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主线故事(或者是我没发现),以至于到后面开始检索茜茜公主生平。说几个印象比较深的点吧。
音乐蛮现代的,可以说是好听的,可能需要营造一种现代和古典碰撞的感觉?包括一些布景也是,比如最后的大船。一些破烂的城堡会让人想到“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儿子和女儿都有提醒过她“这不得体”之类的话,觉得很讽刺,小女儿似乎没有什么小朋友的天真可爱,被驯化得很彻底的样子,“你竟然在这个时候还能想到奶油蛋糕?”。
这影片里似乎没有人爱她,忠实的女仆面对剪掉的头发大哭,并不是出于真的关爱,不是因为她为了极度减重(?放弃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不是因为她因为巨大的压迫精神出了问题,而是因为毕生心血被毁。
尽管伊丽莎白受到整个社会环境的议论、丈夫的无视、儿女的误解等等等等方方面面的束缚,但还是不许玛丽结婚,要她永远陪着自己。这也是一种抽刀向更弱者吧,挺让人无奈的。
通奸也能成为一种精神疾病,哎。
虽然关心政治、关注科技发展、去精神病院、去看望伤员,但所有人以为她只是花瓶,也只让她做花瓶。
最后,感觉女主很贴角色,内心天真自由的底色,身为贵族松弛感和紧绷感的微妙拉扯,敏感的神经质,都融合得很好。
让人不满的是片名的翻译,翻成束胸有啥问题吗,但这不是电影本身的问题。
我不了解这段历史,只通过导演的镜头了解:
看到了一个好挣扎好挣扎的人物。
竭力“对抗”热爱自由的天性,扮演好皇后的角色,在乎体重束腰控食;
无视谣言做自己,关心疯人院、战伤士兵(是的,我把这类事归为她做自己)。
(女儿的话/画,确实很讽刺)
她自弹钢琴那一幕,她走向甲板入海的那一幕……最后她起舞的那一幕,我听到了、看到了悲伤和桀骜,可那么长的岁月里,竟无人能与她“共舞”!但看到她欢快“起舞”,我真的眼眶湿润。
(个人的一些关于影片人物的想法,不喜勿喷)
明明是1878的故事,电影里面有一幕是茜茜公主听着一个人弹竖琴,曲子是as tears go by(对,双子星写的那首),我一下子懵逼了,甚至怀疑起来难道这首也是他们借鉴什么写的但一想不对这就是他俩写的第一首正儿八经的曲子啊。在推上搜了一下好像也没人提(是不是我搜索关键词有问题)就看见一个法国人发的,又看不懂,谷歌翻译了一下也怪怪的。但是,看了这个翻译最后一句又很感慨,从某种意义上女性所陷入的一种抑郁确实在无尽的时间、直至现在也仍存在着。又想起前些日子看玛丽安自传,当初红地事件泼他们脏水中有一段就是说他们勾引无知少女磕LSD并且进行各种包括吃玛式棒的各种性行为。而那时的玛丽安,甚至连证词都不准说,就这样全让这些男人从她裹着毛毯这一状态给她定了一个荒诞可笑的形象,而她甚至被剥夺了为自己发声的权力。男权社会对女人的枷锁是给予的那一个形象,美丽的、贞洁的、无辜的,一个孕育生命的处女。划定了以男人为主角的游戏规则,分配女人依附顺从的职责。
电影里有一段是茜茜公主的贴身女仆吧,说,她觉得她的脑海里有一个乱糟糟的博物馆,充满了未经开发的宝藏。怎么会不抑郁呢,明明你的灵魂不该只是子宫的形状和美丽的线条,该是飞腾的骏马和深沉聪慧的智识啊。
