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区一个帖子都没有,足以见这样内容题材多么不受人重视和关注。
在天朝,体制内,各大国企央企城市农村各种场景,诸如此类的大大小小事件层出不穷,可是绝大多数都被淹没了,在法律层面在社会层面,甚至影视作品也屈指可数,更甭提优秀二字,应该怎么理解呢,我朝天下太平?还是我杞人忧天,当然身为一个男性,也无法完全体会一名设身处地的女性受害者,要求她们站出来发声揭露恶魔,对抗体系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压力,也无法感受她们在内心折磨和黑暗中挣扎的情感,只希望少一点这样的的事发生吧
这部电影是讲写这篇报道的经过和困难,但也不仅仅是这些,它从家庭,职场,社会多重角度来直接间接反映了女性生存之不易以及到处可见的不平等,以及变相或者说隐形的压迫。 主线略过不表了,媒体原本就难,碰到一个大家都想隐瞒的真相就更难了,女性只能忍气吞声,男性多数互相包庇或者息事宁人… 想记录一些细节,比如乔伊和梅根面临出差时,乔伊很自然的说要和丈夫商量,大部分原因是要照顾孩子,她有两个女儿,一个大概幼儿园一个再大一点,然后她会凌晨在国外给女儿打电话联系,也会在回来之后觉得对女儿和丈夫很抱歉,但男性碰到加班或临时出差,通知可能会有,电话可能会有,抱歉是真的很少,因为根本上来说,多数男性会觉得照顾孩子是女人的责任,即使两方都有工作,更别提家庭主妇了。作为母亲,乔伊和梅根都曾经有产后忧郁症,那种不被全世界需要的感觉,不是轻易能摆脱的,工作让她们振作,而男性,既给不了理解,也给不了安慰。可以理解那种一秒钟内的崩溃,压力那么大安慰基本没有,这也和育儿中女性承担绝大多数有很大的关系。光是这些,就已经证明这是部好作品,一看导演也是女性,了然了。主线也很精彩,题材原因很多只能是侧面描写,但真的很感人,推荐!
如果有一个机会,可以将你在工作中遭遇到的性别歧视、性骚扰,甚至是性侵的经历公之于众,你会选择实名发声吗?
就在上周,洛杉矶郡最高法院正式宣判前电影制片人哈维·韦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包括强奸罪在内的三项性侵罪名成立,他可能面临24年监禁。
至此,这项给好莱坞带来大地震的性侵事件,再度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尽管早在五年前,这位在好莱坞堪比上帝一般存在的巨鳄已经轰然倒地,然而这一路以来,真相的调查与揭露却是那样的艰难。
今天我们要聊的这部影片,就是聚焦于该事件的始末,以电影的方式直接对抗电影背后的“恶魔”。
两位《纽约时报》的女记者,一步步揭发韦恩斯坦背后数十年来触目惊心的丑闻——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韦恩斯坦是谁?
他不是明星,但坐拥90多座奥斯卡小金人,
一手操纵包括奥斯卡在内的多项美国电影界大奖,而这一切都是靠着他高超的公关手段。
作为当今世界电影界极有影响力的人物,他是TWC的老板、米拉麦克斯的创始人。
25年来,他领导的米拉麦克斯公司制作和发行了大量经典电影,也为他赢得了“现代电影的挽救者”的“美誉”。
1996年《英国病人》、1998年《莎翁情史》、2002年《芝加哥》、2003年《指环王之王者归来》、2010年《国王的演讲》和2011年《艺术家》……
这些最佳影片的奖项,无不是由他一手操纵而得来的。
甚至正面对撞大热的《拯救大兵瑞恩》,《莎翁情史》也能一举夺魁。
当然同时,也收获了史上最水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女主演”的调侃。
他曾说:“我睡了詹妮弗·劳伦斯,所以她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影后。”
在好莱坞,与其说感谢上帝,不如感谢韦恩斯坦。
影片《她说》根据畅销书《她说:打破性骚扰的故事,帮助点燃了一场运动》。
讲述了这位“好莱坞上帝”是如何在女性团结的力量下,得到应有的惩罚。
《纽约时报》女记者乔迪·坎托尔与梅根·吐赫二人在报社主编的带领下,一直致力于揭露美国,无论是政坛还是职场上的霸凌与骚扰。
收到装有排泄物的恐吓信、做完产检后接到扬言要将她“先奸后杀”的恐吓电话、穷追不舍闹到电视新闻的抹黑......
