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也写得好。
现在我的生活属于我自己 It is now that my life is mine 这短暂片刻属于我自己 I've got this short time on earth 我的渴望把我带到这里 and my longing has brought me here 无论是得是失 all I lacked and all I gained 这都是我选择的道路 And yet it's the way that I chose 通往天堂的道路很遥远 my trust was far beyond words 但是我的执着与信念 that has shown me a little bit 必然领我走上正途 of the heaven I've never found 我要感受我还活着 I want to feel I'm alive 在我活着的每一天 all my living days 我要自由自在 I will live as I desire 我要感受我还活着 I want to feel I'm alive 知道我多么优秀 knowing I was good enough 我从来没有迷失自我 I have never lost who I am 我只是一时沉睡 I have only left it sleeping 也许我根本没有选择 maybe I never had a choice 但是我有活下去的信念 just the will to stay alive 我只要过得快乐 All I want is to be happy 做真正的自己 being who I am 坚强又自由 to be strong and to be free 在这里看着白天和黑夜 to see day arise from night 我的生活属于我自己 I am here and my life is only mine 我所梦想的天堂就在那里 and the heaven I thought was there 我一定能找到它 I'll discover it there somewhere 我想去感受我把握自己的生活 I want to feel that I've lived my life
这是2004年的一部瑞典作品,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之前没有听说过,和朋友在电影资料馆惊艳偶遇。 在影院,我,一个身体逐渐不好,气力不支的写作者看着一名心脏不再支撑工作的著名指挥家;一个把情感浓烈抒发在人物中的写作者看着一名对所有人咆哮着音乐真谛的指挥家……特别理解他的状态和心情,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用作品打开人的心灵。不同的是,剧中指挥家的经历和由此导致的性格以及受到的深深伤害。 整部片子很纯净。大片单色调的景物,像麦田、大雪,让人陷入一种简单和单纯的环境;每一个村中的人物都是那么饱满,无论受过情伤仍旧敢爱敢恨热情真诚的超市女孩,渴望尊重爱戴又无法正视真实的牧师,饱受家暴用音乐打开心扉最终逃离旧有人生的主妇,大大咧咧快人快语从来不知道自己曾伤害过他人的店主,饱受压抑容忍一切的牧师妻子……就连寥寥几笔的施暴者那种只懂得用暴力沟通却又害怕被抛弃的情绪,被欺负的胖子终于摔烂了一张椅子宣泄出了从小到大所受的委屈……所有人物无论大小都能刻画得如此立体、动人,我喜欢这样的编剧和导演! 这个影片表现了一种救赎。指挥家对他人的救赎,当那位主妇唱着为她写的歌,打开了她的心让她勇敢时,我落泪了;指挥家完成了自己的救赎,从小被欺负,无论在音乐领域如何强大,当身体不支再次回到家乡时,那种怯懦、不会交流、不敢放开、不懂去爱都渐渐获得治愈,当他哭着向大家讲述他的过往时,大家轻轻唱起了平安夜歌曲去抚慰他的心灵,他笑了……我再次无法控制的落泪;当指挥家最终彻底打开心扉,快乐的驰骋时,因为心脏不支倒下来。他的唱诗班用和声在寻找他,来参加比赛的所有人慢慢都加入了和声……已经无法移动但是听到和声的指挥家笑了,仿佛回到小时候那片麦田……仿佛在天堂。这时候的我在抽泣……即使过了两天,现在想起来仍十分激动,希望有生也能体会这种幸福…… 整部片子132分钟,从头到尾的纯净让现实中的污浊都沉了下去,这就是艺术类作品的力量,愿我能成为其一分子,愿我能沐浴在这种幸福中,就是天堂!
