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保罗

剧情片美国2018

主演:吉姆·卡维泽詹姆斯·福克纳奥利维埃·马丁内斯琼妮·威利约翰·林奇桥格斯·卡拉米霍斯安东尼娅·坎贝尔-休斯亚历桑德罗·斯佩尔杜蒂曼努埃尔·考西诺亚·亨特雷杰·佩斯

导演:安德鲁·海特

剧照

使徒保罗 剧照 NO.1 使徒保罗 剧照 NO.2 使徒保罗 剧照 NO.3 使徒保罗 剧照 NO.4 使徒保罗 剧照 NO.5 使徒保罗 剧照 NO.6 使徒保罗 剧照 NO.13 使徒保罗 剧照 NO.14 使徒保罗 剧照 NO.15 使徒保罗 剧照 NO.16 使徒保罗 剧照 NO.17
更新时间:2023-10-08 20:03

详细剧情

  讲述基督徒圣·保罗(扫禄·大数)的传奇故事,他如何从教会的迫害者变为最强大、最有地位的拥护者。Andrew Hyatt执导,明年3月28日上映。  保罗独自在罗马监狱里受折磨,等待着罗马皇帝尼禄的处决。雄心勃勃的监狱长Mauritius无法看透到底是什么对这位潦倒破碎的男人构成威胁。他曾是Saul of Tarsus,基督教徒中高级又野蛮的杀手,他的信仰给罗马人带来了恐惧。医师Luke冒着极大风险前去探望保罗,安慰、照料他,将保罗的信件转录、偷偷带出去,交与日益增长的信徒们。在尼禄惨无人道的迫害下,这些人们将极力传播基督教福音,改变世界。  保罗原本是信奉犹太教,某次在追捕基督教徒的途中遇见神迹,被复活的基督感动,转而成为基督教徒,为宣扬福音作出重大贡献,感召了大批人士成为基督徒,扭转世界局面。保罗后半生遭遇了无数迫害、追捕,被捕入狱,他对后代教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篇影评

1 ) 不要宣扬什么,只拍事迹就挺好

宗教题材电影,以圣保罗为蓝本,塑造了基督徒们的隐忍而伟大。

“嗜血的尼禄”是史学界公认的暴君之一,他对待基督徒的迫害,只是他执政期间的罪责之一。这位酷爱戏剧的皇帝,其人生也是充满了戏剧性。就像电影中拿基督徒当蜡烛点燃,照亮街道一样,他凶残到荒唐的诸多举措,最终让自己走到了众叛亲离,落魄自杀的境地。

单说影片中所阐述的圣保罗,用刚毅的信念衬托起了他那孱弱的身躯,虽然在罗马监狱中受尽折磨,但精神上已然超脱了凡人的境界。并在此传授于路加基督的信念与神迹的力量……。在传播光明的路上,纵使面对千难万阻、刀山火海也毫不畏惧!!!

通过保罗的感化,罗马典型军人的监狱长也为之动容了。在路加救了他女儿的生命后,更是感化参半、内心极其复杂了,怎奈得皇命难违啊。同时最后保罗的慷慨赴死也为基督教在世界的传播奠定了牢不可破的坚实基础(使徒行传)。真实发生过的事迹,才最具有说服力……!!!

保罗见到过耶稣神迹,而后不远万里去推行基督教义,感化世人,教化不公的世道。这,是当权者的大忌啊,尤其是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能饶了他吗!!!结局必定是凄惨的。但他寻求博爱的执着、让基督之光撒向世人的坚定信念从未有过一丝动摇。就义后其事迹在希腊游医路加的传播与颂扬下,成为了新约里的经典典籍!!!

其实,无论哪一种宗教,总是教人向善的,龌龊不堪的那是邪教组织。可有的时候或时期,是其信徒把教义歪曲篡改了,为了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腌臜目的。就像天主教统治欧洲时,不也是发起过十字军东征,灭绝其他信仰,残杀先进科学人士的事吗。后来英国的新教徒也受到过天主教迫害。加上曾几何时天主教和东正教的水火不容等等等等……!孰是孰非,谁又能分辨的清呀,恐怕就算上帝来了也难断他自己的家务事吧……

2 ) 鼓舞在逼迫中的js

尼禄统治下的罗马,残酷的迫害基督徒,他们把基督徒当成蜡烛点灯,把基督徒赶上竞技场被狮子撕扯,当路加安慰这些在监牢里的基督徒时,他们坦然的等待着天亮,走向竞技场被狮子撕扯致死。

只有一下,经历这短暂的痛苦过后,将回到天家,与天父上帝永远的在一起!那里不再有死亡、哀嚎、疼痛、眼泪、恐惧、黑暗、惊慌。而是全然的美好与平安。

这给予正经历苦难的人是极大的安慰与鼓舞。可以坦然的面对苦难和死亡。不再有惧怕,而是好的无比

3 ) 梦的唯一出路只有爱

一、大年初一,再看了电影《使徒保罗》(Paul, Apostle of Christ),讲述了晚年的保罗在罗马监狱里等待着罗马尼禄皇帝的处决,医生路加(Luke)前去探望和陪伴保罗,去“截取”保罗最后的智慧。监狱长Mauritius对保罗非常蔑视,想不清楚尼禄皇帝为什么会把这位潦倒破碎的男人当成极大的威胁,他生病的女儿快走到生命的尽头,迫使他放低他高贵的众神信仰,求问基督徒的保罗,保罗推荐了路加,并医治了他的女儿。然而保罗依然被处决,基督徒仍然处于被迫害之中。 二、大年初二,看了星爷的电影《新喜剧之王》,讲述一个坚持了梦想十几年的临时演员如梦,在经历各种磨难,最后还是成功的故事。 三、看完电影《使徒保罗》,感叹晚年的保罗对那爱了解的如此深刻,以至于让我感受到根本就没有饶恕这个词在保罗的生命中存在过一样。 四、看完星爷的电影,感叹星爷老了,老得更加成熟,虽然依旧无厘头,然而诸如人间温暖中的亲情和善良是真的,友情和爱情则很残酷,还有努力和坚持的重要都在电影有所表达,人生的体悟更从喜剧中看见悲剧,跨越到了悲喜剧之间的一笑而过或一哭而过。 五、星爷依然有梦。在那份坚持过后,更看清了人活在这个世界的真实,就是需要爱,需要父亲表面看似冰冷而实质是那真实无私的爱。 六、保罗依然有梦。他曾是大数的扫罗(Saul of Tarsus),曾是虔诚的犹太教信徒,曾是杀害基督徒的杀手,因着在大马士革遇见主耶稣基督后,他却成了基督徒,感召了大批人士成为基督徒,他被主使用,成为使徒。保罗放弃曾经坚持的梦,遇见主耶稣,践行主的托付,以至于保罗自己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提摩太后书 4:7 和合本) 七、我也曾经有梦,但已经模糊不清了。在梦境失落时,感伤中,领悟到生活的地球(世界)平淡无味,想去追寻灵魂,呼天喊地,却没有路径走出迷茫,最后只能归于宿命(以前写的,不作修改): 失落的梦境,渴待饥饿的充裕。平淡的地球,娇妍酷热的诚直。 领域的寻觅,灵魂还愿的现实。天地的回复,烟霄长远的未来。 岂止是失落的领域,何况是平淡的天地! 不管是梦境的寻觅,必将是回复了地球。 八、梦总是会找到出路的,唯一的出路就是爱,爱在哪里?什么又是爱?我曾经渴求走出迷茫的路径,星爷要表达的无私父爱,使徒保罗找到了。当保罗遇见主基督,就是遇见了爱的源头,那就是我们的天父,天父就是爱。 九、"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 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哥林多前书 13:4-8,13 和合本)