然而,这一切都是为正义发声的代价。
而这一次她们将矛头对准了强大、已经约定俗成多年的好莱坞“规则”和“体系”。
揭露的对象,便是在好莱坞可以通过其高超的公关技术,在奥斯卡等多项美国电影大奖评选中呼风唤雨的哈维·韦恩斯坦。
长久以来,韦恩斯坦也曾遭受过指控,但是这些微小的声音最终都石沉大海。
起初,乔迪对曾经任职于米拉麦克斯公司,和与韦恩斯坦有过合作的女演员们进行询问。
但是她们不是冷笑着挂断电话,就是认为不会有人愿意提及此事。
这让她们的调查,在一开始就吃了闭门羹。
与此同时,怀孕的梅根也诞下了自己的孩子。
初为人母的她面临人生的新体验与工作上的不顺利,渐渐地陷入了产后抑郁。
幸得她的丈夫仍旧是体贴地细心照顾她。
一位可能提供证据的当事人罗斯,再度拒绝了乔迪的调查请求。
因为此前她的政治演讲稿被《纽约时报》刊登在了娱乐新闻板块,这让她感受到了性别歧视。
而更加令其心灰意冷的,还是曾经的正义直言,换不回任何的效果和改变。
是的,没有人愿意直面可能带来的危险和恐吓,也没有人愿意再次揭开曾经内心深处不愿再度提及的伤疤。
但是事情还是发生了转机。
罗斯再度打电话过来,告诉坎迪这种性别虐待在电影业比比皆是 ,几乎是每家制片厂的常态。
罗斯开始试图回忆那段痛苦的过去。
罗斯曾经也是一名有着光明前景的年轻女演员,直到她被韦恩斯坦所强奸。
事情终于有了突破口的坎迪心中五味杂陈。
她的直觉告诉她,罗斯的事情不是个例,应该曾经有无数的女性遭遇过同样的骚扰,
而且如果她们不采取行动,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遭到同样的灾难。
她们没有畏惧面前的困难,依旧坚持调查,越来越多的受害者开始说出自己的故事。
艾希莉曝光韦恩斯坦要求她提供性服务,在拒绝了他后,在事业上遭到了韦恩斯坦的报复。
她们中的大多数,不是受到侵害后把秘密藏在心底不敢说出,就是说出来后遭到了韦恩斯坦的报复。
产假结束后的梅根回到工作岗位,主编邀请她加入调查韦恩斯坦事件的团队中来。
但是之前揭露特朗普的丑闻,但其最终仍旧当选了总统,这让她很是挫败。
几番鼓起勇气,梅根也加入到了这场“战斗”中。
两人为之不断奔走,最终收集到了大量证词。
因为她们都是遭遇性侵的受害者,报社不会主动的暴露她们任何的信息。
但是如果有人愿意实名作证,则可以大大提高报道的可信度。
与此同时,韦恩斯坦方也打来电话,步步紧逼。
就在全员结束与韦恩斯坦的电话会议后,坎迪的手机铃突然响起,是艾希莉!
艾希莉的决定,是巨大的突破口。
随后她们再次向相关人员致电,确认了韦恩斯坦曾经签下的和解书的数量。
她们快马加鞭地编辑着新闻。
全组的人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仔细地校对着每一处细节。
屏幕上闪过每一位愿意为此事实名发声的当事人的名字,
仿佛是星星之火,以成燎原之势。
最终,随着鼠标敲击发表的那一瞬间。
多年陈冤终于昭雪,无数罪恶终于公之于众。
影片本身没有过多的技巧,或是情感的铺陈。
真正令人为之颤动的是影片原型韦恩斯坦事件中由「她们」共筑的传奇。
片中坎迪问梅根,到底怎样她们才有可能实名?