这是一部小众的瑞典电影——《其实在天堂》。说它小众,是因为只有1877个人在豆瓣上对其进行了评分(8.1)。但小众不代表影片质量不行,恰恰相反,该片于2005年提名了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外语片,这也是瑞典影片第14次以奥斯卡提名片的身份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相比于名声在外的《放牛班的春天》和《音乐之声》,这部电影名气小了不少。但不同于前两部电影着重描绘音乐与孩童的亲密联系,本片更为创造性的描绘了一个音乐抚慰成人的故事。平凡的小镇,因为大指挥家的归来而显得不那么平凡,每一个平静的小镇成年背后,都有些暗流涌动。
而音乐则是打开这一切钥匙。
电影的原名是Så som i himmelen 直译为英文是As it is in heaven,就像在天堂。国内的译名采用了《其实在天堂》,其实是有些偏差的。天堂在我看来也有些返璞归真之意。我同时也想到了《天堂电影院》这篇文章,那座名叫天堂的电影院是那个小镇人民的精神抚慰所。而在这部电影中,那个每周四的礼堂排练,就是位于Norrland的小镇平凡生活的一抹亮色。
观赏这部电影,可以将它当作音乐电影。片中的几段音乐都非常好听,特别推荐来自电影里一首歌曲:gabriellas sång,是电影中的Gabriella不堪忍受家庭暴力,向其他人的大声疾呼:
我的生活属于我自己,
我所梦想的天堂就在那里
我一定能找到它
我想去感受,
我把握自己的生活。
也是全片非常触动内心的时刻。
电影对合唱团群像的刻画也非常成功,每一个人物都有血有肉,过目不忘。这也让电影的简单故事不至于枯燥,而熟悉的瑞典场景,也让在瑞典留学的我,露出会心的微笑。
周日刷到一个好的电影,名字叫《其实在天堂》,主人公丹尼尔是一个小提琴演奏家,从小的生长环境让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有着很高的音乐天赋,有一个好老师,只是太过繁忙的工作,让他患上了心脏病,不得不告别舞台。可在我心里,了解到那样的生活对于他来讲已然没有快乐。他对音乐,对生活有自己的诉求。于是,他放弃的那些名利,对自己的生活重新做了规划。一开始很困难,但是他都慢慢地学会了一个人生活,学会了骑自行车,后来学会了去爱。
从此以后的每一天都属于他自己,他回到了小时候生活过的小乡村,邂逅了那里的人。教堂唱诗班的指挥是他的工作,所有的人都喜欢着他。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伤痛,慢慢在音乐的治愈下,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脱离了变态的伪善,开始为真实的信仰去奋斗,去争取。垂垂老矣的绅士表达自己上学时就开始暗恋着的同在唱诗班的女同学;肥仔发泄出压抑20多年被朋友戏谑的伤痛;那个一直忍受着家暴的女人接受了新的挑战,向周边的所有的人证明自己多么的优秀,其中也包括那个日夜折磨他的丈夫。牧师的老婆,是一个被上帝精神绑架的人,她觉醒之后也在呼唤丈夫的觉醒。每个人都有他们的伤心事,他们选择去默默的承受,不愿伤害任何人,只是时间久了,大家都麻木了,对一些错的包容变成了纵容。
音乐在他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播下了爱的种子,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小,当所有的人都发声,就会产生足矣撼动世俗的力量。
电影的每一个泪点,都觉得那么的真实,可能童年的记忆会跟随一生,小时候就恐惧的事情,并不会随着时间消磨,也不会因为你长大了就忘却。——摘自《阿难的日记》
wie im Himmel
1.爱和音乐可以维系着一群人;2.嫉妒如虎;3.悄然而至的变化,才华改变世界;4.戛然而止的镜头有时候是最有力的叙述;5.小镇的封闭与沉默,压抑内心的秘密、不堪和愤怒,在多年后终于爆发,那一刻才是真实活着;6.对喜欢的事物专心那是一份尊重;7.童年阴影与母亲车祸。
胖姑娘可以很吸引人
那首歌好好听
音乐带着他回家
将人性简单化,人物模式化,故事煽情化,这种做法十分美国,一点也不欧洲。
你认为有天堂吗?啊,天堂原来离不开音乐,离不开互相宽容理解的心音,那就是天堂啊!
多年后终于看到下,我觉得他后来有自由
内容很充足。不是唱诗宗教,甚至开始典型的摒弃态度。煽情都到点就停,那一巴掌总是不扇下去。最后有一点唐突但是点题了。说得有点像在分析高中语文题了。但是在死亡面前的惧怕和那些跳水的孩子,和那个暴打自己的人渣相认等等,又重新点了点到不了的高度。结束的是总是能不断的看到开始。的吗?
瑞典唱诗班的故事。
作为音乐题材,音乐不见多好,但胜在群戏人物鲜明,每个唱诗班成员辐射到各自家庭矛盾、性格症结、心理阴影,共同完成这部电影大合唱。上帝无罪,但教堂是虚伪的,“一手强加罪过,一手给出救赎”,以压抑人性为代价换取表面的圣洁,离开教堂才点题“宛如天堂”。奥外提名,男主像老年裘德洛。
又一个音乐题材的电影。敞开心扉,学会去爱。
感人的触动优美的天堂
故事感人,音乐加分。
来自天堂的声音该是什么样的呢?这个出色的指挥家,不仅教会了小镇的人们怎么用心歌唱,并教会他们聆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这个过程里,他也获得了爱情.
回乡欲拯救自己,结果善良使然先拯救了众生,并在此过程中得到救赎。结局有必要吗,一切都有了好的转变,却让他突然心脏病发栽暖气片上撞死。。。
感人的触动优美的天堂
很多情节没有展开,也不是福音电影
有文化隔阂,感觉里面的人都怪怪的... 四平八稳,类型化,有点老套,还算动人。被暴力丈夫压制的妻子唱歌很好听,有几段动情的时刻,包括狱中告别,天使的墙绘等等,拍得也不错。(资料馆早已不是文明观影的天堂,今晚有说话的,摄录的,打电话的,吃方便面的,碰到奇葩几率直逼商业影院。绝了!)
用音乐弥补心灵的伤痛,挺感动的,受伤的老男人确实很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