4 ) 因为平凡而伟大的保罗。

1

在尼禄的时代,所有人——体制内的,体制外的,都莫名的压抑。有一种无形的枷锁,限制着他们的思想和行动,让他们莫衷一是。(比如第76分钟的谈话)

当然基督徒是最可怜的,我们的大使徒者 路加和保罗,都过着埋名隐姓,或者是牢狱生涯。但他们还记得自己老师的教导,这时候他们试图把这些宝贵的记忆写成故事。如今在每一个教堂前,我们都能看到路加和保罗,他们代表了一年四季。

爱这个字眼,是当时从内心深处呼唤的,而使徒保罗,就是使爱这个字眼得到滥用的人。他说爱应该是温顺,并不愤怒,却能持久。爱是一种默默的坚持,就像在牢狱里一种深深的回忆。

这是使徒提出来的对抗体制的方法。

2

看管保罗的上将,负责的这个监狱。他默默的看着一个试图关心另一个,试图并且为他听写现在圣经的一部分。当然这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我们发现在过去的宗教界,拍摄基督的电影非常多,没几年就会有一部。而拍摄使徒行传,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使徒是如何对待他们所处的那个黑暗世界的,他们所信仰的宗教和现实有哪些冲突?尼禄的嫉妒心会引起哪些后果?他们的选择和坚持与我们这个时代并无不同。而我们感觉到因为信仰,巨大的生命,在他们的心内流动。

因为平凡,所以保罗才伟大。

5 ) 寻找上帝之城——观影后的历史回溯

[摘要]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在西元第一个世纪迅速成为罗马帝国底层拥有重要影响力的主流宗教。虽屡遭迫害打压,但基督教终究通过渗透入军队的方式得到了世俗统治者的承认,最终成为末代罗马帝国的国教,并在奥古斯丁手下发展出相对成熟完整的理论体系。起源往往接近于本体真相,而基督教在千年发展中出现了偏差并因此导致没落,笔者希望回到教义与发展历程一探究竟,并阐释自己的宗教价值观。

[关键词]早期基督教,耶稣,《米兰敕令》,圣奥古斯丁

基督教是犹太教的衍生品,历史起源应始自拿撒勒的耶稣诞生。耶稣以种种神迹和劝导布道传播信仰,而真正对于基督教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则是在一世纪初传教的使徒圣保罗(天主教译作圣保禄)。大体上可以确认,在西元第一个世纪,基督教成型了;基督教的核心思想是博爱,是耶稣牺牲自我为全人类赎罪的“神爱世人”,是“爱上帝”和“爱人如己”。在物欲横流的罗马帝国时代,逆流而行的基督徒们以苦行和关怀感染了许多底层民众,并让影响力在混乱的帝国晚期通过蛮族的晋升渗入上层和军队。随着《米兰敕令》颁布后外部迫害的减轻,基督教思想有了第一次整理的机会,在几次宗教大会厘清正统与异端后,圣奥古斯丁成为了早期基督教的集大成者。罗马帝国在他身后隳灭,精神的罗马帝国却已冉冉升起。

基督教在西方历史上始终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从罗马帝国末期的民间精神支柱到中世纪的绝对权威,从宗教改革与战争后的日益衰微到今日争取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它已然融入了西方文明的空气之中。其兴衰演变与如今的毁誉参半引起了笔者的极大兴趣,尤其是近代以来西方人普遍性的信仰危机,让笔者产生了一个心愿:笔者希望通过多次小论文的撰写累积,实现对基督教本原教旨的还原,甚至通过合理的调整让基督教重新融入现代社会,发挥从前教化大众、凝聚人心的作用。这是一个比较宏大的想法,本文则是笔者的第一步:探寻这一可贵思想在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灭亡前的兴起。

一、研究综述

关于基督教早期发展,除了《圣经》这本公认的原典之外,《伽勒里乌斯宽容敕令》、《米兰敕令》、《上帝之城》、《忏悔书》、《论三位一体》等也是早期基督教的重要著述。然而由于时间限制和语言隔阂(非母语原典大大延长了阅读时间),笔者不得不以略读的方式,即通过参考他人书评与学报探略的方式完成了对于原典的阅读。

学界对于基督教的早期发展史也是著述颇多,主要包括对早期基督教与罗马帝国关系的宏观研究、帝国宗教政策变化的推动者(君士坦丁、伽勒里乌斯、狄奥多西等)和阻碍者(尼禄、戴克里先、“叛教者”尤利安等)的中观研究、《忏悔录》《上帝之城》作品解读的微观研究。其中,比较著名的学者包括前辈泰斗徐怀启老师、中央民族大学的刘爱兰老师和王遥老师、波恩大学的徐龙飞老师等人,而针对本文主题开展研究最全面的则是复旦大学世界史系的杨锐博士,他的博士论文就叫做《论早期基督教与罗马帝国》。笔者作为一个入学不到一年的本科生,面对着前辈的高山,的确仰止慨叹良久。尤其是自以为原创的推论,在前辈们的文章中大多找到了雷同之处,不得不说令人沮丧。尽管预感到了本文大概率成为学术垃圾的可能性,笔者还是希望把本文写成,在边角处提出自己观点的细微补充,尽力做到无愧于心,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吧。具体的前代文章,可详见文末参考文献。

二、拿撒勒的布道者

公元元年12月25日,耶稣出生在伯利恒的马厩。根据《新约》记载,年少的救世主就天资聪颖,知晓自己来到人间的使命。三十岁在约旦河畔受约翰洗礼后,在东地中海沿岸开始了传教。一方面耶稣展示了种种神迹:用有限的“五个饼两条鱼”喂饱大批饥民,让渔民丰收,医治残疾病患和麻风病人,甚至是让人复明、复活;另一方面又在各种神殿中布道,对不信奉基督的异教徒进行教化,因而与异教徒祭司们——主要是本土的犹太教祭司、文士们发生了矛盾。