梅根说,也许只有当”她”变成“她们”,是一群“她”而不只是一个“她”、一起站出来的时候。
回到现实生活中,从2017年秋天开始,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多家媒体发布长文报道揭露哈维·韦恩斯坦这些年来对女性员工进行性骚扰和猥亵的事件。
同时有几十名女明星站出来揭露韦恩斯坦曾经的性骚扰和性侵恶行,曾被视为好莱坞巨人的韦恩斯坦倒下,揭开了Metoo运动的序幕。
一个个的“她”,和一群群的“她们”,开始在全球各地涌现。
《她说》二字,是一个又一个曾遭遇到伤害,不愿回忆痛苦的「她」。
最终鼓起勇气,以真相之名挺身而出的「说」出真相。
Metoo运动开始作为一个标签在社交媒体上“病毒式传播”。
媒体对于性骚扰的广泛报道和讨论,推动了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开始使用这个标签来公开他们遭受性骚扰的经历,后来甚至演变到了游行。
在事件发生之后的短短几天里,已经有来自85个国家的230多万条MeToo话题推文。
超过2400万人参与了对话,发帖、反应和评论超过7700万次。
Metoo 的重要性在于,它使女性正确的认识到了性骚扰, 让性骚扰不再是只属于女性难以启口的经历。
是Metoo让女性意识到了,遭受这些并不是自己的错。
这篇报道,这场运动推翻的不止是韦恩斯坦一人的恶行。
它撬开了好莱坞,乃至整个全世界受到过性骚扰的受害女性、男性以及跨性别者无助而又沉默的嘴,
让受害者勇于发声,让真相敢于在阳光下大白于世。
*本文作者:浅浅
明明很快就要过年了,作为职业与家庭一肩扛的女性,此时应该有很多事情要做。事实也是如此,但我刚刚杨过,还在猛烈地咳嗽,便放纵自己一晌贪欢。 影片改编自梅根·吐赫、乔迪·坎托尔的纪实作品《她说:打破性骚扰的故事,帮助点燃了一场运动》。故事围绕《纽约时报》两位女记者对哈维·韦恩斯坦的调查行动展开。 跟着两位女记者,我看到的是社会制度对男权的保护,对女性的不公,每个人都知道强奸难以取证,往往对受害的女性产生第二次伤害,但是总有勇敢的女性,她们会为了其他女性不再受到她们曾经受过的伤害,而勇敢地发声。正因为有了这些先驱者,才有了后来轰轰烈烈的“me too”运动。我们女性今天享受到的每一点权益都是前人用生命与尊严换来的,但还远远不够,就像影片中的记者们发问的:为什么总是发生性骚扰事件?为什么总是不能解决性骚扰事件? 我们每个女性都应该继续努力,为了更公平的未来。
(byMr. Infamous,原载于虹膜公众号)
电影大亨哈维·韦恩斯坦倒下,已是五年前的事情。根据同名原著改编,重现《纽约时报》点火「MeToo」运动的《她说》在年末正式亮相,意味着电影终于正面杠上电影的昔日神明与永恒恶魔。
据说外媒此前有过统计,韦恩斯坦在奥斯卡上被感谢的次数,比上帝还多。至少能够肯定的是,身为巨擘,他的权势确实巨大无比,手下项目光是奥斯卡奖项就拿了差不多80个,就连李连杰、周润发、成龙以及《无极》《英雄》《少林足球》等等华语电影,走到国际也少不了他的操作。
在近乎只手遮天的影响力下,即便是想要谋求一定合理利益的电影、演员,也难免牵涉魔鬼的交易,而日渐直白的潜规则,又左右了性别、资历、手腕偏低一方对韦恩斯坦的忌惮与服从。
具有声量的影视红星、州长老婆,在长时间内也无从有效发声,何况其他。事实上,能被听到且产生作用的时候,许多当事人已经跨入中年。像是最先揭发的艾什莉·贾德,在2017年已经将近50岁,即使地位如此,她在决定牵头时,也犹豫良久。
格温妮斯·帕特洛作为另一位先遣,早在跟布拉德·皮特交往的1994至1997年间,就指控韦恩斯坦性骚扰,只是收效甚微。而跟皮特相处了十二年的后任安吉丽娜·朱莉,同样控诉过他在自己职业生涯早期的侵犯,自从二人没有任何合作。
不过,哪怕知晓这些禽兽行为,影坛地位甚高的皮特,还是在2009年主演了由韦恩斯坦监制、发行的《无耻混蛋》,三年过后,他还主动请求韦恩斯坦制作《温柔杀戮》,这让朱莉倍感受伤。
