Ha-kyun Shin) / 裴斗娜(Du-na Bae)   ■类型:动作 / 剧情   ■片长:导演剪接版121 min   ■国家:韩国   ■语言:韩语 / 韩国手语   ■发行:Bright Angel Distribution   ■上映:2002年3月29日

7 ) 手指上的印泥开出致郁之花

就从此刻开始,漫谈这场盛大荒诞。

或许每个人的心底都有阴暗之念。
可是要将念头变为实际必然要在心里戮战一翻。大多数的时候,大多数的我们,心底的善意总是能够战胜恶念。
即使如此,仍旧不敢断言人性本善或是本恶。
善恶本一线,一念即天崖。
突然间,心如言语,同样混乱。
那就回归电影本身。
影片名为《我要复仇》,名副其实
片中每一个人物都经历了值得复仇的际遇
所谓值得复仇的际遇无非是生命与生活的缺失。缺只会萌生痛苦。如果本就缺少再痛失所爱。仇恨火种,即会燃烧。
片中没有该死的人。
只有,应该了却的心结。
复仇无法平息仇恨。
仇恨难以终结痛苦。
就好像
失去的难以轮回。
缺失的无从弥补。
并不是说善良有多好。
只是,善良真的很有必要。
世上没有绝对的善良。
就好像影片中没有不赦之恶。
Ryu本是纯良少年
无声无言的世界自有常人无法历经的艰苦
姐姐与女友是他生命中的温暖与光亮
宿命里,两个女人都直接或间接因他而死
只记得
他用石块渐渐掩埋了他深爱的姐姐
他在电梯里握紧了已故女友的手
面对挚爱生命的离去
他痛苦的像个孩子
甚至连他喜爱的小女孩都是死于他的失聪以及精心制作的项链
这世界,总是让残酷更加残酷
现在想想,他的内心,其实,始终善良
最后他与东劲站在河里,颤巍伸出被捆绑的双手,等待持刀的东劲割开绳索,将他放逐。他坚信善良,他天真懦弱,就连隔断他双脚脉搏,将他肢解分离的东劲也明白,可是善意不能代表善行,不管罪恶的出发点多么合理,犯罪的过程多么温柔,可是付出行动的那一刻,悲剧已启程。
写到这里,我陷入纠结。
Ryu似乎无辜,他也是片中较为理性的人,他好像死于善良,死于极简的内心世界,他好像太不了解外世的罪恶,总体来说他应该死于善恶难辨,或者说他的善恶观念不符合现实趋向。
比如
决定捐肾还未等到化验结果就写信寄给电台,看到贩卖器官的老妇毒瘾发作无法自行注射他温柔熟练的帮她解决,他在姐姐失口问出小女孩亡母之事时急忙阻止害怕小女孩承受不住打击,他帮小女孩做了漂亮的项链并且玩玩闹闹气哭女孩才拍下了适合勒索的照片,他和孩子抢遥控器,他听女友讲述澳洲双头奇闻后天真的问到先爆哪边头颅,他埋葬挚爱姐姐之时遇到添乱的傻子也并没有乱泄悲愤将其杀掉。
他从昏暗工厂走出时面对阳光竟然神情恍惚,就好像后来面对接连悲剧时的手足无措。
他做过最对的事就是残忍杀掉贩卖器官的团伙,但他的这一举动却让他成为连警察都畏惧的杀人恶魔,那一刻,只能唏嘘。
剧中所有人物的冤屈皆无主相对。