来自本土的反对势力主要包括祭司贵族们组成的撒都该人、支持希律王统治的希律党人、恪守犹太教规和成见的法利赛人。自从希腊化时代末期马加比起义成功后,迦南地的犹太人一直是以政教合一的方式进行自治的。因此尽管有犹太祭司成分,撒都该人和希律党人更加世俗化,追求世俗享受,接受偶像崇拜;反而是法利赛人作为犹太教律法的坚定支持者,试图实现迦南地犹太教的净化。他们希望犹太人的领地上只有唯一的信奉耶和华的宗教,并且对于教条的遵循严苛到了病态的极致,甚至连安息日治病都被视为禁忌。与他们相对的,耶稣称自己为神之子、弥赛亚,公然在犹太会堂传教、甚至食用祭祀用的饼,又在安息日治病救人,从根本上触犯了犹太教信条和祭司们的利益,因此为以上三类人所不容。

耶稣受辱被钉死是彼拉多总督对犹太人自治势力的妥协,本质上是犹太保守势力处决的耶稣。由于罗马帝国神化元首的宗教,民族或地方宗教若想在罗马帝国得到宽容,就得承认元首神的地位。然而耶稣以自己为犹太人的“弥赛亚”,也就是带领犹太民族复兴的“受膏者”“大卫王再世”,因此反对耶稣的犹太人威胁彼拉多,如果不处死耶稣,就意味着彼拉多不忠于帝国元首。通过这种控告,犹太人达到了目的:耶稣最终被彼拉多处死,并经历了三日后复活与四十日后升天。尽管所有的神迹都是《新约》的孤证,但作为宗教圣典,千年来一直为信徒所深信尊奉。就耶稣本人的生平来说,最值得敬重的在笔者看来就是宽容与博爱。与犹太人的谚语“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不同,耶稣教导信众“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 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一如初唐贤相娄敬德“唾面自干”。这种良善的美德在笔者眼里称得上基督教思想体系中最可爱的明珠。

三、向死而生的传教士

耶稣升天后直到《米兰敕令》颁布期间,基督教被称为“大公(catholic)基督教”,也就是普世的、大公无私的,最初由安条克大主教伊格纳修使用。大公时代的基督教就是在此起彼伏的迫害中艰难求生的。

约在公元36年,基督教在犹太地区遭受了第一次大规模迫害,圣徒史蒂芬(教廷通译为“司提反”)惨遭犹太人投石而死。“从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会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门徒都分散在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处。”而投石的凶手之一,就是日后的伟大使徒保罗(Paulus)——那个时候他还是一个犹太教徒,希腊名唤作扫罗(Saul)。作为一个法利赛人的后代,他曾经极度敌视基督教、基督徒,直到在大马士革遭遇神迹的审判,在基督感化下皈依了他曾经敌视的宗教,同时,保罗还建立了“使徒-长老-执事”构成的地方性教团组织,让基督教在安条克之外又新增了亚历山大、以弗所、迦太基等多个新的结点,像一棵大树一样生长枝桠,将基督教传遍地中海地区。不分阶级的平等博爱思想深受底层平民和奴隶的欢迎。到了2世纪图拉真统治时期,比西尼亚·本都行省(今土耳其北部、黑海南岸)的长官小普林尼报告,当地的诸神庙堂已经荒芜,而基督教则声誉日隆。

公元64年罗马大火发生以后,基督教遇到了第一次迫害高潮。相传尼禄皇帝为了修建新宫殿焚烧了罗马城,并嫁祸到了基督徒身上,于是包括圣彼得、圣保罗在内的大批传教者被凌辱后斩首、钉十字架或活活烧死。据圣经记载,彼得自认为由于基督蒙难时的三次否认,没有颜面与基督享有同样的待遇,因此是被倒着钉死的。尼禄的昏君之名是否属实有待商榷,但将大火归咎于基督徒是板上钉钉的不争事实。尼禄曾吩咐手下的被释奴隶去调查,得到的反馈集中在元首蓄意纵火和基督徒可疑两点。笔者认为,由于基督徒秘密集会、朴素节欲,同当时罗马社会奢靡享受的主流风气格格不入,已然遭到许多不了解基督教的异教徒的猜忌,因此首次全国性的基督教迫害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帝国元首急于撇清干系的一己之为。

此后迫害间或进行,烈度基本随着皇帝个人喜好而定。比如弗拉维王朝的图密善统治时期,处于加强君权的目的,对于不信恺撒的基督徒们进行了迫害;五贤帝时代则相对宽容,基本是井水不犯河水,不过由于马可奥勒留笃信哲学,与基督教神学观念产生分歧,因此他统治期间对基督教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打压。

同样是不承认皇帝的一神教,为什么犹太人就没有遭受同样的迫害呢?刘爱兰老师将这归因于屠杀全体犹太人太过残忍,然而笔者却认为,由于犹太教的狭隘性(只有犹太人才是耶和华的选民),犹太民族不会如基督徒一般执着于向自己民族以外传教和破坏偶像。犹太人再怎样不祭拜皇帝也不会威胁帝国的稳定统治,毕竟犹太人只占据着罗马帝国子民的一小部分,而且在1世纪的多次起义与平叛中,犹太人的家园早已被摧毁,整个民族早已离散四方;而基督徒则不然。基督教进取的传播性配合天国理想主义的光芒,让其拥有了极强的感染力。他们会在共同信仰的指引下一呼百应,拥立一个与皇帝崇拜完全对立的“唯一的主”。基督徒又坚决反对偶像崇拜,与供奉皇帝塑像的帝国宗教产生了进一步的冲突。这并非耶稣生前那句“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就可以调和的,因而他和他的信徒依旧在追求专制统一的政治需求面前依旧不能避祸。

随着帝国黄金时代的远去,3世纪的罗马帝国陷入混乱和分裂;而与政局相反的是,基督教在2世纪初步形成的教会组织领导下成为愈发团结的整体,与帝国统治者和异教徒的距离更大了。在统治受威胁的恐慌下,乱世的罗马皇帝们进行了更多迫害。3世纪早期的塞维鲁王朝是帝国最后相对安定的时代,整个王朝由于官僚结构的东方化,受到了更多基督教的影响,对于基督徒普遍宽容。塞维鲁父子甚至像包容犹太人一样允许基督徒不拜自己——只要他们对皇帝和帝国忠诚。不过在王朝覆灭后,新即位的各路皇帝们彼此倾轧,迫害时常发生。最后一次迫害高潮是戴克里先时代,那是一场血流成河的强迫性的基督徒举国献祭,教堂被毁、教徒被害,连皇帝的基督徒妻女也不例外。不过,被称为“大迫害(The Great persecution)”的艰难时段激发了更多平民大众的同情,在戴克里先退位、浪潮逐渐平息后,基督教的影响力反而愈发扩大了。当然,这份同情与基督教的既有传播基础和基督徒的“和光同尘”是分不开的。误会在传播中被澄清,隔阂在交往中被打破:基督徒不是什么秘密会社,就是一群以教会社区形式连结在一起互帮互助的群体而已。他们面对死亡的坦然,他们对于自己信奉的主那份热忱的虔诚,他们所向往的永生的天国,深深感染了动荡年代的平民、军人和迷茫的上层贵族,甚至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元首——比如帝国第一份宽容敕令的发布,就是行将就木的迫害者伽勒里乌斯惧怕上帝的惩罚,试图通过赦免基督徒来祈求身体的健康。此外在伽勒里乌斯的敕令中,元首规定了基督徒有义务在自己的上帝面前为帝国的安宁祈祷,服从帝国的统治,暗中揭示了基督思想已经在元首心中埋下种子:元首已经将自身健康和帝国的安危寄托在了基督教身上,比塞维鲁时代服从统治下的宽容更进一步。伽勒里乌斯死后经过内战,生于基督教家庭、对基督教素有好感的君士坦丁获得了帝国的最终统治权,以《米兰敕令》和临终受洗的方式终结了大公基督教时代的苦难。