特别值得玩味的三个后续,一是皮特跟朱莉分开后,聘任了韦恩斯坦之前的律师兼危机公关马修·希尔齐克,这个人早在2004年,就助力压下《纽约时报》关于韦恩斯坦相关指控的报道。
报社前记者莎朗·韦克斯曼在「MeToo」运动爆发后,明确指出当年韦恩斯坦登门造访,然后报道被撤。《她说》的记者乔迪·坎托尔报出选题后,上司第一反应是,他几年前就被指控过,对应的正是这个背景。
而这选题之所以能够通过,也跟当初撤掉所有负面报道的文化版编辑乔纳森·兰德曼离职有关。这又牵涉到NBC、《纽约杂志》《纽约时报》以及其他极具影响力的媒体几十年来「纵容」韦恩斯坦性侵的问题。
第二个后续是,坎托尔与同事梅根·吐赫在撰写出引燃「MeToo」运动的文章过后,出版了回溯事件始末的畅销书《她说:打破性骚扰的故事,帮助点燃了一场运动》,而买下版权的是皮特,联合监制电影《她说》的,也是皮特。晚了十年不止的「报仇」,大概与君子不那么相关。
还有就是,十月底,韦恩斯坦性侵案的第一周听证会上,法官顺从韦恩斯坦律师要求,禁止陪审团成员观看将于次月上映的《她说》预告,以免影响判断。
最终电影背靠与韦恩斯坦合作多次的制片公司,冲向韦恩斯坦留下超强神话以及顽固污渍的奥斯卡,某种急于洗白的举动,又把「戏外」引到另一段与电影主旨背反的名利之争去。
就目前看来,《她说》冲奖的前哨战打得并不漂亮,只能位于第二梯队,而总被政治正确的是与否裹挟的奥斯卡,又不仅是办得越来越黏糊。最终电影的历史会如何应和文化与思潮的历史,恐怕难免也有好些慨叹空间。
那么,拨开前后纷扰,回到电影本身,《她说》算不算一部好的作品?个人觉得,它是好的,而且要比不少申奥种子选手好。
即便不能复制《聚焦》《华盛顿邮报》这类新闻调查题材电影的成绩,它也绝不是纯粹依靠意义来掩盖艺术缺陷的电影,毕竟二者已经相互镶嵌,更重要的是,所谓「缺陷」,不过是有意为之的白描手法、克制风格。
伍迪·艾伦与米娅·法罗的儿子罗南·法罗早前在HBO,出过一部纪录片剧集《播客大追杀:好莱坞性丑闻录》,稍晚的同题材电影《她说》,则有更多女性班底的参与与呈现,也更有「她说」的角度和表达。
片名与原著书名里的「她说」,主体是「她」。
「她」所代表的群体,首要的自然是韦恩斯坦的受害者。他在猥亵之前常拿这么一句话进行劝说,「她们都这样做」。「她们」是指此前不得不屈从他的女性,也指千百年来不得不屈从男性与传统、权力的女性,这性别代称,就有了一种前仆后继的惨烈。
韦恩斯坦轻飘飘的一句话,之所以有沉甸甸的压力,正是因为站在高位,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性侵犯同化、简化甚至合理化了。用他手下兰尼的辩解来说,这就是所谓老一辈权贵的做派,男女对「你情我愿」的定义不甚相同罢了。
长期压迫的龌龊要被模糊调停为「一个关于男人进化的故事」,兰尼面对《纽约时报》三位女性的狡辩表演,以自己也并不相信的圆滑,在镜头下勾出历史与现状的多重滑稽。
奈何滑稽再荒谬,也是男性与权力彼此攀附的现实。《她说》始终在透过女性,尤其是乔迪与梅根,她们的眼和耳,来捕捉我们隐约知晓却未清晰辨认的残酷。
演员和电影工作者,就在韦恩斯坦隐秘魔爪暂且兼顾不了的角落,怀着创伤式的谨慎,袒露那些年大同小异却不减苦痛的经历。年岁跨过去了,地位与阅历予以屠杀恶龙者的,不过是无声环境里的一点点勇气。
电影不断重复叙述女性遭遇这种困境的恒久与崩溃,每个当事人的闪烁犹疑、怨憎恼恨,成为统一的多声部,达成无需分贝加持也能直插人心的冲击。而这些外化的深层情绪,又会在她们独有的追悔、反思里,对照韦恩斯坦匮缺的歉意,碰出极不是滋味的悲凉。
女性被剥削,不只是在名利场,也并不只是在性方面。《她说》透过琐碎的故事拼贴,汇聚出承载共同苦难的性别形象,又通过母亲、妻子等家庭身份以及职业牵涉的社会身份,来反复印证并强化性别倾轧。
梅根在投身韦恩斯坦报道之前,主导特朗普桃色新闻的揭露。她遭到即将成为总统的掌权者肆意谩骂,也接到陌生人猥琐而具体的恐吓。连带着线人遭受的侮辱、威胁,短短几个镜头就已经营造出这些身份在男权之下的脆弱,以及坚持真相与正义的极其可贵。
