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什么都想好,什么都没了,很糟糕!
原著不错,但这片拍很糟糕。
影片对原著进行了取舍,全部删去了秦大奶奶与细马的故事。其他也进行了改编。如白雀最后其实没有嫁人而是去江南找妈妈,杜小康爸也没死,电影里众人误将桑乔认为是纸月爸情节也是改编的等。同时将纸月提前第一出场。
改编没什么,但这片节奏剪辑很差。不是什么,就是拍得太赶了。情节像流水账一样,并且对于没有看过原著的人一些情节还很费解,如蒋一轮与纸月最后的分开,纸月爸爸最后的出现等。
另外流水账情节赶脚的结果是人物情感的营造与我们的共鸣不到,当酝酿我们情绪到时,情节却戛然而止了去急急忙忙赶下一场戏,情感空飘着。对于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也没体现。
另外,改编问题。我不喜欢里面的改编。对于白雀最后的嫁人结果不喜欢。对杜小康营造最后的卑微与底下状况更是气愤。原著里杜小康是怎么样,乐观积极向上,买东西自然不卑微。影片呈现的根本不是最后的杜小康。
2 ) 童年记忆的倒带 《草房子 》有感
我试着传封简讯给童年,却一直没有收到回音。直到读到草房子的故事,让我得以重温童年。 《草房子》的电影简明、素朴、温和,像是一位故友谈笑着携我同观一位名唤桑桑的男孩,在成长过程中一段刻骨铭心的童年时光。那些人那些事在影片中倒带,桑桑对在油麻地里短暂六年童年生活的再现,仿佛见证了人一生的历程,无论是他亲历的,亦或是油麻地里的人们经历的,无一不使我动容。影片中情节缓而不慢,一点点的推进,犹如月光在玻璃杯身上做起的画,若有似无的描摹,却留下惊心动魄的杰作。影片末留下的空白,引发了我对儿时的无限怀想。电影无法细致入微的映射出油麻地里的细碎却动人的故事,总感觉不入味。 于是我便去读了《草房子》的电子书,虽然遗憾没有纸质书的真实触感,但是书里面厚实的感动却一点没少的给到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前期的欢快轻松使我忍俊不禁,后期的静谧悲伤使我不禁泪流。好像所有的好故事都要以悲伤来诠释,不然总让人觉得不够深刻。成长可以有千万种风貌与演绎,而最根本的底蕴似乎就是悲苦。的确仿佛苦药才更让人感同身受。小说叙述的故事散而不乱,节奏舒缓,曹文轩从始至终都在以静淡的笔触,构思出油麻地的一切,那是一个如桃源般的地方,一切的一切都令我心生向往。读着草房子里大片大片的芦苇荡,广袤的艾草地,脑海里忽然涌现白居易的诗句“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又似初品一杯清茗,一丝丝苦味冲斥味蕾,微妙地慢慢回甘。 桑桑的童年是极简单纯粹的。或许是“桑桑就是桑桑,桑桑与别的孩子不大一样,这倒不是因为桑桑是校长的儿子,而仅仅只是因为桑桑就是桑桑。”正如我们什么也不是,而我们也就只是仅仅只是自己而已,好好的做好自己就够了,像儿时一样。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桑桑无疑是百分之百幸运的,虽然电影和小说里都没有点明,但我猜想,他后来的一生一定都被油麻地的经历治愈着,他在极小的年纪里经历了无数变故,遇见了许多温暖的人们。经历了生离死别,悲欢离合,纯真艰难 。他是故事里的主人公是故事里的亲历者,同样也是一个旁观者。他经历了自己童年的欢快与成长的疼痛,见证了细马与杜小康的一夜成长,短短的记叙中藏着他对纸月说不清道不明,模模糊糊的喜欢。这一切都被刻进了桑桑的骨血,他遇见过的人,教会他善良、感恩、热爱、接纳等美好品质。