大公时代,基督徒中涌现了大批伟大的传教士与殉道者,他们在高压之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传播自己所相信的,拯救自己所能帮到的。“帝国崩溃之际,基督徒以非同一般的凝聚力,照顾寡妇、孤儿和老人。每当瘟疫流行、城市被围,唯有基督徒在看护伤员,掩埋尸体。对于罗马帝国大量无家可归、众多孤独无依的人们,教会是他们获得认同、发现生命意义和继续活下去的唯一希望。由于不受任何社会、种族或知识程度的阻碍,任何人都可以加入这个开放的团体,基督教也在入侵的“蛮族”中传布,并形成各民族的大家园。在这个团体里,不论是有权势的国王的近臣还是平民和奴隶,都被视为兄弟姐妹,一起过着平等、行善而友爱的生活。”不少文学影视作品,如电影《使徒保罗》、《暴君焚城录(Quo Vadis)》、小说《沉默》都展现了这份可贵的信仰的力量。在信仰缺失、精神空茫的今天,重振这种心灵力量十分重要。人们心中有所归依,行为也就有了目的,生命也就有了意义。比起在虚无中庸人自扰,不如选择一种去相信、去实践善行。

四、落日余晖下的苦尽甘来

公元312年,《米兰敕令》颁布。此乃帝国油灯将枯前,教徒重获新生日。敕令以官方文件形式承认了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的平等地位,并明令保护教会财产,将塞维鲁时代的宽容政策和伽勒里乌斯的敕令进一步落实。敕令的颁布,意味着帝国政统和基督教道统从以往的压迫反抗关系正式转变为合作关系。笔者认为,这背后的关键因素是基督教对军队的成功影响。

尽管基督教早已影响了大量的底层民众,但在罗马帝国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军心而非民心。帝国晚期,军队的民族结构复杂化,更多的蛮族凭借勇猛好战的强健体魄成为帝国武装力量,在混乱的三世纪,位于中枢的近卫军更是拥有对于皇帝的生杀废立大权,地方军团则随时兴风作浪。可以说从尤利乌斯-克劳狄王朝时代近卫军建立开始,皇帝或多或少都必须迎合近卫军或地方军团的利益。因此当蛮族军人受到基督天国理想的感化皈依了基督教、军教“合作”(或者说“合体”更加形象)的时候,皇帝为了统治的稳定,必须与基督教合作。同时,基督教宣扬秩序与道德的教义和初具规模的教会组织有利于重组因长期混战而分裂的帝国诸行省,通过精神力量重建对于统一中央的认同。因此政教从冲突走向合作是时代的必然。而不久之后的尼西亚宗教大会,则是政教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宗教大会由世俗力量的最高代表君士坦丁皇帝召开,就“三位一体”等争议热点进行了辨析,裁定并驱逐了异端,贯彻了皇帝的意志。

在君士坦丁去世后,他的继承者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在341、346年先后颁布法令, 禁止一切异教崇拜, 关闭所有异教神庙,不过很快被“叛教者”尤利安皇帝停止。随着尤利安战死,世俗统治者最后的异教色彩被抹去。375 年瓦伦斯恢复君士坦提乌斯的禁令,并宣布罗马皇帝不再充当神庙的“最高祭司”——这表明基督教的国教地位开始确立。392年,东西分裂前最后统治全国的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再次颁布法令,以罗马帝国的名义正式宣布基督教为国教。三年后,帝国分裂。公元410年,罗马城陷落,西哥特人疯狂的洗劫了曾经欧洲最强大帝国的繁华首都。罗马市民惊惶地出逃,乘着船将敌人的恐怖暴行带到了帝国在北非的行省。时任安纳巴大主教的奥古斯丁也听闻了此事,以及与这个消息同时漂来的流言:帝国遭受如此不幸,就是得归咎于基督教取代了古老的多神教信仰,因此抛弃了诸神的帝国也被诸神抛弃。这类流言蜚语基督徒们早已听惯了,从三百多前的那场大火算起,似乎什么灾难的成因都可以扣上信奉基督的帽子。这一回,奥古斯丁决定反击,于是耗尽三年光阴,编成伟大的《上帝之城》。异教徒把罗马城的陷落与劫掠归咎于帝国对多神信仰的抛弃,而奥古斯丁则表示这是罗马人自我放纵的报应,是罗穆路斯杀害兄弟的原罪果报。所谓“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罗马以劫掠兴国,也必将以被劫掠亡国;基督教追求精神的善的上帝之城,因此与帝国国运相反,得以繁荣发展。罗马城不过是惩罚世俗之城的堕落,但追求精神而非肉体享受的信众依旧会得到救赎。基督徒们的信心再次得到强化。又过了半个多世纪,西罗马帝国陨落,中世纪的黑幕徐徐拉下。但在黑暗中,遍布欧洲和地中海沿岸的教堂与修道院点起了微弱的烛火,保存了古典文化古籍,约束了皈依蛮族的暴行,并作为面向君主和贵族的制衡力量,在中世纪时常制约着他们的为所欲为。

“叛教者”尤利安是帝国余晖中唯一一个逆流而上的皇帝,他试图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构建哲学体系下的新众神体系,然而文武兼备的他唯独没有具备一颗体察民意的心——他所宣讲的哲学早已不是共和国时代公民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事物了,哲学已经脱离了民众太久,太过曲高和寡了;而旧有诸神无法像基督在人间的使者们给予民众关怀和天国的希望,因此早已被大多数人抛弃。在此之上,试图凭借旧有诸神的名义建立新的信仰则更是难上加难。宗教作为社会的稳定剂之一,需要给人切实的关怀和希望,赋予人生意义和目的,继而激发社会进步的内生力。无论是天国还是极乐世界,宗教都要给存在一个解释,给人一个盼头。基督教在尤利安皇帝的自创宗教面前,明显更具有说服力。但是,尤利安皇帝对于基督教的某些批评,还是值得思考的,例如其不宽容与反智主义。

与它的滥觞源头犹太教相比,诚然基督教相对地更加宽容:他们否认犹太民族是上帝唯一的选民,认为任何外邦人只要相信上帝行善去恶,同样可以升入天国。当然,严苛的一神论加上外邦人的资格,让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更具有破坏性和强迫性——他们总是希望更多的人摒弃原有的异教皈依基督,从而衍生了逼迫异教徒改变信仰的恶行,这又是基督教不宽容的一面。在得到宽容后不久,这种不宽容的攻击性就体现了出来,迫害的双方倒置了,仿佛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最恶性的、令笔者发指的就是希帕提娅之死。希帕提娅惨遭侮辱分尸,而凶手却因为国教的庇护逍遥法外。

