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把一部下饭剧恋恋不舍看完。下饭剧,顾名思义,就是可以轻轻松松边吃饭边看的剧,它的台词一般不会输出太密集,不然一低头抬头挑葱、姜、蒜的功夫,埋伏笔的镜头已经跳过了,后面的发展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或者背负着压力,紧盯屏幕,间隙趴两口饭,看得心累,吃得也不畅快,都不是合宜之选。
上一次选了《一人露营》,男女主角都不会见面,男生代表不会做饭,只会开罐头的那一类人群,女生则是钓鱼、摘野菜手到擒来。大木健人和科长、老爷爷相遇碰撞出的人生感悟已不太记得,画面绿色自然,食物简单朴素,吃一口自己炒的菠菜,瞥一眼七子炸的天妇罗,一会儿就把饭扒完了。
不久找到了新的剧集《我的事说来话长》,说是找到不够准确,具体来说是拾起。去年底已看了差不多一半,有个能够开车陪着去海边,而不是不懂少女心思,立刻站位父亲角色,开始一刻不停嘲讽的舅舅真幸福。在春海说出不去读高中,而是想直接接受职业训练,成为电台主持人时,他先是不耐烦,着急想吃刚出炉的炸猪排,后来开始认真考虑这个幼稚的想法,借随机测试点亮她的真实心意。
里面的人都太温柔了,岸边房枝作为妈妈,不强势,看起来不那么操心,默默照顾儿子,作为可爱的“魔女”,接受着牧本和檀野先生的追求,但是她心里像明镜一样,明白如公孔雀一般的男人可不适合自己。光司姐夫,一到岸边满开始胡搅蛮缠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赞同,然后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去责怪满,即使偶尔有抱怨,也是柔柔的,轻轻一句带过。姐姐秋叶绫子,每天咋咋唬唬,还是在为满谋划,该怎么走出第一步,怎么去工作。连bar clutch的员工海星,都很关心满,阿满因为和老板明日香的恋情告吹,不敢再去店里,他专门跑到家里去找满,传递对于“老顾客”的重视。连他昔日的恋人,明日香都会直接嘲讽他以给她做饭为人生追求的想法,把这个闲散的狮子驱逐出去,找点真正的事情做。
一大家人,还有一堆“外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不是为了输出什么金句,就是舒舒服服,过日子。失业的时候穿灰色运动套装,冬天把脚伸到暖炉里,躺着感慨“太舒服”,第一集和最后一集都要一大家人一起吃寿喜烧。在家待业六周年这么沉重的话题,被处理得举重若轻,阿满也不是个抬不起脊梁的废人,他在家还是语言输出王者,永不落下风,他有时候可得意地像个战胜的公鸡。
只是它有个小缺陷,到了最后两集,要往主流价值观收编,不论是坚定不结婚的《家族的形式》,还是拒绝去上班的《我的事说来话长》,临到末了,治愈了八集观众的温暖棉被,盖不住脚。不结婚的人立马看对了眼,不上班的悠闲族,周末在街上散步,余光撇见的都是在奉献价值的人们。结尾可以更加多元化,甚至没有一个形式意义上的末尾都可以,不用岸边满在桥上走,姐夫一家人、餐馆的常客园田都要给他加油,马拉松人那么多,现场加油声此起彼伏,他听不到的,请克制煽情。
行至结尾,耳边响起阿满的名句,“要是用最短时间,走最短距离度过一生,那欢愉的果实可不会砸到你头上哦。”春海还在问:“欢愉的果实是什么?”满郑重其事地回答说:“那是只有不借助导航与互联网,甘愿绕远路的人才能找到的,小小的奖励。”它就是一个人精神出差的小小奖励。
1、 31岁,男,二十出头辍学攒钱开咖啡厅,创业失败后在家待业至今。收入来源:啃老为主,偶尔打零工。单身,兴趣是做饭和躺在床上听广播节目。 这是日剧《我的事说来话长》的男主角岸边满,简称啃老男。听起来是很凄惨的人设,可是伟大的编剧硬是妙笔生花,让观众和他的母亲一样,一边喜欢着他,一边无可奈何地摇头。
他不工作、啃老,比谁都理直气壮:当初想要开咖啡厅那种热切的心情,再也没有产生过。庸庸碌碌的工作,纯粹是消耗人生。我没有放弃人生,而是在寻找自己想做的事情。只不过,找了六年还没找到而已。 没有梦想,人和咸鱼有什么差别——对嘛,那就开开心心当一条咸鱼好啦!
