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留给未来的自由
和boss吐槽很想看这电影,可是至少要半年后才会有网络资源。
他说不一定哟...查了下4月底上档的片日本居然还在上映。刚好要去出差,就愉快的决定去电影院看。7/5 京都站前TJOY电影院午夜场 最后一场图书馆战争,第二天就下档,刚刚好赶上了。
没看过原作小说,上个月刚补完TV动画和动画剧场版。剧情没有大改动,选角也符合角色的身高差和年龄差。
动作场面拍得很好,看日野图书馆攻防战的战斗场面,很震撼。冈田好帅好帅....豆丁教官还是好帅
爱情线很和谐,教官拍头和单手拥抱之后的死鸭子嘴硬。身高差也好萌。
音乐也是非常大气,光听音乐就能能吃下三碗白饭。
其他人感觉没有动画里的存在感,栗山千明妹子感觉还不够。
有个场景,图书队司令对部下说,我们是为了【自由の未来を残す為に】而战斗...有点触动。
男主4星,音乐5星,剧情4星,赶上最后一场电影加一星。
有生存目标而为之努力的人,那种热血和执着,是日剧里常见主旋律,可我还是很喜欢呀。堂上教官和相良宗介并列我中意的角色,求教官摸头_(:з」∠)_
2 ) 电影节三刷感想#其他以后再补#
上地铁的时候随机到了あたしの街,真的是刚刚好→检票的时候看到好多lo娘和制服瞬间安心→每一个dokidoki的情节都有恰到好处的笑声→确切地说是每一个有冈田准一出现的画面→不过我是去看轴对称先生和nana来着→以及你们相信11圣光结束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鼓掌了吗→迄今为止最棒的影院体验→以及最后散场的时候给旁边妹子安利了指明结局的动画剧场版和甜死人不偿命的漫画别册真的是太好了,虽然看情况人家并不需要→总之看我脸上大概一礼拜下不去的迷妹笑容一切不言而喻→毕竟大银幕发的糖量是好多倍的
3 ) 是自由,还是和平
这真是一部在题材上非常取巧的电影,日本人在这一点上,非常擅长。因为,他们的思维比我们更颠覆,常有无法理喻的点子从他们脑子里蹦出来。而在我们之中,这样的“怪才”则更擅于为“真实”作打扮,制造更多的噱头。
片子里,是在讨论言论自由吗?是在讨论正义与爱吗?或者说,是在讨论书籍吗?都有,但都不是。
忘了在哪里看来的,那人说,要想别人看得有劲,颜色与暴力必须至少占一样。所以,这个构想里,有了两个互相作战的武装集团。但由于是在和平的社会里,一切都需遵守法律,所以,作者破天荒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奇迹,合法的战争。
这一点实在是令人费解,但奈何我们都喜欢看,所以就堂而皇之的存在了。
还有一点,是咱们无法理解的,那就是,审查并收缴已出版的图书。在咱们这,审查是在出版前,就算是在网络上,有敏感词也会被扣下,不会被其他人看到。所以,风平浪静。
言论自由,多少人为之奋斗了一生,又有多少人为之倒下,可是,没有人会心甘情愿的放弃对它的追求。但举凡权利,必有相应的义务,也就有了责任作约束。也就是说,当你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时,你也必须承担因此造成的后果。这是理所当然的,并不能因为你有言论自由,就可以随意诽谤、威吓、欺骗、辱骂另一个人。
当然,正是因为这一点,言论自由也就有了被剥夺的“天然好理由”。致使我们时刻都在惶恐,都在感觉受到钳制,都在害怕哪一天会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而失去言论自由。
但我想说的是,权利从不由权威赐予,而使用它也绝非可以肆意妄为。对于正当的言论,我们誓死捍卫,对于那些侵犯他人的不良言论,我们就该坚决抵制。而不是每当看见有审查便大呼不公,看到一些激进言论就大呼过瘾。这样不做思考的两极分化,其实才是对言论自由最大的损害。