希帕提娅和基督徒凶手们的冲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于科学哲学的探索;二是女性的身份。由于涉猎天文占星,希帕提娅不免要进行观测,因此被诬陷为巫术;在哲学世界的探索,也被视为“食用禁果”一般的罪行。基督教存在反智主义色彩,从《旧约·创世纪》中就可以体现。但笔者认为,这几句话不能单纯理解为反智主义。《圣经》原文所载禁果的功能是知晓“the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所强调的是名词后的定语:知善恶。笔者结合心学四诀和佛教思想,有所感悟:上帝所希望亚当夏娃保持的,是“无善无恶心之体”的原初状态。世间本无善恶对立,有的是“无”的圆满。当善恶出现的时候,也就出现了“有善有恶意之动”的妄想和分别心,从而远离了原初,被视为堕落。背负了原罪,就必须要“为善去恶是格物”了。然而基督教从帝国晚期开始就片面地把这句话理解为蒙昧主义,进而要让信徒保持愚蠢才可得救。本质上反智主义是二次诠释的错误,但又确实以反智的形式在历史中体现,因此笔者表达为“色彩”,正是由于该标签是后世阐释有偏差的地方。在希帕提娅生活的年代,这种观念业已形成,因此出现了科学与宗教的矛盾。

而女性身份则是伴随基督教女性观念的发展而遭受敌视的。《创世纪》中,夏娃是亚当的肋骨所造,因此女性对于男性的从属地位滥觞初现。1世纪保罗的教导和4世纪末奥古斯丁女性观,则让基督教语境内的女性彻底变成从属,非常像同时代中国三纲五常的形成和深化。究其原因,在那个时代的社会生产分工中,女性居于相对次要的地位,接触知识、开拓眼界的机会的确不如男性多。因此这种性别差异是有原因的,并最终导致了希帕提娅的惨死和后世基督教对女性的压制。

希帕提娅的悲剧本应引起教会的警觉:他们已经在违背博爱的教导了。然而教会没有,只是粗浅的把她的尸首和名声扫入异端的灰烬。于是从小微起,成大困剧。就在5世纪初这段时期内,刻薄取代了宽容,博爱的信众开始变得疯狂残暴而且闭目塞听,执着于清洗异端。千年之后,基督教终于被反抗者从神坛上掀翻。有谁还记得它本来的样子呢?

五、结语:灵性道统的重建

帝国灭亡后,基督徒始终在前往上帝之城的路上孜孜不倦,然而走到今天,似乎早已迷失在了资本主义祛魅和后现代解构之中。上帝之城究竟在哪里?究竟怎么去实现?笔者心中有答案,答案要从古籍教导中挖掘找寻,所谓“信而好古”,所谓“法先王”。

笔者认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先锋所批判的种种禁锢并未触及本质,基督教本质问题在于宽容。诚然,正文中笔者已经谈到,基督教已经比犹太教宽容许多:教会所帮助的是所有人类,无论他是否是犹太人;天堂也不是犹太人的一家乐园,而是面向所有的选民。但是,也恰恰是可劝化信徒的范围扩大,基督徒就要逼迫更多的人去相信他们所信仰的主。加上《旧约》“十诫”第一条“除我以外,你不可以有别的神”和《新约·马太福音》的一神论训诫,让基督教在传播至异邦的时候存在破坏性。但同时,耶稣又随时再教导博爱与平等,耶稣的和使徒并不因病人或祈祷者是非基督徒就不予帮助。笔者认为,这才是更加接近原教旨的。在笔者看来,任何宗教(邪教绝不是宗教,而是邪恶的、迷信的教育)都是劝人向善的,都是在追求人格的完善的,只不过是表现的方式不同。有的像印度教强调苦修,有的像伊斯兰教强调斋戒,有的像基督教强调弥撒;印度教徒奉读《奥义书》,伊斯兰教徒奉读《古兰经》,基督教徒奉读《圣经》,尽管神灵不同,但都是在劝人为善去恶。笔者认为,基督教教会应允许多元宗教共存,并为了人类道德的完善共同努力。接受基督教思想的信徒自然应该恪守戒律信奉一神,而信奉其他宗教的,基督徒也不必视为异端强迫其改变信仰。

批判完教会自身的偏激,我们也要反过来看看近现代以来针对基督教的祛魅和解构是否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宗教在笔者的眼中从来都不是那种狂热的、迷信的神学,甚至神在宗教中的角色都是可有可无的,因为宗教之于笔者的定义是“重要的教育”,所有的宗教无论大小都是劝人向善,而神迹神祇的存在不过是教化的手段。笔者所好奇的是自古以来不断试图证伪神迹的人们,他们究竟出于何种目的呢?文艺复兴以后愈发大胆的人文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们,或许脑海中只剩下了对一切桎梏的痛恨,还有对自我理性的盲目自信;甚至也不排除像当代历史学家大卫欧文一样的市侩,为了博取名声而公开否认纳粹大屠杀。然而无论如何,一味解构神迹和权威,本质上就是在消解权威的影响。正如吴思在《潜规则》杂编中所写的,那些信奉科学的理性主义者眼中的“迷信”很多时候恰恰要比人为制定的法规制度行之有效得多。理性上明白不一定能在情感上做到,然而超越理性认知范围的灵性震慑则能够将影响深化,真正促成个人用内生力约束自己。因此余英时先生在《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提出,中国政统缺乏制衡力量是由于中国的道统没有形成西方的教会式组织权威。人类在认可自我价值的同时绝不能走向妄自尊大的极端,人类要承认理性的掌控是有限度的——比如情感很多的时候就会击垮理性。这个时候往往需要超越理性力量的一些事物:超自然的,神性的,让人产生内生力(内生的另一种情感)去约束可能会导致恶性后果的情感冲动。例如地狱的存在让作恶者惧怕果报,从而避免了恶行;统治者惧怕天谴神罚,从而被迫对民众施加恩惠。而从近代以来强调的法度,本质上依旧是由人制订、由人解释的,并不会因为参与者的多少就会增加超越性——人类依旧需要超越人类本身的事物去约束自我。

今天,部分西方人依旧在汲汲于从各种层面开展精神约束力量的重建,例如教会依旧在传教;而洛夫克拉夫特构建克苏鲁神话系统本质上也是在批判20世纪初欧美文化圈中已然膨胀到极点的理性主义,试图用无法被解释的恐怖去重建人们对于自然、世界和宇宙的敬畏。但这种文学作品如今只在小众之间传播,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一旦解构,想要再恢复就已经近乎不可能。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有灵性的信仰、宗教、权威,绝不能妄自尊大地任意解构,而是要在解构之前要有尽可能充分全面的认识,不仅是了解这种思想的构架,更要明白它的作用和解构的后果严重性。