就算难以洗脱啃老罪行,男主角的啃老力度也非常有限,不过是住家里、吃家里,偶尔替母亲办事私吞一两千日元。 这阶级固化的时代,谁人不啃老。“勤劳勇敢”富二代动辄拿几百万去创业,还要自称self-made,就是“自尊自立”上班族,也不免从家里借个几十万上百万来付首付。跟这些比起来,单身待业低欲望的男主角根本是经济适用型啃老。况且,他每天给早起的母亲冲泡美味咖啡,做简餐喂饱自己,还坚持运动、时不时读书,保持身心健康。不得不说,简直令人肃然起敬。
这位挺直腰板不工作插科打诨的啃老男,引发人思考一个严肃的哲学命题:倘若家里的财产足以支撑基本的生活开支(比如,在一线城市住着一套房子,还有一套收租金这种规模的迷你资本家),人到底为什么要工作?
2、 看这部喜剧又哭又笑,如此投入,多半是因为看到了自己。我刚过28岁生日,没有工作过,有一点收入,偶尔向父母要钱。每天睡八个小时,去图书馆看一些书,兴趣是做饭和看电视剧。和男主角最大的区别就是,我正读着一个美国私立大学的社科博士,看似拥有远大前程。但我自己明白,名校博士不过是一个壳,挡掉一些他人的指指点点,剥掉这个光鲜的外壳,我和男主角没有分别,只是比较怂,不敢理直气壮地不工作。
大四的时候,我做过三份实习,两个国际组织,一个学术机构,听起来都是很厉害的地方,去了才发现每个人不过是庞大行政怪兽里的小小螺丝钉。工作内容琐碎但并不难,每天早上去上司办公室听候发布,把任务记在便利贴上,再一个一个划掉。 处女座的严厉上司对我很是满意,我却由此对工作这件事情产生阴影,看上司、上司的上司,也毫无羡慕的感觉。于是毅然逃进研究生院,读完硕士又读博士,坚定地赖在学校体系不出来。
前阵子见到一位学姐,杀出重围,找到了很好的教职。她向我布道:搞学术如同创业,有entrepreneurship的人才能混出头。申请研究经费,就像找天使投资,拿一个想法叫别人掏钱;做调研要上山下乡,四处递名片,逢人就叫总;去开会要拓宽人脉,建立关系网;job talk嘛,更要自信幽默、惹人喜爱,听说连晚饭时讲的笑话都纳入考核。论文固然重要,核心产品硬功夫,但在论文之外,还要如此八面玲珑才能走上学术花路。 学姐穿着theory剪裁简洁的黑色连衣裙和Tory Burch平底鞋,干练亲切、充满魅力。就算不在学术界,她也会是咨询公司的高层、律所最年轻的合伙人,就是那种一定会发光的人。
我为了逃避工作进入研究生院,到头来发现这竟是最难的工作:不光要有工作热情,还要有企业家精神,才能免于失业。 哎——这可真是一个大乌龙。 3、 所以,人到底为什么要工作?或者说,为什么要努力工作?最简单的答案:为了吃饱喝足,为了更好的生活。再正当不过的理由。如果家里揭不开锅,当然得工作,工地上的工人,公园里的保姆,没有余裕去思考这个问题,他们没有不工作这个选项。能问出这个问题的我们,多半是吃喝不愁、且喜欢胡思乱想的小资知识青年。(自我反思:心比天高、人比猪懒)
什么是好生活?欲望是无底洞,买了小公寓还想要大别墅,孩子得上国际学校吧,几万块的羊绒大衣真好看。当下中国城市中产阶级的焦虑没什么特别的,这是资本主义的魔咒,叫穷人富人都不可松懈,永远拼命工作,永远追逐更贵、更新、更大的欲望。 这样看来,读一些左派批评理论对日常生活颇有好处,个人生活是清贫了一点,但可以在宏观上搞批判呀。反正,我看金融界满身名牌金光闪闪的朋友,是真的一点儿也不羡慕。一天只能睡五小时的话,怎么样也不能算更好的生活。要是像剧中啃老男或是我的东欧朋友一样,对物质生活全无向往(我还不行,理论水平不够),那就更没有理由工作了。 只要想得够开,就能快乐躺平。