在片子里,图书队与良化队就是这样的两个极端。前者誓死捍卫言论自由,保存所有图书,而后者则对某些类别的书籍,采取统统销毁的方式。
为了突出图书队的正义,片子里设定了不少桥段,来描述良化队的不择手段。可以说,这一点,编剧和导演有点懒惰。但我想说,在战争的暴力面前,没有正义可言。
整部片子在情节设置之类的方面,都没有什么硬伤,演员也不错,所以值得推荐一看。
末了说一句。在大多数人获得理性与道德,精神与物质的充足前,没有审查制度,言论自由必将失控,进而成为罪恶的温床。但只关乎于一己之私的审查制度,就是对于国家宪法,对于每个公民的亵渎。解决之道,只能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才能消除不公正。
在和平之中,才有自由可论;在枪炮面前,只有铁血。
4 ) 一些名词的渗透
本来想写短评,一想似乎不够写,于是改为写评论;评论不长,只是作为代替短评的平台。
这部《图书馆战争》,我不敢说是多好的片子,由于年龄和学识的限制,我所能理解到的内容不多。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些名词的渗透:
1摸头杀技:男主战前战后各摸了女主的头一次,女主每次都被摸得发呆,男主离开后,还呆呆地自摸头发……摸头果然是克服女孩的杀技。
2集体自卫权:“良化队”与“图书队”何来?为何还能配有武器?这是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人不能理解的。但最近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一事闹得沸沸腾腾,之前还不太理解集体自卫权,看过这部电影就懂了。民间组织也能成立军事力量。
3:策划新闻:在片子的最后,当良化队绑架力量被歼灭之时,几个青年从图书队一方的面包车里抽出几箱报纸,封面上揭露了良化势力的恶闻,同时在网络上迅速传播——为何能如此之快,瞬时我想到这个名词 策划新闻 ,就是将已经准备好的报道,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后,马上就能传播。图书队就是用这种办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抹杀了良化队掩盖事实的机会。
4:反乌托邦:其实也不用多说;信息分级、审查这些是必须的,但以极端甚至是武力的手段,这种情况就很恐怖了;作者表达了对信息自由的向往。(不多说了,我也不会写。)
tv动漫版只看了一集,就转而看电影,看到了开头相符的情节,而电影版略有删改,这是可以理解的。电影版也许做得有些赶从而影响动漫和原著死忠粉的情绪,这部片子只有7.0的分数,个人认为偏低,这种片子虽情节略弱,但双方武力对峙那一段枪战,做得很用心、很逼(gou)真(xue)。因此我给了8.0。
由于时间的问题,动漫版就不打算补了。先看看剧场版,以后有机会再看看原著。
总之,这是一部还不错的片子,推荐。
5 ) 爲什麽這個世界變成這樣
爲什麽這個世界變成這樣
因為人心冷漠
影片中的其兩句臺詞。讓我感覺是整出戲的核心和想說明的問題。
按推薦按鈕 也沖著這兩句話。畢竟太應當今社會的大氣候了
但所有戰爭場面我都快進跳過,我不太喜歡戰爭場面,個人感覺唔到其緊張的氣氛,甚至覺得有點無聊和幼稚。
想表達主題核心還是表達出了。
為言論自由而戰 為熱情激情而奮鬥的精神
可畏但可嘉
6 ) 有些幼稚、构成充斥不可解的硬伤
本评论将将透露本剧的部分内容请注意:
10分满分中5.5分不能再多了。
故事设定的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大的优点)
但是故事的构架有诸多不可解释的硬伤、
法律不可解,整顿队、图书队持枪不可解。
为什么整顿队一方面突破警察、法院的任何限制,另一方面又在时间上对法律严格遵守。
为什么有完全对立的法律被立法?