余英时先生在多部作品里都谈到古代中国的道统和政统平衡问题,尽管理想状态是政统受制于道统从而实现德政,然而道统在中国总是屈服于政统的暴力机器,甚至曲道以逢君,和暴力机器合作;在西方则是世俗力量反复与教会争夺,最后教会由于自我腐化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三连击一蹶不振,一如发生在近代中国的思想变革,由于传统文化的自我腐化和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外力从此断代。灵性道统在东西方的没落在笔者眼中是一大悲剧,因为这意味着天道所具有的神秘性和权威性在科学的解构下丧失殆尽,政统的暴力失去了最有力量的束缚。

笔者以为,美好的上帝之城在凡间的实现绝不能依靠对于自我的压抑和扭曲,也不能单纯依靠被理性主义者吹捧到神圣的法律。笔者对于法律始终有不信任,因为法律可以任暴力最强者解释,并不会因为法律刻在了铁板上就具有了权威性:维持法律的是暴力机器,随时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依旧是最强暴力。真正超越暴力压制暴力机器的在历史上大概只有灵性的神的制裁。科学或许可以解释很多,但那种神性的、灵性的色彩和元素,它们是必要性的威慑存在。因此通过宗教信仰的重建,实际上是实现灵性道统的重建,进而激发政统的内生约束,配合法制形成道统主导政统、政统辅助道统的格局——是的,人类世界是上帝之城和人间之城的兼容之处,因此道统和政统需要合作。在这种格局下,上帝之城才有在人间实现的基础。这个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是道统力量的自律,不可重蹈中世纪基督教或者清末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力量,因为自我堕落导致世人诟病。

以上。

参考书目:

一、原典专著类

[1]《圣经》手机APP。

[2][罗马]塔西佗:《编年史》,商务印书馆,2009年。

[3]徐怀启:《古代基督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4]连东、张喜爱:《基督教的传承与变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5][美]玛格丽特·迈尔斯:《道成肉身:基督教思想史》,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

[6][美]胡斯托·冈萨雷斯:《基督教史:初期教会到宗教改革前夕》,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

[7]林荣洪:《基督教神学发展史》,译林出版社,2013年。

二、论文期刊类

[1]杨锐:《论早期基督教与罗马帝国》,复旦大学世界史博士学年论文,2003年,导师:张广智。

[2]唐彬:《尼禄与克劳狄王朝的灭亡》,湖南师范大学世界史硕士学年论文,2010年,导师:杨俊明。

[3]张立可:《二世纪基督教教义的独立与教派分化》,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史博士学年论文,2015年,导师:王晋新。

[4]王遥:《“异端”的挑战与“正统”的形成——朱利亚努斯“叛教”及其历史意义初探》,中央民族大学世界史硕士学年论文,2010年,导师:刘爱兰。

[5]汪纯阳:《希帕提娅之死与亚历山大城的基督教与世俗权力冲突(公元4-5世纪)》,辽宁大学世界史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导师:郭霞。

[6]吴芮:《1至3世纪基督教主教制的起源与确立》,天津师范大学世界史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导师:郭小凌。

[7]刘爱兰:《从米兰敕令看君土坦丁皇帝的基督教政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8]刘爱兰:《从民族宗教到帝国宗教——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9]刘爱兰:《试论基督教对犹太教的继承与革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0]刘爱兰:《基督教与西罗马帝国亡辨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1]刘爱兰:《米兰敕令与君士坦丁皇帝的基督教政策》,《民族史研究》,2007年。

[12]李继荣:《伽勒里乌斯宽容敕令文本考——兼论伽氏敕令的历史地位》,《中南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13]张庆熊:《试析基督教和儒家的罪恶观》,《复旦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14]张庆熊:《通往罗马路上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受迫害的宗教到成为国教的历史》,《复旦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15]赵林:《基督教与罗马帝国的文化张力》,《学术月刊》,2015年第4期。

[16]徐宏英:《浅析罗马帝国末期基督教国教地位的确立》,《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7]郭长刚:《罗马帝国基督教政策探析——兼论基督教文化的本位主义特征》,《齐鲁学刊》,2002年第2期。

[18]李继荣,徐家玲:《米兰敕令新探》,《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19]刘钊:《君士坦丁与米兰敕令的政治动因》,《南通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20]陈舒:《论罗马帝国皇权强化对基督教发展的影响》,《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21]钱家先:《上帝之城中的基督教神学史观》,《曲靖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

[22]沈锐:《上帝之城中的宗教政治思想》,《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09年第4期。

[23]夏祖恩:《忏悔录奠定了奥古斯丁的神学史观》,《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1997年第1期。

[24]郑松:《行走在涕泣之谷和上帝之城间——奥古斯丁自然法思想探究》,《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25]程子妍:《神圣的死亡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中的死亡观》,《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0期。

[26]李晓敏:《圣奥古斯丁的神学自然法的追述》,《法制与经济》,2011年第7期。

[27]安庆征:《圣奥古斯丁基督教神学历史观初探》,《史学月刊》,1989年第1期。

[28]贺璋瑢:《圣奥古斯丁神学历史观探略》,《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3期。

[29]夏洞奇:《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奥古斯丁思想中的两分倾向》,《现代哲学》,2005年第3期。

[30]徐龙飞:《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的历史哲学与历史神学》,《外国哲学》,2014年。

[31]王遥:《叛教者的宗教设计及其悖论——朱里亚努斯对神明的叙述》,《世界宗教文化》,2015年第6期。

三、相关书籍

[1] [荷]W·H·房龙:《宽容》,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

[2] [荷]W·H·房龙:《人类的故事》,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

[3] [荷]W·H·房龙:《圣经的故事》,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

[4] 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的真实游戏》,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

[5]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6 )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影片关于基督教,但从普世价值观来看,也是关于信念追求。不论是信奉什么教义,凡是能够坚持理想信念追求的人、坚定地执行信条的人,都是值得敬佩的。传教不是打打嘴炮,不是道貌岸然的虚伪做派,而是身体力行的知行合一。仅从这一点来看,保罗是一位值得敬佩的人。 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7 ) 这是一部受众相当有限的电影,而且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

#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在写什么

下午拉着东妹和我去看Paul, Apostle of Christ (我妈知道肯定很高兴,觉得说不定是块好土了)
看之前我又小心翼翼刷了下烂番茄,35%,前两天我看的时候是25%的评论员评价。
所以,我之前幻想的情节比如保罗在亚略巴古“经典”的preaching什么的,都不作期待了。
还有一个槽要吐,监狱长大人Mauritius的英文真的很难懂,想哭......