成功学鸡汤又要说:为了梦想,为了成就自我呀! 这个理由比较难反驳。厚脸皮如啃老男,都难逃梦想的说辞,想要做内心充满热情的工作,想要做只有我才能做成的事情。可世界上,这样的工作到底有多少呢?除了各个行业顶端极少数创作性或是高技术的工作,绝大部分人都在做着辛苦、消耗的重复劳动。外卖小哥、餐馆服务员、各种各样的办公室文员、行政岗位,就算是看似鼓励创造的学术界,也充斥着对个人体力和脑力的剥削与压榨。 我甚至怀疑,梦想不过是成功者的马后炮,因为获得了世俗的成功,回过头在自传里编造一个痴情追梦人的形象。尤其是看到电视上罗振宇这种占了便宜的中年油腻精英鼓吹996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命,只想大骂:去你丫的! 4、 最后一集,男主角穿上西装去面试了,一个家人推荐的当地政客秘书的岗位。他终于脱掉运动服,迈出家门,在笔记本上用粗体写下:やれ(干吧)。走在去往面试的路上,音乐响起,家人朋友在远处为他应援:加油啊,不要输给自己啊,挺起胸膛,自信地向前走! 男主角一边走着一边忍住泪水。那个眼泪成分太复杂,有挫伤的骄傲,重新开始的勇气,还有迷茫和自我怀疑。再怎么特立独行、骄傲自负,这些年也积攒了许多默默承受下来的委屈与心酸。甚至,待业六年又三个月后,他还是没有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是一个折中之举——干吧。
日剧没有描绘“通过工作实现梦想”这样的理想图景,这让我更喜欢这部剧了。倒数第二集,男主角在工作日的街上看着工作的人们,搬家公司的工人,店里的伙计,大家都在勤勤恳恳地做着平凡的工作,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男主角流着泪向社会迈出的这一步,大概也是一种充满无奈的成长。 工作只是工作,如此而已。就算不能实现梦想,也可以养活自己,让母亲放心,让姐姐开心。下班之后,可以更心安理得地回到家,和家人一起享受美味的食物,讲着好笑的废话,如同扫地机器人回到充电桩一样。
不是为了无尽的物质欲望,也不是为了梦想的空洞说辞,更不是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是想要作为一个社会人得到亲人朋友的认可。 这又回到项飚所说的“附近”。工作既不是原子化个体的残酷丛林竞争,也不是为了某个抽象集体的伟大献身,而是为了周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硬着头皮做出一些努力。这个温情中带一点丧气的答案更打动我。说到底,人还是活在具体的关系里。 5、 前几天听一位老师说,她给找工作的博士生写推荐信,发了四十几封,工作还没着落。两年后,30岁一事无成的我也终将无处可逃,不得不找工作,向社会迈出沉重的一步。走在意念中的大路上,一定也会一边流泪一边听到家人朋友的叫喊吧:XX,加油啊,挺起胸膛,不要放弃啊!
