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遇到和田,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2008年8月,从南疆的喀什坐大巴10几个小时到了和田,现在已经同火车了。在新疆特别是南疆坐大巴,由于与北京有约两个小时的“时差”,所以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新疆时间”。
说起和田,首先让人想到的是和田玉,和田玉中极品羊脂玉。和田玉隐藏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之下,深埋玉龙喀什河两岸。无数人垂涎美玉之温润,并为之倾倒。 民间玉石交易市场人头攒动
传说中玉与女人有共通之性,故当地有赤女采玉的风俗。即在月光之下,女人赤身裸体下水采玉。月光、河水、玉石被女人赋予灵性,生命似乎变得感性起来。现在你就别去想了。籽料难求,能在河里捡到一块好石头就很好了。玉也就是美好的石头嘛。
维族人善于经商,讲究买卖公平。在玉交易市场随意走一走,不时有人把手中握的玉石示意给我看,他可能把我当成买玉的人了。
和田旧称“和阗”,在梵文中名“瞿萨旦那”,意为“大地的乳房”。相传曾经的于阗王在婴儿时期不吸人乳,而食乳房状的山地之乳。受天地恩赐,昆仑成为他的父亲,他便为大地骄子。 和田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那时这里有皮山、于阗、扜弥、渠勒、精绝、戎卢诸国。自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始,西汉王朝设置西域都护府,和田诸国受西域都护府都护,与中原来往不绝。1959年和阗改为和田。 和田传统民居
和田南枕昆仑山,北临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边缘。塔克拉玛干是世界第二大沙漠,有死亡之海之称。但在沙漠边缘镶嵌着大大小小的绿洲,和田无疑就是绿洲中央的项坠儿,是丝绸之路南路的交通枢纽。各国文化在这里冲撞、交流,被学者称为西域的“东方明珠”。 除了和田玉,艾德莱斯丝绸、手工羊毛地毯并称和田三宝。和田还产世界顶级石榴,中国顶级红枣。
和田人民广场有一个普通维吾尔老人和伟人握手的雕像,他就是库尔班大叔。
库尔班大叔,全名库尔班·吐鲁木,1883年出生在和田地区于田县,是个孤儿。他的童年是与地主家的牛羊一起度过的。长大后,为了摆脱被剥削、被奴役的生活,库尔班·吐鲁木带着妻子逃到荒漠里,靠吃野果活了下来。后来妻离子散,他孤身一人度过了17年的野人生活。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库尔班翻身当家做了主人。当他得知是毛主席和共产党给了人民幸福的生活后,多次执意要骑毛驴到北京去见恩人毛主席。村民们笑他不知去北京的路有多远、毛主席有多忙,他的这个想法无异于“沙漠里刨出水来,天空中长出棉花”。但库尔班下定了要见毛主席的决心。他说:“北京就在大地上。只要我的毛驴不倒下,一直走就一定能到北京。能让我亲眼看看毛主席,我这一辈子也就心满意足了。”此事传到了时任新疆书记王恩茂那里。为了满足他的心愿,王恩茂特批库尔班大叔随新疆国庆参观团乘飞机到北京。1958年6月28日,库尔班同全国其他劳动模范一起,在北京中南海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和田除了新疆都有的美食外,还有两种特有的美食,烤鸡蛋和和田烤包子。 烤鸡蛋是把鸡蛋放在撒了灰的碳火上慢慢的烤,不停的翻动,火候一定要掌握好,否则鸡蛋会爆炸。烤出来的鸡蛋蛋白细腻、爽口,蛋黄有一股淡淡的焦香,是一种一辈子能记住的味道。和田的大街上很容易找到烤鸡蛋的小摊。
和田烤包子确切地说是烤肉包子,是包了羊肉等调料的烤馕,不同于新疆的另外一种美食四角型烤包子。
我在街头吃和田烤包子的时候居然不知道如何下嘴,因为整个包子的外皮被烤的焦黄,硬而光滑,不能拿来就啃,啃,你也啃不动。看了别人吃才知道,桌上一把带尖的刀,你可以剔除一下烤肉包子底部粘附的馕炉屑粒。再用尖刀刺入包子,把硬皮切开。为了吃到美味,必须“动刀子”。 这种瓜我就叫不出来了。他们是这么吃的。
还想吃什么?这是馕。
街头的手抓饭
一个人走在和田巴扎(街市),我倒像个“外国人”。他们都很友好,小盆友也很可爱。
驴车是他们赶路逛巴扎(集市)的交通工具。现在机动车也普遍了。
这是什么?这是新疆传统的婴儿床。孩子出生,就在自己的独“床”上。南疆还有很多人喜欢用传统的婴儿床,类似摇篮一样。
和田的景点不多,但是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约吧。
针对该剧提出一些我的批评和疑惑: 第一:对库尔班形象塑造偏肤浅,编剧笔力太过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只为了见毛主席而存在的倔老头,所谓的三次见毛主席的尝试,一次比一次让人烦躁,太过于突出那个时代对毛主席的“个人崇拜”,诚然那个时代确实有个人崇拜,但是给这个时代的观众看是否过犹不及?就像郭靖宇先生拍的《娘道》,瑛娘反复要给丈夫生儿子,诚然这确实是那个时代重男轻女造成的,但是是否能减轻表达力度?因为个人崇拜和重男轻女一样并不是好事情,表达过猛只能让人生理不适。