既然图书队非暴力配置橡皮子弹、催泪瓦斯即可,为何配备实枪荷弹。
整顿队到底要有什么名目才可能持枪、被整顿的对象都是手无寸铁的民众。
两个政府部门枪战竟然没有陆自的参与。
有媒体整顿法的管制,电视报道还这么自由、还有最后的被记者采访和《新世相》的出版。
导演你想多了,某朝都没有这种景象、你描写的还是一个不自由的2019年的架空社会。
大的不可解的硬伤说完剩下的小硬伤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馆长被劫走的会场没有安保人员、营救就只有两个人、有枪声还特地开门、搏斗中有枪不捡,空手跑过去。
剧中如果是法治社会为何图书队如此无法无天、如果不是法治社会、那么图书队又为何行动买先去买书店,令人啼笑皆非。
只能说太幼稚、只能说原著和导演还不知道什么叫管制与整顿。
7 ) 图书馆和人类的共同记忆之战
想写好多好多字来夸我心中的漫改天花板! 印象最深的其实是我今年初看完第四遍,激情安利给我室友,我室友边看边说:"好中二啊。"我才意识到这部作品带给我的独特感动的来源——建立在荒诞世界之上的现实投影。 图书馆战争,为了保护图书而发起的战争,听起来就很小题大做。第一部里面在审查战争中的路人边被疏散边抱怨着:为什么要把我们卷入你们这种过家家式的战争游戏中。在大多数人的心中,书本是不值得用生命来捍卫的,对言论自由的限制一退再退毫无下限,哪怕嘴被缝起来也不愿为之流一滴血,还会抽动嘴角对捍卫者发出轻蔑的讥笑——是小题大做啊。 可是我并不觉得图书馆战争是中二,是荒谬,是战争游戏,是小题大做。正好相反,书籍和言论自由,正是我们值得付出生命去保护的东西,因为它们组成了生命本身。失去了表达的人们只能做别人思想的永动机,一辈子为了别人而活着。或许这是一条通往乌托邦的捷径吧,所以大家才会一退再退,才会有媒体良化法,才会有那样一个现在看来是荒诞的幻想世界。
可是屏幕外的我们就真得可以安心地说出:"太中二了。"这种话吗?
遗忘是这个世界的天敌。人类的历史从土地和石壁上到纸笔和书本中不断向前翻滚着,汇成了这条群星璀璨的银河,这是记录的力量,这是所有人类共同回忆的力量。
王小波说中国文人的写作标准总是在向下对齐。为了照顾为了保护为了和平而将嘴捂住,共同营造出的虚假繁荣,只会是堕落的开端。限制的常态化不断打破我们的下限,他们笃定,人们会在不断地退让中变得麻木,除了接受毫无他法,最终进化出自我审查。而故事中图书队的设立,让故事外的我都受到了鼓舞,图书馆战争,是为了守护而战,是为了自由而战。言论和思想的自由,是值得我们用牺牲去换取的无价宝物。
人类的故事就像是一盏烛火闪耀在这个黑暗未知的宇宙中。而只要有人能够将故事讲下去,那么这个故事就永远不会完结。
图书馆战争,就是守卫人类共同回忆的战役。因为人终有一死,而记忆终将永存。
8 ) 莫名的燃与意料之外的萌
以前看这设定觉得真是匪夷所思,但现在看却相当深刻现实。图书队保护的不是书本身而是人民对于思想自由的追求,这么说你们懂的。战斗场面就不要太计较了,至少一路看下来还是挺热血的。
冈田的堂上教官出乎意料的帅啊噗~和奈奈的身高差真是原版~吐槽电影里冈田和奈奈身高不搭的人!看看原作好吗!!这个身高差不能再原版了好吗!!堂上和郁的感情线超萌的(¯﹃¯)~看完好想出去跑几圈啊啊啊!最后劫后余生那段,堂上教官那个“还好我没有失去你”的拥抱真是矮油= ̄ω ̄=!被身高差萌到啊哈哈哈!还傲娇说是父亲对女儿的关心→_→……
【堂上很想大声呼喊:“别说了!”我已经关上了盒子,扔掉了钥匙,可是你干吗又来——干吗又来破坏它,打开它!盒子里珍藏的宝石,时隔五年,才得知它的名字叫做“笠原郁”。堂上回想起了过往的所有。一旦打开盒子,就会忍不住想去触碰。理智就会灰飞烟灭——所以,才要加以封存。】
等着电影续作~
良作。
莫非,是我最初把它想得太好了?前面完整搭起一個真假摻半的歷史系統,感覺好厲害,但是後來,書呢?我沒看到書在哪兒,以及他們保護書到底保護了些什麼,只看到一部愛情片、動作片和有些寒酸的戰爭片。不過囧一真的好男前,可是身高實在太殘念了……
事实证明,顺应民意舍得花钱才做得出好电影。真人版电影除了世界观挖掘得还不够到位、荣仓那惨兮兮的演技之外已经无可厚非。图书馆战争——自由保卫战!