【公众号:一个馕】
也是很喜欢这部剧。不过,观剧时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记录下来的心得。就是觉得好看。刚刚看到了目前排在第一的评论《话说回来,人到底为什么要工作?》,有了点感想,写一下。
为什么要工作,以及认真地工作,原因其实很明了。现代社会的基础之一,是分工合作。每个人的生活质量,都取决于工作的质量。即使是不需要自己工作的富人,如果花钱买不来他人有质量的工作,也没有幸福感可言。因此,认真工作的人们,是现代社会幸福的基石。
现实中,普通人更需要以自己的工作质量,换取生活质量,社交质量,社会地位。
一个干这行的人,一个干得好的人,一个行业的优秀人物,一个行业的巅峰人物,通过工作换取的生活质量、社交质量和社会地位,是不同的。
一个平庸的医生,一个负责任的医生,一个优秀的医生,一个大门未知子。即便如大门这样,格格不入,见谁怼谁,用神一般的医术,破坏了每一任院长的私心或计划,仍然得到了每一任院长的信赖和尊重。而院长的小舅子,即使是科室主任,大家也不过是表面上的恭维而已。
呃…画风好像跑偏了,大家换成自己熟悉的行业想就可以了。
并不是说自己所处的环境,或者整个社会逼迫自己认真工作,只要自己还受马斯洛需求的支配,认真工作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行为。如果希望过上高质量的物质生活,以及获得尊重,却又不想认真工作,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应该是对这种想法感到难以理解。
马斯洛需求的最高层,自我实现的需求。当自己处于一个领域的巅峰,就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认同了;在工作中,最大化地发掘自己的价值,实现自我认同。
想象一下,如果世卫组织给大门颁一个“世界最NB医生奖”,大门会有兴趣吗?一定还是耷拉着那张脸,说:“いたしません!”实际上,对外来认同感兴趣的人,都是愧不敢当的人。
比如,某个与世卫组织影响力相当的世界组织,颁了一个“世界最NB交易员奖”给你,但要求是此生只能从事交易工作,不得从事其它行业,否则枪毙五分钟,九族发配索马里,与披甲人为奴。你要吗?普通市场参与者肯定不敢要,知道自己没有世界最NB交易员那本事,收了以后喝西北风过日子啊!如果自己已经有了世界最NB交易员的本事,肯定也不想要,万一自己以后想干点别的又干不了,要这破奖有个鸟用!就算这奖章是黄金做的,对于真·世界最NB的交易员来说,一口水的工夫也就挣出来了。
荣誉,对于有兴趣的人来说,是自觉无能的华丽外衣。
因此,现实中,对虚名感兴趣的,一般是两种人:靠外来荣誉获得自我认同的人,以及靠虚名骗钱的人。
我喜欢工作里所包含的内容,那个让你发现自我的机会。发现你自己的真实——对自己来说,而不是对别人来说的真实,发现任何别的人永远也无法知道的东西。——约瑟夫·康拉德《黑暗的心》
通过工作中获得自我认同的体验,是外来荣誉给不了的;也是处于相同领域底层的人,体会不到的。
交易工作的目标,是赚钱。不过,钱给不了交易者自我认同。例如,一个尚在成长阶段的交易者,赶上了一个暴发的交易,很高兴,觉得自己很厉害!一个成熟的交易者,看着自己有亏有盈,算总账是获利的交易记录,颇感欣慰或无感。前者显然不及后者的体验好,因为前者不知道这个暴利是否还能复制,后者则对自己的交易有合理且现实的预期。
跑题有点远了,现在回到《我的事说来话长》。
有一天在网上看到,百度居然有一个家里蹲贴吧。就想看看岸边满这个家里蹲在家里蹲吧的影响,就到吧里搜了搜。截止到现在,只有一个关于《我的事说来话长》的主题帖,其中只有寥寥几个回帖。
一个比较明显的原因是,岸边满同一般意义上不愿意工作和社交的家里蹲不同。岸边满有工作能力,社交能力也很强,更是不抵触走出家门。所以,岸边满这个人物,可能很难引发普通家里蹲的共鸣。
《我的事说来话长》,实际上是一个关于怎样走出人生低谷的故事。引发的是那些,同样在人生中遇到低谷,渴望理解和温暖的人的共鸣。