在职业抑郁、政治抑郁之外,产后抑郁,甚或是具有更大指涉的女性抑郁,在她们不被肯定与信任,更无处舒缓的压力下,释放出极为可怖的低气压。
女性对女性的体谅与帮助,在这些永恒的困境里永远值得感动。而电影在女性主导的氛围里,也加插了不少男性的辅助,譬如相互力挺的同事与分担家务的丈夫。在面对资本、权力、传统与结构的战争里,不盲目的性别对立给故事争取了更多理智与励志。
于是,这个「她」可以作为广义上的女性,在场与不在场的,当下与历史的,引导电影走向「说」。
「她」之所以如此痛苦,一大原因就是在背负无数不公的时候,无法「说」,遑论实现女性赋权。
很多人被禁止发声,于是也有很多人欲言又止,甚至等了25年,终于有人上门询问的时候,还是害怕诉说带来的影响。始终在场统摄的权力支配,是电影一直强调的背后原因,但格外令人触动的是,越来越多人开始说了。
「说」本身,在电影里,在事件中,都成了武器。《她说》固然有血有泪,但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女性之间低声细语的诉说,事件的恶劣和时间的沉淀不需要添油加醋,就已振聋发聩。
而在直面韦恩斯坦团队的时候,那种固守,那种周旋,是以在理,抵抗在位,无声胜有声。
因此比较特殊且有对比价值的一个场景,是梅根她们几个在外头聊案件,结果有人搭讪,而且毫不识趣地造成滋扰,最终遭到梅根爆粗伺候。电影直接的一个情绪出口,在这过分通俗的快意里,迅速产生集体悲鸣。
一定程度上,这「说」,也成了「问」。问的是以韦恩斯坦团队为代表的男权社会,更问历史,问当下,问一个假如,也问一个必然。
不可否认,当代史上极为浓墨重彩的这一笔,诚然会给电影无限加分。于是不够舒张,不够刺激,不够荡气回肠,所谓被浪费题材的拍法,会引起争议。
可电影要的,正是这种效果。不只是效仿《聚焦》《黑水》类新闻题材的节制、冷静与客观,而且是要在女性对话的反复、重叠中,借成稿之艰辛,凸显言说乃至反击之艰难。最关键的,是凸显女性声音要抵达听众耳边,向来不易。毕竟哪怕是如此恶劣的事件,大家还是更关心刺激性与性刺激。
所以电影最后大反高潮的发送、记录以及各种语言编织的「她说」,更能让那些偏颇与反诘,都构成《她说》经久不息的傲然批判。
今天聊聊电影《她说》。
片名She Said (2022),别名她有话要说(台)。
《她说》是一部从不煽情的新闻剧。
本片改编自《纽约时报》女记者乔迪·坎特(Jodi Kantor)和梅根·托希(Megan Twohey)著于 2019 年的同名书籍《她说:打破性骚扰的故事,帮助点燃了一场运动》(She Said: Breaking the Sexual Harassment Story That Helped Ignite a Movement),详细介绍了调查记者对哈维·韦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性侵女演员的调查,小心谨慎且克制。
《她说》的开场是一段跳跃性很强的蒙太奇。
1992年一位爱尔兰年轻女子偶然发现了一处电影拍摄外景地,很快便被剧组的工作激情所吸引,进而进入剧组工作。可下一个镜头就是女子抓着衣服、衣着凌乱、泪流满面地奔跑在城市街道上。
属于她的电影梦想破灭了。
这位女演员劳拉·马登(Laura Madden)只是哈维·韦恩斯坦众多受害者的一个缩影。
在#MeToo丑闻爆发后的几周内,前《纽约时报》记者莎朗·瓦克斯曼(Sharon Waxman)就表示,《纽约时报》自2004年以来就知道哈维·韦恩斯坦对女演员们犯下的性侵罪行,但该报在哈维·韦恩斯坦亲自访问《纽约时报》大楼后不再报道这些事件。
对哈维·韦恩斯坦性侵新闻调查跨越了几十年,但《纽约时报》高管以哈维·韦恩斯坦不是公众人物和担心被起诉诽谤而取消了调查。
多年来,哈维·韦恩斯坦的罪行一直是公开的秘密,也是许多记者多年来一直试图打破的故事。
乔迪·坎特和梅根·托希是最终设法记录下足够多的人。
被侵犯的女演员们更愿意和NBC记者罗南·法罗(Ronan Farrow)交流,而不是乔迪·坎特和梅根·托希。