姐姐之死是出于对弟弟的内疚,或是责备弟弟的不法行为,可能是自身的悲观,亦或是病痛的绝望以及没能准时到来的他人肾脏?她其实,是那样温柔,那样孤独。
小女孩之死是怪失聪的Ryu或是绑架本身?还是那个只想拿走项链的傻子?也许她从小缺爱才会对温柔的绑匪产生信赖,所以当她遇到奇怪的傻子,只想去找聋哑哥哥,只是她确实没能尽早学会游泳。应该怪姐姐死的唐突Ryu伤心过度埋葬太久忽略了女孩的求救吗?女孩是那样懂事天真,却也孤独。
女友之死是源于绑架这一罪行的策划还是深爱Ryu不愿出卖其去向逼疯了痛失爱女的父亲。她死时对东劲的劝诫听来苍白无力,可最后果真有人替她报仇,可是世上再无她。她是那样忠贞,那样勇敢。
东劲之死是源于痛失爱女所以心智失控还是很太深沉。面对离去的女儿除了悲痛还有遗憾吧。他对其他生命是那样漠然可他平日里却从不得罪他人。他早早闯入社会练就的圆滑里是否也有许多辛酸过往?他明知Ryu是好人却无法停止残害,是泄恨之心还是想要终结悲剧。他恨的是社会是Ryu还是他自己?
Ryu之死是源于残缺本身引发的悲剧还是实践了绑架这一本质罪恶的举动,还是,死于,不恰当的善良或者说对人情世故的不洞察?还是那天真的自信,以为本心是好,世界也会好好对他。
贩卖器官团伙之死罪有应得。可是他们总能得手不也是因为,生命无常,世人重情才会有大量的器官需求?人体器官往往供不应求,贩卖器官的团伙却林立在许多所谓的传说里。他们专以骗取器官为生就说明社会很多环节有纰漏足以让其钻营空洞。记得那一幕,早已丧尽天良的老妇看到儿子死去之时,麻木的脸上终于有了情绪波动。
东劲失去了妻子,又失去女儿,甚至变卖一切财富,甚至在失去一切之后,失去了理智。发现女儿尸体后他与警察对坐车中,警察的漠然与机械式的问答以及接电话的言语,让最沉痛的他感受到了最深刻的孤独,可能走出车门的那一刻,他已经意识到复仇不能依靠正常程序,自己的仇恨还是要自己疯狂。财富,自己奋斗半生的财富,失去很多之后换来的财富,用女儿孤独童年换来的财富,在那一刻,变得空无一物。难道财富就是原罪吗?难道来之不易的财富才是悲剧根源吗?这一刻,恨已壮大,空洞的心似乎只能用复仇填满。其实他一直都不快乐,所以心底的善意才会那么微弱。他的复仇已不是针对某个人,他只想抹杀掉心中的空洞,所以他不管不顾,终入疯魔。
写到这里,思绪已混乱。
越思考越进入深沉,缠绕,困顿的境地。
很沉郁,甚至有点怀疑自己开头写下的观点以及以往的某些认知。
或许此时,即是影评应当终结之时。
总而言之,没有绝对的善恶与对错。
有的只是命运的无奈以及不合时宜的天真。
所以
善良的人请一直善良。
请从一而终。
正如每个人都有阴暗之念。
每个人心,同样,有善念。
不管世界怎样待你请你坚定原始初心。
勿以恶小而为之。
罪恶总是环环相扣。
善良同上。
脑海中挥之不去的。
是Ryu手指上的印泥,如花。
可是,究竟,那是一朵,怎样的花。