那么,岸边满这六年没有交代的空白,以及三个月的思想突变,就值得进一步发掘。
同时,岸边满也不是一个纯粹正面的人物。大的问题,比如啃老、吃软饭、没孝心,应该是很难洗白;可能有争议的,比如随便和女人上床;不失大节的,比如贪小便宜、缺乏体谅等。
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一身毛病,平平无奇的人,是怎样引发自己正面感受的,也是一个值得深挖之处。
而所谓发掘,不是指在电视剧中发现细节。当然,认真观剧是必要的,这里所说的发掘,是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去体悟剧中的留白。
好的电视剧,会跟随自己的成长。无论什么时候看,都会从中发现新的共鸣。
撰写这篇剧评的的时候,就想到了另一部日剧《不能结婚的男人》。两部剧有一些相似之处——
1、男主都不是高大上或杰克苏式的男人,岸边满家里蹲,桑野信介讨人嫌。但无论是剧中,还是对观众,都展现了自己的人格魅力。
2、两部剧说的都是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完全没有败帝王斗苍天,夺得皇位变神仙的豪情,甚至两人都有些小肚鸡肠。
3、最终,人格魅力为自己争取了好人卡。但都没有女朋友。
逃避:阿满内心也是矛盾的,也是自命不凡的。用不断地否定别人来保护自己脆弱又敏感的心。
温暖:家里人都是温暖的,真诚,用心在体会着彼此的孤傲,包容着彼此的孤傲。
治愈:阿满走出家门去面试,光司拿起乐器,春海能够笑着面对男孩子,姐姐做了可口的饭菜,互相治愈,在咕噜咕噜冒着泡的生活里,所幸,大家都找到了支点,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高强度高密度的工作间隙,人像浅水洼的鱼,拼命喘息。
睡前我跟小白说:我们看一个不用动脑筋哈哈哈的剧吧。
不知道小白怎么就打开了这个剧(可能是大叔之爱第二部跳水厉害)。
看了没几分钟,我就饿了。
这家人居然在辩论,上好的和牛是应该烤、还是涮,还是吃寿喜烧!边吵边吃了8片贵贵的牛肉!
然后王者小侄女一锤定音:寿喜烧是为了吃充满了肉汁香味的魔芋丝和豆腐!
嗷!看饿了,滚去厨房加热了一碗晚上剩下的饭菜,做了一碗西红柿鸡蛋盖浇饭。并下定决心,明天一定要吃寿喜烧。
刚下定这个决心,他们又开始吃贵贵的生鱼拼盘寿司🍣。
这个剧真是有毒!让不让人睡觉。
简直要爬起来去古北的居酒屋。
虽然剧里每个人物性格都很脸谱化:
妈妈温柔、溺爱所有家人,
姐姐强势、操控狂,
姐夫怕老婆、曾经是乐队成员、现在是个音量不高不够成功的销售,
侄女初三、喜欢的男生和好朋友谈恋爱了,
弟弟坚持啃老6年、嘴贱无敌,有坚强的人生观。
但实际上,他们内心都是很温柔的人,熟知所有人的性格和软肋,也用自己的方式相互守护。
和剧里的食物一样。都是又美味又暖的。
真适合这个冬天,一天疲惫之后对着咕嘟嘟的寿喜锅,边吃边看上两集啊。
还没看完,看完再继续更新吧。
——————————看完分割线————————
没想到看这个唧唧歪歪的家庭斗嘴剧,也泪目了好几次。
最后春海叫爸爸了,大家都为男主打气加油,老客户为了能一直喝到妈妈的咖啡主动放弃追求而只是做朋友……真的是为剧里的每一个人开心。
今年日本有好多关于不工作的剧,《风平浪静的闲暇》也是。好像真正做着自己喜欢事业的年轻人是非常幸运的,大部分人都只是勉力赚一份薪水而已。
停下来,想一想,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固然可喜;但也有可能停了好久都找不到自己到底喜欢做什么——比如小满。
不管怎么样,人生的路,没有标准答案,只能在不停流逝的一天一天中,去找寻自己的舒适点。
我自己也在迷茫中随着惯性漂泊又挣扎了好几年。一直努力工作,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却觉得好像并不开心,做久了都找不到除了经济以外的意义。但停下来,又能做什么呢?