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揣着一颗怀乡的胃,言行里都纳着故乡的影子。 电影与书的织汇融合,故事的脉络一一清晰。电影是以一种不同于蒙太奇式的回忆录似的表现方式,并没有拍摄桑桑成长后的现状,而是将内容定格与小时候发生的故事,用多个零零散散的片段共同组合成。书里人物则更丰满,有秦大奶奶对油麻地人事态度的转变,邱二妈与细马关系的层层递进,传达出阵阵暖意。桑桑的童年是极幸福的,在那个物资匮乏、社会混乱的年代,能够安安稳稳的上小学,心安理得的调皮捣蛋 ,吃穿住用行都有母亲操持打点。每天只需想着喂饱鸽子、吸引人们的关注、自行车,调皮捣蛋就好。他有着独属于小孩子的倔强与善良。他也是在被温暖着感动着成长。恰如书中温幼菊老师说:“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你们,包括纸月在内的孩子们,让桑桑看到了许多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他没有理由不好好吃药。” 我读到后来亦为桑桑的病纠心,接着往下看发现苦难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我被桑桑父亲不肯放弃一丝求医机会感动,哪怕生机渺茫,也肯不停歇。想起小时候我因事故导致腿部骨折,家人带着我四处奔波看病,生怕落下病根的经历,全家人渴望着我早日安康的愿望,深深植入我的心灵。桑桑的童年是他成长的根基,一生中不可替代的礼物。他常常感到困惑“他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在这一串串轻松与沉重、欢乐与苦涩、希望与失落相伴的遭遇中长大的。”大多数人或许都是这样跌跌撞撞成长起来的,少部分人极其顺利。温瑶曾说“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彷徨,只有一瞬间用来成长。” 我们一路上跌跌撞撞,横冲直撞,哭着笑着也就长大了。幸好被温暖的人温暖的光照亮过。 藏埋在心底里的童年就似风一样再也吹回不回去了,童年的记忆也或明或暗的深埋在身体的某个角落,一碰到相似的事情时,回忆便一触即发。每个人的童年经历都不一样,对童年记事的多少也相异。 我是个记事很晚的人,因而我对儿时的记忆 并没有那么深刻也谈不上太刻骨铭心。但有些事却根深蒂固的深深扎根在我心底。小时候因为贪玩差点走丢,被家人在大马路边上找到,遭遇了记事以来人生第一顿毒打 沿着猪肉铺的摊位上的我一路边哭边狂奔,被手抄家伙的大人们沿街一顿毒打。现在想来和桑桑因为顽劣被父亲教训的情形简直一模一样。哭笑不得原来这就是“打是亲骂是爱”。而小时候的我并不懂,还为此哭了好久好久。如今回想起来那个时候一直找不到孩子的大人们该有多惊恐啊!他们一定是设想了无数种糟糕的结局 ,一旦找到孩子时那种失而复得的心情。我渐渐也能理解了。 小说里没有不过分的刻画悲伤,却能一点点勾起我与之相似的回忆。像在异国他乡时 不经意间吃到了家乡的美味 勾起了怀乡的胃。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故事的最后,纸月与僧人离开,桑桑大病痊愈,等许许多多的人物慢慢离场,都是平淡的笔触细腻描摹,但是又不缺乏温馨,大家都在忽隐忽现的表达着彼此的深爱。淡雅的文字,细腻的情愫,不知不觉就桑桑就作别了童年,我不禁泪目,原来我们也桑桑一样在笑着与哭着,相遇与离别中长大了。 我觉得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方属于自己的“油麻地”安放着各自柔软清莹的童年,当我们的童年睡着时,我们也就悄悄地长大了。我抬头望天眼前仿佛也看见空中有只巨大的旋转着的白鸽首尾相衔组成的白色花环,渐行渐远,直到消失不见。 很感谢这本书 这部影片带给我细密绵长的感动。