[Darkness is beautiful, it's our protection]
完成度非常高的一部影片。如古典油画般的影像融合了导演的细腻笔触。这些出现在影片中有关森林、海洋、无人房间里被精致摆放的花朵的空镜,给予观众呼吸的瞬间。在这些被允许放松的时延(durée)中,影像成为轻抚过王后衣襟的微风,成为她自在飘逸的短发,灵动且自由。
于是影片的基调便是美的,是向外部世界,向自然敞开的。影像轻轻掠过观众的眼帘,柔和的色彩,舒缓的节奏以及没有人类痕迹的自然都呈现出纯粹和天真的具象,它们同样是茜茜公主最本真的特性。如此一来,影像便无时无刻都在向观众传递Elisabeth灵魂细小的影子,连贯且流动。
*[Le corps de femme : transformée ]
女性身体(意愿)和水的关系,物质性的连接以及比喻。影片最开始的浴缸里的水、山谷中的雨雾,后院死寂的游泳池以及最后澎湃的大海,都相互对应着女主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禁锢或自由)与身体感知(情欲及痛苦)。当Elisabeth抱着小公主一起浸泡在洁白浴缸浅浅的水中时,一种静谧与温馨在她们俩之间融开,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母亲的羊水与新生胎儿的连接。那些被剧情和皇室规矩阻隔了的情感联系被水滴缝纫起来,Elisabeth重新感受并做最后的告别。她始终明白,无论是她的孩子还是仆人,亦或是世上任何一个女人都无法和她做到心意的相通,她们都是被装在套子里的人,她们永远无法做到,也不允许自身做到与水、与自然地接触和融合。于是在Elisabeth剪掉头发后,落落大方坐在其他夫人之间时,焦点只聚在她身上,她纱裙肩膀处环绕一圈的碎絮才会随风摆动。于是最后Elisabeth才会义无反顾地跳入海中,她是多么愉快能拥抱海洋的自由和生命力。她在对这个世界的无奈和深知这个世界强加给她的、茜茜公主这个身份的痛苦看得多么清晰。她明白强加给女性的痛苦是无法消除的,仅有通过转移,加与他人(给戴着面纱的侍女和18岁的情妇)的残忍真相。如此她纵身一跃地选择才是真正的解决方法不是吗?舞动身体也算,就像片尾的舞蹈一样。
影片中还有一处有关女性身体的点我想补充一下
那就是本片即以《胸花》为题,拍摄Elisabeth每日都需要穿着的【束胸】的画面必然不少,但唯独只有Elisabeth在剪掉头发后,摄影机从她身后拍摄的那一个画面触目惊心。那是因为从影像画面上束胸对女性身体畸形的扭曲终于摆开了长发的遮掩,也是因为之前几乎所有拍摄穿戴束胸的镜头都是特写或贴得很近。当所有的目光都落在束胸繁琐的、重复的绷带是如何一根一根被整齐地拉紧时,便没有眼睛会去在意[比例]的失衡。所以哪怕茜茜公主最开始就已经因为束胸过紧而晕倒、无数次节制饮食、反复的穿、戴束胸消耗的时间,都不及剪掉头发后那一个微微俯拍镜头中严重变形的腰臀比带来的视觉冲击有力。从而,剪掉头发的时刻不光是茜茜公主摆脱身份、摆脱束缚的象征,同时也是掀开观众眼帘直视古远残酷的瞬间。
*[sujet ou objet]
