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流行的歌曲中总会有电影《刘三姐》里的歌,以前看过没太多深刻印象,留下的是那几首常听到的旋律。一日认认真真地看了完整的电影版,不知道应该怎么评说,感受颇为复杂。
故事以农民-地主-读书人的三个人群划分,体现了地主对农民的压迫、克扣,同时说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读书人的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照本宣科,没有实践的知识无用;
农民(穷人)丰富的生活、劳动是知识的源泉。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
这个电影带有那个年代浓重的色彩。
但是,冷静冷静再冷静的想,有些是很有道理的,那就是:书本知识源于实践,终归还是要回归实践的,这才是著书-读书-生产力的基本。
有的人总用阶级观念,什么平等,反知识观念看待,这本来就是一个民间传说,何需承载那么多沉重的zz话题!法国哲学家有言“人们不过是在当时已有的最佳选择中做出认为最好的选择罢了”它一定要迎合当今价值观吗?“后之视今,亦若今之视昔,悲夫!”有的人说这不尊重先进的知识分子,是典型的反智主义。当时的读书人和现代的读书人真的阶级位置是一样的吗?今日批判资本家和当时批判地主不是类似的吗?古代是如何操纵知识资源使其被垄断的,和今日高价学区房和美国推荐信校友制度,高昂的医学院学费不是类似的吗?观众们啊,后人就是如此看你们的,没必要摆出一副历史“上位者”的高傲姿态来!我分明见你们崇洋过了头,难道古希腊悲剧喜剧就有天生先进性?对中国民间传说恨不得批判到底。我很反感豆瓣一群历史马后炮在那里指指点点。这种传说自唐朝当地就有,难道唐朝就掀起了阶级斗争?如果感兴趣的话,请好好看看柳宗元的文章,多看看民间传说再点评。中国不只有山海经,还有各族人民的传说,不要看到别人古希腊悲剧之类膝盖就软,看民间传说就嫌俗。我是00后,深深扎根在乡土小镇中,实在无法理解某些80年代电影人们逢迎国外,内心鄙夷国内,一点客观标准都没有的行为。李少红的红楼就是如此,我可以负责地说,红楼高度高于莎翁所有戏剧,尤其当你知道风月宝鉴是沟通甄家和贾家的异次元的空间钥匙之后。//www.zhihu.com/answer/144530999有的人认为我年轻,不配写什么影评。张竹坡不过20岁,又有多少人评金瓶梅超过他?“年轻人不应该写大部头的书”我想说,文艺作品欣赏高低的评判标准不在于年龄,而在于是否理解生活的内在逻辑,内在到哪一个程度呢?可以是人类本性,可以是生态系统无情的循环,更可以是物理学尽头不可名状的热力学的热寂。大观园是艺术品,黛玉可品,刘姥姥也可评。艺术情感不可相通,但据此对别人生活体验无端的指责不可谓不多余。
下面有的人说,这部剧唯一能看的就是风景。我只能嗤笑一声。读了陈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频繁战乱的根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深入分析。看了福建渔民们对妈祖的信仰,西藏追求圣洁的虔诚,内蒙古草原对于生命大线条的追求。人类在自然面前如何渺小,自然的呈现形式深刻地影响到人类。不要嘲讽福建的渔民,他们出海时候生死未卜,和中原农耕平稳不同,他们更需要精神寄托。不要嘲笑内蒙古生死的淡然,这里生态系统如此简单,对自然的醒悟与虔诚就在那一望无际的孤独中诞生。广西的刘三姐呢?这里丘陵喀斯特地形,不能孕育内蒙那般的豁达,人们的视野有遮挡,语言未必相通。人们向自由行动的鸟儿学习,唱出嘹亮的山歌,在语言风俗不同的壮族,苗族,瑶族,仫佬族,羌族等都可见山歌。不似西北的老腔,山歌还要兼顾柔美。只有深入到当地才能明白艺术形式内在逻辑的“合理性”。这就像是把长颈鹿,鳄鱼放到沙漠,把骆驼,仙人掌放在雨林中一样,或许都是美好的事物,但是并不符合当地气候的自然选择。所以啊,珠穆朗玛峰山脉上应该听是事苍鹰的嗷鸣,雪山的西藏长调,而不是爵士乐和rap;草原上响起的是呼麦,而不是苏州唱弹。同样地,这片地出现山歌,因为人口密于草原,生态系统比草原和中原成熟开发的田地要复杂,所以山歌中的内容总是别致有趣,有竹子有菠萝。生产力不够高,瓷器丝绸使用人少,所以内容呈现形式在中原地区看来“俗”,只不过是这些意象没有被赋予“花神”和“君子”,殊不知是他们以自然本来的面貌出现罢了。(山歌男女对歌一段)多么符合内在逻辑!比起一些本该放民乐的纪录片忽然响起诡异的钢琴曲,电音来得和谐得多!