3 ) 回不去的童年
小时候,很多小男孩留着桑桑那样西瓜太郎式的发型,很多女孩子梳着纸月那样的两根小辫子。倒是像秃鹤那样的光头很少,当然,男孩子偶尔剃个光头那也肯定会被冠以“秃瓢”的美称的。
扮演桑桑的男孩和扮杜小康的好像兄弟一样,一样的发型,一样的脸型和小眼睛,不过,电影中,杜小康这孩子更显得灵气些,小卖部老板的孩子,家境优越,成绩优秀,为人成熟周全。长大之后必然是社会中流砥柱的料。他主动承担起失火的责任,男子汉所为!一次家庭变故让他离开学校,坚强得担起家庭的责任,心疼又佩服!本人极稀罕那种心智早熟的小少年。那种介乎小男孩和大男人之间的感觉,像一杯半温的柚子茶,有点涩有点甜,酸在嘴里,暖到心里。
纸月,从小没有父亲。被女音乐老师说成是一个看面相就苦命的女孩,尽管这位老师本身就是大苦大难面相的。纸月有瘦削的脸颊,低低的眉眼,顺从的眼神,和薄薄的嘴唇。这种林妹妹长相的,在大多数小说中,要么早亡,要么父母早亡,要么早晚要亡,或者干脆结局不知所往,总之悲剧就是了。纸月的结局是最后一个:被一个疑似他父亲的男人带上开往南京的客船。桑桑说纸月没有笑,但是看得出来她很开心。但没人相信桑桑看到的,可能纸月的父亲确实早亡了,或者不知所往了。说起来那个殷勤的牵着纸月手的老男人,看上去更像人贩子多一些了。
秃鹤,光头的高个男生。小学的时候总有一两个特别高的男孩,鹤立鸡群的那种,坐在教室最后边,成绩不好,最爱调皮捣蛋。戏弄老师,欺负同学这种事一般他们都跑不了。秃鹤也是老师头疼的那种。坏学生有时候一两个善意美好的举动,更让人记忆深刻,会操表演上特立独行的演出和文艺汇演上博得一片精彩,秃鹤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他是个不容忽视的,特别的存在。
看这电影的时候,二宝正在和我玩真心话的游戏,问到一个问题:你初恋是小学么?我答:暗恋是小学。就像《岁月的童话》里广田和妙子的关系:我喜欢你,我不说,你也猜得到。小孩子的喜欢,青春期之前的喜欢,没有激素参与的喜欢,这种童年的感情最为纯粹。纸月留下来住宿,桑桑兴奋地大雨天在院子里甩着油纸伞唱歌:我十五姐十六……,扰一群白鸽在雨幕中翻飞。半夜偷听纸月和妹妹聊天,偷偷灌一瓶水漏到纸月床上。故意扮小丑吸引纸月的关注。小流氓欺负纸月时,倔强坚定地挡在纸月前面。为了争和纸月配对手戏而吃闷醋。
女孩的童年,有男孩会扯你小辫,偷偷戏弄你,为你闹过心思。
男孩的童年,有女孩偷偷看你,小声议论你,收集过你送的小东西。
这和长大的爱情不一样,没有跟风,没有需求,没有压力,单纯喜欢而已。
故事更像是70年代的,但依然有八零年代很多童年的元素:
小卖部的陈醋,那个铁皮漏斗我见过。
油纸伞有过,很粗的伞柄,竹子做的,很结实,但是很涩,没有一把子力气,小孩子很难打得开,晴天要拿出来晒,要不很容易发霉。
会操表演时,那一拨台上的领导,一水的蓝色中山装,九十年代初,我念小学的时候,中山装还是中年男人必备的正装,那也是中山装最后的辉煌岁月。
女孩下课跳皮筋,男孩下课玩掐架。
童年,担心无外乎,默生字错了怎么办?课文不会背怎么办?作业还没做完怎么办?今天丢了个橡皮怎么办?小明或小红不理我了怎么办?尿床了怎么办?饿了怎么办?吃多了胀肚子怎么办?不想洗脸,不搽香香可不可以?偶尔逃课可不可以?夏天去玩水可不可以?