因为罗南·法罗顶住了NBC高管和其他有权势的媒体人的压力,一直坚持不懈地调查针对哈维·韦恩斯坦的指控,而《纽约时报》早在2004年就压制了这些调查,所以这让女演员们看到了一丝揭发真相的希望。
最终在2017年时,《纽约客》杂志同意公布罗南·法罗的调查结果。
罗南·法罗在他的书《捕捉和杀戮:谎言、间谍和保护捕食者的阴谋》(Catch and Kill: Lies, Spies, and a Conspiracy to Protect Predators)中写道,最保护哈维·韦恩斯坦的媒体高管是NBC环球集团CEO史蒂夫·伯克(Steve Burke)、NBC新闻总裁诺亚·奥本海姆(Noah Oppenheim)、MSNBC总裁菲尔·格里芬(Phil Griffin)和MSNBC董事长安德鲁·拉克(Andrew Lack)。
直到哈维·韦恩斯坦被判刑23年,这些保护他的高管也没有受到任何谴责或处罚。
在得知《纽约客》即将曝光哈维·韦恩斯坦丑闻后,并非一家报道,大大降低了自己会被指控“诽谤”的风险,《纽约时报》也不管自己之前的压制态度,急急忙忙发表了“独家新闻”。并且《纽约时报》负责人矢口否认知道早年的调查,绝口不提自己的为虎作伥。就这样《纽约时报》的文章比《纽约客》早了五天发表。
2018年第102届普利策奖在哥伦比亚大学揭晓,《纽约时报》的乔迪·坎特、梅根·托希和《纽约客》的罗南·法罗,凭借对哈维·韦恩斯坦性丑闻在内的好莱坞性侵报道,共同获得公共服务奖。
除了受害者,电影还对两位记者进行了形象描写。
凯莉·穆里根(Carey Mulligan)饰演的梅根·托希,她在工作中尽显坚韧,但在生活中却很脆弱,她刚生完第一个孩子,还在和产后抑郁症作斗争。
佐伊·卡赞(Zoe Kazan)饰演的乔迪·坎特,她在家里要和孩子斗智斗勇,她家里的情况也有足够多的镜头表现。
这些内容为故事演绎增添了至关重要的人性质感。
此类新闻调查电影可以选择常见套路,用充满正义感的演讲填满电影,然后搭配老式三幕设置。
《她说》则没有采用这种方式,而是将重点放在女性们的对话中,所有细节都在对话中被一一展现,让观众沉浸其中,不寒而栗。
《她说》用一种冷静坚定的态度娓娓道来,用细细述说的耐心赢得观众同理心,影片敬畏的并不是哈维·韦恩斯坦的丑陋言行,而是被他伤害的女性们的勇气。
此外,值得敬重的还有那些孜孜不倦、立场坚定的调查记者。他们能够顶住权贵的压力,坚持不懈地调查取证,这才让真相得以大白,让受害者们看到希望。
不让说实话的新闻报道只能叫做宣传,敢于揭露真相的才叫新闻。不敢说真话的记者只不过是宣传员。对比某些地方的圈子,丑闻只能在利益分配不均时,才由狗仔队曝光或者利益相关方自曝,长此以往风气怎么可能好。
《她说》故事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哈维·韦恩斯坦被判刑23年。
他的罪行曝光后,法庭案件、重罪指控、#MeToo运动诞生,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情了,影片在此不再赘述,而是将精力全部放在这一切之前的努力上。
调查记者和受害者们流血流泪,做出了各种牺牲,面对各种阻力,甚至死亡威胁。
与其说这部电影关于原始正义,倒不如说这部电影是老式调查新闻的胜利。
因为《她说》清楚地知道,打倒一个哈维·韦恩斯坦、拍摄一部电影,并不可能一劳永逸地纠正这些丑恶。任何圈子里都有权力利益和腐败,在看不到的地方还会有不公。
影片要告诉大家的是,调查记者和受害者们都做了正确的事情,尽管艰难,但纠正了一些错误。要更多的人敢于发声、敢于调查,整个社会风气才能变好。就像影片最后,多名记者挤在电脑屏幕前,逐字检查稿件后按下“发布”按钮一样,这就是一场胜利。
不畏强权的无冕之王,
命运多舛的调查报告。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有些超出我的思考范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和上次看《她和她的她》一样,就是觉得很震撼,会流泪。