[看与被看]的凝视主题在女性为主体的电影中总是被最先提到,被反复咀嚼,时至今日很难再尝出什么新滋味,《胸花》也不例外。于是看向,甚至监视女性的眼睛和女性只有被凝视才能放松的精神实则成为影片最基础的条件,并逐渐演化成Elisabeth改变的诱因。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王后的改变早于她果断剪掉象征她身份和地位的长发的瞬间。
“女性总是被放在需要Be loved and Be pleased的位置,这部电影就是要打翻这种平衡。”
导演尝试在影片中展现女性意图摆脱只有[被爱才有价值]的困境。在鲁莽敲碎桎梏的框架之前,导演有意先耐心地让这无形却巨大的规则秩序变得可视。例如,当王后在深夜淘气地带公主骑马夜游花园而导致公主发烧时,国王对王后的惩罚便是选择不见她。此时,摄影机代替坐在桌子另一头的国王,以一种静止且庄严的姿态,确认或欣赏失去国王视线后不自在的王后的沮丧和意乱(malalaise)。相比前一场两人争吵的场景,此时王后的内心的扰乱和无措更加明显,她失去自己被看的价值。为了避免被夺去存在的证据/价值,王后便更安心成为视线被投掷的中心,即使这也是她身份的现实。当身份权力对调,所谓控制就变成监视。我们惊叹于Elisabeth对时刻被监视的日常的自在(这源自于其对视线的需要),即使是在不合时宜的时刻,那些隐秘的瞬间。就像当Elisabeth与其马术师在森林中骑游时,不可否认的暧昧关系像雨后弥漫在森林中的湿空气一样摇曳在树叶和嬉闹的背影间,而在此之中,王子和女仆的特写被插入。但他们冷漠的表情并没有打断整段诗意的节奏。他们的存在/视线虽然突兀但仍是被Elisabeth允许且接受的。
此类的[控制]和[监视]的视角是外部其他人投射的,也可以是Elisabeth内部一直存在的视角,她时刻都审视着自己。于是哪怕一个单独的空间内只有她与马术师(身份和情谊明显处于弱势),镜头仍然会在某些时刻变成突兀的第三视角,并停留,制造感到不便的停滞感。于是这些有人称的或无人称的凝视让Elisabeth和每次在垂直俯拍角度的餐桌上的食物并无二异。但好在影片没有止步于此,影片本就是为了让Elisabeth捏紧的拳头能敲响洁白的桌布才存在的。迟缓地,压抑地,就好像Elisabeth最开始在水中憋气一样,她是一位很会忍耐的人,但绝不是麻木令人摆布的玩偶
*[image animée ou peinture classique ?]
阶层//动态或静态///以及王后身体的自由 被压抑的静止和放肆的运动
这里提到的是早期电影(运动影像)和古典绘画的对比,这是影片中提到了的两种艺术形式。有一位来自法国的“电影人”,拿着笨重的早期摄影机向茜茜公主提出想要拍摄她的请求,同时在王宫金碧辉煌的寝殿内画室也不时为身着华丽服饰的茜茜公主作画。黑白镜头下的茜茜公主蹬腿撒泼,而画中的她华丽温婉,好一组对比,好一组人生的(对比强烈的两个茜茜公主)、阶级的(贵族的绘画和贫民娱乐的电影术)、物质的也是形式的。
看完这部电影觉得跟斯宾塞很像,都是压抑的王妃主题!
有些人,用中国人的玄学来说叫童子命,他们的灵魂从未降临人间!
斯宾塞给我的感觉更理想主义追求爱的救赎是个缺爱的女人;但茜茜伊丽莎白不是她纯粹是看透皇室的刻板教条约束。斯宾塞女士更加愤世嫉俗,伊丽莎白则是追寻自由。
她们是犯错的天使,戴安娜的错误是过度索求爱,缺爱就不能活!茜茜的错误是无法接受命运的赠与和束缚过度追求自由!