现在不担心这些了,是更多的焦虑和恐慌,那所童年的草房子,散发麦草的清香,再也住不进去了
4 ) 多面桑桑
看了电影《草房子》被曹文轩笔下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孩子所折服,桑桑,杜子康,秃鹤,纸月····· 桑桑的性格有着这个年龄阶段的男孩子所共有的个性顽皮捣蛋。班上从板仓转来了一个女同学——纸月,桑桑在教室的窗口看到了新女同学要回家了,特意从家里抓出鸽子骗妈妈说去放鸽子,到河里洗了个澡纸月从桥上走过来,他特意装作偶遇的样子,但是并没有引起纸月的注意。学校开大会,桑桑妈妈在操场晒被子,被温老师看见大声询问,引起了纸月回头,桑桑生气的把被子扔了下去。纸月来他家和他妹妹晚上一起睡觉讲悄悄话,桑桑把水从楼上偷偷倒在她妹妹的被子上。班上编排剧目,杜小康演的A角,纸月上前和杜小康对戏的时候,桑桑冲出去把秃鹤的帽子抢走了,大家都去嘲笑秃鹤的光头了,他把秃鹤的帽子挂在了风车上,秃鹤伤心的躺在地上不想上学了。为了吸引纸月的注意,甚至不惜在大夏天穿鞋棉大衣棉大鞋,戴着帽子,在操场撒疯,秃鹤过来了,大家又去嘲笑秃鹤的光头了,风头又被抢了……这时的桑桑是不懂事的,调皮的,儿童不会掩饰自己的情感的,表达感情是很直白的,虽然在抢秃鹤帽子的时候是很无礼的,但是不能因此就认为桑桑是个坏孩子,儿童是发展中的人,他的身心是稚嫩的,需要大人们科学合理的引导,不能因为他们做了一些错事就认为他们的品德是坏的,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可塑的。 班上排剧目他和杜小康演同一个角色谁也不让谁,彩排的时候出现了两个长官,观众们又强烈反对一个不是光头的学生演光头,桑校长无奈选择让自己的儿子剃光头去出演这个角色,那个时候剃光头是做了违法乱纪事情的惩罚,桑桑也很不愿意剃光头,妈妈也不肯,桑桑问爸爸是不是因为我是校长的儿子就要我去剃光头,为了学校的荣誉他答应去剃光头出演那个角色。桑桑的这种做法我很佩服,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可以为了集体的荣誉,放弃自己的某些重要的东西,舍己为人。为了保护纸月,勇敢的让纸月先走,结果被他们毒打了一顿,还冒险的跳下了河。杜小康家里破产了,不能再上学了,曾经的死对头离开了学校,本应该高兴才对,桑桑明白了原来自己最好的朋友是杜小康,他梦见杜小康家的鸭下蛋了,可以重回学校,但是杜小康家又遭变故,为了让杜小康有书读,桑桑偷偷剪了他爸爸珍藏大半辈子的代表荣誉本子,不顾爸爸知道后被会大打了一顿,想把书本抄在本子上让杜小康得以继续学习。儿童虽然年纪小,但是也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的认识没有大人们那么全面,但也在经历的事情中一点点一点点的成长。他们有时候在大人看来的“无理取闹”或者做出一些啼笑皆非的事其实是大人和儿童对同一个事物的不同看法,成人们走进儿童的世界才能了解儿童的真实想法。不要认为儿童这个做不好那个也做不好,其实放开手,他们也能干的很好的。
5 ) 生活的简单
我记得在初中某本语文课本里,有一篇文章叫《孤独之旅》。这是我对油麻地的第一印象,杜小康是我接触的属于油麻地里的第一个人。从课本下面的解释中得知,这篇文章节选于《草房子》,作者是曹文轩。而后,我便开始寻找这本书,像杜小康期待他养的鸭什么时候生蛋一样。终于在高三暑假找到了这本书,也许心情不再像当初那么激荡,但是却有一种似是故人来的亲切。而我在之后也看了曹文轩的其它作品,如《细米》、《红瓦黑瓦》和《青铜葵花》等。但是我还不知道他的作品已经早就改编成电影了,直到这之前才听一个语教专业的同学说起,便迫不及待的去看了。
什么是美,什么是爱,什么是尊严。这好像都是曹文轩想跟我们探讨的问题。电影标榜为儿童电影,但是儿童电影不只是给儿童看的吧。
