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视电影《摔跤少年》
(2015年6月2号,CCTV-6电影频道于晚间黄金时间段再次播出《摔跤少年》,有缘得以观赏,现将由此片所引发的观感与思索分享给诸君,以作择片参考。)
《摔跤少年》是2006年1月在CCTV-6上映的一部国产电视电影,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出品。影片讲述了一个叫“墩子”的壮硕小伙被身为护林员兼摔跤教练的“抗战”看中,经过一番波折,老头儿终将墩子训练成村里的“摔跤霸王”,最后被自己训练出的冠军学生带进省城深造的故事。
故事是个很难找到亮点的故事,人物塑造不够丰满,粗糙的剪辑影响到叙事和观赏,主题披着主旋律外衣。这是一部为电视而拍的电影,即在电视荧幕播放的“电影”,与一般电视栏目相比,电视电影有着更高的艺术追求;与院线电影相比,电视电影有着更小的规模和更短的制作周期,也正是由于电视电影脚踏“电影”和“电视”两界,致使电视电影陷入不可避免的尴尬处境。
从电影方面来看,就一部剧情片而言,故事的叙述、人物的塑造、主题的定位、剪辑效果以及视听语言的处理等是考量一部影片优秀与否的基本要素,《摔跤少年》作为消遣无可厚非,但若以严肃的艺术作品而论还是较为平庸。
故事是剧情片之本,故事的选材与叙述是电影创作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环节。人类有着悠久的听讲故事传统,一部影片中故事讲述的如何已成为观众衡量电影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回想一下观看《摔跤少年》时,你是否也有这样相似的感受:当演职员表缓缓出现,我们诧异之余不禁脱口说出“电影就这样结束了?”。倒不是因为电影太好看让人恋恋不舍,而是故事在本不该结束的时候却结束了,似乎我们还在等待,等待看到所期待的内容,等待故事的核心段落,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不是“墩子”进省集训营后更激荡人心的故事,而是演职员表的升起。与其说《摔跤少年》讲述了一个不完整的故事,不如说导演选择了故事中不准确的一个片段作了不必要的详述。
关于人物的塑造是否成功,也许每个观众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衡量标准,尽管这些标准有着千差万别,但有些感性和理性的标准是趋向相似甚至相同的。以我们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为例,从《西游记》的四师徒到《水浒传》的一百单八将,关于人物的塑造无不给人以叹为观止的享受,其魅力穿越时代且历久弥新。虽然书籍中运用的是文字抽象语言,影视中运用的是视听具象语言,但人物的刻画与塑造有着共通性。作为偏纪实和现实主义的文学与影视作品,其中的人物当是从生活中来,立足现实,经过提炼成为具有高度典型性和鲜明个性的人物,他不仅是你我中的一个,又不等同于你我中的“那一个”。剧情中的优秀角色应能随着剧情的发展变化不断得到更加丰满的刻画,《摔跤少年》中的“墩子”可作为一个正面例证。
墩子开始在后妈的排挤与虐待中是沉默的,后来跟随抗战老头儿训练摔跤,老头儿白天训练他摔跤基本功,晚上教他下围棋,并告诉他不仅仅要有力量而且要有脑子,墩子的脑洞逐渐被打开,后来在爸爸偷树不成反伤了一条腿后,墩子不得不回家干农活,吃饭时后妈依旧如往常一般唠唠叨叨,墩子竟学会了反驳,说“不张嘴怎么吃饭”,简单的一句话反映出墩子已经由原来的一味沉默忍受学会了抗争。除此之外,墩子性格的变化还体现在对待抗战及摔跤比赛的态度上。从被动接受训练和教育,不知为何学摔跤,到后来截住抗战教练的车,主动提出要学摔跤、要赢比赛,墩子这个人物的性格在剧情的发展中得到了逐步的深化,也许人物性格的这一变化还不足以打动观众,不足以引起关注,但它几乎是本片人物塑造方面仅有的可圈可点之处了。