短评

【B-】复仇三部曲最不喜欢的一个,故事其实有点弱而且有点蛋疼,靠着朴赞郁的风格在撑,而风格过度又更加损害了故事本身。裴斗娜很灵。

4分钟前
  • 掉线
  • 较差

朴赞郁"复仇三部曲"之首。1.没有《老男孩》那么精妙花哨的形式,简练直白,将暴虐血腥进行到底;2.节奏稍拖沓,好在构图和用镜极唯美:三段不同景别阶梯三人剪影,俯仰拍,颠倒的主观镜头;3.声画分离与转场有多处惊艳;4.4人倚墙SY,警察假人;5.我知道你是好人,但不得不杀你。(8.5/10)

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主角来回切换,情节的走向出人意料。太多戾气,太多不公,仿佛只有同态复仇才是唯一出路。朴赞郁的美学残忍而精致,细处叫人过目难忘。开始有点枝枝蔓蔓,但熬过30分钟就是一部好片。

1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互为复仇作为“复仇三部曲"的开始篇是,更像是结束篇。

15分钟前
  • 吴嘎嘎
  • 推荐

节奏缓慢,剧情混杂,线索紊乱,头绪纷繁。个人觉得是三部曲里最不好看的一部。不过,裴斗娜很有趣~~

17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多线程的层次化叙事进程,彼此交织的线索与剪辑,不动声色的场景构图与影像,一波接一波的黑色讽刺与政治批判,电影从设计到执行都能用完美形容,在步步惊心时刻意外中实现水到渠成。这是大师级的作品。其中紧握尸体冰冷的手的特写是我看过的最动人的爱情镜头。

19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C+ / 文本做加法影像做减法的一次,像是朴赞郁版的《燃烧》。前1/3对底层生活空间的描绘极为冷峻而高效。但宋康昊这个空壳人物加入主线后问题就逐渐暴露出来。即便镜头的存在感不断后撤,人物的复杂层次也依然是靠巧合强堆,无论社会批判还是情绪呈现都极其干瘪。对比李沧东高下立判。

24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朴赞郁片子中最爱,也是他的片子中唯一一部让人无话可说、戏写的心服口服的片子,从人物和剧情设定到剧情推进结构,拧成一股绳戏剧力量强大,充满劲道。

26分钟前
  • 撕撕撕
  • 力荐

朴赞郁有女儿情节。

27分钟前
  • 路可可
  • 推荐

我也要被宋康昊舔耳朵。

31分钟前
  • 阿暖
  • 推荐

除了被宋康昊对女儿的爱感动之外本片其它地方太阴暗了,能不能别老是把暴力当做艺术美?

32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人以为是被自己的仇恨驱动,其实只是在被他人的仇恨摆布着。

36分钟前
  • 狮子人
  • 推荐

这不就是属于朴赞郁的《燃烧》吗?虽说是一个复仇故事,但实际上讲述的是一个畸形社会之下,环境造成人伦悲剧的故事。主角都是好人,但是主角们都做了不可饶恕的事情,这不光光是一句命运弄人可以去解释的,两位男主角都在寻找自己痛苦的因,但是完成复仇的一刻却发现自己只不过一拳击在了棉花上,真正的悲剧源头无法被撼动。

40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真是极度恐怖的运镜,这还叫不会运镜。出租屋里四个流浪汉男蜷缩成一排听隔壁呻吟的女声打飞机,镜头平移,是一个得绝症的女人躺在地垫上疼到打滚。再向前移,她弟弟悠悠哉哉坐在那吃泡面。还有ryu绑架老板——小女孩递给他姐姐的“信”,ryu的动作和动画片里的小动物来回转换。朴赞郁的风格太令我惊愕了......电梯中的牵手,水边石葬的妻子,被火化的棺材,水底被切开的脚踝,女儿的项链,还有那位畸形的路人,真的,这些神级的视角已经足够恐怖了。但更恐怖的是,这部电影几乎可以说是没用一丁点配乐......爱比死更冷。复仇无法拯救爱人,这是他们一开始都知道的事。

41分钟前
  • 迷蟲朋克
  • 力荐

金基德式的意象表达(行为艺术),李沧东式的核心命题(宿命轮回)。罪的源头是善,终点是亡。

44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居然有人说他不会用镜头?我太喜欢他的镜头了!看来复仇三部曲里我比较不喜欢的是亲切的金子⋯⋯

48分钟前
  • 偏时差
  • 推荐

根本就是“无人生还”。虽然是复仇三部曲第一部,看的顺序却是最后一部,荒诞人生的命运交织。

53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仇恨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深渊

56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我怎么现在才看这片儿呢。。。朴赞郁是一把最锋利的手术刀和最精密的扫描仪。。。

59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力荐

表演可以再收着点,节奏应该再紧着点。

1小时前
  • 芦哲峰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