先凑个字数吧,下次再看的时候,希望能有些具体的感想。
。。。。。。。。。。。。。。。。。。。。。。。。。。。。。。。。。。。。。。。。。。。。。。。。。。。。。。。。。。。。。。。。。。。。。。。。。。。。。。。。。。。。。。。。。。。。。。。。。。。。。。。。。。。。。。。。。。。。。。。。。。。。。。。。。。。。。。。。。。。。。。。。。。。。。。。。。。。。。。。。。。。。。。。。。。。。。。。。。。。。。。。。。。。。。。。。。。。。。。。。。。。。。。。。。。。。。。。。。。。。。。。。。。。。。。。。。。。。。。。。。。。。。。。。。。。。。。。。。。。。。。。。。。。。。。。。。。。。。。。。。。。。。。。。。。。。。。。。。。。。。
印象中还是在读研期间,获知了韦恩斯坦性侵事件以及后面的#MeToo运动,然后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掀起了一场全球的风暴。但这个片子和想象中的还挺不一样的,它不是那种你已经知道结果了女性挨个站出来去抗争揭露和控诉的“大爽片”的思路,而是把焦点放在这一切的最开始,也就是NYT记者去抽丝剥茧一层层给你剥开真相来龙去脉的那个阶段,也是调查频频受挫不断被拒绝威胁自我怀疑又硬撑着坚持下去的那个阶段,也因此才显得更加令人无奈心疼和不寒而栗。影片的讲述方式很克制,最后一段众多女性年轻时的平行蒙太奇把这个长达数十年的噩梦推向了一个高潮,所有血红色书写的不同语言的“She Said”,构成了全片最骇人的一幕。这件事过去几年了,世界有变好吗?好像也没有。最后,是“她说”,不是“听她说”或者“让她说”,把主语和主动权还给她们。
凯瑞穆里根凝视韦恩斯坦,年度最佳画面,十几秒看得我倒抽冷气,私以为把这一幕换到结尾,还能拔高一筹。结合波米最新一期节目,可叹时代的大众沉默。
reality > artistry
《华盛顿邮报》的反面,意料之外的温和谦逊,不见战斗性,也不再强调道德的真理性,而去还原一种互助的本能,女性间的、记者间的、办公室内的、甚至来自敌方的。主动倾听,于是被动地诉说同样成为主动地,一段段对话既是破碎的证据链条,又是完整的伤痛体验,最终汇聚成一通电话、一篇文章、和点下“publish”按键的那一瞬间。
电影角度来说就是很工整。不过这种主题和意义大于形式的片子值得满星。(虽然今年women talking和she said都是brad pitt投资,最终得利还是老白男)
3.5 皮特作为隐藏背后并得利的恶人,不该被放过。Carey近年的选片都有真诚的表达,事件推进脉络清晰。给女性发声的意志,两位女主角愤慨、冷静寻求正义都有值得欣赏的角度,可惜电影语言上是平庸的
我很喜欢这个电影波澜不惊的叙事节奏,她以一种平静日常的口吻述说着每天都在发生,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性骚扰。正如电影里某句一闪而过的台词,“为什么有那么多性骚扰啊”是啊,男对女的性骚扰像女性出世以来就刻在性别上的罪,它频繁到甚至不会引起我们任何惊讶,震惊和意外,它就是那么日常生活化,然而讲述它的电影却少得可怜。很多短评说这个电影有噱头,有目的,ZZZQ的人真的看了吗?电影最吸引我的部分恰恰是和《塔尔》一样,不煽情的部分,女性专注工作,不管电影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它都是通过女性在工作来完成,我喜欢这种职业专业的展现。
早期#MeToo运动不是靠煽情,而是靠反复取证。电影的平实纪录风格很像《聚焦》,但由女记者主导韦恩斯坦性侵案的报道,又增加了感性的使命感。“她说”永远是最难的,因为受害者需要站出来撕开自己结疤的伤口。结尾由全世界不同语言打在公屏上的“她说”很有冲击力。
最大的看点便是事件本身,电影的观赏性非常有限,称之为流水账并不为过。三星。