影片有纸月转校到油麻地小学开始,最后到桑桑的病好为结束,中间也历经了很多故事。纸月来了油麻地而后又走了,蒋老师终究没有跟白雀在一起,陆鹤终于在同学们面前找到了尊严,杜小康虽然家道中落了但是依然在努力,桑桑得病了在喝了好多苦药只好也健康起来了。这一个个小故事串联起整部影片,而影片的主人公桑桑也在历经了一件件与他有关,有他参与,或者亲身经历的事情之后,成长起来了。
我不是一个容易被感动的人,尤其在这个浮华的社会,感动有时会被人误解为矫情。最近很多人在热议《桃姐》有多让人感动,也许这个世界真的有点病态了。很多人自己的父母对自己有多么好,却从来没有发现,还一味的抱怨生活有多煎熬。但是却又随波逐流的到电影院去看一部由人演出来的电影,想从中找到流泪的感觉。实话说,我看了《桃姐》,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感动,我以为会是刘德华很尽心的照顾叶德娴饰演的桃姐,而在其中会有一些细节让人感动。但是我错了,貌似影片的主题并非煽情,而是在表现老年人的孤独。许鞍华是一个细腻的导演,也许是女性的特性,她拍的电影有一些温情的地方,又如《天水围的日与夜》,当然这个与《天水围的夜与雾》有着天壤之别。在《草房子》里,却有多处让我流泪的地方:当秃鹤演完戏一个人在河边哭泣的时候;当白雀出嫁后蒋老师在吹笛子时;当桑桑与杜小康在油麻地小学门口对视时;当桑桑得病后父亲在医院与医生争吵时;当最后桑桑坐在屋顶喊大家的名字时,我是彻底的被感动了。
影片没有刻意营造一种美的意境,朴素是影片的基本基调。但是美感却也从中像温老师的药香一样弥漫开来,无论是那一望无际的芦苇,简单简朴的校园,那一直转动如时光的风车。美丽是不需任何修饰就可以让人为之动容的,像日出普光一般,洗涤每一叶被露水和灰尘蒙蔽的花叶。让人不禁怀念那些无忧无虑的童年,有简单的玩具,有朋友,有单纯的情愫。没有所谓明媚的忧伤,没有考不完的试,没有人情冷暖的复杂,没有就业的压力。那里所有的感情都是单纯的,无论是讨厌、喜欢还是敌对,都是暂时的。桑桑会嫉妒杜小康,因为他学习好,家庭条件好,但是桑桑的嫉妒没有演化为对杜小康任何实在的攻击。桑桑为了吸引纸月的注意,唱歌,大热天穿棉袄,因为妹妹讲他坏话而不开心。同学们对陆鹤的嘲笑,陆鹤为维护自己的尊严而采取的报复等等。这些感情都是建立在孩子们天真的世界里的,没有毒蛇的指引,所以不会伤害彼此。
不想对影片做过多的解析,因为没有过多的技术性问题需要解析,也因为有太多感情需要沉思。类似的电影很多,也许看的多了,就会相信世界还是没有想象中那么残酷吧。多想一直生活在童年里,有哆啦A梦,有超人,还有皮卡丘。要是真的没有办法的话,就只好在电影中寻找那简单的快乐了。所以,有时间还是该放下所有事情,好好看一部简单的电影。也许《中央车站》会告诉你信任是什么,《小鞋子》告诉你梦想其实可以很简单,《菊次郎的夏天》会让你发现任何人都会是可爱的。
想温习一下流泪的感觉,想体会一下简单的快乐,不如去看看《草房子》这部电影吧,不必知道导演是谁,不用看演职人员表,你只要看电影就好了,只要看那片油麻地里看不见尽头的芦苇,看那个朴素的校园,看那些可爱的人们。
6 ) 《草房子》——致童年
草房子,一个神圣而美好的地方,它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也在我们的心里,每一个童年里。
陆鹤,杜小康,纸月,桑桑,他们代表着童年的成长。
陆鹤的光头让他感到羞愧,其实这是孩子童年的个性特征显现,人格建立的具象表现。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然后害羞于此,觉得很难堪是我们童年的真实写照。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接受自身的不同,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杜小康从首富之子,到家道中落,再到芦苇荡养鸭,最后在校门口摆摊,他是变化最大的孩子,由高到低。有多少成年人都无法承受的磨难,他都挺了过来。学会面对周围的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