不爱宫墙柳,错被前缘误,花开花落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戴安娜是期望过大基本想象的是童话里的王子公主故事。
茜茜则是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但幸运的是至少弗兰茨皇帝是爱她的,只不过他不是她一个人的丈夫,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贵族王子,那他们应该是让人羡慕的一对,可惜,他是奥匈帝国的皇帝。
感觉跟真实的茜茜比较接近了,无论服化道还是人物状态外貌剧情场景等等,有蒙太奇手法但作为现实主义作品可能有许多人无法接受,因为我们都看过曾经经典的罗密施耐德的童话里的茜茜公主。
从艺术创作和历史传记的角度我觉得可以接受,本来成为王室中人有人很适合有人就不合适,但命运有时候无法选择,比如,如果弗兰茨当初选的是姐姐海伦公主,个人倒觉得姐姐更适合当皇后只不过颜值差点,没办法,皇帝爱美人更爱江山。
总之,又充分说明一个问题,这个世界总是在跟你作对,当你什么都不想,这个世界就安静了!当你万事都做好应对勘破一切的时候,命运好像突然会转弯。无论悲喜这个世界的定律就是,生亦何欢死亦何苦,生死随命,总会过去。
慕尼黑电影节。24.06.2022首映。到场的有导演、服装设计、制片。
简要提几点互动环节观众提问。
场景(外): 观众:城堡及建筑物都保持一种原生破旧的状态,没有刻意做得光鲜亮丽。这点很好。 导演:确实是努力保留当时建筑物可能有的状态。1878年那时候,也没有那么多精力把重点放在房屋的维修和装扮上,那时更缺的应该是水。而且也很臭……卢森堡和奥地利城堡不少,但很多已经作为会议室,或有别的用途,大都经过摩登修缮。说实话,找出那么破旧的城堡来拍反而很不容易。 片中的英国城堡,是在下奥地利拍的(观众大笑)。那天真是天降大运,给我们拍到绝美的雪景。当时也没想用在哪里,不管先拍了再说。反正肯定有办法用到!!
场景(内): 导演:奥地利也有不少Sisi博物馆,里面有不少资料。还有她的房间的摆设……反正据说是她的房间(观众大笑)。事实上没人知道她的房间的怎么样的,谁也没看到过,这就给了我比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想怎么摆就怎么摆(笑)。我们一般就是摆完,然后我把至少一半的家具都拿出去。所有多余的、不需要的东西,都拿走,这个好像是我的个人生活哲学。不管是职业还是私人生活都如此。
角色
观众(我邻座):我读过她(Sisi)的诗。我想问的是,您爱这个角色吗?您在多大程度上让Sisi这个角色融入到您自身?或者坦白地说,您是否觉得她好烦(观众大笑)?
导演(并没有觉得好笑):我爱这个角色……我理解如果您觉得,或者有观众觉得她很烦……
观众:没有,我完全没有!我问的是您……
导演:我爱这个角色。您看,她是一个在很多方面都不自由的女人……我在其他场合也被问过,啊,你怎么把她呈现得这样,这么差劲的母亲,完全不管小孩。那我要说的是,她已经算管了很多了!管小孩、养育小孩,本身就根本不是她的任务。她的任务就是把小孩生下来,就完了。所以不能就单说她是个差劲的母亲,你们得想象她的生活。时代有差别,她所处的位置,责任义务也有差别。
服装: 观众:Sisi的服装看得出来确实花了很多心思,但她周围的人好像就那么几套……? 主持人:真是非常用心在看片的观众。 服装设计(笑):但是也没少花钱。
出场时逮到导演。快来一张。
又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跳海》
其实跟去年的《斯宾塞》有一个极为相似的内核,从“胸衣”这个显而易见的比喻就很明了了。这部电影其实完全可以说是一个人撑起一台戏,Vicky也完全是信手拈来,分分钟让人跟着入戏。
#LFF19 成片没有预告片看起来那么像《宠爱》那么quirky,但是细致入微地塑造了世纪之交那个令人窒息的社会环境。Vicky是个非常有天赋的女演员。
我们从小看的茜茜公主四十岁了了女人的情欲和性要求了!(先睹为快版)
可笑的是你村的小女孩念念不忘的还是她“一头美丽的长发”
用当下现代女性的思维去做古装传记片,这也不算什么新鲜的想法,整体的节奏控制不太行。这样的大女主电影,女主角成功了,片子就不会太差,薇姬·克里普斯的表演很不错,有别于奥斯卡的那种欧式演技。
"当代视角对历史的入侵"很精辟,把茜茜公主改编成女权主义代表,宛如奉汪精卫为民族主义英雄。历史上不仅没人强迫茜茜公主健身、束胸,反而是她掀起了女性追求“纤瘦好身材”的风潮。事实上,看看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的画作即可知,“痩”并不是一开始就等于美。女性服美役,茜茜公主就算不是始作俑者,也是推波助澜的一员,今日却又被树立为女权主义的标杆?不禁令我想起胸罩,胸罩一开始被视为女权主义的象征物,今天又成了束缚女性的象征物。是否胸罩本身只是一种托举胸部的内衣,是世人给它赋予了太多的含义?