@ The One / 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部完美的电影,冗赘琐碎的细节处理+配乐推进,让电影还是成了工整的结构化产物。可是我还是在结尾多种语言的she said出来之时落了泪。这场战斗很难,不是靠一人之力,是一群女性,是全世界女性们的团结勇敢无畏无惧搭建起来的城墙堡垒。五年过去了,这一切有变好吗?我不知道。但是我知,只要我想到我不是一个人,我就会变得勇敢。谢谢你们,每一位站出来发声的你们。btw Carey I'm so proud of you❤️
虽然很明显教育意义盖过影象价值,但这仍只是一部真人出演的纪录片,还是特别平庸的末流。其所试图传达的发声之艰辛,调查之不易,女性集体对抗系统之恶的震撼体悟,在廉价的煽情虚构和滑稽的替身出镜之下达到的温和甚至保守的观点输出远远不如纪录片的体裁和视野所能展示的能量,标准惊悚配乐的节奏切割更是雪上加霜。即使放低到演员冲奥的角度,聚焦表演的篇幅都被冗长重复的对话冲散。相比于现实中事件之于女性言说的重要意义,本片力度的轻描淡写几乎可以说是在某种程度上稀释了这个历史性的胜利时刻应有的高光呈现,也是对广大勇敢直言或依然缄口的受害者群体一次不负责任的再度消费。片头Plan B的标志打出就似在预警。
五星 泪点很多 除了受访者 记者有血有肉的日常也拍的很好 girls help girls 也谢谢每个勇敢的人 西方虽然好像很开放但女性其实非常自尊自爱 特别是职场女性和有信仰的。想到过去在体制内工作时被几位央企大领导性骚扰的经历 真的很理解片中罗拉说的 shame 因为当时太年轻 因为真的不懂 因为权力悬殊太大 因为怕丢饭碗 因为体制在助恶…再多借口 最后没有说出来没有反抗都是我一生的shame。metoo不是运动 是正义。
平庸工整到如果这不是一部关于揭露韦恩斯坦的片,韦恩斯坦肯定会花重金买下并使出浑身解数为其冲奥。事实上参与制片的两家公司Plan B和Annapurna此前都与韦恩斯坦有过多次合作,尤其是布拉德·皮特的两任交往对象格温妮丝·帕特洛和安吉丽娜·朱莉都有告诉他韦恩斯坦对她们的侵犯。这些当年的助纣为虐者如今却出品了一部这样的影片,说是自我洗白一点都不过分
Silence is the majority, though. 结尾看到布拉德皮特作为投资人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奥斯卡季政治无比正确且拍摄工整的八股电影
premiere不仅主演来了 记者也来了 me too的victims也来了 又相信了一次journalism
工整不一定是这部影片的缺点(毕竟结尾是依靠剧本的工整才翻上去的),但温吞一定是。玛丽亚·施拉德在几乎每一个小段落的结尾都试图通过加快配乐和剪辑节奏来营造危机感和速度感,但影片仍然落入了繁复对话的窠臼之中。可是言语在电影里是最缺乏力量的啊,当声、画、调度都缺席,你很难感受到受害者们的恐惧和愤怒,记者们的不忿与不甘,甚至都体会不到多少悲伤,像一拳拳打在了棉花上。这是她们的故事,可到头来,我甚至都不太了解她们。她们是什么样的人?她们正在经历些什么?她们说的话改变了什么?无论是心怀良知的记者们还是勇敢说出真相的她们,我们都很难从影片中找到答案。
#LFF39 如何把一个反反复复、繁琐又复杂的调查过程讲清楚,是本片的最大难题。手法十分克制,逻辑清晰,表演动人,让人想起《聚焦》。
职场女性尤其是20出头的希望你们都去看。公司或权威要你签保密协议的时候,要想清楚代价。
人生第一份实习在NYT,最后一份在Miramax,所以实在无法心平气和的看这个片子。客观上讲拍的非常平,原著要远涤荡人心一些,尤其是最后和韦恩斯坦拉扯的那一段,原本是相当惊心动魄的。但和很多新闻类题材电影一样,它存在的意义就远大于电影技巧本身。平庸的歌颂正义,也不妨碍它本身就是正义。最是可惜穆里根活有一个奥斯卡胚子,却总是找不到好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