第二,这种塑造人物的手法,让库尔班身上“倔强不服输”的优点变成了“不知变通、不为他人着想、不断给人找麻烦”的缺点,并且这种缺点还被无限放大,他再愚昧无知,难道不懂见国家元首这件事情并不是一个县委书记能决定的,那为何又一而再再而三地给柯有田制造麻烦?编剧这么塑造,只能让观众觉得库尔班是个“蠢出世的王八”,更是过分突出了当时百姓的愚昧无知。
第三,视角偏小,太过着重塑造库尔班个人的经历,对戍边屯垦干部的形象塑造得不够,明明可以体现更多转业干部的奉献大爱,以及认真宣扬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普通百姓提升对社会主义好的深入认知,百姓和戍边干部共同进步,从而引起现代观众的共鸣,却只把笔墨花在了“见毛主席”这个特别小的点上,戍边屯垦的干部反而只成了穿针引线的实用工具人,实在是令人遗憾。到全剧结尾,库尔班对社会主义的认知还是只停留在“能让我吃饱穿暖当家做主”这个最初始的点上,所谓的库尔班家族精神也只停留在“毛主席的嘱托”上。
第四,既然已经把那么多笔墨给了“见毛主席”这个情节,那最后为什么又碍于经费,拍了那么一个毫无亮点的见毛主席的画面?不请特型也就算了,甚至是以虚代实,用了张历史照片敷衍了事,一点代入感都没有,用虎头蛇尾来形容都算是夸奖了,我看得真的只想骂人。
第五,这部剧前半段和后半段断层严重,似乎是两个编剧写的。前半段无论是打倒塔西巴依、剿灭特务还是库尔班跟着部队上昆仑山后柯有田教导他要把视角放到全国的大好河山上,都是令人振奋的,是一种宏大的叙事视角,情感细腻而令人舒畅。但是后半段就开始让人变得烦躁,视野瞬间缩小,仿佛所有情节都是为了见毛主席服务的,甚至库尔班做全国劳模,都是带着这样一层功利性。
来自:新华社
《库尔班大叔和他的子孙们》根据库尔班大叔的经历改编,将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上北京”的故事再次搬上荧屏。
上世纪50年代,于田县农民库尔班·吐鲁木,为表达获得解放的感激之情,多次萌发要骑毛驴去北京看望毛主席的心愿。
1958年6月28日,库尔班·吐鲁木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在北京中南海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实现了他一生中最大的愿望,人们亲切称他为“库尔班大叔”。
《库尔班大叔和他的子孙们》立足于新疆现实生活创作拍摄,时间跨度近百年的,共40集。主要讲述了库尔班的苦难,库尔班的解放,库尔班的奋斗,库尔班的精神传承,书写了四代人的家族命运史、家族精神史。该剧由电视剧《冰山上的来客》总策划兼导演戴冰执导,库尔班江·吐尔达洪、张子健、陈丽娜等出演。
该片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山东省委宣传部荣誉出品,山东卫视传媒、新疆中泰集团、霍尔果斯笛女传媒等联合出品。国家对电视连续剧《库尔班大叔和他的子孙们》高度关注,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重点电视剧,入选了国家广电总局100部重点电视剧之一。
从选角到剧情都很真实,完胜流量网红剧太多!多关注这类好题材的作品吧,网剧真的没眼看了!
超级喜欢
非常感人
改编自库尔班大叔的真实经历,该剧从1915年讲到2017年,以近百年的时间跨度,书写了四代人的家族命运史、家族精神史,具有浓郁的新疆风情、民族特色,生动展现库尔班一家几代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和朴素情怀,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创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让中国的少数民族群体团结起来,共同建设美好的祖国!
今天晚上安徽卫视在播第一集和第二集。目前在讲新疆农奴的悲惨命运。看着挺生气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尤其是害死自己新婚妻子的那个农奴。和奴隶主一样自私、可恶。当然奴隶主是最残忍、贪婪、凶狠的。如果现在还有奴隶主,真不敢想象是怎样的人间炼狱。所以要推翻一切封建压迫,让人民当家做主!
少点意识形态我说。。
好纯朴的人。
演技比小鲜肉好了不知道多少啊哈哈哈哈,还挺好看的没想到
骑着毛驴儿去见毛主席,那个时代的人们思想简单,也让人羡慕
值得力荐 (更新中)
优秀的编剧,优秀的导演,优秀的演员,良心好剧值得推荐。
部分有点假 整体值一个四星 同题材比较少 五星鼓励
挺好看的
解放农奴,民族团结。。。多拍一些维吾尔族的影视。。。
挺好的 我觉得应该多拍一些民族题材的片子 加油!
这个评价带点私心,毕竟是讲发生在自己家乡的故事
立意是好的,但拍得过于假大空.......
真人真事改编,真骑马实景拍摄。虽然还是有不足的地方,但是比那些抠图假骑马演技尬的爱豆强多了!
完了。
第一次看新疆不知名演员的剧第一次看新疆年代题材剧 全剧叫得出名字的演员就是元芳 没有大牌明星 但是演技都是一等一的好 个个出彩没有拉胯 看了一集就忍不住想看第二集 一集一集追下来真是太好看了 忍不住跟着库尔班大叔一起哭一起笑的过程中了解新疆的解放史 这才是好的电视剧值得追的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