背景在AD67 罗马大火之后,保罗作为尼禄的escapegoat再度下在监狱,货真价实的罗马监狱。路加基本作为整个剧本的串联,在保罗,罗马基督徒群体,监狱长之间来回,这些画面基本撑起了整部戏。
开始不久有一个场景,讲到基督徒被挂在街上的柱子上焚烧,作为路灯来照亮罗马的大街小巷。中间镜头再次给到路加和一个正要被焚烧的人,说不出名字,却是自己曾帮助过的。百基拉和亚居拉带领的罗马基督徒社区,也一直在凄凄惨惨戚戚里反复。

我觉得阅读文字的“好处”就在这里,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感,理性地做analytical reading,Tunnel里面那些殉道者的名字,那些竞技场里的Games,都可以只是在死亡人数上添零而已,而且我对事件情节的想象,也可以停留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里。但当这些变成画面直接呈现在面前时,痛苦是真实可感的。但事实却是,尽管电影画面如何冲击我们的内心,尽管我们有再好的共情能力,这些感受和体会完全无法与那些真实经历这些逼迫的人们相比。因为没有真实地经历过这些痛苦,就无法真正体会有多苦痛。

看到电影结束的时候,我都没找到这部电影的核心是什么,但这份痛苦肯定是其中之一。中间很多路加和保罗在监狱里的对话,穿插了使徒行传和保罗书信的内容,带给我很多感动。但其实不像是剧情和演技引出的,而是经文本身。而我自己对有些细节的处理也不完全赞同,比如Saul of Tarsus的过去一直在Paul the Apostle的脑海里,梦境里萦绕迂回。但对我而言是值得思考的新视角。(最近看NT Wright写的Paul A Biography,谈到我们该如何关切Saul of Tarsus, 如何去认识理解原先的扫罗,才能更好地认识在大马士革转变之后的保罗。一种正确回溯的重要性。我没有confirm Wright的所有观点,但我实在觉得他这本书好看。)

电影的节奏有一丝紧张感,但不快,我反倒还觉得很散,抓不住想表达什么,而且时长又短,两小时不到的电影现在真的不常见了。所以在我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进入结尾了。百基拉和亚居拉带领着剩下的罗马基督徒逃离,另一边,路加则跪在一旁哭泣,保罗和监狱长握腕作别,赴刑。最后的画面,保罗看见了同奔天路的众人,又看到耶稣基督向他们走来。镜头转回,特写保罗,定睛仰望他的救主。

观众席开始有人鼓掌,而我还在发呆,想着这电影到底在讲啥?直到我看到“This film is dedicated to those who have been persecuted for their faith.” 期间有位brother高呼Jesus is the Lord. Amen! Hallelujah!...我当时想,美国教会可能也没Johnny Mac说的这么惨嘛。

这部电影没有直接给出一个处在逼迫中的解决方式,倒是在中段提供了一些错误的方式。而最后保罗的赴死,大概是提供的一份注脚吧。NT Wright在书里区分Hope 和Optimism的时候,我觉得和这部电影的定调倒是惊人一致。

“我们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望见的盼望不是盼望,谁还盼望他所见的呢?但我们若盼望那所不见的,就必忍耐等候。” 罗马书 8: 24 - 25.

8 ) 影片《使徒保罗》:因那十架爱选择顺服

圣经里说,“报福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

2000年前,当使徒保罗名字还叫扫罗的时候,曾经是一个热心逼迫基督徒的犹太教法利赛人,在他眼里,基督徒是一群异端邪教分子,为此他不惜夺取他们的生命,只为终结那关于耶稣基督的福音。令人大感诧异的是,不久以后,扫罗在进大马士革城缉捕基督徒的路上,遇到耶稣基督亲自向他显现,以至于他从此彻底悔改,改名保罗,成了一个热心传扬他所曾想竭力灭绝的福音的重要使徒。

这种360度的翻转是相当匪夷所思的。今天,当我们翻开圣经,阅读新约中留存的保罗本人在当年传扬福音建立教会的过程中写给教会的十余封书信时,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读到当年保罗的许多心声,以及上帝借着他给到初代教会的教导。在这些书信的文字间,一个个性十足、情感沛然的保罗跃然纸上,时常,保罗会提及当年悔改归主的历程,以说明基督对他的怜悯之恩。

不过,关于保罗生平最直接的“第三方”记录,还是出在路加医生笔下,就记录在路加所写的《使徒行传》中(路加是新约《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的执笔者)。这部名为《使徒保罗》(Paul, Apostle of Christ/直译为“保罗,基督的使徒”)的电影,选取的是保罗生平的最后一段时光进行表现。

其时,正是历史上有名的罗马暴君尼禄统治的时期,尼禄在罗马放了一场大火并嫁祸基督徒,意图将当时的基督徒斩尽杀绝,而此时的使徒保罗作为当局所指定的“罪魁”,正在罗马大牢里候斩。希腊人路加医生,则冒着生命威胁至监狱中访问这位“极度重犯”。影片中初代罗马教会大受逼迫的情节,并不见诸于《圣经》本身,但在史书中却有记载。路加探访保罗的情节,也是根据《圣经》内容所做的合理推断——据信,路加本人因为并未亲身跟随过耶稣,所以他所著述的《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是综合采访了同时期仍在世的圣母玛利亚及使徒保罗等人而写成。

在路加所写的《使徒行传》结尾处,留着一个光明的收稍:保罗披挂锁链,被羁押到罗马,并在罗马传福音。而影片中呈现的这段历史时期,就在路加笔法之后——初期的基督教,先是被犹太教所逼迫,而后又在罗马大受残害。正如影片中所表现的:很多基督徒都被投进罗马斗兽场喂狮子,被挂在罗马城的街道两旁的柱子上,作为火炬点燃。而影片临近结尾,则是使徒保罗被斩首。不仅是使徒保罗,据教会历史记录,连带亲身追随过耶稣基督的其他使徒,悉数为了耶稣福音的缘故而被杀害,最远甚至在印度殉道。当虔信基督时,却不断遭遇身边一个个信耶稣的人被逼迫残害,这样的事实,不但对影片中的基督徒们构成挑战,对看电影的我们,其实也是信心的挑战。当罗马当局把基督教会定义为祸害罗马的罪人们时,电影里的基督徒是如何应对挑战的呢?

耶稣基督曾说,“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太10:16)”何谓像鸽子?像鸽子即是驯良无害。当基督徒面对着不公义的逼迫时,或许可以有两种应对的手段:要么操戈而起,愤而反击,实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旧约公义观(正如今天的伊斯兰教信徒那么做);要么,则是有另外一种选择——正如耶稣基督在经历不公义的审判并被钉上十字架时所反映出来的态度: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或作他受欺压却自卑不开口)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以赛亚书53:7)。

使徒保罗的选择是什么?影片中,当一群不安的基督信徒选择了暴力对抗,跑到罗马监狱杀掉狱卒,试图打开监狱大门救出保罗的时候,保罗拒绝了。使徒保罗选择以耶稣基督教导的榜样来面对不义,正如他自己在新约书信中所宣告的,“你们要效法我,如同我效法基督一样。(林前11:1)”,惟其如此,才能真正证实:基督信仰乃是对世人无害的。这是基督福音的本貌,是基督徒从上帝所得的生命的真正形象。