迷茫、纠结、抑郁,都有过。但饭还是要吃。在一顿又一顿,一餐又一餐中,希望能找到让自己开心的路。
周末看完一部日剧——《我的事说来话长》,觉得还不错。很多日剧着眼于社会中的小人物:因各种问题而苦恼的学生,充满压力的上班族,一事无成的中年人……因为很现实,所以看起来很丧,当然也比较有代入感,但是基调依然是积极的,时不时地流露出一些温情,便格外让人感动。
这部剧的男主岸边满是一个31岁的啃老族,自从几年前大学辍学开咖啡馆倒闭之后,就赋闲在家再也没有出去工作过。故事是这样的,男主的姐姐绫子一家由于房子装修,临时要搬回娘家同阿满和母亲一起居住。阿满在家待业六年,母亲房枝一个人支撑着阿满父亲留下来的咖啡店,姐姐住回娘家实在看不下去了,责怪母亲对阿满太过偏爱纵容了他的啃老行为,决定要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让阿满出去找工作。 男主的人设并不讨喜,如果在你我身边出现这样的大龄啃老族,即便人家家境殷实并不在乎儿女啃老,恐怕社会风评也不会太好。但是阿满有一个专长,就是特别会强词夺理,俗称嘴炮,或者杠精。无论别人说什么,他都会立马予以否定,并说出一套自己的歪理,让别人无从反驳,诡辩堪称一绝。他的诡辩让这部剧看起来特别轻松,没有半点无业游民百无聊赖的苦闷。
举个栗子
姐姐问他为什么要把当初做咖啡的工具留着不扔,难道是想重新开咖啡店?
阿满立马否定:如果我对咖啡店还有留恋的话早就攒钱准备开店了,何必等到现在。
姐姐说既然留着也没什么用,那可以扔了吧?
男主马上吃惊脸:姐,你能对着输掉棒球比赛的高中生说,让他们扔掉训练场地的泥土吗?
姐姐一脸懵。
男主继续嘴炮:我看你就是会说出“不就是泥土吗,这些东西放在那儿也没用,还是快点扔掉吧”那种话的人。
是不是胡搅蛮缠,不可思议?并且不露痕迹地引导姐夫光司和侄女春海跟他统一战线,为姐姐扣上了“总是以向前看的名义,逼迫大家牺牲掉对他们来说很珍贵的东西”这顶帽子。姐弟口舌之战第一回合,阿满完胜。
姐姐绫子
标准的女强人,职场白领,执行力强,但也有典型的女强人通病,比较大条,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离过婚,同现任光司是二婚。
姐夫光司
以前玩音乐的,组建过乐队,(当然没火)。遇到绫子后在其淫威下无奈放弃了音乐,成了一个唯唯诺诺的上班族。怕老婆,怕继女,脾气极好,口头禅是“对不起”,窝囊指数四颗星。
侄女春海生
读初三,叛逆期,成绩优异,正处于青春期的烦恼中(自己喜欢的男生被好朋友捷足先登),从未接受光司这个继父,惹不起一族。
母亲房枝
一个很温柔热情的老太太,很有气质,性格好,厨艺好,很理想的外婆人设,备受老头子追捧。
这一家五口住在一起,就相当热闹了。在期望阿满出去找工作这一点上,阿满是孤立无援的,另外四人统一了战线,只是姐姐绫子的方式简单粗暴。但在对付姐姐这一点上,阿满又与姐夫和侄女组成了阵营,毕竟一个妻管严,一个叛逆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相处的过程中,哪儿有绝对的谁对谁错谁是谁非呢,生活啊,就是跟环境、跟自己不断磨合的过程。
阿满的嘴炮不仅体现在跟人抬杠上,姐夫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还念念不忘自己的音乐梦,在他的怂恿下瞒着绫子辞了职,和他一起过上了家里蹲的美好生活,共同创作了《家里蹲兄弟》,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侄女春海因为感情受创,不愿去学校,阿满帮她做心理建设,成功诱她上学;后来春海因为想当电台节目主持人而不愿参加中考,也是被阿满无懈可击的口才说服;姐夫和侄女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关于别人生活中的烦心事,他能一语中的,直接触及问题的核心,唯独在面对自己的生活时止步不前。