有些人,如果你吃不惯油茶,不要刻意找出缺点去贬低得一无是处。如果你接受不了这里的人情风俗,不要刻意去抨击。《刘三姐》只有风景能看?你穿着现代服饰,操着一颗想逃离职场现代又想要现代物质生活的心在这种地方才显得突兀。我是仫佬族,出生地就是刘三姐之乡宜州,自然从我的生活经验去体验电影中的人情山水。我自信对广西自然体验与世世代代在此居住先民体验的契合度高于一般评影人。刘三姐的优秀,在于选角,配乐,主题,服装,环境等的一致性,逻辑是自洽的。选的不是一群细高鼻梁长着卡姿兰大眼睛的网红脸,而是当地典型的居民,我想说一句当地人颧骨位置和气候是有关系的,这也是“逻辑”一部分。(有人吐槽选角和群演,奶油剧看多了)
有人说,《刘三姐》恰好诞生在那个年代,一定有许多其他的“深意”。在我看来,它不过是受时代技术所限必须诞生在电影被推广之后罢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表现简单影像,让人产生记忆和认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为了展现某一个视角,强调主旨,赋予人格化例如动物寓言,当今的许多现实题材等。最高级的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最终极的电影还是要以“纪录片”形式存在,如同实验室中一个个调皮的数据,要有何等高的审美情趣,开阔的视野胸襟才能窥得其中之美?客观展现复杂性,实现所谓的“作者已死”,不也是小说家等艺术创作者的终极任务吗?只不过我们连同我们大多数作品,由于狭隘的个人生活经验,“自娱自乐”的态度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且湮没于这第二层罢了。
我本来只是例行重温一下这部电影,再顺手打个分。虽然在我心里这部电影并不是完美无缺,我还是给了五颗星,三颗给歌,一颗给精神,一颗给情怀。
然后看了一下这部电影的短评和影评里不乏贬低的话语,多数是认为《刘三姐》当中过于强调阶级斗争,甚至侮辱、抹黑读书人。我不知道说出这种话的人到底有未好好看过电影,又或者是否家里已经没有长辈在世了?对曾经封建社会的中国没有了解,是天真地认为地里的粮食都是凭空长出来的,还是地主老财也会下地插秧?这部电影抨击的难道是真正一心读圣贤、有知识有学问的读书人吗?
首先,看一下这部电影当中主要出现的反面人物,有莫老爷和他的管家,以及三个读书人。那么看一下他们的身份:剥削农民的地主和他的走狗、与其勾结的腹中空空的迂腐酸秀才。
其次,看一下刘三姐等农民为什么要反抗:很简单,被剥削。什么叫做被剥削?我看有些人竟然还说刘三姐这些农民在莫老爷的地上种地交租是应该的。是,交租天经地义,那敢问在江里打鱼也收租、收十交九也是应该的吗?在电影当中不难看出莫老爷已经把自己上升到比皇帝还高的地位了!天上、地上、水里,都是他莫怀仁所有,更不容许人反驳他、反抗他,哪怕他做的是要逼死人的事情!
况且,莫老爷只是当时地主阶级的一个缩影,刘三姐来到他的“地盘”的原因,不就是因为她在原来的地方被当地的地主老爷所不容吗!甚至还派人在她攀藤砍樵的时候砍断树藤让她掉进江里里淹死。这些都是要人性命的事情!当性命受到威胁,人格受到侮辱的时候还不反抗,就是短评当中某些自称为文人不平的人的气节?
再次,看一下刘三姐是否真的瞧不起读书人?对歌的时候,刘三姐唱“劝你莫进圣人门,留心板子打手心”说明她知道这三个所谓的风流名士根本没有才识学问,在面对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的时候是被看不起、要被人奚落的。并且其中姓李的那一位,甚至在对歌过程中对舟妹出言不逊,叫她给莫老爷做小老婆,请问这样的人,也担得起你们心中“读书人”的形象,可以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吗?!
最后,我想说,看了一下某些短评和影评的发表时间,八瓣真的是由来已久的。有些人只恨自己的250块钱仅能离开这片文化的“地狱”,却去不了自己心中的“天堂”。也不要说我上纲上线,扪心自问一下,你们的批判到底是狭隘地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却非要口口声声说为文人着想,还是真的以国家文化进步为先吧!
PS:说电影里的歌从头到尾一个调的,麻烦疫情过后去医院看看耳朵还有没有救再来重新打分吧。
这是文革时期被允许播放的为数不多的电影之一,充分展现了那个时期讲求阶级斗争的文化背景。对歌的部分十分精彩。我的收获是,知识分子不但应该停留在书斋当中,还应穿梭于田野之上。
几句词儿几个调调这么一唱,就有强大的精神感染力量传达出来。妈蛋!要是告诉我那歌词儿是没文化的人写的我都要跳楼呀!有文化的人还这么贬损读书人又是何苦……转念一想,啊,原来正因同为读书人才能把“白面书生假斯文、财主桌下一条癞皮狗”,讽刺得一针见血。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赖皮狗”们读书只为挣了命的把自己和劳动人民区分开来。毕竟叫的好听才能讨主人欢心。
电影真的很不错,你们这些'圣人'能从电影里看出文革的压迫我也是服气,然后打低分说这是文革产物?也不想想,那个时代(宋朝?)苛捐杂税,10米9捐,人能不反抗?装逼犯真多
告诫诸位女童鞋们“世上只见藤缠树 世上哪见树缠藤”
刘三姐和她的小伙伴们的言论自由得到了充份保障,即使因为辱骂工作人员进了看守所,故意摔坏了古董也不用赔;象莫怀仁这么好的富二代现在哪找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