好热血啊!(虽然总觉得设定有点拧巴但又说不出到底是哪拧巴)
和《大逃杀》之类一样,是个有趣的题材。我们还盯着眼前蝇头小利紧紧不放的时候,人家未雨绸缪忧心忡忡想到很多我们不敢想的事情了,等到我们也可以写《电影院战争》《广电局战争》,才能去理解人家的心态吧。在天朝,“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不懂不喜此类片子,很正常。
虽说是图书馆战争,但是夹杂太多狗血言情戏码,而显得不够深刻啊。
设定有趣但是bug也不少。没什么比看帅哥肉搏更棒的了
2019年来重看媒介审查太有感触了
幼稚
什么鬼东西。
7/10。二元对立表现得像游戏的设定,双方都要遵循法律界定的交战规则:在固定地点、有限时间进行武装对抗,为避免误伤平民建立藏匿室,不准用炸弹只许瞄歪的威慑射击,怎么看都像立法者在浪费财政资源。电影也寓意不明,不谈出版界和媒体人士与审查的抗争,文化专制者都是不知羞耻的标检化形象,良化队员把书籍乱扔进所谓的收容箱,从小孩手中抢书并直接制止冲到店里的图书士,最滑稽的是为销毁罪证在葬礼场合放烟雾弹、枪杀和绑架,如此残忍的反面阵营却乖乖守法不去查封私有财产,正面人物过度理想主义,郁没有因为见证那次惨剧而自闭,放弃阅读的渴望,挺身面对暴徒,馆长作为惨剧的象征,作为人质后淡定地用假肢给队员传达信息,堂上和郁刚结束一场枪战就忍不住互表情意,摸头、继而在逆光的背影中心生爱慕,严酷的政治思考转眼被少女漫的清纯消解。
沿袭日片小文艺的格局,更有大场面的惊喜。取材新颖,立意取胜。有川浩的原著与动漫版拥有广泛受众群,电影的还原近乎精准。“为了保护而战斗”,影像热血燃心。动作戏利索脆生,感情戏激萌醉人。”大块头“的荣仓奈奈和”小不点“冈田准一简直是为这部电影而生,没能辜负观众票选的厚望。
这才是正确的身高差 以上。
期待续集
居然是动画改编,果然很萌很血腥啊
冈田不管是身高还是傲娇气质都太合适了wwwwww荣仓有点呆不过整体还算可爱www每次笠原当着教官面“我的王子如何如何”时冈田那个表情笑死我……话说不拍第二部吗!!我还想看他们天台接吻呢!!!(敲碗)
虚构的年号,架空的宪法,日本人特有的莫名其妙。
节奏烂透了,特写和各种慢镜头拍得真是跟写真一样,张张可以截图………………不喜欢原作的估计看不下去吧233333 顺便 这个小牧实在太贱了有点OOC啊!再顺便准一大大hshs
哦鸡萨玛!!!!!!!!!!!!!!!!!!!!!!!!!!
谁能想到以前觉得中二的架空科幻现在看都成了现实主义题材啊……值得给星了