阿满的诡辩来源于他超强的自尊心。他并不是不想工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只是还没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但凡有人在他面前提起找工作的事或者给他介绍工作,他都会以充分的理由驳击回去,并让人因为把自己的观念和理想强加到他身上而感到自责。他能够把啃老说成是陪伴尽孝心,把吃软饭粉饰得清新脱俗,就是不肯承认自己也想出去工作,只是迈不出那一步。但那一步终究是要迈出去的,就看在什么时候,谁推得最用力了。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论主题是:如果你的伴侣一心当闲鱼,你应不应该去鞭策TA?正方认为两个人要共同承担两个人的未来,如果一方一心做闲鱼,这种伴侣不负责不靠谱,当然是要鞭策TA共同进步。反方认为生活已经不容易了,所有人都在鞭策你,如果伴侣这时也来加一把火,说不定就是压死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但很多时候,真的是需要别人在背后推你一把才有足够的勇气向前走的。
阿满喜欢的超级女富豪请朋友给他转达两个字:“去吧!”对姐姐他们请人算命一事嗤之以鼻,说是不愿窥探未来的运势,可在经过一个占卜师面前时,听到占卜师也对他说了一句:“去吧!”这两个字便久久萦绕在耳际。和朋友打嘴仗说绝对不会去面试,就好比明明是美味的料理,结果却要被送外卖,这个过程本身就让料理的味道打了折扣。后来却看到常去的一家料理店也开通了外卖业务。仿佛全世界都在对他说:去吧!
当然,最后的结局是阿满最终在家人及朋友的帮助下虽然忐忑但是坚定地迈出了那一步,身着正装,去参加面试。无论面试的结果如何,他都已经成功了:冲破了自己内心的桎梏,跟长达六年的家里蹲说拜拜,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吗?
家里蹲岸边满的故事,说来话长。
父亲去世6年了,每个人都在向新的生活出发。寡妇母亲谈起了恋爱,职场女强人姐姐为女儿的升学烦恼,新姐夫和继女关系紧张。只有男主六年如一日地家里蹲。
姐姐因为家里装修,搬进了老家,故事就开始了。姐姐要督促弟弟找工作,弟弟要和家人斗智斗勇,偶尔还要客串侄女的情感顾问。编剧将生活和美食结合在一起,一锅寿喜烧让他们相聚,一锅寿喜烧送他们离别。新住进来的家人不仅增加了烟火气,也预示着小满的生活要开始发生变化。
每个家里蹲都有他不想面对的事实——创业失败,在父亲生病的时候没有好好对待父亲,是岸边满的心病。他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失败,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脆弱。他和那只乌龟一样,缩在壳(家)里,自怨自艾。
岸边满画地为牢,为自己打造了一个以家为名的牢笼。时间就这样一天天流逝,当他离同龄人的生活越来越远,他就越来越不能从这个牢笼走出去。当他已经习惯了一事无成的自己,他对别人的指责就越来越迟钝,他变得无欲无求了。反正他又没有伤害其他人,他自己的人生,别人凭什么指手画脚?他用嘴炮对付别人的恶意,同时把亲朋好友的关心和帮助也一起拦在门外了。
发现自我的旅程一定是痛苦的,毕竟迷茫就是人生常态。但是,无欲无求真的有那么好吗?当你停下来,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放弃体验生活,你就和人生的本质背道而驰——在生活中体验不同的情绪,在生活中满足不同的体验。
如果找不到想做的事情,那就从不讨厌的事情开始做吧?如果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不如先从好好生活开始吧?没读过高中的电台主播应付不了听众的提问,没经历过人生的空想家,又能谈什么意义呢?