纸月,孩童时期性启蒙的代表。她的俊俏温柔给桑桑,给童年的孩子们对性的朦胧认知。会让你不经回忆起童年时光中某个可爱的小姑娘,又或者是某个帅气的小伙子。
桑桑代表的是最沉重的事情,那便是死亡。桑桑最后从得病到治好,他说他已经死过一次了。是啊,小孩子一开始哪里知道死亡,哪里知道失去。直到某一天,他们会从天真烂漫中发现,原来这世上有那么多的遗憾,又有那么多的美好需要去珍惜。
蒋一轮和白雀给桑桑打开了一扇成人世界的窗户,温幼菊教会了桑桑要学会勇敢的面对疾病,面对死亡,桑乔则是浓浓父爱。
电影里面还原了我们梦想中的油麻地,还原了我们的童年。它不仅仅去还原童年,它是在告诉我们什么是童年
7 ) 最爱的电影
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导演,除了《草房子》还有什么作品吗?人们对他几乎一无所知。这是一部异常真诚的电影,里面淘气的、秃顶的、学习不好的、出身可疑的、娇生惯养的孩子们,个个都活出了自己的尊严,活出了自己的诗意。一部给成人看的电影,却由几个孩子角色支撑起来,这样的电影实不多见。
8 ) 唯美·简单·用心(原创)
《草房子》,一部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用桑桑——一个善良淳朴的孩子的眼光真实还原了小说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加以适当改动,不脱离原主题的同时,兼顾了电影的流畅及情节上的衔接,是一部难得一见的经典。
这部电影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唯美。在电影中,时间仿佛是停滞的,在油麻地这的空间里,有着一种唯美的意境。大片大片的芦苇,青中带白,不时有一群鸟儿从中飞出,一条条小河穿插其中,来往的船只也成了这里的一道风景。一幢幢简朴又不失温馨、简单而不简陋的草房子,凌乱又似乎有序地排着。缓慢转动的风车,堆满干草垛的打麦场,这一切,都安静地坐落在油麻地这块土地上,显得那么美丽,那么和谐,就这样静静地,静静地,诉说着一个唯美的故事。
电影以桑桑为主线,用回忆形式,将故事娓娓道来,开篇即呈现出一丝神秘感,将观众带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经过改编的故事自然地在油麻地发生着,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也没有激情澎湃的对白,这一切,就这么安静地发生着。
电影看似简单,简单的人物设定,简单的布景,简单的故事,还有那简单的桑桑。没有惊天动地的情感,没有华丽的道具,没有当红演员,对白也大幅选自原小说。但我觉得,这么多的简单,加起来就是不简单,这么多的简单所呈现的是一种情感上的纯粹, 一种生活中的朴素, 一种精神上的淳朴。 生活,本应简单,何必那么复杂?
在这简单的背后,却是用心的制作。电影能在原有情节基础上进行适当改动,而没有滥竽充数,一律照搬,使得情节流畅,自然。演员素质很好,虽不是当红演员,都很用心地去演。曹丹那阳光中带一点的羞涩,偶尔嘟起的小嘴巴,不时荡漾在脸上的傻笑,经常弄脏的小手,总喜欢在眼中打转的泪水,稚嫩的嗓音,忧郁的眼神,可以说是将小说中的桑桑完美诠释,让人觉得桑桑就应是这样子的 。此外,剧中其他演员的表演也很用心,使得电影看下来仿佛没有一点瑕疵,将故事的意境美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这些,没有认真用心的态度,是不可能做出来的。
电影里桑桑对纸月微妙的感情,蒋一轮和白雀纯洁的恋情,杜小康对桑桑的友情,桑乔与桑桑的亲情,都无不令人感动。特别是桑桑与杜小康在校门口对望的神情,桑桑坐在屋顶上摇动上课铃并大声点名的情景,更是让我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为着桑桑与自己的长大唏嘘不已。这些,都引起了心中的共鸣,正是电影的成功啊!