主题是影片的灵魂,可以“一枝独秀”式地重点凸出某一主要主题,也可以“百花齐放”般对多个主题层次分明地加以展现,无论哪一种都应竭力围绕其进行有效有力的情节设置和细节处理。抗战和村支书的一段对白中“这是国家的林场,你们平常也不到村里宣传宣传”的话语给电影明确加入了主旋律元素。《摔跤少年》的护林员兼摔跤教练“抗战”,是个接近于高大上的人物,但从对话中我们得知老头儿不愿意在城里住小楼才来山里作义务护林员,因为看到了好苗子想圆自己冠军梦才花时间、金钱、精力去训练墩子,这样的对话把“抗战”身上的伟大之处消解无余,同时由抗战这一人物所承载的“舍己为人”“舍小家为大家”的主题也随之消散。再说“墩子”,墩子这一人物承载的是成长励志主题,可是最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情节应该在墩子进入省训练营后,讲述他如何为冠军梦经历种种考验,可是影片把这一最有效的部分扔到了演职员表以后,成长励志的主题也就因此而“胎死腹中”了。
剪辑是影片加工的最后一道关卡,奥斯卡最佳剪辑奖的设立与评选足以有力证明剪辑在影视作品创作中的地位。本人向来很看重一部影视作品的剪辑处理是否足够优秀,自然、流畅的剪辑是最基本的要求,剪辑所形成的节奏、情绪与影片的叙事、主题的是否相协调是更高的艺术审美要求。《摔跤少年》开头一个自左至右的摇镜头交代故事的地点是山区,一声枪响,一句“站住,你们几个别跑”点明故事从护林与盗伐的争斗中开始,同时交代出拿着枪的老头儿是护林员身份。护林员与盗伐者之间的追逐镜头引领观众简要了解到山里的情况,这里的视听语言和剪辑处理虽没有问题,但暴露出机械性的简陋、原始性的粗糙。另外,片中有一处不得不让人指出的剪辑问题:墩子要被抗战的学生带走,墩子问抗战是不是也一起去,抗战说自己不去,墩子说如果师傅不去自己也不去,这时后妈突然插进来说了一句进了城别忘了你弟弟,明明墩子和抗战教练的对话还没有结束,镜头竟直接转到了大家和墩子离别。我想影片观看到这儿,即便是不懂剪辑艺术处理的人也一定能感受到此处所存在的突兀、跳转和不流畅。
从电视方面来看,作为电视电影的《摔跤少年》因制作较粗糙,艺术水准较低等因素,难以走院线档期之路收回创作成本,事实上影片在筹划之初就不是为院线而作。然而花费大量时间、人力和物力制作出来的作品总得有人来买单,院线路子不能走,影片内又难以容下商业广告,有一部分靠电影频道的广告收益,但绝大部分成本应该是依靠财政拨款来弥补,于是造就了《摔跤少年》不仅具有一个宣传教育色彩的开头,且整个故事都弥漫着浓厚的说教气息。
电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具有宣传和产业的双重性,专门为电视播放制作的电视电影也难以完全脱离电视媒体的双重属性。那么如何将主旋律的宣传教育更好地糅合进影视艺术创作中是第一大需要解决的问题,让观众喜欢观看、乐于观看,提高频道的收视率,反过来在经济上可以实现频道商业收入支撑电视电影的创作局面,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环,如若靠财政支持,长久来看恐难以为继。
电视电影自产生发展至今并未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规模,毕竟电视的市场被新闻和文娱栏目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而院线市场又无法接纳如此粗糙的作品,电视电影的存在似乎显得有点儿“多余”。不过电影频道倒是可以为新电影人的作品提供一个不错的播放平台,让新电影人的作品通过这样一个渠道和观众见面,同时观众也可以通过电影频道看到在影院看不到的一些电影作品和电视电影作品。
【两井水第03篇电影评论】
童年
劣质 我能赢
土里土气的,感觉像是体校自个儿拍的。老头以老师名义强迫曾经的徒弟给墩子名额与他形象反差也太大了吧,后面虽然被点醒了但还是觉得好突兀
2005年的啊!!
还不错哦。墩子是幸运的,没有被条件恶劣扼杀。其实在中国有很多这样的天赋好的农村孩子,被扼杀。
看完摔跤吧,爸爸 想起这部电影,在工业水平上当然没法比,但在人物刻画的完整上比摔爸强不少。
看完劇情簡介才發現我竟然看過這部片子,驚呆了
很有趣的电影,小主人公叫墩子,但是老头的发音就是“孙子”,比赛的时候老爷子嘴就没停过,孙子,孙子,孙子....
在中央6台看了一段。
CCTV 6 补标
作为一二十年前的电影还可以吧
如此压抑的家庭,难怪墩子会沉默,不过还好墩子遇上老教练真的太幸运了
有点粗糙的可爱😁
电影频道看的,执着与热忱,总会改变一些事情,无论是人还是生活。
那後媽演的也是好。我喜歡男主那樣的男人···
电影频道打卡
六公主给放的 一开始他去训练不过是为了吃饭有口肉 到最后他说“我能赢”时 我想他是长大了。
还行。拍得很好,但是剧情……一般。平淡中又有一点味道😂
看到了少年的成长!看到墩子对着老教练喊出我能赢时居然有点泪目
cctv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