50年后,将有一部歌颂21世纪,女性挣脱束缚的电影:《胸罩》
胸衣是王室束缚的具象化表现,40岁的茜茜公主活得还不如金丝雀。电影的现代感太强了,好几个场景明显是刻意营造的穿越,不知道算不算创作上的达达主义...
19世纪低配版Spencer
看预告的时候本来以为会很压抑,这大概本来就是个很压抑的故事,但是女主的灵魂实在太自由了!勒在一个像刑具一样的束腰里,都自由的像一阵风,看的心旷神怡!几次“自杀”都带着一种“老娘不想玩了,再见!”的不羁,完全没有什么苦大仇深的悲惨氛围。对比剧里一个个苦着脸,皱着眉,战战兢兢的角色们,女主从头发丝到脚指头都酷到飞起!另外路德维希住的是什么神仙宫殿啊,清水混泥土的毛坯房配一个巴洛克豪华吊灯什么的也太酷了吧!急需一个这种风格的酒吧或者咖啡馆!
拍的绝美,音乐也选的很神,每个人都塑造得很立体。导演本人在电影放完后亲自出现解读,提到她本人对茜茜公主原本并没有太多兴趣,但查阅资料后发现她死前中年部分留下的资料很少,她写的诗通常比较忧郁、经常展现对死亡的向往……于是有了这部电影。-Filmfest München 24.06.2022
当代视角对历史的入侵,克里普斯撑起了整部片。
用现代元素填满一个古典的故事。
7。古典+现代#CANNES2022UnCertainRegard(并列)最佳表演 + “声音之周”奖
只有女人才能拍出的感觉,最后纵身一跃像极了玉娇龙。
情节缺乏上下文,我们只看到茜茜生命中的一年,也是决定性的一年(不过用编年体有何用?)。因为对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缺乏了解,我们只知道她的结局,但不知道她如何开始,经历过什么,这不足以让你进入故事。但它对人物的刻画很精彩,这要归功于薇姬·克里普斯的表演,角色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束缚,由束胸作为一种隐喻,无论她多么努力地想要点燃自己的生命,都无法摆脱对死亡的预感。片子出现的几首歌不错!
富贵病
有一颗星是给这么摇滚的茜茜公主中年危机的。常年节食,几乎没有性生活(为了避免流言蜚语、乱伦以及高龄生育),对于科学和政治的兴趣几乎不被倾听而不断被强化外貌与皇权的符号意味,她只能在户外运动、在马背上找到慰藉,在疯人院被束缚、被电击的疯女人身上看到自己。还以为医生会建议盆腔按摩(不确定有否时代误植),和医生建议的海洛因不知道哪个更可怕。女儿说,你的行为太不得体了,你让我们蒙羞;甚至在被替换的时候称赞说:这时候你才特别端庄。那个镜头长长的停留真是令人头皮发麻。画面唯美而富于质感,配乐突兀而非不合适,能让一位皇后的抑郁长久的动人心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金鸡一大堆所谓“女性主义女性视角”电影里(可能)最真正符合的一部。故事主线自然还是叛逆公主,给观众呈现颠覆经典《茜茜公主》后的另一面。从已知人物历史看,算是更真实更不幸的一面,却又加了非常多作者的当代性表达在其中,甚至于在当代英文流行摇滚韵律中,去突破性地改写个人命运。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皇后也是任人期盼的紧身束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