电影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唯美·简单·用心,以用心的态度制作出唯美的简单。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是对原作的提升,对原作的致敬,对美好童年发出的赞歌。它比原作更能沁人肺腑,比原作更美,更能体现对童年的不舍。在电影中,时间仿佛停滞了,却又能清晰感觉到童年的流逝,电影是成功的,是美丽的,就像一眼清泉,缓缓而流;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那,就是童年。
因为桑桑,《草房子》很美,因为曹丹,《草房子》电影更美了。
愿这唯美·简单·用心的经典永恒……
在动情方面虽然不及《我们天上见》,但是此片在中规中矩的拍摄手法上,有几处闪光点,比如秃鹤的设计将此片的价值拔高了不少。关于回忆的电影,一排草房子里发生的几个故事,刻画的还算真实,有那么三两处的惊喜,可也不多,勉强3.5星吧。
哈哈我就记得我看过这部电影!~初一时候在电影院看的,忘了是学习强迫的集体活动还是用发的电影票自行组织去看的,当时就觉得好看呀
三星和四星间犹豫了很久。《草房子》这本小说我看过,我觉得更适合改编成单元剧,拍成电影免不了有种照本宣科的感觉。不过,《城南旧事》文本模式不是和《草房子》也一样吗?《城南旧事》拍成电影感觉就井井有条的呀。这电影有些地方还是不错的,比如那些农村风光,比如那些音乐,比如那些憨厚朴实的演员。片子里最后那场戏拍得很好,桑乔就像虔诚的教徒沐浴圣水一样,兴奋地用脸用手接着儿子撒出来的健康的尿。
相比原著,电影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视角的转换。电影采取一种回忆的方式,以桑桑的视角来展现,而原著则采取上帝视角。影片忠实还原了原著,既继承了小说纯朴自然的风格,又为我们这些新世纪中人展现60年代苏北水乡风光。可由此带来的是叙述的琐碎和人物刻画的单薄,拍成连续剧可能更好些。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都是老戏骨啊 金亮的爸爸就是适合演爸爸
每一个细微的场景和物品连起来就是一代人的童年记忆,又远又近,坎坷的、羞涩的、愧疚的、快乐的、感动的人生体验,以及友情,亲情,尊严,成长,和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都封存在一个名为童年的酒窖里,就不醉人却历久弥香一部给大人看的儿童片一部每一个即将面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家庭都应该观看的教育片
发生在油麻地的童年故事,桑桑最后在屋顶为那些可爱的人点名,才发现许许多多的人早已慢慢离场,那所童年的草房子,散发麦草的清香,再也住不进去了。
我始终认为,把曹文轩的作品归为儿童文学,是中国儿童的万幸,这可能是我孩提时代看过最棒的小说,云淡风轻寥寥几笔便话尽青春之殇,生活之苦,这些东西注定会成为一代又一代儿童一生的财富。同时,或许也是成人们的不幸,他们正在以幼稚之名错过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不过,这个电影倒是拍的一般,只选取了书中的主要情节而忽视人物心里的波澜壮阔。
比起曹文轩的原著,影片转换了叙事视角,颇有些流水账,囿于时长而做出的剪辑影响了情节流畅。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改编大多有一种积弊,文本优秀受众明确,又受到篇幅限制做出取舍和改编,以致流于表面走马观花雨露均沾,缺乏打破束缚的精神。大多时候是一种“庄而不谐”的态度和第三视角,虽然客观,但容易成为“五个一”之类XX报告文学作品。翻看金鸡百花奖近二十年最佳儿童电影,令人一言难尽,形格势禁,桎梏之下,更是无语。