微妙的处于难看和好看的模糊地带。归根到底,剧本还可以啦,但导演很明显跟不上剧本的节奏。对于这种依靠嘴炮的剧来说,大量的剪辑必不可少。拿着拍温情剧的套路来拍这种嘴炮剧本,就真的画面和节奏全面崩坏。
国产剧编剧都该来学学如何用台词塑造人物,怎样靠台词推动剧情还不生硬。
说实话觉得有点无聊 看不下去
看来是每集都会出现两种日式食物了?一开篇就说寿喜烧的事,馋死我了,想吃寿喜烧想了大半年,后面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寿司的场面太温馨了。生田斗真和小池荣子的日常嘴炮互怼是本剧的笑点之一,挺喜欢这种家庭气息很浓的日式喜剧。
9分。一部特别温柔的好剧,最后的那句“加油!”也是感动得人热泪盈眶。与热血类日剧不同的是,这是一部让你慢下来的剧,不要那么急,要停下来看看身边,去注意一下那些因为工作、学习的忙碌而忽视的各种小事,和那些不经意的亲情瞬间。你会发现,其实,世界可能会是另一个样子。
是目前已经非常难得的,从人物性格出发,以随处可见的日常为着眼点,不套路不鸡血不挂羊头卖狗肉,还能发现独特的韵味,为许多种世界观代言的日剧。「当我们试图概括的时候那些精彩的要素就会偷偷溜走」……年度最佳。
暂定本季最佳,全程密集对话非常轻巧的描绘出了一家人的性格特点,toma久违的不苦大仇深看着真舒心啊
典型日本家庭剧 toma换成高桥一生更合适
三个人都是看的透别人看不透自己,三个毒舌揭伤疤,女儿最先从死循环中走出来,他们互相戳痛处,又互相鼓励对方,三个人像螺旋一样上升着,进步着。这剧看不懂的人我就不说了,你看到的只有家长里短和唠唠叨叨。
近期饭点日剧,剧情如下:我是啃老族,我最近不想上班,我的乐趣是在吃饭的时候和一家人斗嘴,目前保持全胜,而且不打算输。更重要的是,打嘴炮,有益我的饭量。
日本最新嘴炮剧。(笑脸)
第一集看完,最强嘴炮王排行榜目前外甥女春海暂排第一。我们下集拭目以待。
在我这里肯定算是金子茂树迄今为止写得最好的一部剧了,仔细想想我最喜欢的日剧几乎都是这种“大家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饭”的电视剧,这个大家可以是家人,可以是朋友,可以是邻居、同事、同一家店的常客……大家聊着琐琐碎碎的话题,吃着家常的食物,让人特别特别想参与其中。日剧是真的跟别的剧不一样,最好的日剧似乎都不是在努力讲一个跌宕起伏的好故事,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创造出了一个让人想推门而入的温暖明亮的小世界,但是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门啊!我只能趴在窗台上眼巴巴地看着,并且准备着再划亮一根火柴……
哎!果然还是最爱这种细碎到龟毛的剧
大家好我是生田斗真,我在家全职啃老六年,每天蹭我老妈流量,除早晨给她泡一杯咖啡外我什么事也不想做,最大乐趣就是跟女强人姐姐嘴瓢。我不但持之以恒的好吃懒做,还会理直气壮的灌输毒鸡汤,这个剧名其实不怎么准确——我不是说来话长,我是全日本第一吵架王......
日本剧作人在捕捉生活细节、并最大化地营造幸福感这件事上,真的是做绝了。这部「风吹浪打的闲暇」,像是四格漫画,或是休闲类小游戏,由一连串鸡毛蒜皮、让人会心一笑的小故事和小任务组成,小智慧接二连三,小日子极度巴适。金子茂树的台词写得真好,华丽的道理全部渗透进了生活百事之中,优质演员们说着家长、闹着里短,眼神里流露出动人的光华。这部在今年并不起眼的小剧,却唯独让我想起了自己喜爱日剧的初心——因为日剧,即生活啊!
怎么办呢 每一次看生活剧就想找到人生的答案 可是无论看起来多么有迷惑性 内在还是一碗鸡汤 能找到就怪了
“要是用最短时间 走最短距离度过一生,那欢愉的果实可不会砸到你头上哦。那是只有不借助导航与互联网,甘愿绕远路的人才能找到的小小的奖励。”
废宅在家不喝酒不吃药就是跟你唠。让外婆伤心的人,只要我一个就够了!救命,这是哪里来的理直气壮的小可爱!
真•我的话很多2333目前本季最爱!!八团新歌也好听啊拖了一周追完了,toma西装超帅!!马拉松赛举办的河边姐姐姐夫朋友们大喊着加油挺胸抬头,我跟着阿满一起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