在新约希伯来书中,有一段经句阐释了基督何以能够忍受羞辱与酷刑的原因,“祂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希伯来书12:2)”而这也应当就是保罗可以超越眼前环境,选择顺服的原因。甚至于影片中还设计了一个情节:路加医生因为探访保罗,一度也被投入大牢,等候着第二天一早送进斗兽场喂狮子,监狱里,路加医生对同囚的其他基督徒说,“不要怕,只要一下子,我们就可以遇到那位救赎我们的主耶稣。”——是基督信仰的超验性,使得这许多基督徒凭藉超越尘世的盼望,可以勇敢赴死。

而真正的基督信仰又何止是驯良无害,它还有极多的益处。许多个世纪以后的今天,基督信仰以其对整个人类历史的巨大正面推动力和文明影响力,早已证实了这一信仰的正面价值和内在活力。凡福音所到之处,人们的生命得以改变,进而带动了整个社会和时代的改变。如今,我们活在世上,接受这个信仰,尚无需如当年初代教会那样,须经历如此残酷激烈的迫害乃至生命威胁,但今天但凡敬虔的基督徒,也还是需要面对可能的逼迫,也仍然有许多人,并不明白这个信仰。

面对影片中表现的对基督徒无理迫害的场面,或许我们可以想象:耶稣基督可以立刻以一道震撼世界的大光出现于高天,终结这些苦难,并审判这个世界尤其是那些逼迫教会的罪人,但祂并没有——因为那已经定好的日子还没有到来,祂仍在忍耐宽容,等候世人悔改,认识真神。

在古罗马这个时期,当使徒保罗在罗马城传福音时,所面临的是尼禄的谎言指控和无理定罪,人们不了解也不明白真正的基督福音。正如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路加福音23:34)。因此,本片的编剧设计了如下情节:让保罗在押监狱的罗马监狱长遭遇爱女濒死求助无门的苦难,进而放下罗马人的骄傲,并通过保罗的推荐、透过路加医生的高明医术,拯救了他濒临死亡的爱女——将这监狱长视同那千千万万的尚未悔改接受耶稣救恩的罪人的代表,以告诉这些人们:

上帝并不残暴,祂本是爱,祂愿意人们透过十字架来认识祂的爱,并甘心愿意顺服与跟随祂。耶稣不是因为自己的罪被挂在十字架上,而是因为每一个参与钉死祂的人的罪,担当他们犯罪所本应有的刑罚,替他们的罪而死。

而使徒保罗,一位在《圣经》中以“罪人中的罪魁”自称的圣徒,正是经历了这样的心路历程,认识了这位为救赎罪人死而复活的主耶稣的爱。影片不断闪回提示我们,曾经的保罗,在逼迫基督徒的过程中,手上亦如当时的罗马当局一样沾满了基督徒的血。基督救赎的不是义人,而是罪人。一代又一代的教会历史,每一个罪人都是因为认识了耶稣十字架的爱,而甘心离开罪恶的道路,为上帝而活。使徒保罗是如此,无数的基督徒也是如此。

这十字架的福音:

——不是通过武力和暴力来征服人心;

——不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公义观;

——是超越尘世的超验信仰以及永世的盼望。

我想,这就是使徒保罗试图告诉世人的福音真意。耶稣基督征服全人类的,正是祂那十字架的大爱。

写于2018.6.18

短评

使徒保罗生命最后时刻的详尽故事,神保守下的光辉尽显,人性的苦痛与挣扎也丝毫不加掩饰。动人之至。

7分钟前
  • 西木的风
  • 推荐

片尾有一句话:献给一切曾经为信仰而遭受迫害的人。不知道豆瓣上为什么会暂无评分,是因为宗教题材敏感吗?

10分钟前
  • 落地麦子
  • 推荐

卡维泽出演路加,让人恍恍惚惚面对圣保罗的是穿越回来的基督本尊。

14分钟前
  • DuoDuo️
  • 力荐

司提反也太好看了(重点错

18分钟前
  • Esther L
  • 还行

一部极具艺术性的电影。只是对基督教不了解的话会看得一头雾水。

22分钟前
  • chachi
  • 推荐

108分钟对于宗教故事来说,有些不足。其他方面很精致了!

27分钟前
  • 废土行者
  • 推荐

爱Jesus主义命题作文。基督教社区在迫害下摇摇欲坠,最终集体逃离罗马。保罗在路加陪伴下,度过最后的狱中岁月,从容赴死。

31分钟前
  • 忘记
  • 还行

能看懂但无法领会,宗教电影对我而言还是有难度。JC你还是演警察特工吧,那个我看的明白些

33分钟前
  • 还行

看见圣经里面提过的人名都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人真的好开心啊,我也几乎能借此想象到在天堂和他们面对面时我会有怎样少女心爆棚的时候吧。当年学提后的时候,单有文字就够我掉眼泪了,这样面对面看到保罗是在怎样的情境中写下了那些书信,打完了他应打的仗,真是让人泪崩地五味杂陈。真的是很棒也很中肯的一次再现,感觉比耶稣受难记还要清雅得多,蛮上位的。

36分钟前
  • Psyche
  • 还行

基督教主题电影,比较忠于圣经的描述。“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不是每个基督徒都有保罗的自信和把握。求主宽恕我不过是个卑微的罪人,能在这世上留下耶稣的义名,就是我一生的操练。

37分钟前
  • 天外飞青
  • 推荐

大数扫罗的最后日子,还是比较精确地还原了这位圣徒的人生。当然,想要进一步理解这部影片,还得有一些最基础的圣经知识。

41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

Love is the only way. Too hard for me to forgive...

44分钟前
  • 鸭先知
  • 推荐

“我不会为我不确定的东西去死”。向死而生,与基督同死同复活,太难忘的观影经历。

46分钟前
  • 烟士波里纯
  • 力荐

[MoviePass 2018 Apr #04] 我们所宣传的为宗教所牺牲看似伟大,但是这些人为什么要去信教并且牺牲呢?我觉得和生活水平有关,如果一个国家一直繁荣昌盛没有天灾那还会有宗教的盛行吗?

48分钟前
  • ywen8698
  • 还行

主必再来

49分钟前
  • 吉米糕
  • 推荐

有点失望

50分钟前
  • 水鸟叫秧秧
  • 还行

真正使我感到震撼的是,我开始第一次真正意识到我所相信的不仅仅是神的福音,以及传扬福音的人们,他们真实存在过。迫害二字不仅仅只是圣经里出现的字眼,而是一段既痛苦又满怀希望的遭遇。在电影院里泣不成声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所有人听着落幕的音乐都在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感谢看到这样的故事。

55分钟前
  • 阿慈
  • 力荐

人的复仇不能战胜邪恶,只有神的爱❤️。

60分钟前
  • Ruth
  • 还行

从此有公义的冠冕为其存留。联想到最近一条新闻,英国当下有四千教堂,或关或改,变成清真寺。这个时代,尼禄的火焰熄灭,迫害虽不比当年,可仍旧是越来越少的人愿意进窄门——雇工懈怠,惟祈怜悯。

1小时前
  • 童书小读伴
  • 还行

“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

1小时前
  • 付玲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