影片像叙事散文一样,这其实是一个关于失去的哀伤故事。童年呀,何尝不是如此。
之前看过,居然只记得杜小康的片段,如今重看一遍,不错,讲了四五个小故事。
童年成长往事,现而今如此优秀的校长哪里找,剧中有纸月,查了一下还真有纸姓。纸月和校长杜源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导演的镜头语言平和、朴素,以一个孩子的眼光去透视,涂上了几分颇具“孩子气”的梦幻般的色调,即在美好人性的预设前提下追求一种童年记忆中的甜蜜的忧愁。影片塑造的桑桑形象和同时代其他儿童电影中塑造的小兵张嘎、潘冬子等形象比较,是独树一帜的,桑桑仿佛脱离了革命的符号,从自己的视角描述一代成长故事。
6/10。通过特定的视点和意象组合连接散文状态的结构,开头跟拍桑桑走进教室,转头顽皮一笑,定格在黑板上我的梦这几个字,表明桑桑的视点贯穿始终,而纸月的戏份都伴随着桑桑对异性的懵懂;在抒情化意象上,屋顶的白鸽、水、桥、芦苇荡和转动的风车,相似意象组合的构图之美达到了情绪上的统一,某些符号蕴含做梦的成分:白雀另嫁他人时蒋老师丢掉了笛子,当杜小康家养的鸭下蛋,余晖中双手捧着带有鸭毛的鸡蛋,结尾桑桑终于被医好,父亲兴奋地淋浴在桑桑清澈的尿中,诗化的镜头更呈现出一种哀伤又相信圆满、相信美好的童心。但影片有意淡化了文革的苦难,同学们认为光头就犯罪的旧观念,对陆鹤的歧视与孤立,还有父亲作为校长的政治权威,都隐藏在打扫墙上的奖状、印有奖字的白色衣服等道具里,这种意识形态对童年的侵犯统统美化为在磨难中成长的幻想。
太可爱了吧!对孩子的状态(行动)的捕捉既在一些关键的场景格外精确又在有些地方显得生硬而过火(陆鹤和纸月/桑桑)。其实应该再长一点的,有些地方显得快了,有种急促地逼迫着叙事前进的感觉,要是能再长半个小时,中间的那几个事件的叙述再缓一点就好了。尽管说了这么多,但还是真的被打动了,陆鹤用自己的方式赢得尊严的那一刻,一个孩子在跨越自卑,看到桑桑为杜小康做的那个笔记本——好久没有被如此正能量却又那样真挚的东西打动。校长背着桑桑走出去的时候那几个孩子眼神的特写,那是一种属于孩子的“真挚”的,一个孩子对另一个自己的伙伴的关切。当然还有那个有趣而又优美的结尾,杜老师说这是一种东方的美学,这是弥散在草垛、芦苇塘、风车之中的、属于上个世纪的中国的、散发着泥土、风和阳光气味的美感。
纸月!!! pppps 最后尿出来的那段真的可以算是我童年阴影了好吗!
小演员的表演很出色
7.5没看过原著,单就电影所呈现内容是人物雨露均沾,大家的故事东说一段西说一段都讲讲,颇像小学生记流水账,而某些段落有跳跃性又急促收尾,最明显是秃鹤唱戏,刚上台帅不过一秒就在湖边哭了(不知道是不是删减版原因)所幸影片后三分之一感触颇深,学校门口摊位铺陈开无奈、纪念本上一字一句写满友情、纸月护身符注入祈愿、教室里一双双眼睛回望关切、后背和脚步传递父爱,这里面融合的情感如同电影里湖水流到心田最柔软的地方,会让人不自觉回想起小时候与家人和同学相处的点滴(我记得有次春游吃泡面被开水烫到大腿,后来全班同学来我家看我)然而结尾的一泡尿又把人恶心坏了,想要表现父亲因儿子病情好转而欣喜若狂状态可以理解,但也用不着以一种接尿洗礼的重口味方式呈现吧,md以后看到杜源这个演员我都有心理阴影了o(╯□╰)o
1.第一印象:这60年代的电影却有一股90年代的感觉;2.要用105分钟电影的时长讲述一部长篇小说的故事,就免不了各种情节浓缩及删减,可能原著作者曹文轩又有心保留好些人物及线索,以至于整体剧情琐碎、跳跃又仓促,但其中朴实的生活感依然足以吸引我从头到尾耐心地看完;3.最后为了表现桑桑恢复健康的欣喜,就让他在草房顶上撒清尿,让爸爸开心大笑地用手去接尿……这如天降甘霖的镜头设计真是让我产生一股爸爸要喝下去的别扭感,而后还继续拍桑桑直接尿在爸爸脸上的镜头也是挺怪异的(这泡尿真是够大够久够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